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礼待人 (2)

合集下载

以礼待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以礼待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1
2
容貌 整洁
服装整洁、 美观、大方
3
举止 规范
3
探究三 如何做到文明有礼
从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妈妈过人行道,司机看到了,就主动停车避 让。一般人看来“司机礼让行人”是应该的,但是这个小男孩却有一颗感恩的心,他 向停车让路的司机鞠躬致谢。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4.2 以礼待人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 的文明礼仪素养道德修养。 2.道德修养:
3.法治观念:懂得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 4.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 5➢.责教任学意重识点::培文养明学有生礼的的文意明义有。礼意识,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 行➢ 、教举学止难和点仪:表如,何提做高文自明己有的礼文的明人礼。仪素养。
随堂演练
2.古人云:“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
D 礼则心泰。”这句话告诉我们文明有礼( )
A.应不拘小节,随心所欲 B.能直接提升国家经济实力 C.能彻底消除不良习惯,提升自身形象 D.能体现个人修养和国家形象,促进社会和谐
场所。参加文艺晚会等演出活动,衣着可适当鲜艳
些;参加重要集会,则要深沉庄重些。
举止规范。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与他人打闹;
3
与人交谈时语调亲切温和;在交往中,注意站姿、 坐相,举止得体,体现行为美。
“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着装礼仪”
西装是大多数场合的标准着装 中山装是纪念日的标配 到部队视察,穿无军衔的军 装
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道德与法治《以礼待人》优秀课件

道德与法治《以礼待人》优秀课件

国外的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试验, 让下面四类人分别搭车:
A:一位身着笔挺漂亮军服的海军军官
B:一位戴金丝眼镜、手持文件夹的青年学者 C:一位挎着菜篮子、脸色疲惫的中年妇女
D:当一位你留穿着着怪邋异邋头遢发遢、穿时着,邋人遢们的注男意青的年是你的 衣实服验;结果当是你:穿前着两无种懈人可非常击容时易,搭人到们车注,意第三的种是人 你比这较个困难人,。而那个男青年很难搭到车。
在中国人眼里,他叫丁锦昊
在外国人眼里,他叫“中国人”
“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 ”“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仅以 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旅 游的主要目的地——法国、德国、日本 、泰国等地频现,当大批游客出国观光 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粗鲁的 代名词,这严重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 ”的形象 。
也要注意坐姿。
态度:要尊重他人,礼让他人,注意餐桌礼仪和待客之道,
要主动和客人打招呼,对妈妈的批评要虚心接受。
教师寄语
礼貌是一朵花,一朵开在心间的花; 礼貌是一条路,一条通往美好的路; 礼貌是一团火,一团温暖你我的火。
第二节 以礼待人
请列举身边的无礼、不文明行为, 并谈谈其影响。(家庭、学校、社会)
3
高空抛物 造成的影响: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生活环境,还 会伤害感情,特别是高空抛物、闯红灯等行为更是存 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 自容。”网友“空游无依”的 一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他在 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 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 一游”,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 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
2、做文明有礼的人, 要仪表整洁、举止端 庄。
“我们每天上学只穿校服,谈不上注意仪表。”你同意吗?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以礼待人》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以礼待人》优质教案

第2课时以礼待人知识目标1.知道礼貌的重要性或意义。

2.懂得文明有礼的具体方法或要求。

能力目标1.全面、多角度认识礼貌的意义。

2.掌握文明有礼的方法,做文明有礼的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文明有礼意识,做文明有礼的人。

2.热爱国家,维护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

重点1.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2.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难点1.文明有礼的意义和做法。

教师准备:搜集文明有礼的事例。

学生准备:复习上一课所学,预习本课内容。

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文明礼仪故事——千里送鹅毛】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

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

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

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

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

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

”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

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

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

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

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

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

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文明有礼的可贵美德。

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礼仪情意却异常浓厚。

【文明礼仪故事——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

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

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4.2 以礼待人课件(共24张 PPT)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4.2 以礼待人课件(共24张 PPT)

②文明的语言能让人感到温暖,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③和气的态度能避免竞争
④只要举止文明,就可以广交朋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课堂训练
6.学校要评选文明礼仪标兵,作为本校学生要树立良好的
礼仪形象,争当文明礼仪标兵,首先要做到( D)
①语言文明 ②举止端庄,彬彬有礼 ③严肃认真、讲究原 则 ④态度亲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语言文明
礼的表现
(外)
仪表端庄 举止文明
以下两组不同的场景,可能会导致什么不同的后果?你从中明白哪些道理?
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1。从个人层面看,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2。从社会层面看,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观察以下三张图片,看后你有何感受?明白了什么道理?
3。从国家层面看,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知识运用:以下古语中体现“礼”何种意义?
•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3。新课精讲
(2)做文明有礼的人
刚才的两组情景,哪组体现文明 有礼?为什么?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文明有礼。 习 2.体会文明有礼对个人、社会、国家的意义。(难点) 目 标 3.知道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重点)
1。自主学习:阅读课本37-40页内容,完成下列任务并做上记号:
1.礼体现一个人
的等良好品质。
8。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有
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2。探究思考:继续阅读课本37-40页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初中道法八上第二单元《以礼待人》教案

初中道法八上第二单元《以礼待人》教案

初中道法八上第二单元《以礼待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道法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礼待人》,主要涵盖教材第4章《尊重他人》,详细内容涉及尊重他人的基本表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如何做到尊重他人以及尊重他人与自尊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基本表现,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尊重他人。

3. 使学生理解尊重他人与自尊的关系,增强自尊心,培养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尊重他人与自尊的关系,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尊重他人。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基本表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1)展示一个公共场合,有人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让学生分析这种行为的影响。

2. 新课内容讲解:(1)讲解尊重他人的基本表现,如礼貌待人、倾听他人、关心他人等。

(2)分析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如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体现个人修养等。

(3)探讨尊重他人与自尊的关系,强调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1)举例说明一个尊重他人的行为,让学生分析这个行为的好处。

(2)举例说明一个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让学生分析这个行为的后果。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列举尊重他人的行为,并进行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大《以礼待人》2. 副尊重他人3. 内容:(1)尊重他人的基本表现(2)尊重他人的重要性(3)尊重他人与自尊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个尊重他人的行为,并分析这些行为的好处。

2. 答案示例:(1)行为:礼貌待人好处:使人与人之间关系更加和谐,增进友谊。

(2)行为:倾听他人好处:让他人感受到被重视,有利于沟通和交流。

(3)行为:关心他人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尊重他人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调整。

2024年初中道法八上第二单元《以礼待人》教案

2024年初中道法八上第二单元《以礼待人》教案

2024年初中道法八上第二单元《以礼待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初中道法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礼待人》,主要包括第三章《文明礼仪》的13节。

详细内容如下:1. 礼仪的定义与作用;2. 我国传统礼仪文化;3. 基本礼仪规范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礼仪的重要性,认识到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作用;2. 培养学生遵守基本礼仪规范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文明素养;3. 引导学生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并能将基本礼仪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礼仪规范,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呈现生活中常见的礼仪现象,引发学生对礼仪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学习:(1)礼仪的定义与作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礼仪的含义,讨论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2)我国传统礼仪文化:介绍我国传统礼仪文化,如礼仪的发展、礼仪的分类等,让学生感受礼仪文化的博大精深;(3)基本礼仪规范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基本礼仪规范,如见面礼仪、餐饮礼仪、电话礼仪等,并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礼仪规范在实际情景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以礼待人》2. 内容:(1)礼仪的定义与作用;(2)我国传统礼仪文化;(3)基本礼仪规范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礼仪的定义及其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2)举例说明我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两种礼仪;(3)列举三种基本礼仪规范,并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我国传统礼仪文化,参加学校组织的礼仪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礼仪素养。

《以礼待人》(人教)

《以礼待人》(人教)

畅言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提示』
杨时和游酢尊敬老师,是文明有礼的人。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恭, 要以情感人。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 公德的体现。
畅言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知识解读 三、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畅言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畅言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畅言教育
参加社交活动应注意的几点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1
容貌整洁。
2
服装整洁、美观、大方。
3
举止规范。
畅言教育
着装的TOP原则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总的来说,着装要规范、得体,就要牢记并严守TPO原则。它是有关服 饰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
畅言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古老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 “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
畅言教育
《论语》中的礼仪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非礼勿听,非礼勿看,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食不语,寝不言
畅言教育
练一练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练习微笑要领:上下两颗门牙轻轻咬住筷子,露出上面八颗牙齿,嘴角 高于筷子的高度,筷子两端不碰到嘴角上下嘴唇。
畅言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以礼待人教案及反思

以礼待人教案及反思

以礼待人教案及反思一、教案内容教案主题:学习礼仪,以礼待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

3. 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增强人际关系。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礼仪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礼仪。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讲解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讲解礼仪的基本原则:尊重他人、礼貌待人、谦让有礼、诚实守信。

3. 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礼仪。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讲解礼仪的具体表现:言谈举止、着装打扮、公共场所礼仪。

3. 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礼仪,以礼待人。

二、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礼仪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以尝试采用其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方法和学生参与度方面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案内容教案主题:实践礼仪,提升个人品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 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增强人际关系。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 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情况,让学生亲身实践礼仪。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讲解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 讲解礼仪在不同场合的表现:家庭、学校、社会。

3. 角色扮演:模拟实际情况,让学生亲身实践礼仪。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讲解如何在不同人际关系中践行礼仪:师生、同学、亲友。

3. 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礼仪,提升个人品质。

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通过讲解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到礼仪在个人品质提升方面的重要性。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以礼待人》优秀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以礼待人》优秀教案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2课时以礼待人1.知识目标:明确以礼待人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从态度、仪表、语言、行为等方面做到讲礼貌。

2.能力目标: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同他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通过学习讲礼貌中对态度、仪表、语言、行为等方面的要求,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交往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加强口头及书面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意识到礼貌在交往中的好处,从点滴做起,做到态度诚恳、仪表大方、语言文明、行为得体地与人交往;主动发现自己不讲礼貌的行为举止并努力改正,做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1.重点:如何在语言、行为等方面做到讲礼貌。

2.难点:如何将所学的礼貌知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一、导入新课材料展示:大学生小明求职时,因他的条件不错,主管考虑录用他。

由于他一时兴奋,打了个响指表示道别。

就是这个响指,主管没有录用他。

思考:这个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回答: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和个人的素质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应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做到讲礼貌。

【教师总结】可见,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以礼待人,注意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从而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设计意图:由大家普遍关注的求职礼仪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并认识到以礼待人的重要性。

二、探究新课教学篇章一:礼貌显魅力活动一:礼仪面面观材料一:小王同学经常上课迟到,有一次数学老师批评了他,小王同学冲老师喊道:“我迟到是有理由的,你凭什么批评我?”材料二:小赵同学追求个性,她长发披肩,头发染成玫瑰红;戴着白框眼镜;T恤盖过臀部,低腰牛仔裤遮不住粉红内裤,脚穿高筒靴。

思考:(1)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2)结合材料二中小赵同学的仪表问题,讨论如何在着装打扮上做到文明有礼。

学生回答:(1)以礼待人,首先体现在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要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

《以礼待人》教案

《以礼待人》教案

《以礼待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礼”的含义和以礼待人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和社交技巧。

3、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礼待人的意识和习惯,提升个人修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礼的内涵和价值。

(2)掌握常见的礼仪规范,如问候、倾听、表达感谢等。

2、难点(1)如何将礼仪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不同情境中做到以礼待人。

(2)培养学生长期坚持以礼待人的习惯,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关文明礼仪的视频或讲述一个因有礼和无礼而产生不同结果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以礼待人。

(二)讲解“礼”的含义(10 分钟)1、提问学生对“礼”的理解,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讲解“礼”的含义。

“礼”不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如礼貌的语言、恰当的举止,更是内在的尊重、关爱和善良。

3、举例说明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礼”的表现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都是尊重和友善。

(三)以礼待人的重要性(15 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以礼待人在个人、社会和国家层面的重要性。

2、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1)个人层面:以礼待人能够提升个人的形象和魅力,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好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2)社会层面:以礼待人能够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减少冲突和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3)国家层面:一个国家的公民以礼待人,能够展示国家的文明形象,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四)常见的礼仪规范(20 分钟)1、语言礼仪(1)讲授礼貌用语的使用,如问候语(您好、早上好、晚上好等)、感谢语(谢谢、非常感谢等)、道歉语(对不起、抱歉等)、告别语(再见、祝您一路顺风等)。

(2)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练习在不同情境中使用恰当的语言礼仪。

《以礼待人》精品教案2

《以礼待人》精品教案2
作业
必做题
练习册32页1—8,33页1—7
选做题
搜集尊重他人的名人故事,以尊重他人为主题做一期手抄报,下节课评选出班级最优手抄报!
板书设

教学反思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可以有选择的出示幻灯片9—12内容进一步理解。不需要出示的话,直接点击图片出示13张总结
课堂小结
文明礼仪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它会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发芽、开花、结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请同学们从点滴小事做起,以礼待人,学会尊重,让文明之花播撒到我们学习生活中的每一处!
布置
(一)待人礼为先
1、阅读教材P37“运用你的经验”,你认为小岩哪些方面做的不合适
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师总结:对客人不礼貌,不尊重,不谦让,不懂得以礼待人
(1)什么是礼呢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2)礼表现在哪些方面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
2.小组活动:【生活放大镜】
请列举身边的无礼行为,并列举其危害。文明有礼能起到什么作用
重点
做文明有礼的人
难点
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学法
自主学习法、比较法、阅读法
教法
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课前
准备
1、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教材内容,初步了解本框知识,试作思维导图。
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与活动,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新课
1.播放视频《文明公约之歌》,思考:视频向大家传递着怎样的正能量
(二)做文明有礼的人
1.播放视频《大家来找茬》,
(1)观看视频,找出不文明有礼的现象,并讨论出正确的做法。
(2)4分钟小组讨论、汇总.
2.学生展示交流后,师可以出示15—20张幻灯片内容点拨,也可以直接点击超链接进行知识总结

以礼待人的意思

以礼待人的意思

以礼待人的意思
意思是:用礼貌的方式对待他人。

就是用符合当时场景的或符合本地习俗的礼节接待来人。

以礼待人造句
1、所谓以礼待人,即用你喜欢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别人。

切斯特菲尔德。

2、因为受儒家思想薰陶,这个民族的人们和平、谦逊、主张以礼待人。

3、秦家老人让秦朗来此,让他体会华夏文化中的德操品行,从而消磨他身上暴戾气息,学会以礼待人。

4、乘车之时虽然短暂,但仍有保持风度、以礼待人的必要。

5、大王,公子重耳认为您为人大度,能以礼待人,所以公子重耳才来投奔您。

6、在社会交际和待人处事过程中,一定要以礼待人,公正公平。

7、以礼待人,至诚至真。

以信立世,至谦至谨。

以孝奉亲,至情至意。

以仁乐施,至善至美。

以义正气,至强至尊。

以忠报国,至心至志。

8、行进过程中,我们要做到自尊自爱,以礼待人,自觉遵守有关礼仪规范,表现出自己良好的修养。

《以礼待人》教案

《以礼待人》教案

《以礼待人》教案引言“以礼待人”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素养,提高他们的自我修养,让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以礼待人。

为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份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以礼待人》教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以礼待人1.1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在交际过程中,礼仪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消除误解,增进沟通。

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也需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使人际交往更加和谐。

1.2 礼仪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标志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是直接反映其素质和修养的重要标志。

一个举止文明、懂礼貌的人,不仅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更能增强自身的自信心和情商。

1.3 礼仪是社会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社会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精神标志和道德风尚的体现,礼仪便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

如在公共场合排队、让座、礼让行人等,这些礼仪行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形象。

第二部分如何以礼待人2.1 言行举止上要懂礼貌在与人交往时,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细节,例如要文明用语,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不大声喧哗,不在公共场合嚼口香糖等。

2.2 注意礼节性讲话在与人交往时,我们必须注意精神层面的礼貌。

在面对长辈或上司时,要有恰当的称谓和礼节性的问候语,表现出尊重和礼貌,同时在与周围的人交往时,也需懂得礼节性的讲话方法和技巧,例如笑容、眼神交流等。

2.3 对人真诚热情在交往中,我们要真诚对人,以热情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人,既能增强自身的亲和力,更可以让对方对我们更为信任和认同。

2.4 尊重他人权利和利益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护他人的权利和利益,不侵犯他人的隐私和人格尊严,不随意揭露别人的秘密以及保持适当的距离。

第三部分如何在学校运用礼仪3.1 教师示范引导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指导者,在日常教育中要具体实际地引导学生认识和运用礼仪,例如在批评建议时,要注意措辞方式,不使用过激的语言去批评学生;在每次课堂之前,讲解座位坐法及整理书本的规范等。

以礼待人做法

以礼待人做法

以礼待人做法
以礼待人,是一种待人接物的做法,指在和他人相处时,以礼貌、尊重和善意对待对方。

以下是一些以礼待人的做法:
1. 尊重对方:无论对方的地位、资历或年龄,都应该给予适当的尊重和礼貌对待。

2. 用语温和:避免使用冒犯或伤害他人感情的话语,以温和、友善的语气与对方交流。

3. 倾听对方:当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意见时,认真倾听并给予肯定性的回应,不要打断或忽视对方。

4. 保持礼貌:在和他人交往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礼貌素养,如说谢谢、对不起、请等常见礼貌用语。

5. 关心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对他们的困难、快乐和成就表示鼓励和支持。

6. 尊重他人的空间: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和意见,不对他人进行过度干涉或指责。

7. 对错误宽容:当他人犯错误时,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给予他们改正错误和总结经验的机会。

8. 替他人着想:在行动和决策中考虑他人的需要和利益,不只是追求个人的利益。

9. 感谢对方:在他人帮助、支持、包容或提供服务时,表达真诚的感谢和赞赏。

以礼待人的做法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合作与沟通,并有助于维护社会和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西方餐桌礼仪
探究与分享
我希望人家能够做 到把垃圾分类后放 入垃圾桶。
乡镇内,机动 车要低速行驶, 不鸣笛。
居民之间应该用 合理合法的方式 解决矛盾和冲突。
(1)你生活的乡镇、村落存在哪些不文明行为?这些行为给 居民造成了哪些影响? (2)你对文明乡镇、村落的期望有哪些?
礼的起源和发展
萌芽时期:原始社会。礼仪较为简单和虔诚。
①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促进社会和谐 ③体现国家形象 ④能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成语故事“负荆请罪”里,蔺相如用谦逊宽容这把钥匙,打开了 廉颇的心扉,从此“将相和”。这启迪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 ()
①处处忍让他人 ②尊重理解他人 ③ 得理不饶人 ④ 与人为善
WHAT MAKES US DIFFERENT?
We have many PowerPoint
(1)你认为小岩哪些方面做得不合适?应如何改进? templates that has been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help anyone that is stepping into the world of
中国游客卢浮宫泡脚事件 中国大妈在美国华盛顿景点泼漆被告 中国游客非洲朝狮子扔垃圾吓坏导游 苏黎世:因两名中国乘客斗殴返航 马尔代夫:中国游客捞珊瑚 大陆游客在埃及神庙上刻到此一游
日本政府就曾在景区专门设中文提醒:“中国游客请勿乱扔 垃圾”。
抢座、占座、插队和大声喧哗,这是一些中国游客的典
型作风。中国人喜欢热闹,所以出行时呼朋唤友,有说有笑, 浩浩荡荡几十人,有时就忽略了其他游客的不满。
小岩一家约了朋友一起吃晚餐。小岩一家先到了就餐 地点,找到了包间。进屋后,小岩抢先坐在沙发上,把 脚放在茶几上,自顾自玩手机。一会儿,几位朋友来了, 他们主动与小岩打招呼,小岩只是答应了几句,眼睛没 有 菜离 刚开 上他 齐,的他手就机拿。起因筷为子等夹的菜时吃间,比妈较妈久8提,5%醒小他岩别有着些急饿,了, 大人还没有开始呢。小岩鼓起嘴,很生气。。。。。
形成时期: 奴隶社会,夏、商、周三代。 周代的《周礼》、 《仪礼》、《礼记》,后人称之为“礼学三著作”。 变革时期:封建社会,春秋战国时期
形成了以儒家学派学说为主导的正统封建礼教。
强化时期:秦汉至清末。 大致有涉及国家政治的礼制和家庭伦理两类。 这一时期的礼仪构成中华传统礼仪的主体。
现代礼仪的发展:辛亥革命以后。 繁文缛节逐渐被抛弃,同时接受了一些国际上通用的礼仪形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3.快递员剐蹭轿车被扇耳光;保安劝离遛狗男子被打骨折……稍 有冲突,就骂脏话、扇耳光、殴打人,简单粗暴处理,“得理不饶 人”“无理赖三分”,小事情往往诱发了大矛盾。究其原因,是有 些人忘却了( ) ①礼貌 ②宽容 ③友善 ④尊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应?如何做? PowerPoint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We have many PowerPoint templates that has been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help anyone that is stepping into the world of PowerPoint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列宁的品质是什么?列宁这样的品质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1 容貌整洁。 2 服装整洁、美观、大方。 3 举止规范。
课堂小结
练一练
1.“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在安徽六安九中正楼巨 大的银光屏上轮换播放着这些词句。该校把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 制订成《六安九中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要求》,作为学生行动的 准则,张贴在每一个教室中。这是因为文明有礼( )
《荀子》中说:“人无礼则 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 家无礼则不宁。”
做文明有礼的人 思考:怎样才是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列宁让路 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 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 回去。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 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 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列宁毫无疑问是一 位伟人,但他却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贵而无礼,这更显出了他伟大的 品质。
男同学左手压右手,女 同学右手压左手,举手 加额,鞠躬90度,然后 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
齐眉,然后放下。
以礼待人
待人礼为先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 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 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行 为。
小岩一家约朋友吃饭,在就餐 前和就餐时,小岩的种种行为是 否符合礼仪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