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 教案

态度。《咏雪》一文并末对谢家儿女的答案加任何
评价,但作者的意图一望而知,这也是本文叙事的 笔记
一大特点;二是语言简练。首句短短十五个字,涵
盖的内容却相当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
了解本文的写作 技巧。
说到了。
咏雪
交代背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咏雪: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撒盐空中(笑)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聪明过人,爱好文 学。在诸王中颇为出色,十分得到看重。13 岁 时,受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 规,袭封临川王,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 备受礼遇。历任左仆射、江州刺史。刘义庆 15 岁一路来平步青云,其中任秘书监一职,掌管 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 对《世说新语》的编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7 岁升任尚书左仆射(相当于以前的副宰相), 位极人臣。但此一时期,其堂弟宋文帝和刘义 康的“主相之争”日益激烈。 因此刘义庆也惧 有不测之祸,29 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 职。
(考题)
兄女:柳絮因风起(乐)
补充 谢无弈之女 王凝之之妻
身份之贵 (侧面衬托)
学生做笔记。 给学生直观的感
欣道 赏韫 赞才 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
一起学习同样选自这本书的《咏雪》。
作 者 展 示 预习结果 展示(分小 组展示预 习效果,其 他同学可 以作补充, 老师视学 生的预习 情况也可 以作补充)
刘义庆(403 年~444 年),字季伯,汉族, 学生做笔记。 原籍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世居京口(今 江苏省镇江市) 。南朝宋宗室,文学家。宋 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
主题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咏雪》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文,并试着背诵。

2、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对不理解的地方敢于提问。

3、了解“咏絮之才”这个典故的由来,学习古人的智慧。

4、积累古诗中的咏雪名句。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古文,并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积累咏雪名句。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两个人对雪的比喻妙在哪里,文中的谢太傅为什么更欣赏侄女谢道韫的回答,谢道韫因何得名“咏絮之才”。

教学过程:一、介绍人物,创设情境。

1、课件依次出示:谢安、谢道韫、王羲之的图片,师作如下介绍:谢安,东晋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当朝宰相,世称谢太傅、谢公。

他自幼聪慧敏悟,气字非凡,甚至连被誉为“王与马,共天下”的著名丞相王导都知道他,以致于当时的学童连他的读书音韵都竞相仿效,蔚成时尚。

在同权臣桓温的周旋与斗争中,谢安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与气度,成了稳定大局的顶梁柱,群臣的主心骨。

公元371年,桓温废除了皇帝司马奕,另立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73年二月,当桓温闻讯简文帝并没有如他指望的那样,禅位给他,气急败坏;亲率大军,杀气腾腾地回兵京师,向谢安,王坦之问罪,并欲趁机扫平京城,改朝换代。

眼见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新帝司马曜也不得不下诏让吏部尚书谢安和侍中王坦之到新亭迎接桓温。

当时,文武百官纷纷跪拜在道路两旁,甚至连抬头看一眼威风凛凛从眼前经过的桓温的勇气都没有,这里面也包括那些有地位有名望的朝廷重臣。

与谢安同来的王坦之早已是惊慌失色,汗流浃背,紧张地连手版都拿倒了。

在这惶恐的一群人中,只有两个人不改自然容颜,一个是来者不善的桓温,一个是镇定安闲的谢安。

在习习拂面的寒风中,谢安走上台阶,在席上就坐。

他并不看桓温布置在四周,围得像铁桶似的卫兵,而是先作了一首咏浩浩洪流的《洛生咏》,然后才平静从容地说:“我听说诸侯有道,就会命守卫之士在四方防御邻国的入侵。

明公入朝,会见诸位大臣,哪用得着在墙壁后布置人马呢?”老道的桓温没料到昔日在自己府中做司马的谢安在这种关头依旧不改其旷达风度和自若本色,一下子被他镇住了,于是赶忙赔笑说:“正因为不得已才这样做呀!”嚣张气焰被打下去后,他连忙传令撤走兵士,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又摆酒设馔,与谢安两人“欢笑移日”,在这欢笑声中,朝廷总算度过了一场虚惊。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一、文本解读《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故事有趣,文笔精美,人物个性鲜明,形象鲜活。

很多篇章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七上所选两则故事,《咏雪》出自"言语"板块,《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板块。

编者把两文放在亲情单元最后一篇,作为学生进入初中接触的第一篇古文,就内容的故事性和情感的可理解性来说非常适合。

两文所放置的前后位置也非常有意思,相对而言,《咏雪》人物关系更复杂,人物个性更隐约,语言更简而有味,适合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体会;《陈太丘与友期行》更具故事性,现场感更强。

那么,教者在处理两篇时,就应该思考一下编者意图,以求灵活处理。

二、学情分析对第一次正式接触文言文的初一学生大谈文言词汇的丰富与积累的重要,那无疑是极不明智的,因为我们所说的丰富,在学生看来都是复杂。

如何让他们体会到文言文的趣味,激发他们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即便有的孩子在未来的学习中不能热爱,至少也不会畏惧。

即便要传递古汉语的词汇知识,也必须是不露声色的,最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啥都明白了。

这是我对教学《<世说新语>二则》的基本定位。

我必须寻找到让学生感兴趣的入口点,并且,这个点能一脉相承地牵引出两则短文的学习。

三、教学设计根据初一学生特点,以激发阅读兴趣为目的,以“故事”串联两篇文章的教学,让学生意趣盎然地学。

《咏雪》以老师引导下的读悟活动为主,设计听故事——读故事——讲(复述)故事——品故事(人物)的系列活动。

在此基础上,对《陈太丘与友期行》则采用学以致用、灵活迁移的办法,把文意理解和感受人物全部交给学生,老师辅助点拨,帮助提升。

设计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补故事的系列活动,在讲中悟,在演中思,在补中提升思维。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

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上)教案 8.《世说新语两则》

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上)教案 8.《世说新语两则》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积累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 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 结合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概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古代聪明机智少年的故事,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课文诵读及字词掌握情况。

3. 检查搜集的作者及作品情况。

(1)作者简介: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今江苏苏州市)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川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

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所著除《世说新语》以外,还有《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和文集,但已散佚。

(2)《世说新语》介绍:《世说新语》是一部以汉末、魏、晋士人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编撰者是刘义庆。

南朝宋彭城(江苏徐州)人。

“志”是记的意思。

“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世说新语》共八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等。

篇幅短小,语言简练,辞意隽(juàn)永。

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三、学习第一则《咏雪》1. 你能够说几句古诗当中有关写雪的诗句吗?(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修辞手法:讲解并使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写作技巧。
举例:《咏雪》中“未若柳絮因风起”一句,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未若”是对比的手法,“柳絮因风起”则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形成意象,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2.教学难点
-文言文理解:对于初中生而言,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是一大难点,生字词、特殊句式等都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咏雪》的阅读与理解;《咏雪》中的生字词学习;分析《咏雪》的文学特点及修辞手法;了解作者刘义庆及其作品《世说新语》的背景知识;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本节课将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通过解析课文,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咏雪》是东晋文学家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中的一则,它以简洁精炼的文字描绘了雪的美丽。文言文是古代文人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学习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咏雪》这篇课文。通过分析课文中对雪的描绘,学习作者如何巧妙地运用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将雪的飘逸和纯净表达得淋漓尽致。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运用文言文描绘自然美”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写作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最新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最新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篇二】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文义,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明义,在研讨中明理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和睦、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感受亲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实词。

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我们中国历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甘罗十二岁做宰相等。

)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世说新语》两则其中的第一则《咏雪》。

二、探索新知(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指名介绍作品作者。

(出示课件)2、听课文录音,把握节奏,体会语感。

3、根据所听录音及文意给课文断句。

4、理解加横线的重点词语。

5、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二)品读课文,研讨问题。

(四人小组合作)思考问题:(出示课件)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议”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却相当多,这一句都交代了什么内容?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小组中选出代表发言,师生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关于学生小组讨论,我觉得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们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但在引导与启发环节,我发现自己提问的开放性程度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提出更多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以提高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掌握仍不够扎实。因此,我考虑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世说新语》的背景知识,了解魏晋时期的文人风貌。
(2)阅读理解两则故事,掌握文章主旨和寓意。
(3)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和阅读水平。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人的智慧与品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咏雪》通过描写雪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2.教学难点
(1)古汉语词汇、句式的运用:对于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的运用,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教师应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举例:通过对比现代汉语与古汉语的句子结构,使学生理解宾语前置、省略句等句式特点。
(2)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的深入分析:学生往往难以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的深入分析,需要教师引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部记录魏晋时期文人言行的著作,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它对于了解古代文化和提升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8《世说新语》二则◇教材分析◇《<世说新语>二则》中,《咏雪》一文展现了家庭和美温馨的一面,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书香家庭。

《陈太丘与友期》中的陈太丘之子元方聪颖机智,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

这两则文章都表现了少年儿童聪慧方正的正面形象,侧面体现了当时士人的文化修养、生活情趣和意志追求。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掌握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2.结合《世说新语》编写背景,了解文章特点。

3.品读文章描写手法,分析人物个性。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的少年的故事,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学习古人的智慧和诚实守信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朗读并背诵文言课文。

②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难点:学习课文摹景状物的方法,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历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在年少时就崭露头角,如骆宾王作诗《鹅》时只有七岁,甘罗做宰相时只有十二岁。

今天,我们将学习《<世说新语>二则》中的《咏雪》一文,来认识一位小才女,她叫谢道韫。

二、学习新课1.作者简介及作品。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

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篇,主要记录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逸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做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词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本文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2.检测生字词。

骤.(zhòu)差.可拟(chā)柳絮.(xù) 奕.(yì) 凝.(níng)三、学习新课步骤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部记录魏晋时期文人言行的著作,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智慧和品质修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咏雪》和《陈元方答客》这两个具体的案例。它们分别展示了古代文人在诗歌吟咏和应对策略方面的智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言文的字词句式和人物品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1.《世说新语·言语》篇中的《咏雪》一则,讲述了东晋时期谢安、谢道韫等人在雪天吟咏的故事,体现了古代文人以诗歌吟咏自然景物之美的情趣。
2.《世说新语·方正》篇中的《陈元方答客》一则,描述了陈元方应对客人的得体举止和应对策略,展现了古代少年才子的风采和智慧。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这两则故事,让学生了解《世说新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学价值,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言文阅读素养:通过学习《世说新语》二则,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字词、句式等基本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5.总结回顾环节,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但在回顾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仍有待提高。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度。
-举例:谢安与谢道韫的叔侄关系,陈元方与客人的应对。
(3)分析人物形象和品质:通过分析谢道韫、陈元方等人物的行为举止、言语应对,学习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优良品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doc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doc

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便:就。
委:舍弃。
客人就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定一起出行,却丢下我走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君:对别人的敬称,犹今之 “您”。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教 具
多媒体
难点
教 法
探究法
一、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南朝宋人,南北朝刘宋王朝宗
室,彭城(今江苏苏州市)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川刺史、加开府
仪同三司。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所著除《世说新
语》以外,还有《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和文集,但已散佚。
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 “不失礼”理由是,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
须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表 现,同时也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5、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
A、借元方责客之语,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 B、也赞扬元方的聪敏。 6、元方斥责“友人”无信,令你想起我们学过的《<论语>十二章》的哪 句话?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礼拜
板 书
《谁说新语》两则 兄字胡儿——撒盐空中 长兄女儿——柳絮飘飞


教学 回顾 作业 批改 小结 领导 审阅 意见
第 周 2 课时
年 月 日制定
题 目
《世说新语》两则
课 型
新授课
教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说新语》二则的基本内容、古人品质的重要性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文言文阅读和古人智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故事中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以及古人品质的体现。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故事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生活中坚持原则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活动将演示故事中人物如何运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选自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世说新语》中两则经典故事——《管宁割席》和《王戎不取道旁李》。通过学习这两则故事,让学生了解魏晋时期人物风貌,感受古人的品质与智慧。教学内容如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人的品质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咏雪》教案◎教学目标:1. 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

2. 训练朗读能力,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3. 学习文言字词,理解文章,背诵积累。

4. 训练品析能力,品析具体语境中词句的表现力。

课标要求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

教材及学情分析《世说新语》两则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文章以家庭、亲情为主题。

其中,《咏雪》一文展现了家庭和美温馨的一面,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书香家庭。

这篇课文看似浅显,但若能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领会,自会翻出新意。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短文。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复述故事,把握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内容。

5、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在相互切磋交流中,积极主动的思维。

重点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难点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在相互切磋交流中,积极主动的思维。

教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延伸阅读法◎教学过程:―、引入课文学习课始,学生朗读课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教师出示背景材料,学生朗读:《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其艺术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述对象;二是以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表现人物;四是语言简练生动,言约旨丰。

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今河南太康人。

东晋政治家,一代名相,死后追赠为太傅。

《世说新语》是追记前朝的事情,所以写谢安最终的官衔。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8 世说新语》两则优质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8 世说新语》两则优质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8 世说新语》两则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文言文小说集,收录了东晋时期至南朝时期的大量传闻逸事。

本课节选了其中两则故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学习这两则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古代名士的言行举止,品味文言文的韵味,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基础。

但《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进一步挖掘文中的隐含信息。

此外,学生可能对古代的礼仪、官职等有所陌生,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

2.理解文中的词语、句子,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3.了解古代名士的言行举止,体会文言文的韵味。

4.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文言文,理解文中的词语、句子,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难点:深刻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体会文言文的韵味,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古代社会,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提问、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

3.案例分析法:以故事中的人物为例,分析其言行举止,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译文: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课文译文,便于学生理解。

2.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辅助教学。

3.相关资料:搜集与《世说新语》相关的资料,拓展学生视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世说新语》的封面,简要介绍该书的历史背景和内容。

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引发他们对本课的期待。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发音和节奏。

教师适时提醒学生注意生僻字的读音,并对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古代名士的言行。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对文中的句子进行翻译。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说新语二则》的基本内容、文言文的特点和古代文化背景。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文言文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精读课文《世说新语·言语》中的两则故事:《咏雪》和《陈元方候袁公》。
2.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如句式、词义、通假字等,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两则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语言特点和寓意,培养欣赏文言文的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文言文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对于故事寓意的分析,如《咏雪》中对雪的赞美实际上是对人物才情的赞赏,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讨论来深入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世说新语二则》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用精妙的语言形容事物或以智慧应对尴尬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文言文的魅力。

第08课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08课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受古今汉语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

3.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敬辞,在交际中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

【重点难点】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受古今汉语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

3.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敬辞,在交际中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历史上有关儿童早慧的故事有很多,请简要说说下面文字记录的人物故事。

1.出示原文。

问:同学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

人问其故。

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世说新语》)明确: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和他的兄弟吃梨,自己拿了小的吃。

人家问他:“为什么拿小的梨啊?”孔融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2.出示原文,教师指着文中词句,问:“路边的李子树挂满了李子,别的孩子都跑去摘了,为什么王戎不动呢?”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明确:王戎认为树在路边,又满是果子,李子一定是苦的,没人吃。

这两个故事都来自《世说新语》,主人公分别是孔融、王戎。

我们今天来认识这本书中另外两个聪明智慧的孩子。

(出示课题)二、教学新课任务一:识文体、知出处1.作者名片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

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编写了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2.作品介绍《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篇,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1. 孔子见南子南子者,鲁人也,少时隐居,不市采,不与时接,精精神焉。

及长,游大夫之门,以一篑之直,一琴之雅,报之。

大夫未之知也。

孔子自鲁游吴,至南子门,谓门者曰:“有南子在此乎?”门者曰:“无之。

”孔子曰:“善哉!吾闻其人善,而未之识也。

”言毕,去,张琴而歌。

南子闻之,曰:“孔丘来矣!”即出迎之,揖而让入。

孔子曰:“有言乎?”南子不对。

孔子又问,南子曰:“君自来何所?”孔子曰:“游。

”南子曰:“何游?”孔子曰:“吴。

”南子曰:“何为?”孔子曰:“求买八扇生。

”南子乃告孔子曰:“八扇生已死矣。

”——《世说新语》2. 鲁迅离婚信大长今到我家来吓我女人,她要问昨天的事。

因为昨天我给她拍了一个耳光,这是三十年的夫妻,我从不出手打人,这一回打她只因为太气了。

她不讲觉悟,一向站在日本人方面瞪眼看人,光明哇叫,真不怕钱能装到死。

我忍受到今天,已经忍受得不行,我希望她一个月不要来。

我再也不想见到她,也不想看到她写的信,所以请你们不要再传阅给我。

请代我去找张光楷,把所有钱交给她。

明天我也写信去找她,要她自己取钱请她赶快走,立刻走,我当然不会阻止。

其实我一心一意的工作和造反都没有造成今日的状况,都是她搅和的。

我没有再去见上海警察和国民党,不会去的。

鲁迅——鲁迅《信》二、教案1. 语文知识重点词汇1.游:旅游,指外出观光游玩。

2.篑(kuì):民间常用来举行儿童成人礼的仪式,篑指用糯米粉做的一种饮食。

3.琴之雅:指琴声幽静、柔和的音乐。

4.八扇生:初唐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代表作品,以描述一位美女与八扇子之间的故事。

5.大长今: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故事辑自朝鲜民间传说,是一部历史类的喜剧。

语言点1.名词性从句2.比喻手法2. 阅读分析《世说新语》是作者刘义庆在东晋时期整理的一部鲁迅企鹅解密班资料群语录。

这个故事中的孔子发现了一个对琴艺、礼仪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南子,他虽然从未谋面,却对南子十分敬仰,张琴而歌,偶然得以见南子,最后了解到他想要找的画家已经去世。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一、文本研读:本文讲述的是古代聪明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从某一方面反映了古代的家庭和亲情观念。

虽然都是文言文,但其中有当时的口语成分,语言文字比较浅易,所选取的这两则都有一定的故事性,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韫表现出了咏雪之才。

人物对话以及细节描写中体现温馨美好的家庭气氛。

二、创意说明:1、诵读法。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发讨论,交流看法,谈谈自己更欣赏哪个比喻。

三、活动组织(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二)预习反馈1、简介作者和《世说新语》;2、学生展示读音需注意的字词。

(三)初读课文。

1、听朗读录音,注意字音和停顿。

2、展示一:(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正确停顿;(2)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把自己不理解的字词与句子做上记号,小组交流;3、归纳本文中的古今异义词。

4、教师点评朗读,投影强调补充重点的词句翻译。

(四)研读课文展示二:1、请结合书下注释复述课文故事。

2、理解“公大笑乐”,并在后面补上一句话:公大笑乐,______________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

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五)各抒己见1、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你觉得哪一个更好?前者写的好,因为雪的颜色和形态跟盐相似(形似);后者写的好,因为雪的飘飞和柳絮的飘飞接近(神似)。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在教学工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一起来看看吧!《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通“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

”朋友便生气了:“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世说新语》二则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3、结合解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一. 教材分析《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收录了南朝时期文学家刘义庆等人创作的短篇小说。

《世说新语二则》选取了其中两篇较为有趣的故事,分别是《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

这两篇文章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充满了智慧和幽默,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面对《世说新语》这样的古代文学作品,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培养他们准确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同时,通过深入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让学生体会到古代文学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把握,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难点:人物形象的分析,文章深层次意义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分享学习心得。

然后,简要介绍《世说新语》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课文《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特殊句式,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3.操练(15分钟)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世说新语二则》是初一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古文,对古文言的知识了解的不多,所以在讲解时一定要细致,尤其是对文言常识部分要重点说明,在教学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咏絮之才。

这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学习起来不太困难。

【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翻译,能流利翻译课文;2、熟读并努力做到背诵全文;3、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4、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1、顺畅翻译全文,并能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2、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学会感受诗词的意象美;2、比较“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的美感差异。

【教学重点】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翻译;2、结合课后注释尝试翻译课文;3、整体把握文意后,赏析文章的语言。

【教学难点】1、学会感受诗词的意象美;2、学习从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3、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4、从时间、地点、人物、开端、经过、结果六个方面梳理叙事脉络。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语。

你知道古代有哪些智慧儿童吗?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

2、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刘义庆是编著者,并不是作者,他是组织者)是一部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语言简练、辞意隽(ju àn)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也记载有一些古人的正道直言,善行美德的故事。

《世说新语》的语言简练含蓄而又隽永传神,对后世小品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

她自幼聪识,有才辩。

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3、知识链接。

谢太傅即谢安,字安石,东晋时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他死后追赠为“太傅”,故称。

4、师生交谈家庭聚会时的情况,引入作对联,咏诗词歌赋,之后,师生共同研读短文《咏雪》。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读出停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读准字音。

出示课文(易错读音在文章中标注出来)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课文翻译。

在文中将重点字词标为红色并出示翻译,再整句翻译文章。

讲析文言词句: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子侄晚辈统称。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猛。

欣然,高兴的样子。

拟,比,比拟。

未若,不如。

差,大致。

因,趁,乘。

白雪纷纷何所似?似何,像什么。

即……之妻也。

“……也”,“是……。

”即……之妻也。

省略主语“(谢道韫)就是……。

”4、理清叙事脉络。

5、思考。

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7、品味诗文。

文章开头阿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

之所以选择一个寒雪日,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8、思考。

“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比拟“大雪纷纷”,哪个更好?观点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观点二: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教师见解:“撒盐空中”这句虽然形似,但给人的感觉不美,“柳絮因风起”句则形象、动态、美感兼具,有意蕴。

举例:有一首打油诗写道:“江山一笼统,井上一窟窿。

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打油诗有形象,无意象,我们体会不到景物美,这不是成功的文学创作,好的文学形象要有美感,有情趣。

如:“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咏雪》)9、简析课文内容:文中赞赏了谁?从哪一句得知?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文末交代道韫的身世可见。

10、两个小孩都很快做出了句子,且小男孩最快,随后小女孩微起朱唇出妙语“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而公大笑乐,比较“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形容“白雪纷纷”,哪一个更好?学生各抒己见,自圆其说即可。

1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营造了怎样的气氛?营造了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这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

12、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

1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14、“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为什么?“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比盐更像雪。

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强,有美感,这是“撒盐空中”所缺乏的。

撒盐空中比喻了雪的颜色。

15、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是“大笑乐”而已,分耐人寻味。

作者也没有表态,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是一个有力的暗示,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16、上眼睛,想像眼前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雪花飘起来了。

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论,你能不能也说说“纷纷白雪”像什么?你还能说出几句咏雪的古诗句吗?三、特殊句式:1、宾语前置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2、状语后置句。

撒盐空中差可拟。

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将状语置于谓语之后,处于补语的位置。

3、判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古汉语语法中“……,……也”是常见的判断句式,还有如“……者,……也”“……,……者也”“……者,……”等形式。

4、省略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省略主语,应为“(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四、课外拓展: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历代名人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古人吟咏白雪时用比喻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五、布置作业:1、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两篇短文。

2、搜集关于雪的诗句,并背诵下来。

略。

《陈太丘与友期行》《世说新语二则》是初一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古文,对古文言的知识了解的不多,在讲解时一定要细致,尤其是对文言常识部分要重点说明,在教学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这一章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的对话,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

【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翻译,能流利翻译课文;2、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从时间、地点、人物、开端、经过、结果六个方面梳理叙事脉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领悟: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2、引导学生学习评价人物,领悟故事情节所包含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翻译;2、结合课后注释尝试翻译课文;3、整体把握文意后,赏析文章的语言及人物。

【教学难点】1、个别重点词句的翻译;2、本故事所包含的诚信道理在今天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意义;3、学习从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还需要诚信吗?如:朋友相处,商业营销,企业动作……各位同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围绕“诚信”阐述自己的观点,比一比,看谁说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2、师总结: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新的时代已赋予了诚信新的内涵,在它的指导下,莱茵河畔,荡起了滚滚的海尔潮,联合国的讲坛上,有了中国人字正腔圆的“呐喊”,中国已成了“世贸组织”大家庭的成员,新世纪的中国将以诚信,务实的形象,永远屹立在东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涉及诚信的文章——《陈太丘与友期行》〈板书〉3、理清叙事脉络,从时间、地点、人物、开端、经过、结果六个方面梳理叙事脉络。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词汇解释。

元方: 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 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 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 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

去,离开。

舍:舍弃,抛弃。

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戏:玩耍,嬉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通“否”语气词。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要拉住元方,这里指友好的动作。

信:诚信,讲信用。

时年:今年,当年。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

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已去:已经离开了。

曰:说。

至:到。

则:就是。

顾:回头。

惭:感到惭愧。

2、古今异义词。

去古意:离开;今意:往、到。

委古意:丢下、舍弃;今意:委屈、委托。

顾古意:回头看;今意:照顾儿女古意:子侄辈今意:儿子女儿引古意:拉;今意:引导,带领。

期古意:约定;今意:期望。

不古意:通假字通否古今相通语气词表询问。

3、翻译文本。

(1)朗读课文,注意停顿(2)梳理文意,在文中将重点字词标为红色并出示翻译,再整句翻译文章。

(3)期:(古义)约定、(今义)星期。

不:现写作“否”,表示不。

引:拉。

过:超过。

顾:回头看。

委:丢下、抛弃。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去。

(如注意省略的成分)4、梳理叙事脉络。

从起因、经过、结果三个角度梳理文章脉络。

5、问题探究。

(1)“君”“家君”“尊君”有何不同?(2)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3)元方、客人是怎样的人?(4)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6、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品味诗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