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杭高速铁路技术创新管理
沪杭高速公路桥改建工程总体设计特色与技术创新
认可 的改建方案 。考虑到减小顶升时的偏心荷 载, 顶 升 范 围确 定 为跨 铁路 的两跨 T梁 及 其前 后 各 跨 空 心板 梁 ,即 ( 2 2 m 空 心板 梁 + 2×3 5 m T梁 + 2 2 m空心板梁 ) 共 1 4 4 m一联顶升 , 同时 将 该 顶 升 联 前 后 的斜 交 转 正 孔 异 型 空 心 板 梁 予 以拆 除 重 建 为现 浇 异 型 空 心 板 梁 。跨 铁 路 顶 升 联 最 大 顶 升 高度为 4 . 6 4 1 m, 顶升高度大( 最 大达 4 . 6 4 1 m) 、 顶 升 后立柱 高度高 ( 最高 达 1 6 . 8 2 8 m) 、 同时 顶 升 联 长大 、 顶升时桥面纵坡有调整 、 顶 升 同步 要 求 高 等 特 点 。顶 升 难 度 、 风险大 , 为验 证 顶 升 工 艺 的可 靠 性 ,开展 了 《 长联超大幅度桥梁顶升关键技术研 究》 科研项 目, 2 0 1 0年 获 得 了 专 家 评 审 通 过 , 更 具 有施工操作可行性 , 大大降低 了顶升风险。 受航道 和铁路标高控制 ,改建后桥梁标高 比 老桥 标 高增 加 最 大 7 . 3 9 9 I T I , 改 建后 桥 墩 立 柱 高 度 最大达 1 7 . 6 4 9 I T I , 若采用顶升方案 , 则顶升高度 和 顶 升支撑 高度均 过高 , 顶升风险和难度过 大 , 故对 不受 铁路影 响 、抬升 高度大 的老桥部分选用 吊开 空心板梁接高桥墩方案进行改建 ,即先将老桥空 心 板 梁 吊开 、 拆除老桥盖梁 , 对 老桥 基 础 补 打 钻 孔
强
’
\ . /‘ N /
2 45 0
I
5 2 7 7
呻
釜 R 6 o飘 s o o t 7 5
高速铁路建设管理实践和探索
常抓 不懈 , 入人 心 。 深
程 , 们 在 打 造 世 界 一 流 高速 铁 路 的 实践 中 , 索 了依 法 合 规 、 我 探
科 学 组 织 、 全 优 质 高 效 建 设 高 速 铁 路 的 一 些 成 功 经验 , 累 安 积
三是 坚决 唱 响 “ 卫 质 量 、 卫 安 全 ” 主 旋 律 。 捍 保 的
始终 坚持 把安 全质量 放在 铁路 建设最 核心 、 重要 、 最 最
关键 的位 置 。通过 召开全 局铁 路建设 安全 质量 负责人
座 谈 会 、 局 铁 路 建 设 监 理 单 位 负 责 人 座 谈 会 、 局 建 全 全
“ 留 遗 憾 , 当 罪 人 , 不 朽 工 程 ”的 质 量 观 念 、 不 不 不 建 “
路 , 高速 铁 路 建 设 的 艰 辛 历 程 中 , 对 前 所 未 有 的 困难 与挑 在 面
战 , 工 程 质 量 放 在 最 核 心 、 本 质 的 位 置 , 字 优 先 , 格 质 将 最 好 严
干 违 法 的事 , 干 违 章 的 事 , 用 低 素 质 的 人 员 , 吝 不 不 不 啬 投 入 , 当 老 好 人 , 存 侥 幸 心 理 ” 安 全 观 念 作 为 不 不 的
量标准 , 突破 工期 瓶 颈 , 态优 化 施 组 , 入 推 行 标 准 化 管理 , 动 深 倾 力 打 造 精 品 3 程 。 沪 宁城 际 、 2 . 沪杭 高速 铁 路 分 别 历 时 2年 和
铁道 标准 设 汁
RAI LWAY ST ANDARD DES G I N 20 』( 1 6)
建 设 管理 ・
高铁技术的吸收、引进和创新
中国高铁的发展及意义2011年10月3号,我们坐着 4420次空调普快历经一小时五十一分钟到达北京站。
2011年10月5日,我们坐着“和谐号”谈笑间回到天津,历经30分钟。
这81分钟的差距让我对高铁有了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
中国高铁的发展承载了太多的艰辛,血泪与悲痛。
高铁技术的引进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
3个月后,国务院又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有关问题,明确提出“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基本方针,确定了引进少量原装、国内散件组装和国内生产的项目运作模式。
在中国引进高速列车技术时,日本川崎重工总裁大桥忠晴曾这样耐心劝告中方技术人员:不要操之过急,先用8年时间掌握时速200公里的技术,再用8年时间掌握时速350公里的技术。
在大桥忠晴看来,这已经够快了。
毕竟,新干线从时速210公里提升至300公里,日本人用了近30年的时间。
但是,中国人可等不起!从车辆到线路,再到通信信号技术,一边引进消化吸收一边自主创新,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跑”了起来。
高铁技术的吸收2004年至2005年,中国南车青岛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车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
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
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
同时,“和谐号”动车组从此驶入了百姓的生活中。
在中国铁路此次大提速中,共有CRH1、CRH2、CRH3和CRH5这四种型号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上线运行。
CRH是China Railway High-speed(中国铁路高速)的缩写。
通过从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引进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及国产化,中国企业已成功掌握了高速动车组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流、牵引变压、牵引电机、牵引控制、列车网络和制动系统等9项关键技术以及受电弓、空调系统等10项主要配套技术,制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车组产品系列。
浅谈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与前景
浅谈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与前景【摘要】中国高速铁路在中国交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本文从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背景、建设优势和意义入手,详细介绍了中国高铁的建设历程、网络规模与运营状况,以及技术创新与发展。
对中国高速铁路的未来发展规划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结合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取得的成就,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并分析了其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影响与启示。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对中国交通事业的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背景、建设优势、发展意义、建设历程、网络规模、运营状况、技术创新、未来规划、国际地位、成就、前景、影响、启示。
1. 引言1.1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背景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背景可以追溯到2008年以前,当时中国的铁路运输系统被广泛认为是滞后且不发达的。
由于交通拥堵、安全隐患和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中国政府开始考虑引入先进的高速铁路技术来改善国内铁路运输状况。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中国大胆启动了一项名为“和谐号”的高速铁路建设计划,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货物运输需求。
高速铁路的发展背景主要是基于中国高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需求。
随着城市之间的通勤和商业活动增多,传统铁路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快速、便捷的交通需求。
引入高速铁路成为了中国政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
高速铁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旅客和货物运输效率,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间的互联互通。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背景可以概括为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和交通需求的共同推动。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高速铁路逐步建设完善,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2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优势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规模庞大,可以有效缩短城市间的距离,提高交通效率,方便人民出行。
目前中国的高速铁路网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省份和地区,成为中国城市间快速交通的主要工具。
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s chumpet er) 1912年在他的《经济发展理l 的态势。占领技术制高点成为企业竞争制l 是,一方面,全国大中型企业拥有的具有
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和理论以来,技l 胜的关键因素。三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l 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的总数量仍然较小。
术创新经历了50年代和60年代的开发l 下的企业经营理念,已经把生产、营销重l 另一方面,我国企业高级专家和技术带头
和企业盈利迅速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技1结构趋向合理。R&D人员占职工的比重也l 流现象依然很严重,微软中国研究院的60
·+一+-+-+-- .●一---+一-——+一-+-- -+一- +-+一+一+-—.+一-.-●一-—+一-+-+-+-+-+- +-——+一- +-+- +一+- +·+一+一+-—.+一- --+一-—.+一- --+一-+-+一+-+-+一- ·+一一-·+一- -—+一一-- +一- —+一·
成功的例子如沪杭高速公路嘉兴服务区光粽子一天销售就达6万多斤杭州酱公司组织的江苏土特产节上服务区超市更汇集全省64个县市的200多家企业2000多名优新产品短短20多天里各惠顾者达10多山泥人宜兴紫砂东海水晶扬州漆器等名优产品在服务区落户从而实现服务区和地方经济的双赢
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I 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推动国有企业改I 上、已在美工作三年以上的专业人士。调 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I 革和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深入系统地推进| 查表明,在美国东西部的中国博士占
沪杭高速铁路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工程与技术创新
山北 、 善 南 、 嘉 嘉兴 南 、 乡 、 宁 西 、 杭 南 等 站 。沪 桐 海 余
杭 高速铁路 设计 时速 3 0k 建 设 标 准高 、 量 优 、 5 m, 质 速
度快 、 营安 全稳定 。沪杭 高速 铁路 于 20 运 0 9年 4月 开 工 建 设 ,0 0年 1 21 0月 2 日正 式 开 通 运 营 , 沪 杭 间 6 在 构 筑 起 一 条 安 全 、 便 、 捷 的 大 能 力 客 运 通 道 , 推 方 快 对
关键 词 : 杭 高速 铁 路 ; 大 跨 度 桥 梁 ;特 殊 桥 梁 ;技 术 创 新 ; 沪
转 体 施 工
中 图分 类 号 : 3 ;U 4 U2 8 4 5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4 9 4 2 1 ) 6 0 3— 4 10 —2 5 ( 0 1 0 —0 6 0
( ) 泛 分 布 深 厚 软 土 层 , 程 地 质 条 件 差 。 ( ) 梁 3广 工 4桥 比重 高 , 殊 桥 跨 、 型 多 。 沿 线 河 渠 密 集 , 航 河 道 特 类 通
向) 。拱 肋采 用抛 物线 线形 , 矢跨 比为 16 边 、 / , 中跨 拱
肋跨 中 截 面 高 4 0 m, 、 跨 拱 肋 拱 脚 处 截 面 高 . 边 中
6 0m。 主 拱 截 面 采 用 单 箱 单 室 箱 形 截 面 , 板 宽 . 顶 7 5F, 、 板 及 腹 板 厚 度 均 采 用 6 l, 脚 处 局 部 . 顶 底 n 0e l拱 T 加 厚 。边 拱 在 主 拱 的 端 部 、 脚 、 上 立 柱 等 处 各 设 相 拱 拱
CTCS-3级列控系统发展历程及技术创新
中国铁路成功研发出CTCS-3级列控系统,并应用于京津、郑 西高铁。
技术创新阶段
2013年
01
中国铁路开始对CTCS-3级列控系统进行技术创新,引入了智
能感知、大数据分析等技术。
2015年
02
中国铁路成功研发出新一代CTCS-3+ATO列控系统,并应用于
京沪、沪杭高铁。
2018年
03
中国铁路成功研发出CTCS-3级列控系统升级版,提高了安全
应用范围
CTCS-3级列控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国的高铁和动车组列车,如“复兴号”系列高速列 车。它为列车提供了高效、安全的运行环境,提高了列车的运行效率和旅客的舒适度。
存在的问题
01
技术瓶颈
虽然CTCS-3级列控系统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但在某些方
面仍存在技术瓶颈。例如,系统的信息交互能力还有待提高,以及对
系统构成
该系统主要由车载设备、轨旁设备 和监控中心组成。
实施过程
在实施中,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 如信号干扰、设备故障等,通过与 供应商合作,最终解决了问题。
应用效果
应用后,地铁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得 到显著提高,事故率大幅降低,运 输效率也有明显提升。
某国家重点铁路工程CTCS-3级列控系统应用案例
背景介绍
《ctcs-3级列控系统发展历程及技 术创新》
2023-10-26
目录
• CTCS-3级列控系统发展历程 • CTCS-3级列控系统技术创新 • CTCS-3级列控系统应用现状及问题 • CTCS-3级列控系统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 • CTCS-3级列控系统典型案例分析
01
CTCS-3级列控系统发展历程
无线闭塞中心(RBC)的升级改造
优化机制创新管理努力培养一流的高速铁路技能人才队伍
的制 度 办 法 ,提 出 了提 高认 识 、创 新制 度 、 系统 负责 、 统筹 推 进 ,以 整体 合 力推 进 高速 铁 路技 能人 才 队伍 建设 的 建议 。
关 键 词 : 高速铁 路 梁 技 能人 才 教 育培 训 管 理创 新
2 0 年以来 ,上海铁路局的高速铁路从无到有,目前营业里 08 程已达 15 公里,配属动车组 18 ,占全路 3 %。2 1 年还将有 76 6组 4 01 京沪、宁杭等 四条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高速铁路规模将达全路各 局第 一。确保高速铁路持续安全优质运营 ,高素质 的职工队伍是 根本 保 证 。在 铁道 部 的指 导 下 ,上 海铁 路 局 积 极 应对 高 速铁 路 发 展形 势需求 ,建立健全高速铁路人员管理机制 ,全面加强高速铁 路职工 队伍建设 ,倾力打造高速铁路技能人才精锐之师 ,为高速 铁路 运营管理提供 了人力资源支撑 。
改进 高速 铁 路 人 员 收 入分 配 办 法 ,加 大 收 入分 配 向高 速铁 路 人 员 的倾 斜 力度 。在 基 础设 施 综 合 维 修 、动 车组 运 用 、检修 、高
速铁路调度等高技术工种实施岗位管理改革 ,无论干部 、工人身 份 ,凡符 合 岗位 任 职 条 件 、取得 相 关 专 业 技术 资 格 和 职业 资格 均 予 以聘任 ,并享受相关待遇,进一步增强了高速铁路岗位 的吸引 力 ,调 动 了高 速 铁 路 人 员 的工 作 积极 性 。
3 、创 新 培 训 激 励 机 制
按 照 高 速 铁 路 主要 行 车 工 种 任 职条 件 ,组 织 对 局 管 内既 有 线 所 有 符 合 任 职 条 件 的职 工 进 行 梳 理 分 析 ,在 严格 考察 的基 础 上 , 分 批 次择 优 选 送 参 加 高速 铁 路 专 门 强化 培 训 和联 调 联 试 ;铁路 局 按 系统 、分 工 种 建库 立 档 ,作 为 高 速 铁路 储 备 人 员 。高 速铁 路 人 员选 拔 从 储 备 人 员 中 以公 开 选 聘 。通 过 两 轮遴 选 、逐 级 把关 ,做 到好 中选 优 ,从 源 头 上 提 高 高速 铁 路 进人 质量 。 目前 ,上 海 铁 路 局 动 车 组 司 机 、动 车 组 机 械师 、基 础设 施 综 合维 修 人 员 三大 类 主 要 工 种人 员 中 ,具 有 大专 及 以上 学历 的分别 占 3 % 、5 %、4 %。 8 2 3 平 均 年 龄分 别 为 3 、3 5岁 3岁 和 3 岁 ;高速 铁 路调 度员 中 ,本 科 2 学 历者 有 l 、硕士 研究 生 1 ,平均 年 龄 2 岁 。高速 铁 路职 工 7人 人 9 队伍 结 构 明显 优 化 ,为 确 保 高 速 铁 路 安 全 运 营 奠 定 了 坚实 基 础 。 二 、抓 培 养 。确 保 高 速 铁 路 技 能人 才 队伍 素 质 升 级
沪杭高速公路施工中的施工技术现状调研
沪杭高速公路施工中的施工技术现状调研引言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沪杭高速公路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一条高速公路之一,承担着沪杭两大经济中心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作用。
为了提高公路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沪杭高速公路施工中的施工技术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
1. 施工技术概述在沪杭高速公路施工中,施工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施工技术能够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保证施工安全等。
目前,沪杭高速公路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1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是公路建设的基础,主要包括土石方工程、桩基、地基处理等。
沪杭高速公路在施工中,一般采用机械开挖土石方的方式,同时结合土方平整、夯实等工艺,保证路基坡度和荷载要求。
在桩基施工中,常用的技术包括钻孔灌注桩、螺旋桩、静压桩等。
1.2 道路面层施工技术道路面层施工是保证公路平稳性、耐久性和舒适性的重要环节。
目前,沪杭高速公路主要采用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两种类型。
在实际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技术包括摊铺、铺面压实、平整度控制等。
同时,为了提高道路的抗裂性能,也会采用一些材料和工艺创新,如添加纤维增强材料、使用特殊剪切层等。
1.3 特殊技术应用沪杭高速公路施工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技术应用,用以解决特定问题或提高工程质量。
例如,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中,使用盾构法可以减小隧道穿越区域的地表沉降。
此外,还有辅助施工的技术应用,如搭设施工升降机、使用无人机进行测量和监控等。
2. 施工技术现状调研为了了解沪杭高速公路施工中的施工技术现状,我们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文献综述。
以下是我们的调研结果:2.1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情况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沪杭高速公路基础工程施工中,机械化施工已成为主流。
大型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土石方工程中。
而在桩基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和静压桩是主要的施工方法。
铁路技术员述职报告
铁路技术员述职报告铁路技术员述职报告1不知不觉,xx年已悄然挥手告别。
在过去的一年中,随着公司业务的拓展,我的工作内容也经历了的三步走——技术、经营、咨询。
在过去一年中,在公司领导的关怀和同事们的帮助下,自己的业务知识和个人能力得到提高。
站在新的一年的起点上,总结过去,展望xx。
一、对xx年工作总结及成绩介绍xx年的工作主要分为四段:沪杭、宁杭、公司、大西客专咨询1、沪杭客专xx年1—6月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负责全线车墩、松江、大桥、王店、高桥、崇福、临平7个项目的预制、安装技术工作指导,施工里程范围约80公里的桥梁电缆槽、遮板、栏杆、rpc盖板,约4公里(单延米)的路基栅栏,其中声屏障遮板约24公里(单延米)。
沪杭客专桥面系xx年施工的重点是安装,众所周知,沪杭客专的工期由计划36个月缩为18个月,这个工期意味着本以紧张的工期上雪上加霜,沪杭客专的桥梁比例91%,这意味着几乎无直接从路基上桥的可能性,所有构件全部需要吊装上桥,这将意味着沪杭安装的节奏及施工交叉将超过公司以往的安装项目,线路经过上海、嘉兴、杭州,涉及跨既有公路处较多,施工难度的增加将会,施工组织安装作业指导书和组织工作尤为重要,确保安装的安全、质量、进度、环保要求。
经过各项目的共同努力,基本达到了对客户的要求!为达到高效准确的为项目提供技术服务,加班加点对全线的计划倒排工期进行编制,针对项目抢进度情况,施工安装中容易疏忽的问题进行全线现场查看并指出其中的不足,对于困难项目进行集中重点扶持,确保最大限度做好技术保障工作,从而保证工期。
完成沪杭客专各项目做好项目材料的阶段性控制,对于个别项目进行重点工作提示,确保在能力所以范围内控制成本的最小化。
完成沪杭客专的桥面附属工程构件的预制、安装单价的编制工作。
针对工期提前,配合公司领导提出了缩短验工计价周期的意见得到甲方的认可,确保资金的后期保障。
通过公司领导、各项目及指挥部的共同努力,沪杭客专四标大桥项目赢得预制进度奖金十万元,沪杭六标创造了单次回款八百万的良好回款先例,项目结束时回款达到95%的佳绩。
G60:长三角协同创新的科创大走廊
18G60:长三角协同创新的科创大走廊■蕊冰/文最近一段时间,走一走G60,会发现一个微小的变化——就是沪嘉杭段的户外高架广告再次活跃起来,不仅活跃起来,内容也有了不少变化:单个企业的广告少了,各类园区、特别是各种科创园区的广告多了。
高架广告作为一个独特信号,正折射出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对各种科创资源的翘首盼望和待发之势。
众所周知,上海和杭州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两大重要城市,如何优势互补,如何发挥协同效应,尤其是如何使这两大区域的创新优势集聚,产生新的动能,一直是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要课题。
沪嘉杭G60科创走廊无疑是这一问题的切入点和落地点之一。
在国际创新发展史上,以一条或多条高速公路作为重要连接轴建设创新走廊,是多城跨区域合作的一种重要模式。
在美国,从硅谷到旧金山湾的101高速科创大走廊就是样板,这条高速沿线分布着众多全球领先的创新企业。
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以G60沪杭高速公路为主轴,由“两核一区”构成,“两核”是上海和杭州,“一区”为嘉兴,是沪杭创新要素的重要配套区、链接区和承接区。
借助科创走廊,可以打破上海、嘉兴、杭州等地的行政区划限制,使得人才、技术、资金、项目、政策等要素自由流动、自由组合,集聚更多增长势能。
一年多来,沪嘉杭G60科创走廊日益引发关注。
一个个项目正在落地,沪嘉杭的协同发展更为密切,更多的创新资源正被吸引而来。
松江:破题供给侧改革,打造优质“营商环境”聚焦沪杭,上海的松江区是这条科创大走廊的热切推动者,并把它作为松江区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
“G60科创走廊从规划是以问题为导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松江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也是各项改革举措的现实出发点”,2016年5月,松江区委区政府从顶层设计出发,推出了《关于加快建设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的意见》,明确科创是松江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从顶层设计出发,打破地缘经济和行政区划的制约,沿G60两侧重新规划布局“一廊九区”,让科创元素按市场规律自由流动。
中国高速铁路的创新机制及启示
21年 8 01 月底进行 了全面降速的安排 ,但是 中国
高 铁 今 后 在 战 略 目标 的 确定 、技 术 引进 的选 择 、
的高速 列车 必须 要解 决好 车体 的气 密性 和乘 坐
舒 适 度 的 问 题 。 由 于 高 速 列 车 的 运 行 速 度 不 断
区 、时 速 3 0k h的郑 西 高铁 开 通 运 营 。2 1 5 m/ 0 0年
及其所 具有 的技术优点拒之 门外 ”[。高铁存在 5 ]
的 所 有 问题 需 要 在 进 一 步 的创 新 中逐 步 得 到 解 决 ,其 技 术 问 题 归 根 结 底 要 靠 中 国 广 大 技 术 人
( 简称长客股份 )和唐 山轨道 客车有限责任公 司
( 称 唐 车公 司 )先后 从 加 拿 大 的庞 巴迪 公 司 、 简 日本 的川 崎 重 工业 株 式 会 社 、法 国 的阿 尔 斯 通 公
司和德国的西 门子公 司引进技术 , 开始联合设计 、
生 产 高速 动 车 组 。
也有 自己的创新 ,而且 “ 创新”本身没有 问题 , 但这 些创新是否有 ( 简称高铁 ) 一直饱受争议 :
有 人 认 为 它 只 是 全 盘 引进 而没 有 自主 创 新 … ;有 人 认 为高 铁 上 座 率低 ,亏 损严 重 l;有 人 认 为 高 2
的企 业 、管 理 部 门 、政 府 等 敲 响 了警 钟 —— 在 追 求 便 利 、快 捷 、经 济 的 同 时不 能 以牺 牲 安 全 为 代
“ ・3 事故 中的 D 0 和 D l5 72 ” 3l 3 1 次动 车时速都
在 2 0k h以上 。从 事 后媒 体 的分 析 来 看 ,事 故 0 m/ 原 因 可能 是 ,一 方 面 ,雷 击 导 致 机 车失 去 动力 ;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
武广高速铁路全长1068.6公里,其中路基 323公里、桥梁684座468公里、隧道226座177 公里,桥隧比66.7%。 武广高速铁路 桥梁和隧道技术创 造多项世界第一; 动车组、列控、节 能环保技术均处于 世界一流水平;运 输组织世界最优。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
郑西高速铁路穿越 豫西山地和渭河冲积平 原,南倚秦岭,北临黄河, 沿线80%区段为黄土覆 盖, 桥梁和隧道长度占 全长的59.75%,湿陷性 黄土地区施工是高速铁 路建设的技术难题。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
CRH2-300型动车组
高速动车组技术创新
牵引功率8208kW,6动2拖,定员610人,最高运营 时速350公里。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
CRH3型动车组
高速动车组技术创新
牵引功率8800kW,4动4拖,定员556人,最高运营 时速350公里。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
CRH5型动车组
国外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发展趋势 德国、日本和法国现有的三种高速列控系统 自成体系,相互不兼容,技术不开放。 欧洲铁路欧盟为实现各国铁路互联互通,确 定了欧洲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统一的技术平 台,即ETCS 。其中,基于GSM-R无线传输的 ETCS2用于高速铁路,现已成功投入商业运营, 代表未来高速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
工务工程技术创新
京津城际铁路采用双线混凝土箱梁高架桥,桥 梁占全线总长87%,实现了与公路全立交,有效控 制了工后沉降。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
质处理和沉降控制试验研究。
工务工程技术创新
郑西高速铁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开展了大量地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
工务工程技术创新
中国铁路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铁路发展战略研究近年来,中国的铁路发展迅猛,成为了全球铁路建设的典范。
铁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且大容量的交通方式,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铁路的发展,并使其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中国正在进行铁路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铁路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四横四纵”的铁路网规划。
横向为京广、沪昆、沪宁杭、京沪高速铁路,纵向为北京至哈尔滨、沈阳至大连、济南至广州、南宁至北海的高速铁路线路。
这个规模庞大的铁路网将成为中国铁路枢纽,形成北方与南方、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快速铁路交通网络。
在实现“四横四纵”铁路网规划的基础上,中国铁路发展战略还注重加强铁路与城市的连接。
通过建设铁路沿线的高速铁路站点,将各城市与高速铁路相连,提高人们的出行便利性。
同时,还将展开更多的城际高铁建设,加速拉近城市之间的距离,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为了满足未来铁路客流的增长需求,中国铁路发展战略研究还重点关注高速铁路的建设和技术创新。
高速铁路的发展将降低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同时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将继续推进高铁列车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提高列车运营的安全性和效率。
除了高速铁路的建设,中国铁路发展战略研究还注重发展物流铁路和互联互通。
物流铁路是连接工业和商业的重要纽带,将进一步优化货物运输的效率和成本。
互联互通则通过铁路的标准化和协同化,实现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提供更方便、快捷和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
根据中国铁路发展战略研究的结果,未来中国铁路的发展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继续提高铁路网络的密度和覆盖范围,实现铁路与城市的紧密连接;二是加大对高速铁路的建设和技术创新,满足未来客流的增长需求;三是进一步发展物流铁路和互联互通,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四是提升铁路的安全性和服务水平,努力满足乘客和货物运输的需求。
总而言之,中国铁路发展战略研究的目标是实现快速、安全、高效的铁路交通网络。
2024铁路年度工作总结
2024铁路年度工作总结2024年是铁路行业的关键一年,各项工作任务繁重,但也取得了重要成绩。
本文将对2024年铁路年度工作进行总结,共____字。
一、铁路线网建设1. 2024年,我们全面推进高铁线网建设,并取得了显著进展。
新开通的高铁线路包括蓝雅高铁、沪杭高铁等,有效缩短了各地之间的时间距离,提升了铁路出行的便利性。
2. 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我们加快了项目建设的进程,完成了多个城市地铁线路的开工建设,包括北京、广州、成都等地的新地铁线路,为城市交通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推动了多式联运的发展。
通过与港口、机场、公路等交通枢纽的协同,提升了整体运输效率,为国家物流体系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二、安全生产1. 安全是铁路工作的首要任务,2024年我们一直以安全生产为重中之重。
通过加强安全培训、规范操作流程等措施,铁路事故的发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2. 我们进一步升级了铁路安全监测系统,通过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及时掌握铁路运行情况,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3. 同时,我们积极推进应急救援工作,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提高了事故应对能力,确保了旅客和货物的安全。
三、客运服务1. 为了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我们加大了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全面提升了车站服务水平和列车设施品质。
新投入使用的高铁列车配备了更加舒适的座椅、提供更多的便利设施,受到了广大旅客的好评。
2. 同时,我们推广了电子客票系统,方便旅客购票和换票,减少了排队时间,提高了购票效率。
3. 我们还全面推行了列车网络服务,旅客可以在列车上享受到高速网络,方便他们进行工作和娱乐。
四、货运运输1. 2024年,我们加强了铁路货运物流体系建设,提高了货运效率和服务质量。
通过推行定制化、快速化的物流方案,满足了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2. 我们加强了货运流程的优化,提高了货运装卸效率,减少了货运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
3. 同时,我们加强了货运设备的更新,引进了一批新型货运车辆和设备,提高了货物运输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上海铁路局
上海铁路局
佚名
【期刊名称】《铁路技术创新》
【年(卷),期】2012(000)005
【摘要】正上海铁路局是铁道部下属的特大型运输企业,管辖范围跨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管辖铁路营业里程7792km,其中,京沪、沪宁、沪杭、沿海、合宁、合武、合蚌等7条高速铁路营业里程约1900km。
宁杭、宁安、合福等高速铁路以及杭州东站等一批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和新型客站正在加紧建设,东部铁路快速客运网初具规模。
【总页数】2页(P52-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32
【相关文献】
1.上海铁路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J], 杜权
2.上海铁路局符夹线路外安全存在问题及控制措施 [J], 袁在兵
3.上海铁路局数据通信网应用现状及网络优化分析 [J], 唐寅生
4.上海铁路局高速铁路运营实践的探讨 [J], 唐强
5.铁路企业新媒体平台提升"四力"路径思考——以"上海铁路局"微信公众号运营实践为例 [J], 张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基于耦合动力学的高速铁路接触网和受电弓系统技术创新及应用7》
基于耦合动力学的高速铁路接触网和受电弓系统技术创新及应用电力牵引列车是通过地面接触网向移动中的车载受电弓受流来获得动力的。
随着列车提速,受电弓和接触网耦合振动加剧,提高弓网系统动力学性能,保持弓网平安接触,以获取平稳电力,是保障高铁建设开行必须解决的重大难题。
自1988年起,围绕弓网系统动力学理论、试验评估和工程应用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自主创新研究,形成了完整的弓网系统动力学理论体系、仿真平台、试验和评估技术、高速受电弓及接触网的技术体系,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
基于耦合动力学的高速铁路接触网/受电弓系统技术自2021年起成功应用于我国现代高速铁路重点工程中,为成功建设开通2021350km/h高速铁路及保证弓网系统性能和平安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本工程主要创新成果有:1、在建立世界上最完备的接触网动力学数学模型的根底上,创立涵盖车线、弓网和流固耦合,反映线路激扰、列车振动和气流扰动对弓网接触影响的高速弓网系统动力学模型,实现高速弓网振动的精确表征。
首次通过弓网接触点形貌和滑动效应表征,把传统弓网垂直耦合拓展到了全空间耦合,建成任意弓网结构的弓网系统动力学仿真系统,丰富开展了弓网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受电弓、接触网匹配设计、施工分析和评估搭建了精确的仿真平台。
2、创立基于混合模拟技术的受电弓-接触网系统试验平台,完成国外多种受电弓的性能测定及我国所有在役受电弓的评估,相关论文被评为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2021年度最正确原创论文。
研发了耐高电压、大电流磁场和强气流干扰的载流弓网系统在线检测平台,并提出了动应力的互推反演技术,实现了弓网系统动力学性能、结构强度、气动特性的一体化系统检测和全局评估。
3、应用弓网系统动力学理论,获得弓网频率匹配关系,发现接触网波速、不平顺度、弛度等与受电弓运行速度的制约关系,提出双弓间距与运行速度的最正确匹配公式。
通过弓网匹配研究,创立了我国2021250km/h、300-350km/h的接触网系统成套技术体系,研制了不同速度等级、适应不同接触网类型的新型受电弓族,有力支撑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例 ; 六是 高速道 岔铺设精度 要求 高 , 国产 道岔板还 没 有 应用经 验 ; 七是 C T Ⅱ型板 式无砟轨道 轨道板数控 RS 机 床打磨 能力不足 等。如何通过 采用科技 创新 的手段
建设管 理和施 工单位 技术管 理均是严 峻挑 战。
2 创 新 理 念 , 析 形 势 , 准 科 技 创 新 重 点 分 找
总体的工作原 则 、 目标 、 要求 , 合沪杭高速铁 路实际 , 结
梳理创 新课题 , 形成 科技 创 新规 划 。明确 了在高速 铁
路建设 技术及 管理研究 领域 , 争取 省 、 部级成果 不少于 3项 , 路局级 成果不少 于 9项 , 进相 关参 建单 位加 大 促 科技创新 力度 , 每个单 位取得 局级成果不 少于 2项 , 同
联 合 科 技 攻 关 , 中 铁 十 二 局 、 建 八 局 、 四 院 和 东 与 中 铁
新 设 备 , 展 了无 砟 轨 道 施 工 工 艺 及 质 量 控 制 技 术 研 开 究 ; 对 高 速 道 岔 铺 设 精 度 要 求 高 , 展 了 高 速 道 岔 施 针 开
工 技术 研究 等 2 4项 技术 攻关 。通 过技术 攻关 , 同程 不
工 工 艺 等 方 面提 出 了更 高 的 要 求 。为 确 保 工 程 安 全 、 量 、 质 进 度 目标 的 实现 , 沪杭 铁 路 客 运 专 线 股份 有 限 公 司在 沪 杭 高 速 铁
路 的建 设 中 坚持 铁 道 部 “自主 创 新 , 点跨 越 , 重 支撑 发 展 , 领 引
铁道标准设计 R I W S A D R A L AY T N A D D S G 2 1 ( ) E I N 0 1 6
作 者简 介 : 程 飞 (9 7 ) 女 , 级 工 程 师 ,99年 毕 业 于 兰 州 交 通 16 一 , 高 18 大 学桥 梁 工 程 专业 , 程 硕 士 , 杭铁 路 客 运 专 线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总 工 程 工 沪
参建 单位下达 了《 于开 展沪杭 铁 路客 运专 线科技 创 关 新 活动的通知 》 成立 了科 技创 新小 组 , 织各 参建 单 , 组 位 、 计院和科研 院校 开展了形式 多样 、 设 内容 突出的科
技 创 新 活 动 。确 定 了 以 瞄 准 国 际 先 进 水 平 、 进 技 术 推
时 培 养 一 批 技 术 业 务 能 力 突 出 、 研 水 平 过 硬 的 专 业 科 技 术 人 员 的 目标 。
3 2 突 出 专 业 领 导 , 速 建 立 工 作 机 制 . 快 根 据 公 司 科 技 创 新 规 划 目标 ,0 9年 5月 向全 线 20
为实现 “ 工必 优 , 到 必 成 ” 开 期 的工 程 目标 , 杭 沪 铁路客 运专 线 股 份有 限公 司 坚 持 铁 道 部 “自主 创新 ,
念 、 新体 制 、 新 管 理 、 新 方 法 的 思 路 , 创 创 创 实现 了沪 杭 高速 铁
路 高标 准 建 设 、 高速 度 推 进 , 高质 量 通 车 运 营 的 建 设 目标 。特 男是 2 1 06年 9月 2 日, g 国产“ 和谐 号 ” R 3 0 C H 8 A新 一 代 高速 动
长 1 0k 桥 梁 工 程 占 全 长 达 8 . % , 殊 结 构 共 6 m, 97 特 1 1联 , 3 且跨 度超 过 10m 连 续梁 就有 9联 , 土路 基 0 软 1 . m, 线轨道 结构采 用 C T Ⅱ型板式无 砟轨 道 , 5 5k 全 RS
设 计 时 速 3 0k 建 设 工 期 1 5 m, 8个 月 。无 论 是 工 装 设
术 攻 关 小 组 , 入 现 场 , 中攻 关 。 深 集
一
是 通 过 技 术 革 新 , 证 工 期 。 沪 杭 高 速 铁 路 正 保
务分工 和科技 攻关 内容 , 并按 照 时 间节 点 要求 展 开 工 作 。各参 建 单 位 围 绕 公 司 科 研 项 目结 合 本 单 位 的 实 际, 积极 开展 科技 创新活 动 , 实解 决 了工程 建设施 工 切
重点跨 越 , 撑 发 展 , 领 未 来 ” 科 技 发 展 方 针 , 支 引 的 对
项 目建 设 中 的 重 难 点 技 术 问 题 进 行 了 详 细 的 梳 理 、 分
析 , 为存 在 以下技 术 风险 : 是根 据 设计 文 件 , 认 一 路基
堆 载 预 压 时 间 为 3~ 6个 月 , 属 于 运 梁 通 道 的 嘉 善 南 但 站 及 部 分 软 土 路 基 缺 口 地 段 预 压 观 测 期 不 到 3个 月 ; 二 是 大 部 分 连 续 梁 跨 越 冬 季 施 工 , 工 速 度 较 慢 , 续 施 连
关键词 : 沪杭 高速 铁 路 ;技 术 创新 ;管 理 中 图分 类 号 : 2 8 U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工程 开工伊 始 , 司带 领全 体参 建 单位 以科 学发 公 展观为统 领 , 确立 了科 技创新 重点突破 的基本方针 , 切 实解决工 程建设 中的技术难题 , 提高工程 管理水平 , 总 结、 推广科 技 创新 成 果 , 以实 现 高 标 准 、 高起 点 、 高水 平、 高速 度推进 目标提供技 术支撑 为 目标 , 以强化 既有
・
建 设 管理 ・
沪杭 高速 铁路 技术 创 新管理
程 飞 ,赵 斌 ,黄 万 刚
( 杭 铁 路 客运 专 线 股 份 有 限公 司 ,上海 沪 20 3 ) 02 7
摘
要: 沪杭 高速铁 路 具有 工期 紧 , 术 新 , 质 复 杂 , 准 高、 技 地 标
跨 沪杭 高速 转体 桥最 迟 于 2 1 0 0年 5月 3 0日前完 成 , 不 能满足沪 杭高 速铁 路 2 1 0 0年 6月 中旬 铺 轨 的总体
设 的要求 ; 四是 由于沉 降观测期不 足 , 路基 或桥梁可能 出现沉降或 隆起 现象 , 能满 足无 砟轨 道施 工铺 设 高 不 精度要 求 ; 五是 在桥上 设置 无 砟轨 道 固定 端刺还 没 有
未 来” 的科 技 发 展 方 针 , 技 术 创 新 为 依 托 , 终 坚持 创 新 理 以 始
来 解 决 上 述 工 程 建 设 中存 在 的 问 题 , 实 现 工 程 又 好 是 又 快 建 设 的关 键 所 在 。 3 创 新 体 制 , 定 规 划 , 序 推 进 科 技 创 新 工 作 制 有
了世 界 运 营铁 路 最 高 速 度 , 志 着 沪杭 高速 铁路 技 术 创 新 取 得 标 的 新成 绩 , 志 着 中 国 高速 铁 路跨 越 到 了一 个新 的 阶段 。 标
工 作 会 议 , 对 工 程 项 目工 期 节 点 , 进 情 况 及 各 单 位 针 推 施 工 水 平 、 艺 的 实 际 情 况 , 同分 析 研 究 下 步 科 技 创 工 共 新 的重 点 , 准着 力点 , 确攻 关 的项 目、 向 、 找 明 方 目标 及
要 求 , 照管 理 、 术 、 按 技 工人 三结合 的原则 , 组建 现场 技
师 , - alc 8 9 @ 1 6 c r。 E m i f 7 5 2 .o :6 n
1 6
程
飞 , 彦斌 , 万 刚 一 沪 杭 高 速 铁 路 技 术 创 新 管 理 赵 黄
・
建 设 管理 ・
果 , 通 情况 , 动 创新成 果应 用 , 调创 新活 动 。 互 推 协 3 3 突 出 责 任 落 实 , 速 明 确 课 题 分 工 . 快 公 司对 2 4个 科 研 项 目都 明 确 了 公 司 项 目承 担 责 任 人 和 设 计 、 工 、 理 单 位 负 责 人 , 司 项 目 负 责 人 施 监 公 定 期 召 集 项 目组 成 员 进 行 专 题 研 究 。 对 重 点 项 目进 行
度 地 取 得 了 阶 段 性 成 果 , 用 于 工 程 实 际 中 , 保 证 施 运 在 工 质 量 、 高 施 工 功 效 、 保 工 期 上 发 挥 了 巨 大 的 提 确
作用。
南 大 学 组 成 关 于 特 大 跨 桥 梁 主 梁 混 凝 土 材 料 收 缩 徐 变
控 制 与 耐 久 性 提 升 技 术 研 究 课 题 组 ; 中 铁 一 局 、 铁 与 中
瓶颈制 约工程为 抓手 , 统筹 制定科技创 新规划 , 有序组
织开展科 技攻关 。 3 1 突 出 工 程 实 践 , 速 制 定 创 新 规 划 . 快 根 据 铁 道 部 、 海 铁 路 局 科 研 创 新 的 指 导 意 见 和 上
备配置 、 过程精 度控 制 、 程实 体 质量 安 全等 方 面 , 工 对
4 2 注 重 现 场 实 际 。 中攻 关 . 集
公 司 每 月 组 织 施 工 、 理 、 计 单 位 召 开 科 技 创 新 监 设
十二局 、 建八 局 、 四院 和 东 南大 学 组 成 大跨 径 P 中 铁 C 梁 桥 长 期 变 形 与 裂 缝 控 制 的 设 计 与 施 工 措 施 研 究 课 题 组 ; 中 铁 一 局 、 铁 十 二 局 、 四 院 和 东 南 大 学 组 成 与 中 铁 特 大 跨 桥 梁 转 体 施 工 关 键 技 术 研 究 课 题 组 ; 中 铁 大 与 桥 局 组 成 深 水 墩 施 工 和 大 跨 度 铁 路 桥 梁 快 速 施 工 技 术 课 题 组 , 成 了 强 有 力 的科 研 攻 关 组 织 , 确 了 研 究 任 形 明
梁收 缩徐变期 不 能满 足规 范 规定 的观测 期 要求 ; 是 三
收 稿 日期 :0 1 0 —2 ;修 回 日期 :0 1 0 21 — 1 6 2 1 — 3—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