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尖吻蝮蛇毒组分ACTX-8抗肿瘤侵袭转移作用的研究

合集下载

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Ⅰ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活性的影响

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Ⅰ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活性的影响

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Ⅰ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活性的影响李曙;金鑫;龙雪峰;贾金礼;张根葆;洪云【摘要】目的:观察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Ⅰ(AAVC-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迁移活性的影响,探讨AAVC-Ⅰ抑制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分别用AAVC-Ⅰ(0、20、40、80μg/ml)处理细胞后再孵育24h.划痕实验和趋化小室实验观察AAVC-Ⅰ对内皮细胞迁移活性的影响;采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P选择素(P-selectin)和细胞间粘附因子(ICAM-1)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HU-VECs比较,AAVC-Ⅰ各浓度组细胞迁移能力都有不同程度降低,P-selectin和ICAM-1 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结论:AAVC-Ⅰ可能通过下调P-selectin和ICAM-1 mRNA和蛋白水平抑制内皮细胞迁移活性.【期刊名称】《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年(卷),期】2015(031)005【总页数】5页(P407-410,后插1)【关键词】蝮蛇毒抑瘤组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作者】李曙;金鑫;龙雪峰;贾金礼;张根葆;洪云【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安徽芜湖241002;皖南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安徽芜湖241002;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安徽芜湖241002;皖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安徽芜湖241002;皖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安徽芜湖241002;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超声医学科,安徽芜湖24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内壁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迁移活性影响血管的生成[1],而血管生成在生理和病理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至关重要[2,3]。

因此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生成血管是治疗肿瘤的重要靶点,已成为寻找抗癌药的重要方向。

蛇毒是含有多种生物活性蛋白的混合物,研究证明蛇毒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

药理学论文:尖吻蝮蛇蛇毒蛇毒组分分离纯化加热减毒免疫原性生物毒性碱性磷酸酶协同作用

药理学论文:尖吻蝮蛇蛇毒蛇毒组分分离纯化加热减毒免疫原性生物毒性碱性磷酸酶协同作用

药理学论文:尖吻蝮蛇蛇毒蛇毒组分分离纯化加热减毒免疫原性生物毒性碱性磷酸酶协同作用【中文摘要】背景:血清疗法是治疗被尖吻蝮蛇咬伤患者严重症状的最主要方法。

目前国内生产和供应的抗尖吻蝮蛇血清制品主要有三种类型: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液状抗蛇毒血清,成都军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生产的冻干抗蛇毒血清粉剂,台北国立预防医学研究所生产的抗蛇毒血清冻干粉。

临床应用的抗尖吻蝮蛇蛇毒血清是通过用甲醛或戊二醛脱毒后的尖吻蝮蛇粗毒免疫动物(马或骡)来制备的。

虽然用甲醛或戊二醛处理的原毒能使免疫动物产生高低度的抗血清,但是反复用含有少量甲醛或戊二醛的溶液免疫动物不可避免地造成马的损伤。

好的蛇毒减毒方法,必须使减毒后的毒素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和较低的毒性,并能产生高效价的抗血清。

到目前为止,已有多种蛇毒脱毒的技术被报道:Bicalho et al.用氯化碘溶液滴定原毒;Freitas和Frezard用脂质体包裹响尾蛇毒素原毒来减毒;很多学者研究用γ-射线照射毒性蛋白减毒;Saetang等人用选择性热变性来减毒。

每种技术都有它的优缺点,如用γ-射线照射会不仅有辐射伤害而且需要昂贵的仪器,脂质体包裹的工艺比较复杂。

相比之下,加热减毒是最简单的脱毒技术。

特别对于分子量小于25 k...【英文摘要】Background:Serum therapy is the primary treatment for systemic envenomation by D. acutus. Three types of D. acutus antivenom are produced and available in China:liquid antivenom from Shanghai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Products, lyophilized antivenom from Cheng-Du Military Area Center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lyophilized antivenom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Preventive Medicine, Taipei, Taiwan. Antivenom is isolated from the plasma of adult horses immunized with formaldehyde-detoxified D....【关键词】尖吻蝮蛇蛇毒蛇毒组分分离纯化加热减毒免疫原性生物毒性碱性磷酸酶协同作用【采买全文】1.3.9.9.38.8.4.8 1.3.8.1.13.7.2.1同时提供论文写作定制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说明】本文仅为中国学术文献总库合作提供,无涉版权。

蛇毒抗肿瘤成分的研究进展

蛇毒抗肿瘤成分的研究进展

蛇毒抗肿瘤成分的研究进展赵健楠;孙晋民【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nti-tumor components of snake venom in the field of medicine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research of the components of snake venom in the field of anti-tumor.Methods The literature of research and review of the anti-tumor components of snake venom both at domestic and abroad were summarized.Results Snake venom contained a variety of anti-tumor components by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of tumor-related gene,the proliferation of tumor cell,tumor angiogenesis and inducing the apoptosis of tumor cell.Conclusion Study of the anti-tumor components of snake venom in depth has great value in the field of anti-tumor drugs research.%目的探讨蛇毒抗肿瘤成分的作用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为蛇毒成分在抗肿瘤领域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并总结资料文献,对国内外蛇毒抗肿瘤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蛇毒具有多种抗肿瘤成分,对多种肿瘤均有抑制作用,可抑制肿瘤相关的基因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再生与转移等.结论对蛇毒抗肿瘤成分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其在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的价值.【期刊名称】《西北药学杂志》【年(卷),期】2017(032)003【总页数】3页(P391-393)【关键词】蛇毒;抗肿瘤;抗肿瘤成分【作者】赵健楠;孙晋民【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沈阳 110013;中国医科大学科学实验中心,沈阳1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1蛇毒是从毒蛇的毒腺中分泌出的黏液,是动物毒中组成最复杂的,除致死性毒素外,还含有多种无毒或低毒的酶和多肽等成分[1]。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皖南尖吻蝮蛇毒活性组分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皖南尖吻蝮蛇毒活性组分

后 再对其中具有纤溶活性的组分脱盐处理 得到蛋
白浓度约 Ù 的样品∀经电泳鉴定有三条主带∀
分离图谱见图 其中第 个峰即为我们所需的 活性组分 与电泳鉴定结果相符 分离效果很好∀
图 色谱分离图谱 Φιγ Χηρο ατογ ρα οφ τηε υριφιεδ σνακε ϖενο
Ξ 通讯联系人
中国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九ο 届本科生
∆ ε αρτ εντ οφ Β ιολογ ψ Υ νιϖερσιτψ οφ Σ χιενχε ανδ Τ εχηνολογ ψ οφ Χηινα Η εφει
Α βστραχτ





Ù

Κ εψ ωορδ σ

图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扫描图谱 Φιγ Χηρο ατογ ρα οφ τηε ρεσυλτσ οφ ΠΑΓ Ε
参考文献
叶智彰动物学研究

黄婉治 王 淳中国科技大学学报

王 淳 黄婉治动物学研究

王 淳蛇毒纤溶组分的纯化和性质鉴定中国黄山国
际两栖类爬行动物学学术会议论文集黄山


Ισολατιον ανδ Πυριφιχατιον οφ τηε Αχτιϖε Πρινχι λε φρο Αγ κιστροδ ον Αχυτυσ Σνακε ς ενο βψ Η ιγ η Περφορ ανχε Ιον-Ε ξχηανγ ε Λιθυιδ Χηρο ατογ ρα ηψ
择 缓冲体系的 值为 ∀而缓冲液浓度
过高时 对分离条件不利 样品未经交换即下柱 故
选择 缓冲液浓度为
Ù∀
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分析样品时 必
须注意色谱柱的清洗和再生 待色谱柱在起始流动

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基因克隆、表达及对肿瘤细胞作用机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基因克隆、表达及对肿瘤细胞作用机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基因克隆、表达及对肿瘤细胞作用机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中华眼镜蛇(Naja atra)是一种常见的毒蛇,其毒液含有多种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其中细胞毒素是导致中毒症状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细胞毒素是一类具有强烈细胞毒性的蛋白质,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或破坏细胞的正常功能,进而诱导细胞凋亡或坏死。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不仅可以对损伤的组织和炎症细胞产生显著的炎症反应,还可以直接作用于癌细胞,诱导其凋亡、抑制增殖和侵袭。

因此,对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机制,为开发高效、低毒副作用的抗肿瘤药物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对肿瘤细胞作用机理的研究。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利用PCR技术从中华眼镜蛇的基因组DNA中扩增细胞毒素基因;2.将目的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3.通过启动子的选择和条件的优化,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重组蛋白;4.纯化重组细胞毒素蛋白,并进行生物学活性的鉴定;5.利用体外实验方法,研究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对人类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机制。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实验材料:中华眼镜蛇的基因组DNA、大肠杆菌BL21 (DE3)、目的基因载体pET-28a、细胞毒素单克隆抗体、人类肿瘤细胞株等实验材料。

2.实验步骤:(1)基因克隆:利用中华眼镜蛇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细胞毒素基因,并通过限制性酶切和连接酶反应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中。

(2)重组蛋白表达和纯化:将构建好的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 (DE3)中,并进行感光诱导蛋白表达和纯化蛋白的过程。

(3)鉴定和生物学测试:利用SDS-PAGE、Western blot、ELISA等方法验证纯化的重组蛋白,并利用细胞毒素单克隆抗体进行细胞凋亡、增殖和侵袭等实验。

四、预期结果和研究意义1.成功克隆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基因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2.成功表达和纯化重组蛋白,并发现其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3.研究发现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对人类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开发抗肿瘤药物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支持。

皖南尖吻蝮蛇蛇毒蛋白组分、提取方法及其应用[发明专利]

皖南尖吻蝮蛇蛇毒蛋白组分、提取方法及其应用[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11]公开号CN 101367871A [43]公开日2009年2月18日[21]申请号200810024829.X [22]申请日2008.05.07[21]申请号200810024829.X[71]申请人芮景地址241000安徽省芜湖市新芜区团结西路109号医1幢205室[72]发明人芮景 吉兆宁 谢海棠 张正明 陈冬云张晔 [74]专利代理机构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代理人徐晖[51]Int.CI.C07K 14/435 (2006.01)C07K 1/18 (2006.01)C07K 1/16 (2006.01)A61K 38/17 (2006.01)A61P 35/00 (2006.01)A61P 37/00 (2006.01)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6 页 附图 3 页[54]发明名称皖南尖吻蝮蛇蛇毒蛋白组分、提取方法及其应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皖南尖吻蝮蛇蛇毒蛋白组分、提取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的皖南尖吻蝮蛇蛇毒蛋白组分,由分子量分别为25KDa、30KDa、50KDa的蛇毒蛋白组成。

本发明的提取方法包括a)阴离子层析步骤、b)阳离子层析步骤、c)分子筛层析步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阴、阳离子层析及分子筛层析,从皖南尖吻蝮蛇毒中提取一种新的抗凝活性组分,所制备的组分具有抗肿瘤及改善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

200810024829.X权 利 要 求 书第1/2页 1.皖南尖吻蝮蛇蛇毒蛋白组分,其特征在于:由分子量分别为25KDa、30KDa、50KDa的蛇毒蛋白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皖南尖吻蝮蛇蛇毒蛋白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蛇毒蛋白组分的蛋白含量为0.6±0.03mg/ml。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皖南尖吻蝮蛇蛇毒蛋白组分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阴离子层析步骤、b)阳离子层析步骤、c)分子筛层析步骤。

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抗肿瘤侵袭与转移作用及应用[发明专利]

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抗肿瘤侵袭与转移作用及应用[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抗肿瘤侵袭与转移作用及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林建银,林旭,万榕
申请号:CN200510074534.X
申请日:20050526
公开号:CN1781551A
公开日:
2006060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抗肿瘤侵袭与转移作用及应用,属于医学生物领域。

根据中华眼镜蛇毒Cystatin蛋白的99个氨基酸序列,设计与合成sv-Cystatin cDNA,克隆到pPICZαA载体中,转化毕赤酵母,筛选稳定、高表达的工程菌GS115-sv-Cystatin。

经诱导表达及纯化,体外生物学活性实验表明sv-Cystatin重组蛋白具有抑制木瓜蛋白酶活性及明显抑制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作用。

本发明还构建了pcDNA-sv-Cystatin真核表达载体,体内实验亦证明sv-Cystatin具有明显抑制肿瘤侵袭与转移。

本发明应用于预防与治疗肿瘤的侵袭与转移,具有巨大应用前景。

申请人:福建医科大学
地址:350004 福建省福州市交通路88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皖南蝮蛇毒血小板抑制因子(AHV-PI)的理化特性与急性毒性研究

皖南蝮蛇毒血小板抑制因子(AHV-PI)的理化特性与急性毒性研究

皖南蝮蛇毒血小板抑制因子(AHV-PI)的理化特性与急性毒性研究研究生贾金礼指导教师张根葆教授李曙副教授学科专业名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研究方向心血管病理生理学2017年4月Study 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Acute Toxicity of Platelet Inhibitor(AHV-PI)in AgkistrodonhalysA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WanNan Medical CollegeByJin-li JiaPath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Dissertation Supervisor:Gen-bao Zhang,Li ShuApril,2017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英文缩写英文全名中文名AHV-PI Platelet inhibitory factor ofAgkistrodon皖南蝮蛇血小板抑制因子NPP-BJ Nucleotide pyrophosphatase/phosphodiesterase 核苷酸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PCA Snake venom protein C activator蛇毒蛋白C激活物AACT C-type lectin-agglutinin C型凝集素聚集蛋白CLEC-2C-type lectin-like receptor2C型凝集素样受体2 vWF von Willebrand factor血管性血友病因子ITAM Immune receptor tyrosineactivation motif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CLR C-type lectin(like)receptor C型凝集素(样)受体AACT Lectin alpha chain C-terminal凝集素α链C末端GBPs Glycan binding protein聚糖结合蛋白LacNAc N-acetylglucosamine N-乙酰乳糖胺CLP C-lectin type protein family C-凝集素型蛋白家族ROS Intracellular reactive oxygenspecies细胞内活性氧PAR 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蛋白酶激活受体GPⅠb platelet membrane glycoproteinⅠb血小板膜上的糖蛋白ⅠbADP Adenosine diphosphate腺苷二磷酸LD5O median lethal dose半数致死量IX-bp Coagulation factor IX bindingprotein凝血因子IX结合蛋白PL A2Phospholipase A2磷脂酶A2 CV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心血管疾病IPG immobilized pH gradient固定化pH梯度目录1摘要...................................................................................................ABSTRACT (3)6前言………………………………………………………………………………………11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1.研究材料 (11)1.1实验动物 (11)1.2实验试剂与耗材 (11)1.3主要仪器和设备 (12)2.实验方法 (14)2.1蛇毒纯化 (14)2.2。

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Ⅰ对胃癌MKN-28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

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Ⅰ对胃癌MKN-28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

◇基础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Ⅰ(agkis-trodon halys venom antitumor component Ⅰ,AH-VAC-Ⅰ)对胃癌MKN-28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作用。

方法:不同实验浓度(5、10和15μg /mL )AHAVC-Ⅰ处理胃癌细胞MKN-2824h 后,采用细胞增殖和毒性检测(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划痕实验和Tanswell 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annexin V-mCherry /DAPI 双染)和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 双染)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ease-3的表达水平。

结果:AHVAC-Ⅰ各浓度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结果显示,随着AHVAC-Ⅰ浓度的增加,MKN-28细胞增殖活力逐渐下降(P <0.01),细胞迁移能力逐渐被抑制(P <0.01),细胞凋亡率增高(P <0.05),凋亡相关蛋白Caspease-3表达上调(P <0.01)。

结论:AHVAC-Ⅰ抑制胃癌细胞MKN-28增殖和迁移,诱导其凋亡。

关键词AHVAC-Ⅰ;胃癌;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细胞凋亡中图分类号:R96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501(2024)03-0270-07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4.03.004胃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全球癌症死因中胃癌位居第三[1],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也一直居高不下,2020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数及死亡人数在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中均排名第一位,在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第三位[2]。

目前胃癌治疗常用的药物一般为合成药物,合成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天然药物越来越受到重视。

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I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的影响

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I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的影响

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I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的影响发表时间:2018-11-27T17:40:33.13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作者:徐平王洁汤恒毅李斌[导读] bcl-2表达随药物浓度提高而减少,提示bcl-2的抗凋亡作用在诱导凋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其他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西九江 332000摘要:目的:研究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I(AAVC-I)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AVC-I对BEL7402细胞的24h抑制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MTT显示,BEL7402细胞增殖能被AAVC-I抑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免疫组化显示,随药物浓度增加,平均光密度值呈递减趋势,表明bcl-2蛋白表达相应下调。

结论: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I对人肺癌BEL7402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凋亡,可能与bcl-2表达下调有关。

关键词:AAVC-I;BEL7402;细胞凋亡;bcl-2 [Abstract] Objective:To research the inhibitory and apoptosis effect of anti-tumor component I(AAVC-I)from Agkistrodon acutus venom on human liver cancer BEL7402 cells.Methods:The inhibition rate after 24h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AVC-I on BEL7402 was detected by MTT method.The expression change of bcl-2 protein after AAVC-I treatment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method.Results:MTT showed that AAVC-I could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BEL7402 in a time- and dose-dependent manner.The form of apoptosis in BEL7402 could be observed by ordinary microscope and fluorescent staining when treated with AAVC-I for 24h.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 mean light density have a trend of decrease in dose dependency,which indicate the expression of bcl-2 decrease accordingly.Conclusion:AAVC-I had a inhibitory effect on BEL7402 cell proliferation,apoptosis promoting effect as well,which maybe related to the decrease of bcl-2 expression. [key words] AAVC-I;BEL7402;Apoptosis;bcl-2蛇毒作为自然界丰富的药用资源,拥有广泛的药用前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1]。

皖南蝮蛇抑瘤组分Ⅰ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皖南蝮蛇抑瘤组分Ⅰ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皖南蝮蛇抑瘤组分Ⅰ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赵容;卢林明;张根葆;柴琳;周珏【摘要】目的:探讨皖南蝮蛇抑瘤组分Ⅰ (AHVAC-Ⅰ)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作用的基本机制.方法:本实验选择SGC-790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体外条件下传代培养.按实验目的分为正常对照组和AHVAC-Ⅰ浓度组.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HVAC-Ⅰ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化学荧光法对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ψm)分析.结果:AHVAC-Ⅰ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在一定范围内(3~30 mg/L)呈剂量依赖性,引起SGC-7901细胞出现死亡并伴随有染色质聚集、核破碎、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此外还检测到有△ψm降低现象.结论:AHVAC-Ⅰ对SGC-7901细胞的作用与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降低△ψm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期刊名称】《皖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7)002【总页数】3页(P113-115)【关键词】胃癌;蛇毒;凋亡;线粒体途径【作者】赵容;卢林明;张根葆;柴琳;周珏【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安徽芜湖241002;皖南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安徽芜湖241002;皖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安徽芜湖241002;皖南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安徽芜湖241002;皖南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安徽芜湖24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5;R735.2胃癌是全球常见肿瘤之一,占全世界病死率的第二位[1],我国胃癌发病率占全球的42.7%,且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前三位[2]。

由于胃癌早期症状往往并不明显,大多患者就诊时已是胃癌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所以寻求新一代天然安全高效的抗肿瘤药物成为我们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课题[3-4]。

蛇毒是由蛇的毒腺分泌的一种天然毒蛋白,成分复杂,主要含蛋白质、多肽及一些酶类,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可作为天然的药用资源。

中国皖南尖吻蝮蛇毒细胞毒素的体外抗癌活性

中国皖南尖吻蝮蛇毒细胞毒素的体外抗癌活性

中国皖南尖吻蝮蛇毒细胞毒素的体外抗癌活性李虹;章良;吴梧桐【期刊名称】《中国天然药物》【年(卷),期】2003(001)004【摘要】目的:探讨从中国皖南尖吻蝮蛇(Agkistrodon acutus)蛇毒中提取的细胞毒素的体外抗癌活性.方法:DEAE-Sepharose FF,Source 30s柱层析分离纯化细胞毒素组分,溴化二苯四偶氮盐(MTT)比色法测定该组分对体外培养的人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结果:从中国皖南尖吻蝮蛇毒中分离出两种单一组分(ACTX-6,ACTX-8)对体外培养的人鼻咽癌细胞株(KB),胃癌细胞株(BGC),结肠癌细胞株(CACO-2),卵巢癌细胞株(HO8910),肺癌细胞株(A549)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ACTX-6的体外抗癌活性较ACTX-8强,对A549的抑制作用最强,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ACTX-6对体外培养的人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和杀伤作用.【总页数】3页(P240-242)【作者】李虹;章良;吴梧桐【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学院,南京,210009;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学院,南京,210009;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学院,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31.74;R965【相关文献】1.眼镜蛇毒细胞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抗癌活性 [J], 王锡锋;曹宜生2.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皖南尖吻蝮蛇毒活性组分 [J], 寿晓海;承新;王淳3.中国皖南尖吻蝮蛇毒中细胞毒素的分离纯化和抗癌活性研究(英文) [J], 章良;李虹;吴梧桐4.皖南尖吻蝮蛇蛇毒中抗肿瘤活性蛋白分离纯化及其活体外性研究 [J], 潘学兵;陈冬云;怀建国;吉兆宁5.皖南尖吻蝮蛇毒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J], 陈冬云;潘学兵;吉兆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志友开题报告03版1

张志友开题报告03版1

皖南医学院研究生开题报告课题名称:皖南尖吻蝮蛇毒有效抗肿瘤组分分离纯化及生物学鉴定学生姓名:张志友导师姓名:芮景(教授)专业名称:肿瘤学研究方向:蛇毒抗肿瘤的基础与临床联系电话:皖南医学院研究生部制填表说明一、开题报告各项内容务必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

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晰易辨。

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需注出全称。

二、开题报告的纸质件为A4纸,于左侧装订成册。

一式二份(其中原件一份),报送研究生部备案。

课题名称 皖南尖吻蝮蛇毒有效抗肿瘤组分的分离纯化及生物学鉴定 研究类型 BA 、基础研究B 、应用基础研究C 、应用研究研究生姓名 张志友性别男民族汉出生日期导师姓名芮景导师职称教授 主任医师研究起止 2010年 1 月 至 2010年 12 月 所在科室普外科 联系电话 指导小组成员姓 名性别 年龄 专业 职务研究 专长学位学历工作单位 芮景男 53教授普外科本科学士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谢海棠 女 43副教授临床药理研究生 博士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吕坤 男 30检验师临床药理 研究生 博士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陈斌 男 45 主任 医师普外科本科学士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张正明 男 37主治医师普外科研究生 硕士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研究内容和意义摘要要蛇毒属于生物毒素,成分复杂。

主要有蛋白质、多肽及一些酶类,具有抗血栓、镇痛、止血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

近年来,大量体外及动物实验显示蛇毒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本课题组在芮景教授指导下,通过体内外实验均已证实皖南尖吻蝮蛇毒抗凝蛋白组分具有抗肿瘤作用,但该抗凝蛋白组分为一混合物,主要由相对分子量约为25000、30000、50000三种蛋白组成,不明确何种蛋白为有效抗肿瘤成分。

本研究旨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该抗凝蛋白组分进行分离纯化、理化及生物学性质鉴定,确认有效抗肿瘤成分,期望能开发出新的抗肿瘤药物。

填写简表注意事项一、必须逐项认真填写,用国家公布的标准化汉字.二、凡选择性栏目,相应提示符(如A、B等)之一填入该栏.三、部分栏目填写要求:项目名称: 准确反应研究范围和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含点符号);基础研究: 拟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不直接考虑应用标的研究活动;应用基础研究: 有广泛应用前景,但以获取新原理、技术、方法为主要目的的研究;应用研究: 为某种具体实用目标提供技术管理、方法和途径的研究.究内容和意义:写出200字左右的摘要.二、立论依据(包括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并附主要参考文献和出处。

尖吻蝮蛇毒抗血小板聚集组分的分离纯化及其活性测定的开题报告

尖吻蝮蛇毒抗血小板聚集组分的分离纯化及其活性测定的开题报告

尖吻蝮蛇毒抗血小板聚集组分的分离纯化及其活性
测定的开题报告
尖嘴蝮蛇是一种常见的毒蛇,其毒液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

其中,抗血小板聚集组分是一种重要的成分,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减慢血液凝固等功效。

因此,对尖嘴蝮蛇毒液中的抗血小板聚集组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离纯化尖嘴蝮蛇毒中的抗血小板聚集组分,并进行其活性测定,为深入研究其药理学作用提供基础数据。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提取尖嘴蝮蛇毒液并进行初步分离
通过离心、超声波破碎等方法,提取尖嘴蝮蛇毒液。

随后,采用分子筛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对尖嘴蝮蛇毒液进行初步分离,筛选出含有抗血小板聚集组分的组分。

2. 抗血小板聚集组分的纯化
在初步分离的基础上,根据抗血小板聚集组分的特性,采用凝胶过滤层析、亲和层析等方法对其进行进一步纯化,获得高纯度的抗血小板聚集组分。

3. 抗血小板聚集组分的活性测定
采用血小板聚集试验、凝血时间测定等方法,对纯化后的抗血小板聚集组分进行活性测定,确定其抗血小板聚集和减缓血液凝固的能力。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获得高纯度的尖嘴蝮蛇毒液中的抗血小板聚集组分,并对其药理学作用进行深入探究,为进一步开发其药用价值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4 ] 袁永 立 , 彭华英 . 国产硝苯 地平 控释 片联合 小剂量 氢氯 噻 嗪

实验研 究 ・
皖 南 尖 吻 蝮 蛇 毒 组分 A C T X一 8抗 肿 瘤 侵 袭转 移 作 用 的研 究
唐 文 明
【 摘要 】 目的
T X- 8对宫颈癌 细胞 H e l a黏附 、 侵袭 能力 的影 响及相
移 和侵袭 能力 也降低 , 流式结果 说明 A C T X 一 8能竞 争结 合 F i b r o n e c t i n在细胞上 的受体 。
【 关键词 】 尖 吻蝮 蛇毒 ; A C T X - 8 ; 黏 附; 侵袭
尖吻蝮蛇是 我 国非 常罕 见 的带有 剧 毒 的蛇种 , 其毒 液 具有 很高 的研究价 值 , 通 过对 尖 吻蝮蛇 蛇毒 的分 离与 鉴定 ,
将F i b r o n e c t i n 包 被在 9 6孔板 中, H e l a 细胞经 0 , 2 . 5 , 5, 1 0, 2 0, 4 0 g / m l 的A C T X- 8处 经不 同浓度
理后 , 检测与 F i b r o n e c t i n的黏 附作用 , MT Y检测 黏附细 胞数 ; T r a n s w e U小室 法检 测细 胞侵袭 能力 和迁移
治疗 高血 压病 合 并糖 尿病 的疗 效 . 实用 临床 医学 , 2 0 1 2 , 1 3
( 1 0 ) : 3 0 - 3 2 .
[ 1 5 ] 黄恒霞. 双氢克尿 噻与硝苯 地平缓释 片合用治 疗老年 高血压
[ 1 1 ] 谢小兵 , 洪静 , 陶沙. 钙拮抗剂与利尿剂联合应用对 高血 压人 群 脂质代谢的影响. 临床心血管病杂 志, 2 O 0 9 , 2 5 ( 8 ) : 6 2 7 - 6 2 8 . [ 1 2 ] 潘军强 , 丁钰轩 , 吕颖. 尼群地 平与小 剂量双氢 克尿噻 配伍治 疗原发性 高血 压 1 0 0例 疗 效 观 察. 陕西医学杂志, 2 0 1 3 , 2
和磷脂 酶等物质 , 另外还有部分蛋 白质 可能属于 去整合 素家 族 … 。A C T X - 8是作 者 之 前从 皖 南尖 吻蝮 蛇 毒 中提 取 的组 分, 具有 L 一 氨基 酸氧化 酶活性 , 可 通过线 粒 体信 号通 路诱 导
5 %C O 培养箱 中培 养 3 0 m i n , 将 药 物处 理过 的 细胞悬 液 加 入9 6孔板 , 每孔 2 0 0 , 每组药物浓度设 4个复孔 , 3 7 ℃, 5 % C O : 培养箱 中孵 育 1 h , 用P B S轻柔洗去未黏 附的细胞 , 每孔 加入 1 0 0 l 1 0 %小牛血清 R P MI 1 6 4 0+2 O M T T, 继续培养 4 h , 弃去全 部上清 , 每孔加 入 1 5 0 1 D MS O, 振荡 1 0 m i n 溶解 结晶 , 酶标 仪 4 9 0 n m处 测定 吸光 度 , 计 算 细胞 黏 附抑制 率 : 抑制率 =( 1 - A实验/ A空 白)×1 0 0 % 。实验重 复 3次。 1 . 2 . 3 细胞侵 袭 实验 在T r a n s w e l l 小 室 滤膜 的上 表 面铺 1 0 0 l ma t r i g e l , 于3 7 ℃作用 1 h备用 , 调 整 细胞 密度 为 2× 1 0 +/ m l , 分 为 6管 , 分别 加 入 A C T X - 8使 终浓 度为 0 、 2 . 5 、 5 、 1 O 、 2 0 、 4 0 g / ml , 将细胞加入 T r a n s w e l l 上室 , 每个 小室 2 0 0 l , 每组 药物浓度设 4个复 孔 , 下室加 入 3 0 0 含1 0 %小牛 血清 的 R P MI 1 6 4 0+ 3 0 0 趋化 因子 。细胞 培养 2 4 h后 , 用 棉签擦 净膜上表面 细胞及 Ma t r i g e l 胶, 将 附着 于滤 膜背 面 的
发现 它大多隶属于 A 家族 , 含 有金属蛋 白酶 、 丝 氨酸蛋 白酶
包被 , 每孔 3 0 l , 超 净工 作 台风 干 , 4  ̄ C备用 。收集 细胞 , 用 1 6 4 0调整细胞密 度为 1×1 0 个/ l l l 1 , 分装 于 6个试 管 , 分别
加入终浓度为 0 、 2 . 5 、 5 、 1 0 、 2 0 、 4 0 s / m l 的A C T X - 8 , 置3 7 ℃,
能力的变化 ; 流式 细胞 仪检测 AC T X- 8与 F i b r o n e c t i n与 He l a细胞膜 的竞争结合作用 。结果 的A C T X - 8处理后 , He l a细胞 与 F i b r o n e c t i n的黏 附作用 降低 , 同时 T r a n s w e l l 小室实验显示 H e l a 细胞 的迁
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 , 2 0 1 2, l o ( 8 ) : 5 2 7 - 5 2 8 .
[ 1 3 ] 李大玉 , 杨国顺 , 陈爱 中. 动态 血压评 价硝苯地 平控释 片联合 氢氯 噻嗪的作 用.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 2 0 0 8 , 4 ( 5 ) : 3 5 1 - 3 5 2 .
2 31 7_ 2 3 1 8 .
[ 1 7 ] 曹鹤. 小剂量氢氯噻 嗪联合硝 苯地平 治疗低收 人人群 高血压 疗效分析. 中 国民康医学 , 2 0 1 1 , 2 3 ( 4 ) : 3 9 9 . [ 1 8 ] 卢丽姬. 长期使用双氢克尿噻对 高血压病 患者糖 代谢 的影响
中 国现 代 药 物 应 用 2 0 1 3年 1 2月 第 7卷 第 2 3期
C h i n J M0 d D r u g A p p l , D e c 2 0 1 3, V0 1 . 7 。 N o . 2 3

2 2 7・
压临床效果观察. 医学理论 与实践 , 2 0 0 8 , 2 1 ( 8 ): 9 1 8 . [ 1 0] 金芳琰 , 胡丽华 . 不 同剂 量氢氯 噻 嗪联合 氨氯地 平治疗 老年 高血压疗效 比较. 海峡药学 , 2 0 1 2 , 2 4 ( 1 2 ) : 1 7 3 — 1 7 5 .
( 1 ) : 9 1 - 9 2 .
病临床观察. 辽宁医学杂志 , 2 0 1 2 , 6 ( 3 ) : 1 3 9 ・ 1 4 0 . [ 1 6 ] 雷旭平 , 蓝树 贵. 硝 苯地 平控 释片联 合氢氯 噻嗪 治疗老 年单 纯收缩 期 高 血 压. 现代 中西医结合 杂志, 2 0 0 8 , 1 7( 1 5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