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8.2”昆山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8.2”昆山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昆山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事故概况: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目前已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事故原因:1、根据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初步掌握的情况,企业厂房没有按二类危险品场所进行设计和建设,违规双层设计建设生产车间,且建筑间距不够。
2、生产工艺路线过紧过密,2000平方米的车间内布置了29条生产线,300多个工位。
3、除尘设备没有按规定为每个岗位设计独立的吸尘装置,除尘能力不足。
4、车间内所有电器设备没有按防爆要求配置。
5、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不完善、不落实,没有按规定每班按时清理管道积尘,造成粉尘聚集超标;没有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没有按规定配备阻燃、防静电劳保用品;违反劳动法规,超时组织作业。
6、当地政府的有关领导责任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落实不力。
7、问题和隐患长期没有解决,粉尘浓度超标,遇到火源,发生爆炸,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事故的责任主体是中荣金属制品公司,主要责任人是企业法人代表、董事长吴基滔等相关负责人。
经验教训:1、粉尘爆炸概念粉尘爆炸,指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2、粉尘爆炸产生的条件粉尘爆炸条件一般有三个:(1)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
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沉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
具有爆炸性粉尘有:金属(如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专家

2、金属加工与金属粉生产粉尘爆炸事故
8.2 昆山中荣 铝合金轮毂打磨抛光粉尘爆炸
1楼除尘系统布置图(红圈为疑似室内首次爆炸位置)
2、金属加工与金属粉生产粉尘爆炸事故
8.2 昆山中荣 铝合金轮毂打磨抛光粉尘爆炸
500X200
打磨台和吸尘罩的布置
2、金属加工与金属粉生产粉尘爆炸事故
–2014年8月2日,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铝合金 粉尘爆炸事故,共造成146人死亡,114人受伤。直接经 济损失3.51亿元。
–2015年6月27日,台湾新北市八里的八仙水上乐园舞台, 在举办彩色派对活动最后5分钟发生粉尘爆炸意外,造成 500余人受伤,12人死亡。
• 分析粉尘爆炸事故,总结教训,对粉尘爆炸防护具 有重要的意义。
2、金属加工与金属粉生产粉尘爆炸事故
8.2 昆山中荣 铝合金轮毂打磨抛光粉尘爆炸
• 除尘系统 –2006年3月,该车间一、二层共建设安装8套除尘系统 。每个工位设置有吸尘罩,每4条生产线48个工位合用 1套除尘系统,除尘器为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 –2012年改造后,8套除尘系统的室外排放管全部连通, 由一个主排放管排出。事故车间除尘设备与收尘管道 、手动工具插座及其配电箱均未按规定采取接地措施 。
其他
2.97
3.96
金属
9.24
药物/有机物
3.96
4.95
燃料 2.64
5.28
纸/木材
9.24
染料/颜料 0.909.00
塑料/树脂
2.97 0.33
食品
8.25
动物饲料 2.97
5.28
粮食/谷物
3.96
0.00
4.62 5.00
3-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 分析粉尘爆炸事故,总结教训,对粉尘爆炸风险评 估与防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1、粉尘爆炸事故统计
• 据东北大学工业爆炸及防护研究所不完全统计: • 2005年~2015年,我国共发生粉尘爆炸事故72起, 死亡262人,受伤634人。 • 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主要行业为:金属加工(铝 镁制品打磨与抛光)、木材加工、化工(包括硅 、硫磺)、食品与饲料、金属制粉等。 • 主要粉尘为:金属、木材、食品、硅粉、化学品 、煤粉等。 • 发生粉尘爆炸的主要省份为:江苏、浙江、广东 、山东、上海、河北、江西、福建等。
–事故车间厂房原设计建设为戊类,而实际使用应为乙类,导致一 层原设计泄爆面积不足,疏散楼梯未采用封闭楼梯间,贯通上下 两层。事故车间生产工艺及布局未按规定规范设计。 –生产线布置过密,作业工位排列拥挤,在每层1072.5平方米车间 内设置了16条生产线,在13米长的生产线上布置有12个工位,人 员密集,有的生产线之间员工背靠背间距不到1米,且通道中放 置了轮毂,造成疏散通道不畅通,加重了人员伤害。
500X200
打磨台和吸尘罩的布置
2、金属加工与金属粉生产粉尘爆炸事故
8.2 昆山中荣 铝合金轮毂打磨抛光粉尘爆炸
• 直接原因
–事故车间除尘系统较长时间未按规定清理,铝粉尘集 聚。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过程产生的高温颗粒 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
–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 放热反应,达到粉尘云的引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 车间的系列爆炸。
其它
Miscellaneous Furnaces 1.9 2.8 10.5
加热炉
筛分设备
Sieving Units
Driers
干燥设备 除尘器 粉碎设备 料仓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

可燃性粉尘爆炸事故案例一、事故案例案例1 河北省秦皇岛骊骅淀粉爆炸事故事故概况:2010年2月24日16时许,河北省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四车间发生爆炸。
截至2月25日17时,该事故已造成19人死亡,49人受伤(其中8人重伤)事故过程:2月24日16时02分,抚宁县公安消防大队接到群众报警,称骊骅淀粉公司发生爆炸,数人被困。
抚宁中队迅速出动3辆水罐消防车、1辆抢险救援车和26名指战员赶赴现场,并请求支队指挥中心增派力量增援。
辖区抚宁中队4辆消防车于16时11分到达现场。
经侦查发现,爆炸的是淀粉四车间,车间中间部位房顶坍塌,南北部分墙体向外倒塌。
事故原因:经专家现场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可能为车间淀粉所致。
案例2 苏州市昆山市昆山铝粉爆炸事故事故概况:2014年8月2日7时34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二车间发生特别重大铝粉尘爆炸事故,当天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事故发生后30日报告期,共有97人死亡、163人受伤(事故报告期后,经全力抢救医治无效陆续死亡49人,尚有95名伤员在医院治疗,病情基本稳定),直接经济损失3.51亿元事故过程:2014年8月2日7时,事故车间员工上班。
7时10分,除尘风机开启,员工开始作业。
7时34分,1号除尘器发生爆炸。
爆炸冲击波沿除尘管道向车间传播,扬起的除尘系统内和车间集聚的铝粉尘发生系列爆炸。
当场造成47人死亡、当天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8人,185人受伤,事故车间和车间内的生产设备被损毁。
事故原因:经初步调查,此次事故原因可能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遇明火导致爆炸。
事故车间除尘系统较长时间未按规定清理,铝粉尘集聚。
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过程产生的高温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
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达到粉尘云的引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的系列爆炸。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及培训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及培训目录一、粉尘爆炸事故概述 (1)1. 粉尘爆炸定义及特点 (2)2. 粉尘爆炸事故频发原因分析 (3)二、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4)1. 事故案例一 (5)1.1 事故经过及后果 (7)1.2 事故原因调查与分析 (8)1.3 预防措施及建议 (9)2. 事故案例二 (11)2.1 事故经过及后果 (12)2.2 事故原因调查与分析 (13)2.3 预防措施及建议 (14)3. 事故案例三 (15)三、粉尘爆炸事故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17)1. 风险评估方法与技术应用 (18)2. 风险等级划分与应对措施制定 (19)四、粉尘爆炸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 (20)一、粉尘爆炸事故概述粉尘爆炸事故是指由于可燃性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爆炸下限),遇到火源或高温表面时,发生剧烈氧化反应,释放大量能量而造成的一种爆炸性灾害。
这种事故通常伴随着高温、高压、高浓度以及有毒气体等危险因素,对人体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粉尘本身的性质:不同种类的粉尘具有不同的燃烧性能和爆炸极限。
铝粉、镁粉等金属粉末的爆炸极限较低,容易在空气中形成可燃混合物并引发爆炸。
环境条件:环境温度、湿度、通风状况等因素也会影响粉尘的爆炸危险性。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粉尘更容易积聚并形成可燃混合物;而在高温、高湿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粉尘的爆炸风险会相应降低。
作业方式:人工搬运、粉碎、混合等作业方式都可能增加粉尘爆炸的风险。
特别是在没有采取适当防尘措施的情况下,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粉尘环境中极易引发爆炸事故。
火源和高温表面:火源(如电火花、摩擦火花等)或高温表面(如铁屑、焊渣等)是引发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
这些火源或高温表面会破坏粉尘表面的氧化层,使其更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并引发爆炸。
粉尘爆炸事故的危害性极大,不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
加强对粉尘爆炸危险性的认识和防范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8.2”昆山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1]
![“8.2”昆山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1]](https://img.taocdn.com/s3/m/23ea6564240c844768eaee42.png)
“8.2”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背景省市中荣金属制品坐落于经济开发区,创办于1998年,已有10多年的历史,主要从事铝合金表面处理,表面镀层有铜镍铬,对高低档的铝合金制品均可以进行电动加工。
公司通过了相关的ISO和美国的OEM认证,厂房面积达到五万多平方,职工有五百多名,有4条现代化全自动电镀生产线。
2014年8月2日上午7时37分许,该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当时在车间上班的员工261人。
爆炸发生后,当场确认死亡44人,随后在前往医院救治途中和在抢救过程中死亡24人,截至8月4日,爆炸共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二、事故分析(一)直接原因事故车间除尘系统较长时间未按规定清理,铝粉尘集聚。
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过程产生的高温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
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桶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达到粉尘云的引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的系列爆炸。
因没有泄爆装置,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燃烧物瞬间经除尘管道从各吸尘口喷出,导致全车间所有工位操作人员直接受到爆炸冲击,造成群死群伤。
原因分析:由于一系列违规行为,整个环境具备了粉尘爆炸的五要素,引发爆炸。
粉尘爆炸的五要素包括:可燃粉尘、粉尘云、引火源、助燃物、空间受限。
1.可燃粉尘。
事故车间抛光轮毂产生的抛光铝粉,主要成分为88.3%的铝和10.2%的硅,抛光铝粉的粒径中位值为19微米,经实验测试,该粉尘为爆炸性粉尘,粉尘云引燃温度为500℃。
事故车间、除尘系统未按规定清理,铝粉尘沉积。
2.粉尘云。
除尘系统风机启动后,每套除尘系统负责的4条生产线共48个工位抛光粉尘通过一条管道进入除尘器,由滤袋捕集落入到集尘桶,在除尘器灰斗和集尘桶上部空间形成爆炸性粉尘云。
3.引火源集尘桶超细的抛光铝粉,在抛光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初始温度,比表面积大,吸湿受潮,与水及铁锈发生放热反应。
除尘风机开启后,在集尘桶上方形成一定的负压,加速了桶铝粉的放热反应,温度升高达到粉尘云引燃温度。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2)

2、金属加工与金属粉生产粉尘爆炸事故
8.2 昆山中荣 铝合金轮毂打磨抛光粉尘爆炸
• 管理原因
– 1. 厂房设计与中荣公司无视国家法律,违法违规组织项目建设和 生产,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 (3) 车间铝粉尘集聚严重
– 事故现场吸尘罩大小为500毫米×200毫米,轮毂中心距离 吸尘罩500毫米,每个吸尘罩的风量为600立方米/小时, 每套除尘系统总风量为28800立方米/小时,支管内平均风 速为20.8米/秒。
– 事故发生时,一层实际有生产线13条,二层16 条,实际总工位数348个。打磨抛光均为人工 作业,工具为手持式电动磨枪(根据不同光洁 度要求,使用粗细不同规格的磨头或砂纸)。
2、金属加工与金属粉生产粉尘爆炸事故
8.2 昆山中荣 铝合金轮毂打磨抛光粉尘爆炸
• 除尘系统
– 2006年3月,该车间一、二层共建设安装8套除 尘系统。每个工位设置有吸尘罩,每4条生产 线48个工位合用1套除尘系统,除尘器为机械 振打袋式除尘器。
• 管理原因
– 1. 厂房设计与中荣公司无视国家法律,违法违规组织项目建设和 生产,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 (2) 除尘系统设计、制造、安装、改造违规。
– 事故车间除尘系统改造委托无设计安装资质的昆山菱正机 电环保设备公司设计、制造、施工安装。
– 除尘器本体及管道未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未按《粉 尘爆炸泄压指南》(GB/T15605-2008)要求设置泄爆装 置,集尘器未设置防水防潮设施,集尘桶底部破损后未及 时修复,外部潮湿空气渗入集尘桶内,造成铝粉受潮,产 生氧化放热反应。
德国 1970~2000年的统计数据(FSA)— 食品/饲料粉尘按点燃源
2、金属加工与金属粉生产粉尘爆炸事故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

协调配合情况
各救援部门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形成了高效的救援合力。
救援效果评估及存在问题分析
救援效果评估
经过紧张有序的救援行动,事故得到了 有效控制,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最 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粉尘爆炸的预防
通过加强通风、定期清扫粉尘、 控制粉尘浓度等措施,可以有效 降低粉尘爆炸的风险。
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 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
安全培训和教育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 识和操作技能,是预防粉尘爆炸事故的重要措施。
推动技术进步
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安全技术研究和创新, 推广先进的粉尘防治技术和设备,提高企 业本质安全水平。
06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启示
加强粉尘爆炸危险性认识
粉尘爆炸的严重性
粉尘爆炸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工 业事故,其产生的冲击波、高温 和有毒气体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粉尘爆炸的成因
粉尘爆炸通常是由于可燃性粉尘 在密闭空间内积聚,遇到明火或 高温引发燃烧,进而引发爆炸。
间接原因
设备设施缺陷
除尘系统、通风设备等存在设计缺陷 或运行故障,导致粉尘积聚。
安全管理不到位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 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根本原因
安全意识淡漠
企业领导和员工对粉尘爆炸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措 施。
安全投入不足
企业在安全设施、安全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安全管理水平低下,事故 防范能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