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普兰店海湾特大桥沉降观测

合集下载

哈大控制既有线路基沉降防止基坑坍塌的施工技术攻关

哈大控制既有线路基沉降防止基坑坍塌的施工技术攻关

1 2
尹子涛 尹子涛
非要因 非要因
3
现场调查
尹子涛
08.4.26
要因
4 5 6
调查分析 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
隋成文 尹子涛 陈 波 尹子涛
08.4.30 08.4.27 08.5.1
要因 非要因 要因 非要因
7
环境狭窄 现场客观条件 影响
08.4.27
8
现场调查
尹子涛
08.4.28
要因
制表人: 制表人:张 雨
控制既有线路基沉降 防止基坑坍塌的施工技术攻关
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及QC小组简介 工程概况及QC小组简介
一、工程概况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太子河特大桥DK329+059.12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太子河特大桥DK329+059.12-DK329+204.82 段上部结构为(40+64+40) 悬臂施工连续梁,其中226#-段上部结构为(40+64+40)m悬臂施工连续梁,其中226#-227#孔上跨既有沈大线上行、张太线、沈大线下行三条铁路线, 227#孔上跨既有沈大线上行、张太线、沈大线下行三条铁路线,既有 线里程K340+795,斜交角度约45度。 线里程K340+795,斜交角度约45度。 地质情况:哈大线226#墩及227#墩分别位于既有铁路两侧,墩位 地质情况:哈大线226#墩及227#墩分别位于既有铁路两侧,墩位 所在处的土质主要为粘土、粉质粘土、粉沙及圆砾石土,最大承载力 1000KPa,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48m。 1000KPa,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48m。 水位情况:地下水位较高,除冬季枯水期外,桩位处基本位于地表水 中。既有线路基两侧有大小共4 中。既有线路基两侧有大小共4条沟渠。

哈大高速铁路轨道板试验段铺设沉降评估研究.

哈大高速铁路轨道板试验段铺设沉降评估研究.
(2)观测路线原则要求按单路线、往返测,采用符合路线, 每条线路需联测 2个以上工作基准点;为减少人为因素,一般要 求外业采集与技术后处理计算独立进行,数据采集采用电子仪 器自动记录、自 动 传 输,最 后 经 评 审 后 的 专 业 软 件 进 行 计 算 处 理;
(3)本实验段观测周期定为 1次 /周(高于规范规定的要 求),应不少于连续观测 6个月以上的数据序列;
3.1 沉降分析
桥墩沉降观测结果分析如下: (1)仅从观测数据看,总体变形量均不大,截止 2009年 8 月 3日,测得最大累计沉降量为 8.7mm,最小仅 1.6mm,大多 在 3~6mm;变形主要发生在施工期(包括架梁产生的变形), 均小于设计值; (2)架梁后至 2009年 8月 3日,总体变形很小且部分已趋 于稳定。最大变形仅 4.4mm,其中变形大于 3mm的桥墩 32 个,约占 133墩的 24%、大于 2mm(含大于 3mm的断面)的桥 墩 59个,占 133墩的 44%;56%的断面小于 2mm; (3)大于 3mm的断面即变形相对较大的部位主要集中在 DK240+604~DK240+735、DK241+291~DK241+773、DK242 +166~DK242+804等区段。 从上述分析,结合现场的运梁车反复经过起到了超载预压 的效果看,初步分析桥墩沉降趋稳定,可判断无砟轨道铺时间满 足文献[1]要求的标准。
关评判标准的合理性进行验证与初步探讨; (4)反馈和验证设计的正确性,为求得设计的合理、完善和
创新提供实验依据。
2 评估技术路线及要求
2.1 监测点的布置原则
一般情况下(包 括 本 试 验 段 ),沉 降 观 测 系 统 分 基 准 点、工 作基点、监 测 点 三 级。基 准 点 一 般 采 用 本 工 程 首 级 控 制 网 CPⅠ、CPⅡ高程点(由设计院提供);根据观测需要,各区段加密 埋设的高程控制点;监测点布置在桥墩上,承台施工期每墩对角 线上埋设 1对点,转入墩身后,承台点观测点资料按要求连接至 墩身,墩身每墩埋设 1个监测点(见图 1),作为线下工程沉降评 估的对象。

新建铁路客运专线沉降观测测量作业指导书

新建铁路客运专线沉降观测测量作业指导书

新建铁路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观测测量作业指导书二零一零年六月十七日目录目录 (1)1.编制依据 (2)2.工程概况 (2)3.沉降变形监测的目的及原则····························2~6 4.监测的内容及范围·····································6~7 5.监测区段划分、监测材料、监测仪器、监测人员的安排·····7~9 6.监测网的建立········································9~12 7. 观测标的埋设及观测过程·····························12~191.编制依据1.1《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道科学研究院,2006年8月17日);1.2《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观测系统实施细则》(哈大客专工程[2008]88号);1.3《哈大铁路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评估实施细则》(哈大客专工程[2009]69号);1.4《哈大铁路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沉降评估工作基本程序规定》(哈大客专工程[2009]95号);1.5哈大客运专线路基工点设计图、路基通用图,桥梁工点设计图;1.6现场踏勘调查的资料;1.7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量测设备。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桥梁、路基沉降变形曲线收敛规律研究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桥梁、路基沉降变形曲线收敛规律研究

@@[10]余常俊,刘建明,张翔,等.客运专线上跨既有繁忙干线铁路转体法施工转动体系设计、加工与安装技术研究[J].铁道建筑,2010(6):1-3.@@[11]杨靖东.哈大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结构选型研究[J].铁道建筑,2008(10):92-95.@@[12]张先军,王基全,石刚强,等.哈大客运专线CR T SⅠ型无砟轨道板自动张拉技术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1(4):24-28.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桥梁、路基沉降变形曲线收敛规律研究王基全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沈阳110002摘要:通过对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桥梁和路基约5万个沉降观测点、200万实测数据所表现出的变形规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对桥梁、路基6~8个月沉降变形收敛趋势、沉降量变化情况,以及路基堆载、超载沉降变化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以了解哈大客运专线铁路桥梁和路基沉降曲线收敛规律,研究主要结论为:(1)桥梁、路基恒载后6个月,沉降已基本稳定,相关指标也满足规范要求;(2)桥梁摩擦桩基础3个月沉降已基本稳定,曲线已开始收敛;(3)架梁后3个月、路基堆载后5个月后,可以开始铺板施工,通过后期继续观测和验证,沉降均在规范允许的范围。

关键词:哈大客运专线;沉降变形;研究U238;U213.1+57A1004-2954(2012)05-0010-04St udy on t he Pat t er ns of Set t l em ent and D ef or m at i on C ur ve C onver gence of B r i dge and R oadbed on H ar bi n-D al i an Pas senger D edi cat ed L i neW ang J i quan2012-02-02铁道部科技研究计划(2008G06)作者简介:王基全(1965-),男,高级工程师,1986年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铁道工程专业,E-m ai l:w angj i quan999@si 。

论哈大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的沉降变形观测

论哈大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的沉降变形观测
绪论 :
蔓式 裢 二 t 设 或 涮 挂 詹 堙


施工单位是 变形 观测工作 的的责任 主体 , 要认真 、 详细地做好 观测记 录, 为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提供依据。 并成立沉 降观测组 , 明确专人负责 , 沉降观测要责任到人 , 保证人员相对固定 。 负责变形 监 测 网 的建 立 , 器 件埋 设 及 线 下工 程 变 形 观测 。 据建 设 、 元 根 勘察 设 计等单位和《 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 》 的及 细 则提 出的 要求 , 置变 形 观 测 点 , 时进 行观 测 , 时 整理 沉 降观 设 按 及 测、 测量等观测资料 , 并及时提交观测数据及初步成果资料 。 对现场 的观测 设 施 进行 保 护 , 保 在 施 工过 程 中不 受 挠动 或 破 坏 。 确

2 6 7・
工程科技
论 哈大客运专线 无碴轨道 的沉 降变形观测
王 亚 日
( 中铁二十局 集团有限公 司第四分公司, 山东 青岛 26 7 ) 6 0 1
摘 要: 近年 来 国 内的 基 建 项 目很 多, 其 是新 行 的铁 路 客 运 专 线 项 目 , 哈 大客 运 专 线 项 目无 碴 轨 道 设 计 行 车 速 度 3 0m h与 以 尤 在 5 k /. 前 的铁 路 工 程 建设 项 目相 比 , 客运 专线 设 计 的 各项 施 工 要 求较 高 , 对路 基 桥 梁 等沉 降 工作 要 求较 高。 铁路 客 运 专 线 的沉 降观 测是 一项 新 的专业技术3作 , - 客运专线无碴轨 道对路基 、 . 桥涵 、 隧道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 求严格 、 标准高 , 设计 中对土质路基、 梁墩 台基础等 均 桥 进行 了沉降变形计算 , 采取 了相应的设计措施 。 而影响沉降计 算的 因素较多, 沉降计 算的精度不足 以控制无碴轨道 _后沉降。 1 2 施工期必须 按 设计 要 求进 行 系统 的 沉 降 变形 动 态监测 。通 过 对 沉 降数 据 系统 的 综合 分析 评 估 , 验证 或调 整设 计 措 施 , 路 基 、 涵 、 使 桥 隧道 工程 达 到规 定 的 变 形控 制要 求 。分 析 、 算 出最终 沉 降 量 和 工后 沉 降 , 理 确 定 无碴 轨 道 开 始铺 设 时间 , 保 客 运 专 线无 碴 轨 道 结构 铺 设 质 量 。 推 合 确 关键 词 : 运 专 线; 客 无碴 轨 道 : 降 沉

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技术

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技术

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技术沉降观测施工技术目录1 工程概况 (1)2 编制依据 (1)3 测量设备与人员 (1)3.1 主要测量仪器的配置 (1)3.2 沉降观测组及人员的配备 (2)4 沉降变形观测网的布设 (3)4.1 变形测量精度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4)4.2 水平位移观测网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4)4.3 沉降变形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4)5 路基沉降变形观测 (4)5.1 观测项目 (4)5.2主要观测方法 (5)5.2.1测点器材的定制 (5)5.2.2观测断面设置要求 (5)5.2.3 测点的埋设要求 (6)5.2.4 观测的频度 (6)6 桥涵沉降变形观测 (7)6.1 观测点的布置 (7)6.2 观测精度 (7)6.3 观测频次 (7)6.3.1 墩台观测频次见下表: (7)6.3.2 预应力混凝土徐变上拱观测频次见下表: (8)6.3.3 涵洞观测频次见下表: (9)6.4 观测方法 (9)7 过渡段沉降观测 (9)8 沉降变形观测与观测资料整理要求 (10)8.1 一般要求 (10)8.2 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10)8.3 观测工作基点、水准基点的布设 (11)8.4 观测资料的整理 (11)9 沉降观测结果的分析、评估 (11)9.1 计算和实测沉降的比较 (11)9.2 各观测断面沉降拟合曲线 (11)9.3 各观测断面工后沉降的预测 (12)9.4 审核铺设无碴轨道的条件 (13)9.5 评估报告的汇编 (13)10 沉降观测质量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 (13)1 工程概况哈大客运专线TJ-2标段第六项目部线路全长37267.833m,路线起止桩号为D1K520+546.46~DK559+174.01,工程内容包括马仲河特大桥、左家沟特大桥、城关村特大桥、满井特大桥、塔东沟特大桥、南杨家特大桥、三门张家特大桥、西大村特大桥、西大沟特大桥等9座桥梁、35座箱形涵和9段路基,路基总长14886.6m,预制箱梁757孔。

哈大高铁工程沉降测量方法与数据处理研究

哈大高铁工程沉降测量方法与数据处理研究

桥 涵、 隧 道 等 线 下 结构 的工 后 沉 降要 求 非 常 严 格 , 追 求“ 零沉降” 理 念 。 以哈 大铁 路 客 运 专 线 为 基 础 , 系统 地 介
绍 了线 下 结 构 物 沉 降 变形 观 测 关 键 技 术 , 数 据管理与分析预 测 系统, 提 出 了 工 后 沉 降 的 预 测 方 法 及 评 估 条 件
过 统计 拟 合 分 析 来 实 现 的 。而 沉 降 观 测 及 其 分
2 沉 降 观 测 的 内容 及 要 求
2 . 1 沉 降 观 测 的 内容
2 . 1 . 1 路 基
1 ) 路堤 : 根据不 同的路基高度 和地基条件 ,
析评 估 作 为沉降 控 制 的 核 心和 关 键 , 是 判 定 线 下
路 网的“ 一纵” , 是 京 哈高 铁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通
车后 成 为世 界 上 第 一 条 投 入 运 营 的穿 越 高 寒 地 区 的高速 铁 路 。
主要 内容有 : 涵 洞 自身 的沉 降 观 测 外 , 涵 洞 顶 填
土 的沉 降观测 。
2 . 2 沉 降 观 测 网 的 主 要 技 术 要 求
与标准 , 合 理 确 定 无碴 轨 道 开始 铺 设 时 间 , 以保 证 客 运 专 线 无碴 轨 道 结 构铺 设 的 质 量 。 并 提 出 了一 些 体 会 和
建议 , 为 正在 建 设 的 无碴 轨 道 客 运 专 线提 供 借 鉴 。
[ 关键词]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 [ 中 图分 类 号 1 P 2 5 8
要技 术要 求 见表 2 [ 。
表 1 沉 降 观 测 精 度 垂 直 位 移 测 量
完 成后 , 路 基 填 筑 施 工 前 埋 设 。采 用 l O O mm x

工程沉降变形规范

工程沉降变形规范

哈大铁路沉降变形数据采集测量方法哈大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 郭清海一、沉降变形观测的总体原则变形观测与分析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设计措施与计算,施工过程中的实施监测,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运营期间的观测验证,因而,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系统在哈大客专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过程中重点做到“数据精确、准确、可靠、及时、连续”,加强过程控制,规范元器件的埋设和保护。

二、沉降变形观测的开展流程图准备阶段三、沉降变形观测数据采集的具体要求1、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

实行“五固定”即“固定水准基点、工作基点、固定人、固定测量仪器、固定监测环境条件、固定测量路线和方法”,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2、水准网的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施测,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

每次观测均形成闭合检验条件。

3、外业测量一条路线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垫,沿同一路线进行。

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二等水准有关要求执行。

观测时,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距差≤1.5 m,前后视距累积差≤6.0 m,视线高度≥0.5m,测站限差:两次读数差≤0.4mm,两次所测高差之差≤0.6 mm,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1.0 mm,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使用数字水准仪读记至0.01mm。

4、观测时,一般按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对于有变换奇偶站功能的电子水准仪,按以下顺序进行:(1)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偶数站为前—后—后—前(2)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5、每一测段形成前均以偶数测站结束。

晴天观测时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扶尺时借助尺撑,使标尺上的气泡居中,标尺垂直。

高铁大桥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高铁大桥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目录总则 (2)一、适用范围 (2)二、工作依据 (2)三、工程概况 (3)第一章组织管理 (4)工作程序 (4)第二章测量要求 (5)一.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5)二.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6)三.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8)四.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9)五.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 (9)六.沉降变形监测平行检测工作 (11)第三章桥梁工程沉降观测专业要求 (12)(一)一般规定 (12)(二)墩台沉降变形观测 (12)(三)梁体变形观测 (13)(五)观测水准路线 (14)(六)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 (15)(七)观测精度与观测频次 (16)(八)沉降评估 (19)第四章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 (22)一、数据传输流程 (22)(一)准备阶段: (22)(二)测量阶段 (22)(三)评估阶段 (24)二、文件管理与格式要求 (24)(一)文件格式 (24)(二)文件管理规定 (24)(三)文件命名规则 (25)三、数据录入与输出管理 (27)(一)观测点编号 (27)(二)观测过程中的点号输入: (29)(三)观测点属性信息表录入要求 (29)(四)附表录入要求: (33)附件一: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流程图 (35)附件二:附表 (35)附表1 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准备工作检查记录表 (35)附表2 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结果评估验收记录表 (37)附表3 电子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39)附表4 桥梁承台沉降观测记录表 (42)附表5 桥梁墩(台)沉降观测记录表 (43)附表6 桥梁梁部徐变观测数据录入表 (45)附表7 沉降设计值表 (1)总则1、为规范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信江特大桥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工作,制定本细则。

2、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应综合考虑信江特大桥桩基、承台、墩身、梁部沉降变形关系,制定沉降观测设计方案。

3、沉降变形观测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

普兰店海湾特大桥深水岩溶区桥梁基础设计

普兰店海湾特大桥深水岩溶区桥梁基础设计

普兰店海湾特大桥深水岩溶区桥梁基础设计林兆宗;孙玉兰【摘要】以哈大客运专线普兰店海湾特大桥为背景,研究岩溶地区基础设计的计算办法、施工方法的指导性原则、建议措施,总结分析适应岩溶地区的桩基计算基底溶洞顶板安全厚度的方法及岩溶处理措施.桩基设计保证了基础安全,对溶洞的有效处理,桩基成孔质量得到了保证.%On the basis of Pulandian gulf extra-long bridge on Harbin-Dalian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guiding principles and proposed 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oundations in Karst area,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applicable calculation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required thickness of Karst cave roof slab of pile foundation in Karst area, and the measures to treat karst. The design of pile foundation has guaranteed the safety of foundation and the efficiency of karst cave treatment, and the quality of pile hole.【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4页(P82-85)【关键词】哈大客运专线;海湾大桥;特大桥;深水;岩溶区;桥梁基础;设计【作者】林兆宗;孙玉兰【作者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142;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沈阳 1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8;U442.21 概述(1)自然状况哈大客运专线普兰店海湾特大桥桥位处于既有沈大高速公路跨海湾大桥外海侧与高速公路桥位平行。

飞跨蓝色海洋——哈大高铁普兰店海湾特大桥

飞跨蓝色海洋——哈大高铁普兰店海湾特大桥

飞跨蓝色海洋——哈大高铁普兰店海湾特大桥
董学崇;张红卫;沙有维
【期刊名称】《铁道知识》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普兰店海湾特大桥坐落在美丽的渤海之滨,位于并行的沈大高速铁路西侧,连接大连市金州地区和瓦房店地区,横跨在面向渤海的普兰店海湾上。

哈大高铁普兰店海湾特大桥的建成,为哈大客运专线增添了一幅靓丽的风景线。

【总页数】5页(P36-40)
【作者】董学崇;张红卫;沙有维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8.13
【相关文献】
1.普兰店海湾钢箱系杆拱桥钢结构防腐蚀设计
2.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普兰店海湾特大桥沉降观测
3.沈阳—大连公路普兰店海湾大桥基础的施工用港口建设技术建造海湾大桥
4.多河口型海湾港口规划理念及其在大连普兰店湾的应用
5.福厦高铁安海湾特大桥无砟轨道钢-混结合梁斜拉桥设计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哈大客运专线桥涵基础沉降观测分析与建议

哈大客运专线桥涵基础沉降观测分析与建议

哈大客运专线桥涵基础沉降观测分析与建议
杨吉新; 李佳明
【期刊名称】《《铁道工程学报》》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对铁路桥涵工后系统的沉降动态观测、实测沉降观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估,评价桥涵基础最终沉降完成时间,合理确定无砟轨道铺设时间,确保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结构铺设质量。

针对沉降观测中遇到的一些特殊情况,经分析提出合理建议,以供类似工程借鉴。

研究结论:通过对哈大客运专线运粮河特大桥基础进行的沉降观测,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的分析与评估,采用曲线分析方法进行的曲线拟合,得出如下结论:双曲线拟合结果符合运粮河特大桥工程实际情况;易采用不锈钢螺旋式观测标志,4个观测标志点应分别设于墩身两侧四角处;采用同一仪器和观测方法定期对水准点进行复测,至少保证一个CPI或CPII点,可以提高沉降观测的精度。

【总页数】4页(P38-41)
【作者】杨吉新; 李佳明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6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3.1
【相关文献】
1.沪宁城际铁路桥涵过渡段工程沉降观测分析 [J], 李明华;王会乾;蔡理平
2.哈大客运专线桥梁墩台沉降观测与预测 [J], 杨吉新;朱伟伟;丁兰
3.郑西客运专线桥涵基础沉降观测方法 [J], 闫希文
4.《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简介 [J], 胡人礼
5.哈大客运专线桥涵基础沉降观测分析与建议 [J], 杨吉新; 李佳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某特大桥水中墩沉降观测方案

某特大桥水中墩沉降观测方案

某特大桥水中墩沉降观测方案目录第一章沉降观测方案编制 (1)一、适用范围 (1)二、编制依据 (1)第二章沉降监测网的建立 (2)一、沉降观测工作基点的布设 (2)二、沉降监测网的联测 (2)第三章沉降观测方案的实施 (5)一.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5)二.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5)三.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XX特大桥水中墩沉降观测钢平台示意图 (7)五.XX特大桥水中测量工作路线示意图..................8六.沉降变形观测具体要求.. (10)七. 沉降变形观测时大气折光的消除 (12)八. 桥涵变形控制要求 (13)九. 沉降变形观测方法 (13)十. 观测资料要求 (16)十一. 观测频率要求 (16)十二. 沉降观测注意事项 (18)十三. 水中墩沉降观测人员、设备组织 (18)十四. 水上作业安全方案 (19)附表1 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准备工作检查记录表附表2 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结果评估验收记录表附表3 观测断面与观测点工程属性信息表附表4 电子水准测量记录手簿附表5 桥梁承台沉降观测记录表附件: 栈桥平面计算XX特大桥水中墩沉降观测方案为规范对XX水中墩施工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特制定本方案。

XX特大桥主跨水中墩的沉降变形观测方案,采取在水中栈桥和墩身搭设测量平台的方法进行,对水中的测量平台和设计院提交的控制网进行联测,将其统一到同一个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构成沉降监测网,然后将水中测量平台作为沉降观测工作基点对水中施工的墩身进行沉降观测。

第一章沉降观测方案编制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XX特大桥水中墩的沉降变形观测。

里程范围DK837+597.43~DK837+757.43段,墩号为2109#,2110#;2111#。

二、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5.《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7.《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8.《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9.《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10.《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草稿);11、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设计文件;12.铁道部有关规定。

03-施A-普兰店海湾特大桥工程数量汇总表

03-施A-普兰店海湾特大桥工程数量汇总表

660
t
1457.43
t
1856.07
1544.6
m3
15106.90 6269.34
t
600.12
t
767.19
600.37
t
384.47
133.32

18
m2
53172.2
14519.8
m3
775.73
m3
42510
m3
1992.5

4

4

4

4

117

117

117

117

18

18

18
哈大客专 施工图 普兰店海湾特大桥 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
钢板桩围堰
筑岛 围堰
双壁钢围堰
临时 地基 支架
标识
中心里程
桥名
打钢板桩
水中平台
船上平台
陆上平台
拔钢板桩
水中平台
船上平台
安装钢板桩 沉井襟边以上围堰钢板桩安拆
拔除钢板桩
钢板桩每季度使用费
制作、拼装
拼装船组拼拆除
下沉设备制安拆
浮运、定位、下水
下沉
水中 覆盖层
填表:刘洪占
哈大客专 施工图 普兰店海湾特大桥
标识 中心里程
桥名
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
dw
普通24、32m简支 56m梁部分数
梁部分数量

DK64+269.60
普兰店海湾特大桥
孔跨式样
117-32m+4-24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 梁+ 18-56m简支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沉 降 变 形 观 测 方 案 设 计
()沉 降观测精 度设 计 。沉 降变 形 观测按 二 等 1 水准 测量 的精度 要求 施测 , 高程 中误差 为 1mm_ 。 1 ] ()沉 降观 测 基 准 网 , 2 网形 设 计 。墩 台沉 降 观 测 的基准 网与 施 工 控 制 网结 合 建立 , 间 距 约 30 点 0 m, 二等 水准点 的基 础上 布设 附合 水 准路 线 ; 体 在 梁
总第 5 期
哈大铁路 客运专线普兰店海湾特 大桥沉降观测

哈 大 铁 路 客 运 专 线 普 兰 店 海 湾 特 大 桥 沉 降 观 测
王 传 杰
( 中铁 大 桥 局 集 团第 四工 程 有 限 公 司 , 江苏 南 京 2 0 3 ) 1 0 1

要 :客运 专线无 碴轨道 对线下 工程 的工后 沉降要

8 9号 为 筑 岛施 工 , 相邻 墩 台跨 距 5 6m。墩 身 施
工后 即拆 除工作 平 台 , 法按 照 普 通 桥梁 墩 身 沉 降 无 观测要 求进 行墩 身沉 降观测 。 主桥箱 梁设 纵 向预 应力 筋 , 用两 端张拉 施工 。 采
( ̄ 19 ) ( )梁体均 为简 支箱梁 结构 。 0 3号 墩 台 , 大 连侧 桥 台 为一 字 形 , 础 采用 8根 j. 5m 基 I 2 1
收稿 日期 :2 1 一O 一O 00 7 8 作者 简 介 :王传 杰 (9 O ) 男 , 18 一 , 助理 工 程 师 ,0 5年 毕 业 于 东北 大学 工 业 工 程 专 业 , 学 学 士 。 20 工
为单箱 单室 截面 。该 合 同段 包 括 1 1 9号 墩 ( ~ 3 台) 下部基 础 、 身 施工 及 1 孑 ( 1 9号 墩 ) 6I 跨 墩 8 L 7 ~8 5 I T 径简支 箱梁 的制 架 。其 中 1 孔 5 跨 径简 支箱梁 8 6m
桥沉 降观 测 的重点是 水 中墩 的沉降 观测 。
钻 孔嵌 岩桩 , 长 2 沈 阳侧 为 扩 大 基 础 桥 台。 桩 0m;
南、 北两 岸 引桥 2 3 箱 梁 基 础 采 用 1 4m、 2m O根 或 1 根 ≠ . 0m 或 乒 . 5I 钻 孔嵌 岩 桩 , 2 10 1 2 I T 桩长 6 9 ~4
纵 向预应力 束 腹 板 、 板 均 采 用 1—, 强 度 、 底 57, / 5高 低 松 弛 预应力 钢绞线 , OVM1—5系列锚具 , 51 张拉控 制
应 力均 为 13 2MP 。 5 I 是 整 个 哈 大线 最 长 0 a 61 梁 T 的简支 箱梁 , 张拉 过程 中及 后 期 梁体 徐 变 数 据变 化 没 有参 考性 。
2 2 沉降观 测 内容 .
r , 台分 2 ( 2 5m 和 1 5m) 墩 身 为实心 圆 l承 l 层 高 . . , 端形 , 大墩高 约 1 . 最 5 5m。主 桥 7 ~ 8 1 9号 墩 基 础 采用 1 根 声 . 钻孑 嵌 岩 桩 , 台底 层 高3 0I, 3 1 5m L 承 . I T
普 兰店 海 湾 特大 桥沉 降观 测 的 主要 内容 有 : 桥
墩承 台沉 降观 测 、 身沉 降观 测 、 体 徐变 观 测 , 墩 梁 该
顶层 高 20I, 身 为实 心 圆端 形 , 高 1. 5m; . I墩 T 墩 5 4 上部结 构 采用 1 8孔 5 6r 径 简支 箱梁 结 构 , n跨 箱梁
桥起止 里程 为 D 1 7 9 1 ~D 6 5 . 2 中 K6 + 8 . 7 K6 +7 0 0 , 心里程 DK6 + 2 9 6 , 长 4 9 m, 1 0个 4 6. 0 全 . 6k 共 4
2 施 工 特 点 及 沉 降 观 测 的 内容
2 1 施 工 特 点 .
主桥 7 ~8 1 9号墩 为水 中墩 , 中 7  ̄7 、 6 其 1 5号 8
运营维护等各个阶段 。普兰店海湾特 大桥共有 1 O个墩身位
于水 中 , 且 有 1 跨 采 用 预制 块 张拉 梁 施 工 , 降 变 形 观 测 并 8 沉
与普通桥梁相 比有很多不同之处 , 通过普兰店海湾特大桥沉 降变形观测实践 , 总结 了沉降变形观测数据处理的一般流程 和方法 , 并对特殊桥梁沉降变形观测有关问题进行了说明 。 关键词 : 客运专线 ; 湾特 大桥 ; 海 箱形 梁 ; 降 ; 沉 测量 ; 数
拼装后箱梁总长度为 5. 箱梁高 对线 下工程 的工后 沉 降要 求 严 、 准高 , 计 中对桥 梁墩 台基础 均进行 了沉 降变 标 设
形计 算 , 施工期 间必须 按 设 计 要求 进 行 系 统 的沉 降
求 严 , 降 变形 观测 贯 穿 于 线 下 工 程 施 工 、 碴 轨 道 施 工 及 沉 无
采用在 梁场分 节段 预 制 , 输 到 现 场后 采 用 移 动支 运 架湿接 缝拼装 法 施 工 。整 孔箱 梁 共 分 为 1 预制 1个
节段 , 1 用 0道湿 接缝 连 接 , 除两 端 1号 ( ) 段 1号 节
长 2 6m 外 , 余节 段均 长 5 Im, . 其 . 湿接 缝长0 6m, .
据 处 理
变形 动 态 监 测 。通 过 对 沉 降观 测 数 据 系 统 分 析 评 估, 分析 、 推算 出最 终 沉 降 量 和工 后 沉 降 , 合理 确 定 无碴 轨道 开始 铺设 时 间 , 保 客运 专 线 无碴 轨 道 结 确
构铺 设质 量 。
1 工 程 概 况
哈大 铁路 客 运专 线 纵 贯东 北 三省 , 经 3个省 途 会城市 ( 尔 滨 、 春 、 阳 ) 1个 计 划 单 列 市 ( 哈 长 沈 、 大 连 ) 6个地 级市 ( 口、 山 、 阳 、 岭 、 和 营 鞍 辽 铁 四平 、 松 原 )线 路正 线全 长 9 3 9 9k , 0 . 3 m。普 兰 店 海 湾特 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