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林先生及其经世致用思想浅析

合集下载

雨中阅读题及答案

雨中阅读题及答案

雨中阅读题及答案雨中阅读题及答案「篇一」旅馆里,留宿的美国客人只有两个。

他们打房间里出出进进,经过楼梯时,一路上碰到的人他们都不认识。

他们的房间就在面对海的二楼。

房间还面对公园和纪念碑。

公园里有大棕榈树,绿色的长椅。

天气好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带着画架的艺术家。

艺术家们都喜欢棕榈树那种长势,喜欢面对着公园和海的旅馆的那种鲜艳的色彩。

意大利人老远赶来望着纪念碑。

纪念碑是用青铜铸成的,在雨里闪闪发光。

天正在下雨。

雨水打棕榈树滴下来。

石子路上有一潭潭的积水。

海水夹着雨滚滚地冲了过来,又顺着海滩滑回去,再过一会儿,又夹着雨滚滚地冲过来。

停在纪念碑旁边广场上的汽车都开走了。

广场对面,一个侍者站在餐馆门口望着空荡荡的广场。

那个美国太太站在窗边眺望,外边,就在他们的窗子底下,一只猫蜷缩在一张滴水的绿色桌子下面。

那只猫拼命要把身子缩紧,不让雨水滴着。

“我要下去捉那只小猫,”美国太太说。

“我去捉,”她丈夫从床上说。

“不,我去捉。

外边那只可怜的小猫想躲在桌子底下,不让淋湿。

”做丈夫的继续在看书,他枕着垫得高高的两只枕头,躺在床脚那儿。

“别淋湿了,”他说。

太太下楼去,她走出办公室时,旅馆主人站起来,向她哈哈腰。

主人的写字台就在办公室那一头。

他是个老头,个子很高。

“下雨啦,”太太说。

她喜欢这个旅馆老板。

“是,是,太太,坏天气。

天气很不好。

”他站在昏暗的房间那一头的写字台后面。

这个太太喜欢他。

她喜欢他听到任何怨言时那种非常认真的态度。

她喜欢他那庄严的态度。

她喜欢他愿意为她效劳的态度。

她喜欢他那觉得自己是个旅馆老板的态度。

她喜欢他那张苍老而厚实的.脸和那一双大手。

她一面觉得喜欢他,一面打开了门,向外张望。

雨下得更大了。

有个披着橡皮披肩的人正穿过空荡荡的广场,向餐馆走去。

那只猫大概就在这附近右边。

也许她可以沿着屋檐底下走去。

正当她站在门口时,在她背后有一顶伞张开来。

原来是那个照料他们房间的侍女。

“一定不能让你淋湿,”她面呈笑容,操意大利语说。

亭林先生及其经世致用思想浅析

亭林先生及其经世致用思想浅析
2 . 2 资 本主 义萌 芽
1顾炎武其人 顾 炎武 ( 1 6 1 3 ~ 1 6 8 2 ),初名继坤,后更名绛,字宁人 ,明末清初 著名思想家 、史学家、音韵学家,与黄宗羲 、王夫之并称 “ 清初三先 生”。1 6 4 5 年 ,清兵破城,顾炎武立志复 明,更名炎武。因其是江苏 昆山亭林镇人 ,故又号亭林,学者称之为亭林先生。 昆山顾氏在 明朝世代为官 ,顾炎武 自小受嗣母王氏影 响,终身不 仕清朝 。早年参加复社 ,议论朝政 ,反对宦官权贵。青年时在 苏州 、
2 . 4家 学影 响
昆山等地参加抗清义军,败后 漫游南北 ,曾十谒明陵, “ 以卓越不群 之才,抱俯仰无穷之志 ,足迹半天 下,所交 皆贤豪有道之士,而卒著 书以老 ” 晚年居陕南 ,致力于学,卒于 山西曲沃。 炎武一生为学,广泛涉足于经学 、史学 、方志舆地、音韵文字 、 金石考古等 学术领域 并取得 了宏 富的成就 ,留下近五十 种著述 ,如 《 日知录 》、 《 天下郡 国利病书》等。其 中 《 臼知录》集中反映了顾
求 实学,凡 天文、地理 、兵 农、水土 ,及 一代典 章之 故,不可 不熟 究。” 3经世致 用思想主要内容
3 . 1批 判宋 明理 学
义。如 《 周 易》日: “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 “ 经世 ”并用则首见 于 《 庄子 ・ 齐物论》 : “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六合之内,圣人 论而不议 。春秋经世 ,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而经世致用思想 最早可追溯到孔 子,六经 皆经世致用之学,章学诚指 出: “ 六经皆先 王得位 行道、经纬世宙之迹 ,而非托于空言”,鲜 明道出 了六经的经 世主义特征。顾 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提出,引领 了明末清初经世致用 的时代思潮,有着深刻的时代因素和个人因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故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故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故事顾炎武生于1613年,卒于1682年。

原名绛,字忠清。

明朝灭亡后,他立志坚持抗清。

因为他平生十分敬仰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而文天祥有个弟子叫王炎午,于是,就把自己的名改为炎武,字宁人。

他的家乡江苏昆山有个亭林湖,后人又称他为亭林先生。

他的祖上三代都曾中过进士,是个官僚地主家庭。

顾炎武小时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和影响。

从10岁起,他就在祖父顾绍芾的指导下,读孙子、吴子等兵书,《左传》、《史记》、《国语》、《国策》和《通鉴》等史书,并作札记。

当清兵不断扩张势力,侵犯明朝边境时,他的嗣母王氏就选择许多历史上爱国者的故事讲给他听。

到15岁的时候,开始接触社会。

当时正是天启朝和崇贞朝更替的时候,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阉党的恶势力受到抑制,士大夫继东林党之后又组织了复社,顾炎武参加了复社。

他在广泛接触了一些士大夫之后,对于当时科举制度的弊病,社会的黑暗,政治的危机,认识得更清楚了。

他读实用的书,读五经,读二十一史,读大明一统志,读各州县的志书。

他认为,只有从这些书里,才能找到当时许多重要问题的具体答案如有关土地、国家税收、养兵、开矿、贸易,以及改革当时空疏的学风等。

在那样的时代,一个少年在开始接触社会时就注意这些重要的问题,是难能可贵的。

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军南下攻破南京、进兵苏州时,顾炎武积极参加苏州人民自动组织的抗清义军,不幸这次起义很快失败,几乎半城的居民被清兵屠杀。

接着,顾炎武等人又在家乡昆山举事、杀死清朝派来的知县,焚烧了县衙门,并推举出守城的指挥官,封闭城门,准备抗拒清兵。

保卫昆山的战斗,坚持21天,终因势孤力单,被清军攻破了城池。

顾炎武由于掩护得好,没有遇难;但他的四弟和五弟,都被清兵杀死,他的生母何氏,也给清兵砍断了右臂。

清兵接着攻破常熟。

顾炎武的嗣母王氏得到消息,绝食15天后死去。

面临苏州和昆山百姓的灾难,国亡家破的遭遇,顾炎武痛心疾首,他的抗清思想更加坚定了。

《日知录》三则

《日知录》三则
著书难在自成一家之言。 著书原则: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 所不可无。
3、作者强调著书之难的真实用意 是什么?为什么要引用《资治通鉴》 《文献通考》为例?
纵议“著书之难”意在强调“著述贵 创新”的观点。
引用古例借以与当代著书态度形成鲜 明对比。
你认为作者提倡的著书原则是什么? (可以用文中语句回答。)
最后一段,引用《宋史》欧阳修本传中的 话,再次表明顾炎武崇尚实用的思想。欧阳 修对政事的关心,也可看做他对“文章止于 润身,政事可以及物”观念的践行。
这一则文字,引用古人论述,核以当时 社会风气,对唐宋以下文人泛滥、世风浮华 表示了极大的忧虑,作者的话虽不多,却融 入了他对于立身处世的深沉思考,总归于为 学要通古今之变,要经世致用。
顾亭林学术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的玄学, 而强调客观的调查研究,开一代之新风,提出“君子为学,以 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 哉”。顾亭林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提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二、文体常识
1.《日知录》主要内容
《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代表作品之一。它 是顾炎武花了30多年心血“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 成书”的笔记形式的著作,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贯通古今, 博大精深,在政事、世风、礼制和科举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 三十二卷本《日知录》有条目1 019条,其内容大体划为八类, 即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
——《日知录》
滑稽(jī) 奸佞(nìng) 命途多舛(chuǎn) 畲(shē)族 潦(lǎo)水 摭(zhí)谈
围剿(jiǎo) 庶(shù )民 菑(zī) 装潢(huáng) 衣裾(jū)
阅读第一则,讨论思考

顾炎武《日知录》

顾炎武《日知录》

无益之文有何弊端? 怪,指怪异之事;力,指勇力之
“怪力乱神”之事; 事;乱,指悖乱之事,如臣弑君、
子弑父之类;神,指鬼神之事。
无稽之言;
毫无根据,不经考证的言论
剿袭 之说; 谀佞之文
“剿袭” 之事。 他鄙弃抄袭古书, 顾炎武曾把写这部 书比作“采铜于山”。他说,当今的人写书,就像当 今的人铸钱。古人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作废铜铸 钱。铸出的钱,既粗恶,又把古人的传世之宝毁坏, 岂不两失?顾炎武注重收集第一手资料,现在,人们 仍然常常用顾炎武“采铜于山”的比喻,说明历史研 究学术研究要重视第一手资料。
关于写作此书的目的,顾炎武本人说得很明白,他说:“别著 《日知录》,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经术,是对儒家 经典所做的诠释考订;治道,谈经世济民之术;博闻,广泛论列文 史知识及社会风俗。他人评价:“先生非一世之人,此书非一世之 书。 (清初学者潘耒 )
文须有益于天下
解释下列文段中括号前字词的含义,翻译画横 线句。
但不管怎么说,《国史镜鉴》、《李树喜品 评历代用人方略》、《察贤辩才》三本书的素材 基本相同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同样的素材、相似 的内容,为何却要反复出书?这种“新瓶装旧 酒”、不停炒冷饭的做法,算不算一种浪费?是 否也属于当前出版领域存在的“潜规则”之一? 如果不是两位社长对簿公堂,普通读者谁能想象 得出竟然还有这样出书的!
“谀佞之文”,是指多溢美之辞的书序铭状等应酬 文字。 指出时人著书,为了博得名声,请人写序 多至两序、三序甚至四序,由此,顾炎武模仿孔子 的口吻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序。”
本则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
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 确,给人印象深刻
《文须有益于天下》,强调文以载道,文 以纪事,文以揭示民间疾苦、称扬善行, 从正面立论,从反面申述,旗帜鲜明地主 张作文要经世致用。

以天下兴亡为己任---顾炎武的家国情怀

以天下兴亡为己任---顾炎武的家国情怀

602017·12昆山玉峰亭林园,顾炎武纪念馆所在。

亭林为顾炎武之号,头像上方匾额题“心同山河”四字。

一代大儒顾炎武,生不逢时,却以天下为己任,奔走国事,治学经世,在风雨飘摇的历史舞台上,堂堂正正做一个有气节的人,义无反顾做一番学问与“天下为公”的大业。

为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学问家、爱国诗人,世人敬称“亭林先生”。

顾炎武(1613-1682),出生于江苏昆山千灯镇,祖上为名门望族,祖父教诲甚笃。

过继为嗣,嗣母家教又极严,自小教以发愤图强、精忠报国。

加之东林党人影响,少年顾炎武便骨格非凡,攻诗书,谋道义。

好古敏求,“敛华就实”。

也许是科场挫败,也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及“而立”,顾炎武便抛却功名科举,投身反清复明义举。

于是,如杜甫,如文天祥,顾炎武的命运与时世、国难维系在一起,他的诗也就成了“诗史”,而“炎武”之名也因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而改起。

可以说,是明亡的丧钟警醒了诗人。

现存顾炎武的诗,就从明亡那一刻开始,这也标志着顾炎武的诗具有极强的忠臣情结与爱国色彩。

以时间顺序罗列,顾炎武在明亡前期的“诗抗争”有:“舆图犹在眼,涕泪忆沾裳。

”此为感事诗,此时改朝换代,“天崩地坼”,黄河以北大片国土很快沦落于清兵之手。

对此,顾炎武慷慨弃文从武,以“祖生(祖逖)多意气,击楫正中流”,宣告决心。

“戈矛连海外,文檄动江东。

”此诗作于顺治二年(1645),是年清军占领南京,顾炎武寄以希望的南明弘光政权覆灭,而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江南地域,纷纷举义旗,发檄文;顾炎武则在家乡昆山摩拳擦掌,积极呼应。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1646)虽不能直接上战场,然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

无奈时势不利,家乡被攻陷,嗣母以义殉国,留下谆谆遗训“汝无为异国臣子”。

旋策反事败,家事、国事,一片狼狈。

“几事一不中,反覆天地黑”。

但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顾炎武以精卫填海精神自勉,写下了令人肃然起敬的言志诗《精卫》,此诗脍炙人口,全录于兹:“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顾炎武及其思想简介

顾炎武及其思想简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及其思想简介顾炎武(1613~1682 年),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号亭林,后人尊称其为亭林先生。

江苏昆山人。

他出身名门,少年时读书勤奋,十四岁考中秀才。

青年时时常议论朝纲,主张反清复明,失败后遍访名山大川,潜心治学。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平生不做无益之文,主张“文不苟作”,“须有益於天下”;治学强调“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重实地考察。

他一生著述宏富,在地理、金石、音律上都有建树,所著《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图》、《金石文字记》、《音学五书》等书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代表作《日知录》较为系统阐述了他在哲学、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观点。

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他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

顾炎武以经世致用为其鲜明旨趣,并以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极为有益的影响。

晚明以来,阳明心学以至整个宋明理学已日趋衰颓,思想学术界出现了对理学批判的实学高潮。

顾炎武顺应这一历史趋势,在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中建立了他的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学术思想。

顾炎武把古韵分为十部,其中有四部成为定论,即歌部、阳部、耕部、蒸部。

其余几部也都初具规模。

后来各家古韵分部都是在顾氏分部的基础上加细加详。

顾炎武在音韵学上的最大贡献是用离析“唐韵”的方法研究古韵。

《日知录》(卷十三“正始”)写道:“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从“明道救世”的经世思想出发,萌发了对君权的大胆怀疑。

他在《日知录》的“君”条中旁征博引地论证了“君”并非封建帝王的专称,进而提出反对“独治”,主张“众治”,即所谓“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

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

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顾炎武《日知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但是,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

对中华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成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日本人的惟一标志。

悠久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

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自西汉武帝以来,经过曲折发展,一直作为主流存在于世的儒学的发展脉络。

一、儒家的起源儒家学派诞生在战火纷飞、群雄争霸的春秋时期,其创始人为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孔子。

【孔丘】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核心思想为“仁”与“礼”。

何谓“仁”?“仁者爱人”,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任意刑杀和苛政;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持续。

如何“爱人”?夫子曰:“忠恕而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何谓“礼”?“克己复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

其中的“礼”,专指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

为了能够实现“礼”,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

这就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另外,孔子还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

二、儒家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时【孔伋】孔伋(前483~前402),字子思,孔子嫡孙。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

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教育名家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顾炎武

教育名家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顾炎武

教育名家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顾炎武,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

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人称亭林先生。

他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涉猎。

继承了晚明思想学术界对宋明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批判,建立了他的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学术思想,他主张“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为学宗旨和立身处世的为人之道,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主要作品有《日知录》、《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以下通过四件事情介绍下他的人生历程。

亭林北“游”明末,国事溃败,民不聊生。

顾炎武有感于国家多难,应举试却名落孙山,便选择了一条学者之路,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

谁知,外患日甚,内患又起,家里突遭变故。

于是不得不将祖产800亩粮田典押给了昆山豪族叶方恒。

他的族叔为侵吞顾炎武的家产,竟与叶方恒勾结;顾氏家奴陆恩,也投靠了叶方恒。

他们私自将顾炎武囚禁,并威胁他自裁;后又派刺客跟踪,在南京太平门外刺伤顾炎武,并指使歹徒洗劫他在南京的住所。

清顺治十四年(1657),已经45岁的顾炎武孤身离开故乡,开始北游,漂泊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康熙二十一年(1682)正月初四,这位马背上的学者70岁。

大病初愈,身体虚弱,执意外出访友,在山西曲沃不慎失足,摔倒在马下。

初九丑刻溘然长逝,遗体由嗣子衍生运回故乡,埋葬于千灯镇顾氏祖茔。

历来的史学家纷纷探究顾炎武北游的心路历程,为此争论不休。

其实,他长达25年的文化苦旅是由多重原因造成的,为了避祸,也为了结交各地豪杰,考察山川形势,徐图复明大计,更多的则是积累知识,探求学问,写下一系列流传后世的伟大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肇域志》,等等。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是中国文化人普遍的理想,自小就接受庭训,真正能做到的却不多。

顾炎武做到了。

他是在一种半自觉半被迫的状态下做到的。

国学经典解读清代儒学.doc

国学经典解读清代儒学.doc

国学经典解读清代儒学清代儒学清代儒学是中国传统儒学的重要历史阶段,它上起十七世纪早期的明清之交,下迄 1916 年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历时近300 余年,其间大致可划分为清初、乾嘉、道咸和晚清四个阶段。

中国历史发展到清代,封建制已经日渐衰落,新的社会制度的因素正在萌发。

在这种历史环境的影响下,匡时济世、通经致用的清代儒学呈现出由性理之学转向考据之学、崇实黜虚、注重启蒙的特点。

第一实学中国实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实学是指自先秦以来注重现实、经世致用的学问;而狭义实学则是指发韧于北宋中叶、昌盛于明末清初,针对明末居敬主静、明心见性的理学及“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王学末流所造成的种种积弊进行理性反思和深层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股社会变革思潮。

清初实学在力矫晚明颓习的基础上,易主观玄想为客观考察,改空谈为实证,弃独断是质测,把学术研究领域扩大到自然和社会的众多实际领域,如天文、地理、九经、诸史、风俗、吏治、财赋、典章、制度等。

其代表人物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及方以智等。

顾炎武( 1613── 1682)字忠清,江苏昆山人,人称亭林先生,是清朝初年思想家和学者。

顾炎武“综贯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朝章国典,民风土俗,元元本本,无不洞悉,其术足以匡时,其言足以救世”(潘耒《日知录序》)。

顾炎武一生治学的方向可以用“经世致用”来概括,他把治学和培养道德情操联系起来,治学和培养道德情操都是为了经世济民。

在治学方法上,“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证佐”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黄宗羲 (1610 ~1695)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余姚(今属浙江)人,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与孙奇逢、李颙并称三大儒。

他深受王守仁心学影响,提倡以修儒为心学之本,以慎独为入德之要。

力主穷经、治史,指出,“学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

不为迂儒,必兼读史。

读史不多,无以证理之变化;多而不求于心,则为俗学”( 《清史稿》卷四八0) 。

顾炎武思想简介

顾炎武思想简介
专制与某些地区商品经济日益繁荣的矛盾为带有新时代特色的经世致用思潮形成,提供了新素材。
明末清初,中国社会面临着新的选择。时代的剧变让旧有思想体系再无生存之地,以顾炎武为代表的大批爱国知识分子觉醒,拨乱反正,弘扬原始儒学的本旨和精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
去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因阶级和历史条件的局限制约,他们只能回归传统学术,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圣人之道”,但经世致用思想的提出,解除了宋明理学对人们长久以来的桎梏,
心英雄史观的拥护者。他提出了著名的“寓封建于郡县”,表明了他的英雄史观。
综合来看,顾炎武的历史观是一个一元一因论。他认为历史是变化的,但又不是机械地,一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或者向坏的方向发展。历史的发展与否取决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决
定能够协调好人与人之间关系,则取决于封建专制君主的作为。顾炎武的历史观仍然没有脱离古代英雄史观的特点。
全诗生动地记述了当时军民和入侵者殊死鏖战的场面, 深刻地揭露了清军的暴行,武力征服的同时, 清朝统治者还对汉族人民施以一系列的民族歧视和高压统治政策,企图从思想上加强
控制,奴化汉人。这既损害了汉族广大人民的利益,又严重伤害了汉族士大夫阶层的民族感情, 促使一些汉族名士纷纷加入到抗清的洪流中。很多明朝遗民、爱国士大夫坚持不肯入仕清廷。
古制上,带有浓厚的复古色彩。认识到现实社会政治制度的种种弊端,并立志改造这一制度,最终却只能向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去寻找武器,走上复古之路,这是鸦片战争以前的思想家们的
共同悲剧,这也是那个时代的思想家缺少更多参照系而只能选择固有的思想资源的结果,而这一思想上的局限本身就是长期封建统治的结果。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刘固盛. 顾炎武“明道救世”的经史之学[J].光明日报.2005 年4 月.

经世致用解析

经世致用解析
文人者”的?作者心中的文人应该有什么 标准?
3.引用刘挚、扬子云、黄鲁直的 话是为了说明什么?
4.最后引用《宋史》中的记载, 表明了什么?
[来源:学科网ZXXK]
韩愈

不识经术 不通古今
刘挚 扬雄
文人不足贵
黄鲁直
为学要通古今之变,要经世致用
文化背景
浙东学术
章学诚
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强调把“六 经之旨”和“当世之务”结合起来考察,鉴
以阐明道理、记述政事、体察百姓困苦、乐 于称道别人的善行啊。
(2)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 而后为之,庶乎其传也与? 若一定是古人未触及的,后代不可缺
少的,然后才著述,也许才能流传下来吧?
(3)所以然者,其视成书太易,而急于求名 故也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把写书看 得太容易,而急于追求名声的缘故啊。
经世 致用
经世:治理国事。其内涵是“经国 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
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侧重“形而
致用:付诸上实”用;。其内涵是“学用结合”,强
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侧
重“形而下”。
“经世致用” 起源于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
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学说。其特点是,反对空
谈,力倡学以致用的务实精神和“以实为宗”
C.庶乎其传也与 乎: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D.皆以一生精力成之 以:介词,用
E.经训乃菑畲
乃:表判断的副词,是
F.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 其:代词,它们
G.庶乎其传也与 其:语气副词,表推测,大概
H.马牛而襟裾 而:连词,表转折,却
4.翻译下列语句
(1)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 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 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间断绝,是因为它可

亭林先生: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亭林先生: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亭林先生: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导语:顾炎武,字宁人。

初名顾绛,字忠清,入学后改名为顾继绅,加入复社又复名顾绛。

清军攻占江南后,顾炎武投身于抗清斗争中,因为非常敬仰南宋时文天祥的门生王炎午,欣赏他的品行,故改名顾炎武,又作炎午,字宁人,又字石户。

为了便于抗清斗争,又化名圭年,号涂中,学者称他为亭林先生。

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1613)出生于江苏昆山一个名门望族,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病逝于山西曲沃。

他的一生著作丰富,其中代表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记》等。

本文简要分析他的经世致用思想。

顾炎武1.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顾炎武出身于江南大族的家庭,他的高祖、曾祖和祖父都中了进士,担任官职。

顾炎武的高祖顾济是正德十二年(1517)的进士,历任行人、刑科给事中赠中宪大夫、江西饶州知府;他的曾祖顾章志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的进士,先后担任贵州和山东的按察使、应天府尹、南京兵部右侍郎;他的祖父顾绍芳是万历五年(1577)的进士,曾做过翰林院检讨、经筵日讲官、知制诰等官职。

优越的家庭环境为顾炎武提供了安心读书的环境,家中丰富的藏书使他大大开阔了眼界,再加上祖父的悉心培养,顾炎武具有了丰富的学识。

他的祖父为官,给了顾炎武接触时局的机会,他的继嗣祖父顾绍芾十分关注当时的政局变化,从万历四十八年(1620)到崇祯九年(1637)的十七年间,他为了了解最近的时局信息,专门将这十七年间的政府公报《邸报》每一期的重要内容都抄写下来,每一张草书二千字,共装订成二十五册。

江苏昆山顾炎武故居顾绍芾的经世思想对顾炎武影响很大。

顾炎武在17岁时就加入了复社,复社的知识分子批评朝政,对抗宦官集团,以天下为己任,对顾炎武的思想影响很深,他在这里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陈子龙、归庄、方以智等,清军占领江南后,他先后参与南明弘光、隆武政权,积极组织抗清,但是在清军的血腥镇压下,这些抗清斗争全都失败了,残酷的现实给予顾炎武沉重的打击,使他静下心来对明朝灭亡的惨痛教训进行了反思。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

第九单元经世致用【教学目标】1.学习《〈日知录〉三则》,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述贵独创、立身贵务实等思想,体会其“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学习《浙东学术》,了解章学诚反对“空言学问”、提倡“切于人事”的学术思想,体会浙东学术的务实精神。

【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内容】单元文化一、“经世致用”思想的内涵《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事;另外,对“经济”的解释为:经国济民;“致用”为:尽其所用。

“经世致用”《辞海》的解释为: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潮。

由此可以给经世致用下一个定义: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

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经世致用思想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思想家——孔子。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仔细分析儒家思想,可以看到,传统儒学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孔子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思想,目的就是要改变春秋末年社会动乱,礼崩乐坏的局面,恢复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

另外,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尚思辨。

它不象其他哲学思想那样,用极强的思辨性去解释诸如世界的本原问题,今生与来世的问题或是人世与鬼神的关系等问题,而是很实在,甚至可以说是很实用地教人们如何做人,如何行事,教统治者如何治国。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从其产生之时,就具有强烈的经世的传统,这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们吸收了这种经世精神,并将其作为自己重要的责任,自觉地担负起关心时政、关注国事、针砭时弊、甚至救国于危难之中的使命。

随着儒家思想不断被统治者利用、宣传,其中的实学之风也随之传播开来。

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大兴,其集大成者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社会伦理准则。

这正是在宋王朝的统治面临巨大危险之时提出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世风,以挽救国家。

论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及历史影响

论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及历史影响

论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及历史影响1. 引言1.1 顾炎武及其思想的背景顾炎武(1613-1682),字耕莘,号荻庵,别号湘山,湖南衡阳人。

他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顾炎武生于明末乱世,经历了明清交替的动荡时期,这种时代背景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思想和行为。

顾炎武自幼酷爱读书,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功底和独到的见解,尤其熟通经史子集,对儒学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与此顾炎武生活的时代也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混乱的时期。

明末清初,战乱频繁,封建统治岌岌可危,士人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顾炎武深受时代动荡的影响,他思考如何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如何挽救民族危亡,这些问题成为了他思想探索的重要动力。

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顾炎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世致用”思想体系,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主张,希冀以此来振兴国家、造福民众。

1.2 研究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必要性研究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必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顾炎武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经世致用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深入研究顾炎武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认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融汇了儒家、道家、佛家等不同思想流派的精华,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通过深入研究顾炎武的思想,可以拓展我们的思维边界,提高我们的学术修养和理论水平。

顾炎武的思想对当代社会和国家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他提倡的经世致用思想,注重实践和应用,追求真理和实用的结合,对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研究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必要性体现在对传统文化、学术价值、现实意义等多个层面的深刻影响,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化,也能够启迪我们的思维,指导我们的行动,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字数:250】2. 正文2.1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是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他强调实用主义和务实精神,主张将学问用于实际生活和社会管理中。

【史料及解析】浙东学派的主要代表

【史料及解析】浙东学派的主要代表

【史料及解析】浙东学派的主要代表由于科举制度的推行,所以在古代中国书院多,学派也多,浙东学派就是很著名的一个学派。

黄宗羲(1610~1695)宗羲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

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为明御使黄尊素长子。

世居余姚县通德乡黄竹浦(今浙江余姚县梁弄区东乡,明末时余姚县属会稽郡)。

思想:黄宗羲师事刘宗周,刘宗周(1578~1645),明代山阴(今绍兴)人,人称蕺山先生,官至南京左都御史,南明福王政权覆亡,绝食殉节。

一生致力讲学和著述,先后在东林书院、首善书院、证人书院讲学,黄宗羲、陈确等都是他的高足。

他的哲学思想基本上信奉王守仁心学,但又提倡气一元论,认为“盈天地间,一气而已矣”,万物从“即有即无”的气中化生。

承认宋儒所谓永存不灭的“理”;但认为“理即是气之理,离气无理”。

以心为主宰,用气贯通性、道、理。

主“慎独”说,力倡“诚敬”。

提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观点,但又说“静以宰动”。

痛恨封建专制的腐朽,怀疑凭一人的独断能治好国家。

其思想对黄宗羲颇有影响。

并对19世纪初日本阳明学派也有—定影响,著有《刘子全书》、《刘子全书遗编》。

黄宗羲师承刘宗周,从王学出发,进而修正王学,又将王守仁反对传统束缚的思想发展成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否定,并从注重实际出发,否定有先于物的“理”或“心”的存在,摆脱“心学”。

史学上开创浙东史学有鄞县万斯同、全祖望等,绍兴邵廷采、章学诚等两大史学系,前者有学术史的创造,后者有新通史的主张。

浙东学派哲学理论基础是“气一元论”,政治思想为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民本主义,源于孟子,又受邓牧等思想影响,主张治学“先穷经而后求证于史”,提出“六经皆史”命题,倡导“经世应务”通经致用的治学目的;既不泥古,也不弃古,贵在创新,注重理性思辨;重视历史文献、地方文献搜集整理和研究,尤重政治思想史和近现代史研究,着力表彰历史人物气节和实际功业;讲求真才实学、独立思考;“博学实证,质疑求信”、“明经通史,兼贯百科”为学派治学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亭林先生及其经世致用思想浅析
作者:孙政
来源:《卷宗》2015年第06期
摘要:顾炎武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音韵学家,其最大的成就即为经世致用思想,本文就其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因素、主要内容以及影响作简要探究。

关键词:顾炎武;经世致用;主要内容
1 顾炎武其人
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继坤,后更名绛,字宁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清初三先生”。

1645年,清兵破城,顾炎武立志复明,更名炎武。

因其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故又号亭林,学者称之为亭林先生。

昆山顾氏在明朝世代为官,顾炎武自小受嗣母王氏影响,终身不仕清朝。

早年参加复社,议论朝政,反对宦官权贵。

青年时在苏州、昆山等地参加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以卓越不群之才,抱俯仰无穷之志,足迹半天下,所交皆贤豪有道之士,而卒著书以老”。

晚年居陕南,致力于学,卒于山西曲沃。

炎武一生为学,广泛涉足于经学、史学、方志舆地、音韵文字、金石考古等学术领域并取得了宏富的成就,留下近五十种著述,如《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其中《日知录》集中反映了顾炎武精神,其自述曰:“所著《日知录》三十余卷,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


2 经世致用思想的提出
在先秦典籍中,“经”字往往与“纶”字并用,含有“匡济”之义。

如《周易》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经世”并用则首见于《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而经世致用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孔子,六经皆经世致用之学,章学诚指出:“六经皆先王得位行道、经纬世宙之迹,而非托于空言”,鲜明道出了六经的经世主义特征。

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提出,引领了明末清初经世致用的时代思潮,有着深刻的时代因素和个人因素。

2.1 社会矛盾尖锐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农民与地主间的阶级矛盾、汉族与满族间的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异常尖锐的动荡期。

明万历中叶以后,明王朝在经济、政治、财政等方面,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危机,整个封建统治呈现出极端的腐朽性。

首先,土地高度集中,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横征暴敛,人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其次,明朝的宦官专权至末期尤其突出,宦官把持朝
政,陷害忠良;最后是严重的财政危机,转嫁到小民身上。

明朝黑暗统治激起了各地农民起义,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了明朝统治。

最后,满清在中原建立政权,统治中国。

清推行了一系列高压政策,打击汉人,民族矛盾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一些汉族士大夫阶层加入反清抗争中,身体力行,“异族入主中夏,有志节者耻立乎其朝,故刊落声华,专集精力以治朴学。

”顾炎武抗清败后,主张经世致用,从思想上寻找国破家亡的原因,并改变明末学术的空疏无用之风。

2.2 资本主义萌芽
明中后期,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较为繁荣的商品经济和雇佣劳动生产关系,建立在雇佣关系上的资本主义萌芽也随之出现。

据《明神宗实录》记载,当时苏州呈现出这样的境况:“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
矣。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是雇佣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虽然产生在封建社会内部的新的经济因素还非常弱小,但它已产生社会影响,在江南一带就出现了所谓的“市民运动”。

顾炎武生活在资本主义萌芽较活跃的苏州地区,透过封建正统思想的重重笼罩,产生了经世观念。

2.3 实学思潮兴起
宋明理学以“明心见性”作为格物穷理和学问之道的首要和根本,强调心性的涵养,而不去关注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时务研究。

此时的理学已衰变为“游谈无根”的空洞说教,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空疏无用。

实学的兴起是理学发展到穷途末路之际的一种自我纠正,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对程朱理学进行反思、对阳明心学批判,态度鲜明地反对不良学风,提倡儒学经世致用的传统。

在实学思潮中,还出现了具有民主倾向的思想内容。

如东林党人高攀龙指出:“有益于民而有损于国者,权民为重,则宜从民。


实学思潮的形成和高涨,同“西学东渐”关系甚大。

西学的输入,给明末的学术界示范了一种务实的新学风。

梁启超认为:“自明之末叶,利玛窦等输入当时所谓西学者于中国,而学问研究方法上,生一种外来的变化。

其初惟治天算者宗之,后则渐应用于他学。


2.4 家学影响
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深受嗣祖顾绍芾的影响。

在社会危机深重之时,顾绍芾鞭策顾炎武追求经世致用的实学。

绍芾说:“士当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土,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


3 经世致用思想主要内容
3.1 批判宋明理学
在顾炎武看来,理学空谈性、命、天道,都是孔子及其门人不讲的,理学实际上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背离。

他总结明末空疏误国的教训:“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

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玄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

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复,宗社丘墟。


3.2 主张实学学风
“君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明道救世”的求实精神,是贯穿顾炎武学术思想的突出特点。

“凡文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治学的唯一目的就是经世致用。

顾炎武极为重视原始的第一手材料,认为“凡引前人之言,必用原文”。

3.3 批判君主专制
顾炎武强烈批判君主个人独裁和专断,认为专制君主集一切权力于一身,根本无法胜任使天下致治的责任,君主把天下视为自己的私产,集政权、财权、兵权于一身。

“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

欲专大利而无受其大害,遂废人而用法,废官而用吏。


同时,顾炎武提出国家和天下两个概念。

所谓国家是指一家一姓的王朝,而天下是指万民的天下,亡国和亡天下事实上是不一样的。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4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
梁启超将顾炎武推为“清学开山之祖”,认为其是“对于宋明理学一大反动”之清学启蒙时期的第一人。

“到事功绝望时,乃另创一种学风,直影响到现在,其成就不在恢复明室之下。

”其经世致用思想在宋明理学到清代朴学的转化过程中的功绩是无可取代的。

他以考据为经世致用的手段,“酌通古今,旁推互证,不为空谈,期于致用”,开创了注重考据的朴实学风。

在其影响下,清前期考据学继续发展,至乾嘉时期臻于极盛,形成乾嘉考据学派。

在清晚期处于内忧外患之时,地主阶级内一些较开明的官僚士大夫,如龚自珍、魏源、冯桂芬等,为“纠偏补弊”挽救危局,他们传承顾炎武等人的思想传统,重举“经世致用”的思想旗帜,主张改制更法,挽救时局。

时至今日,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中仍有许多可咨借鉴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陈祖武.顾炎武评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

[3]冯天瑜、黄长义.晚清经世实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4]庞天佑.论明清之际三大学者治学经世致用的特点.史学月刊,1999年第四期。

作者简介
孙政,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社会文化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