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加减混合运算(第2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加减混合运算(第2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加减混合运算(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灵活地运用加减法进行混合运算;2.能够使用草稿纸或心算的方式,快速计算出简单的混合运算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用;2.教学难点:对于运算符优先级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扑克牌、小贴纸;2.教师准备相应的课件、课本,以及描红笔、黑板笔等教学用具。

3.2 导入新知教师拿出一张扑克牌,问学生这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

然后,教师写下一个加减混合运算式,例如:3+2-1=。

将该式子与扑克牌联系起来,将3当作黑桃3,2当作红桃2,1当作梅花A,让学生将它们加起来,并把结果拿到教师面前。

教师在拿到的小贴纸上写下该学生的名字,并表扬其在加减混合运算方面的优秀表现。

3.3 讲解新知1.教师首先让学生复习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将其联系在一起,介绍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2.给学生展示几个运算符优先级不一样的加减混合运算式,并让学生猜测计算结果;3.教师在黑板上详细讲解加减混合运算式的计算规则,特别是对于运算符优先级的掌握,如何快速计算混合运算式。

可以给出如下的提示:–先计算括号内的内容;–先算乘法和除法;–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3.4 课后练习1.学生在课后完成相应的练习题,思考如何快速、正确地计算出运算结果;2.课堂上可以分配小组,进行小组合作,互相讨论和解答。

教师可以根据小组之间的完成时间和答案的正确性,评价其优秀表现,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四、教学反思本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通过有趣的扑克牌方式打开了学生对于混合运算的认知之门,引导学生快速准确地计算混合运算式的能力,使本堂课的教学成果显著。

但是,在教学中,老师需要注意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教学难点的讲解需更加详细,遇到学生的问题要耐心解答。

总之,在教学反思中,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0页。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计算。

例题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

第一层次,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过程。

第二层次,告诉学生要先算出美术组的人数,列综合算式时,就要用到中括号,引导学生列出正确的综合算式,并按顺序完成计算。

第三层次,引导概括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上升为数学结论。

教学目标:1、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中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观察算式,说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

小黑板出示:120÷6+4×2120÷(6+4)×2指名回答,并说出理由,集体口头解答。

2、小结计算顺序。

(小黑板出示)回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提问:比较这两题,你还发现了什么?总结:括号能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加减运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加减运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加减运算》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概念。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三、教学准备1. 课本《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材。

2. 单元研究用具:计算器、小黑板、教具卡片。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复1. 复上节课学过的数字。

2. 让学生口头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步骤二:引入新知1. 引导学生讨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定义。

2. 用教具卡片上的数字进行加法和减法演示,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步骤三:引导讨论1. 引导学生思考加法和减法的应用场景。

2. 提问学生一些具体的问题,让他们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

步骤四:巩固练1. 教师出示算式,让学生逐一计算。

2. 学生互相出题,进行口头练。

步骤五:拓展应用1. 引导学生思考加法和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并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

步骤六: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重点。

2. 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检查他们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程度。

五、课堂实施效果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3. 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积极参与,思维活跃。

六、板书设计加法运算:数字相加的计算方法。

减法运算:数字相减的计算方法。

七、教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够进行基本的运算。

但是在拓展应用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大的困难。

下次教学时,我将增加更多的实际问题和应用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加法和减法。

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题的数学教案备课

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题的数学教案备课

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题的数学教案备课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建立加减法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3、能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性质,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1、加减混合运算的难度较大,需要耐心细致地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

2、加减混合运算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多方面训练和加强。

四、教学方法1、讲解方法:通过讲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律和步骤,让学生理解运算的过程。

2、演示方法:通过演示,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3、讨论方法:通过讨论,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五、教学工具教学用具:黑板、白板、针线、玩具等。

学习工具:加减混合运算题、计算器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向同学们讲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加减混合运算的重要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

2、巩固同位数加减法在引入加减混合运算后,巩固同位数加减法的口算能力。

通过练习同位数加减法,为学生未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步骤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步骤,例如:将数列排成竖式,对齐计算,并将进位后的结果相加或相减等。

4、加减混合运算的实例讲解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操作和计算思路。

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加深对加减混合运算的印象和理解。

5、练习加减混合运算通过训练和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6、总结通过总结本次课堂的内容,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加减混合运算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七、教学反思加减混合运算在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是一个相对难度较大的内容,需要学生认真学习和掌握。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成吉思汗中心校韩亚金一、教学内容:教科书48页例2及相关内容。

(不含小括号的含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二、教材及学情分析:例2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呈现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乐园问题情境。

由于学生之前有学习乘加、乘减的基础,再通过小精灵的提示,学生列式解决并不困难。

但由于学生较长时间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开始做本单元中含有两级运算而没有小括号,乘除法在后面又需要先算的题目时,容易受到原来思维定势的影响,导致学习上的困难。

教材呈现了学生列式的3种方式:一是分步;二是乘加综合算式;三是含小括号的加乘算式。

其中重点在于对第三个算式的解读。

基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学生这样列式是合理的,但通过含与不含小括号的两个算式的对比,使学生体会运算顺序的规定用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唯一性及追求简洁的数学表达的目的。

加、减法与除法的混合运算式题在“做一做”中加以呈现。

并以“圈出第一步先算什么”的方式突出对运算顺序的练习。

本课时的重难点是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是能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学生能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四、重难点突破1.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突破措施:(1)借助现实情境,掌握没有小括号的两级运算顺序。

乘加是学生曾经接触过的知识,让学生根据情境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列出式子,如:“每个跷跷板上有4人,有4个跷跷板,旁边有7人在观看,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列式4×37或者74×3,无论哪种列式,都是先算4×3,引出数学上的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案(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案(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案主要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混合的概念,熟练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运算规律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学生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对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律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混合的概念,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规律。

2.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

2.互动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加减混合运算的实例和规律。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物品,用于实例演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给了他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加减混合的算式,如:3 + 2 = 5,2 + 3 = 5,4 - 2 = 2,2 - 4 = -2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律。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 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 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2.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3. 如何运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2. 让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3.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难点:1.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 如何运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2. 学生准备草稿纸、铅笔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加减乘除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二、讲解1. 教师通过PPT讲解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2. 教师通过黑板演示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练习1. 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2. 教师提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板书设计:一、加减乘除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三、如何运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四、练习题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掌握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加减混合-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加减混合-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加减混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是加减混合,学生能够掌握以下内容:1.能够通过图片和表格的形式表示加减法算式;2.能够对两个具体数进行加减运算,并正确算出结果;3.能够通过思考和讨论等方式,提高联想记忆、连接记忆和细节记忆能力。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判断分析等认知能力;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加减混合的概念并掌握其基本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难点1.学生对于加减混合的抽象概念理解;2.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如错加、错减、写漏等。

三、教学方法本次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活动法:通过多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中的互动交流,提高课堂效率;2.合作式学习法:通过组队或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3.研究性学习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主交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道算式:8 + 4 - 3 = ,并邀请学生上黑板进行计算,并询问其他学生是否有不同的答案。

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逐渐理解加减法的性质。

二、讲解(15分钟)1.从事例讲解加减混合的概念和基本计算方法;2.通过表格和图片的形式向学生讲解;3.邀请学生上黑板进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加减混合。

三、练习(25分钟)1.教师通过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说题,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2.知识点讲解的补充,通过图片和表格在班内展示进行呈现;3.错题处理:将之前课堂上出现的错误搜集并打印出来,让学生分组或组队对错题进行讲解并纠正错误。

四、巩固(5分钟)邀请两三组的同学进行报告,询问他们之前的讨论和意见。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知识点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由学生自己分组汇总到班级网盘上,方便后续再次复习。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教学难点:多步运算问题的解决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加减混合运算的相关示意图、实例题目等。

2.板书内容:问题解决的步骤分解、解题思路等。

3.教学辅助工具:计算器、小黑板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同时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2. 讲解新知(1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带领学生一起做一些简单的练习,巩固基础知识。

3. 拓展练习(2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强化课堂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讨论解题思路,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 活动设计(10分钟)•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加减混合运算,增加趣味性。

•每个小组展示出他们的计算过程,引导其他同学分析和评价。

5. 总结(5分钟)•整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提醒学生注意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常见错误。

•鼓励学生课后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多步运算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存在一定挑战,需要加强针对这一点的练习和讲解。

同时,也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性。

六、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要求学生按照规定步骤解答。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总结解题方法,并在下节课讨论分享。

以上就是本节课《加减混合》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应用。

二年级数学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一篇:二年级数学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课题: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自学探究、小组合作、讲解示范教学准备:PPT课件、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2×4×7=6÷3×2= 15+10-8=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问题:1、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3、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主题图,让学生明白简单的数量关系进行列式,进而为后面探究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作好了铺垫。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综合算式4×3=12 12+7=19问1: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先算4×3?4×3+77+(4×3)=7+12 =19=12+7 =19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精讲点拨(一)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7+4×3 =7+12 =194×3 +7=12+7 =19 问题:1.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2.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二)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7+12÷3 =7+4 =11 问题:1.谁来说说这道题应该如何计算?2.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除混和运算式题,能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

2、经历尝试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成一个乘除混合算式的过程。

培养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感受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步计算的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列出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乘除混合运算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复习旧知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2×4×7=36÷3÷2=15+10-8=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2、观察情境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摆正方体学习并探究了连乘和连除的计算顺序,这节课我们接着通过正方体来学习新的知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优秀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同级的运算顺序,学会用脱式解答同级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同级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脱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算练习。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掌握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能正确进行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2.学生能正确进行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练习题。

2.准备计算器、小黑板等教学工具。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可以这样计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给予耐心解答和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5.拓展(5分钟)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进一步巩固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

6.小结(3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巩固知识点。

7.家庭作业(2分钟)教师布置一些有关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

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体会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在学生已有连加连减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1、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2、理解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学会笔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一)、复习旧知。

1、竖式计算。

36+28+17=65-25-21=师:我们已经学过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连加、连减笔算有几种书写格式?哪种是简便写法?在计算过程中有口算的怎么办?(二)、情境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过公交车吗?那你们坐过吗?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要遵守乘车规定,要有秩序的上下车。

瞧,一辆公交车在南山站停了,你获得了什么信息?1、课件出示主题图,出示例3。

师:请仔细观察,看完后要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图意:车上原有67人,下车25人,又上车28人,现在有多少人?3、课件呈现4、师:你会列式吗?生:67-25+28教师说明:像这样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运算,叫做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加减混合【设计意图:复习迁移为学生架设了新旧知识的桥梁,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情景感知重视情境图的有效理解,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同时,注意解决问题需要充分的条件,从而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加减混合运算 冀教版 (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加减混合运算 冀教版 (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混合运算冀教版 (1)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加减混合的概念。

2.能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1.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2.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教案、学案、教具(小球、方块、计数器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用小球或其他计数器,向学生展示一些实物,并询问学生知道这些实物的数量,然后引入加减混合运算。

2. 概念讲解教师向学生讲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例如:如果小明有2个苹果,他又得到了3个橙子,那么小明现在有多少个水果?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给出答案。

3. 讲解运算方法教师以具体例子为基础向学生讲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多次让学生进行练习。

例如:小华有5元钱,他花了3元钱买了一支笔,还剩下多少钱?从5中减去3,得到2,小华还剩下2元钱。

然后,教师将例子升级,让学生感受更多的混合运算。

小林有12本书,在还给图书馆5本书后,又借了3本书,那么小林现在有多少本书?12 - 5 + 3 = ?然后,教师会用多个类似的例子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4. 拓展练习教师会在黑板上留下几道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同学们在黑板上比对正确答案。

例如:1.7 - 2 + 4 = ?2.9 + 5 - 6 = ?3.12 - 7 + 3 + 2 = ?5. 小结教师向学生复习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6. 作业教师向学生留下2-3个简单的练习题作为今天的作业,并告知学生下一课的内容。

思考题1.你认为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场景可以运用到加减混合运算?2.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辅助自己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笔记1.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2.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加减混合运算。

参考资料《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小学数学_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学情分析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还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在让学生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顺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能发展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又能提升他们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效果分析首先通过复习旧知,再现上节课的知识,学生轻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已经把学习的兴趣给提上来了;进而引入情境图,作为直观支撑,指导学生观察和处理信息,激发孩子们探究新知的渴望,同时利用情境图让学生大多能依据主题图比较清楚的阐述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后面探究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作好了铺垫。

紧接着探究新知的过程,学生动脑思考,小组讨论,提供不同的解题方法,多角度比较并优化算法,展开充分的交流,通过学生结合生活情境,并经历经历探究的过程,更好的理解了规定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的必要性。

进而通过一系列的巩固练习,逐步理解并掌握了两步脱式运算的规范书写,同时培养了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合理设计,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新的知识,同时提高了数学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教材分析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教学没有括号的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整数四则运算方法,会列分步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虽然学生也曾学习过一些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但这些试题要么是同一级运算,要么是乘加、乘减算式,都是乘法在前,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的,因此本单节课着重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特别教学乘除法在后需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两步式题,这一内容很重要,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混合运算》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混合运算》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混合运算》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能够灵活运用四则运算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习题和教学小板书。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知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加法和减法,并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口算练习。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混合运算。

告诉学生混合运算是指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运算同时出现在一个算式中。

Step 2:教学重点1. 以加法和减法为例,教学如何进行混合运算。

2. 提示学生根据运算的顺序先进行乘除,再进行加减。

Step 3:练习和巩固1. 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例如:12 + 3 - 4 = ?2.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其中关于混合运算的练习题。

Step 4:拓展延伸1. 引入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例如:8 ÷ 2 × 3 = ?2. 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例如:24 ÷ 3 × 2 = ?Step 5:归纳总结在混合运算中,学生需要先进行乘除,再进行加减。

如果有括号,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

这样可以避免混淆和错误。

Step 6: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继续巩固和练习混合运算的知识。

Step 7: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和回顾,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混合运算的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例和练习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运算能力。

同时,通过对混合运算的巩固和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人教版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人教版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人教版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二年级下册数学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展开。

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其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能熟练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 掌握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

3. 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讲解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分析运算规则,并通过实例演示运算过程。

3.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人教版新课标2.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3.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4. 实例演示5. 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3. 思考题:探讨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讲解新课、练习巩固、课堂小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加强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1. 生活实例: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如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乘除法混合运算教案

数学乘除法混合运算教案

数学乘除法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数学乘除法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混合运算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数学乘除法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教学难点,能够熟练进行混合运算的计算,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备好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实例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学生应预先复习数学乘除法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数学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首先介绍数学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概念,然后讲解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3. 例题演练,通过一些简单的例题,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4. 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混合运算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6. 总结提高,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举例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数学乘除法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

2.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学生的基本技能。

3.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解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手段。

1. 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知识点和例题,提高教学效果。

2. 黑板,用于讲解、举例、总结等。

3. 教材,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教材,提供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

七、教学评价。

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数学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学习反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2.新课内容:讲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3.操练环节: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技能。
4.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讨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环节: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提醒学生注意细节。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加减混合运算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34页的练习题1、2、3,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家长签字确认,以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设计一道与生活相关的加减混合运算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将解题过程和答案写在作业本上。此作业旨在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a.学生尝试解答,教师给予指导。
b.教师示范解题过程,强调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6人,布置以下讨论任务:
a.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探讨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b.小组内分享计算方法,互相交流心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家长协助孩子收集生活中的加减混合运算实例,让孩子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并记录下来。此作业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4.完成课后拓展题(附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此题为选做作业,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进行选择。
5.家长与孩子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共同探讨孩子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自学探究、小组合作、讲解示范
教学准备:PPT课件、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 2×4×7=
6÷3×2= 15+10-8=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
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1、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主题图,让学生明白简单的数量关系进行列式,进而为后面探究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作好了铺垫。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4×3=12
12+7=19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精讲点拨
(一)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问题:1. 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4×3+7 =12+7 =19 7+(4×3) =7+12 =19 问
1: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2 :为什么先算4×3?
7+4×3 =7+12 =19 4×3 +7 =12+7 =19
2. 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
(二)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7+12÷3
=7+4
=11
问题:1. 谁来说说这道题应该如何计算?
2. 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探究列出不同的解题方法为他们交流提供了依据,发现每种方法都是先算什么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规定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结合情景来理解运算顺序更自然、深刻。

)四、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20-8÷2 7×5-3 4+4×6 81÷9+2
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小动物回家(连一连)
(三)在○里填上“>”“<”或“=”
54÷9÷2 ○ 3 3×6÷2 ○13+56÷7
3×7-16 ○ 27 45-9×3 ○5×8-18
(四)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问题:
1. 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 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
3.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
序的理解。


五、小结、作业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

板书设计:
5、混合运算
乘、除法和加、减法
7+4×3 4×3+7
=7+12 =12+7
=19 =19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的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运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而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

因为这节课的内容较为简单,我通过算式引导学生归纳同级运算的法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进行。

因此学生在了解了这法则后,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的较好。

练习中除了粗心大意外,都较为乐观。

但是我班学生欠缺的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课堂作业本里,学生对应用题这块做的不是很好,不能根据题意准确的列出算式。

因此,对解决问题这块我将重点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