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神经系统全篇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中至关重要的组织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神经信号、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感觉,并协调人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本文将介绍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包括它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他身体系统的关联。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控制中心,由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和丘脑等组成。
脑干负责调节呼吸、循环和消化等基本功能;小脑控制肌肉协调和平衡;大脑半球是思维、记忆和感觉的中心;丘脑参与调节体温和内分泌功能。
脊髓贯穿于脊柱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负责传递大脑发出的神经信号和控制身体的运动。
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由脑脊液(脑脊髓液)、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脑脊液充当着护理和支持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角色,它环绕在脑脊髓空腔中,提供机械支撑和保护。
脑神经直接从大脑和脑干发出,并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其功能范围广泛,包括呼吸、咀嚼、听力、视觉和平衡等。
脊神经则是从脊髓发出,负责传递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和运动信号。
三、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也被称为神经细胞。
每个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核心,其中包含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树突是短小的突起,负责接受其它神经细胞传来的信号;轴突是较长的突起,负责将神经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细胞;而突触则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用于信号传递。
四、神经传递和神经调节神经传递是指神经信号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过程。
当神经信号经过神经元的树突传入神经元细胞体时,细胞体受到刺激,产生电化学信号。
信号随后通过轴突传出,并通过突触将信号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这种传递过程依赖于神经递质,它是一种化学物质,通过突触传递信号到另一个神经元。
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对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进行调控的过程。
通过神经传递,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调节和协调身体的运动、感觉、内分泌、循环和消化功能等。
这种调控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神经递质的作用来实现。
神经系统总论、脊髓和脑干V
上行纤维束 下行纤维束
网状结构
医学ppt
29
1、脑神经核 排列:界沟以内为运动核 团,界沟以外为感觉核团 核团性质(由内向外): 躯体运动核(一般) 内脏运动核(一般、特殊) 内脏感觉核(一般、特殊) 躯体感觉核(一般、特殊)
医学ppt
30
一般躯体运动核:由肌节演化骨骼肌即舌肌和眼球外肌 特殊内脏运动核:由鳃弓演化的骨骼肌面肌、咀嚼肌、咽喉肌 一般内脏运动核: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一般内脏感觉核:接受内脏和心血管的初级感觉纤维 特殊内脏感觉核:接受初级味觉纤维 一般躯体感觉核:头面部皮肤和 口、鼻黏膜的初级感觉纤维 特殊躯体感觉核:内耳初级听觉和平衡觉纤维
具有调节肌的张力、 调节内脏活动、网状上 行激动系统的功能。
医学ppt
47
Tracts in White Matter
fasciculus gracilis
fasciculus cuneatus
posterior & an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
fasciculus proprius
传导躯干四肢的痛温触压觉
医学ppt
18
2. 下行纤维束
1)皮质脊髓束
(1)皮质脊髓侧束
(2)皮质脊髓前束
传导大脑皮质发给脊髓
的运动指令
2)红核脊髓束
调节屈肌的运动
3)前庭脊髓束
4)网状脊髓束
5)顶盖脊髓束
6)内侧纵束
医学ppt
19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一)脊髓反射 1.躯体反射
牵张反射 2.内脏反射
26
2、脑桥
大部分构成第四 脑室底的上半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小脑下脚
(完整word)解剖-神经系统
第九章神经系统总论一、神经系统的区分中枢神经系统脑:端脑、间脑、小脑、脑干(中脑、脑桥、延髓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内脏神经—内脏感觉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感受器→感觉神经元→中枢→运动神经元→效应器三、神经系统常用术语(一)在中枢神经系统内:1.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集中的部位,在新鲜标本中色灰暗2.皮质:大、小脑表面的灰质3.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色泽白亮4.髓质:位于大、小脑深部的白质5.神经核: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成的团块6.纤维束: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聚成束7.网状结构: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网眼内散布着大、小不等的神经核(二)在周围神经系统内:1.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胞体集聚处2.神经: 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聚在一起,外包结缔组织膜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一、脊髓位置和外形(一)位置: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下端在成人平L1下缘,新生儿平L3(二)外形:前、后稍扁的圆柱形2个膨大颈膨大(C4 ~ T1)与上肢出现有关腰骶膨大(L2 ~ S3)与下肢出现有关前正中裂6条纵沟后正中沟前外侧沟:脊神经前根走出后外侧沟: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圆锥:脊髓下端变细呈圆锥状的部分终丝:为软脊膜形成的细丝,由脊髓圆锥向下,止于尾骨马尾:由在脊神经末端下行的脊神经根组成脊髓节段:每对脊神经根相连的一段脊髓为一个脊髓节段,脊髓共有31个节段。
二、内部结构:(一)中央管:纵贯脊髓全长,内含脑脊液,在脊髓圆锥内扩大成终室(二)灰质:呈“H”形或蝶形,可分为前角、后角和中间带三部分后角:分析脊髓的感觉信息,特别是痛觉信息起重要作用中间带:中间内侧核:接受后根内脏感觉传入纤维.中间外侧核(T1~L3):交感神经低级中枢;骶副交感核(S2~4):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人体解剖学_第九章_神经系统-脑神经
第九章 神经系统
二、脑神经
Hale Waihona Puke Ⅰ 嗅神经 Ⅱ 视神经 Ⅲ 动眼神经 Ⅳ 滑车神经 Ⅴ 三叉神经 Ⅵ 展神经 Ⅶ 面神经 Ⅷ 前庭蜗神经 Ⅸ 舌咽神经 Ⅹ 迷走神经 Ⅺ 副神经 Ⅻ 舌下神经
三叉神经
1.眼神经 2.上颌神经 3.下颌神经
面神经
2.皮质脊髓束
(二)锥体外系
4.内脏神经丛
(二)内脏感觉神经
(三)痛觉
第四节 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
一、感觉传导通路 (一)躯干和四肢的本体觉传导通路
(二)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触(粗)觉 传导通路 (三)头面部的痛、温和触(粗)觉传导 通路
(四)视觉传导通路
二、运动传导通路
(一)锥体系 1.皮质核束
核上瘫、核下瘫
面神经
面神经损伤
面神经
舌咽神经
(四)迷走神经
(五)舌下神经
三、内脏神经
(一)内脏运动神经 1.交感神经
(1)交感神经节
(2) 交 感 神 经 的 分 布 概 况
2.副交感神经
3.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 神经节位置 分布范围 作用 胸、腰部 椎旁神经节、 椎前神经节 广泛 副交感神经 颅、骶部 器官旁节、器官内节 范围小
§1-1.10 神 经 系 统
神经系统
—— 人 体 的 司 令 部
人体共有十二对颅神经: 第一对叫做嗅神经,主要负责鼻子的嗅觉.;第二对叫做视神经,主管眼睛 的视 物功能. 第三对动眼神经,主管眼球向上、向下向内等方向的运动和上睑上提及瞳孔 的缩小. 第四对滑车神经,主管眼球向外下方的运动. 第五对三叉神经,此神经分为两部分,较大的一部分负责面部的痛、温、触 等感觉;较小的一部分主管吃东西时的咀嚼动作。 第六对外展神经,主管眼球向外方向的运动。 第七对面神经,主管面部表情肌的运动,此外还主管一部分唾液腺的分泌以 及舌前三分之二的味觉感觉。 第八对颅神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叫做听神经,主管耳对声音的感受. 另一部分叫做前庭神经,其主要作用是保持人体的平衡。 第九对舌咽一的味觉,亦与第十对迷走神经一起主管咽喉部肌肉的运动。 第十对迷走神经,除与第九对舌咽神经一起主管咽喉部肌肉的运动外,还负 责心脏、血管、胃肠道平滑肌的运动。 第十一对副神经,主要负责转颈、耸肩等运动。 第十二对舌下神经,主管舌肌运动。
解剖学-神经系统(总论、中枢)
解剖学-神经系统(总论、中枢)第12章神经系统总论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由位于颅腔内的脑、椎管内的脊髓以及与之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组成,在人体各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
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本身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活动方式:反射结构基础:反射弧三、神经系统常用术语第13章中枢神经系统第1节脊髓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一)位置:位于椎管内,上端在枕骨大孔与脑相连,下端平第1腰椎下缘(新生儿平第3腰椎)。
腰椎穿刺:常在第3、4或第4、5腰椎间(二)外形:前后略扁的细长圆柱状,有两个膨大:颈膨大C5-T1、腰骶膨大L2-S3)。
脊髓圆锥、终丝。
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后外侧沟分段:脊髓的两侧连有31对脊神经,每对脊神经所连的一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段。
共有31 个脊髓阶段:颈8对,胸12对,腰5对,骶5对和尾1对。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由灰质和白质构成。
中央管(一)灰质:围绕中央管呈蝶形。
前角(运动):α—支配骨骼肌运动;γ—维持肌张力后角(感觉):侧角:中间外侧核(T1-L3,交感神经元胞体)、骶副交感核(S2-4)。
(二)白质:前索、侧索、后索1、上行纤维束:(1)薄束和楔束:传导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冲动。
薄束:内侧,传导来自下半身的冲动。
楔束:传导来自上半身的冲动。
(2)脊髓丘脑束:传导躯干、四肢的痛觉、温度觉、触觉和压觉的冲动。
2、下行纤维束:(1)皮质脊髓前束和皮质脊髓侧束:将大脑皮质的神经冲动传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2)红核脊髓束:协调肌群间的运动。
三、脊髓的功能1、传导功能:脑与躯干、四肢感受器和效应器联系的枢纽。
2、反射功能:机体一些反射的低级中枢第2节脑脑位于颅腔内,包括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四部分一、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组成。
(一)脑干的外形:1、腹侧面:延髓:前正中裂、椎体、椎体交叉、4对神经(舌下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脑桥:延髓脑桥沟、4对神经根(三叉、面、展、前庭蜗神经根)、基底沟、小脑中脚中脑:大脑脚、脑间窝、动眼神经根2、背侧面:延髓:薄束结节(薄束核)、楔束结节(楔束核)脑桥:菱形窝——第四脑室底(第四脑室脉络丛→脑脊液)中脑:上丘(视觉反射中枢)、下丘(听觉反射中枢)、滑车神经根(二)脑干的内部结构: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1、灰质:脑干灰质分散成团块,称神经核。
【医学PPT课件】神经系统全篇
肾
纤 维
上 腺 素
——绝大部交感节后纤维。
能
医学ppt
39
(2)自主神经系统的受体
──────────────────────────────── ──
分
胆碱能受体
肾 上 腺 素能 受 体
类
M
N(N1、N2) α(α1、α2) β(β1、β2)
─────────────────────────────
意义:对抗肌肉的牵拉以维持身体的姿势,是一切躯
体运动的基础。
如果破坏肌紧张的反射弧,可出现肌张力的减 弱或消失,表现为肌肉松弛,因而无法维持身体的 正常姿势。
医学ppt
14
总结:牵张反射的意义
使肌肉保持一定的收缩状态,维持肌肉张力; 维持机体的一定姿势; 协调随意运动; 参与呼吸调节,维持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
腺、部分内分泌腺)的活动。
医学ppt
41
(二)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 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调节能力差。
●初级中枢:为所有交感、部分副交感神经的 发源地。
●可完成下列反射: ①血管张力反射; ②勃起反射; ③排尿、排便反射; ④发汗反射。
医学ppt
42
2、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消化腺汗腺分泌
用 瞳孔括约肌缩
骨骼肌血管舒
─────────────────────────────
阻 阿托品
箭毒(N2)
酚妥拉明(α1α2) 心得安(β1β2)
断 剂
六烃季胺(N1) 医学pp育t 亨宾(α2)
氨酰丁心氧安胺((ββ1)4)0
内脏神经系统的功能
主要功能: 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消化腺、汗
神经系统完整版
翻正反射 状态反射
迷路紧张反射 颈紧张反射
大脑皮层对姿势旳调整
• 大脑皮层对姿势反射也有调整作用
• 跳跃反应 • 放置反应
• 参与维持躯体平衡
躯体运动旳中枢调整
大脑皮层 基底神经节 小脑 脑干 脊髓
运动神经元
产生和引起随意运动 调整姿势 协调不一样肌群旳活动
随意运动旳产生和协调
由主观意识支配而产生旳骨骼肌运动称为随 意运动
Motor units and innervation ratio
Innervation ratio Fibers per motor neuron Extraocular muscle 12:1
Gastro emius 2023:1
二 姿势旳中枢调整
(一)
脊休克 对侧伸肌反射 牵张反射 腱反射
意义: 对抗肌肉旳牵拉以维持身体旳姿势,是一切躯体运动旳 基础。
牵张反射旳构造基础--反射弧
感受器
肌梭,位于梭内肌,感受肌肉长度变化或牵拉刺激。 腱器官,位于肌腱旳胶原纤维间,感受肌肉张力旳变化。
传入N 肌梭 ——Ⅰa类纤维和Ⅱ类纤维 腱器官——Ⅰb类纤维
传出N 梭内肌——γ纤维 梭外肌——α纤维
Parkinson’s
PD
Disease
Disease of mesostriatal
dopaminergic system
Muhammad Ali in Alanta Olympic
其他运动区: 运动辅助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两半球 纵裂内侧壁,扣带回沟以上,4区之前。
双侧、粗糙
•体表感觉区
•后部顶叶
运动柱
运动传导系统及其功能
人体神经系统基础知识点及图解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的神经纤维、神经节神经组织主要含有两大类细胞:→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系统的辅助成分,比神经元多,主要起支持、营养、保护作用神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外钾离子浓度的调节、突出间隙递质的清除、神经元葡萄糖供应的调节、形成血脑屏障→少突胶质细胞:形成髓鞘,包括外周雪旺细胞→小胶质细胞:是具有吞噬功能的免疫细胞神经元神经元的结构:→胞体:含有神经细胞特有的→Nissl体:尼氏小体内充满着核糖体,是神经元合成蛋白质的中心,→神经原纤维:由直径不等的微管和微丝组成,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中都含有神经元纤维,起着细胞骨架的作用。
→突起:→树突→轴突神经元的特点:除嗅神经核海马的齿状回等极少数特异脑区的神经元外,哺乳类神经元从胚胎发育开始的高峰期之后不再出现增殖和分裂。
在许多情况下,他们的体积却显著增长。
寿命很长,到年老时才开始逐渐死亡。
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周围支的外面通常包有髓鞘和神经膜,称为神经纤维,可分为:→有髓神经纤维:轴突被髓鞘和神经膜包被→无髓神经纤维:轴突仅被神经膜包被郎氏节:有髓神经纤维两髓鞘之间的缺口,此处轴突膜裸露。
周围神经的髓鞘是由雪旺细胞环绕轴突所形成的同心圆板层结构,留在外面的雪旺细胞核和质膜就是神经膜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是由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形成。
少突胶质细胞可伸出几个突起,形成几个相邻轴突的髓鞘。
以较小的胶质细胞数,来满足众多中枢髓鞘生成的需要,因此节省了空间。
神经调节的实例屈肌反射:→手指碰到钉子,立即抬起被扎的手指以躲避疼痛刺激→皮肤的破损被翻译为神经信号,通过腿部的感觉神经上传到脊髓→在脊髓,这一信号被传递给中间神经元:→其中某些中间神经元与大脑痛觉中枢联系,上传的信号在此被神经元感知为痛→另一些神经元与控制腿部肌肉的运动神经元联系,使手指回缩神经冲动的产生极其传导机制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传导机制,静息电位的重建机制生物电的产生依赖于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的不均匀性和膜对离子严格的选择透过性。
神经系统解剖学 完整版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而成。 2.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3.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 4.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 5.纤维束: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成束。 6.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条索状结
1、颈丛
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1)
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2)
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3)
2、臂丛
纵隔
腹后壁的肌肉和神经
二、脑和脑神经
(一)脑:脑干、间脑、小脑、大脑 (二)脑神经:12对 (三)脑、脊髓被膜、脑室、脑脊液、脑
血管、脑屏障
脑的冠状切面
1、脑干
脑干连脑神经根歌诀 中脑连三四,桥脑五至八; 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
内囊: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
水平切面呈向外开放的“V”字形
内囊的分部及各部所通过的纤维束
内囊前肢:位于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有额桥 束、丘脑前辐射通过
内囊膝: 前、后肢会合部,有皮质核束通过
内囊后肢:位于豆状核与丘脑之间,有皮质脊 髓束、皮质红核束、丘脑中央辐射、顶枕颞桥 束、视辐射、听辐射通过
顶叶
中央后沟、顶内沟 中央后回: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 顶上小叶:顶内沟与大脑上缘之间, 顶下小叶:顶内沟以下的区域,主要脑
回有缘上回和角回
颞叶
颞上沟、颞下沟 颞上回:颞上沟与外侧沟之间 颞中回;颞上沟与颞下沟之间 颞下回:颞下沟与大脑下缘之间
2、大脑半球内侧面
精品课件
第八节神经系统
一、脊髓和脊神经 二、脑和脑神经 三、自主神经系统 四、感觉传导通路 五、运动传导通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什么是去大脑僵直?
答案: 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水平横切,动物
表现出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肌紧 张亢进现象。(抑制系统活动减弱)。
5、大脑皮层的感觉定位(投射)有何特点?
答案:具有以下特点:
①倒置的人形,但头部是正的; ②交叉管理,但头面部是双侧性的; ③区域大小与精细程度呈正比。 (各部投影区的大小与体形大小无关,而 取决于该部感觉的敏感程度如手指、舌,反之 越小如躯干部)。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束 经内囊 脑桥 延髓
锥体交叉
脊髓内逐节交叉
皮质脊髓前束
脊
髓
前 角
脊N
运
动
细
胞
躯干 四肢 骨骼肌
锥体系神经通路
(五)基底神经节对运动的调节(了解)
1、基底神经节的组成及通路
基底 杏仁核
神经节
纹状体
尾状核 豆状核
壳核
苍白球
新纹状体 旧纹状体
基底神经节 兴奋
红核 脊髓运动N元
网状脊髓束
↓
加强γN元兴奋性
↓
肌梭敏感性↑
↓
肌紧张和肌运动↑
特 点 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弱
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强,
在肌紧张的平衡调节中占优势
2、去大脑僵直
去大脑僵直实验:
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 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 肌过度紧张现象,表现为 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 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 去大脑僵直。
尾状核
横断脑干切线
6、指甲是什么?为什么能生长?剪 时为什么不痛?
答案:
①是皮肤的衍生物。 ②因为在甲根的深部有生长点。 ③因为没有神经的分布。
第四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解剖 第三节 神经的兴奋与传导 第四节 神经元间的功能联系及活动 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
一、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二、神经系统的躯体运动功能 三、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去大脑僵直的发生机制
尾状核
是因为较多的抑制系 统被切除,特别是来自皮 层和纹状体等部位的抑制 性联系,造成脑干网状结 构抑制区和易化区之间的 失衡,易化区的活动明显 占优势的结果。
临床:中脑受压(血 肿、肿瘤)、病毒性脑 炎,也可出现类似去大 脑僵直现象。
●临床联系:人类的去皮层僵直和去大脑僵直
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对肌紧张的调节(略)
抑制区
易化区
部 位 网状结构腹内侧尾部
上级中枢 大脑皮层运动区、 纹状体、小脑前叶引部
(与抑制区构成抑制系统)
下传通路 作用
网状脊髓束
↓
抑制γN元兴奋性
↓
肌梭敏感性↓
↓
肌紧张和肌运动↓
网状结构背外侧部 (包括中脑背盖)
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
(与易化区构成易化系统)
(4区)
(6区)
(纵裂内缘及扣带回)
肢体远端肌 肢体近端肌
(5、6、7、8、18、19区)
功能: 执行随意运动指令
设计运动动作,协调随意运动
特点: ①交叉支配(头面部双侧); ②倒置分布(头面部是正立的); ③区域大小与精细程度呈正比; ④功能定位精确;
双侧支配
2、皮层脊髓束及其功能
大脑皮层运动区发出调节躯体运动的下行纤维主要 是这两大传导系。
意义:了解神经系统 的某些功能状态。
如果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 提示该反射弧的某个部分有损伤; 若腱反射亢进,说明控制脊髓的 高级中枢的作用减弱。
膝跳反射பைடு நூலகம்
膝跳反射弧:
叩击肌腱 ↓
肌肉受到牵拉刺激 ↓
肌梭兴奋性↑ ↓
Ia类和Ⅱ类 N纤维传入
↓ α运动N元兴奋
↓ 梭外肌收缩
②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 :
(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前庭小脑=古小脑
小脑 脊髓小脑=旧小脑
新小脑=皮层小脑
小脑的主要功能: (1)维持身体平衡; (2)调节肌紧张; (3)协调随意运动。
(旧小脑)
(新小脑)
(古小脑)
(四)大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大脑皮层运动区
主要运动区
其他运动区
部位: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 辅助运动区 第二运动区等
4、牵张反射
(1)概念:
当骨骼肌受到外力 牵拉使其伸长时,引 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 收缩的反射活动称为 牵张反射。 牵张反射的感受器:
肌梭 腱器官
(2)牵张反射的类型 ①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 : 指快速牵拉肌腱时
发生的牵张反射。 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
特点:腱反射是单突触反 射,所以其反射时很短,耗 时约0.7ms。
概念:指缓慢而持续地牵拉肌腱时所引起的牵张反射。
特点:肌紧张属于多突触反射。 无明显的运动表现,骨骼肌处于持续地轻微 的收缩状态。
意义:对抗肌肉的牵拉以维持身体的姿势,是一切躯
体运动的基础。
如果破坏肌紧张的反射弧,可出现肌张力的减 弱或消失,表现为肌肉松弛,因而无法维持身体的 正常姿势。
总结:牵张反射的意义
使肌肉保持一定的收缩状态,维持肌肉张力; 维持机体的一定姿势; 协调随意运动; 参与呼吸调节,维持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
(二)脑干对骨骼肌运动的控制
1、脑干网状结构
①易化区(范围较大)
指加强肌紧张的区域。
②抑制区(范围较小) 指抑制肌紧张的区域。
正常情况下,再加上 大脑皮层和尾状核的抑制 作用,使二者区域功能保 持相对平衡。可用去大脑 僵直实验加以说明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三章 神经系统 邢台学院生化系 李海燕
活动与展示课
利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说明一 个问题或解释一种现象。
要求:①课件形式。 ②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讲解。 ③同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思考题
1、横桥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横桥头有两个重要的特性:
①与肌动蛋白分子呈可逆性结合。在一 定条件下,横桥头可以和细肌丝上的肌动蛋 白分子呈可逆性结合,同时出现横桥头向M 线方向扭动,然后复位;
②横桥头具有ATP酶的作用。可使ATP 分解释放能量供横桥运动作功所需,但横桥 头的酶活性只有在它和肌动蛋白结合后才能 被激活。
2、深、浅感觉传导通路,由几级神经元 组成?各级神经元的胞体分别位于什么部位?
答案:三级神经元组成。
一级神经元胞体:脊神经节 二级神经元胞体:脊髓(浅)或延髓(深) 三级神经元胞体:(丘脑)
▲锥体系
皮层脊髓束和皮层脑干束构成; 传导发动随意运动的指令; 10-20%为单突触联系,完成精细动作。支配上肢和
近端肌肉; 80-90 %为多突触联系,支配下肢和远端肌肉。 调节肌紧张和控制随意运动。
锥
体
大脑皮层 系
皮质脑干束
脑神 经运
脑N
经内囊 不同平面交叉 动核
眼外肌 咀嚼肌 表情肌 咽喉肌 舌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