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课件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精品

合集下载

毛概课件

毛概课件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原因)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三、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①、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实践基础。

2、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①、20世纪70年代以来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

②、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①、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

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实践基础。

③、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课件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课件
包括哪些? 4. 4、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
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大理论成果? 5. 5、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
脉相承科学理论体系?
精选课件ppt
35
本章阅读文献
1.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1,第109—118页。
3.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4.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5.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1、 √ 2、√ 3、 √ 4、√ 5、√
精选课件ppt
32
课堂练习题——单项选择题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B.它们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它们具有相同的社会理想
D.它们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3.下列各项中,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的有:
A.形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4.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 发展才是硬道理
B.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第一要务
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
A. 坚持与时俱进 B. 坚持党的先进性 C. 坚持执政为民 D. 坚持实 事求是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毛概课件 第一章

毛概课件 第一章



1
19781982 19821987
改革 主题提出 起步阶段 改革全面 轮廓形成 展开阶段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命题 商品经济理论 初级阶段理论
2 3
4
19871992
19921997
社会主义本质 改革 体系成熟 市场经济理论 攻坚阶段 三个有利于标准 现代化 丰富发展 关键阶段 确立为全党的 指导思想
2、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 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
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
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
毛泽东 1938年,毛泽东在党
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
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
告中最先提出了 “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 这个命题。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 展的过程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 展的特点
第二节 毛 泽 东 思 想
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 历史进程 1)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 际的初步结合(萌芽) 2)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4)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第二节 毛 泽 东 思 想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概论
“概论课”的变迁

毛概课件

毛概课件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 泽 东 思 想 的 活 的 灵 魂







线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 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 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 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实现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 史性飞跃。
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

4.求真务实,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 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 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倡导和体现了对马克 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 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 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 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好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实事求是,率先垂范: 毛泽东思想 2.解放思想,承前启后: 邓小平理论
1933年人生第一次大落大起 1935年-1938年中共中央秘书 长、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队长、 政治部副主任
邓小平同志生平简介
1952年,任政务院常务副 总理 1954年中央秘书长、中央 组织部部长、中央军委委 员囯务院副总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精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精选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 论成果
•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地位
• 错误主张: • 1、“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
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 渝地遵循”。 • 2、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 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 • “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 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相关问题二 :科学发展观的 主要内容
• 第一要义是发展 • 核心是以人为本 •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相关问题三:科学发展观的 指导意义
•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 1992年,南方谈话
• 十四大,系统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
• 2019年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 • 2019年载入宪法。
相关问题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 容是什么?
• 社会主义本质论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关问题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 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
•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 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 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思考题
•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 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相关问题一:毛泽东思想是怎样形 成和发展?
• 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 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 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 晶。

毛概第一章

毛概第一章
第 1 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讲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
第 1 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讲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发展和繁荣文化的基本方针 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
毛泽东在抗大演讲
毛泽东会见白求恩(油画)
第 1 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 1 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视 频 播 放
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的突出贡献 第一讲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 结合。 结合。 具体地说, 具体地说,就是把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 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 合起来, 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 体化。 体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1.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过程
1938年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上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上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 个命题。他指出: 个命题。他指出: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 的马克思主义。 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 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 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PPT课件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理 论 “ 所提供的只是 总的指导原理,而 这些原理的应用具 体地说,在英国不 同于法国,在法国 不同于德国,在德 国又不同于俄国。”
2006年易杰雄发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应当慎用》 其基本观点:
毛泽东说过“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于此断定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从形式到内容把马克思主 义完全变成中国的东西,这既无必要也无可能;
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
苏联共产党:前身为1898年3月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 工党,1952年改为现称。1917—1991年的74年中, 苏共是唯一的执政党和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
墨西哥革命制度党:连续执政71年。成立于1929年 并执政,2000年12月被福克斯领导的革新联盟战 胜。(2012年7月革命制度党候选人培尼亚·涅托 在1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获得38.21%的选票,在4 位候选人中得票最多。若不出意外,他将于12月1 日成为新一任墨西哥总统。)

57 195
432 994 5.7万 4万多 121万 448万 1073万 2200万 2800万
3500多万 3965万
4600万 5100万 5800多万
6694.1万 7000多万
8260.2万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历史经验
逄先知:必须有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自身建设
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的党员人数
1921年7月(一大) 1922年6月(二大) 1923年6月(三大) 1925年1月(四大) 1927年4月(五大) 1928年6月(六大) 1945年4月(七大) 1949年10月 1956年9月(八大) 1969年4月(九大) 1973年8月(十大) 1977年8月(十一大) 1982年9月(十二大) 1987年10月(十三大) 1992年10月(十四大) 1997年9月(十五大) 2002年11月(十六大) 2007年10月(十七大) 2011年底

毛概目录

毛概目录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P.1党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1935 年遵义会议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1938 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全党来讲认识到这个问题、成为全党的共识——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P.3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的内涵→P.6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P.6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大理论成果→P.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也是最新成果→P.6-7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P.7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P.8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P.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P.9十七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明确界定(时代背景、历史根据、现实依据)→P.11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评价→P.12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P.131945 党的七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P.14核心和精髓:实事求是→P.1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熟的主要标志→P.14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等)→P.15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P.16政策和策略的理论→P.16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P.17党的建设理论→P.17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P.19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20如何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P.21第三节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P.22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P.2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P.24包括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P.24-26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26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P.27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P.30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P.30三个代表各自之间的关系→P.31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31第五节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P.32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P.37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一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P.43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P.45第二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81、一切从实际出发→P.482、理论联系实际→P.483、实事求是→P.50(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P.51)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P.51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52第三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P.54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P.55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P.57 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P.59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P.641、近代中国的国情→P.64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P.66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P.67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P.69革命的对象→P.69革命的动力→P.71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看法→P.7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P.72(领导权是新旧革命的根本标志)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P.7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P.74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P.74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不同→P.74联系→P.75党历史上左、右错误的原因→P.75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P.75政治纲领→P.76(国体政体)经济纲领→P.77 文化纲领→P.78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P.791、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P.79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依据及其内容→P.80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P.81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P.811、统一战线→P.822、武装斗争→P.833、党的建设→P.844、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P.86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P.87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P.90 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看法→P.91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P.92 具体内容(一化三改)→P.93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可能性→P.95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P.96 农业改造的方法步骤→P.97 个体工商业改造的方法步骤→P.98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P.99和平赎买政策的意义→P.100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P.102改造道路上出现偏差的认识→P.104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P.10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带来的变化→P.106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P.108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P.112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P.114对其认识→P.116第二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P.117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P.117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P.118(本质、根本目标、本质属性)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P.121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发展才是硬道理→P.122(内涵)二、发展是当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P.124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P.126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127(科教兴国、人才强国→P.129)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P.132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P.137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两层)→P.137为什么要将社会性质和它的发展程度统一起来→P.13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的不同→P.138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P.1383、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P.140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P.141(为什么是长期的→P.142)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P.143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的深入理解→P.145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P.14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P.147(对其深入理解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基本方针→P.147)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应该如何做→P.148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P.150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关系→P.151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P.153三步走的内涵→P.155第三步的三个阶段目标→P.155三步走的意义→P.155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156 对我们提出的更高要求→P.157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P.161二、改革开放的目的→P.162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P.163毛泽东的观点→P.163邓小平的观点→P.165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P.166如何评价是非得失,三个有利于→P.167三个有利于的具体做法→P.167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168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168具体做法→P.169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P.170为什么要开放→P.170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P.172对外开放格局→P.172入世的机遇挑战→P.173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P.173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P.177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弊端→P.178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P.179 南方谈话及其重要意义→P.18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内涵→P.18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P.182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特征、市场经济特征)→P.183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P.184确立的基本依据→P.186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种经济形式→P.186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P.187如何做(4 点)→P.187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P.189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P.190为什么要鼓励?→P.190如何鼓励→P.191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P.191按劳分配的基础→P.192按劳分配的重要意义→P.193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193三种类型→P.19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意义→P.195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P.195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P.195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P.195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P.198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P.200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要求好与快结合→P.201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P.203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P.206三个转变→P.208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P.209三农问题→P.210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P.211,如何做→P.211五、统筹区域发展→P.212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P.214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P.220二、人民民主专政(国体)→P.222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P.223人民民主专政有鲜明的中国特色→P.223如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P.224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P.223人大制度的优点→P.225人大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区别→P.225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P.227我国政党制度与西方两党制的不同→P.230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P.231实行区域自治的原因→P.232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P.233成为民主制度范畴的烟瘾→P.233第二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235依法治国的含义→P.236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P.236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P.238(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三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P.240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P.241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P.242如何看待西方国家打着人权旗号干涉内政→P.245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P.248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250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P.251四有之间的联系→P.252为什么要培育四有公民→P.252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P.253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P.255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255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P.256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P.256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主题)→P.258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精髓)→P.260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P.261第三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P.263二、发展教育和科学→P.264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P.266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P.271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依据→P.274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P.275科学含义→P.276 把握科学内涵的几个方面→P.276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P.278理论意义(3 点)→P.278实践意义(4 点)→P.280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1、指导思想→P.281基本原则→P.2812、目标任务→P.282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P.284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P.284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P.286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P.286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P.287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P.288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P.289。

毛概第一章

毛概第一章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党的建设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2、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 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 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历史需要: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 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历史需要。
革命运动的客观需要
曲折探索的历史产物
(3)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成长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展, 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工人运动深入发展


1894年 1913年 1919年
9.8万 117 . 6 万 200万左 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历史进程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新民 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 题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 主义革命,并对如何进行社会主 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从而实 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 飞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3)现实条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条件。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9
月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理论主要观点形成的阶段;
(2)从中共十二大到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邓
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的阶段;
(3)从中共十三大到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邓
中共十三大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

毛概课件第一章

毛概课件第一章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科学真理,是开放的、动态 的和不断发展的科学思想体系,是反对教条主义 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武器。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的 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理论发展,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强大 生命力。
5.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 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胜利完成第二次 反围剿的红军
1938年,毛泽 东在延安窑洞撰 写《论持久战》
毛泽东部署人 民解放军的战略 进攻。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 过程
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中国共产党的 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土地革命 战争前中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 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通过本章教学,使学 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 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和科学发展观,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 论成果各自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 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 义,坚定大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3.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 设,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的 创新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作出最新概括,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科学理论 体系。‛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概

毛概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4.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活的灵魂:是贯串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历史地位:1)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经验财富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科学含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6.“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者关系: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重要思想保证,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目的和归宿。

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求、维护人民利益。

7.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意义:1)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PPT课件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PPT课件
35
(4)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理论、方针和政策,主要有: 明确提出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历 史任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两类矛盾学说和 正确处理人民矛盾的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 初步总结和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把工作重 点转移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思想;中国工 业化道路思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民主政 治建设、文化建设、执政党建设的思想;三个世界划分 理论等等。其中,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两类矛 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矛盾的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 东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毛泽东思想在党的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 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34
(4)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时间:解放战争时期及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 主要著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 体会议上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 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的 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 其发展主要表现在:关于同美蒋反动派进行斗争的策略 方针问题;十大军事原则;新中国的建国理论和原则; 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的 理论;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原则;
22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的强大理论武33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是面向理论成果是面向21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0
三、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之(原 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1893 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 1976年逝世于北京。从1949年到1976 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 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 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 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毛泽 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 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 具影响100人之一。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9
异化和阶级的形成
• 异化有几个特点:
1) 2) 3) 4)
劳动力从劳动者身上分离 劳动力和劳动产品的分离 劳动成为劳动者谋生手段 社会中人和人出现了分隔
10
异化和阶级的形成
• 通过劳动力的转让,建立了社会中人和 人之间的关系——转让劳动力的工人阶 级和雇佣劳动力的有产阶级。 私人财产发展到最后阶段揭示了通过劳 动力的转让实现了社会的分层。
• 资本主义社会出现阶级对立简单化:社 会越来越分裂成两大阶级:无产阶级和 资产阶级。 • 资产阶级在前资本主义社会扮演着革命 的角色,在资本主义社会却培育了其攫 墓人——无产阶级。
14
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的各阶级
• 几十年以来,生产贸易的历史,不过是 近代生产力反抗近代生产关系和财产关 系的历史,而这种财产关系是资产阶级 及其统治的生存条件。 • 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两个阶级冲突的 性质。经济危机使工人的工资越来越不 稳,单个工人与单个资产者之间的那些 冲突越来越具有两个阶级冲突的性质。
25
导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成为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怎样传入中国并成为 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的呢?这与 近代以来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密切 相关,是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寻找救国 出路而作出的必然选择,是被历史证明了 的正确选择。
26
• 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出 路,先进的中国人历尽 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 寻求真理。 “洪秀全、康有为、 严复、孙中山,代表了 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 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 人物。” ——毛泽东
• 在西方国家,资产阶级的政党如美国两党,一 般民主党代表工人、穷人、新移民和社会上的 弱势群体;而共和党代表大资本家、富人和上 流阶层。当美国进入信息社会,这种阶级界限 越来越模糊,而被称为“无明显阶级差别”的 政党、“全民的党”。 • 中产阶级大量出现,金字塔到橄榄形形结构: 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 成为西方社会的多数。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其理论成果ppt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其理论成果ppt

4.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承上启下的、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 际相结合的第二大理论成果
(一)邓小平理论的创立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毛泽东思想的涵义和基本内容
1.毛泽东思想的涵义 2.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 3.毛泽东思想的特征
1.毛泽东思想的涵义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运用和发展.
(2)是被实际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 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理论渊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 它们的立场、思想、观点和方法
“ 我是个马克思主 义者。我一直遵 循马克思主义的 基本原则。”
(4)现实基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党的十 二大
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
党的十二大 , 邓小平第一次明
导人都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思考得更多 些和更深刻些。
1.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毛泽东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 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 国革命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 的。
毛泽东的历史功绩
1.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 2.创立和发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3.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5.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理论对当今时代特 征和国际形势作出了
是侧重于理论背景上的新。 它新就新在,邓小平理论坚持 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 世界,敏锐地把握了时代发展 的脉搏和契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 六届六中全会《论新 阶段》报告中,第一 次提出“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右图为毛泽东和王明 合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 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 际问题 ● 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经验和历史经 验提升为理论
●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 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 指南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 富贵的精神财富
● 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和 毛泽东
中外名人评毛泽东
“毛主席是改变世界事态进程的一位历史性人物,他对他的国家的现在和未来有着巨大的 影响” — 基辛格 “由于毛泽东主席的逝世,人类思想的一座灯塔熄灭了。” — 德斯坦 (法国总统) “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里, 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毫无疑问, 毛泽东主席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 “如果仅仅是从中国的范围来衡量他的划时代功绩,那将有损于对这位非凡人物的纪念。” —— 巴基斯坦总理 布托 讲错误,不应该只讲毛泽东同志,中央许多负责同志都有错误。“大跃进”,毛泽东同志 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陈云同志没有说话。 在这些问题上要公正,不要造成一种印象,别的人都正确,只有一个人犯错误。这不 符合事实。中央犯错误,不是一个人负责,是集体负责。在这些方面,要运用马列主 义结合我们的实际进行分析,有所贡献,有所发展。《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94— 296页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 理论成果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 其历史进程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第一章小结 毛概 教学课件

第一章小结 毛概 教学课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 内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基础
上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 涵
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 展要求。
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 方向。
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
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 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的表述: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 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 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 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党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 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的 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2.第二阶段:从遵义会议到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党的中 央领导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成共识。
3.第三阶段:延安整风运动到党的七大 全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成共识。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 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两大理论成果 * 二者关系: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 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间是既
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一脉相承:都贯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 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