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应成八不共
八宗概要 第一章 中观宗
八宗概要第一章中观宗第一章中观宗第一节略史中观宗是在印度发展起来的大乘佛教的一派,传到中国来成为三论师或三论宗。
约当佛灭后第七百年时,就是中国东汉中叶,公元二世纪初,龙树菩萨最初在印度依据大乘诸经,特别是《般若经》,建立了中观学派。
“中”是中道。
“观”是观智。
这派哲学要求每人运用智慧于一切事物中,从两个敌对方面来观察中道,体认中道,所以称为中观。
所以称为中道有四种含义:一是对偏中,因为大小乘学人有种种断常等偏执。
为对此偏执,所以要显示中道。
二是尽偏中,大小乘学人如除尽一切断常等偏执,中道自然显现。
三绝待中,中是与偏相待的,偏病若除,也就无所谓中了。
此中道本非偏非中,而为众生强名为中。
四成假中,说非有非无之中正是为成立有无之所以然,所以立中正是为了成假。
中观宗的基本思想是缘起性空,缘起和性空是事物的两个敌对方面。
所谓缘起,是说一切事物,包括人的生命在内,都是由内在的因和外在的缘和合而生,所谓性空,是说一切事物没有永恒的,不变的事物本体。
因和缘是变化不停的,因此事物也是刹那生灭不住的。
透过缘起的现象来观察事物的本体,这只是一切言说所不能表达、一切思维所不能考虑的空性而已。
缘起的道理是“俗谛”,性空的道理是“真谛”。
体会俗谛的智慧是“权智”,体会真谛的智慧是“实智”。
中观宗就是叫人以二智运用二谛的方法而观察中道。
龙树所建立的中观学派,经其弟子数传以后,发展为佛护(公元470--540)的应成派和清辩(公元490--570)的自续派。
“应成”和“自续”都是指这两派在敌对辩论时采用因明方法的特征。
中观学派的思想是随着佛教开始传来时,首先传人中国的。
最初是支娄迦谶于东汉灵帝光和二年(179)译出《道行般若经》十卷,以后其再传弟子支谦又于孙吴再译为《大明度无极经》四卷,康僧会与之同时,也在孙吴三译为《吴品经》五卷。
于是空虚无为的理论得到知识界的推崇。
曹魏时朱士行便由于讲说《道行》,叹其译理不尽,誓志捐身,往西域求取大品。
关于中观不共四大因的讨论
关于中观不共四⼤因的讨论关于中观不共四⼤因的讨论夏岩:今天想跟你学习⼀下“中观不共四⼤因”,好吗?夏岩青松:好呀。
青松夏岩: “中观不共四⼤因”主要讲的是什么呀?夏岩青松:前⾯我们已经介绍过了,中观的理论主要有九⼤因,其中五⼤因是⾃续派与应成派共同的理论,称为共同五⼤因,另青松外四⼤因则是应成派独有的、不与⾃续派共有的理论,所以称为不共四⼤因。
夏岩:噢,这样呀。
夏岩青松:我们⾸先简单介绍⼀下⾃续派与应成派的差别。
侧重讲解具有承认的相似胜义就是⾃续派,他的特点是有所承认,以青松⾃⽅他⽅共同承认的三相理论来作推理,这就是⾃续理论(或称⾃续因)。
侧重阐述远离⼀切承认的真实胜义就是应成派,他的特点是⽆任何承认,以他⽅的承认来推理遮破他⽅的所⽴观点,这就是应成理论(或称应成因),应成因有四个,称为不共四⼤因。
夏岩:嗯,明⽩了。
那具体是哪些不共的四⼤因呢?夏岩青松:这四⼤因分别是:青松1)汇集相违应成因,2)根据相同应成因,3)能⽴等同所⽴不成之应成因,4)他称三相应成因。
夏岩:那先来说⼀下“汇集相违应成因”吧。
夏岩青松:什么是汇集相违呢?中观应成派的论师,为了打破他宗的邪执,把对⽅观点当中相违的两点汇集到⼀起,然后说这是⾃相⽭盾的,给他们发太过(基于你⽅这两个相违的观点,应成怎样怎样的过失),这样的⽅式作破斥,这就叫“汇集相违应成因”。
夏岩:嗯,这个好理解,能否举个例⼦呢?夏岩青松:譬如,数论外道说“稻芽在稻种中已有”,数论外道承许⾃⽣,他们说果法在因当中已经存在,芽已在种当中,这时候青松是⼀体的法,⼜说“稻芽从稻种⽣”,事实上成了两个法,⼀个稻芽,⼀个稻种,成了两个法,前⾯说是⼀个法(⼀体的法),后⾯说是两个法,前后成了相违。
把这两种相违汇集到⼀起,再还给他们。
稻芽在种⼦中已经有,然后还产⽣,会有⼀个什么样的结果?应成⽆义⽣。
夏岩:再说⼀下“根据相同应成因”吧。
夏岩青松:你要成⽴⼀个观点必须要有理由根据,如果理由根据是相同的话,那么必然会得出相同的结论,⽽这个结论是他⽅青松所不能接受的,由此⽽遮破他⽅的观点。
中观共同五大因-推荐下载
中观共同五大因:金刚屑因、破有无生因、离一多因、破四句生因、大缘起因。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入智者门》中说:“于因观察,金刚屑因;于果观察,破有无生因;于体观察,离一多因;于一切观察,大缘起因;即以四大因进行抉择。
”《入智者门》中说:“分别来说,有共同五大因;归纳而言,破四句生因可摄于金刚屑因,如此即共同四因。
”具体说,什么是离一多因?答:一不成立,则多不成立。
多不成立,一则不成立。
例如:粗大的色法是由微尘组成,如果将微尘抉择为空性,则粗大的色法也就抉择为了空性。
反之亦然。
如何将微尘抉择为空性呢?答:《量理讲记》:“《中观庄严论》的抉择方式为:中间的无分微尘,有没有朝向东西等方向?如果有六个方向,它就不是无分微尘了;如果没有分(意味着没有体积),那有多少个微尘积聚在一起,实际上也不能积聚成粗大的法。
”这样,通过抉择无法微尘空性,就抉择了了由其构成的粗大色法的空性。
这就是中观的离一多因。
如何将无分刹那抉择为空性呢?答:我们承许之无分刹那如果有一个时段,则有A和B两端,如果这个无分刹那的A端和B端接触,则A端和B端之间没有间隔,则A与B合二为一,成为一体,这样,就有一个大劫成为的一刹那,无分构成心识的相续。
如果A端和B端不接触,则一个无分微尘有了A部分和B部分,A端和前一无分刹那的Z端接触,B端和后一个无分刹那的C端接触,这样,A不是B,一个无分微尘已经分成了两个可以分割的部分,怎么还是无分微尘呢,应成有分微尘了。
不论中观自续派还是中观应成派,在抉择胜义谛时,必须运用上述这些因。
一切万法的因、体、果,通过上述四大因全部可以抉择为空性。
在这四大因中,最主要、最根本的理证之王,就是所谓的缘起因。
不论何种理证——名言理或胜义理,全部可以包括在缘起因中,就像人中的国王一样,缘起因就是所有理证之王。
离一多因在所有理证、所有逻辑论式中,就好像宝剑最锋利或者矛的最尖锐之处,任何东西与之接触均会被砍破一样。
虽说离一多因是观察万法本体的一种因,但实际上,只要以离一多因来观察,因、体、果等任何法都是无法堪忍的。
中观应成派的教义
义谛里,没有任何的事物可以被概念性地捕捉。所有关于存在、不存在等等的主
张,都还是属于世俗层次的。
因为“胜义”是超越所有心的造作,它并不是这世俗的心,所能经验到的对境,
而这世俗的心的经验,只是一种概念性的运作。
在世俗谛见解的差别:
中观自续派:梦中的显相,是属于“错误世俗”或“迷惑世俗”。然而,我们用不
另外也有其他正统的论证,证实痛苦不可能它生。当我们定义所谓的“它”,意
思就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假设如此,事物发生的结果,是导源于本质不同的“它”;这意谓着,因与果两
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这即暗指任何的“因”,可以导致本质完全不同的“果”,
像是种稻米,却长出香蕉树,或快乐的因素却造成痛苦。但显然不是这么一回
真实的。但是,从真实本性的究竟观点来看,痛苦并没有所谓的真实生起,它们
就如同“梦中苦”的生起一般。
为什么是“无生”呢?
首先,让我们拿梦来做例子:
1、不自生
在梦中被火烧,所形成的痛苦,并不由痛苦本身所生起,也就是不自生。
如果,痛苦由痛苦本身所生起,那么痛苦应该在生起之前,便已经存在。而
所以痛苦的生起,是源于我们自己本身的缺点,而这个缺点就是“迷惑的概
念”。
所以应成派以“四不生”的说法,推翻其他学派认为“真实的生起源于四生派才推翻这生起的说法。
除此之外,属于这个宗派且圆满此观点者,也没有任何“无生起”的主张。
1、不自生:不由它们自身而生
2、不它生:不从它们自身以外的事物而生
3、不共生:不从它们自身及自身以外事物二者共同而生
4、不无因生:不会无缘无故而生
(译注:自生、它生、共生、无因生,又称四生或四种极端见解)
附录一 中观应成派的八种殊胜正见
附录一中观应成派的八种殊胜正见除顺世论外,印度所有的哲学流派都相信并进求解脱。
就中观派的见地而言,龙树论师一直反对印度内外道本有的有关解脱的玄学意见,不设定自己的宗义(立场),主张一切法都是假安立的,以“无自性而有作用”及“无自性的因果联络”的正见为解脱,破除一切法堪忍(分析不破)的独立自性,清理断、常两类恶见。
他以《根本中观论》、《空七十论》、《六十正理论》、《回诤论》、《广破经与广破论》、《亲友书(为禅陀伽王说法要偈)》、《宝行王正论》等著作,展开自宗的正理聚,此为第一时期,中观自宗根本没有自他宗“派”的概念,此时的龙树、提婆、罗睺罗跋陀罗等人被称作“总集派中观论师”;第二个中观兴盛时期是由佛护、清辨等论师的弘法而开始的。
虽然他们被称作“分集派中观论师”,但佛护论师所立的俱缘派与清辨论师的自起派也还不是两个成形的宗派;第三个中观兴盛期,是由月称、寂天、智藏、寂护、莲花戒、师子贤、阿底峡等尊者的弘法而开始的,他们是已有自宗建树的“分集派中观论师”,如月称论师的中观应成派与智藏、寂护、莲花戒等论师所立自续派,都是已成形而有四理论、五理论的派系。
月称论师遵循龙树论师“不立自宗义”的宗法,在各派系已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弘法需要,以四种应成理论(亦称为“四种不共应成因”)完整安置了自宗无所立的宗法体系,称为“中观应成派”,成立了八种殊胜正见(《入中论善显密意疏》谓之中观八大难题——dka'ba'ignadchenpobrgyde'八大难处)大不同于诸宗派,现简述如下:一、不许有阿赖耶识渥德尔(A·K·Warder)在《印度佛教史》中言:“关于经文是否‘了义的’,意义是否表现出来了,是否是确定的……中观派所采取的是非常不同的观点,所以月称主张:关于阿赖耶识的说法,根本是不了义的——这个术语不过是性空的假名,聊且用来概括佛陀心中的究竟意义,以便帮助智能有限、习惯于其他想法的那些人;它可以与在其他说法中所用的‘人、我’这些名词作比较。
第十九课《中观庄严论释》总义当中,现在正在讲抉择正见时一切无有
第十九课《中观庄严论释》总义当中,现在正在讲抉择正见时一切无有承认、后得辨别时存在一切地道的观点。
为此,月称论师也并没有说学道、佛果所有观点只承认平凡世间眼前所见的名言,而平凡世间没有共称(即其他瑜伽世间共称)的一切通通否认。
在学习《入中论》的时候,我们也的确发现,对于凡夫三地、菩萨十地以及成佛以后各种各样功德,月称论师在论典中作了明确的介绍,而且并未按照世间平凡人的名言进行安立。
所以,认为月称论师全部跟随世间名言而安立的观点是不合理的。
此处,所谓的“世间”可以分为平凡世间和瑜伽世间两种。
月称论师并没有说:以平凡世间所许的观点来安立所有的地道功德,除此以外,其他观点统统不承认。
并没有这样说。
实际上,如果将应成派依照世间共称来承认这一点说成是与学宗派、未学宗派二者中未学宗派的平凡世间一模一样,那简直是离题千里,可笑至极。
在世间当中,有学过宗派和没有学过宗派的两种人。
如果说中观应成派对于名言的地道安立,全部按照未学宗派的平凡世间人的观点来安立,那是非常可笑的,根本不合理。
对于这个问题,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论》以及麦彭仁波切的本论和其他辩论书中都提过。
据说,因明前派非常著名的阿阇黎章那巴论师承许的就是这种观点。
对此,宗喀巴大师和麦彭仁波切在相关的论典中都作了驳斥。
在这里,麦彭仁波切以非常不满的一种语气破斥说:在学宗派和未学宗派二者中,月称论师或者应成派对世间的安立,如果全部以未学宗派者的观点作为标准,那是非常可笑的事情!非常不合理。
那么,怎样不合理呢?这里所说的世间必须定为入道与未入道二者,就像寂天菩萨所说的,“瑜伽之世间,平凡之世间”。
虽然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抉择后得时说:世间人如何承认,我亦如何承认。
但是这里所说的世间有两种,一种是从未学过宗派的平凡世间人;一种是从资粮道到无学道之间的入道者,也叫做瑜伽世间。
实际从广义角度来讲,月称论师、龙猛菩萨也是世间人,寂天论师和清辨论师等,都是世间上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
最新中观(中观)
中观,有多个方面的意思,有宗教学解释,社会学解释,也是经济学的分支即中观经济学。
目录概论宗教学解释佛教名称社会学解释经济学分支概论梵文中,Madhyamaka,是形容词madhya(中、中间)加上最高级词尾ma,所形成的单字,意思是最中,或至中。
龙树在《中观论》中,以至中(Madhyamaka)来形容释迦牟尼所说的中道[1][2],远离生灭、断常、一异、来出等二边,又称八不中道[3]。
以观察中道,作为修持禅定与智慧的方法,即是中观。
观,又译为毗婆舍那,为观察、思维之意[4]。
观的本体为智慧,以般若慧观察一切法,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缘生,皆是假名而成,皆是空[5]。
了解一切法无自性[6],了解世俗谛,因此远离颠倒戏论,得知正确真实的因缘法,因此而得正见,证入胜义谛,即称为中观。
由中观而得致涅槃[7]。
中观思想根源于初期大乘时期流通的《般若经》,龙树撰写了《中观论》来阐述正确的中观思想与修持方法,提出二十四观,以此来评破外道与小乘部派等其他学派的理论,在大乘佛教中极受重视。
中观的修行者,通常也会以此二十四观为主题来进行观想。
后世许多学派继承龙树的想法,并加以开展。
最著名的三大学派,包括中观派、瑜伽行唯识学派与如来藏学派,都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大乘佛教重要的讨论课题之一。
宗教学解释佛教名称简介佛教的一切义理都在中观义中,中观义理是佛教的纲领。
以下文字,可谓概括了佛法意思的大概: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而其根据,在于: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也就是缘起法。
发展中观,大乘佛学的两大基本潮流之一。
其创立人为大乘佛教思想家龙树。
龙树哲学的中心论题是“空”。
空在原始佛教中就有流露。
但龙树赋予它中道的含义。
所谓中道介于有与非有的断定之间。
龙树并未肯定存在与非存在两极端,而仅仅是承认因果关系又拒绝因或果本身会有自性。
中观他空思想要论
22在这里要了解大乘了义中观自性,总示教派差别,认识中观的建立,清除他分别边,首先要了解他部外道的观点是离解脱道,本派佛教主张与解脱道相关联。
外道教派虽然不承认有解脱道,但是在有关善趣增上生法方面,顺世派从“无”见谤果,意在说明障碍法上没有清净善趣道;数论派、裸体派、随行本尊殊胜派、静虑派主张有善趣道。
他们认为,弃罪修善,生为人和欲界天,修四静虑,生于色界,修无色界四定,生于无色界。
关于外道各派主张无解脱道的原因,是所谓“补特伽罗我执”,是不能抛弃执我之心。
所以,外道各派认为无解脱道。
各派都认为,在从无始轮回相续而来的坚固执我心上,我遍一切处,即立“有”。
修其义,我执没有其他对治,所以,不能舍弃我执。
我执又是产生其他一切烦恼之常,了解此生和欲界为苦,色等一切粗法不谛实,欲小知足,修习慈悲和敌我平等性的平等,四根本堕罪等也有见修善行,所以,承认有善趣道。
佛教主要分四大派别,即分别说部、经部、唯识派(瑜伽行派)、中观派。
其中的前两部属于小乘佛教声闻部,后两派属于大乘佛教。
把这些派别区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是根据小乘藏为究竟佛语和大乘至言藏为究竟佛语分的。
一般所说的小乘和大乘是指小乘教派和大乘教派。
关于补特伽罗归于大乘佛教或大乘佛教观点的问题上,各教派的意见很不一致。
《大乘道意乐加行续》说,“生是大乘”。
《小乘意乐加行续》说:“生为小乘”。
如果任何续中未生前两者,如何读诵经典?如何记忆经义?如何开创教派?补特伽罗非大乘师,补特伽罗亦非小乘师。
有些人虽然属于大乘教派,却入小乘;有些人虽宗小乘教派,却入大乘道。
两者亦有大乘师,也有小乘,又有许多持教派而不入道者,入道之人无教派是根本不可能的。
说一切有部认为,心、心所、色境等十非有生灭等,行、虚空等三无为法及未来诸法从各自位成为实体,主张实有各分。
粗法和常住法没有谛实,从境、根谛生识,谓“现见眼色。
”迦湿弥罗分别说善派认为,一切有为法刹那灭是无常,补特伽罗我除了心所立外,『中观他空思想』要论23没有实体。
中观四百论——精选推荐
中观四百论法尊法师译颂第一品明破常执方便品1、若有三世主,自死无教者,彼犹安然睡,有谁暴于彼。
2、为死故而生,随他行本性,现见是为死,非是为存活。
3、汝见去时短,未来时间长,汝思等不等,显同怖呼唤。
4、由死共他故,汝无死畏者,岂唯害一人,由嫉使生苦。
5、老病可治故,汝无畏死者,后罚无可治,汝极应畏死。
6、如所宰众畜,死是众所共,复现见死者,汝何不畏死。
7、由时无定故,便思我常者,则终有一日,死来伤害汝。
8、只顾未来利,不顾生命尽,谁说自卖身,称汝为智者。
9、何故自为质,造作诸恶业,汝定如智者,对我已离染。
10、任谁所谓活,唯心刹那顷,众生不了彼,故自知极少。
11、汝爱久存活,而不乐衰老,噫同类众生,见汝行为善。
12、汝应忧自死,何忧儿孙等,自责而说他,岂非所应呵。
13、若时未请求,自来为子女,彼不问自去,非是不应理。
14、唯由愚痴故,不知子行相,此欲他去者,已用老衰表。
15、如父爱其子,彼则不如是,世间向下行,故难生天趣。
16、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
17、由离所生苦,人心速消失,可观由离苦,表贪不坚固。
18、既知自损恼,都无少功德,汝自为诡诈,此亦不应理。
19、如为分布苦,世间遍流转,于已苦众生,布苦复何为。
20、若喜彼集聚,何不喜彼离,集聚与分离,岂非俱时有。
21、过去无有始,未来无有终,何故汝见合,不见长时离。
22、刹那等诸时,定如诸怨害,故于彼怨害,汝都不应贪。
23、恶慧怖分离,不能出家者,智者定应作,谁待于治罚。
24、汝思作此已,后当往林间,若作已后弃,作彼有何德。
25、若谁有此念,思我定当死,彼已舍贪故,于死更何畏。
第二品明破乐执方便品1、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
2、人苦从身生,安乐由他起,身是众苦器,汝何重此身。
3、若人所生乐,不能大于苦,如是极大苦,宁犹思维小。
4、世人皆求乐,乐者实难得,故于此众生,众苦如随逐。
5、如欲能得苦,乐岂能如欲,汝何重稀者,多者何不畏。
中观利器之五大因、四大不共应成因
中观利器之五⼤因、四⼤不共应成因抉择⼆转般若空性见的教理依据是什么?答:教证:如佛在第⼆转*轮的《般若⼗万颂》中说:“须菩提,若对微如毫端的名相产⽣了执著,也不得究竟佛果。
”《般若⼆万五千颂》中说:“善来、善男⼦,修习般若,⼀切法不执,⼀切法不住。
因般若波罗蜜多⽆住,⽆能过于彼者。
”《般若⼀万⼋千颂》中须菩提⽩佛:“若对有为法产⽣执著,相似之法忍尚不可得,真实法忍,更不可得。
”佛说:“如是如是,汝对⽆为法产⽣执著,也不得法忍。
”《般若摄颂》云:“虽说证蕴空,菩萨勇⼠者,尚⾏相状故,未信⽆⽣处。
”理证:⾃续派与应成派共同使⽤的五⼤因:⾦刚屑因、破有⽆⽣因、破四句⽣因、离⼀多因、缘起因。
应成派不共四⼤因:汇集相违应成因、根据相同之应成因、能⽴、所⽴同样不成⽴之应成因、他称三相应成因。
《应成派是如何看待万法产⽣的呢?》同是⼤乘中观宗,为什么不问⾃续派如何看待万法产⽣,唯独问应成派?虽然五⼤胜义理论是应成派和⾃续派为遮破诸法在胜义中实有存在,共同使⽤的⼯具,但是应成派抉择的离戏空性最为究竟,⽽⾃续派分开世俗、胜义⼆谛,承认诸法在胜义是空性,在世俗中真实存在,显然是不合理的。
既然应成派不分⼆谛,也不作任何承认,他们如何看待世俗万法的产⽣呢?应成派认为,在世俗分别⼼⾯前只能承认是缘起⽣,缘起⽣因为是假⽴的,不成实有,故不落四边。
缘起⽣就是因缘所作,所作即是⽆常,⽆常就不是真实⽽是假⽴,假⽴的法没有真实性,从未真实产⽣过,对假⽴法⽽⾔,⾃⽣、他⽣、共⽣、⽆因⽣⽆从说起。
这缘起理论有两个前提:第⼀是从现法的⾓度,现法就是世俗显现法,也叫世俗诸法,简称显现、现法,这是观待空性⽽说的:即观待空性⽽说显现,观待显现⽽说空性。
缘起理论说的是显现,胜义理论抉择的是空性。
或者从现法⾓度说缘起,从空性⾓度说胜义。
应成派站在现法⾓度承认因缘所⽣法,并⾮像⼀些世⼈误解那样,说应成派唯⼀是随顺众⽣分别⼼⽽有所承认,他们⾃⼰什么都不承认。
般若品释思考题(1-198)(完)
般若品释思考题(1-198)(完)般若品释思考题1、解释:净水如意宝2、什么叫“甚深大乘妙中道”?3、为什么说只有般若是一切相智的不共亲因,而其它度不是?4、“此等一切支,佛为般若说”为什么说是表达次要和主要的关系,而不是能生、所生的关系?5、有人把“此等一切支”解释为静虑一切支,对此你的看法如何?6、论中“为”字指示了何种大义?7、为什么说“欲求灭苦者,当生般若慧”?8、解释:染净诸法;如所有、尽所有;唯现相。
9、就诸法而言,哪一分是世俗?哪一分为胜义?10、解释:由于诸法见真妄,故得诸法二种体,说见真境即真谛,所见虚妄名世俗。
11、详述:二谛若胜义中异体及世俗中一体,则各为四过所害。
12、假胜义是指哪一法?为何取名为假胜义及同分胜义?在开显真胜义之前先施设假胜义的必要性何在?13、为什么说“真中无遮遣”?14、解释:以观名言量成立诸法于世俗中持其自相,而胜义中如彼显现一无成立。
15、如何理解“不坏二谛各自之处”?16、为什么说“就究竟实相而言,‘世俗中有、胜义中无’此有、无二相不是各自偏堕而住”?17、世俗谛现相既然都是虚相,为何又说是无欺的?18、为什么说凡夫地和小乘五道没有现前现空双融的法界?19、解释:中观应成派现空双融20、论述中观应成、自续二派的差别之处和无差别之处。
21、解释:无遮非遮22、论述:在大乘资粮道和加行道也要修离四边的双融。
23、以桌子为例,说明它的真实性远离四边。
24、以理成立“胜义非心境”。
25、按照本释“心者为世俗”应如何解释?26、解释:天子,若胜义谛是身语意所行境性,则彼不入胜义谛数,成世俗谛性。
天子,然胜义谛超越一切名言,真实中不生不灭,是离于所说能说、所知能知,乃至超过具一切胜相之一切智境,是胜义谛。
27、解释:真中离戏聚,乃为真胜义,依于分别心,非真成世俗。
28、解释:有情自言见虚空,观彼虚空如何见,佛说见法亦如是,非见余喻所能说。
29、为什么“胜义非心境”这一句不需要作“胜义谛不是二取识的行境”这样的简别?30、若说:“设若胜义非圣心行境,则缘彼生断证功德亦不应理;又,圣根本慧若不知彼,则应成根本慧非法界有境,且等于承许法界如同不可思议作者;又应成二谛分基非所知等,有如是诸违害故,应简别说:胜义谛非二取识之境。
中观之要义(即中观的四层境界)
中观之要义(即中观的四层境界)麦彭仁波切(一)空性:初学者依靠离一多因等进行观察时,如果思维瓶子等了不可得的意义,则在未经观察的侧面存在,而一经观察则不存在,以思索这一实相的现空轮番方式显现空性境界。
(二)双运:当时,通过思维它的单空也不成立或者本为空性的同时即是显现的道理,从而对如水月般“现即是空、空即是现”生起殊胜定解。
尔时,现出缘起性空无违的境界或者称为通达现空双运。
(三)离戏:彼时显现、空性这两者虽然在词句表达的方式中异体存在但就本体而言丝毫也不可分割,对此无二无别的道理生起定解,破基显现与所破空性结合起来而执著的妄念自可消逝,现出远离破立而能自然安住的离戏相。
(四)等性:对于这样的离戏长久串习,从而观待有法的法性各自分开的偏袒所缘之行境得以清净后,对诸法自性等性生起殊胜定解而趋至究竟。
如是空性、双运、离戏、等性即是中观的四步境界,依靠逐步修习前前而对后后之理生起定解。
这些是极为关键的殊胜窍诀要点。
---麦彭仁波切--中观的“不破显现”在说“不破显现”之时,千万不要理解成自性不空的显现另外存在。
譬如,水月正在显现即是空性,而抛开显现后另外一个空性是绝不存在的。
同样,空性也不需要理解成毫无显现之义,假设连显现也不存在,则它的空性也杳无踪影。
因而,空性与显现二者相互之间一者无有,则另一者不可能存在,一者存在,另一者必定存在。
存在的方式既不是像黑白线搓在一起那样各自分开存在,也不是像排除一者后另一者才接踵而至那样轮番交替,而凡是空性决定为显现,凡是显现决定为空性。
如果对这两者永远无合无离的本相生起了即使千佛遮破也不退转的诚信,则证明对中观论典的闻思观察已臻究竟。
从此以后,无论认真修行显密任何道,都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麦彭仁波切--•纽多2007-04-04 20:33:28[举报]在二取习气未断的当下,显现断然是相似有的.但在佛智之中,随顺二取的颠倒显现是断然无的,因为已经解脱于空明本基之中.此就是说,梦是有的,对做梦的人来说,不可将梦断灭成空.再则,对于梦醒来者,梦是决定无的.对于圣智的量,他认识到"空性",但是对于"不空"的有情,所以要用"不空"的话来逐渐导引.•水月道人2007-04-04 22:43:35[举报]佛智之中虽已经清净了二取的颠倒习气显现,然身智任运不灭与本净无生为唯一之明点性,即使解脱于本净地,然自性光明与大悲周遍之觉性妙力何曾断灭?此究竟显现如何遮破?因与本体一味故。
中观论藏汉全文
中观论藏汉全文具名中观论。
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鸠摩罗什译。
为古来三论之一,极为尊重。
其说相主张最彻底之中道。
破空破假,进而并破执中之见,说所谓八不中道即无所得之中道,而为般若思想者也。
书中,别为破因缘品,破去来品,破六情品,破五阴品等二十七品,现藏中阿僧佉释,昙般若译之顺中论,二卷。
分别照明菩萨释,波罗颇迦罗译之般若灯论释,十五卷。
安慧释,惟净等译之大乘中观释论,九卷,皆为树中论之异出。
西藏亦有中观学派之二系统,则此论为学者所珍重,不待言矣。
《中论》,龙树菩萨造,是破斥部派知见而显示自宗基本理论的著作。
姚秦鸠摩罗什法师以弘始十一年(公元409年)于长安大寺译出。
龙树造《无畏论》十万颂,其中有自作《中论》的注(见《龙树传》)。
此文五百颂在罗什时就有七十多家的注解,罗什认为青目的注最好,一同译出共四卷。
此论讲实相中道,揭橥中观,故名《中论》。
即影法师在《中论序》中所说:"不滞于无则断灭见息,不存于有则常等冰消,寂此诸边故名曰中,问答析微所以为论,是作者之大忌也。
亦云中观,直以观辨于心,论宣于口耳。
《中论》一书集中表现了龙树的主要思想。
原始要终地讲,就是论中所提出的"八不中道"和"实相涅盘"两种理论。
前者属于"境"的部分,后者则与"行""果"相关。
八不中道见于《中论》开头的两个归敬颂,虽只是本文的引子,但正如青目《释》指出的,它解明了写这部论的目的。
后来无著写《顺中论》解释这二颂全名为《顺中论义入大般若初品法门》,即认二颂为大般若初品十万颂的入门。
论开头还说"如是论偈,是论根本,尽摄彼论"。
这可代表印度学者的看法。
中国的三论宗人对这二颂也说成是"诸佛之中心,众圣之行处","正观之旨归,方等之心髓",将它看得特别重要。
原来佛学的根本思想就在于正确说明因果现象,即所谓缘起的道理。
中观共同五大因
中观共同五大因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中观共同五大因:金刚屑因、破有无生因、离一多因、破四句生因、大缘起因。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入智者门》中说:“于因观察,金刚屑因;于果观察,破有无生因;于体观察,离一多因;于一切观察,大缘起因;即以四大因进行抉择。
”《入智者门》中说:“分别来说,有共同五大因;归纳而言,破四句生因可摄于金刚屑因,如此即共同四因。
”具体说,什么是离一多因答:一不成立,则多不成立。
多不成立,一则不成立。
例如:粗大的色法是由微尘组成,如果将微尘抉择为空性,则粗大的色法也就抉择为了空性。
反之亦然。
如何将微尘抉择为空性呢答:《量理讲记》:“《中观庄严论》的抉择方式为:中间的无分微尘,有没有朝向东西等方向如果有六个方向,它就不是无分微尘了;如果没有分(意味着没有体积),那有多少个微尘积聚在一起,实际上也不能积聚成粗大的法。
”这样,通过抉择无法微尘空性,就抉择了了由其构成的粗大色法的空性。
这就是中观的离一多因。
如何将无分刹那抉择为空性呢答:我们承许之无分刹那如果有一个时段,则有A和B两端,如果这个无分刹那的A端和B端接触,则A端和B端之间没有间隔,则A与B合二为一,成为一体,这样,就有一个大劫成为的一刹那,无分构成心识的相续。
如果A端和B端不接触,则一个无分微尘有了A部分和B部分,A端和前一无分刹那的Z端接触,B端和后一个无分刹那的C端接触,这样,A不是B,一个无分微尘已经分成了两个可以分割的部分,怎么还是无分微尘呢,应成有分微尘了。
不论中观自续派还是中观应成派,在抉择胜义谛时,必须运用上述这些因。
一切万法的因、体、果,通过上述四大因全部可以抉择为空性。
在这四大因中,最主要、最根本的理证之王,就是所谓的缘起因。
不论何种理证——名言理或胜义理,全部可以包括在缘起因中,就像人中的国王一样,缘起因就是所有理证之王。
三论宗风简说
一一、三论宗风简说印顺导师三论宗,依鸠摩罗什三藏所译的──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及提婆的『百论』得名。
在公元五世纪初,什公因秦王姚兴的迎请,从姑臧到长安来。
当时,南北的优秀法师,都慕名来到长安,从什公学习,也协助他翻译。
什公的译品中,包括了大乘与小乘,经律论三藏,所以他不是专弘局部的学者,而是一位全体佛教的大通家!但他的教学中心,无疑是般若经论,特别是龙树与提婆的论典。
后代的三论宗,可说以什公的译传为根源;但在什公时代,并无三论宗的派别意义,这是不可不知的。
什公去世以后,接着是姚秦的乱亡。
什公的弟子们,各各带了新译的经论(三论也在内),分头去弘传。
由于各人的爱好不同,什门的教学,形成了不同的发展。
其中,追随什公十几年,被称为「解空第一」的僧肇,不幸的早死了。
向东南弘传的,如彭城的僧嵩,寿春的僧导,都着重『成实论』。
到江南的僧叡,从重视『法华』,而信受涅盘常住的教说。
尤其是「中途还南」的道生,独抒机运,而与『涅盘』的佛性说相契合。
慧观他们,热心于经典的译传,建立起南方的判教说──顿渐二教,渐分五时,也归宗于『法华』,『涅盘』。
所以严格说起来,什公的教学中心──『般若』与三论,虽多少讲说,而实际是并没有受到尊重。
宋代重顿悟与『涅盘』,齐代,渐偏重于『成实论』的弘扬;到梁代,更是成论大乘的黄金时代。
『般若』真空,以三论为中心的法门,几乎被遗忘了。
在这样的佛教发展过程中,首先发扬关河(什公时代的)古义,而兴起三论宗风的,是齐梁间的辽东僧朗大师。
那时,辽东属于高丽,所以也称「高丽朗」。
齐建武(公元四九四──四九七)年间,朗大师到江南来,被称为「华严、三论,最所命家」。
毕生隐居于摄山(即栖霞山),应机示导,专精止观。
梁武帝派了僧诠等十人,去向他学习三论,三论也就因僧诠的继承,而日渐光大起来。
关于朗大师的传承,三论宗的大成者──嘉祥大师,说他在北方学得什、肇山门的正义,实际是传承不明。
僧传说:朗公是摄山法度的弟子;法度是一位专精的净土行者。
中观体系表28
1、根本中观 :文殊—龙树《中观根本慧论》 ,圣天《中观四百论》等。
宁 玛 传 承 中 观 体 系 表
一、自空中观 (二转法轮、 (以二谛理 如所有智: 抉择: 离戏空性,真空 两木相因, 界部,中观宗) 火起木尽) (胜义量 遮诠) (共同五大因: < 甚深见派 > 金刚屑,破有 (现空二谛: ) 无生,破四句 胜义谛:空性 生,离一多, 世俗谛:显现 大缘起因) 迷乱:六凡 (因无相,果无 显 清净:四圣 愿,体空性) 现 (对境:色法) (有境:一切智智) 2、随持中观
A、中观应成派 甲、入定位:纯实证境界, (佛护、月称、 大无遮,离言,无任何承许 寂天等论师) 子、胜义谛: (不共四大因: (离戏,空性) 汇集相违、根 乙、出定位 丑、世俗谛: 据相同、能立 (显现当下 等同所立不成、 离戏空性) 他称三相理论) ( 《入中论》等) 子、究竟胜义谛: B、中观自续派 甲、胜义谛 (离戏,空性) (清辨、静命、 丑、暂时胜义谛: 智藏等论师) (显现当下)单空) (三相理论) 乙、世俗谛 子、随经部 ( 《般若灯论》 、 《中观庄严论》等) 丑、随唯识宗等
第二转和第三转二者密意双运,如此修行的就是我们宁玛巴自宗。——法王如意宝《诸乘要诀》 Qq 973451196
中 观
《宝性论》云:“具有分离之体性, 如来藏以客尘空, 无有分离之体性,藏以无上法不空。 ”如来藏以无上功德法 不空,以二取客尘显现法空。 (表诠;非遮:有破有立) 中观大致可分为四种: 真实自空中观:是指大中观应成派的正见,从无遮的 角度建立大空性,真实大中观的见解。 相似自空中观:是指中观自续派的见解,相似是因为 他遮破了诸法的实有这一面。他们是承许宗法理论观察诸 法有三种过失,分开了二谛,所以它是相似自空中观,没 有决择远离一切戏论的大中观,暂时安立了单空的见解。 真实他空中观:承许现空双融净见量面前安立的观 点,宝性论及赞法界颂中所含等等的密义。 相似他空中观:是指唯识等见解,依他起识自证分以 遍计法而空,依他起实有。 ——益西彭措堪布《如来藏大纲他空狮吼论讲记》 (此表依益西彭措堪布《中观总义》等论整理)
什么是“中观”
什么是“中观”
“中观”常见的解释:
【中】:“不住一切边”、“远离四边八戏”——内心不停留于任何一种极端状态。
“四边”: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边:边见---偏执的见解)
“八戏”:生、灭、常、断、一、异、来、去(戏:戏论:不合理的论调、言论)
“四边八戏”:代指一切概念 ---包括“中”
【所谓有无为二边,净与不净亦是边,是故尽断二边后,智者亦不住中间】——《三摩地王经》
【观】: 想法、看法、立场、境界;智慧观照。
【中+ 观】= 超越一切概念的智慧境界。
“中观”的衍生概念:
所诠义中观:超越一切概念的境界;
能诠句中观:阐述中观理念的载体:中观论典、著作。
补充知识:
'中观六论'——中论(中观根本慧论)、回诤论、七十空性论、六
十正理论、细研磨论、宝鬘论。
——恭录自法师辅导
《中观系列讲座一》。
以上抉择了万法上没有人我。中观应成派是一开始就直接抉择
以上抉择了万法上没有人我。
中观应成派是一开始就直接抉择远离一切戏论的真实胜义,所以遮任何戏论都是一味遮遣,遣掉之后再不安立什么。
遮人我也是如此,并不是否认人我后,还安立胜义中有个“无人我”。
无人我只是观待人我假立的,人我既不可得,无人我也不会独立存在,就像没有梦中生的儿子,也没有这个儿子的灭亡一样。
这样在万法中破除了人我,就还剩下器世界、身体、心念等种种的法。
下面要抉择这些法在胜义中存不存在,抉择的结果是一切法都无自性,都在胜义中不存在,这叫“法无我”。
丁二、法无我分四: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住法无我的修法归纳为四念住。
修的时候,首先选出万法中和我们关系密切的身、受、心这三种法,在观察抉择为大空性之后,依靠正念使心安住在身、受、心这三者的空性中,就是所谓的身念住、受念住和心念住。
再展开来,对内外一切法都抉择为无生大空性,以正念使心安住在万法空性中,就是所谓的法念住。
这里宣说的是大乘四念住修法,超胜小乘。
小乘修的内容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其中后者是指观察万法上没有人我。
而大乘对于身、受、心、法都抉择为无缘的大空性。
《辨中边论颂》上讲到,大乘的修法由所缘、作意、得果这三方面而超胜小乘。
所缘上,大乘是以自他相续所摄的一切法为所缘,之后见到人、法二无我的自性,小乘主要是缘自相续的法,单单见到人无我,所以大乘更加广大。
作意上,小乘是以无常、苦等行相作意,而大乘是远离常、无常等一切增益损减而以无缘的方式作意。
得果上,小乘只能得小乘涅槃,大乘能证到无住大涅槃。
这就是大乘超胜小乘的地方。
戊一、身念住分二:一、明无有支二、明无支支是支分或部分的意思,有支是具有支分的总体。
对应身体来说,支就是身体上手、脚等支分,有支就是具有手、脚等支分的总体身体。
己一、明无有支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一)略说【所谓的身也只是假立而已,以自性成立的身毕竟无有。
理由是:对所谓诸生处圆满的身,取一整体之相,若存在,则须在手等上存在,然而观察时不可得。
中观论原文与白话文
中观论原文与白话文摘要:一、中观论简介1.中观论的起源2.中观论的核心思想二、中观论原文解析1.中观论原文的篇章结构2.重要概念与理论a.八不缘起b.中道实相c.空性三、中观论白话文解读1.白话文翻译与原文对照2.白话文解读的优势与特点四、中观论的现实意义1.对现代社会的启示2.对个人修行的指导意义正文:一、中观论简介中观论,全名《中论》,是古印度佛教哲学家龙树菩萨所著的一部重要论典,属于中观学派的代表作。
中观学派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主张“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强调中道实相,提倡空性智慧。
中观论在我国古代曾有过广泛传播,对我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观论原文解析1.中观论原文的篇章结构中观论原文共有二十七品,分为两部分:前二十五品为“观因缘品”至“观涅槃品”,主要论述中道实相、空性等基本理论;后二品为“观如来品”与“观成坏品”,着重论述如来藏与涅槃。
2.重要概念与理论a.八不缘起:中观论提出八不缘起,即不生不灭、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垢不净,强调一切事物都是无自性的,没有固定的实体。
b.中道实相:中观论主张不偏不倚地看待一切事物,追求中道,认为这才是真实相。
中道实相既非有,也非无,而是超越有无的绝对真实。
c.空性:中观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空性的,没有固定的实体。
空性不是指事物不存在,而是指事物的自性不存在。
三、中观论白话文解读1.白话文翻译与原文对照为了便于现代人理解,中观论原文已有多位学者进行了白话文翻译。
这些翻译在尽量保持原文意义的基础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阐述,有助于读者更好地领悟中观论的思想。
2.白话文解读的优势与特点白话文解读的优势在于它能够降低阅读难度,让更多读者了解中观论的内涵。
同时,白话文解读具有较强的时代性,能够更好地与现代社会接轨,揭示中观论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四、中观论的现实意义1.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中观论的空性智慧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中观宗不承认有阿赖耶识,但是要安立业果不失坏;第二、中观宗不承认一切法有自相、自性、实体、自体等,但是要安立一切世俗因果作用;第三、中观宗承认有离心的外境,但这个外境不是实有自相;第四、中观宗在破立的时候,不许有“自续”的宗因,但用他许比量;第五、中观宗不承认“自证分”,但要建立我知我见等世俗知识;第六、在中观宗看来,声闻、独觉二乘圣者也得通达法无自性,才能得解脱,否则不能解脱生死;第七、如何安立烦恼障与所知障的二障差别;第八、佛果位的尽所有智,如何观照世俗谛的道理;这就是中观应成派的八个难题。
在这八个问题中,一、二、四、五是偏重于否定的,也就是说,这四个问题在其他宗派和论师是承认的,而佛护和月称则认为龙树是不承认的;
三、六、七、八是偏重于肯定的,也就是说别的宗派不做这样的主张,而佛护和月称则认为龙树是如此所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