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课学案 - 溶液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导学案—溶液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液一、考点梳理1、溶液(概念、组成、质量、状态、结晶、用途)2、溶液溶质多少的表示方法(1)定性表示:溶解性、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气体物质溶解度及影响因素。
(2)定量表示:浓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及影响因素;某温度时,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
3、溶液的配置:(1)固体溶质操作: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
(2)液体溶质:计算、量取、溶解(混匀)、装瓶。
4、过滤、结晶、蒸发操作5、误差分析(量筒量取、托盘天平称量错误操作带来的误差)6、固体物质溶解吸放热现象7、液体的三种状态:溶液、乳浊液、悬浊液8、乳化和溶解的不同二、河北中考怎么考命题点1溶液的形成、乳化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2.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4)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_ __作用。
3.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5)用下列物质除去油污时,利用乳化作用的是_ __(填序号)。
A.汽油B.洗洁精C.氢氧化钠溶液4.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3)右图一组对比实验,实验目的是__ 。
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将面粉、食盐、食用油3种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 __,再分别加入洗洁精振荡,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__ _。
命题点2饱和溶液、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6.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B.将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t3℃时甲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水的方法D.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7. 20 ℃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 g,分别加入四个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C.20 ℃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8.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9.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液》单元复习课 学案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液》单元复习课学案任务布置:课前完成知识网络梳理,完成环节三,上午第四节课前交给本班化学老师。
课前准备:知识网络梳理。
溶液的形成,下同),无明显吸热或放热__________。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与不饱和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溶解度的四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溶解度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①、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同曲线的交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规律:大多数固体物质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______________,少数固体受温度影响变化很小,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例如__________________。
④选择结晶的方法:陡峭的曲线用__________,平缓的曲线用__________4、气体的溶解度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________增大,_______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
1、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水稀释溶液的前后,_______________不变。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①配制溶液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玻璃棒在溶解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将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的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复习课)教案
溶液(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2. 掌握溶液的制备方法、浓度的表示及稀释计算。
3. 了解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概念:均匀透明的混合物,由溶剂和溶质组成。
2. 溶液的制备方法:溶解、稀释、蒸馏等。
3. 溶液的浓度表示:质量分数、摩尔浓度、体积分数等。
4. 溶液的稀释计算:C1V1 = C2V2。
5. 溶液的应用:酸碱中和、溶解度、提取物质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溶液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利用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溶液的制备方法和浓度表示。
3. 运用案例分析,探讨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玻璃棒、量筒、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盐、糖、酸、碱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溶液的概念和组成。
2. 基本概念:讲解溶液的特点、制备方法及浓度表示。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溶液制备和浓度测定实验。
4. 案例分析:分析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实例。
5. 小组讨论:探讨溶液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方法。
6. 总结与反思: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巩固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溶液概念、制备方法和浓度表示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溶液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药、农业、环保等。
2. 探讨溶液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作用,如纳米技术、材料科学等。
3. 引导学生关注溶液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八、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初中化学溶液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复习教案
一、概念复习
1. 什么是溶液?
2. 什么是溶质和溶剂?
3. 说说溶解度和饱和溶解度的概念。
4. 什么是浓度?如何计算溶液的浓度?
二、性质复习
1. 说说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2. 什么是稀释?如何计算稀释后的溶液浓度?
3. 说说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动态平衡。
4. 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的关系是什么?
5. 溶解过程中吸热与放热的原因是什么?
三、实验复习
1. 怎样实验测定溶液浓度?
2. 怎样用导电性实验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离子?
3. 怎样用溶解度实验确定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四、应用复习
1. 溶解度对生产和生活有哪些重要影响?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调配和制备需要的溶液?
3. 为什么说溶液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
五、习题训练
1. 计算25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
2. 已知一溶液浓度为0.5mol/L,若稀释后溶液浓度变为0.2mol/L,求稀释倍数。
3. 一实验室发现有一瓶溶液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另一瓶溶液导电性较弱,解释原因。
4. 白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吸热,用化学式表示这一化学反应。
六、总结提高
1. 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溶液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思考溶液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能否举例说明?
3. 如何进一步提高对溶液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案内容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愿学生们通过复习提高对溶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九年级化学《溶液》复习课 学案
九年级化学《溶液》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研习、组内交流讨论,理解溶液、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溶液质量分数的概念;2、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绘制曲线,学会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信息;3、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学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并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误差分析;【学习重难点】1、固体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和溶解度曲线的运用;2、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误差分析;【前置回顾】构建本章主要知识网络【活动一】自主研学交流讨论----------溶液性质、溶质溶剂的判断、溶解的吸放热和乳化【活动二】自主探究交流讨论-----------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独立绘制↓组内分享➢根据列表法给出的溶解度数据,描绘出硫酸铜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反馈练习1、右图所示,向试管里的水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 氢氧化钠B 生石灰C 浓硫酸D 硝酸铵2、下列祛污操作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烧碱溶液洗去餐具上的油污D.用食醋洗去水壶中的水垢活动形式活动过程及内容组内交流↓小组汇报➢寻找错误:1、20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
2、20℃时,50g水中加入18g食盐后溶液恰好饱和,因此,20℃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8g。
3、10℃时,100g水里溶解了10g蔗糖,所以10℃时,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0g。
【活动三】实验探究分享感悟---------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的浓稀和饱和不饱和的关系【学以致用】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C、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D、水和酒精混合形成的溶液,酒精作溶剂2、下列溶液中,溶质为液体的()A、医用葡萄糖溶液B、20%的氢氧化钠溶液C、75%的酒精溶液D、0.9%的生理盐水3、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不易采用的方法()A、加溶质B、降温C、加溶剂D、恒温蒸发溶剂4、20℃时将36g氯化钠与100g水混合,形成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136g;5、腌制食品、海带晾干后,常会在表面出现白色固体食盐,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认真分析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①Q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P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t1℃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⑤t3℃时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⑥t3℃甲、乙和丙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_物质,无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__物质⑦从甲溶液中获取甲晶体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从乙溶液中获取乙晶体可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7、下图所示为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操作过程示意图:请完成下列问题:(1)B操作中应称量硝酸钾的质量为____ g,放好游码和砝码后,向托盘上加硝酸钾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专题复习溶液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专题复习溶液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1.理解溶液的概念及其特性;2.掌握溶液的分类和常用的浓度计算方法;3.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和溶解度曲线的概念;4.掌握溶解度与温度、溶质性质等因素的关系;5.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溶液的概念和特性;2.溶液的分类和浓度计算方法;3.溶解度、饱和溶液和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及关系。
三、教学难点溶解度与温度、溶质性质等因素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溶液的概念和特性(45分钟)1.1 溶液的概念•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稳定体系,其中溶质是指能够在溶剂中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指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1.2 溶液的特性•可溶性:溶解度大于0的物质称为可溶于该溶剂中的物质。
•透明度:溶液一般是透明的,可以透过光线。
•导电性:强电解质的溶液可以导电,弱电解质的溶液可以微弱导电,非电解质的溶液不导电。
•溶解度:单位质量溶剂中能完全溶解溶质的最大量,通常用溶质在100g溶剂中的质量表示.•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达到最大,称为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2. 溶液的分类和浓度计算方法(40分钟)2.1 溶液的分类•水溶液:溶剂为水的溶液,如盐水、糖水等。
•非水溶液:溶剂为非水溶剂的溶液,如酒精、石油等。
2.2 浓度计算方法•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体积分数:溶液中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摩尔浓度: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总体积(或溶液质量)之比。
•溶度:溶液中溶质溶解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3. 溶解度、饱和溶液和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及关系(45分钟)3.1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质量溶剂中可溶解的最大溶质质量。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包括温度、溶质性质等。
3.2 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达到动态平衡的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值。
初中化学总复习 溶液复习课导学案
初中化学总复习 溶液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的:(1)对本单元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2)加深对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知识清单:(完成学案中的填空15分钟后提问)一、溶液 概念: 分散到 里,形成 就是溶液。
特征: 性; 性。
溶质 概念: 叫做溶质。
组成 状态: 态、 态、 态。
溶剂 概念: 叫做溶剂。
水是常用的溶剂,但 等也可以做溶剂。
二、溶解过程:吸热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 的过程。
1、溶解过程 放热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
2、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1) 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升高。
例如: 等。
(2) 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降低。
例如: 等。
(3) 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 。
例如: 等。
三、乳浊液1、概念: 叫做乳浊液。
2、乳化功能:能使油脂分散成 ,而不聚集成 。
四、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 ,向一定量的 里加入某种 ,当 时,所得的溶液叫做 ;还能 ,叫做不饱和溶液。
3、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五、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概念: ,某固体物质在 里 所溶解的 ,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概念:表示物质的 随 的曲线。
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 。
点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 相同。
线: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 下的 或表示 随 而变化的情况。
2、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这种气体在压强为 和一定 时,溶解在 水里达到 时的气体体积。
( )、( )、( ) ( )、( ) 溶解度曲线意义溶解度/g 0 t 1 t 2 t 3 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含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之比。
2、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3、溶液的配制:步骤_____ _ 仪器____ __ 检测习题例题: 右图为A、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M 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教案溶液
初中化学教案溶液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溶液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溶液的分类。
3. 能够正确描述溶质、溶剂和溶解度的关系。
4. 了解如何制备溶液和测定溶液浓度。
二、教学重点:
1. 溶液的概念和特点。
2. 溶液的分类。
3. 溶质、溶剂和溶解度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 溶质、溶剂和溶解度的关系理解。
2. 制备溶液和测定溶液浓度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1. 实验仪器:容量瓶、三角瓶、玻璃棒等。
2. 实验物质:NaCl、CuSO4等。
3. 课前准备:制作溶液并做好溶液浓度检测。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学习:简要讲解溶液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习内容:
a. 溶液的分类: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稀释溶液等。
b. 溶质、溶剂和溶解度的关系:明确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过程。
c. 制备溶液和测定溶液浓度:介绍溶质与溶剂的比例关系。
3. 实验操作:
a. 制备NaCl饱和溶液并用三角瓶测量浓度。
b. 制备CuSO4过饱和溶液并观察晶体生成情况。
4.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化理解。
六、课后作业:
1. 撰写制备溶液的实验报告。
2. 记录观察对比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的特点。
3. 准备下节课的参与讨论和提问。
七、教学反馈:
1. 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2. 根据学生实验结果讨论分析。
八、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溶液的应用领域。
2. 引导学生拓展对溶液的理解和探索。
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_溶液
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课题:溶液一、复习目标1、认识溶液的组成、特征,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2、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3、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二、复习要点: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 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注意:a 、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 4为蓝色 FeSO 4为浅绿色 Fe 2(SO 4)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黄色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NH 4NO 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 溶解、浓H 2SO 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 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溶解度的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 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 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教案溶液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教案溶液一、理论复习1. 溶液的定义:溶质溶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 homogeneous(均一的) 混合物。
2. 溶解与溶解度: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叫做溶解。
溶液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量称为溶解度。
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当溶液中已经溶解了最大量的溶质时,称该溶液为饱和溶液;反之,未达到溶解度的溶液称为不饱和溶液。
4. 浓度的表示:溶液浓度可用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质量体积分数、摩尔浓度等来表示。
5. 溶解热现象:溶解过程中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能量的转移,引起热效应。
二、实验探究实验一:测定硫酸铜的溶解度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硫酸铜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实验步骤:1. 取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加入烧杯中。
2. 在恒温水浴中分别进行加热,观察直至全部溶解。
3. 记录溶解时的温度,并确定其溶解度。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可绘制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并分析实验结果。
三、相关练习1. 下列哪种溶液是饱和溶液?A. 加入的盐全部溶解。
B. 溶液中有未溶解的盐晶体。
C. 溶解度小于加入的盐量。
2. 体积分数为25%的NaCl溶液中,溶质的体积分数是多少?3. 某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该化合物溶解是吸热还是放热?四、思考题1. 为什么在冬天喝热茶会比喝凉开水觉得更暖和?2. 如果将一定质量的NaCl加入水中,其溶解度是否会受到溶剂量的影响?为什么?以上是化学专题复习教案:溶液的范本,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可以根据此教案进行专题复乵,加深对溶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
溶液的性质及其化学性质(复习课学案)
溶液的性质及其化学性质(复习课学案)一、溶液的性质1. 定义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稳定混合物。
其中,溶质是能够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而溶剂是用来溶解溶质的介质。
2.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量。
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压力和溶剂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3. 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溶解度达到最大值的溶液。
当继续向饱和溶液中添加溶质时,无法再全部溶解,这样得到的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
4.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或摩尔量与溶液总质量或摩尔量的比值。
常见的浓度单位包括质量分数、摩尔浓度和体积分数等。
二、溶液的化学性质1. 酸碱物质的溶解酸性物质在水中溶解时会产生氢离子(H+),碱性物质在水中溶解时会产生氢氧根离子(OH-)。
根据产生离子种类的不同,溶液可以分为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中性溶液。
2. 氧化还原反应溶液中的物质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些物质会被氧化,失去电子;而其他物质会被还原,得到电子。
这种反应会改变溶液中物质的化学性质。
3.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在溶液中由于反应而生成不溶于溶液中的固体产物。
沉淀反应可以通过混合两种反应物的溶液或通过分解一个化合物的溶液来实现。
4. 配位反应配位反应是指在溶液中,配位剂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反应。
配位反应会改变溶液中金属离子的配位数和配位结构,从而改变溶液的化学性质。
以上是关于溶液的性质及其化学性质的内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请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课堂复习和练习题的解答。
初中化学复习专项教案
初中化学复习专项教案
一、溶液的概念和分类
1. 溶液的概念: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匀的混合物。
2. 溶液的分类:按溶质的溶解能力可分为饱和溶液、非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
二、物质的溶解过程
1. 溶解过程的特点:当溶质溶解在溶剂中时,会发生热效应和体积效应。
2. 溶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有温度、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三、溶液的质量浓度
1. 质量浓度的计算公式:质量浓度=溶质质量/溶液的体积。
2. 质量百分比的计算公式:质量百分比=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四、溶液的体积浓度
1. 体积浓度的计算公式:体积浓度=溶液的体积/溶质的摩尔浓度。
2. 溶液的溶质体积百分比:溶质体积百分比=溶质的体积/溶液的体积×100%。
五、溶解度和饱和度
1. 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最大溶质的质量单位或体积单位叫做溶解度。
2. 饱和度的定义:当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值时,称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六、小结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溶液的概念和分类、物质的溶解过程、溶液的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溶解度和饱和度等相关知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并做好相关练习,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初中化学溶液复习教案
教案:初中化学溶液复习教学目标:1. 掌握溶液的定义、特征和组成。
2. 理解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3. 学会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并能进行简单的溶液配制。
教学重点:1. 溶液的定义、特征和组成。
2. 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3.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溶液的配制。
教学难点:1. 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2.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溶液的配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提问学生:什么是溶液?溶液有哪些特征?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溶液是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和混合物的特征。
二、知识回顾(10分钟)1. 提问学生:溶液的组成包括哪些部分?溶质和溶剂的概念是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溶液的组成包括溶质和溶剂两部分,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质和溶剂之间存在辩证关系,可以相互转化。
三、深入学习(15分钟)1. 提问学生: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如何进行溶液的配制?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液的配制一般采用称量法或量取法。
四、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实例:如何配制50g 20%的硫酸溶液?2.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3. 教师总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然后采用称量法或量取法进行配制。
五、练习巩固(10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六、总结提高(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溶液的定义、特征、组成、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溶液的配制方法。
2.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溶液的定义、特征、组成、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溶液的配制方法的掌握程度。
中考一轮复习《溶液》复习学案
《溶液》复习学案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定义:溶液是______________分散到___________里,形成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
(一种或几种物质, 另一种物质,均一,稳定,混合物)(2)特征:具有_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属于__________物。
(均一,稳定,混合物)溶质:________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
(被溶解,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______________的物质。
_______是最常用的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水)2、乳浊液与乳化现象(1)乳浊液:_____________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____________;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液滴,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2)乳化作用:洗涤剂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形成______________的现象;其特点是能______________存在。
(乳浊液,稳定)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等。
(浓硫酸,氢氧化钠)(2)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
(硝酸铵)(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等。
(氯化钠)【思考感悟】1、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提示:不一定。
均一、稳定的液体可能是纯净物,如水;而溶液属于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就是蓝色溶液。
2、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和用洗涤剂清洗油污的原理相同吗?为什么?提示:不相同。
汽油清洗油污属于溶解现象,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判断依据。
2、转化的条件和方法。
3、溶液的浓、稀与饱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1)溶液浓、稀的含义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液中含溶质的多少,溶质质量分数大的是浓溶液,反之是稀溶液。
初中溶液复习教案
初中溶液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溶液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溶液的制备方法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3. 能够分析溶液的组成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溶液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溶液的制备方法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1. 溶液的制备方法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1. 溶液的制备和实验器材。
2.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和实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溶液的定义和特点。
2. 提问学生溶液的制备方法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二、溶液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5分钟)1. 讲解溶液的定义和特点,强调溶液是一种均匀的混合物。
2. 介绍溶液的制备方法,如溶解、稀释等。
3. 讲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溶液的制备方法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20分钟)1. 演示溶液的制备实验,如溶解、稀释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理解溶液的制备方法。
3. 讲解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如公式和实例。
4. 引导学生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练习。
四、溶液的组成和性质(15分钟)1. 讲解溶液的组成,如溶质、溶剂等。
2. 介绍溶液的性质,如稳定性、扩散性等。
3. 引导学生分析溶液的组成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练习题的答案和解析。
六、总结和作业(5分钟)1. 总结溶液的基本概念、制备方法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和巩固溶液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使学生回顾和巩固了溶液的基本概念、制备方法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例子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溶液的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溶液的制备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九年级中考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专题复习 导学案
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
设计教师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1
设计时间
2021年5月17日
考点分析
1、溶解与乳化;2、溶液的浓度;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4、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5、实验突破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溶液的浓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难点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托盘天平、胶头滴管;氯化钠、蒸馏水。
二、实验步骤——用固体药品配制溶液
以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为例。
【典例解析】
如图是某同学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图。回答问题:
【云南真题演练】:完成《总复习》55页的例题、58页16
三、巩固提升 完成《总复习》云南真题演练(15分钟)(先做后订正)
A. 烧碱 B. 硝酸铵C. 食盐 D. 生石灰
【云南真题演练】:完成《总复习》56页1、2、3、4
考点2:溶液的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面对面过考点】
1、概念:溶液中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2.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已知该温度时的溶解度)
3.关于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典例解析】
1、在室温下,将20 g氯化钠加入80 g水中,观察到氯化钠全部溶解,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将10 g氯化钠加入90 g水中,则氯化钠_____(填“能”或“不能”)全部溶解;将上述两种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初中溶液复习课教案
初中溶液复习课教案课程目标:1. 回顾和巩固溶液的基本概念、组成和性质。
2. 掌握溶液的制备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溶液的配制。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溶液的概念和组成2. 溶液的性质3. 溶液的制备方法4.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5. 溶液的配制实验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溶液的定义和组成,提醒学生溶液是一种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2. 提问学生溶液的性质,如无色、无味、透明等,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性质与溶质和溶剂的关系。
二、溶液的制备方法(10分钟)1. 介绍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直接溶解、稀释、蒸发等。
2. 通过示例演示溶液的制备过程,如将固体溶质加入溶剂中搅拌溶解。
3. 引导学生理解制备溶液时注意事项,如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避免剧烈搅拌等。
三、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0分钟)1. 介绍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溶质质量分数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2. 讲解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如给定溶质质量和溶液体积,计算溶质质量分数。
3.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解决。
四、溶液的配制实验(15分钟)1. 讲解溶液配制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如准确测量溶质和溶剂的体积、避免污染等。
2. 分组学生进行溶液配制实验,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和记录溶液的颜色、透明度等性质,并回答相关问题。
五、总结和复习(10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溶液的基本概念、组成、性质和制备方法。
2. 强调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提醒学生关注溶液相关的问题。
3. 鼓励学生进行复习,解决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溶液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
备注:本教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以帮助学生巩固溶液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溶液(复习课)教案
溶液(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组成及特点;(2)了解溶液的分类,能够区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3)掌握溶液的浓度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相关换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溶液现象的感知能力;(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概念及组成2. 溶液的分类: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3. 溶液的浓度计算4. 溶液的制备与分离方法5. 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特点,溶液的分类,溶液的浓度计算。
2. 教学难点:溶液的制备与分离方法,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2. 利用实验、演示等直观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溶液现象的感知;3. 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溶液的相关知识;4.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溶液的广泛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溶液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溶液知识;2. 讲解:讲解溶液的组成、特点,介绍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3. 演示实验:进行溶液的制备与分离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溶液的现象;4. 练习:让学生进行溶液浓度计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5. 生活应用:举例说明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溶液概念、组成、分类和浓度计算的掌握情况;2.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练习题:批改学生练习题,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4. 课后访谈: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化学教材,提供相关理论知识;2. 实验器材:准备溶液制备与分离所需的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滴定管等;3. 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溶液的相关知识;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丰富教学内容。
溶液(复习课)教案
溶液(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组成及特点;(2)了解溶液的分类,能够区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3)掌握溶液的稀释与浓缩方法,能够进行相关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溶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溶液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概念及组成2. 溶液的特点3. 溶液的分类4.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5. 溶液的稀释与浓缩方法及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特点、分类及溶液的稀释与浓缩方法。
2. 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溶液的稀释与浓缩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溶液知识;2. 利用实验、案例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 运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溶液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2. 讲解溶液的概念及组成,分析溶液的特点,让学生理解溶液的基本性质;3. 介绍溶液的分类,区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并通过实验现象进行验证;4. 讲解溶液的稀释与浓缩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计算公式;5. 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案示例:教案名称:溶液的概念及组成教学目标:1. 理解溶液的概念;2. 掌握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教学内容:1. 溶液的概念;2. 溶液的组成;3. 溶液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特点;2. 教学难点:溶液的特点。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溶液知识;2. 利用实验、案例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溶解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2. 讲解溶液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溶液的基本性质;3. 讲解溶液的组成,分析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关系;4. 介绍溶液的特点,如均一性、稳定性等;5. 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专题复习课学案——溶液
【学习目标】
1.理解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认识溶液的特征及饱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
3.知道什么是溶解度,并且明白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
4.了解结晶现象。
【知识回顾】
(溶质为固体时)所需仪器:
注意:
溶液不一定无色。
如:CuSO4溶液为色,FeSO4溶液为色,Fe2(SO4)3溶液为色
【板块练习】
知识点一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质
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知识点二溶解度
2、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问:
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
为: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_____、______的性质(种类)②______。
4、气体的溶解度:⑴定义: (2)影响因素: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_____)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______)
合作探究: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自动喷出原因是:喝了汽水会打嗝原因是
知识点三溶解度曲线
5、溶解度曲线
例: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t3℃时A的溶解度为。
②P点的的含义: 。
③N点为t3℃时A的溶液,可通过、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④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⑤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的方法获取晶体。
⑥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的方法获取晶体。
【谈谈你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