7、《动物儿歌》案例分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一年级语文下册主要学习的是识字及课文。学生在第一学期已经对于归类识字。像鹅、鸡,鸭这类含有鸟字旁生字跟鸟类有关。如晴、阳、这些字跟天气有关生字,有了简单的的认识及区分能力对于形声字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案例主题: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动物儿歌》结合儿童的天性及年龄特征,我在动物儿歌教学中采用让学生在观察中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利用课间的演示让学生自己进行发现并找出和以前认识生字的规律不同点,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为兴趣学,让语文课堂更轻松幽默。

案例过程: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大声读一读儿歌,在课文中画出小动物的名字。

同桌相互督促)画完了,就请你借助拼音把小动物的名字读给他听。

听清楚了吗?(听清楚了)那就开始吧!(学生活动:学生读儿歌并画出小动物的名字,同桌之间互相学习。)师:孩子们,谁能大声地告诉我,你画出了哪些词?生1: 我画出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师:你们真棒!小动物被你们从儿歌中找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它们的名字吗?生2:(信心满满)认识!

师:( 出示带拼音的动物名字及图片 )看看,小动物们从书本中跑出来 了。谁来读一读? 生3:我来读……(学生自由朗读) 师: ( 出示没有拼音的动物名字 ) 看一看,这回没有拼音,你们还认识 吗?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 4:我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师演示播放) 。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还有谁的眼睛是火眼金睛呢? 生5:“蚂蚁”的“蚂”,右边念 m a,加上虫字旁也念m d 。

生6:“蜻蜓”的“蜻”,右边念 q 1 n g,加上虫字旁也念q 1 n g 。 师:恩,你们真的很善于发现问题,是我们班里的小小侦探家! 师:像这样,在一个生字字当中,一部分表示意思,另一部分表示读 音,我们把这样的字叫——形声字。一起读——形声字。

师:在语文汉字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的生字都是形声字, 只要我 们抓住这些特点就可以牢牢地记住这些字。 你能用这样的方法记住这 一课中的其他生字吗? ( 学生跃跃欲试 ) 师:下面我们来一场比赛,就按照这样的方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再推选一名小朋友,代表小组比赛,看哪位小朋友记的汉字多。

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运用准确语言进行表述。

师:比赛马上开始了,请各位代表起立,其余学生都来当评委。

为大家带来了奖品,我们奖励给优胜小组。

生 6:“蜘蛛”两个字都是形声字,右边表示读音,左边是虫字旁, 表示和虫子有关。

师:这位同学一下子说出了两个,而且表达的很清楚到位。哪位同学 觉得自己的表达更棒,可以试一下。

生 7:“蝌、蚪”都是虫字旁的形声字, 我能编儿歌: “科减禾变斗” 加“虫”变“蝌蚪”,读音不变,意思变。

师:这位同学很聪明,善于动脑筋,编的儿歌也很生动,又有趣。大 家同意奖励他一面小红旗吗? (齐) 同意! 片段二 师:继续比赛!还有一些形声字的字音与声旁不相同,谁找到了? 生 8:运动的“运”是形声字——去掉走之旁念云和运读音相似,加 上走之旁就和行走有关系。

生9:迷路的“迷”,里边念三声 mi ,加上走之旁念二声mi ,两者 字音相近。(学

老师

所以它也是形声字。

师:你们不仅善于观察,还乐于总结!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记住形声字的特点,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形声字儿歌——形声字:偏旁表意思,剩余表读音,偏旁相同归一类。

学生积极踊跃的进行当堂背诵。

师: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小朋友!今天学习了形声字识字法,回家后在我们学过的生字中找一找, 看那些生字是形声字。明天比一比看谁谁找的多。

案例反思: 通过这一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形声字是汉字家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一年级学生在掌握了归类识字, 字理识字,数字加偏旁,数字减偏旁识字的基础上的另一用识字方法。

因此,形声字的教学是汉字教学的主要内容。

1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自读读文活动中标记各种小动物的名字和具有一定特点的汉字,再循序渐进启发学生让学生观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自然而然地揭示形声字的概念。老师只是将学生所发现的知识总结起来。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同时有利于培养低年级学生观察力和自主发现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在以后的写字中容易出现错别字,和独立识字,写字,学习都有一定的预防及督促作用。

2老师善于抓住儿童的年龄特点,利用编儿歌的形式,启发学生在有趣的背诵中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结合丰富的激励性语言,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提高了课堂实效性。从而,淋漓尽致地彰显教师的教学机智。

3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敢于将自己的见解不论对错反应出来,共同探讨,共同求知,做到了将大问题分解化,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有强烈的表达欲望,相信自己,敢于表达。

4以及做到普通话从小练习,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有的学生上课不乐于说出自己的看法,需要教师提名,经常性的提名让学生回答问题,并给予适当鼓励,会激发学生热爱这门学科,从而由兴趣转变爱好,对于培养说话有良好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