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分类汇总:古诗词鉴赏2
四川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含答案
古诗词鉴赏专题成都市棠湖中学(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能得……请余赋诗(节选)杜甫雪飞玉立尽清秋,不惜奇毛恣远游。
在野只教心力破,千人何事网罗求。
一生自猎知无敌,百中争能耻下鞲[注].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穴莫深忧。
[注]下鞲,驾驭老鹰所用的臂套。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雪飞玉立"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白鹰的形象。
B.“不惜奇毛恣远游"写白鹰爱好于清秋时节肆意远游.C.颔联说白鹰在野外邀游之际,千方百计躲避人们的抓捕.D.尾联进一步借大鹏、狡兔来衬托白鹰高超的本领。
15。
请解释颈联的意思并分析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4.C15。
意思:白鹰一生可自行猎取食物,天下无敌,具有百发百中的本领,怎能让它不鄙视被役使的命运。
情感:诗人通过对白鹰傲视众生、不受奴役的赞美,抒发了诗人追求理想,不甘于命运摆布的雄心壮志。
南充市阆中中学(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14-15题.苦寒行刘克庄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①不知屏外寒.[注]①中酒:喝醉了酒。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起句“十月边头风色恶”,点明了官军戍边的时间、地点与环境,语言简洁,紧扣题旨.B. 诗歌第三句不仅问而不答,引起读者的深思,而且巧妙地将笔触引向对“热官”的描写。
C. 五、六句描写京城中的高官日上三竿还在府中高卧未起,并未打算从关内启程运送寒衣.D。
整首诗歌含蓄蕴藉,对人物的境遇不作过多的评论,却在客观描绘中寄寓着强烈的感情.15。
这首诗题为《苦寒行》,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官军的“苦寒”的。
(6分)14. C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江苏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古诗词鉴赏专题江苏省南通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学情检测(期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杜甫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出作者在伤老悲秋的凄凉中,借与友人游乐而力图自我宽慰的心境。
B.颔联写作者笑请友人代为“正冠”,却难掩因年老体衰而产生的悲愤心情。
C.颈联写出了水流奔泻、两峰并峙的宏大气势,意境开阔,又给人以萧瑟之感。
D.这首诗情感跌宕起伏,诗人满腹的忧情却以壮语写出,凄楚悲凉又慷慨旷放。
16.本诗尾联有另一个版本:“明年此会知谁在?再把茱萸仔细看。
”请结合本诗内容,比较这两个尾联表达感情的不同之处。
(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3分)B(颔联虽含有一缕年老体衰的伤感、悲凉,但更主要的是表现诗人强作欢颜的豁达乐观。
)16.(6分)①“知谁健”和“知谁在”都包含着对来年能否相聚的担心,但后者的担心更为复杂伤感。
“知谁在”既可理解为担心各自漂泊难以相聚;也可理解为担心生命终结无法相聚。
②“醉把茱萸”突出了今日欢饮尽兴之态;“再把茱萸”强调了对今日欢饮尽兴多有回味不舍,也暗含着对年华老去、命途多舛、欢乐难续的无奈,情感更为悲凉。
(围绕“健”“在”所在的句意分析情感差异,3分;围绕“再”“醉”所在的句意分析情感差异,3分。
)江苏省苏州市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6题。
感事(其三)①(清)张问陶弹琴击剑计全疏,风雪长安不易居。
同里何人杨得意,倦游多病马相如。
诛茅遥想三重屋,烹鲤难逢一纸书。
颇忆少游②平日语,莫骑款段出乡闾。
【注】① 该诗是张问陶二十五岁时所作。
这一时期,作者为了自身的功名,常奔波于北京、四川、湖北等地。
高三期中考试语文古诗词
高三期中考试语文古诗词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充满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感慨。
在高三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古诗词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期中考试是学生们检验自己学业成果的时刻,而语文古诗词作为考试内容之一,更显得重要而珍贵。
高三生们正值青春年华,正值人生的转折点。
他们或许正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或许正在为未来的选择而烦恼。
然而,在这个阶段,通过学习古诗词,他们或许能够找到一丝慰藉,找到内心的平静。
古诗词中蕴含着智慧,蕴含着哲理,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情感,能够启迪高三学生们的心灵,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古诗词的重要性古诗词作为汉语言文学的瑰宝,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它们既是艺术的精华,又是智慧的结晶。
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可以帮助高三学生们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增加对汉语言文化的认识,培养审美情操,促进情感体验。
同时,古诗词中的哲理思想也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正确认识自己,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诗词欣赏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情感,需要学生们仔细品味。
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句,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热爱;苏轼的《赤壁怀古》中“千载谁堪似水流,唯见愁人泪”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怀念和人生的离愁别绪。
这些句句含蓄,意味深长,需要学生们细心品味,研读其中的哲理。
考试备考在高三期中考试中,语文古诗词作为一部分内容,需要学生们认真准备。
除了熟记经典古诗词外,学生们还需要理解诗词的背景、作者的生平、诗词的意境等方面的知识,并学会灵活运用,巧妙应用。
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和积极备考,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总结语文古诗词作为高三学生的学习内容之一,既是一种文化传统的传承,也是一种心灵之美的感受。
在备战高三期中考试的过程中,学生们应该重视古诗词的学习,通过品味古诗词中的智慧和情感,激发自己的灵感与创造力,为未来的学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高三学习生活中,要重视语文古诗词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文学情操,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为将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有答案及解析)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有答案及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一、文言文阅读(35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位卑则足羞, ( 韩愈《师说》)(2)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劝学》)(3)舳舻千里,,,横槊赋诗(《赤壁赋》)(4),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5)舞殿冷袖,。
(杜牧《阿房宫赋》)(6)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7)小楼昨夜又东风, 。
(李煜《虞美人》)(8)人生如梦,。
(苏轼《赤壁怀古》)(二)文言文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21分)东坡先生墓志铭苏辙予兄子瞻,谪居海南。
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
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
明年,舟至淮、浙。
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
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
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
呜呼!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
”辙执书哭曰:“小子忍铭吾兄!”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
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嘉佑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
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
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
通判杭州。
公于其间,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
高丽入贡使者凌蔑州郡,押伴使臣皆乘势骄横,至与铃辖亢礼。
公使人谓之曰:“远夷慕化而来,理必恭顺。
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
不悛,当奏之。
”押伴者惧,为之小戢。
吏民畏爱,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自密徙徐。
是时河决曹村,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公履屦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
高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解析
高三年级上册期中试题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______ ,______ ”两句描绘出山间朝暮的变化,语言精练,对比鲜明。
(2)《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作者“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______ 和______ 。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 ,______ ”两句,运用典故来表现诗人对故人不再,世事沧桑的感叹。
(4)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 ,______ ”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岑参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
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
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
却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飞。
【注】安史之乱期间,裴判官在洛阳落入叛军手中,出逃后,欲重归河阳幕府。
嫖姚:指汉代名将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本诗从国难起笔,感慨局势艰危,而朝中却罕有忠义报国如裴判官之辈。
B.“胡尘”借指叛军攻势凶猛,此处突出了裴判官落入敌军时的危急形势。
C.尾联描写传神,意在表达裴判官重获自由后与诗人宴饮时的喜悦之情。
D.全诗洋溢着守节不移、忠义报国的沸腾热血,读来慷慨豪壮,感奋人心。
(2)本诗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诗作答。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
说来有趣.21世纪最时髦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现代医学,与中国几千年前流传至今的传统中医,①______。
传统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据此积累下来千百万人的“医疗大数据”,再通过医生的人脑来存储、“加工”,进而开出药方:而今天的智能医疗,则是给医生加上了一个“超强大脑”,它能海量存储、超速计算、深度学习,给人类增添摆脱病魔的能力。
(精品)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分类汇总古诗词鉴赏(含详解)湖北黄冈中学
湖北黄冈中学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溪居柳宗元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1)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赏析。
(3分)14.(1)诗中描写了自己的隐居生活,闲散、自然、安逸、宁静。
(1分)他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种树赏花,自得其乐。
虽然有永州的司马官衔,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
清晨,诗人踏着露水去耕地除草。
不劳动的时候,就荡起小船,去游山玩水,直到天黑才归来。
常常在自然的怀抱中独往独来,碰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不禁会放声歌唱。
(简单描述即可,不必如此详细。
(2分)(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
”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
(5分)(2)诗人在长期被仕途所累之后有了亲近自然、隐居田园的机会,于是在首联用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
(2分)但全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隐含贬居时的抑郁之气。
(2分)诗中“幸”是含着痛苦的笑;“闲依”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偶似”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
(1分)河北冀州中学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闺情李端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①朝来鹊喜声。
注:①不忿:不满,恼怒。
(1)诗歌一、二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2)有人认为这首诗最后一句“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试作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4分)月落星稀天欲明之际(2分),一位思妇彻夜不眠,孤独难耐。
(2分)(2)(4分)深闺思妇早晨听到喜鹊的欢叫,满怀希望,以为丈夫回来了,可开门一看,不见归人,便把不满撒向喜鹊;(2分)把思妇由希望落空而恼怒的行为以及由惊喜而失落转而更加忧伤的心理变化表现得耐人寻味。
(2分)安徽蚌埠二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高三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分类汇编语文诗歌鉴赏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分类汇编语文诗歌鉴赏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①白居易遥夜凉风楚客②悲,清砧繁漏月高时。
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③位尚卑。
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④得路去何迟。
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⑤欲荐谁?【注】①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
谈校书应为诗人在朝为官时的同事、朋友。
②楚客,指贾谊。
③袍,官袍。
④烟霄:喻显赫地位。
⑤扬雄,擅长词赋写作,曾被大司马王音推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中的“遥夜”和“凉风”照应了标题中的“秋夜”,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
B.第二句通过对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的描绘,以动衬静,营造出月夜清幽的氛围。
C.第五句中的“擅名”,指有名声。
这句说诗人在词赋方面享有好声名已很长时间了。
D.第六句中的“去何迟”与上句中的“来已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诗人的心绪。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凉州①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岑参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注释】①凉州:甘肃武威,河西节度使设于此地,写作此诗时,岑参在凉州做客。
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中,使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次句写月亮在城头升高。
月光的照耀,清晰地呈现出了凉州城的全貌。
B.诗歌四五句两次出现琵琶声,所指内容情感相同,都表现了琵琶演奏的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特点。
C.诗歌前六句写环境,用顶针手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咏唱的情调,表现凉州的宏大繁荣。
D.本诗和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边城,写秋天,写少数民族音乐,但二者表现的时代气氛有很大不同。
山西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
山西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古代诗歌阅读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大人诗①陆九渊2从来胆大胸膈宽,虎豹亿万虬龙千,从头收拾一口吞。
有时此辈未妥帖,哮吼大嚼无毫全。
朝饮渤凝水,暮宿昆仑巅。
连山以为琴,长河为之弦。
万古不传音,吾当为君宣。
【注】①大人诗:一作“少时作",为诗人17岁时作。
②陆九渊,南宋思想家、教育家,继承了孟子的“大体”思想,将《孟子》列入“四书";创立“心学",主张“心即理”“立大志,做大人"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诗的题目和内容都可以看出,诗人陆九渊少年时期就有非同寻常的志向。
B.诗人表达胸襟开阔时以强衬强:即使咆哮大嚼的虎豹虬龙,也会遁逃避之。
C.“朝饮”二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连山"二句运用比喻手法,想象奇特。
D.本诗先用七言后用五言,不求每句字数的一致,便于抒发自由奔放的情感。
16.少年陆九渊的“胆大”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分析。
(6分)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5~16题。
野步唐·许棠闲赏步易远,野吟声自高。
路无人到迹,林有鹤遗毛。
物外趣都别,尘中心枉劳。
沿溪收堕果,坐石唤饥猱。
野步宋·韩维目倦风尘观,身疲鞍马行。
春沙迎步润,山雪照怀清。
冰水初消色,林鸦欲乳声。
物华多感触,一动故园情。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诗和韩诗题目相同,都是写春季在郊野行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着意趣。
B.许诗以“闲"字起笔,之后句句皆有“闲”意,野外各种“闲"事令诗人陶醉。
C.韩诗通过拟人、动静结合等多种手法的使用,写出了野步之景的有声有色。
高三期中考试知识点语文
高三期中考试知识点语文高三是每位学生人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这一年的学习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对于语文这门学科而言,不仅仅是掌握基本的知识点,更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下面我们将从语文的多个方面论述高三期中考试的知识点。
一、古诗文鉴赏与理解在高三的语文期中考试中,古诗文的鉴赏与理解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古代文化宝库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掌握古文的注释方法和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读原文,了解作者的用意和背景,感受其中蕴含的美和智慧。
二、现代文阅读和理解相比古诗文,现代文更加接近我们的生活,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
因此,高三期中考试中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要善于利用阅读方法和技巧,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除了掌握阅读的技巧,还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写作和应用能力写作是语文学科的重点之一,也是高三期中考试的必考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包括议论文、说明文、感悟文等。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结构的合理性,语言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同时,还要学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以提高作文的表达力和吸引力。
四、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的运用修辞手法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艺术手段,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在高三期中考试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设问等,灵活运用于自己的文章中,以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格调。
五、句法和常用修辞语言句法是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句子的结构和语法。
在高三期中考试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句法的基本知识,如主谓宾结构、并列句和复合句等。
只有明确各种句式的用法和特点,才能使自己的文章句子多样化,语言表达更加流畅。
六、修辞语言的应用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修辞语言的运用是语文学科的关键之一。
在高三期中考试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修辞语言,如比喻、拟人、夸张、反问等。
高三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
入洞庭宋湘客自长江入洞庭,长江回首已冥冥。
湖中之水大何许,湖上君山终古青。
深夜有神觞正则①,孤舟无酒酹湘灵。
灯前欲读悲秋赋②,又怕鱼龙跋浪听。
【注】①正则:屈原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②悲秋赋:此处指宋玉的《九辩》,该作揭露了君王的昏庸,政治的黑暗,小人的险恶抒发了“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愁绪。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一二句重复使用“长江”,三四句重复使用“湖”,这样就把作者离长江、入洞庭、后中顾长江、前瞻洞庭这一过程写得一气贯穿。
B.“何许”“终古”,一虚一实,不定语气和肯定语气相交织,造成了空间上的纵深感和时间上的开阔感;“终古”又能自然地引出下文。
C.“深夜”渲染环境的神秘气氛,表示诗人夜深时犹在追想屈原和湘水之神,突出了屈原的可敬,也为下文“孤舟”上的活动点出时间。
D.“深夜有神觞正则”一句言屈原灵魂不灭,夜间的湖上不时传来神秘的声音,像是神灵也在为这位忠直之士鸣不平,至今犹在祭奠他。
(2)诗歌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天香·烟络横林[宋代]贺铸烟络横林,山沉远照,迤逦黄昏钟鼓。
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
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
惊动天涯倦宦,骎骎①岁华行暮。
当年酒狂②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
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
赖明月、曾知旧游处。
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注:①骎骎(qīn):马疾奔貌,形容时光飞逝。
②酒狂:《汉书·盖宽饶传》:盖自语曰:“我乃酒狂。
”(1)本词前三句写旅途中________时的目之所接、耳之所闻,表达出作者内心的________之情。
(2)这首词下阕虚实结合的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
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周参军吴均①日暮忧人起,倚户怅无欢。
水传洞庭远,风送雁门寒。
中学高三语文复习常考古诗文整理与解析
中学高三语文复习常考古诗文整理与解析古诗文是中学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合理整理与解析常考的古诗文将有助于学生事半功倍。
本文将针对中学高三语文复习中常考的古诗文进行整理与解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语文考试。
一、古文篇章1.《琵琶行》《琵琶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写的一篇诗歌。
诗中通过描述一个吹奏琵琶的女子,表达了对逝去的时间和自身命运的追忆和感叹。
整篇诗文字数较多,可以分为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进行解析。
开头部分:白居易以“浔阳江头夜送客”作为开头,烘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
同时,通过形象描写“洪波涌起”,展示了江水的汹涌和奔腾,为后续的描写打下了基础。
中间部分:白居易在中间部分通过具体的描写手法,生动地描述了女子吹奏琵琶时的神态和琵琶的音韵之美,展现了琵琶的魅力和女子的技艺。
同时,通过“何时恰乘风”、“下邳古城”等描写,展示了女子所处的背景和环境。
结尾部分:白居易通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寄托深情的诗句,表达了对女子和事物长久的祝福和期望。
结尾部分用了“故人佳节倍思亲”的诗句,增添了一丝伤感和离别之情。
这篇古文的整体结构合理,描写细致入微,气势磅礴,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琵琶行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2.《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所作的一篇七绝。
诗中表达了对江山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篇诗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解析。
开头部分:王之涣以“白日依山尽”作为开头,通过描绘天色渐晚的景象,展示了一种壮美的景色。
同时,通过“黄河入海流”等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悟。
中间部分:王之涣在中间部分以“欲穷千里目”为起句,表达了自己对事物多样性的感慨和追求。
通过“更上一层楼”这句诗,表达了对不断进取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态度。
结尾部分:王之涣通过“百战河山壮”和“不及汪峰送我情”两句诗,既展示了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又表达了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这篇古文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大好河山的美丽和人生短暂的主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全国各地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 诗词鉴赏篇(二)
全国各地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十一、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11分)少年游早行林仰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
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
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8.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
词人写“啼鸟两三声”,使用了什么手法?(5分)9.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6分)8.(5分)诗人用“霁霞”“晓月”“残星”、行人稀少的山径和啼鸟声等意象(景物)表现早的。
(3分)有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的表达效果。
(2分)9.(6分)表现了词人轻松愉快的心境,(2分)通过“心共马蹄轻”直接写心境的轻快愉悦,(2分)也通过拟人的手法(借景抒情)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
(2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16趣。
(8分)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张孝祥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①。
剩喜②然犀处③,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
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①吴钩:指刀,②剩喜:甚喜,非常喜。
⑦然犀处:指采石矶.14“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这里的“周与谢”指的是____(写出其中一个的人名即可)。
(1分)15.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上片反映了作者“闻捷”以后的高兴、亢奋的心情,同时又包含有悲慨情绪。
B.作者把采石鏖战的激烈战况构想成“骇浪与天浮”的画面,可见其词风豪放的一面。
C.从题目《闻采石矶战胜》可以想见词人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说明了写作本词的缘由。
D.下片由回忆古代两位北抗强敌的英雄写起,情感低沉,充斥着浓重的悲绪。
16.画线句“借古讽今”,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4分)14.(1分)周瑜、谢玄15.(3分)D(“情感低沉,充斥着浓重的悲绪”错)16.(4分)这三句借古讽今,周郎破贼的赤壁矶头,已是一片落日残照;谢玄杀敌的淝水桥边,也已变得荒芜不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汕头澄海中学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浣溪纱【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被酒:醉酒。
莫惊:不要惊扰。
②赌书泼茶: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叙述她婚后乡居时与丈夫赌书的情景,文中说:“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⑴在这首悼念亡妻的词中,作者通过追忆往事,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妻子?(4分)⑵词的结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言尽意未尽,请说出未尽之意。
(3分)参考答案:⑴在这首词中,作者写了几方面的“往事”:秋天到来,妻子记挂丈夫,怕他受凉;春天醉酒,妻子不会来打扰丈夫的酣睡;夫妻像李清照那样赌书泼茶。
表现作者妻子在生活上对丈夫无微不至的关心体贴,在文学上也是充满才情。
⑵人生常有这样的情况:当时以为是很平常的事,等到事情已成过去,追忆起来,才会觉得那是多么宝贵,多么值得珍惜!然而,这一切已经是不可复得了。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少年游早行林仰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
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
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
词人写“啼鸟两三声”,使用了什么手法?(3分)(2)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4分)参考答案:10.(1)(3分)诗人用“霁霞”“晓月”“残星”、行人稀少的山径和啼鸟声等意象(景物)表现早的。
(1分)有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的表达效果。
(2分)(2)(4分)表现了词人轻松愉快的心境,(2分)通过“心共马蹄轻”直接写心境的轻快愉悦,也通过拟人的手法(借景抒情)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
(2分)参考答案:(1)交代重游故地时的环境,渲染萧瑟凄清(萧瑟清寒)的气氛,定下全文的情感基调(或者答“统摄全诗”)。
( 3分,每点一分)(2)第一,这句中“旧”、“新”对照,突出江山依旧而人事多变,愁恨连绵的思想感情。
广东执信中学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①。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 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 ②,谙尽孤眠滋味。
都 来③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香砌:指花坛;②欹:倾斜。
③都来:算来。
(1) 请描述上阕呈现的场景。
这个场景表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 3分)(2) 本诗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词人在下片中是如何诉说词人内心的无尽愁苦的。
(4分)参考答案:(1)黄叶飘落香阶上发出的细碎的声响 ,主人公独坐楼阁,抬头望月,思念远在千 里之外的友人.(2分)| 这个场景呈现出 孤寒寂寞的气氛•( 1分)(2)①夸张手法: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 愁肠,已先化泪。
运用夸张手法,比入肠化泪更进一层, 愁情更是难堪凄切。
② 情态描写(细 节描写):下片先以一个 愁”字尽写酌酒垂泪的愁意,“枕头欹斜”,作者以极为简练的语 言生动写出了词人挑灯倚枕独对灯寂然凝思的愁苦神态的愁态。
③融情于景: 残灯明灭枕 头欹”,室外月明如昼,室内昏灯如灭,两相映照,渲染了低沉阴暗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凄 苦的情感。
④ 直抒胸臆: 谙尽孤眠滋味”,这句以独白式的语言直接表述了孤枕难眠的难 言愁情。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算来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在心 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
作者的内心独白形象地写出了无法排遣的愁情。
(手法1分,分析1分;答到一点一分,两点满分) 河北唐山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 8分)唐多令[南宋]刘过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南楼,又名安远楼,在武昌黄鹄山上。
当时武昌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
(1)这首词的开头两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 3分)旧江山,浑是新愁,读之下泪。
”请结合全词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2 )明代李攀龙说:(5分)抗金战事胜负难定的担忧。
个人之愁,家国之愁注之笔端,“语少情多,思致哀婉”。
( 3 分)河北正定中学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①一灯明⑴诗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句用语巧妙,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 4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是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抒发情感的?(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写“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1分)“动”字揭出“客情”,自然贴切地写出江上的阵阵秋风引发的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的心境。
(1分)“送”“动”二字化无声为有声,变无情为有情,让客观景物染上了主观色彩(融情于景),(1分)突出了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1分)(2)(4分)衬托或对比。
(1分)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2分)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
(1分)河南焦作^一中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台城[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 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
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3分)(2 )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3分)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3分,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连贯即可,错别字、病句酌情扣分。
)②同意。
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3分,答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错别字、病句酌情扣分。
)河南实验中学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冋题。
(8分)天津桥春望雍陶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释:①雍陶生活在晚唐。
(1)全诗处处切合一“望”字。
请你简要描述诗人“望”到的景象。
(2)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悠然,然而在这种看似冷静的描写中,蕴藏着作者的一种什么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4分)1、一二句作者描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
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
三四句作者写上阳宫一片寂寥,宫殿重门紧闭,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一二句2分,三四2分)。
(2)(4分)诗歌蕴藏着作者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
诗的一二句写津桥春日,明媚绮丽,三四句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
人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
(感情2分,分析2分)黑龙江哈四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 —10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阅读提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 )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
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
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注】①惊残:惊醒。
②故山:即家乡。
8、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三句描绘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2分)。
它是为词中的主角杜鹃”的出场(2分)所做的铺垫(1分)。
或:景语皆情语,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心境(2漂泊,羁旅异地的悲愁(1分)。
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1)比较本词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与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其中的“空”字所蕴含的情感是否相同?试分析。
(4分)答:(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分析。
(4分)答:参考答案:14.相同,“空”有“白白地”“徒然”的意思,都抒发了报国无望的悲愤之情。
本词中“空”字点染出这种近乎绝望的失望与痛苦,感情愈发的悲愤,沉郁。
陆游认为自诩为塞上长城有何用,年事已高,有心无力,“空”“已”二字相映,写出了无限沉痛,极大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