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诗歌鉴赏公开课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指导专题(1)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第42页
【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含 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词) 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 该字(词)衬托了怎样意境或表示了 诗人怎样情感。
鉴赏惯用语如: a、用语工整,形象地勾画出……画面。
第43页
“冰心”高洁心性,古人用“清如玉 (壶张孝冰祥”《比念奴喻娇一过个洞人庭》光)明——磊岭落南一心年性仕。途生涯
中, 自己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第11页
4.菊花——坚贞高洁品质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高尚和纯洁。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示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追求。
高考试卷上提问方式: 你认为某一联中最生动传
神字(词)是哪个? 为何?
【提问变体】 某一字(词)从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谈谈你了解。
第41页
【方法点拨】
古人作诗考究炼字, 这种题型是要 求品味这些久经锤炼字妙处。诗歌字、 词、名句含有形象、凝炼、含蓄特点, 鉴赏时应注意其深层含义。对典故性 字词, 要挖掘典故之本义, 探寻作者之 用意(即内蕴), 答题时注意采取“委 婉”、“含蓄”、“蕴藉” 等词语。
❖ C、修辞手法: 映衬、象征、夸大、拟人、对 比、比兴、比喻、借代、对偶、反问、设问和 双关等。
❖ 附: 观察角度改变。
第33页
【答题步骤】 第一步, 指出利用表现手法;第二步, 指出这种手法在诗歌中详细利用; 第三步, 说出利用该手法好处。
第34页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05年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公开课课件
《考试说明》
③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诗歌是作者思想的产物,同一事物,作者的世界观不同,处境不同, 审美情趣不同,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就不同。古代诗歌阅读,就是 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④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诗歌是艺术地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高考通 过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鉴赏的考查,可以评估出一个人的 文学品位。 ⑤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属于创造思维的范畴,不但需要调动考 生阅读的积极性,还要开动考生主观思维的机器,科学地评价一首 诗的思想内容。
①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诗歌中的词语多是内涵丰富、文学性很强的词语,正确理解这 些词语在诗歌中的含义,对于正确分析综合并鉴赏诗歌,有着 重要的意义。如果对诗歌中词语的含义不能正确理解,也就很 难谈得上对于整首诗作分析和鉴赏。 ②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每一首诗歌都表达一定的思想,通过对概括诗歌中心思想的考 查,透视考生的整体概括能力
材料为陈文龙的《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 宋诗,字里行间充满了爱国情感。 分值及题量无变化 ,从题型上看,是对2018、2019年全国卷的继 承。 第15题为四选一的选择题,3分, 第16题是问答题6分,围绕 诗句含义理解来命制的表现手法题。 导向和启示 、考查重点: 1、诗句和主旨的理解,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2、注重在读懂基础上的赏读。
2020年山东模考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陈文龙[注]
斗垒孤危势不支,书生守志定难移。 自经沟渎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时。 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树降旗。 一门百指沦胥尽,唯有丹衷天地知。 [注]陈文龙:南宋咸淳年间状元,元兵攻占福州时被俘,绝食而死。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公开课教案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诗歌鉴赏导言1.1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1.2 教学内容诗歌的定义与分类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的表达技巧与艺术特色1.3 教学方法讲授与示范分析与讨论实践与练习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练习与点评第二章: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一——比喻与象征2.1 教学目标理解比喻与象征的概念与作用学会运用比喻与象征进行诗歌创作2.2 教学内容比喻的种类与作用象征的含义与运用比喻与象征在诗歌中的案例分析2.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创作与分享讨论与点评2.4 教学评估创作练习作品展示与点评第三章: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二——拟人与托物言志3.1 教学目标理解拟人与托物言志的概念与作用学会运用拟人与托物言志进行诗歌创作3.2 教学内容拟人的手法与效果托物言志的技巧与运用拟人与托物言志在诗歌中的案例分析3.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创作与分享讨论与点评3.4 教学评估创作练习作品展示与点评第四章: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三——对比与排比4.1 教学目标理解对比与排比的概念与作用学会运用对比与排比进行诗歌创作4.2 教学内容对比的运用与效果排比的种类与特点对比与排比在诗歌中的案例分析4.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创作与分享讨论与点评4.4 教学评估创作练习作品展示与点评第五章:诗歌的表达技巧之四——寓情于景与借景抒情5.1 教学目标理解寓情于景与借景抒情的概念与作用学会运用寓情于景与借景抒情进行诗歌创作5.2 教学内容寓情于景的手法与效果借景抒情的技巧与运用寓情于景与借景抒情在诗歌中的案例分析5.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创作与分享讨论与点评5.4 教学评估创作练习作品展示与点评第六章: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五——叙事与抒情6.1 教学目标理解叙事与抒情在诗歌中的结合方式学会在诗歌中运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6.2 教学内容叙事与抒情的相互关系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技巧与运用叙事与抒情在诗歌中的案例分析6.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创作与分享讨论与点评创作练习作品展示与点评第七章:诗歌的表达技巧之六——用典与引用7.1 教学目标理解用典与引用的概念与作用学会运用用典与引用进行诗歌创作7.2 教学内容用典的种类与作用引用的手法与运用用典与引用在诗歌中的案例分析7.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创作与分享讨论与点评7.4 教学评估创作练习作品展示与点评第八章: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七——叠词与反复8.1 教学目标理解叠词与反复的概念与作用学会运用叠词与反复进行诗歌创作叠词的运用与效果反复的手法与特点叠词与反复在诗歌中的案例分析8.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创作与分享讨论与点评8.4 教学评估创作练习作品展示与点评第九章:诗歌的表达技巧之八——节奏与韵律9.1 教学目标理解节奏与韵律的概念与作用学会运用节奏与韵律进行诗歌创作9.2 教学内容节奏的种类与运用韵律的特点与效果节奏与韵律在诗歌中的案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创作与分享讨论与点评9.4 教学评估创作练习作品展示与点评第十章:诗歌鉴赏的综合实践10.1 教学目标综合运用所学的诗歌表达技巧进行鉴赏与创作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与创作水平10.2 教学内容诗歌鉴赏的实践方法诗歌创作的步骤与技巧诗歌鉴赏与创作的案例分析10.3 教学方法指导与实践创作与分享讨论与点评10.4 教学评估创作练习作品展示与点评第十一章:诗歌鉴赏的语境分析11.1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语境的概念与作用学会运用语境分析进行诗歌鉴赏11.2 教学内容诗歌语境的种类与特点语境分析的方法与技巧语境分析在诗歌鉴赏中的应用案例11.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分析与讨论实践与练习1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练习与点评第十二章:诗歌鉴赏的风格与流派12.1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风格与流派的基本概念学会区分不同风格与流派的诗歌12.2 教学内容诗歌风格的种类与特点诗歌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常见诗歌风格与流派的案例分析12.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分析与讨论实践与练习1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练习与点评第十三章:诗歌鉴赏的主题与情感13.1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主题与情感的关系学会分析诗歌主题与情感的表达13.2 教学内容诗歌主题的种类与内涵诗歌情感的体现与解读诗歌主题与情感分析的案例分析13.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分析与讨论实践与练习1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练习与点评第十四章:诗歌鉴赏的修辞手法14.1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修辞手法的概念与作用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诗歌鉴赏14.2 教学内容常见诗歌修辞手法的种类与特点修辞手法的运用与效果修辞手法在诗歌鉴赏中的应用案例14.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分析与讨论实践与练习1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练习与点评第十五章:诗歌鉴赏的综合评价15.1 教学目标学会从多个角度进行诗歌鉴赏的综合评价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与批评水平15.2 教学内容诗歌鉴赏的评价标准与方法诗歌鉴赏的要点与技巧诗歌鉴赏综合评价的案例分析15.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分析与讨论实践与练习1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练习与点评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诗歌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诗歌的表达技巧与艺术特色3. 比喻与象征的运用4. 拟人与托物言志的手法5. 对比与排比的效果6. 寓情于景与借景抒情的结合7. 叙事与抒情的融合8. 用典与引用的应用9. 叠词与反复的运用10. 节奏与韵律的把握11. 诗歌语境的分析12. 诗歌风格与流派的识别13. 诗歌主题与情感的解读14. 诗歌修辞手法的运用15. 诗歌鉴赏的综合评价难点:1. 诗歌表达技巧的深入理解和运用2. 诗歌语境、风格、主题、修辞手法的综合分析3. 诗歌鉴赏的综合评价,包括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和批评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您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提升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高考诗歌鉴赏公开课课件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考生需要能够分析诗歌的主题、 情感和意境,理解诗人所表达的 思想和感情。
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考生需要掌握诗歌常用的艺术手 法,如比喻、拟人、象征等,并 能够分析其在具体诗歌中的运用 。
高考诗歌鉴赏的题型分析
客观题
通常为选择题,要求考生从多个选项中选择出正确的答案,主要考察考生的基本概念和 常识。
主观题
通常为简答题,要求考生对诗歌进行深入分析,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主要考察考 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高考诗歌鉴赏的评分标准
知识点掌握
对诗歌基本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程度。
分析能力
对诗歌主题、情感、艺术 手法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关注诗歌流派和代表人物
了解不同流派的风格特点和代表人物,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认识。
多做真题,加强实战演练
STEP 02
STEP 01
模拟考试
练习历年真题
多做历年高考诗歌鉴赏真 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 ,提高答题技巧。
STEP 03
分析错题原因
针对错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 加强练习。
Part
03
高考诗歌鉴赏的实战演练
近五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解析
总结词:深入解析
详细描述:对近五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进行深入解析,包括题目的难易程度、考 点分布、常见题型等方面,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高考诗歌鉴赏的命题趋势和特点。
高考诗歌鉴赏模拟题解析
总结词:实战演练
详细描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模拟题进行解析,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实战能力。
详细描述
诗歌的语言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如精炼、含蓄、形象等。在鉴赏诗歌时,要 深入分析诗歌的语言,探究其语言特点和风格,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和手法 。
高三诗歌赏析优质公开课优秀课件(1)
高三诗歌赏析优质公开课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诗歌欣赏》第三章“唐诗的艺术”,具体内容包括《春望》、《月夜》、《登高》三首唐诗的赏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诗的艺术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 通过对比阅读,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情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他们对古典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意境与情感的把握。
教学重点:唐诗的艺术特点、对比阅读和分析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中国诗歌欣赏》辅导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月亮、高山等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自然美,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唐诗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春望》、《月夜》、《登高》三首诗。
3. 诗歌朗读:让学生朗读三首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诗歌解析:详细讲解三首诗的背景、意境、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5. 对比阅读:分组讨论三首诗的异同,培养学生对比阅读和分析能力。
6.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高考诗歌赏析真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诗歌赏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春望》、《月夜》、《登高》诗歌赏析2. 内容:a. 唐诗的艺术特点b. 三首诗的背景、意境、情感c. 对比阅读和分析方法d. 高考诗歌赏析真题解析七、作业设计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批改并给出指导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更多唐诗,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推荐阅读《全唐诗》、《唐诗三百首》等书籍。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侧重于经典唐诗的赏析,如《春望》、《月夜》、《登高》等。
公开课诗歌语言鉴赏优质课件
公开课诗歌语言鉴赏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诗歌语言鉴赏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对古典诗词语言的深入理解和品鉴。
重点分析唐诗、宋词中的语言特色,通过对诗歌中关键字、句的解读,使学生领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语言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诗歌中关键字、句的深入解读,以及诗歌意境的把握。
教学重点:诗歌语言鉴赏的方法,以及如何从语言、情感、形象等方面进行品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课外诗词鉴赏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古典诗词朗诵,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介绍诗歌语言鉴赏的基本方法,包括关注关键字、句,了解诗人生平,联系时代背景等。
3. 实践分析:选取一首唐诗和一首宋词进行详细解读,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步骤,逐步学会鉴赏诗歌。
a. 分析唐诗《登高》中的关键字、句,品味其意境。
b. 解读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情感表达和形象描绘。
4.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进行鉴赏,并分享心得。
5. 例题讲解:针对诗歌语言鉴赏的题型,进行讲解和示范。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诗歌语言鉴赏的基本方法2. 唐诗《登高》解读3. 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解读4. 课堂互动:学生分享心得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从课外选取一首古典诗词进行鉴赏,不少于500字。
答案要求:包括诗歌背景、关键字句解读、意境分析等。
2. 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一些课外诗词鉴赏资料,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提高鉴赏能力。
公开课高三语文复习鉴赏诗歌ppt课件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祝愿同学们:
考场得意,人生诗意!
【解析】解答分析古诗意境试题采用“描→点→析”三步法。 【答案】半夜,四野万籁无声,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 色,照射疏竹,泉水轻声作响,山中的鸟儿不时传来一声鸣叫。 (步骤一)作者描绘出月下西园凄清寂静的景象, (步骤二) 抒发了自己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无人理解的寂寞郁悒的 情怀。(步骤三)
考纲解读
1、新课程语文高考说明及考纲对诗歌鉴赏
有三个要求: 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 巧; 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 度; 三是在诗歌鉴赏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拓展延 伸。 2、古代诗歌鉴赏属于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层级为E级。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 ◆ 2.掌握鉴赏诗歌意境的方法。 ◆ 3、学会分析诗歌的写景特色(角度)及作用
(2)作用: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离别时的无限凄楚,对人物形象和环 境气氛起着烘托渲染的作用,衬托了离别的伤感.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题型二:分析写景特色及作用型
提问方式: (1)这首词从哪些角度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2)这首诗在写景上用了哪些技巧? (3)请分析这首诗的写景特色及作用
第二问: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 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 的雄伟壮丽气势。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诗歌鉴赏公开课教案
诗歌鉴赏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第三章,详细内容为《山水田园诗鉴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山水田园诗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提升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山水田园诗的背景、发展及其代表诗人;2. 学会运用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分析并评价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及其鉴赏方法;2. 教学重点:掌握山水田园诗的背景、发展及其代表诗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山水画,引导学生欣赏,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山水田园诗。
2. 讲解:(1)介绍山水田园诗的起源、发展及其代表诗人;(2)分析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3)讲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 实践:(1)展示一首山水田园诗,引导学生分析其艺术特色;(3)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
4. 例题讲解:(1)分析王维的《山居秋暝》的艺术特色;(2)鉴赏李白的《庐山谣》。
5. 随堂练习:(1)分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的艺术特色;(2)鉴赏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六、板书设计1. 山水田园诗背景与发展2. 山水田园诗代表诗人3. 山水田园诗艺术特色4. 诗歌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的艺术特色;(2)鉴赏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 答案:(1)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以描绘田园风光为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2)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绘了边塞风光,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山水田园诗的背景、发展、艺术特色及鉴赏方法。
但在课堂时间分配上,可以适当增加学生讨论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高考诗歌鉴赏评价情感与观点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答题规范
要抓住题干,审清答题要求。
①抒发……旳思想感情 ②反应……旳社会现实 ③体现……旳情趣 ④寄托……旳情怀
⑤体现……旳追求 ⑥流露……旳倾向 ⑦发出……旳感叹 ⑧袒露……旳心迹
课堂练习
抓住经
•
典意象
关河令
抓住关 键词
•
周邦彦①
•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
②,云深无雁影③。
•
更深人去沉寂。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
技法点拨
钥匙三——查序注
一般交代创作旳年代、 缘由、背景,多为整个
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
利于把握诗歌思想情感。
序注(背景)——鉴赏旳灯塔,主题旳指导
注释分类
简介写作背景 简介有关诗句 简介作者 简介别人评价
所暗示内容
暗示诗人旳创作动机及本诗旳思想感情。
暗示本诗旳用典或意境 暗示本诗旳写作风格,从中琢磨出本诗旳 感情基调。 暗示本诗旳艺术特色或本诗旳思想内容。
满江红
登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楼有感 岳飞
抗金名将, 收复失地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痛凤心 楼
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
郊畿,风尘恶。 愤恨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
黄鹤。
决心
畅心
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旳复杂感情,能 站在一定旳高度进行客观详细旳分析 评价。
考察形式:或单独设题,或与鉴赏诗词旳 形象、语言或体现技巧联络在一起设题。
技巧点拨
《春夜喜雨》
钥匙一——审标题 ——体现欢愉喜爱之情
高三诗歌赏析优质公开课优秀课件
高三诗歌赏析优质公开课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诗歌之情”,重点内容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琵琶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的韵律、意象、情感,掌握古代诗歌的赏析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琵琶行》的创作背景,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及诗歌创作意图。
2. 能够分析《琵琶行》的韵律、意象、情感,提高诗歌赏析能力。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他古代诗歌进行独立赏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的意象、情感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琵琶行》的创作背景,掌握古代诗歌的赏析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辅导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古筝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古人的情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展示:介绍诗人白居易及《琵琶行》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情感表达。
3. 诗歌朗读:全班同学齐读《琵琶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例题讲解:分析《琵琶行》中的意象、情感,讲解古代诗歌赏析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另一首古代诗歌,并进行小组讨论。
7.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赏析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琵琶行》赏析2. 板书内容:a. 诗人:白居易b. 创作背景:贬官、送别c. 意象:月、水、马、琵琶等d. 情感:离愁别绪、忧国忧民e. 赏析方法:关注背景、把握意象、体会情感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提高了学生对古代诗歌赏析的兴趣和积极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白居易诗选》,进一步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诗歌艺术。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诗歌创作,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高考诗歌鉴赏点面结合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何为“点”?何为“面”?
所谓“点”,指旳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 旳形象状态特征旳详细描写;所谓“面”, 指旳是对人事景物旳论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点”旳详细描写和“面” 旳论述或概括性描写旳有机结合。
“点”,能够突出要点,体现深度。
“面”,能够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点面结合,能够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应 人事景物旳形象状态,最充分地体现思想, 抒发感情。
诗歌中旳点面结合写景: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描写雪景,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旳 景象渲染出一种荒寒寂寞旳境界。虽未直 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 天盖地旳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旳寒 气。
可见:
“千山”“万径”是“面”,
“孤舟蓑笠翁”是“点”。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 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旳气势笼罩全篇 。首先点出杭州位置旳主要、历史旳悠久,揭示 出所咏主题 。(面)
自“烟柳”下列,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 州之形胜与繁华 。(点)
[应用体验] (2014·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 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 人归春也归。
[注] 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 《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反思总结:
(3)正确把握人物形象旳措施之三
:
知人论了事解,作关者注旳背生景平、思想、所处时代
旳特征等,尤其是详细旳创作背景。要 尤其注意注释、题目等 ,做到合理联 想。
小结:怎样正确鉴赏古诗中旳人物形象?
1、从人物旳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 度入手分析,关注反应感情旳词语(情语)。
2、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 刻画人物所起旳作用。分析诗中出现旳详细景物 旳含义,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旳思想感情。
反思总结:
(1)正确把握人物形象旳措施之一:
抓住诗词中对人物旳正面 (直接)描写(语言动作、外 貌、心理、神态)之处
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接近外城。)
问:诗中旳陆鸿渐是怎样旳一种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例题
(2014·山东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宋]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注]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旳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 诗加以分析。(4分)
有时将客到,随意看花开。
拂拭莓苔石,招携玛瑙杯。
昏鸦归欲尽,数个入诗来。
【注】 ①这首诗是作者过访友人杨伯虎居 所旳即兴之作。②小台,即小楼。
(1)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杨伯虎旳形象特点 。(5分)
答:疏竹围楼台,显示了居所环境旳幽静和 雅致;携客看花、饮酒作诗,显示了居所主 人心境陶然,乐在其中旳雅趣。从中能够看 出诗人远离闹市、随性自然、闲适淡泊旳隐 者情怀。
y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诗词鉴赏须知术语及其利用
类概 别念
说明
例句
记 叙
•
记叙人物经历或事情 发生、发展、改变过
程。
1. 表
描 写
•
用生动形象语言对人 物、事件、环境所作 详细描绘和刻画
达 方
议 论
•
对人和事物好坏、是 非、价值、特点、作
式
用等所表示意见
• 表示作者强烈爱憎、
抒 好恶、喜怒、哀乐等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 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2. 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传说,因为古代人们和外出亲人难通音 讯,所以又让大雁负担了“信使”使命。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 生。 ——李煜《清平乐》
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
17/47
二、月亮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很自然地将人悲欢离 合与月阴晴圆缺联络起来。月圆便想起团圆,月缺便想起分离。 而人生总是离多聚少,且往往是月缺人也缺,月圆人不圆。故 人看见月亮很轻易触景生情,想起故乡、亲人。
有突出事物特征,
把抽象事物形象化
作用。
•
表修 • 示辞
技手 借 巧法 代
借用相关事物来代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替所要表示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 全体,详细代替抽 天台四万八千丈, 象,用特征代替人。 对此欲倒东南倾
借代利用使语言简
8/47
类概 别念
说明
例句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
设 问
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 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 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 鞍少驻初程。
1. 问 君 能 有 几 多 愁 ? 恰 似 一 江春水向东流。
最新公开课诗歌鉴赏之意象优质教案
最新公开课诗歌鉴赏之意象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诗歌鉴赏》章节,主要详细内容为意象的辨识与分析。
通过学习,学生将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诗歌中的意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意象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学会辨识和分析诗歌中的意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意象的深层含义理解和分析。
教学重点:意象的辨识、分析和解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首具有意象的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意象美。
2. 讲解:讲解意象的概念、作用以及在诗歌中的表现形式,结合教材中的例子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挑选一首诗歌,引导学生从意象的角度进行分析,讲解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意象分析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交流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意象在诗歌鉴赏中的应用2. 板书内容:意象概念意象作用意象辨识与分析方法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的一首诗歌,从意象角度进行解读。
2. 答案要求:要求学生列出诗歌中的意象,分析其作用和深层含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诗歌,积累更多意象素材,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开展诗歌鉴赏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意象的辨识与分析是诗歌鉴赏的教学难点与重点。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理解意象的深层含义对于解读整首诗歌至关重要。
1. 意象辨识:要求学生能够识别诗歌中的具体意象,如自然景物、历史典故等。
高考诗歌鉴赏公开课ppt课件
一、读标题
题:即题诗.
大庾岭:交代地点。(也是重要 的信息点等会我们再说)
驿:驿站。——说明诗人 应该是在旅途,很有可能 跟羁旅情怀有关。
4
一、读标题
明诗歌类别
5
二:读作者
宋之问 (约656--712)初唐 时期的著名诗人。武后时,官尚方 监丞,谄事张易之,易之败,贬泷 州参军。中宗时,官考功员外郎, 知贡举。因受贿,贬赵州长史。睿 宗即位,流钦州,赐死。
• 感谢大家的真诚配合!
27
28
29
• ——何为虚?何为实?虚实结合的作 用效果如何?
六、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15
题大庾岭北驿① 【唐】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②。
【注释】:① 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 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 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②《荆州记》 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 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 1“南飞雁”这一意象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 要分析。(4分)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联进行赏析。
25
【总结】读懂诗歌,把握诗歌思想情感,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读标题 明诗歌类别 2.读作者 明写作背景 3.读注解 明疑点难点 4.读意象 明思想内容 5.读末句 明诗歌主旨 6.读题干 明答题方向
26
•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
•诗歌可以丰富人的内蕴,升华人 的气质!
•稍近为明年高考,长远为自己的 终身发展,希望大家能读懂诗, 会读诗,多读诗,用诗歌来涵养 自己!
•
流放到荒远地方的悲哀心情1。9
高考诗歌鉴赏公开课课件
针对真题,提供有效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帮助学 生掌握答题方法。
答案解析
对真题答案进行详细解析,指出答题要点和易错 点,帮助学生理解答题规范。
模拟练习
模拟题设计
根据高考诗歌鉴赏的考点和命题趋势,设计具有代表性的模拟题 。
答题指导
针对模拟题,提供详细的答题指导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要 求和答题方法。
详细描述
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通读整首诗, 理解其大意,把握诗歌的主题。可以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语言 等特点来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
分析手法,理解意境
总结词
分析诗歌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详细描述
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分析诗歌所采用的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等,以 及诗歌的节奏、韵律和音韵等要素,从而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分析手法型
总结词
考察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详细描述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分析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并指出其作用。答题时需准 确指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并指出对主题和情感的表达作用。
炼字型
总结词
考察学生对诗歌语言的锤炼和品析能力。
详细描述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品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体会其精妙之处。答题时需分析词语在诗句 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指出其形象、生动、传神之处,并阐述对主题和情感的表达作用
详细描述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如 喜怒哀乐、爱憎好恶等,并指出其表达方式 。答题时需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情感态度的 表达方式,并阐述对主题和情感的表达作用 。同时需注意情感的复杂性,不要简单化或 绝对化。
05
CATALOGUE
最新诗歌鉴赏公开课课件
最新诗歌鉴赏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第三单元,主要包括李清照的《如梦令》、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三首诗歌。
这些诗歌均为唐宋时期的著名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鉴赏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鉴赏方法,能够从题材、情感、意象、技巧等方面分析诗歌。
2. 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分析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心理状态,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例,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2. 诗歌鉴赏方法讲解:介绍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包括题材、情感、意象、技巧等方面。
3. 对比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李清照的《如梦令》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分析两首诗歌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
4. 深入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疑问,详细讲解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一首未知诗歌的特点和内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歌结构:诗题、作者、朝代、诗歌类型。
2. 板书诗歌鉴赏方法:题材、情感、意象、技巧。
3. 板书诗人创作风格:李清照、辛弃疾、白居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一首未知诗歌的特点和内涵。
2. 答案:未知诗歌的特点和内涵分析,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古典诗词,提高人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诗歌鉴赏方法讲解1. 题材:诗歌的题材是诗人通过诗歌表达的内容和主题。
不同题材的诗歌具有不同的情感色彩和艺术特点。
例如,山水田园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爱情诗以表达男女之间的情感为主,充满了浪漫和激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高考诗歌鉴赏之情感类学习目标:
1、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思考,掌握诗歌鉴赏之情感类的答题步骤。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点拨,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温馨提示:诗歌犹如茶叶,我们的任务是把它泡开,变成一个故事,一则日记,一篇散文。
悟其情感,品其浓香。
方为泡诗!
一、方法引领
说出下列诗句抒发的情感。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5、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变体: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
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步骤一;用词语概括抒发的情感。
步骤二: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二、真题再现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三、我们命题吧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
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要求:围绕高考诗歌鉴赏之情感类的命题形式,进行命题。
我来命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