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气压强 》 导 学 案
《大气压强》教案
《大气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
2.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压强的概念2. 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3. 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实例。
2.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大气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气压计、水银柱、玻璃管、气球等。
2. 教学课件:大气压强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
3. 教学素材:关于大气压强的实例和问题。
【导入】(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1. 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含义。
2. 介绍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大气压强的方法。
【实例分析】1. 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发现的与大气压强相关的实例。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
【实验演示】1. 演示大气压强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
【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
2. 强调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作业布置】1. 请学生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大气压强的历史发展。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大气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应用。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大气压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大气的压强定义和计算方法,了解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和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科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大气压的定义及计算方法,了解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难点: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大气压计算公式。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气压强的探索和思考。
2.学习(35分钟)(1)学习大气的组成和结构通过展示大气组成和结构的图示,让学生了解大气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并且大气的分布是呈层状结构的。
(2)学习大气压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介绍大气压的定义,即单位面积上气体对于垂直于该面积的力的大小。
通过实验演示或图示,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力的计算方法。
(3)学习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演示或图示,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大气压随高度的递减规律,即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力逐渐减小。
3.实践探究(40分钟)(1)实验设计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验证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并探究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2)实验过程学生根据实验设计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包括测量气压和高度的数据。
(3)实验结果与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并总结规律,形成实验报告。
4.归纳总结(10分钟)让学生汇总实验结果,总结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规律,进一步加深对大气压强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实验得出的结论,并举例说明大气压强的应用场景。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结合实验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并且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提高了学生对大气压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第3节《大气压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大气压强》导学案例1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玻璃管放得不竖直B.玻璃管混入少量空气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例2 小强同学家的高压锅盖上标有“××铝制品厂18cm压力锅”的字样,他测得高压锅限压阀的质量为70g,排气孔的横截面积约为10mm2.问这个商压锅工作时,其内部水蒸气的最大压强为多大?若锅盖面积为260cm2,则它所能承受的压力至少多大才能保证安全?(设大气压P=105pa)四、启思——归纳总结,提炼方法(1)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的异同:(2)大气压的变化均匀吗。
(3)能用P=ρgh计算大气压强吗?。
五、精炼——当堂训练,提升能力大气压强(第1课时)1、在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2、如图所示,(a)将杯中装满水,(b)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c)用手按住纸片倒置过来,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不会流出来,这表明。
如果将杯口转到(d)、(e)所示的位置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不会流出来,说明大气向都有压强。
3、如图所示,在铝制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
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堵住罐口,把酒精灯撤去,让易拉罐自然冷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罐口出现的白雾是熔化形成的B、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罐体冷却收缩形成的C、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D、易拉罐被压瘪后,过一段时问又自动恢复原状4、如图是四位同学在同一地点用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当时的大气压值应为()A、76cm汞柱B、75cm汞柱C、74cm汞柱D、73cm汞柱5、如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长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D、换用一根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6、文文同学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准确测得水银柱的高度为750mm,此时的大气压值为Pa,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优质教案通用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教材《大气压强》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大气压强的定义、产生原因、测量方法、变化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定义,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气温等因素的关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气温等因素的关系。
重点:大气压强的定义、产生原因、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压计、气球、注射器、玻璃瓶、吸管、水槽等。
学具:每组一个气压计、气球、注射器、玻璃瓶、吸管、水槽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演示气球在空中飘浮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气球飘浮的原因,从而引出大气压强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大气压强的定义及产生原因。
(2)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使用气压计进行测量。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海拔高度的大气压强,并记录数据。
4. 知识讲解:(1)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逐渐减小。
(2)大气压强与气温的关系:气温升高,大气压强增大;气温降低,大气压强减小。
6. 互动环节: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大气压强的应用,如吸管吸饮料、注射器抽取药液等。
六、板书设计1. 大气压强定义、产生原因、测量方法。
2. 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气温的关系。
3. 生活实例:大气压强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吸管吸饮料时,为什么饮料会被吸上来?(2)注射器抽取药液时,为什么药液会被抽取出来?答案:(1)吸管吸饮料时,饮料被吸上来是因为吸管内的大气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大气压强将饮料压入吸管。
(2)注射器抽取药液时,药液被抽取出来是因为注射器内部的大气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大气压强将药液压入注射器。
2. 拓展延伸:查阅资料,了解大气压强在航空、气象等方面的应用。
大气压强的教案
大气压强的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气压强》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主要学习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以及大气压强的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大气压强的概念,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大气压强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应用。
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实验操作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气压计、水银柱、玻璃管、气球等)。
学具:科学笔记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气压强的现象,如吸管吸饮料、钢笔吸墨水等,引导学生关注大气压强。
2. 探究大气压强的概念:教师讲解大气压强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大气压强的存在,如用气压计测量室内外大气压强。
3. 学习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教师讲解水银柱式气压计的原理,示范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大气压强。
4. 探究大气压强的应用:教师通过实验展示大气压强的应用,如吹气球、吸管吸饮料等,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5. 课堂小结:6. 布置作业:设计一道有关大气压强的题目,如:“用吸管吸饮料的原理是什么?”六、板书设计:大气压强1. 概念: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2. 测量:水银柱式气压计。
3. 应用:吸管吸饮料、吹气球等。
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吸管吸饮料的原理是什么?答案:用吸管吸饮料的原理是利用大气压强将饮料压入吸管。
2. 题目:大气压强是如何测量的?答案:大气压强通常使用水银柱式气压计进行测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了解了大气压强的基本知识,掌握了测量方法。
但在实验操作方面,部分学生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八年级资料)大气压强导学案
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导学案八学习目标:1.了解由于大气压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3、知道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及液体的沸点受大气压的影响。
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导入: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思考如果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演示】这是为什么呢?前面学习了液体的压强,既然液体对浸在里面的物体会产生压强,那么,气体对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是否也会产生压强呢?自学感悟:〔阅读课本P39-42页,请自主完成以下问题,准备课堂上组内交流〕知识点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⑴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⑵液体具有流动性。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⑴空气受到______作用,⑵空气具有__________。
2、P39思考甲、乙、丙图提出的问题,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知识点二:测量大气压。
1、最早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标准大气压约等于______Pa,相当于____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________,这类仪器有两种,分别叫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大气压受高度影响。
1、从上图可以看出,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但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是_______〔均匀、不均匀〕的,在海拔3000m以内,高度每升高10m,大气压就减少_______。
2、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减小而_______,高山上煮鸡蛋煮不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检测〔相信自己,我能独立完成〕1.以下现象中不属于应用大气压的是 ( )A.中医常用拔火罐治疗病人 B.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C.用吸管吸起汽水瓶中的饮料 D.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进肌肉里2的课桌上外表的压力,大约是〔〕×102N ×103N ×104×105N3、屋顶的面积是45m2,大气对屋顶的压力有多大?这么大的压力为什么没有把屋顶压塌呢?4、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菌素,采用的方法是_____(升高、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精]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精]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精]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1一、地位和作用:“大气的压强”是压强概念的巩固和延伸,也为下一章学习“气体浮力”作必要的准备。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比较熟练掌握了压强,液体的压强的基础上进行的,为某些知识的转移和类比作了铺垫。
本章内容的编排是在认识大气压强存在的基础上,步步深入,循序渐进的,因此符合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特点和大纲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
2.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4.知道大气压强的值是托里拆利实验测定,记住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实验研究思考获得知识的能力。
思想目标:让学生掌握由实验探讨物理知识的认识过程,树立辩证唯物xx观点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材重点和难点处理:1.大气压强的存在是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的和其在教材中的作用,学生基础和思维水x。
处理: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现象感知大气压的存在。
2.托里拆利实验及原理是难点。
依据:教材只要求像课本中那样简单说明大气压强xx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就行,而学生难于理解和接受。
处理:利用演示实验与水柱类比突破此难点。
四、教材的看法:课本以马德堡半球实验引入新课,尽管故事很吸引人,但是由于文中已解释原因,对部分预习过的学生来说,已经失去神秘感,没有了悬念。
如果教师以此实验引入,这部分学生满足于已有的答案,不能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集中他们的xxx。
因此我采用取硬币的思考题,由于学生没见过,因此每个同学都积极思考,却又得不出正确答案,因此好奇心更大,观察实验更仔细、认真。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优秀教案《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优秀教案《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压的存在及其应用。
2.掌握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及标准大气压的概念。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测量及标准大气压的概念。
2.教学难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如吸管吸水、吸盘吸在墙上等,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探究大气压的存在(1)进行覆杯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实验现象。
(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大气压存在的结论。
3.大气压的测量(1)介绍托里拆利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2)讲解标准大气压的概念,并让学生记住其数值。
4.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1)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不同高度下的气压变化。
(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5.大气压的应用(1)讲解大气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吸尘器、打气筒等。
(2)让学生举例说明大气压的应用。
6.课堂小结(2)强调大气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作业布置1.复习大气压的存在、测量方法、与高度的关系及应用。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查找资料,了解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讲解、举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大气压的存在、测量方法、与高度的关系及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有不足之处,如课堂讲解时间较长,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大气压的存在: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解释为什么用吸管吸水时,水会被吸起来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这是因为吸管内部气压减小,外部大气压将水推向吸管内部,这就是大气压存在的证明。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一、引言大气压强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之一,对于地球形成、天气变化、空气污染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中学物理课程中,教授大气压强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提供一份教学设计,帮助教师更好地解释大气压强这一概念,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一知识。
二、前置知识在学习大气压强之前,学生需要掌握以下的物理概念:1.气体状态方程2.液体静力学基本概念3.大气的成分和结构三、教学目标1.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与气压、气温等因素的关系2.能够利用大气压力的概念和原理,理解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动手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与气压、气温等因素的关系2.难点:如何运用大气压强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内容及方法1.概念讲解:通过实物、模型演示,描述大气压强的概念,强调大气压强与气压、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在讲授时加入情绪、语气词,增强学生的理解与感觉。
2.实验探究:选取一些案例,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设计实验,在实验当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感受大气压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体验式课堂:组织学生参与自主学习、讨论,体验大气压强对生活的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设计实验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知识检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小测验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实验后写一份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和应用。
3.行为表现评估: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行为和作业质量来评估学生的综合表现。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注重学生的互动和思考,将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和体验式学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压强的概念2. 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3. 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4. 实验操作:测定大气压强的值5. 练习题: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
(3)实验操作:测定大气压强的值。
2. 教学难点:(1)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
(2)如何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实例。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测定大气压强的值。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马德堡半球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
2. 讲解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大气压强。
3. 介绍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实际意义。
4. 进行实验操作:测定大气压强的值,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5.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讲解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时,要注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式及其含义。
在介绍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时,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实验操作环节,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复习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实例。
2. 完成课后练习题,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气的压强导学案》
《大气的压强》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大气的压强》。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气压”这个词,但你知道气压是什么吗?它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呢?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二、观点诠释1. 气压是指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来表示。
在海平面上,气压约为101325帕斯卡。
2. 大气的压强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减小,因为在海平面上,大气的压强最大,随着海拔的增加,大气的密度和压强都会逐渐减小。
三、实验探究1. 实验一:利用大气压力做实验材料:一个空的塑料瓶、一块湿润的纸、一根吸管。
步骤:将湿润的纸贴在塑料瓶的口上,将吸管插入瓶内,然后轻轻吹气进入瓶内。
你会发现,当你吹气的时候,纸会被吸住在瓶口,这是因为大气的压强使得纸被吸住。
2. 实验二:气压随海拔变化的实验材料:一个气压计、一个高度计。
步骤:在不同海拔的地方分别测量气压,记录下数据,然后比较不同海拔处的气压值。
你会发现,随着海拔的增加,气压会逐渐减小。
四、生活应用1. 气象预报:气压的变化会影响天气的变化,气压下落通常代表着天气将要变坏,而气压升高则代表着天气将要转好。
2. 登山活动:在登山过程中,气压的变化会对登山者的身体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气压的情况来做好登山准备。
五、拓展延伸1. 为什么气压随海拔变化而减小?这与大气的密度和重力有关,可以通过气体分子的运动特性来诠释。
2. 大气压力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探究大气压力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作用。
六、总结通过进修《大气的压强》,我们了解了气压的观点、实验探究以及生活应用,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探究气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加深对大气压力的理解。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气压的变化来预计天气变化,做好相关准备,同时也要注意珍爱环境,维护大气的质量。
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大家能够在进修中有所收获。
谢谢!。
《大气压强》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
2. 使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 难点: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利用公式讲解法,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
3. 运用实例分析法,帮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开展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有关大气压强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准备大气压强计算的练习题。
3. 准备与大气压强相关的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气压强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讲解大气压强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3. 教授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讲解大气压强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4. 应用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一些实际问题中的大气压强。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一些有关大气压强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实验环节: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大气压强的实验,增强学生对大气压强的直观认识。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讨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如海拔高度对大气压强的影响。
2. 介绍大气压强的应用领域,如气象学、工程学等。
3.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工具,如气压计。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关于大气压强的疑问。
2. 讨论环节:分组讨论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观点。
3. 展示环节: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互相评价和学习。
八、教学反思1. 课后收集学生对本节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大气压强》 导学案
《大气压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产生的原因。
2、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和常见的测量工具。
3、掌握大气压强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
4、了解大气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大气压强的存在及产生原因。
(2)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和大小。
2、难点(1)解释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
(2)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和理解。
三、知识讲解(一)大气压强的存在1、生活中的现象(1)将塑料挂钩的吸盘按在光滑的墙面上,能够挂住重物而不脱落。
(2)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会被吸到嘴里。
(3)医生用针管吸取药液。
这些现象都表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大气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1、托里拆利实验(1)实验装置:一根一端封闭、长约 1 米的玻璃管,里面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
(2)实验原理: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3)实验现象:管内水银柱下降,最终高度约为 760 毫米。
(4)标准大气压的值:1 标准大气压= 760 毫米汞柱=1013×10^5 帕。
2、其他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1)金属盒气压计:主要在气象台站使用。
(2)无液气压计:常用于登山运动员测量山顶的大气压强。
(三)大气压强的大小及影响因素1、大气压强的大小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强约为 1013×10^5 帕。
2、影响因素(1)海拔高度: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2)天气:一般来说,阴天的大气压强比晴天低。
(四)大气压强的应用1、抽水机(1)活塞式抽水机: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
(2)离心式水泵:依靠叶轮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水甩出并使叶轮中心形成低压区,从而将水吸入。
2、高压锅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食物更容易煮熟。
3、吸管利用大气压强将饮料吸到嘴里。
四、课堂练习1、解释为什么用吸管喝饮料时,饮料会上升到嘴里?2、计算在海拔 3000 米处的大气压强大约是多少?(已知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强约为 1013×10^5 帕,每升高 10 米,大气压强约降低 100 帕)五、课后作业1、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大气压强有关,并尝试解释其原理。
《大气压强导学案》
《大气压强》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进修有关大气压强的知识。
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是气压的一种表现形式。
了解大气压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气象现象,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大气运动和气候变化。
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吧!二、进修目标1. 了解大气压强的定义和计量单位;2. 掌握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3. 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4. 能够诠释大气压强与气象现象之间的干系。
三、知识讲解1. 大气压强的定义和计量单位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作为计量单位。
1帕斯卡等于1牛顿/平方米,也可以用毫米汞柱(mmHg)或百帕(hPa)来表示。
在地球表面,标准大气压强约为1013.25 hPa。
2. 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大气压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海拔高度、气温、湿度和地球自转等。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会逐渐减小;气温升高时,大气压强也会随之减小;湿度增加时,大气压强也会有所变化;地球自转会对大气压强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主要有水银柱压力计和气压计两种。
水银柱压力计通过测量水银柱的高度来确定大气压强,而气压计则是利用气压对气囊的挤压水平来测量大气压强。
4. 大气压强与气象现象的干系大气压强与气象现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干系。
通常情况下,高大气压区域往往对应着晴朗的天气,而低大气压区域则常常伴同着阴雨天气。
通过观察大气压强的变化,我们可以预计天气的变化趋势。
四、教室练习1. 下列哪种计量单位不适合用来表示大气压强?A. 帕斯卡B. 毫米汞柱C. 米D. 百帕2. 当海拔高度增加时,大气压强会发生什么变化?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无法确定3. 请简要说明大气压强与气象现象之间的干系。
五、拓展练习1. 请设计一个实验,用于测量大气压强的变化。
2. 请结合实际气象数据,分析近期大气压强的变化趋势,并预计未来的天气情况。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优秀4篇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优秀4篇《大气压强》教学设计篇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可见,探究性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的取向之一;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实践操作、解决生活中与物理学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
探究性教学的教学设计应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这两方面来展开、本文仅就现行的初中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第十一章中的“大气的压强”一节的教学设计,浅析探究性教学设计中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的有关问题。
1.设置发现问题的`学习环境观察1 将一干燥的玻璃瓶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加热一段时间,用一插有长细玻璃管的橡胶塞把玻璃瓶的瓶口塞紧,并倒插入盛水的玻璃槽中,这时玻璃管中的“水往高处走”,如图1所示。
观察2 在一玻璃杯中装满水,用一盖玻片将其盖住,手压住盖玻片,将玻璃杯口向下倒置,放开手后盖玻片并不掉下,如图2所示。
观察3 把一个内径比手指肚稍小一点的玻璃管或饮料吸管插入水中,直到全部被水淹没。
用手指堵住管子的一端并将其从水中取出,水依然保留在管中,只有当手指松开被堵塞的管口,水才会流出来,如图3所示。
现象的观察主要是为学生正确理解“大气具有压强”提供感性认识,引起学生注意,也就是为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供一种学习环境。
同时,这一环境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良好欲望。
2.引导学生思考。
促使学生现有概念向科学发展物理概念的学习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只有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真正掌握物理概念。
科学概念的形成需要有一个构建已有事实的逻辑数学结构的过程,因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做出玻璃管中水、盖玻璃片的受力示意图,进一步明确大气压的存在,这是把原始问题抽象成物理(或数学逻辑结构)模型,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
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教案
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大气压强的表现。
3. 学生能够计算简单情况下的大气压强。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大气压强的特点。
2. 学生运用物理学原理分析大气压强的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 学生增强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参与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大气压强的定义及其意义。
2. 实验方法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和表现。
难点:1. 理解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2. 掌握计算大气压强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大气压强的奥秘。
通过情景模拟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1. 实验器材:气压计、水银柱、玻璃管、气球等。
2. 教学媒体:PPT课件、实验视频资料。
3. 辅助材料:纸托、水、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用吸管吸饮料)引出大气压强的概念。
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可以用吸管把饮料吸入口中?”引发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讲解大气压强的定义和基本特性。
介绍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3.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一:用气压计测量不同高度的气压值。
实验二:观察水银柱在不同高度的变化。
实验三:利用气球和纸托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大气压强的特点。
4. 知识拓展:通过PPT课件介绍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
讲解大气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教学延伸布置小组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展示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建议学生利用家中的材料,如气球、水杯等,进行创意实验。
七、作业布置编写一篇小论文,阐述大气压强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完成课后练习,包括计算题和思考题。
八、课程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讨论哪些环节有趣且富有成效,哪些环节需要改进。
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
2.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计算公式,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现象,深入理解大气压强的特点。
4.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压强的概念2. 大气压强的计算公式3. 大气压强的特点4. 实验操作:马德堡半球实验、水银气压计的使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大气压强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大气压强的特点。
(3)实验操作:马德堡半球实验、水银气压计的使用。
2.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概念和特点。
2. 利用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和作用。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吸管喝饮料、抽水机工作等,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存在。
2. 知识讲解:介绍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特点。
3. 实验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气压强的作用。
4. 实验操作:水银气压计的使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5. 案例分析:分析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天气预报、登山等。
6. 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与大气压强相关的问题。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8. 作业布置:巩固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练习。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生活实例和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和作用。
2. 实验教学:利用实验设备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和特点。
3. 案例分析:提供典型例子,让学生学会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气压强的形成原因和测量方法;掌握大气压力的计算方法;了解大气压力对人体和自然界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大气压力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和形成原因;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与大气压力相关的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有关天气预报的图表,引入大气压强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天气预报中会提到高气压和低气压?2.提出问题(5分钟):教师提问:为什么我们能够站在地面上,而不会漂浮到天空中去呢?学生进行个人思考,然后回答问题。
3.实验探究(25分钟):教师现场展示“杯中水”实验。
材料准备:一个塑料杯,一张纸,一些水。
步骤:(1)教师先将纸塞在杯口,然后将杯口紧贴在水面上,再轻轻拔掉纸片。
(2)请学生观察实验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观察结果,并提问:为什么水没有流出来?(4)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是因为大气对水施加了压强,使得水面上升,从而避免了水的流出。
4.概念讲解(15分钟):教师将大气压强的概念进行解释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形成原因。
5.计算和应用(2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大气压力计算公式,并结合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与大气压力相关的问题。
例如:问题2:一些空气压力计指示器显示为0.8千帕,换算成标准大气压是多少?问题3:一辆汽车的轮胎内部的空气体积为0.05立方米,压强为2000帕,计算其中的气体质量。
6.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讲解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通过学生的回答,巩固学生对大气压强的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压强》导学案
石寺二中八年级物理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大气有压强。
能说出与大气压有关的生活事例,并能进行简单解释。
2、知道测量大气压的方法以及估测方法。
3、通过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小实验,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二、导入新课: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能够流动。
空气也能流动,我们周围是否存在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你能做几个实例或做几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或否定大气压强的存在吗?
三、自主学习
1、液体因为受到___________作用及具有___________性,不但对______和______有压强,而且在内部向__________都有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像液体那样,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________,简称_________或__________.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2、历史上著名的____________-实验第一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3、最早比较精确地测出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是___________实验
4、吸盘工作原理:将吸盘内的空气压出,制造一个真空的环境,内部就没有空气压力了,外部______________(填“有”或“无”)大气压力,这样外部大气压力_____(填“大于”或“小于”)内部,吸盘就能被吸在墙上了。
四、合作探究:
探究一:初步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思考〗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液内部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那么气体也受重力作用,也具有流动性,气体内部是否也存在压强呢?
〖实验〗一:瓶吞蛋
剥了壳的熟鸡蛋放在广口瓶上,广口瓶的口径太小,鸡蛋掉不下去。
将点燃的棉球扔入瓶中,迅速用鸡蛋塞住瓶口。
现象: 。
说明: 。
〖实验〗二:覆杯实验
将玻璃瓶装满水,用纸片盖住杯口,一手压纸片,把玻璃平倒过来,小纸片为什么不掉下来?( ______ 压着纸片,所以不掉.)将托纸片的手移开,现在是谁压着纸片呢? _______)进一步实验
慢慢将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到纸片是否掉下来?
这又说明了大气压强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实验展示:哪些现象说明存在大气压?并简要说明工作原理。
(设计或说出两个实验,小组展示)
〖阅读〗“读一读”:实验(德国___________做的)成功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事例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
如:1.;
2.。
〖总结1〗
探究二:大气压强的测量
〖实验〗托里拆利实验(观看视频)------最早准确测量出大气压的数值的实验
请同学们完成以下题目。
⑴玻璃管中的水银要灌满,为什么?
⑵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
⑶大气压能支持 cmHg, mmHg。
〖计算〗大气压强的数值
(1)计算;根据液体压强P=ρgh,计算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多大?(ρ水银
=13.6×103Kg/m3)
(2) 1标准大气压= mmHg= Pa
请你计算:屋顶的面积是45m2,大气对屋顶的压力有多大?这么大的压力为什么没有把屋顶压塌呢?(P0=105帕)
(3)思考:为什么不用我们身边的水做实验?如用水来做实验可支持多少m高的水柱?〖总结2〗
〖了解〗]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生活中一般随身携带的是,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来精确测量大气压。
探究三:影响大气压的因素
阅读P88想想做做,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是因为离地面越高,空气越(),大气压越小。
【检测】
1____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______________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4医生打针时,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下端,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中,担起活塞后,由于管内没空气,在管外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入针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