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复习材料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专题复习——联系观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人化”的特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在科技创新中,时常存在“管理孤岛”“资源孤岛”“信息孤岛”“技术孤
岛”等现象,各子系统之间的资源、信息、人才等流动不畅,导致科技创新效
率低下。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就要( )
①立足关键部分,充分发挥其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真题研析
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依存度日益加深,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
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 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 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
趋向,要用综合的思维
方式认识事物
B
■真题研析
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某
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
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
等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佐证了 ( )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
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 联系的
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 多样性
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
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 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把握客观条 件与主观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
与偶然联系等
条件、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原理
方法论
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①整体 ①树立全局观念,立 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 整体与 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 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 部分的 化影响部分。②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 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
《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复习材料
《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复习材料一、知识网络二、基本原理和方法论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
(2)方法论: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2.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部分离不开整体,全局高于局部。
(2)方法论: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3)错误倾向:反对只考虑整体利益、忽视局部利益和只重视局部、部分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把整体和部分割裂开来的错误倾向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水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2)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3)错误倾向:我们应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静止观点(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地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4.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通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有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2)方法论:它要求我们:第一,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第二,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第三,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事业,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复习
特别提示:
➢任何具体的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联系 的多样性,实际上是联系条件的多样性。
➢怎样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P57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与“一切从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关系?
区别:知识角度不同,前者属于辩证法观点,后者 属于唯物论观点。
联系:都属于方法论;都强调要使主观符合客观, 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联系的客观性:
①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看,可分为自在事物 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 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 ②方法论要求:A.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 随意性。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 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考点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重点掌握】 (c)
(1)区别: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 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 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 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特别提示:
➢联系具有普遍性,即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但并非“任何(两个)事 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因为具体事物的联系是有条 件的、相对的。
➢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 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构成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
▲【考点4】系统优化的方法及其方法论要求(b)【重点掌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和认识论复习课件精品
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干原理、 •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 源、动力、标准和目的) 。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 的观点,在实践中发展和检验真理。 •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 有指导作用。要求我们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用 科学理论武装自己。 • 3.真理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 平等的原则,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 4.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 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具体、 历史的统一)。这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结伴而行的, 错误总是难免的,要求我们正确对待错误。 • 5.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 个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促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 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方法论: A、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 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B、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坚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结合 起来。 (3)反对: 不尊重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唯心主义; 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否认主观能动性----形而上学
【拓展】
三、
1、含义:
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
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 不是主观添加的(如乌鸦报丧) 不是现象的(如苹果落地) 不是偶然的(如守株待兔) 不是易变的(如价格波动)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
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也不 能被消灭。(存在和发生作用都是客观的) B、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C、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关于辩证唯物论的复习资料
关于辩证唯物论的复习资料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的区别1内涵不同辩证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领域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坚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运行状况、形态和发展规律,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
2二者所对应的哲学范畴不同唯物论是与唯心论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对立的根源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凡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物论的观点;反之,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的观点则属于唯心论。
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所做出的不同回答。
其中,承认矛盾,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属于辩证法;否认矛盾的存在,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则属于形而上学。
3二者的基本观点不同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
而承认矛盾、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并由此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所包含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4方法论要求不同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就要防止主观主义。
唯物辩证法从承认矛盾、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发,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生活与哲学背诵要点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七课)
生活与哲学背诵要点第二单元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七课)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2、什么是联系?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注意:相互,是双向,不是单向。
3、联系的普遍性①事物之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事物内部: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整个世界: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是以承认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
任何事物都有不同于它事物的特殊本质,都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正因为事物之间相互区别,各有自身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才能有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联系。
事物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是事物的本来面貌。
如果只见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孤立起来。
孤立地看问题,这是形而上学的特征之一。
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杀事物之间的界限,把世界看成毫无区别的一团混沌,这是相对主义的特征。
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都是错误的。
4、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不仅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就是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肯定人的实践活动的有目的性之间并不矛盾,人的实践活动虽然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但毕竟要建立在承认联系、尊重客观联系的基础之上。
同时,人们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在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规律的客观性也决定了人们实践活动具有客观性的一面。
联系的客观性(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横向),也无法割断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关系(纵向的历史的联系)。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唯物辩证法复习资料
唯物辩证法一、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联系着(事物之间);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整个世界)方法论: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在事物先于人类产生,是客观的;人为事物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也是客观的。
(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PS: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方法论:我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反对只看到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而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忽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1)相互区别:①含义: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③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政治必修四的第三个单元,该单元主要介绍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是指基于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它是一种关于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认识和处理方法。
唯物辩证法所强调的是事物的矛盾与运动的统一,通过辩证思维的方法分析问题,从而认识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对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进行总结,从核心原理、方法论和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原理是辩证法。
辩证法是一种认识和处理矛盾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通过辩证思维的方式,将事物和现象看作是由矛盾因素构成的,强调事物的内部和外部的矛盾关系以及事物的运动变化。
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是事物的矛盾与统一,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于内部矛盾的存在,并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辩证法的核心原理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法。
其次,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基础,它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于内部矛盾的存在及其斗争和统一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是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的方法,它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于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的,历史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历史的必然。
除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还包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实践是指人们在生产、科学、艺术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对自然和社会进行实际操作和改造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取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改变世界。
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对立方面的斗争和统一来实现的。
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指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和冲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生活与哲学》二轮复习辩证唯物主义详解
联系的 多样性
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观)
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 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 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 功能;整体和部分相互联 系、密不可分。整体由部 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 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 也会影响到部分。 系统是有相互联系和相互 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 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 整体、有序性和内部结构 的优化趋向。
矛盾的 普遍性 原理 矛盾的 特殊性 原理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 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 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 各有其特点。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原理 原理内容 方法论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①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 矛盾的普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中国 遍性和特 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 特色社会主义。②要坚持从特殊 殊性的辩 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矛盾 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 证关系 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 秩序,坚持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 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 两点论和 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 重点论相 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 统一的原 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转化。 理 复杂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 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 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的认识方法。①要善于抓住 重点和把握事物的主流; (重点论) ②又要学会统筹兼顾和不忽 视支流。(两点论)
世界是永 恒发展的 原理(发 展的普遍 性原理)
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 前进性和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信心,积极鼓励、热 曲折性相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 统一原理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 事物;又要做好充分 的思想准备,勇敢接 和曲折性的统一。 (趋势) 受挫折与考验。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重点、中心、关键、突 主流、方向、大局、 破口、核心问题、首要 性质、主体。强调 地位。强调抓、解决。 看、认识、分清。
(2)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二次国内革命时,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等其他是次要矛盾
民族矛盾 抗战后,
是主要矛盾,
阶级矛盾
是次要矛盾。
要求:工作中心随之转移。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1、含义
(1)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 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2)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 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课堂小游戏:我们身边还存在着哪些对立
斗争着的矛盾双方? 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 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 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 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 与祸、正风与歪风、自由和纪律、先进与 落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暴力与和平 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 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基本属性——同一性
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2、基本属性——同一性
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两方面含义: 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 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 件下是不可分割地 联系在一起的。离 开其中的一方,另 一方就不能存在。
(1)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2)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总结
《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总结(桐中政治组)一、唯物论(又称辨证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这要求我们: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3.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原理①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这就要求我们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事物,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5.意识能动作用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复习总结材料_46
《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复习材料一、知识网络二、基本原理和方法论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
(2)方法论: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2.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部分离不开整体,全局高于局部。
(2)方法论: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3)错误倾向:反对只考虑整体利益、忽视局部利益和只重视局部、部分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把整体和部分割裂开来的错误倾向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水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2)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3)错误倾向:我们应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静止观点(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地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4.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通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有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2)方法论:它要求我们:第一,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第二,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第三,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事业,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复习
牛刀小试
十八大将城镇化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城镇化发展进程 得到全社会密切关注。我省某校高三(1)班学生围绕“安徽新型城镇化发 展道路” 分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其中。
从2006年开始,安徽省委省政府针对省情特点,先后实施“合肥经济 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区域发展战略,统一有序配 置区域内大中小城市的功能,加强城际交通网络建设,促进城市间要素流 动、基础设施对接与产业关联配套,以“省会合肥经济圈”为主,以“沿 江城市群”和“沿淮城市群”为南北两翼的中心城市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带动了全省区域经济实现腾飞。
《生活与哲学》复习
高二政治组
知识导图
唯物论 第4、5课
辩证唯 物主义
认识论 课 未完待续
唯物论原理归纳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 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3.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4.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6.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7.一切从实际出发(方法论)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分析我国企业应怎样更 好地推动海外并购的健康发展。(12分)
牛刀小试
(1)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 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4分) (2)推动海外并购的健康发展,我国企业既要抓住金融危机下 海外并购存在的良好机遇,也要分析中外企业文化差异等不利 条件,做到趋利避害;既要提升企业内部管理与整合能力,也 要关注我国经济率先复苏等外部条件。(4分) (3)既要注重影响海外并购的政治经济等客观因素,又要恰当 运用主观条件,精心规划,认真研究海外并购中的风险因素,以 推动海外并购的健康发展。(4分)
生活与哲学原理和方法论复习总结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6课
主
义
唯物辩证法 7-10课
哲
学 历史唯物主义 11、12课
辩证唯物论=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认识论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历史唯物主义
〖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 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 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 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 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 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 优化趋向。
4、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 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 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 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 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 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 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促 成质的飞跃;坚持适度原则 。
掌握】 8、两点论和重点论关系原理
1、矛盾即对立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 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 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 一。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 性。
〖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 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 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 变。
高三政治默写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第一部分:教材知识体系第二部分:主要原理及方法论1、【唯物论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方法论〗:2、【唯物论2】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3、【唯物论3】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原理〗:〖方法论〗:4、【唯物论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重点原理)〖原理内容〗:〖方法论〗:5、【唯物论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方法论〗:6、【唯物论6】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方法论】:7、【唯物论7】A.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原理及方法论;B.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方法论要求〗:〖原理内容〗:〖方法论要求〗:8、【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方法论〗:9、【认识论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内容〗:〖方法论〗:10、【认识论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内容〗:〖方法论〗:11、【唯物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方法论〗:12、【唯物辩证法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方法论〗:13、【唯物辩证法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方法论〗:14、【唯物辩证法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方法论〗:15、【唯物辩证法5】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方法论〗:16、【唯物辩证法6】发展的观点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方法论〗:17、【唯物辩证法7】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方法论〗:18、【唯物辩证法8】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事物发展的状态)〖原理内容〗:〖方法论〗:19、【唯物辩证法9】矛盾的观点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方法论〗:20、【唯物辩证法10】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方法论〗:21、【唯物辩证法11】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16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 : 矛盾的特殊性。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
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方法论)
17
9、什么是矛盾分析的 方法?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 ) 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 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 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方法论】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 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 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
7
4、量变和质变的辨证 关系(原理)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3
2、坚持整体与部分的 (1)【强调整体的原理】整体居于主导地 统一 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
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 到部分; 【方法论】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 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 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雨部分功能 之和的理想效果。 (2)【强调部分的原理】整体是由部分构 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
11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 :
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 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 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 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 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 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 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 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
12
矛盾的特殊性的辨证关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 系原理:
《生活与哲学》3,4单元复习提纲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复习唯物辩证法(辩证法)一.基本结构:1.唯物辩证法的2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2 唯物辩证法的3个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根本观点)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4 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树立创新意识5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基本概念:1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自在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 P55(注意:都是客观的) 3系统的含义原理及方法论: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
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与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3)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小注: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复习材料一、知识网络二、基本原理和方法论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
(2)方法论: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2.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部分离不开整体,全局高于局部。
(2)方法论: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3)错误倾向:反对只考虑整体利益、忽视局部利益和只重视局部、部分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把整体和部分割裂开来的错误倾向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水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2)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3)错误倾向:我们应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静止观点(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地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4.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通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有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2)方法论:它要求我们:第一,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第二,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第三,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事业,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错误倾向:运用这一原理应注意克服两种错误倾向:既不能把事物发展的道路设想成一帆风顺,从而盲目乐观;又不能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光明前途,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
5.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一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2)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3)错误倾向:应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乱干;二是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贻误时机6.矛盾是普遍性原理(1)原理内容:①矛盾无处不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
②矛盾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对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
(3)错误倾向:反对一点论、片面性、绝对化的观点7.矛盾的特殊性原理(1)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弱点。
这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构成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共性)特殊性(个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
(2)方法论: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地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我们认识事物时,就必须把这两方面辩证的统一起来,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3)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9.主次矛盾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互相依赖、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2)方法论:要求我们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3)错误倾向:既要反对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
10.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系。
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主次方面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
(3)错误倾向: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性质的错误倾向。
11.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1)原理内容: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
(2)方法论: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3)错误倾向:既要反对离开重点谈两点的均衡论,又要反对离开两点谈重点的一点论。
12、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它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因而看不到事物的联系变化和发展。
(2)方法论:它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反对形而上学,切忌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努力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3)根本分歧: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三、重要比较1、主要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1)区别(2)联系:①都是讲矛盾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都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②都是重点论要把握的重点③主要矛盾中也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2、比较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①含义不同。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理论依据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依据(即原理)是物质决定意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论依据(即原理)是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③哲学范畴的类属不同。
一切从实际出发属于唯物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辩证法联系:①二者具有一致性,都要求了解实际,主观符合客观;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和前提。
四、练习题1.近期的婴幼儿奶粉事件表明,品牌并非绝对可靠。
对待品牌要坚持()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两点论的观点 D.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2.下列古诗中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哲理启示相一致的是:()A.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B.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D.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3.下列包含的哲理与“把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放在了首要位置”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A.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4.《易经》认为,“阴阳和谐是宇宙运动变化的基础,阴阳变易,整体和谐,化生万物”。
这种朴素的阴阳和谐观符合:()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B.矛盾对立性和统一性是不可分割的C.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树立全局观念 D.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复杂性5.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这句格言说明事物是:( )A.相互依存 B.相互转化 C.相互渗透 D.相反相成6.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好钢要使在刀刃上等俗语的主要意思是:()A.办事情要分清主流和支流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C.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D.要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7.下列诗句中,与“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C.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D.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8.老子的《道德经》指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
以下说法中体现的哲学道理与之相同的是:()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C.兵强则灭,木强则折D.吃一堑,长一智9.“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二、材料题:10.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对外出口下滑,经济发展增速放缓。
而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2012年发达国家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80%,世界平均水平约为60%,而我国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不足40% 。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中央提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2013年,我国仍然要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立足点。
结合材料,从辩证法角度,说明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方针的哲学依据。
答;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体现和要求。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扩大内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坚持发展的观点,培养创新神。
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制定新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