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矛盾与张力——埃舍尔艺术引发的反思
埃舍尔作品中数学图像运用及其哲学内涵研究
埃舍尔作品中数学图像运用及其哲学内涵研究在艺术的长河中,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以其独特而令人惊叹的作品独树一帜。
他巧妙地将数学图像融入艺术创作,赋予作品深刻的哲学内涵,引发了人们对空间、秩序和无限的思考。
埃舍尔的作品常常呈现出复杂而精确的几何结构,这并非偶然。
他对数学的热爱和深刻理解使他能够运用各种数学概念和图像,创造出看似不可能却又令人着迷的视觉效果。
数学中的对称概念在埃舍尔的作品中得到了精彩的展现。
他通过精确的构图和巧妙的线条运用,创造出具有完美对称性的图案。
比如在《反射球》中,球体的反射和对称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对称之美所蕴含的秩序和平衡。
这种对称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更暗示了宇宙中某种潜在的规律和秩序,仿佛在告诉我们,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是遵循着一定的对称原则运行的。
而在数学的镶嵌图案方面,埃舍尔同样有着非凡的表现。
他的作品《蜥蜴》就运用了镶嵌的手法,将不同形状的蜥蜴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无缝的整体。
这种镶嵌图案的运用不仅展示了数学的严谨性和规律性,同时也让我们思考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每一只蜥蜴既是独特的个体,又在整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仿佛在隐喻着人类社会中个体与集体的相互依存。
除了对称和镶嵌,埃舍尔还对拓扑学有着深入的探索和运用。
在作品《莫比乌斯带》中,他通过对这个特殊的拓扑结构的描绘,打破了我们对常规空间的认知。
原本二维的平面似乎在莫比乌斯带上变得模糊,空间的界限被重新定义。
这让我们不禁思考,我们所认为的“真实”空间是否只是一种局限的认知,而在更广阔的维度中,存在着无数超乎想象的可能性。
埃舍尔作品中的数学图像运用,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
他的作品常常让我们对现实与幻觉之间的界限产生疑惑。
比如在《相对性》中,不同角度的楼梯和人物似乎都在合理地存在着,但又相互矛盾。
浅析埃舍尔作品对当代视觉艺术设计的启发与影响
浅析埃舍尔作品对当代视觉艺术设计的启发与影响作者:张婴来源:《大经贸》2017年第08期【摘要】荷兰版画大师埃舍尔就像一名施展了魔法的魔术师,在其自己制作的迷幻世界中天马行空,作品中呈现的造型艺术给我们展现了其幽默、风趣、魔幻的独特风格。
严谨的思维构建起感性的图形,用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启发和影响着当代视觉艺术设计。
【关键词】埃舍尔矛盾空间纪念碑谷埃舍尔,荷兰科学思维版画大师,20世纪画坛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家。
出生于荷兰吕伐登市。
21岁进入哈勒姆建筑装饰艺术专科学校学习三年,受到一位老师马斯奎塔的木刻技术训练,他强烈的艺术风格对埃舍尔之后的创作影响甚大。
[1]埃舍尔的作品向來是独树一帜,自成一格,人们往往难以将他归类到某个艺术流派。
他的版画作品都源于悖论、幻觉和双重意义,他努力追求图景的完备而不顾及它们的不一致,或者说让那些不可能同时在场者同时在场。
而对于他的作品,普通人往往不得其门,但说到埃舍尔,首先让人联想到的就是“迷惑的图画”。
明明是向二楼上去的楼梯不知为什么却返回到了一楼,鸟儿在不断的变化中不知什么时候却突然变成了鱼儿,这些图画就是埃舍尔所描绘的幻想的自足而丰富的世界,它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征服着人们的心灵。
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到,那独特,新奇的视觉方式,引人深思的视角,严谨,理性的思维方式,以及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既有数学的哲理性,又有着艺术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正是我们当代视觉艺术设计所要学习的。
他独特的画风很长一段时间不被美术界认可,而如今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其不可动摇的地位。
而其中做著名的当属他的“矛盾空间”理论了,矛盾空间的主要特点是将多个视点空间共存于同一个画面中,不同的空间中的物象,在巧妙的视点转换下矛盾地结合并构成一体,把两个原来不属于同一类空间的物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此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
矛盾空间打破了人们固有的观察模式,不是在追求画面逻辑思维的合理性。
[2]埃舍尔的矛盾空间设计原理是利用了人类视线不断的转换与交替的特点,使得人们观察时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呈现出了三维立体的景象,而这些景象又是模棱两可来回交替的。
埃舍尔矛盾空间的应用探究
164艺术家The artists美学的感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融入在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中。
而他充满幻乱感的作品中萦绕着空间上的魅力,对于从埃舍尔作品中的元素提取和逻辑借鉴又演绎着怎样的旋律?一、矛盾空间概述关于矛盾空间的定义,很多人不是很明白,普遍的理解为在二维平面中利用视错觉绘制现实中不存在错误性表达称为矛盾空间。
它违背了常识中的透视原理,而产生一种视错觉,使观看者误以为出现在三维空间中,但却充满着神秘。
对于矛盾空间的理解,有很多种,抛开视错觉的范畴,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在同一运行空间内,同一物体出现在这一空间多次,便出现矛盾,是空间发生矛盾性;或是像《机器猫》中的任意门,用一道门任意连接不同的空间,造成空间中相互的矛盾力,也可以理解为矛盾空间。
矛盾空间目前为一种纯理论,也并没有被证实存在于三维空间中,至于发现者是谁,也没有定论,但埃舍尔在矛盾空间的构建中绝对算的上是鼻祖。
二、埃舍尔矛盾空间埃舍尔石版画创作中的矛盾空间究竟是怎样呈现出来的?这是每一个观看者都充满着好奇与想要探索其中的奥秘。
我们需要对埃舍尔作品的进行归纳性的研究与探索,探究其从什么样的环境中产生了灵感,又遵循着怎么样的逻辑内涵。
埃舍尔在作品中的画面突出这种二维至三维的转换,就是平面与立体转换的表达,就是有意向观众传达这种艺术表现方式的可行性,丰富空间探索和营造的创造性,并在美学背后,更深层次地引起了观众对埃舍尔作品中创作的矛盾空间的探究与思考,具有哲学意义。
在真实现实与虚幻空间的并置处理。
在埃舍尔的二维平面与三维立体的空间进行灵活巧妙的转换的作品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创作型与成功,但显然,在探索道路上前行的智者并不止步于此,而是更加深层次地探索更多的东西。
在更深入的探索中,他不断突破自己的世界,企图在更深层次的空间中探索出新的方式与形式。
在二维与三维画面的转换基础上,埃舍尔开始进一步研究如何通过二维平面上的表达展现一个根本无法存于现实生活中的平面空间中的三维空间。
浅析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浅析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阿恩海姆(Arnheim)是一位德国心理学家、艺术理论家,他以他的著作《艺术与视觉感知》(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而闻名于世。
阿恩海姆提出了许多关于艺术和视觉感知的理论,其中包括他的“张力”理论。
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强调了作品的动态感和能量表达。
他认为,艺术作品在视觉上产生一种紧张的矛盾对立感,通过产生张力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
阿恩海姆提到了几个关键要素,这些要素共同创造了作品的张力。
首先是形状和形式。
他认为,形状和形式的组合可以创造出一种视觉上的紧张感。
通过将直线和曲线结合在一起,可以产生一种动态的对比。
其次是明暗和阴影的运用。
阿恩海姆认为,明暗和阴影可以在作品中产生一种错觉,导致视觉上的紧张感和存在感。
最后是颜色和纹理的运用。
颜色和纹理可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并增加作品的生动性和复杂性,从而产生一种张力。
除了这些视觉要素,阿恩海姆还强调了观众的参与。
他认为,观众的主动参与是产生作品张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观众需要发现作品中隐藏的意义和感觉,与作品进行互动,并从中产生共鸣和反应。
只有当观众通过自己的感知和理解与作品互动,作品的张力才能真正被体验到。
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在艺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都将他的理论应用于他们的创作中,以创造出视觉上有力的作品。
阿恩海姆的理论也引发了许多关于视觉感知和艺术创作的讨论和研究。
人们开始更加关注作品的动态感和能量表达,并探索如何通过形式、明暗、颜色和纹理等要素来创造出作品的张力。
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强调了作品的动态感和能量表达,通过形状、明暗、颜色、纹理以及观众的参与来营造视觉上的紧张感。
这一理论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对我们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理解提出了新的要求。
埃舍尔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悖论思想
他用科学家 的思维 和观 念创 作 了许 多 幅表 达 哲学 思想 内容 的 艺 术 作 品 , 简 洁 的 形 式 传 达 深 刻 的 理 念 是 他 绘 用
说 它 是 对 的 , 以推 出 它 是 错 的 , 它 是 错 的 可 以 推 出 可 从
画的独特方式 , 这位别具一格 的画家不 被归 入任何 一个
能 推 出是 左 手 画 的 右 手 , 是 右 手 域 的 左 手 , 实 上 , 还 事 我 们 撇 开 这 个 自相 缠 绕 的层 次 , 在 一 个 更 高 层 次 上 的 时 站 候我们就可 以获得一个解 。这个解 便是 艺术家 的手 , 是 艺 术 家 画 出 了 这 两 只 绘 画 的 手 。 画 面 中 交 错 的层 次 让
第 2期
N . 2 1 o 2. 0 1
思 埃 舍 尔 艺 术 作 品 中 蕴 含 的 悖 论 想
曹 晓寰 , 紫华 邱
( 中师 范大 学 文 学院 , 华 湖北 武 汉 40 7 ) 30 9
[ 摘
要] 毛利 茨 ・ 内利 斯 ・ 科 埃舍 尔作 为一名版 画家 , 用科 学家的思 维和观 念创 作 了许 多幅表达 哲 却
・
一
、
埃 舍 尔 的艺 术作 品体 现 出一种 悖 论 思想
理发 , 只给这些人 理发 。 那 么这位理发 师是否给 自己 也 ”
理发?我们推理 的结 果是 : 论说 话的人 怎样解 释都会 不
违 背 自己 的声 明 。 这 样 的 句 子 本 身 就 与 自我 相 关 , 果 如
毛 利 茨 ・ 内利 斯 - 舍 尔 是 荷 兰 著 名 的 版 画 家 , 科 埃
学思 想 内容 的 艺 术 作 品 , 文 的 着 眼 点 是 埃 舍 尔 艺 术 作 品 中蕴 含 的 悖 论 思 想 。 悖 论 思 想 的 本 质 是 : 误 即 本 谬 真理 , 真理 即 谬 误 。埃 舍 尔 用 艺 术 的 形 式 将 这 种 哲 学 思 想展 现 了 出 来 , 而揭 示 出 艺术 不 仅 仅 可 以表 达 情 从
论埃舍尔艺术中矛盾空间的错位之美
目录引言 (1)第一章感性与理性的共存 (2)1.1二维与三维交织的矛盾 (2)1.1.1所谓的矛盾空间 (2)1.1.2二维中的三维世界 (3)1.2虚幻与现实的共存矛盾 (4)1.2.1虚与实的共存 (4)1.2.2虚与实的交融 (5)第二章埃舍尔矛盾空间的形成与表现形式 (8)2.1矛盾空间形成之演变 (8)2.1.1自身原因 (8)2.1.2外部因素 (10)2.2埃舍尔艺术的表现形式 (12)2.2.1图形的循环错位 (12)2.2.2正负形的视觉交错 (13)第三章埃舍尔矛盾空间的启示 (15)3.1心理上的层次需要 (15)3.1.1作者心理上的需要 (15)3.1.2观者心理上的需要 (16)3.2创造视觉上的错位 (17)3.2.1画家角度 (17)3.2.2观者角度 (18)3.3对我创作的启示 (19)3.3.1坚持创造 (19)3.3.2观者互动 (20)结论 (22)参考文献 (23)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4)致谢 (25)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26)引言引言摩里茨·科奈里斯·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1898−1972),在风起云涌的二十世纪,完全可以说是一位标新立异的画家。
他的画不同于同时期的任何一个人,因此被人们称为”不可归类的的画家”。
起初,埃舍尔的画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在越来越多的科学领域的著作引用他的画做封面时,人们才开始惊觉,开始不知所措,开始关注他的画。
埃舍尔的矛盾空间向我们展示了二维与三维完美的结合,我们在研究埃舍尔的画时,通常会陷入深深的疑惑中,正如哲学上唯物和唯心主义探讨的何为第一性问题一般,我们也在画中寻找何为二维何为三维。
在埃舍尔的画中,一切矛盾皆有可能,画面不仅突出二维与三维的固有矛盾,给观者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同时利用平面的镶嵌和图形转换的手法,给我们带来了无限遐想。
埃舍尔数学启发
埃舍尔数学启发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是荷兰的一位著名的画家、图像艺术家,他以非常出色的数学图像艺术作品而著名,他不仅善于画出“视觉谬误”和平面几何图形的组合,也能成功地把一个幻想世界的三维物体画在平面上。
他的作品被广泛地用于艺术、设计、科学、教育等领域,成为各行各业中的人们的灵感来源。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埃舍尔数学启发的艺术思想。
一、埃舍尔数学启发的艺术思想的基础1、艺术和数学的和谐配合。
许多艺术家和数学家通过各种途径来创建新的艺术形式。
埃舍尔作为一名数学家和艺术家,他创作的艺术作品中具有数学元素。
他利用几何形式、点、线、面、体等几何图形和数学公理、规则、性质等数学元素构建出很多美妙的杰作。
他的作品成为数学教育中一个生动的教材,也受到艺术迷的喜爱。
2、科学哲学的启示。
知觉、认知、思想和文化等主题,是埃舍尔探究世界的核心部分,他运用不同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观念。
他的艺术作品十分富有哲学、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文化背景。
二、埃舍尔数学启发的艺术思想的表现1、绘画艺术。
埃舍尔的绘画艺术的最大特点是视觉谬误和透视观念的运用。
他对几何形式和色彩运用独出心裁,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
2、图像艺术。
埃舍尔的图像艺术主要是以几何形式为基础的,绘画构图的几何原理和规则都在其中。
他把平面上的几何图形组合,创造出异想天开的三维世界。
三、埃舍尔数学启发的艺术思想的应用1、科学和技术。
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埃舍尔的数学思维和艺术作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计算机绘图、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等领域,埃舍尔的数学艺术帮助设计师快速地构建各种几何形状,并实现三维图像上的变换和模拟。
2、教育。
数学启发艺术思维,数学和艺术相互促进,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埃舍尔数学艺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领域。
在这种方法下,学生们可以使用艺术作品来理解数学概念和规则,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埃舍尔创作理念
埃舍尔创作理念埃舍尔的创作理念埃舍尔,全名M.C.埃舍尔,是20世纪的一位独特艺术家,他的作品充满了数学、几何与哲学的深度思考。
对于埃舍尔而言,创作不仅仅是画笔与颜料的交织,更是思维与观念的碰撞。
1. 数学与艺术的融合埃舍尔坚信,数学是宇宙的语言,而艺术则是人类情感的表达。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图形、几何结构与艺术创意的完美结合。
例如,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对称、递归、变换等数学概念,但这些概念又被他巧妙地转化为视觉上的震撼与美感。
2. 空间的探索对于空间的探索也是埃舍尔创作理念中的一个核心部分。
他经常在作品中玩弄视角、深度和空间的关系,使得观者在欣赏时产生错觉和迷惑。
这种对空间的探索不仅展示了他的高超技巧,也引发了观者对于现实与幻觉、对于空间的本质的思考。
3. 哲学思考埃舍尔的作品常常带有哲学的意味。
他通过作品提出了许多有关存在、真实、幻觉等哲学问题,引发人们的深思。
例如,他的《上升与下降》系列作品,通过无尽的楼梯与循环的图案,让人们思考生命的循环、时间的流逝与宇宙的无穷。
4. 对称与递归对称与递归是埃舍尔作品中的两大要素。
他相信,对称代表了平衡与和谐,而递归则是无穷与循环的象征。
这两大要素的结合,不仅为他的作品带来了独特的视觉魅力,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深厚的哲学内涵。
5. 挑战传统艺术界限埃舍尔的作品挑战了传统艺术的界限。
他并不满足于仅仅描绘现实或表达情感,而是希望通过作品引发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他的创作理念跨越了艺术、数学、哲学等多个领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独特的跨学科价值。
综上所述,埃舍尔的创作理念是独特而深远的。
他通过将数学、哲学与艺术巧妙地融合,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思考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视觉上的美感,更可以体验到思维的碰撞与哲学的深度。
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人类思考与创新的结晶。
埃舍尔正负形
埃舍尔正负形简介埃舍尔正负形指的是荷兰艺术家毛里茨·康利斯·埃舍尔(M. C. Escher)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其特点是在平面上巧妙地运用几何形状和透视原理,呈现出正反交织、难以捉摸的视觉效果。
埃舍尔的作品给人以迷幻、奇幻的感觉,观赏者常常陷入其中,产生错觉和疑惑。
埃舍尔正负形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挑战着观者的感知和理解。
艺术家简介毛里茨·康利斯·埃舍尔,1898年生于荷兰的李斯,是20世纪最著名的版画艺术家之一。
埃舍尔早年接受传统造型培训,在学校学习建筑,后来在意大利学习艺术。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致力于探索几何学和透视原理,以及对形式与空间关系的研究。
埃舍尔的作品多以黑白版画形式呈现,他通过运用数学原理和几何形状,创造出了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视觉效果。
他的作品迅速走红,并深受世界范围内的艺术爱好者喜爱。
埃舍尔正负形的特点1.正负交织:埃舍尔正负形通过巧妙地布局和透视变换,将正面和背面、上方和下方等对立的视觉元素交织在一起。
观赏者往往难以分辨画面中的前后、上下,产生不确定性和错觉。
2.几何形状:埃舍尔正负形运用了大量的几何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等,在画面中形成复杂而有序的结构。
这些几何形状经过精确的布局和变换,营造出迷幻的效果。
3.透视原理:埃舍尔正负形的画面 oftenl 運用透視效果,使视觉中心发生偏移和扭曲。
例如,通过透视变换,画面中的楼梯或水波常常在视觉上延伸到无穷远,给人以错觉。
4.反射和镜像:埃舍尔正负形常常利用镜像和反射效果,使画面中的形状在不同的视角和方向上重复出现。
这种镜像和反射增加了画面的复杂性和矛盾感。
作品欣赏1. 无尽画廊《无尽画廊》是埃舍尔正负形的代表作之一。
画面中呈现出一座奇特的建筑,里面的人物似乎在不断地上升和下降。
观看这幅作品,你会感到非常困惑和无解,这是由于埃舍尔巧妙地利用了透视原理和颠倒的视觉效果。
2. 手中手《手中手》是另一幅展现埃舍尔正负形风格的作品。
悖谬幻景与哲理沉思—浅析埃舍尔的版画艺术
28艺术家The artists诸画面。
他的每一幅木板或石板版画作品,都是他思想探险的一个记录和总结。
本文通过对其具有梦幻般视觉画面效果的版画作品进行分析,探讨了一个在版画艺术之外的视觉艺术设计领域,且在数学界也享有盛誉的艺术家的作品,展示其对自然、宇宙和人生的理性思考和科学探索,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关键词:版画;幻象;数学;埃舍尔版画作为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门类之一,通常根据艺术家印制版画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分别称为木版画、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以印制版画所采用技法的差异进行分类,分为平版、凹版、凸版和漏版。
复数性与间接性是版画艺术的主要语言特点,复数性是指版画可以重复多次印刷,间接性是指版画艺术的创作需要借助木板、铜板、石板和丝网等材料为中介,间接印制在承印物上。
这种艺术语言特点导致了版画艺术创作的程序性和制作技术的复杂性,对艺术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手工印刷时代、机械复制时代再到数码微喷时代,印刷技术的进步推进了版画艺术的发展。
在如今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丰富了版画的形式表现语言,同时也开阔了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的欣赏眼界。
回顾手工印刷时代、机械复制时代的版画作品,在众多版画家中有一位画家如此与众不同,让人念念不忘,他就是荷兰版画艺术家埃舍尔。
埃舍尔,1898年出生于尼德兰地区荷兰北部的小城雷瓦登城,童年时期的埃舍尔除有点绘画天赋外,其他方面并不出众,智力平庸,学习也不出色,身为水利工程师的父亲看到他的艺术潜质,为了他的未来发展着想,认为送他去建筑学校学建筑或许是一条出路,然而埃舍尔最终没有成为一名建筑师。
在建筑学校学习的埃舍尔遇见了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版画家萨谬尔·马斯基塔。
受他的影响,埃舍尔对木版画和石版画制作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走上了版画艺术道路。
由于版画的创作非常讲究设计性和程序性,创作过程很辛苦,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艺术家谨慎对待,所以版画的创作非常考验艺术家的耐心,尤其是石版画和铜版画的创作。
艺术家介绍谈谈他的设计风格及对美术的自我启发
艺术家介绍谈谈他的设计风格及对美术的自我启发数学是埃舍尔的艺术之魂,他把图形设计与数学巧妙地相结合在一起,他的大多数作品,颇有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形式感,而且在他的图形作品中数学的原则和思想得到了非同寻常的形象化,而他的创作过程,则使其俨然更像一位数学家。
但显然他关注的不是纯粹的形式美感,而是隐藏其后的秩序关系,他作品中经常直接用曲面、三角、拓扑几何、序列等数学命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而富有数学意味。
例如,《相对性》这作品一共有三个灭点,它们形成了一个边长为两米的等腰三角形,它们既代表“左派”,又有“右派”,更有“中间派”,但只要将这幅图转换一个角度,所有的“派别”便随之更换,在作品中,埃舍尔以其高超的想象力表达了数学中这种相对性思想。
在《画廊》中,扭曲的画廊演变为城市的一角,体现了拓扑学领域中的对象和概念创造;《骑士》中埃舍尔也采用了一些具有重要拓扑学价值的形象,使时空的变换自然而协调。
1969年,埃舍尔创作了他的最后一件作品《蛇》,这是介绍纽结理论主题的一件完美艺术品,作品突破了以往向内或向外单一分形处理,而是制作了一个特殊的结构,整个画面布满了圆环,三条蛇于圆环之中相互穿插并相互缠绕,显示了埃舍尔精益求精、追求极致之美的作风,也增强了对观者的视觉震撼。
而在《方极限》中,埃舍尔也突现出趋向边界的无穷序列的感觉;《圆极限》则可以说是有界又无限的非欧几何的理想模型。
可见,埃舍尔很多图形设计作品都充满了数学气息,他用数学的眼光来创作他的许多图形作品,借数学中的思想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进而将图形作品融入到其数学世界之中。
埃舍尔对视觉艺术的启示
埃舍尔对视觉艺术的启示埃舍尔是现代视觉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
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展现了他对绘画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数学、几何学和逻辑的深刻理解。
埃舍尔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美感,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哲学意味,启示着我们在视觉艺术领域的探索。
一、空间感与透视埃舍尔的作品常常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表达空间感和透视,例如在《天使与魔鬼》中,他采用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方法,将正常的画面进行了多重倒影而变成了无限迭代的图像。
这种多重倒影的技巧让观众误以为这幅画是有无数层的,而且各个层之间似乎不存在边界。
这样的技巧不仅赋予了画面以另一种独特的空间感,同时也通过视觉诱导使得观众产生向内或向外的错觉。
二、画面内部结构与对称埃舍尔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利用精确的对称、重复和旋转等构图技巧,以展现出他对几何形式和图形结构的独特理解。
例如,他的作品《相对》中,通过将图像进行90度的旋转,呈现出了一个看似无限持续的世界,世界中的每个人物都在向不同的方向前行。
而这种结构的呈现是通过对称和重复技巧的巧妙运用得以实现的。
三、视觉错觉与幻觉埃舍尔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视觉和幻觉元素,例如《楼梯》,呈现了一种没有方向感的社会结构。
这些元素让观众进入一个虚幻的世界,并且通过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视觉错觉,他让我们可以想象和理解那些不容易表现的数学和几何学概念。
通过利用人脑的视觉信号产生的错觉,埃舍尔创造出了一些难以想象的,令人惊奇的图像。
四、哲学意味与思考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埃舍尔的作品背后有着深刻的哲学意味。
埃舍尔通过他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于真实与虚幻、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的思考。
比如在他的作品《永恒的传奇》,他展现了一个现实和超现实之间的转换,使我们不仅仅能够从中体验到他的个人才华,同时也能够思考我们自己的存在和意义。
总之,埃舍尔的作品在当代视觉艺术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独特技法和想象力不仅创造了一些视觉上的奇迹,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去思考和探索,在我们的视觉艺术探索中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硕士论文-艺术的理性幻象——埃舍尔作品表现形式分析
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艺术的理性幻象——埃舍尔作品表现形式分析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美术学指导教师:***20080601艺术的理性幻象——埃舍尔作品表现形式分析作者:谭亚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1.期刊论文李觉辉论伦勃朗绘画在艺术审美上的新追求-美术大观2007,""(4)在17世纪的荷兰,绘画成为商品是一件可喜之事,从此绘画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促进了绘画艺术的繁荣.同时,绘画成为商品也是可悲的,因为经济因素主导着画家的创作动机,绘画的艺术性被无情地削弱,为荷兰绘画的衰落埋下了伏笔.因此,在荷兰那些顺应市场需求,迎合大众审美趣味的画家必然获得荣誉和金钱;而不顾流行趣味,一意孤行地表达自我艺术主张和审美理想的画家,必定遭到社会的遗忘和金钱的抛弃,伦勃朗就是这样一位画家.他的艺术人生既经历过荣耀和财富,也经历了困苦和贫穷,大起大落,充满悲剧色彩.但这并不影响伦勃朗成为17世纪荷兰乃至世界美术史上的伟大画家,因为他在艺术审美上的新追求不仅超越了那个时代,而且启发了后世艺术家对艺术理想的不懈追求.2.学位论文李红春阳光下的抒情诗人——读维米尔的写实主义绘画2009本文对维米尔的写实主义绘画进行了分析。
相对于同时代的绘画大师,有关维米尔的文献较少,但其如诗般的写实主义的绘画风格还是打动了中国观众的心灵,越来越受到很多当代写实主义画家的重视,但在中国关于维米尔作品介绍,风格特点及绘画技法的文献更是少之又少。
要想正确认识维米尔在美术史中的地位,就要系统研究他的作品与他的时代。
17世纪的荷兰画派作为一个整体,以其巨大的规模和成就,对整个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过意义深远的影响。
约翰内斯.维米尔是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绘画的典范,他的作品严谨、抒情,取材现实题材,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崇尚的宗教与历史性、寓言性题材完全不同,开创了北欧描绘现实生活的写实风格的先河。
他的油画主要表现城市风景和市民的日常生活,画幅不大,却精心描绘,且特别讲究光、色和空间比例,给人一种真实感。
埃舍尔作品中平面结构与空间结构的研究与启示
埃舍尔作品中平面结构与空间结构的研究与启示
荷兰艺术家埃舍尔的作品是以平面图案的形式展现出空间的错觉和透视变换的。
他的作品涉及到几何形态和空间结构的各种变化和演绎,精密的画面构成呈现出了极为惊奇的视觉效果。
埃舍尔作品中的平面结构是以非常规的方法来探究三维空间的结构。
他运用了各种平面世界中的图形和形式,巧妙地构建起空间中的几何形态。
埃舍尔独特的创作技巧和显著的天赋,带来了诸如自相似、退化、透视、镜像等元素,协同制造出醒目的三维空间。
通过研究埃舍尔作品中的平面结构,我们可以发现他通过各种变换、扭曲和重叠的手法,将二维空间错切成为立体的空间形态,从而展示出独特、复杂和超现实的效果。
这种演化过程启示我们,可以在平面结构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变换和扭曲,来探究不同的空间结构和形态类型。
同时,埃舍尔也以他独树一帜的作品带动了整个现代艺术界的空间观念。
他的艺术作品透过图形形式,重构了我们对空间结构的认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他的作品作为切入点,来借鉴他的创作范式,从而探究提升空间结构设计的方法。
哥德尔埃舍尔巴赫人类思维的限制
哥德尔埃舍尔巴赫人类思维的限制人类思维的限制是一个古老而又深奥的话题,哥德尔、埃舍尔、巴赫三位不同领域的大师们,分别在逻辑、艺术和音乐领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思考。
他们的研究成果以及他们对人类思维限制的独特见解,给了我们全新的思考角度和颠覆传统的观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一位文学家的视角,从哥德尔、埃舍尔和巴赫的作品和思想中汲取灵感,为大家阐述人类思维的限制。
在逻辑学领域,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给出了人类思维的一种限制。
简单来说,哥德尔通过逻辑形式的转化,揭示了逻辑系统中的悖论和无穷回归的困境。
他断言,在任何自洽的逻辑系统中,必然存在无法被证明或者证伪的命题。
这意味着,人类的逻辑推理有其固有的局限性,无法穷尽是非之辩。
这样的局限性使得人类思维的构造变得复杂而脆弱,我们无法奢望彻底理解和揭示事物的本质。
埃舍尔的艺术作品也揭示了人类思维的限制。
他的作品中,自相矛盾和不可能性成为了常态。
通过绘画和版画,埃舍尔以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几何形式,呈现了无法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构造和空间。
他的作品既仿佛一面镜子,反映并强调了人类思维的局限,又是一种艺术的超越,展现了人类思维之外的可能性。
而巴赫的音乐,更是把人类思维的限制昇华到一种更高的层次。
他的音乐作品如同一座迷宫,有时迷人而又令人迷茫。
在他的复调音乐中,声音的线索错综复杂,纷争交汇,听众不得不同时关注多个旋律线索。
这种复杂性和思维的超负荷,使巴赫的音乐直击人类思维的边界。
我们的思维似乎被巴赫的旋律包围,而又无法完全把握其中的神秘。
从哥德尔、埃舍尔和巴赫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思维的限制并不是一种负面的东西,而是一种令我们着迷并不断前进的力量。
正如哥德尔所说,我们的思考能力自然受到一些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探索和理解世界的本质。
相反,正是这种限制推动我们不断地学习、思考和对真理的追求。
在文学领域,我们也可以发现这种思维的限制。
作为一位文学家,我时常被人类思维的迷局所吸引。
浅析埃舍尔作品的思想性
浅析埃舍尔作品的思想性作者:余文砚来源:《美术界》 2010年第2期埃舍尔是一位理性兼个性鲜明且画风独特的哲学艺术家。
他那深邃的思想和放荡不羁的个性使他的艺术独具一格,且独立于20世纪此起彼伏的艺术潮流之外。
他的版画对后世的平面设计、装饰艺术、环境艺术、装潢艺术、动画等实用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可以说,埃舍尔拓宽了实用艺术的领域。
除此以外,他的每一幅作品中都包含着许多哲理。
他把对社会的思考和关注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给人们以无限的启迪。
初次见到埃舍尔的不可能建筑,笔者就被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画面所传达出来的神奇视觉效果所吸引。
被这吸引力所引发出的兴趣和无限的遐思,致使笔者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
埃舍尔实在是一个谜,他的艺术涉及艺术的各个层面,本文仅从思想性这个角度,来浅析埃舍尔的系列作品——“不可能的世界”。
生平及性格毛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MauritesCornelis Escher)于1898年出生于荷兰吕伐登(Leeuwarden),他的父亲是一位水利工程师。
1919年,埃舍尔到哈勒姆(Haarlem)的建筑与装饰艺术学院学习建筑。
在那里,枯燥的物理、数学知识,没有成就他的设计师之路,却点燃了他心中对绘画艺术的热情。
之后他随德梅斯基塔(Samue.l Jesserun de Mesquita)改学版画,但是当时老师对他的评价是:“这个年轻人过于拘谨,过于墨守成规,太缺乏感觉和灵性,太没有艺术家的气质。
”1922年-1935年之间,是他对生活充满热情的时期,在创作风格上表现为写实主义。
他到意大利中部和南部旅行,之后又去了西班牙。
这期间他作了大量以写生为题材的风景版画,成为他终生创作的素材库。
也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耶塔。
之后为爱情创作了一系列创世纪的版画,最后一幅是《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
1935年,对意大利政治气候忍无可忍的埃舍尔举家迁往瑞士。
因为他对政治毫无兴趣,除了用自己独特的技法表现自己的观念,他与任何大理念都格格不入。
读埃舍尔图典随想
读埃舍尔图典随想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还是想象⼒的“天真”⾰命?——读埃舍尔⼤师图典随想其实接触埃舍尔的画不是很久,最近倒是挺喜欢他的画。
因为⼀个朋友的介绍,想想我的确不能光是单⼀的阅读同样的书,当我⼀打开,就发现他的画很有意思。
当然第⼀眼看到他的东西给我的感觉只是图案化的东西过多,作品过于严肃缺少画意。
随着越是往下看,越是好奇和关⼼我愈发现,他追求空间的⼏何,以及空间的逻辑。
他的画中饱含数学、空间、逻辑等等思想,可以说是很棒的视觉错觉作品,这真是不由得⼈不敬佩。
看到他的画后,有时候我在想也许理性对于艺术这种过于感性的东西并来说不是⼀件坏事,可能它也会带来⼀种新的不同凡响的东西。
可以说埃舍尔不属于20世纪的任何⼀个艺术流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半个世纪以前埃舍尔所营造的“⼀个不可能的世界”,⾄今仍独树⼀帜、风靡世界,他的作品的价值显⽰出永恒的魅⼒。
和绝⼈多数依靠神秘的感性来创作的艺术家不同,埃舍尔给⼈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带有数学意味的理性美和带有神秘⾊彩的引⼈幻想的视觉错觉。
有时候我在想他肯定是个数学天才,但是有时候想他⼀定是⾼深的⼼理学⼤师,要不肯定是个魔术师。
他那奇妙作品都是精确的理性的产物埃舍尔在他的具有数学趣味的版画作品中,对空间结构、平⾯结构、空间和平⾯在绘画表达上的关系⼆个问题,作了⼤量的探索,其作品都表现出⼀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在埃舍尔的画中常常能看到带有数学意味的奇妙感觉,这些都是经过画家精确的理性分析的产物,他所创作的每⼀种形象都是经过严密计算的结果,其创作过程俨然像⼀位数学家。
但抛开其作品背后的数学命题,我们感受到的是连续的秩序性。
在埃舍尔看来,透视法是⼀种⾃欺欺⼈的⼿法。
在他的许多作品中,画家不仅明⽩地告诉你平⾯投影所显现的⽴体感是⼀种幻象,同时还利⽤这种视觉幻象来表达⾃⼰对于⽆限循环秩序的眷恋之情。
埃舍尔在建筑与数学测量⽅⾯有很深的造诣,有时在画⾯中有意改变正常的透视结构。
感性与理性—我眼中的梵高和埃舍尔
感性与理性—我眼中的梵高和埃舍尔在西方艺术史上,荷兰是一个无比奇特的国度。
这里的艺术家总是充满着一种在人群中具有高度分辨率的个性:从博施(Hieronymus Bosch 1450一1516)的诡异怪诞到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55一1658)的明灭幻变,再到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 1872一1944)的纯粹真实。
而在这些西北欧的怪人中,我最欣赏的还是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 1853-1890)和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 1898-1972)这两位风格迥异的艺术家。
文森特·威廉·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表现主义代言人。
其实,我觉得,梵高在一定层面上可以称作是一位哲学家,一位用色彩和素描表现理念的伟人。
我曾经在一本梵高传中拜读过他的书信,那种字里行间带来的启迪和震撼是难以言表的—丝毫不亚于他的画作。
这么一位出生于牧师家庭的小职员、传教士能够有如此深厚的艺术和文化积淀确实很难得。
这大概受到了家族里几个从事艺术品交易的叔叔的影响了吧。
他涉猎了艺术的多个门类和方面, 并有自己敏锐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他也关注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对人生和社会有着相当的思想和认识深度。
感谢教会,解雇了这位“工作过于热情“的传教士,这么一个人才才终于从繁杂的尘事中跳出,开始自己的艺术创作,这不能不说是这个世界的幸运。
梵高早年的艺术积累为他的绘画创作带来了深厚的,不断喷涌而出的力量—给我的感觉是他是在疯狂地弥补自己之前没有用画面表现出的感情。
梵高早期的画,除了少量的静物临摹外,色彩大多偏土褐色。
虽然算不上漂亮,但是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感情很朴实,很有感染力。
比如《吃马铃薯的人》(De Aardappeleters 1885)他自己解释说:“我想传达的观点是,借着一个油灯的光线,吃马铃薯的人用他们同一双在土地上工作的手从盘子里抓起马铃薯—他们诚实地自食其力”,这也表现了他的原则—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技艺。
视觉艺术中的矛盾空间——解析艾舍尔的版画艺术
On the Inconsistent Interspace in Fine Arts --Analysis of Style of Maurits Cornelis Escher's Print
Art
作者: 尚竑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北京100872
出版物刊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98-100页
主题词: 艾舍尔;版画;矛盾空间
摘要:艾舍尔是一个被哲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所竭力诠释的版画艺术家。
他所创造的视觉艺术中的矛盾空间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在绘画的个性表现日益膨胀的今天,艾舍尔将线透视理性地运用到了极致,并形成了美术史上独特的空间表现方法及创作观念,这里从美术创作的角度对其空间表现的形式结构、创作方法、主旨意图进行理论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探 索视 觉艺术的矛盾与张力 ,他 的艺术像 一个谜 题 ,在这场视觉 和 客观 性 ,让 人反 思何 为艺 术 ,何 为 现实 。
解谜 的游戏 中,观者参与到艺术 活动 中,感受创作 中蕴含的激动与惊
奇。
三 、重视 观者 的参 与 审 美 是 一个 怎样 的过 程 ? 视觉 心 理 学 认 为 ,观 者 的艺 术 读 解 与 艺术 家 的创 作 过程 一样 ,受个 体主 观 思维 的 影 响。 艺术创 作 与艺 术欣 赏 ,简 单 来说 就是 一 个编 码译 码 的过 程 。如 何从 二 维 的
关键宇 :埃舍 尔;艺术 ;观者 ;惊奇
课题 来源:本文为广州航海学院教学研究与改革项 目 “ 基 媒 介 中 品读 出三 维 的世 界 ,这 个译 码 的过 程基 于 观者 知觉 、 经验
于c D1 0 模 式 的 三 维 动 画设 计 与制 作 课 程 改 革 研 究 ” ( 项 目编 号 的投 射 。一 幅 描绘 得再 栩栩 如 生 的风 景 画, 如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我们 没有 自然 山
在达・ 芬奇 心 中 ,纵 使 艺 术 家 能天 马 行 空创 造 万 物 ,也 无 法 面对 讶 的画作 。科 学 技 术 的发展 ,艺术 的变 迁 ,不 断刺 激着 人 们 的知
作 品 完工 那 一刹 那 的怅 然所 失 。埃 舍 尔 并未 如此 消 极 。相反 ,他 觉 ,而我 们 的感 知 觉却 仍然 日趋 自动化 和 机械 性 。第 一幅 惟妙 惟 清 晰地 认 识 N -维 艺术 与三 维 世 界之 间 并不 总是 一 一对 应 ,艺 术 肖的再现 艺 术 出现 在我 们 眼前 时 ,心 中泛起 无 限惊 喜 的心 情 早 已
开始 关 注他 的艺术 作 品 ,这位 “ 难 以归 类 的艺 术家 ”从 不 为描 绘 术 的 冒险游 戏 中 ,观 者感 官 与知 觉 发生碰 撞 ,无 论 哪次 企 图完成
美 的东 西 ,而 是打 破 传统 绘 画感 性 的诉 求 ,将 艺术 的直觉 与哲 学 现 实 的一致 性 检验 ,都会 遇 到重 重 障碍 ,在 这种 独特 的审美 的体 的 思辨 融 合 ,为纷 繁 复杂 的 世 界描 绘 出新 的秩 序 , 明确 的告诉 观 验 中获 得游 戏 的趣 味 。 审美 的过 程 已成 为艺 术作 品本身 不可 或 缺 者 艺术 的本 质 。
2 0 1 3 D 0 8)阶段性成果 。
川河 流 的视 觉 经验 ,那 么 呈现 于 眼前 的也 不 过是 一堆 毫 无意 义 的 色块 而 已。艺 术活 动得 以进 行 , 艺术 之所 以为艺 术 ,并 不是 艺术
2 0 世 纪 上 半 叶 ,荷 兰 艺 术 家 埃 舍 尔 以其 独 特 的 艺 术 表 现 形 家 一方 的努 力 ,观 者 是不 可缺 少 的一 部分 。埃舍 尔 从未 认为 艺术 式 ,开 启 了艺 术理 性 思维 的大 门。他 的 艺术 作 品数 理 的精确 与 艺 家应 该 拥有 高 高在 上 的姿 态 ,相 反他 更 重视 艺术 活 动 中观者 的参 术 的幻 象相 互 交织 ,他 绝 非划 时代 的 巨匠 ,却 以 自己的艺 术探 索 与 。他 的艺 术 俨然 是 一种 视觉 的 解谜 游 戏 ,如何 解 开谜 题 ,需要 证 明 了在 艺术 发展 的长河 中独 一 无 二 的存在 意 义 。越来 越 多 的人 观 者投 入其 中与 艺术 家一 起完 成 这项 艺 术 的探 险旅 程 。在这 场 艺
不 应 是现 实 的奴 隶 ,而 是 自然 世 界 的再创 造 ,是 思 维与 理念 的传 无迹 可 寻 。希腊 人 认为 ,知识起 源 于惊 奇 ;亚 里 士多 德 眼里 ,能 递 。他 利 用 艺术 自身 的矛盾 ,一 改绘 画 再现 自然 的 目的 ,在 画 面 够 引起观 者 惊奇 体 验 的才 能称 得上 是 最好 的 发现 ;黑 格 尔提 出艺
矛盾 。荷 兰艺术家埃舍 尔打破 了传统平 面艺术以描绘视 觉经验为首要 复 。埃 舍 尔 在 二 维 的 媒 介 上 创 造 出 一个 具有 独 特 张 力 的三 维 世 任务 的思 维定势 ,向我们展现 了一种新 的艺术思维方式。埃舍 尔终其 界 ,这 个 世 界充 满 矛盾 和悖 论 ,让 人开 始怀 疑 所处 世 界 的真 实性
四、创 造视 觉 的惊奇 每 一 个 不 同 的社 会 , 艺术 都 被 贴 上 不 同 的时 代 烙 印。 我 们
第 二现 实 作 为毕 生 的追 求 目标 。然 而 , 即便全 副 身心 的投 入 也难 身 处 的 时代 , 图像制 品 到达 了从 未 如此 低廉 的境地 。在 这个 以图 免 换 来 沮丧 与 失 望 。 吕西 恩 ・ 弗洛 伊 德 坦 言 , 当艺 术家 意 识 到所 象 为 主 的物质 世 界 ,我 们被 团 团包 围 ,任何 一 幅传 世 名作 都 能通 有 倾注 的希望 不 是现 实 而只 是 一幅 画而 已,心 中 确 实倍 感失 落 ; 过 杂 志或 画册 传 入 到任 何人 的手 中,饼 干盒 上 贴满 了能让 古人 惊
・
美术与设计 ・
大 众 文 艺
艺术的矛盾与张力
埃舍 尔艺术 引发的反思
李芷 董 ( 广州航 海学院 广 东广州 s l o o 0 0 )
摘要 :二 维的栽体 如何描 绘三 维的现 实 ,这是 平 面艺术的 固有 术 作 品不 到八 十 幅 ,每 次艺 术 的尝 试都 做 到深 思熟 虑 ,不 自我 重
一
的一部 分 ,埃 舍 尔创 作 的终 结 点 ,观者 创作 的 开始 之处 ,艺术 活
动 的形 成正 是如 此 。
、
揭 示艺 术 的矛盾
二 维 的画 面 怎样 才 能描 绘三 维 的现 实 ,这 是平 面 艺术 自身 的 矛 盾 。尽 管绘 画 艺术 与 自然 之 间隔 着鸿 沟 ,艺 术 家们 仍然 以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