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定义的发展_尤建新

合集下载

现代市政学(第五版)第2章-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现代市政学(第五版)第2章-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2.1城市的内涵与功 能 2.1.1多元视角下 的城市 2.1.2城市的含义 与特征 2.1.3城市的类型 和功能 2.1.4我国的城市 设置 2.2城市历史演进与 城市化 2.2.1城市的形成 与发展 2.2.2城市化的动 力 2.2.3城市化的进 展 2.3我国的城市化发 展战略 2.3.1我国城市化 的历史进程 2.3.2我国城市化 的特点与推进原则 2.3.3推进可持续 的新型城镇化
3、现代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新的政治环境:全球化与本土化并存 新的发展形态:新技术和“新经济”相互促进 新的发展动力:资源更新与创新驱动 新的管理思潮:新管理与新治理崛起
第2章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2.1城市的内涵与功 能 2.1.1多元视角下 的城市 2.1.2城市的含义 与特征 2.1.3城市的类型 和功能 2.1.4我国的城市 设置 2.2城市历史演进与 城市化 2.2.1城市的形成 与发展 2.2.2城市化的动 力 2.2.3城市化的进 展 2.3我国的城市化发 展战略 2.3.1我国城市化 的历史进程 2.3.2我国城市化 的特点与推进原则 2.3.3推进可持续 的新型城镇化
2、城市的功能
城市功能也叫城市职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或 能力,是城市在一定区域内所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一般功能
主导功能
特殊功能
综合功能
优化城市功能
参照环境因素,因势利导,确定和发展城市的主导功能。 实现以市场中心功能为主的城市功能多元化发展。
第2章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2.3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2.3.1 我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1、改革开放前的城市化发展
1949~1957 年 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1961~1965 年 城市化调整阶段

第一章 城市的形成

第一章 城市的形成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 日起施行)
第三条本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 辖市、市、镇。 本法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 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 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 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政府 ������ 县(处级) ������ 镇(建制镇):有镇一级地方政府 ������ 乡、村 市区、郊区(近郊区、远郊区)、农村
美国的城市及相关概念
Municipality or city (自治市——行政城市)
Providing local government services such as sewerage, crime protection, and fire protection.

二、城市分类
城市是按照其主要职能、人口规模、布局形 式等不同进行分类的。
1、按职能分类。 ·首都北京。
·中央直辖市,如上海、天津、重庆。 ·省和自治区中心城市,如沈阳、太原、乌鲁木齐及 地区性中心城市等。 ·工矿城市,如鞍山、淮南等。 ·交通枢纽城市,如徐州、株洲等。 ·港口城市,如大连、宁波等。 ·特殊职能城市,如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南京,革命 历史名城延安、遵义,风景旅游城市桂林、杭州, 边境城市如满州里、凭祥。 ·一般县市。
城市中有楼房、街道和公园等公共设施。
世界主要国家对城市的界定
1、人口规模 *联合国人居中心规定:市(City)的人口数量最
低标准为20000人;镇(Town)的人口规模最低标准 为2000人。 2、人口规模+人口密度
加拿大:人口密度大于390人/平方公里为城镇 美国:400;日本:4000;澳大利亚:190 3、人口规模+产业人员结构来确定 荷兰:男子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小于20% 4、根据行政级别来确定 埃及:省和地区的首府为城镇 5、根据城镇的特征来确定 马耳他:没有农业用地的建成区为城镇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绪论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绪论

绪论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一、城市的含义(1)含义: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非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行政区域。

(2)理论学派:①最早对城市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是地理学。

②而统计学把城市看作是与大规模人口及独特的组织制度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聚合体,通常以居住区的范围和居住的人数作为确立城市的主要方法。

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以城市人口作为确定城市和划分城市的标准。

③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是占据某一特定地区的人口群体;城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特殊社区。

④城市经济学认为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因素在地理上大规模集中的结果,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并与域外相互联系的网状系统。

⑤城市政治学认为,城市不仅是市场中心的所在地和有法律规范的地域,更是不同团体确定政治关系的制度化共同体。

(3)特征:①高度的聚集性城市区别于乡村的根本之点在于它的高度聚集性。

可以说,集聚是城市最本源、最主要的特征,其他各种特征都是由集聚衍生出来的。

②社会性首先,城市中聚集的人们不是由血统或宗族关系所组成的,而是构成一定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其次,城市分工和协作的发展导致了城市的社会性。

③经济性城市能够产生整体性的高效益。

首先,聚集为城市产生整体性的高效益创造了前提条件;其次,社会性也是产生整体高效益的重要因素;最后,城市是非农产业的聚集地。

④系统性城市是一个密集的空间地域社会经济系统。

从城市的组合和结构看,城市是个多维、多变量、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的大系统;其结构即包括社会结构和人工结构,又包括资源结构和环境结构,甚至外部结构。

⑤开放性城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的象征,而且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严密细致,社会联系日益广泛,城市对外界的依赖越来越强。

⑥复杂性城市的复杂性首先源于城市构成上的异质性,这些具有很强异质性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城市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的多样性,最终导致了城市的复杂性。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课件(2)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课件(2)

印度到处充斥著都市贫民窟,无地的贫民飘移到孟买、加尔各答和 马德拉斯,过著最穷困的日子。
城市环境问题
1、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城市产业活动高度密集 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迅猛增长
2、“城市病”
市中心人口过度密集
住房紧张、绿地减少
交通拥堵 地价昂贵
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 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就业困难、贫富分化、内城衰退、犯罪率高等
10.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a-d-b-e B.a-c-d-b C.d-b-e-a D.e-d-b-a
11.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12.b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中期:市中心人口和产业向郊区迁移,郊区城 市化推进迅速。
早期: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 大,城市数量持续增加。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城市化特点
原因

起步早
工业化早

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城市化水平高
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
家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发Hale Waihona Puke 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地域差异 中国城市化运动 城市对环境的改变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我国城市化趋势
运用材料,概 括城市化过程 和特点
解释城市 化对地理环 境的影响。
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 活动在空间集聚,乡村 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 过程。
城市化过程包括两个 方面:人口城市化和 地域城市化
7 .芝加哥(美国) 8 .莫斯科(前苏联) 9 .加尔各答(印度) 10.洛杉矶(美国)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四、主要研究内容
城市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因素研究
区域中的城市空间组织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
城市问题研究
第三节 城市地理的学科性质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学科性质
1、地理学第三级分支学科,人文地理学的一级分支学科。
2、在我国,城市地理学被认为是自然科学中的社会科学。在发达国家,把城市地理学完全划归为社会科学。
4、与城市经济学的关系
※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经济问题(如城市的财政税收,城市土地管理,城市建设的投资来源等)与城市的发展休戚相关,研究成果有可能直接解决城市固有的经济问题,给城市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城市经济学与实际结合更紧密.
※城市地理学在研究城市时,往往把经济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来分析,或是研究经济问题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由于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所以城市地理学十分注意吸收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反之,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城市经济学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城市的景观定义:
是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类型。
6、城市的系统定义:
英国经济学家巴顿: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
我国钱学森:城市是一个空间地域大系统。所谓城市,就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利用和自然环境利用为特点,以聚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的、集约人口、经济、技术和文化的空间地域大系统。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许多城市被毁,世界上许多城市因战事而衰微破败。大战结束后,人口纷纷返城,经济急待恢复,尤其是欧洲、日本、东南亚一带。人们在废墟上重建城市,在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下扩展城市,急需了解城市的构成和布局,需要对城市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规划,从而大大刺激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城市发展应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城市发展应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城市发展应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作者:叶书铭崔倩如尤建新来源:《学理论·下》2013年第09期摘要: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上却没有很大提高。

通过对近三年我国自然灾害事故的收集,分别针对特定城市(杭州),以及国内受灾严重城市这两个方面,结合城市发展及遭受自然灾害情况,整理相关数据,采用数据比较分析,得出自然灾害同城市发展的相互影响因素,确定城市建设在抵御自然灾害中的重要性,最终得出城市发展应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结论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自然灾害;城市发展;数据比较分析;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099-03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建设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然而,城市发展同时面临的自然灾害不容忽视。

据民政部统计,2012年7月份,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6 180.1万人次受灾,402人死亡,91人失踪,464.3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或其他需紧急生活救助。

经核定,各类自然灾害造成24.4万间房屋倒塌,87.1万间不同程度受损;农作物受灾面积为5 185.8千公顷,其中绝收624.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55.2亿元人民币(不含港澳台地区数据)。

可见,在快速的城市发展背后,人们忽视了城市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城市建设的同时没有做到提前防范;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联合国从1987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便对自然灾害的防治减灾工作做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对治理规划、评价体系、预测预报、综合治理等多个方面的研究[1-5],但是却忽略了自然灾害同城市发展的关系。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城市发展的进程与近年来城市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治理,研究城市发展与自然灾害影响的关系,从而得出相关结论。

在更好地建设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城市的同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少和避免自然灾害对城市的经济影响和财产损失,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最终实现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各城市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现代城市发展

现代城市发展

第二章现代城市发展2.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2.1.1 城市的含义和特征1.城市的含义广义:乡村以外的一切大型聚落,是指那些人口稠密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某一层级的中心地位的地理区域。

狭义:从市政学的角度看,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城市区域才称为城市。

在此,“市”与国家的行政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

2.城市的特征•城市要素的高度聚集性人口、物资、设施、财力、信息等•城市运行的复杂性•城市系统的开放性•城市文化构成的异质性•城市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2.1.2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1. 城市的历史形成城市自同乡村分离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独立实体,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历史上最初形成的城市距今五六千年,主要分布在一些地理位置优越的水域附近,包括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

2.城市的发展历程•原始城市阶段。

特点:城市规模较小,数量较少,发展速度极其缓慢。

城市居民的活动分散,许多居民还从事一定的农业生产活动;城市的政治统治功能突出,而作为经济中心的功能相对较弱;代表性城市:古希腊,罗马时代的雅典,罗马。

•封建城市阶段。

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特点:经济功能增强,城市的功能趋向多元化,日益发展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传播的中心;城市形成的途径开始多元化,数量增多,城市分布的范围更加广泛;个别城市的规模扩大,但绝大多数城市的规模仍较少。

城市发展缓慢,未能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

城市的消费型和城乡分割。

代表性城市:中国唐代的长安,宋朝的东京,欧洲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

•近代城市阶段。

大工业城市迅速成长,城市的数量猛增,规模急剧膨胀;城市的结构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城市真正成为了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发展中心。

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普遍发展。

城乡差距拉大,关系对立。

城市病的产生和蔓延。

•现代城市阶段。

第1章城市与城市发展汇总

第1章城市与城市发展汇总



建国后的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前: 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 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 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 的制约。 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 这段时期,各种具体制度所造成了城乡之间的 巨大差异,构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形成了 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元社会”, 城市化进程明显迟滞。
古巴比伦市 中心平面图
(二)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布局
凉风
奴 隶 住 区 贵族区 商人、手工业者、 小官吏
热 风
曹魏都城邺城
中轴 线对 称
隋唐长安
(三)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唐东都洛阳
(四)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二、近代的城市发展 工业发展与人口聚集
二、近代的城市发展 工业发展与人口聚集 城市布局的变化 城市与环境 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住房、交通等问题)
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 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 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 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后:
1)知青返城,高考恢复。 2) “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和“珠江模 式”。 3)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 极发展小城市(1980)。 4)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和小城市(1990)。 5)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 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2002)。
美国:
从1860年-1950年,是美国城市化进程在 工业化带动下高速发展的时期。工业区位 影响了美国城市增长与发展的模式。1870 年,由波士顿、纽约、底特律、芝加哥等 城市组成的制造业带已初具雏形;到1920 年,这个制造业带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地 带,形成城乡交错、融合的局面。美国的 城市人口比例首次超过50%。之后的30年, 美国人口增长减缓,在这一时期,城市地 区逐渐形成了大都市区。

试论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及公众满意——基于某城市新区的问卷调查分析

试论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及公众满意——基于某城市新区的问卷调查分析

12 2

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0 .1 — 9 ) 0 7 8 1 .。
12 2

一 —
在这基础上 , 公众参与成为现代城市管理
的重要过程 『 生因素 , 而公众满意则成为检
13 7


3 % 20
19 6

彝老保 陵.失业保 陵等社会保障不到位
公 共设施不健 全,影 响生 活水平 流 动人 口过 多
管 理 中的体 现
二十世纪是 一个城 市化的世纪 ,不 仅发达 国家实现 了城市化 ,发 展中国家 的城 市化进程也大大加快 。特 别是 二十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 知识经济 的崛起 , 全
市, 民主化管理 , 个性化管理 , 柔性 化管 理 等现 代城市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应运 而生 ( 谭善 勇.城市管理 概论I .北京 : N]
面研究的同时 , 各国在实践层面也采取了
球化 、 信息化的加速发展 , 从根本上改变
了人 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在这些 因素
各项措施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现代城市 管理显现出以下四大特征:协调管理 目标 的前瞻性与持续性 ; 注重城市管理主体的
图3 1民众 认为很 可能制 约城市 新区未 来发 展的社 会问题 ( — 多项 选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持续性 (utia it )( ssan bl y 诸大建 .管理 i 城 市发展 :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城 市管理
模式[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 . M】 0 4 P 8 ) 但也应当认识到不 同的城市具有 7 .。
单一 的官僚制集权管理 的方式 ,按 照公
营部 门的 目标和服务的性质、 类型 , 建立 起 多元 分权结构的组织体 系 ,实现公营

城市学的新概念与发展趋势

城市学的新概念与发展趋势

城市学的新概念与发展趋势自从人类开始居住在城市,城市学一直就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城市的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历史以及城市规划和管理等方面问题。

但城市学对于今天的城市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有着新的概念和理念。

城市学新概念的出现,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研究方向,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本文将讨论城市学的新概念和发展趋势。

智慧城市当今,信息技术在城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城市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化”。

智慧城市是城市学的一个新概念,它强调城市与信息技术的密切联系。

智慧城市的目标是通过信息交流和传输的方式提高城市的运转效率、减少城市交通拥堵、优化能源使用、城市安全以及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智慧城市衍生出许多新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这些新技术被应用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照明、智慧停车等领域,大大提高了城市民生质量和城市经济效益,同时也使得城市管理更加规范化和高效化。

生态城市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包括环境破坏、空气和水污染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这是城市学的另外一个新概念。

生态城市不仅仅只关注环境保护,还要关注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有机结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

从建筑、交通、采光、水资源等多方面入手,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参与式城市城市学的新概念——参与式城市,强调居民对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参与。

过去,城市规划和管理主要由政府和专业团队来完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突出,城市管理面临更多的挑战,需要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与式城市强调城市居民的参与和民主决策的原则。

居民可以直接参与城市的决策和规划,使得城市规划和管理与居民需求更加接近,更加贴近实际。

城市再生城市再生也是城市学的一个新概念。

城市在长时间的发展中,会出现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如城市老旧化、功能失调化等,因此需要进行城市再生。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教学课件2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教学课件2

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耕地减少等
治理措施
合理规划,控制城市规模 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新区,分散大城市人口
和工业 完善城市交通设施,改善居住条件,缓解城
市交通和住房压力 加强城市的绿化和美化,综合治理城市环境,
建设“生态城市” 大力提高科技和教育水平。
我国城市化进程
我国城市发展方针
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切实保护人文资源,全
利玛窦
一、开眼看世界
1、背 景:
1)鸦片战争前:
危机四伏 :(晚清封建社会) 外患日深 : (西方资产阶级崛起-扩张-骚扰) 思想基础:(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经世致用
2)鸦片战争后:
惊醒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
材料一 155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到达北京,官员在《会典》书籍上查不出有意 大利这个地方,就坚决否认世界上有意大利。 幸而《会典》上有大西洋国,于是利玛窦只好 自封为大西洋国民。
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

起步晚,发展快 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

城市化水平低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城市经济崎形发展,人口增

城市发展不合理 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虚假或滞后城市化)
1950年世界十大人口最多城市 城市
1.纽约(美国) 2.伦敦(英国) 3. 东京(日本)
4 .巴黎(法国) 5 .上海(中国) 6 .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来自:联合国人口司。
人口(万)
2880 1780 1750 1740 1650 1400 1300 1280 1270 1230
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是指人口与经济活动从城市中 心区域向广阔的郊区甚至小城镇或乡村迁移, 老的中心城区出现人口减少的现象。逆城市 化首先出现在欧美等工业化、城市化程度很 高的国家,以美国尤为突出。与逆城市化现 象相联系的另外一个现象是原有的中心城市 功能衰退,环境恶劣,出现内城衰落现象。

城市生态学4-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基本功能

城市生态学4-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基本功能

篆字:
城市化景观 现代农业景观-1950
传统农业景观1800~1950
历史乡村景观1100~1800 铁器时代末期景观约公元前1000 新石器及青铜时代 景观-
城 市 景 观 发 展 变 迁 过 程
原始自然景观自然→人工
二、城市系统



定义:城市是以人为中心的,以一定的环境条件 为背景的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经济、自然综合 体,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这个综合体称为城市系 统。 特征:城市由许多个子系统构成,又可进一步分 解为单位要素,他们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相互制 约的特点关系。 城市大系统的总目标:发挥城市效益,包括社会 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来满足人们对 物质和精神文化的要求。

城市生态系统的能源结构与能量流动 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指能源在满足城市多功能 过程中在城市生态系统内外的传递、流通和耗 散过程。 能源结构指能源总生产量和总消费量的构成及比 例关系。 一个国家、城市的能源结构反映该国或该城市生 产技术发展水平。

热 转化率 传输率
次生 能源
热 利用率
原生 能源
城市生态学
2010年3月
第四章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基 本功能
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二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城市 定义:以空间和环境资源利用为基础、以人类社 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 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它是一个经济实体、 科学文化实体和自然环境实体的综合体。
城市概念的发展 1933.8 国际现代建筑学会 “雅典宪章” 城市主要功能:居住、工作、休憩、交通
1978.12 “马丘皮克丘”宣言 修正雅典宣言 指出:城市规划是力求创造一个综合多功能的生活 环境;不能单纯追求功能的划分而牺牲城市的有机 组织,忽视城市中人与人的多重联系。 城市的吸引力与城市规模成正比,与城市间距离成 反比。

第一章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章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越来越多,居住密度也越来 越高 当代城市化的另一个明显特点是人口向大城市迅速 集中,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千万人 口级的特大城市,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居于支 配地位。
第一章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城市的界定
一、城市的界定 对于早期城市,城市研究的学者认为,城 市具有四个特征: • (1)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 (2)非农职业特别是手工业的存在; • (3)防御性工事的建筑; • (4)集市贸易。
• • • •
社会学中的界定: (1)人口数量多,居住密度高,相互差异大; (2)至少有一定的人口从事非农业生产; (3)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主要不是在彼此熟知 的,作为完整的个人之间进行的,而往往是在互 不相识的人之间进行的。 • (4)社会整合的基础是远比家庭和部落更为广泛 的东西。 • (5)韦伯:城市应具有市场功能和制定法律的权 力; • (6)根据柴尔德的观点:城市产生了许多不同于 农村的社会组织,为现代生活提供了社会基础。
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世界城市化进程加速,但发展不平衡
城市社区结构问题日趋严重
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城市同时并存的规律 城市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由封闭到开放的规律
城市和区域相互依存、彼此推动的规律 城市与乡村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规律 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承载能力、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 规律
伦敦城的发展主要源于它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经济背 景。在古罗马帝国称霸英国之时,伦敦是欧洲与英国进行贸易 往来的重要交通要道。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之后,伦敦工业得到 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大型工业城市,同时也是欧洲商人投 资的重要对象。后来,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意大利的商人和银 行家纷纷来伦敦开设货币贷放机构。在英国称霸世界之时,伦 敦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世界的银行”因此而 得名。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定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定

一、航运促进城市的发展:
中国大部分城市都是沿江湖河海交通要道 发育壮大起来的。
①河口港城市
河运是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沿 河 城 市
六 种 区 位 类


航运端点 梯级中转点 河流交汇点
河曲位置 过河点位置(渡口)
河口
②海港城市
随着航运技术的发展,船型不断加大,吃 水不断加深,河口港城市向下游出海口方 向推移是带有普遍性的规律。
普遍 3、除了平原城市要濒临江河湖海外,在丘陵山地的城市多趋于河谷,也普遍临水。
第14页,幻灯片共51页
二、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1
自然地理条件的衍生转化 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
2
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积累 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
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
第28页,幻灯片共51页
一、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型城镇
1、中心地型城镇形成过程:
(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村庄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城市作为手工业、商业集中地出现
(2)英国地理学家约翰斯顿,《城市和社会》
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城市产生的过程。
早期农业社会:自给自足——寄生统治阶级
宗教、家族控制
纳贡
其他家庭
农业性服务 非农业性服务
例如:
美索不达米亚
印度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中国华北平原 中美 安第斯山中部 尼日利亚西南部
地理位置优越(沿河海、平原、低山丘陵的河 谷、山间盆地和谷地等) 水陆交通
气候温润
第9页,幻灯片共51页
第10页,幻灯片共51页
第11页,幻灯片共51页
第12页,幻灯片共5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