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三良诗》简析

合集下载

魏晋诗词赏析之三良诗【魏晋】曹植

魏晋诗词赏析之三良诗【魏晋】曹植

三良诗【魏晋】曹植
• 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秦穆先下世, 三臣皆自残[1]。 生时等荣乐[2],既没同忧患。谁言捐躯易, 杀身诚独难。 揽涕登君墓[3],临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天叹[4]。长夜何冥 冥[5],一往不复还。 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 【注解】 [1]"秦穆"二句:秦穆公死,殉葬一百七十人,子车氏的三 个儿子奄息、仲行和针虎在其中,人称三良。 [2]荣乐:荣华逸乐。 [3]揽涕:挥泪。 [4]临穴:面对自己的圹穴。 [5]冥冥:昏暗。 【译文】 追求功名事绝不可做,忠心义行才是我快乐。 秦穆公不甘自己独死,还让三官陪死在身侧。 虽然活着时共享荣华,死后也同受忧患折磨。 是哪个在说献身容易?杀身的痛苦实难熬过。 他们一定是哭入墓地,对着墓叹息老天刻薄。 昏黑长夜把他们等待,一朝死去永远难复活。 黄鸟为他们悲鸣不止,后来人哀悼肺裂肝破。

两位汉学家眼中的曹植《三良诗》

两位汉学家眼中的曹植《三良诗》

两位汉学家眼中的曹植《三良诗》作者:顾钧来源:《读书》2018年第12期曹植写过一首《三良诗》:“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

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

生时等荣乐,既没同忧患。

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

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叹。

长夜何冥冥,一往不复还。

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该诗曾收入影响深远的萧统《文选》,可以视为曹植的代表作之一。

诗中的“三臣”就是三良,他们在秦穆公去世后自杀殉葬。

用活人殉葬是中国上古一种野蛮的风俗,后来文明程度提高,基本不再用这个办法了,秦穆公的做法显然是开历史的倒车。

关于“三良”,最早的记录见《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铖虎为殉,皆秦之良也。

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史记·秦本纪》也有记载,说秦穆公死后“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车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铖虎,亦在从死之中。

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

《黄鸟》见《诗经·秦风》,此后历代都有咏叹三良的诗作,陶渊明、柳宗元、苏东坡等大家都曾写过。

曹植这首是《诗经》之后最早的,与他同时代的王粲和阮瑀也写过历史上这个著名的事件。

关于曹植《三良诗》的写作时间,历来有分歧,古代注释家大致提出两种意见:一、黄初二年(二二一),其代表是唐人刘良:“植被文帝责黜,意者是悔不从武帝,而作是诗。

”(《六臣注文选》)二、建安二十年(二一五),其代表是清人朱绪曾:“此诗乃建安二十年,从征张鲁,至关中,过秦穆公墓,与王粲同作。

”(《曹集考异》)在英语世界先后讨论过这个问题的有两位汉学家:惠特克(Katherine P.K.Whitaker)和高德耀(Robert J.Cutter),他们的论文分别发表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学刊》(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al African Studies,University of London)第十八卷(一九五六)和《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Essays,Articles,Reviews)第十一卷(一九八九)。

曹植《三良诗》简析

曹植《三良诗》简析

曹植《三良诗》简析曹植写过一首《三良诗》:“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

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

生时等荣乐,既没同忧患。

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叹,长夜何冥冥一往不复还,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叫玄诗管收入影响深远的药统“文选》,可以视头燕植的代表作之一。

诗中的"三臣"就是三良,他们在秦信公去世后自杀殉落,用活人殉萍是中国上古一种野蛮的风俗,后来文明程度提高,基本不再用这个办法了,秦穆公的做法显然是开历史的倒车。

关于"三良”,最早的记录见《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铖店为殉,皆秦之良也。

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史记·秦本纪,也有记载,说秦穆公死后"从死者白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车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钺虎,亦在从外之中。

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黄鸟》见《诗经·秦风》,此后历代都有咏叹三良的诗作,陶渊明,柳宗元、苏东坡等大家都曾写过,曹植这首是《诗经》之后最早的,与他同时代的王桑和阮璃也写过历史上这个著名的事件。

关于曹植《三良诗》的写作时间,历来有分歧,古代注释家大致提出两种意见:一、黄初二年(二二一〕,其代表是唐人刘良:"植被文帝责黜,意者是悔不从武帝,而作是诗。

" (《六臣注文法》)二,建安二十年(二一五),其代表是清人朱绪曾:“此诗乃建安二十年,从征张鲁,至关中,过秦穆公墓,与王粲同作。

”(《曲集考异》)在英语世界先后讨论过这个问题的有两位汉学家:惠特克(Katherine PKWhitaker)和高德耀(Robert J.Cutter),他们的论文分别发表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学刊》(Bulletin oft he School of Orientalal African Studies,Univ ersity of London)第十八卷(一九五六)和《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Articles,Reviews)第十一卷(一九八九)。

曹植的诗翻译及赏析

曹植的诗翻译及赏析

曹植的诗翻译及赏析曹植的诗翻译及赏析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曹植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后人因他诗词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

曹植的散文同样也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诗品》的作者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2] 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曹植的创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期。

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后期的诗歌则主要表达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

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应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

曹植的诗又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曹植的作品收录在《曹子建集》中。

《曹子建集》共10卷,收录了曹植的诗文辞赋。

其中收录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一半以上为乐府诗体。

其代表作有《七哀诗》、《白马篇》、《赠白马王彪》、《门有万里客》等。

其中《洛神赋》写洛川女神的仙姿美态,是文苑奇葩。

曹植代表作品:《七步诗》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曹植。

其古诗全文如下: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翻译】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把豆渣压干做成豆豉。

曹植最著名的三首诗 曹植的诗有哪些

曹植最著名的三首诗 曹植的诗有哪些

曹植最著名的三首诗曹植的诗有哪些曹植是曹魏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存世的诗歌有90余首。

以建安二十五年为分界线,前后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诗作,内容主要以游宴,述志为主,后期的诗作,内容主要以悲怨,游仙为主。

读曹植的诗歌,首先要了解曹植的生平际遇。

曹植的一生是非常戏剧化的。

少年的曹植因为惊世的文才而为父亲曹操所信重和宠爱,甚至欲将曹植作为王位的继承人。

父亲的宠爱加上王侯贵胄的身份,少年的曹植身边围绕着当时最有才华和实力的年轻人,每天过着斗鸡走狗、莺莺燕燕、歌舞宴乐的生活。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曹丕嗣立为魏王,曹植也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登基后的曹丕对曹植及其党羽进行打击报复,将曹植遣送到边陲封地并进行监视。

可以说,曹植的后半生虽名为藩候,实为囚徒,言行举止都受到严密的监控,稍有不慎就会获罪,常怀性命之忧。

强烈的人生前后落差的际遇变化反映在了这位天才文人的诗歌当中,曹植人生前期和后期的诗作,内容和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如果说少年曹植的诗风是“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赤子风流,中年曹植的诗风则充满“忍把哀愁换了浅斟低唱”的悲郁哀愁。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出世与入世的诗风,在曹植笔下表现婉约自然,天然雕饰一般,可见其惊才艳艳。

南朝谢灵运评价曹植说:“平原候植,公子不及世事,但美遨游,然颇有忧生之嗟。

”谢灵运对曹植一生诗风的变化做了简要而精准的概括,其前期的诗作但美貌游,而后期的诗作则颇有忧生之嗟。

在曹植现存的诗歌中,以前期诗作《白马篇》,后期诗作《野田黄雀行》和《杂诗·南方有佳人》最具代表性。

《白马篇》:少年天才,傲气风流《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品诗】曹植诗歌质实与畅达的一面

【品诗】曹植诗歌质实与畅达的一面

【品诗】曹植诗歌质实与畅达的一面作者:娴清●(此文已经发表期刊,抄袭必究)曹植作为建安时期的重要代表诗人,著作颇丰,所著赋颂诗铭杂论作品凡百余篇,诗的艺术风格多重,表现内涵丰富,部分前人论著中多重视曹植作品的华丽富赡,文采华茂的方面,少有专论其内质的平实真纯,文风的自然畅达的一面,本文试论曹植诗作的这些特征。

一曹植诗的质素之实在曹植的《前录自序》(1)中写出他的诗歌标准:“故君子之作也,俨乎若高山,勃乎若浮云。

质素也如秋蓬,摛藻也如春葩。

汜乎洋洋,光乎皜皜,与雅颂争流可也。

”这里面的质素也如秋蓬,提出质与文之关系,质为素实,不仅是指文章内容的素朴,也是他的文化思想的体现。

他的作品在拥有华美文辞的同时,内质的朴素与真实是根本,与雅颂争流。

《文心雕龙.明诗第六》(2)中写道:“若夫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华实异用,惟才所安,故平子得其雅,叔夜含其润,茂先凝其清,景阳振其丽,兼善则子建仲宣,偏美则太冲公干。

”说明曹子建的作品兼雅润清丽,华实皆用之美。

关于曹植文气精神的纯质朴素和真诚,可以从三方面来考察其原因。

(1)儒家思想对其诗作的影响建安动乱的时代背景之下,曹植作为曹操之子,正如《三国志》(3)他向文帝曹丕的上疏所写:“臣生乎乱,长乎军。

”因此他更有建立功业的抱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他在《与杨修书》(4)中写道:“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颂为君子哉?”他的报国之志,无论在建安时期还是黄初时期,既使是他被贬成雍丘王,他也不屑无功而受爵禄,无德而禄重。

《三国志》(5)引裴松之注中他称孔孟为一圣一贤,有着一以贯之的出仕思想,他多次上书求自试,参加征讨等事,儒家讲求内圣而外王,内在的雕励,继承诗言志的传统,形成文风内质的实与健。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曹植正是追求儒家这种文质观念,文与质并有,正如钟嵘《诗品》所评:“体被文质”(7)加上曹植本人的情性,造就他作文的骨气,身居下位而不自弃。

(完整word)【精品】三曹在诗歌创作上的异同

(完整word)【精品】三曹在诗歌创作上的异同

浅析“三曹”人生及其诗歌创作摘要:汉末建安时期,文坛上涌现了大量作家,打破了东汉末年诗坛上的沉闷局面,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

由于他们都共同经历了汉末离乱的痛苦生活,所以能自觉继承汉乐府民歌的优秀传统,在诗中通过叙述丧乱及感叹身世,吐露建功立业的抱负,具有慷慨悲凉、明朗刚健的独特风格。

人们把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建安文学”。

“三曹"即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

他们政治地位显赫,文学成就很高,成为当时文坛领袖,是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关键词:三曹建安风骨刚健婉约慷慨建安时期,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是一个转变时期,此时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它已经完全摆脱了汉代诗歌“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功利主义诗歌思想,完全归之于抒一己情怀,但写此心,而不虑及其余.曹氏父子是建安诗歌的集大成者,引领一代文坛。

“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 区宇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邈英逸,故俊才云蒸”(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正是曹氏父子的诗歌创作为建安文学的兴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耀眼的明珠并光照后世。

曹氏父子虽出自一家,但由于人生境遇的不同使这三人的思想感情大不相同,体现在文学创作中便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形成迥异的文学内涵和艺术风格.一建安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这为想建功立业之人提供了可能,激发了士人追求功业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又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给士人带来了事事多变,人生无常的深沉感叹。

这种环境为士人创造了一种慷慨悲凉的情境,从而形成了诗歌慷慨悲凉的独特格调,“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刘勰《文心雕龙》)。

曹氏父子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他们的诗歌中更是充满了“高古之骨,苍凉之气"(钟惺《古诗归》),但由于性格、际遇的不同,这种慷慨悲凉之气亦各有不同。

三曹诗译释

三曹诗译释

三曹诗译释
三曹诗是古代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绝唱”。

它是中国古代三大诗人屈原、柳宗元和曹植所创作的诗歌,也是古代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其中,屈原篇章高超,曹植更具有逻辑思维,柳宗元则以明晰的视角展示诗歌的哲学。

屈原的诗歌以其鲜明的思想和优美的文字著称于中国文学史。

他把山清水秀、天山脉脉的壮丽景象写入古典诗歌,把一抹清新的江南风情点缀其中,与美妙的乐曲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歌风格。

两篇《江南》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尤其出众,被评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

柳宗元的诗歌作品多以抒情为主,但也饱含深刻的思想哲学,他利用诗歌来表达他自己的思考,以此来让人们反思众生的生命本质。

他的《游春》《凉州词》等作品无不表现出智慧、励志的理念,把美好的宇宙意识落实到文学作品中,从而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清代思想文学大家”。

曹植的诗歌以严谨的逻辑思维著称,其《饮酒》诗中联系古典思想精辟地把握了人生的短暂和欢乐,而《离思》诗中以深刻的文字勾勒出折磨人苦情的景象,令人唏嘘不已。

同时,他在诗中运用简练的句子结构,层层叠叠,展现出一种流露出来的诗意,充满张力,令人着迷。

三曹诗的译释由古老的文学传统和现代语境相互融合,既传承了古典文学的精神,又伴随着现代的影响,引领着当代的文学发展。


蕴含着古老传统的精髓,但又能适应现代语境,通过解读它的美和智慧,让古代的文学浪潮继续发扬光大。

三曹诗承载着历史的精髓,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给我们追求自我、自由自在,更加懂得审视自己、尊重他人,支离破碎而又能够坚强面对,走出广阔的人生旅途。

情诗曹植古诗词鉴赏

情诗曹植古诗词鉴赏

情诗曹植古诗词鉴赏曹植,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是曹操的次子。

他早年文才出众,享有盛名。

曹植的古诗词作品流传至今,其中以《洛神赋》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本文将对曹植的情诗进行鉴赏,欣赏其中的文学之美和情感之深。

1. 曹植的情诗特点曹植的情诗以豪放奔放、意境深远著称,与同时期的古代诗人相比,他的情感表达更加热烈、直接。

曹植追求真实的情感表达,所写的情诗大多是倾诉内心情感的表白之作。

他的诗歌常常写下对爱人的深深思念、爱意满满的表白,以及个人对人生和世界的反思。

曹植的情诗语言犀利、生动,直击人心。

他通过情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类情感的深入观察,使得他的作品更富情感和内涵。

2. 《洛神赋》《洛神赋》是曹植最著名的情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

这首诗描绘了洛水中的女神,以及她的美貌和骄傲。

诗中曹植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辞藻和艳丽的描绘手法,形成了瑰丽壮观的艺术意境。

在诗中,曹植将自身的情感与美景融为一体,展示了对美的追求和渴望。

3. 《白马篇》《白马篇》是曹植另一首脍炙人口的情诗。

这首诗以表白和歌颂的形式,描述了自己内心深爱的女子。

曹植通过对白马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美人的喜爱和痴情。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行文流畅,充满了浓郁的情感,使人读后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痴迷和激情。

4. 曹植情诗的鉴赏意义曹植的情诗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饱含情感的表达,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他的情诗反映了人类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和追求,同时也道出了人生的苦乐和思考。

通过阅读曹植的情诗,我们可以欣赏到他优美的诗歌语言,深入感受其对情感世界的描绘和思考。

同时,曹植的情诗也给我们带来了情感的共鸣和启迪,让我们对人生和美的追求有了更深的思考。

5. 结语曹植的情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他的诗歌展示了对情感世界的独到洞察和真实表达,让读者无法抗拒其魅力。

通过阅读曹植的情诗,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诗人的文学才华,还可以领略到他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曹植词赋鉴赏

曹植词赋鉴赏

曹植词赋鉴赏《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賞析】在这首诗中,曹植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借以抒发自己的报国激情。

诗歌的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

诗歌的起首即用'连翩西北驰'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接下去关于'幽井游侠儿'的一大段文字,极尽绘声绘色之能事,写出他的飒爽英姿和高超的武艺,笔墨之间沸腾着一股激越高亢的情绪。

这位身手不凡的白马少年'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大有顾盼间强虏灰飞烟灭的豪迈气概。

诗人不仅以激情的笔调写出了白马少年的英雄行为,而且以精湛的语言揭示了人物的爱国精神。

诗歌的最后几句,道出了白马少年的思想底蕴和壮烈情怀,音哀气壮,声沉调远,大有易水悲歌的遗韵。

诗歌采用了倒叙、补叙的手法。

诗歌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突兀而起,又以'借问谁家子'十二句来补叙'西北驰'的原因。

继而又倒叙'名编壮士籍'、告别家人时的心情;最后策马'赴国难'的一幕则与开首重合。

如此章法,象电影中的'闪回',使白马英雄的形象渐次深化,忧国去家,捐躯济难的主题则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情诗》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本篇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杂诗》,今从《文选》。

三良冢赋第一段赏析【唐代】刘禹锡骈体文

三良冢赋第一段赏析【唐代】刘禹锡骈体文

• 据传三良是雍城西北乡村一车姓大户人家的三兄弟,老大叫奄息,为人慷慨、仗 义疏财,常拿自家积蓄,接济贫困,处事公平,待人和蔼,深受方圆民众爱戴。 《黄鸟》中说他是”百夫之特”,意为百里挑一。老二仲行,文韬武略,足智多 谋,《黄鸟》中说他为”百夫之防”,-人可抵挡百人。老三缄虎,自幼习武,舞 刀弄枪,骑马射箭,无所不精。《黄鸟》中说他是”百夫之御”,-人抵御百人不 在话下。三兄弟同被拜为大夫,皆有美德良才,国人称作”车家三良。”
国学 骈体文
三良冢赋
第一段
唐代 刘禹锡
作品赏析
• 有一年秋月,刘禹锡西游千渭,行走于岐雍之间,于古道旁,看到三良冢,心 里非常悲哀,流着泪站了很长时间,踽踽而去。《三良冢赋》通过历史上残酷 的殉葬制度,抒发作者对“三良”的深痛婉惜。
• 公元前621年,周襄王三十一年二月十五,一代霸主秦穆公任好病亡,被人们称为 三良的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和缄虎三人殉葬,“临其穴,惴惴而 栗”……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称 “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 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 贞元九年,进士及第,释褐太子校书。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 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实践“永贞革新”。革新 失败后,宦海沉浮,屡遭贬谪。会昌二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 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 一千多年前,刘禹锡夜宿凤翔,第二天一大早踏着“霜凌雪洁”、“飞沙乱蓬” 探访之后,写下了《三良冢赋》并序。他说:“秋季月,吾西游千渭,出于岐雍之间, 于古道旁,得三良冢,心甚哀之。”“言念君子,心中悄悄。哀人生之长恸,赴永夕 之莫晓”。

三曹诗选评

三曹诗选评
李白曾说过:“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感觉父子三人的风格还是很大的,建安文学也不是慷慨悲凉四字就能概括尽。如《大墙上蒿行》在极乐之余, 也有不少对流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几乎首首不同。
目录分析
曹操
对酒 薤露行 善哉行 蒿里行 苦寒行 步出夏门行 短歌行 秋胡行 陌上桑
曹丕
黎阳作 芙蓉池作 寡妇诗 短歌行 于谯作 至广陵于马上作 善哉行 善哉行 善哉行
三曹诗选评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三曹
战乱
情 短歌
行薤
文学
野田

行秋
豫章
黄雀
夏门
内容摘要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是建安文学乃至魏晋文学的并峙三峰。三曹的诗作生动反映了战乱频仍时代的百姓苦 难和积极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胎息乐府,腾踊五言,开创了一个"以情纬文,以文被质"的文学新时代。本书精 选三曹代表性的诗作92篇,注释简明扼要,评析切中肯綮。
读书笔记
建安与开元、天宝,是中国诗史上两个最为重要的发展时期,历来为研究诗史的专家、学者所津津乐道。
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囊括历代一流名家作品 ☀微型评传引领知人论世 ☀精中选精, 萃取代表作 ☀当代权威学者执笔选评 ☀注释评议辅助精读细品。
就凭一句“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就应该好好读下曹操的诗,了解他的思想,而不是片面地用“宁教我负 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来脸谱化他。
曹植
泰山梁甫行 斗鸡 公宴 送应氏 送应氏 赠王粲 弃妇诗 赠徐幹 离友

2023年咏三良原文赏析整理

2023年咏三良原文赏析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2023年咏三良原文赏析整理咏三良原文赏析原文: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

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

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

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

壮躯闭幽隧,猛志填黄肠。

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

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

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

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

译文衣冠干净的三良正遇上明君秦穆公,他们才高志大,一顾一盼都光荣四射。

他们竭尽全力帮助朝政,使秦国与列国鼎足而立,受到四方称颂。

三良效忠穆公恳切殷勤忠诚不二,君臣间恩礼情义就像秋霜般干净。

穆公在生时同三良就像一个人一样,死了也不愿同三良分身。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壮士之躯埋闭在幽深墓道,威猛之志只得填充在棺木中。

人死陪葬不是礼义之举,况且还是用他的忠信良臣!霸主的基业于是乎衰败不振,而晋楚的国力趁此壮大兴隆。

魏武帝之子之所以不从父命,以人为殉,是熟悉到父亲被疾病搞迷乱了,遗命不需要遵从。

康公遵从非礼的殉葬作法,陷入父皇陷阱,我想揭竿而起讨伐那昏庸的秦康公。

解释①秦穆公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

①明后:明君,谓秦穆公。

①幽隧:墓道。

①黄肠:苏林曰: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指棺木。

①张皇:张大、扩大。

①从邪:指殉葬之作法。

①彼狂:指秦穆公子康公。

赏析:诗的前半部分写三良从详细参政到殉死身亡,写得有声有色,情感谢昂,极具现实意味,将自己的切身参政阅历融入对历史大事的观照,给予史事以丰厚的现实内蕴和情感深度。

诗作中的“一心在陈力”数语岂不正是诗人对其抱负追求和自我遭际的表白?假如再联系到革新派首领王叔文被赐死,成员王伾、凌准相继贬死的大事,那么,此处对三良殉死的咏叹,又何尝不行看作是对王叔文等惨死的哀伤?更进一步,秦穆公以三良为殉一事在历史上是颇受非议的,但诗人自有看法,一方面,曰“明后”,曰“恩义皎如霜”,曰“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大大表现出君主之贤明与君臣关系之亲密,好像是情之所致;另一方面,又严肃指出:“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用“礼”为标准,确定秦穆公的非礼。

历代咏“三良”诗文评述

历代咏“三良”诗文评述

此诗 的作者 正 是抓 住这 一事 件 ,以呼
收 藕 日期 :2 0 —0 0 1 9—0 2
作 者 简 介 :陈 建 华 (9 9一) 15 .广 东 普 宁 人
究。
r 末 韶关 学 院 中文 系 副 教 授 、 主 要从 事 中国 古 代 文 学 翮 中 国 古 代 文 化 研
维普资讯
诗评 为 ” 怆悲 号” 的 “ 辞之祖 “ 侧 哀
之 良也 .国人哀 之 。为之赋 《 黄鸟》 ”《 。 左
传》所 言 之 《 鸟》 黄 ,即 《 经 ・ 风 ・ 诗 秦 黄
鸟 》 :
关 于 “ 良” 的殉 死 ,汉 代 的 应劭 有 三 另 一种看 法 ,他 说 秦 穆公 与群 臣饮酒 ,喝 得 非常 高兴之 时 ,秦 穆公说 :“ 大家 生共 欢 乐 ,死 同悲哀 。 ”奄 息三 兄弟 欣 然 答应 了 。 秦 穆公 死时 ,三兄 弟 都 实 践诺 言 。也 就 是 说 ,三 良的 殉 葬 ,是感檄 秦 穆公 知遇 之 恩 的表 现。故 《 记 ・ 本 纪 》 正义 引 应 劭 史 秦 说 :“ 秦穆公 与群 臣饮 ,公日 : ‘ 生共此 乐 ,
天 抢 地 的 哀 号 , 表 达 了 “ 我 三 良 ” 的 强 还
烈愿望 : “ 可赎 兮 ,人 百其 身 ” 如 。以一 百 个换 一 个 也 并 不 过 分 , 因 为 “ 良 是 三
“ 夫 之 特” 百 !这 种 情 感 的 抒 发 ,大 有 “ 时
日曷 丧 ,予 及 汝 皆亡 ”【 P 0的 自我牺 牲 _ 1 ) (6
精神 ,用语 沉痛 却 极其 真诚 。 同 时 ,由 于
该诗 以双关 语 的运 用来 增 强 凄惨 悲 凉 的气
《 左传》 史 记》 均有记 载 。《 、《 左传 ・ 文公六 年》云 :“ 伯 ( 秦 即秦 穆公 )任 好卒 ,以子

曹植诗歌赏析5篇

曹植诗歌赏析5篇

曹植诗歌赏析5篇曹植生于初平三年(192年),是曹操与卞夫人的第三个儿子(卞夫人为曹操生了四个儿子:丕、彰、植、熊)。

十多岁的时候,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曹植诗歌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名都篇朝代:三国|作者:曹植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

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

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脍鲤臇胎鰕,炮鳖炙熊蹯。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

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

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名都篇》属于乐府《杂曲歌·齐瑟行》歌辞,无古辞。

诗写京洛少年斗鸡走马、射猎游戏、饮宴无度的生活。

关于此诗的写作年代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以为这是曹植早期的作品,是建安年间他看到洛阳贵游子弟耽于逸乐的生活而作,其中甚至有他本人生活的影子。

一以为从此诗所写的洛阳少年奢靡豪华的生活来看,不宜出现于建安或黄初年间,因洛阳在汉末经董卓之乱后,破败零落,贵族子弟不可能有如此骄奢淫逸的生活,故此诗宜系于太和年间曹植入京时所作,即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

考曹植于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所作的《送应氏》中说:“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可见其时的洛阳确实破落不堪,故从后一种说法。

至于此诗的主旨,历来也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说以为“刺时人骑射之射妙,游骋之乐,而无爱国之心”(《文选》六臣注引张铣语),即以讽谕为主,意在指责京洛少年的生活奢靡而不思报效国家。

一说以为“子建自负其才,思树勋业,而为文帝所忌,抑郁不得伸,故感愤赋此”(《古诗赏析》引唐汝谔语),即以少年自况,由此表示心迹。

然笔者以为此诗若定于后期所作,则其时曹植已不是裘马轻狂的少年,而其心境也抑郁不欢,故绝无可能以翩翩少年自况;而且从此诗的字里行间来看,诗人对这些贵游子弟实不无微辞,故在介绍此诗时还是取张铣的说法。

曹植古诗词鉴赏

曹植古诗词鉴赏

曹植古诗词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总结计划、党团报告、活动方案、制度手册、名言警句、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ummary plans, party reports, activity plans, system manuals, famous sayings, blessing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曹植古诗词鉴赏曹植在世子之争中不敌曹丕,遂不得曹操重用,但其在诗与散文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著有《洛神赋》《白马篇》等,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曹植的诗赋赏析

曹植的诗赋赏析

曹植的诗赋赏析曹植的诗赋赏析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箜篌引》原文、翻译及赏析•《薤露行》原文、翻译•《惟汉行》原文、翻译•《平陵东行》原文、翻译•《鰕觛篇》原文、翻译•《吁嗟篇》原文、翻译•《豫章行》原文、翻译•《蒲生行浮萍篇》原文、翻译及赏析•《当来日大难》原文及翻译•《丹霞蔽日行》原文•《野田黄雀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门有万里客》原文、翻译•《泰山梁甫行》原文、翻译及赏析•《怨诗行》原文•《怨歌行》原文、翻译•《灵芝篇》原文、翻译及赏析•《大魏篇》原文、翻译及赏析•《精微篇》原文•《孟冬篇》原文•《桂之树行》原文、翻译及赏析•《当墙欲高行》原文、翻译及赏析•《当欲游南山行》原文、翻译•《当事君行》原文、翻译•《当车以驾行》原文、翻译•《妾薄命二首》原文、翻译•《名都篇》原文、翻译及赏析•《美女篇》原文、翻译•《白马篇》原文、翻译及赏析•《苦息行》原文、翻译•《升天行二首》原文、翻译•《五游篇》原文、翻译及赏析•《远游篇》原文及翻译•《仙人篇》原文及翻译•《飞龙篇》原文及翻译•《斗鸡篇》原文及翻译•《盘石篇》原文•《驱车篇》原文•《种葛篇》原文及翻译•《弃妇篇》原文及翻译•《应诏诗》原文及翻译•《朔风诗》原文及翻译•《矫志诗》原文及翻译•《闺情》原文•《公宴诗》原文、翻译•《侍太子坐》原文、翻译•《赠徐干》原文、翻译•《赠丁仪》原文、翻译•《赠王粲》原文、翻译•《又赠丁仪王粲》原文、翻译•《赠丁翼》原文、翻译•《赠白马王彪并序》原文、翻译及赏析•《送应氏诗二首》原文及翻译•《三良诗》原文及翻译•《游仙诗》原文及翻译•《杂诗六首》原文、翻译及赏析•《闺情》原文、翻译及赏析•《七哀诗》原文、翻译及赏析•《情诗》原文及翻译•《喜雨诗》原文及翻译•《失题》原文•《离友诗》原文、翻译及赏析•《妒诗》原文•《髑髅诗》原文•《艳歌》原文•《乐府》原文及翻译•《芙蓉池》原文•《言志》原文•《杂诗》原文•《歌》原文•《甘露讴》原文•《嘉禾讴》原文•《白鹊讴》原文•《白鸠讴》原文•《木连理讴》原文•《杂诗》原文及翻译•《登台赋》原文及翻译•《节游赋》原文•《临观赋》原文•《游观赋》原文•《东征赋》原文及翻译•《籍田赋》原文及翻译•《述行赋》原文及翻译•《感节赋》原文•《娱宾赋》原文•《潜志赋》原文及翻译•《九愁赋》原文及翻译•《叙愁赋》原文及翻译•《离思赋》原文•《释思赋》原文•《愁思赋》原文及赏析•《慰子赋》原文及翻译•《慰子赋》原文及翻译•《静思赋》原文•《归思赋》原文•《洛神赋》原文、翻译及赏析•《出妇赋》原文•《感婚赋》原文、翻译•《大暑赋》原文、翻译及赏析•《愁霖赋》原文、翻译及赏析•《喜霁赋》原文、翻译及赏析•《九华扇赋》原文、翻译及赏析•《迷迭香赋》原文、翻译及赏析•《车渠碗赋》原文及翻译•《酒赋》原文及翻译•《芙蓉赋》原文及翻译•《神龟赋》原文•《白鹤赋》原文•《离缴雁赋》原文•《鹞雀赋》原文、翻译及赏析。

曹植著名的诗歌赏析大全

曹植著名的诗歌赏析大全

曹植著名的诗歌赏析大全曹植,字子建,沛国谯县人,生于东武阳,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

我在此整理了曹植著名的诗歌赏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曹植著名的诗歌赏析11七步诗曹植〔两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菽一作: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2梁甫行曹植〔魏晋〕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草野一作:草墅)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此诗描述了边海百姓的艰难生活,比较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惨痛景象,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

全诗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的手法,使边海贫民悲惨的生活图景跃然纸上,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3杂诗七首·其四曹植〔两汉〕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萧统《文选》选录曹植《杂诗》六首,获得历代诗评家的赞赏和肯定,是曹植诗歌中的著名篇章。

此诗是其中的第四首。

曹植著名的诗歌赏析21七哀诗曹植〔两汉〕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全诗处处从思妇的哀怨着笔,句句暗寓诗人自己的遭遇,诗情与寓意浑然相融,意旨含蓄,音韵和谐晓畅,情感哀伤凄婉。

此诗确是一首充分体现了“建安绝唱”特色的上乘作品。

2白马篇曹植〔两汉〕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植《三良诗》简析
作者:陆燕萍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1期
摘要:曹植《三良诗》的诗意各家众说纷纭,从曹植的性格和历史上记载的曹植的行事作风,从诗歌的内容和它的写作背景还有前后期曹植的风格的变化来看,都很好的证明了这首诗歌是曹植表述忠义的真心。

关键词:曹植;《三良诗》;忠义
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019-01
一、总述
曹植的作品在《文选》中共收录三十七首,可见他的诗歌著作与萧统的选文标准有许多相似之处,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其当时的文学潮流。

曹植的诗歌在《文选》中数量已算不少的了,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我只就《三良诗》一首自己觉得很有感触的诗歌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

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

生时等荣乐,既没同忧患。

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

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叹。

长夜何冥冥,一往不復还。

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诗的内容是:功勋名望的取得不是由自己来决定的,是天命所决定的,因此自己不要有什么行动来试图取得,天命是不可违背的。

这首诗歌的由来是:秦穆公与群臣饮酒,喝到心满意足时对群臣说:“生共此乐。

死共此哀。

”群臣等许诺,等到公元前621年,秦穆公驾崩,命令一百七十人殉葬,其中有子车氏三兄弟《左传·文公六年》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曹植《三良诗》是以
《黄鸟》三章挽歌为基础写的。

现《诗经·秦风》有《黄鸟》篇,毛传小序云:“《黄鸟》,哀三良也,国人刺穆公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

”《黄鸟》原诗如下:
交交黄鸟,至于棘。

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万夫之特。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

谁从穆公?子车仲行。

唯此仲行,百夫之防。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至于楚。

谁从穆公?子车针虎。

唯此针虎,百夫之御。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在这首《黄鸟》里,就已经把子车氏三兄弟的事迹详细记录了,建安之杰曹植正是在此基础上写出了著名的咏史诗《三良诗》,除此之外,吟咏此事的还有王粲的《咏史诗》、陶渊明的《咏三良》、柳宗元的《咏三良》、刘敞的《哀三良》、苏轼的《秦穆公墓诗》、苏辙的《三良诗》等,各家所持有的见解各不相同,有的是讥讽秦穆公的,有的是讥讽秦康公的,更有的是讥讽“三良”的……虽然各家持有的观点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中心论点是很明显的,只有曹植的《三良诗》历来颇多争议,聂文郁先生在《曹植诗解译》中对曹植的《三良诗》作了详细的评议,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学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联系作者的身平及其所经历的政治遭遇,我觉得这首诗是作者自述忠怀的作品。

二、对诗意的不同理解
由于各家在评论此诗的时候,所持有的观点不尽相同,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这首诗歌,因此对于这首诗歌的主旨众说纷纭,但是主要的有一下几种:
(一)“哀三良不得其死”说
刘履《选诗补注》卷二:“此哀三良之不得其死也。

言功名不可以强为,惟于忠义所在乃吾心之所安也;且秦穆既死,彼三臣者皆以身殉,徒自害耳。

盖臣之于君,生既共荣,死则同患,固其理也。

人但言捐躯报国不以为难,然究其所以杀身者,必欲当理而合乎忠义,使心中安焉,无所疑虑,则诚独不易矣。

今三良之就死,乃不顾其非礼,而曲从君命,引岂安于忠义
者载?是以不免临穴悲叹而有惴栗之意,故下文特为之哀惜也……子建此篇持论公正,诚有补于世教,咏史者宜取法焉。


(二)谴责秦穆公说
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五:“与王仲宣所咏,人同,事同,然却题不同。

仲宣是咏史诗,故兼责秦穆。

子建是咏三良诗,故专表三良。

专表三良而不及穆公,政所以深责穆公。


(三)肯定三良以身殉秦穆公说
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七十三:“《三良》事见于《诗》、《左传》,皆云‘秦穆杀之以殉’。

坡诗独云:‘乃知三子殉公意,亦如齐之二客从田橫。

今人不复见此等,乃以所以疑古人。

’此说甚新。

后读子建《三良》诗,云‘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

生时等荣乐,既没同忧患。

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

’乃知子建已有此论。


(四)自述忠怀说
陈祚明说:“咏三良何必言‘功名不可为’,尔时三良何遂不可为功名?若咏三良,何从云‘杀身良独难’、‘一往不复还’?盖子建实欲建功于时,观《责躬诗》可见。

今终不见用,已矣,功名不可为矣。

文帝之猜疑起于武帝之钟爱,此时相遇不堪,生不如死,慨然欲相从于地下,而杀身良难,一往不返,徘徊顾虑,是以隐忍而偷生也。

子恒既从夺嫡为嫌,其待陈思诚有生人所不能忍者,故愤懑而作,追慕三良。


综合曹植的生平及其所经历的遭遇来看,我觉得《三良诗》在诗意上更多的是用来自述忠怀的。

从曹植在历史资料中的记载,我们知道曹植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说曹植的《三良诗》是他想用来保身的说法是不符合史记的,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证明曹植在这里所表述的是自己的真心:
1、诗人的性格及行事作风
曹植不谙世事的经历,加上长期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使他形成了善良单纯的性格,许多大臣劝他与其兄曹丕力争天下,但他不愿篡汉自立,兄弟失和,因此他在争夺皇位的时候优柔寡断,还轻信了别人,最终导致在争夺地位的时候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2、曹植后期人格的变化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即魏明帝,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他的遭遇正是“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的最真实记录,由此可以看出曹植在这里所要表的确实是他的真心。

3、曹丕与曹植的最后见面
曹丕几乎一生都在记恨曹植,但是他在征吴失败后,路过曹植的封地,就顺便去看了他一眼。

但历史并没有记下这对一生都在记恨,又割不断兄弟之情的兄弟在见面是都发生了什么,只是记录了大致的过程和结果:“六年帝东征,还,过雍丘,幸植宫,增户五百”,五个月后,曹丕驾崩。

可以想想,或许曹丕在见了弟弟的窘迫后产生了恻隐之心,这一举动也给本来心性善良的曹植带来了震撼,因此他们的恩怨就在这刻化解了。

三、总结
综合历史上曹植的为人和他的性格来看这首《三良诗》确实是曹植自述忠心的优秀作品,它融叙述历史事实、抒发自己的内心于一炉,寄寓悠远,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参考文献:
[1]聂文郁.曹植诗解译[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2]黄节.曹子建诗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3]叶适.习学记言序目[M].北京:中华书局,19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