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将进酒)教案
《将进酒》教案教案
《将进酒》教案教案
教案:《将进酒》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将进酒》使学生了解李白的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
2.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他们对李白的了解。
2. 引入《将进酒》这首诗,介绍一下这首诗的背景和主题。
阅读和理解(15分钟)
1. 分发诗歌《将进酒》,让学生阅读诗歌。
2. 学生课前阅读诗歌,老师在此基础上提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你对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有什么理解?(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思考和感受)
分析和讨论(20分钟)
1.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如押韵、对仗、排比、夸张等等。
2. 针对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诗歌欣赏(20分钟)
1. 带领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更好地欣赏这首诗。
2. 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中的优美句子和表达方式。
表达和写作(20分钟)
1. 让学生以《将进酒》为题目,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互相交流和反馈。
总结和延伸(10分钟)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心得体会。
2. 引导学生进一步从李白的其他诗作中感受其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
拓展活动:
1. 家庭作业:让学生找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结构和修辞手法,并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2. 班级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选择一首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诵,通过比赛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李白诗二首--将进酒)教案3 鲁人版选修1 教案
《将进酒》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2、促进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3、探究诗人狂放不羁的内在原由,体会本诗所体现的浪漫主义风格。
4、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体会本诗所体现的浪漫主义风格;领会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奔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思路: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心理,遵循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些都是学生所喜爱的,对此会有一些潜在的感知,教学中应充分激发,使学生有兴趣有欲望有学习积极性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性的研讨,更进一步的理解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的风格。
提升学生对诗歌诗人的理解、热爱和欣赏水平。
教学方法:诵读、探究、赏析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饮酒赋诗,自称“酒中仙”, 时人也号之曰“酒圣”的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
李白喝酒时尽管也有愁,但所咏的诗是极其豪放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酒有关的诗歌-----《将进酒》。
二、解题《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
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
三、朗读课文自由诵读,疏通字词,了解基本意思,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自己最喜爱的深有感触的诗句的理解,并谈谈对诗歌风格与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师不做分析。
1、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听课文录音或听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基调,再次谈谈,教师要适时归纳要点。
钟鼓馔(zhuan)玉/不足贵斗酒十千/恣(zi)欢谑(xue) 径须沽(gu)取/对君酌千金裘与尔同销/万古愁感情变化:大喜大悲2师生练习朗读。
方法:分层进行,每段分两层,依次是: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学生边读边看课本注释,疏通文意;找出表现李白狂放的诗句;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各层大意;练习背诵。
《将进酒》教案
《将进酒》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将进酒》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将进酒》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迹。
2.分析《将进酒》的诗意和意境。
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将进酒》中的意象和象征。
2.运用合适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对《将进酒》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作为一个开场导入,我将首先向学生介绍《将进酒》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李白的生平事迹。
我会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李白,以及他们对李白的印象。
2.详细讲解(20分钟)在这一部分,我会详细讲解《将进酒》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
我会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诗词,分析其中的诗意和意境,并解释其中的意象和象征。
我会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深入探究诗歌中的意义。
3.欣赏赏析(15分钟)在这一部分,我会播放有关《将进酒》的音频或视频。
学生可以通过视听方式,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音乐之美。
我会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朗诵,并请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4.口头表达(10分钟)在这部分,学生将被要求就他们对《将进酒》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口头表达。
学生可以选择朗诵整首诗或者解释诗中的某一段。
每位学生将被要求回答一些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对诗的理解。
5.写作训练(15分钟)在这一部分,学生将进行写作练习。
他们将被要求回答关于《将进酒》的一些问题,以展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关于诗歌主题的短文或者分析诗歌中的某一段并进行写作。
6.总结(5分钟)作为教学的总结部分,我将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同时强调《将进酒》作为一首经典诗歌的价值和意义。
我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和鉴赏诗歌,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除了了解了《将进酒》的内容和主题外,还培养了对诗歌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口头表达和写作训练,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鲁人版-语文-高二-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 将进酒第二课时
延长县中学导学案(教学案)
年级:班级: 姓名:小组名称: 科目语文课题课型新课授课人
设计人审查人审核人师评组评
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2、理解李白豪放飘逸的诗人气质。
3、背诵这首诗。
重点深入理解李白在诗中的情感。
难点理解李白豪放飘逸的诗人气质。
指导诵读法、讨论法、比较赏析法
学习过程
学习笔记(教学
设计)
【预习案(自主学习)】
1、朗读《将进酒》
2、试着背诵。
【探究案(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赏析诗句:
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
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用长句开篇,有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诗人是怎样营造这种气势的?
2.结合第3和第4句来看,作者写黄河之水,目的何在?运用什么艺术
手法?。
《将进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吟 诵 是学 习诗 歌最 好 的方 法 ,它要运 声 发 气 ,它 要 情通 古人 。中学生学 习大量 的古今诗 词 ,放声 吟诵必不 可 少 。但多数 的吟诵限 于诗词 背诵 、考 试得分 ,如此功 利抹 杀 了诗词吟 诵的浸染 、熏 陶 目的 。本 课是鲁人 版 《 唐诗 宋 词 ( 选读 )》的第一 篇 ,我 的设计 意图就是让 学生 明 白, 朗诵 、吟 诵 诗词 绝 不是 背 课文 ,它 是情 发 于声 ,声 凝 于 情 ;它有高 低起伏 ,轻重缓 急 ;它 要抑扬顿挫 甚至摇 头摆
基调 是一篇 作品整体 上的感情 色彩或氛 围。它 的理 解 过程 常表现 为 ,由直 观感知 到分析领 悟。这首 诗 ,初读 豪 气十 足 ,深入 探究后 就会看 出 ,诗人 的愤激之 情是主导 。 豪放是外 壳 ,激愤是 内核 。 如 “ 古来 ”二句 , “ 圣 贤”不 单指 孔孟 ,也包括所 有 “ 抱 利器而无所 施 ”的贤能之士 ; “ 饮 者” ,决 非酒徒 ,而是 “ 圣贤 ”中逃之于 醉乡 的人 。 说圣 贤 “ 寂 寞” ,并 非贬抑 ,不过是 “ 千秋万 岁名 ,寂 寞 身后 事”之 意 ;说饮 者 “ 留名” ,固属偏激之 辞 ,表现 了 诗人 的狂放 ,但既在 酒宴上 ,自然 要强调饮酒 的意义 ,又 可理解 。诗人再以曹植为例的意图就昭然明示 了。
口创 意课堂 口
《 将 进 酒 教 学 设 计 及 教 学 反 思
山东省泰山中学高中分部 韩 磊
教学 目标 : 1 .认知 目标 ( 1 )理 清诗歌情 感变化 线索 ,理解 作者貌 似消极行 乐 实则渴望用世 的复杂情感 。 ( 2)有感情地吟诵全诗 。 2 .能力 目标 :把握诗歌抑扬顿挫的吟诵方式 。 3 .情感 目标 :了解诗人感情变化的原因 。 4 .教学重点 :诗歌的吟诵方法 。 5 .教学难点 :体味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 。 6 .教学方法 :师生探讨法 、吟诵法 。 导人新课 初 中学 过 的李 白诗歌 : 《 赠汪 伦 》 《 静 夜思 》 《 行 路 难》《 秋 浦歌 》 ……
2023年《将进酒》教学案 (鲁教版高二选修)整理
2023年《将进酒》教学案 (鲁教版高二选修)整理一、教学目标1.吟诵诗歌,提高古诗文诵读力量。
2.把握本诗感情基调,理解诗人情感,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3.培育探究的热忱,在“走近李白”的过程中猎取珍贵的精神财宝。
二、教学重点感受探究李白的浪漫。
三、教学难点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简单情感。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鉴赏分析法、争论法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诗歌导入:杜甫有一首诗为《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2.提问:读过诗后,你能通过这四句诗感受到李白的形象吗?二、文题解析《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肯定程度上给予这个历来被很多诗人唱歌过的诗题以乐观的内容,这是值得重视的。
将进酒,留意读音,“将”的意思就是“请”,连起来解释就是“请喝酒”。
原来这是一首劝酒诗。
李白为什么写劝酒诗,他在什么状况下写这首诗的呢?三、解读全诗(一)整体感知1.听朗诵,感受诗歌的情感。
请说说听后有什么感受。
师:对李白的这首诗,大家都有了一个感性的整体把握,现在让我们带着这种熟悉齐读一遍。
2.背景了解《将进酒》约作于公元752年,李白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个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人生快事莫过于此,但此时正值李白“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公元744年,唐玄宗“赐金还山”。
此后李白仕途失意,生活困苦,流离漂泊。
3.再读,专心去体会的情感。
这首诗的基调是怎样的?诗人的感情进展又是如何变化的?明确:②“②“②“(二)结合情感基调,熟读成诵方法:分组进行,找一个朗读好的在全班展现。
提示:分层进行,每段分两层,依次是: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
(三)艺术体验。
1.这首诗具有震撼古今的气概和力气,是什么缘由呢?2.哪些地方用了这一手法?朗读时如何体现?四、亮点赏析请同学找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 公开课教案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将进酒》的创作背景,掌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讲解、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诵读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诗词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和诵读技巧。
2. 教学难点:《将进酒》中的意境表达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词的背景、字词含义、句子翻译等。
2. 诵读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词的韵律美。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4. 示范法:教师示范诵读,指导学生的发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将进酒》全文。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词文本、图片和视频资料。
3. 教学课件:包含诗词解析、诵读技巧等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对《将进酒》的兴趣。
2. 文本解析:讲解诗词的字词含义、句子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
3. 诵读指导:教授诵读技巧,引导学生正确发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5. 示范诵读:教师示范诵读,学生跟随模仿。
6. 课堂练习:学生自主诵读,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古诗词。
8. 课堂互动:提问环节,解答学生关于《将进酒》的疑问。
9. 教学反思: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诵读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包括背诵和心得体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
高中语文1.1将进酒教案 鲁人版(08版)选修
鲁人版选修《唐宋诗词》1.1《将进酒》教学素材一、李白和岑勋、元丹丘的友谊岑勋生平不详。
李白在《送岑征君归鸣皋山》诗中称他是“相门子”,但文献上没有记载。
李白的同代人岑参有“吾门三相”之说,这里或许是诗人有意附会以抬高他的身价。
后来隐居鸣皋山。
《河南通志》说此山在嵩县东北50里。
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
李白和他的交往很深,在《李太白全集》中写给他的诗多达11首。
从“畴昔在嵩阳,同衾卧羲皇”(《闻丹丘子营石门幽居》)来看,两人曾共同隐居过一段时间。
嵩阳,即嵩山之阳,这正是元丹丘的主要隐居地。
从李白诗中可以看出,他又常到别处去隐居或修炼。
例如,“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说明他在西岳华山修炼过;从“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可以看出他还到过四川。
李、岑、元三人相聚饮酒之事,在《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诗中有生动的记载。
全诗如下:黄鹤东南来,寄书写心曲。
倚松开其缄,忆我肠断续。
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宵。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蹇余未相知,茫茫绿云垂。
俄然素书及,解此长渴饥。
策马望山月,途穷造墀。
喜兹一会面,若睹琼树枝。
忆君我远来,我欢方速至。
开颜酌美酒,乐极忽成醉。
我情既不浅,君意方亦深。
相知两相得,一顾轻千金。
且向山客笑,与君论素心。
《将进酒》很可能就是这次酒宴上的祝酒辞。
二补充注释1.三百杯——《世说新语·卷二·文学第四》注文云:“袁绍辟(bì,征召)玄(即郑康成),及去,饯之东城。
欲玄必醉,会者三百余人,皆离席奉觞(敬酒),自旦及暮,度玄饮三百余杯,而温克(喝醉了还能自加克制,保持温和恭敬的态度)之容,终日无怠。
”2.曹植简介——陈思王植,字子建。
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
善属文。
建安十六年(211),封平原侯;十九年(214)徒封临淄侯。
最新-高中语文《将进酒》学案 鲁人版选修1 精品
鲁人版选修《唐宋诗词》1.1《将进酒》学案一、作者、作品1.作者简介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
(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
有《李太白集》。
2.写作背景《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题意为“劝酒歌”。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
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
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
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3.诗意简析这首诗意在表达人寿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
诗的开头六句,写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入海,一去不复重返,如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天生”十六句,写人生富贵不能长保,因而“千金散尽”“且为乐”。
语文鲁人版(唐诗宋词)第1课(将进酒)教案2
语文鲁人版 ( 唐诗宋词 ) 第 1 课( 将进酒 ) 教课设计 2教课目标:1、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2、理解李白豪迈俊逸的诗人气质教课要点难点:〔同上〕教课课时:两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嗜酒〕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狂放不羁〕1、插入李白与酒的小故事:A、李白供奉翰林时,常常醉卧在酒店里,天子爱其才,找他进宫做诗,李白醉醺醺的到达宫中,叫杨国中磨墨,高力士脱靴,勇敢的将显贵玩于鼓掌之间。
B、李白因酒而豪迈、狂傲,因酒而成就了他的传世诗篇,就连他的死,也有人给它带上了传奇的色彩,传说她死的时候,坐在川上喝酒,看到天上的月亮在水中的倒影,便伸手去捞水中的月亮,不幸落水身亡。
这些都显现了李白特其他气质,那是一种豪迈、洒脱、狂傲的诗人气质。
它们都与李白的生活经历密切有关。
2、李白的平生、经历:李白:〔 701— 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唐朝有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代称他为“诗仙” ,又自称“酒中仙” 。
少年时,遇到道教的深刻阻碍,崇尚自然、清净无忧,仰慕达到不受拘束的人生境地。
从前多在隐居、遨游中度过,养成了他狂放不羁、豪迈洒脱的心胸、狂傲的人品和自由创作的浪漫情怀。
他希冀依靠自己的文章才干,获得推选,遇到重用。
天宝元年,他被招入长安,供奉翰林,但现在的唐玄宗差不多不再励精图治,他喜爱杨贵妃,整天荒淫享福,不理朝政。
他只要李白永垂不朽,装点太平。
这其实不是李白的初衷,他没有半点奴颜媚态,遇到排斥,最后提出走开长安。
以后的他,仍保持着对人生自由的神往,鼎力宣扬人生如梦,实时行乐的思想,这首诗歌确实是一个特别好地表达。
【二】背景、解题:本文选自《李太白全集》,作于天宝十一年〔 725 年〕,李白和友人岑夫子在蒿山另一挚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为“劝酒歌” ,朵颐因酒放歌为内容,将〔 qi āng〕,清、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愿、请你不要生气。
语文鲁人版(唐诗宋词)第1课(将进酒)教案4
语文鲁人版(唐诗宋词)第1课(将进酒)教案4【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闲暇的时候喜爱听歌吗?〔喜爱!〕那么老师在那个地方为大伙唱一首歌如何样?〔欢迎!〕好,下面我就为大伙清唱一首。
〔有感情的诵读李白诗歌《将进酒》。
〕同学们听没听出来老师刚才唱的是什么歌?〔不是,是读了一首李白的诗——《将进酒》!〕没关系。
古时候人们读诗叫“吟诵”,“吟诵”也确实是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吟诵和观赏李白的这首千古佳作——《将进酒》。
【二】背景简介我们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明白,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那么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
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
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我们在高一时学习《诗经·卫风·氓》中间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四】整体感知1、下面,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伙朗读一遍李白的这首诗。
其他同学注意他朗读时的字音和节奏。
讨论朗读中的问题,达到所有学生都能读准字音,读准诗句节奏,理解诗句的差不多含义。
2、下面,我请同学们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并说出你的依据是什么?形象:大醉,酣卧不起。
理由:他喝酒喝的太多。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进酒,杯莫停。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3、那么,老师又产生疑惑了:李白什么原因要这么狂喝痛饮啊?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缘故吗?〔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集中而鲜亮的说明了这一缘故?〕①可能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将进酒》教学设计(鲁人版高二选修)
《将进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清诗歌情感变化,抓住意象解读诗歌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反复诵读,体会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悟李白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诵读、借助“酒”意象的解读,走进李白的内心深处。
2感受李白借豪写悲,悲而能壮的诗歌风韵。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由诗歌、李白、导入本节内容。
2、出示学习环节浅读——品读——深读读诗亦如饮酒,需要我们慢慢品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先浅尝滋味,然后细细品味,最后深入体味。
二、诗歌学习(一)、浅读——读出诗歌内容1、自由朗读、注意字词的准确性。
2、单个朗读。
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感情,其他同学从字音、节奏和感情三方面点评3、齐读提示:读李白的诗,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李白,放开胆来旁若无人,这样才能获得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4、多媒体听读(二)、品读——读出情感变化1、引入:一个人心情不同,场合不同,喝酒的方式也不一样。
那么在《将进酒》中李白是怎么喝酒的呢?怎么劝酒的?找出相关诗句。
--“会须一饮三百杯”喝得多,“将进酒,杯莫停”喝得急,“但愿长醉不复醒”喝得沉醉,“斗酒十千恣欢谑”喝得畅快,“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喝得倾其所有。
---可谓“豪饮、狂饮”。
2、那么,李白为什么要如此喝酒,如此劝酒呢?甚至要长醉不醒呢?再走进诗歌,感受他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
分组讨论、交流。
(读出相关的诗句)点拨:悲——“欢”——愤——狂小结:但李白毕竟是李白,悲也好,愤也罢,都磨钝不了李白内心澎湃的激情和经世济民的大志,他还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宣言,悲愁之中不失万丈豪情,3、指名朗读(男生女生各推荐一名最能代表你们各自最高水平的选手朗诵《将进酒》,比一比,看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传达出李白丰富复杂的情感。
)(三)、深读——读出内心境界1、引入:话剧《李白》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江边,一个小孩在吟诵李白的《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鲁人版-语文-高二-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设计 将进酒
《将进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4、5、课时过程:6、一.1 导入:杜甫有一首诗为《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提问:读过诗后,你能通过这四句诗感受到李白的形象吗?明确:诗酒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李白自己曾说过“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兴酣落笔摇五岳”。
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突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
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
李白醉后,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说:“臣是酒中仙!”《将进酒》即是李白的代表作,今天我们通过这首诗来走近李白。
2、背景简介我们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知道,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3、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
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赏析诗歌师:这首诗的基调是怎样的?诗人的感情发展又是如何变化的?明确: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
①开头四句写悲。
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因此作者以黄河起兴。
黄河自西而来,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直奔东海。
上句写大河之来,下句写大河之去,形成咏叹味。
接着四句向人们喻示时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过“朝”“暮”间事。
两个长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
鲁人版-语文-高二-教案 1.1 将进酒 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
1.1《将进酒》教案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余光中的诗中有这么几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课件),这是写谁的?杜甫《饮中八仙歌》有对他的精彩描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课件)你读到的是怎样的李白?如此一个好酒、狂放的李白喝起酒来是怎样的情形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將进酒》。
二、释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
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
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诗经·卫风·氓》中间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背景简介跟谁喝酒呢?注意课本注释,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隐士)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四、基础落实1、字音:朝(zhāo) 樽(zūn) 还(huán) 岑(cén) 烹(pēng) 馔(zhuàn) 恣欢谑(zì) (xuè) 径(jìng) 裘(qiú)2、词语解释:“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悲”,为动用法,“为……而悲”。
“青丝”指黑发。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得意”这里是指有兴致的时候,今义是指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
樽:酒器酒具。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烹羊宰牛,丰盛的酒宴。
且,姑且。
鲁人版高中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第1课《将进酒》课件1
与友畅饮 做将进酒
(752)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725)
奸佞当道 赐金返还
(744)
艺术手法—夸张
1. 数字的夸大 会须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 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 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
2. 感觉的夸大 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 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
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表现了他那豪 放飘逸的诗风。
思考: (1) 棱锥与棱柱的区别是什么?
(2) 圆锥与圆柱的区别是什么?
问题2 根据已有的数学经验,我们能否把它们进行分 类?你的标准是什么?
正方体 长方体
三棱柱 六棱柱 圆柱
圆锥
四棱锥 球体
知识要点
常见立体图形的分类 圆柱
柱体 棱柱
常见立体图形 球体
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
圆锥
锥体 棱锥
三棱锥 四棱锥 五棱锥 …
三 平面图形
观察与思考
说一说下面这些几何图形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 平面图形.
下面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请再举 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
画一画
用两个圆、两个三角形和两条直线为条件,画出一 个独特且具有意义的图形,并命名.
吊
路灯
灯
落日余晖
眼镜
2008
借酒一消胸中块垒:怀才不遇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作者有感于自己像曹植一样 备受排挤,怀才不遇,有志 难展。这既是对陈王昔时宴 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 的愤恨与控诉。
感情的第三次变化:狂放转为愤恨
酒能消愁吗?对于李白来说为什么不 能?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 须沽取对君酌。五花 马,千金裘,呼儿将 出换美酒,与尔同消 万古愁。
将进酒的教案模板(精选5篇)
将进酒的教案模板(精选5篇)将进酒的教案模板(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将进酒的教案模板(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将进酒的教案1【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准确把握情感基调并背诵全诗。
学习起兴、用典、夸张手法在诗中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赏析诗中情感脉络之变化,能用准确流畅的语言概括全诗内容与情感。
能品味诗人婉曲语言中的深层含义,并学会联想比较的鉴赏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正确认识诗人对自我的肯定与对现实不满的矛盾思想,认识“以酒销愁”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人文精神。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味鉴赏法【教学课时】一课时一、以杜甫《饮中八仙歌》导入,谈谈诗中礼拜形象。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二、背景简介(略),联系《梦游天姥吟留别》名句。
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换?2、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三、朗读全诗,教师范读。
(注意节奏点,用韵、语调变化)四、分层赏析,理清脉络,帮助诵读记忆。
感情线索:悲——欢——乐←—歌—→愿——恣——愁(首尾呼应)↑↓自己高|潮转折万古(愤激、无奈——豪爽、旷达)(自信)全诗诗眼:悲愁——感情基调:愤激。
全诗中心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品味思考交流】开头四句与全诗主旨关系渲染慷慨悲凉气氛,为第二段“歌弦”作铺垫,也与“天生我材必有用”构成对比反衬效果。
“天生我材必有用”与开头之“悲”,后来之“愿”有矛盾吗?你怎样理解?思想情感的矛盾统一:入世思想:我必有用——突出愤激之情出世思想:圣贤寂寞作者为什么举“曹植”为例,说明“古来圣贤皆寂寞”?(略)“与尔同销万古愁”中“愁”的对象范围有多大?试举例。
关于《将进酒》教案3篇
关于《将进酒》教案3篇关于《将进酒》教案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将进酒》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将进酒》教案篇1教学目的:背诵全篇,了解文意教学手段:介绍背景及相关知识,学生自己理解掌握一、解析文题将进酒,注意读音,“将”的意思就是“请”,连起来解释就是“请喝酒”。
原来这是一首劝酒诗。
李白为什么写劝酒诗,他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呢?二、文化背景大诗人李白(701———762)出生于四川,自称汉将李广之后(一说与大唐皇族同宗),继承了先祖的豪迈狂放,加上先天的聪慧(文才),以及后天的勤奋(阅历)——“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他成了“诗圣”。
725年辞亲远游,乘船经三峡出蜀,经历了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
742天宝元年赴长安求官,贺之章见《蜀道难》等诗,惊呼太白为“谪仙人”,并说“此诗可以泣鬼神矣!”后受诏入朝,供奉翰林。
醉酒使高力士脱靴,杨贵妃捧砚,再加遭奸佞谗毁,被“赐金放还”。
744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遇,同游同咏,亲如弟兄。
750漫游复漫游,南北飘流,隐居或修炼,作《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
759蒙冤流放,行至白帝城遇赦。
作《早发白帝城》。
晚年写出《秋浦歌》、《赠汪伦》。
762太白逝世。
书上交代,到写这首诗为止,李白已经被“赐金放还”八年,仕途是没指望了,所以他索性隐居或修炼。
可最要命的是他还嗜酒,常常酩酊大醉,这说明他“有情”,他是一个性情中人。
那么他的情是什么情呢?学习这首诗我们或许可以略知一二。
三、解读全诗(一)朗读课文(正音)(结合课后练习一)1、开头两联均用“君不见”领出,“君”,按岑夫子、丹丘生。
要读得从容、亲切。
“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发源于昆仑山,地势极高),“不复回”——不再返回,均须重读。
“不复回”隐含何意?——韶光易逝之意。
类似还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将进酒)教案《将进酒》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耿文超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必修五》中刚刚学过李白的《蜀道难》,领略了李白才华,余光中有如此的评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选修文本《将进酒》,一起去观赏“酒仙”的姿态,“诗仙”的风采!点评:导入借助刚刚学过李白的《蜀道难》,引用余光中评价李白的诗〔与酒有关〕,扣住本文的学习要点。
语言干净利索。
教态沉稳。
【二】出示“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深入文本,体悟作者思想感情。
2、分析内容,品鉴特色,领略诗歌独特韵味。
点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学生学习任务,表达了学生是主体的理念,同时把“诵读”明确写入目标,诗歌的鉴赏的确应该以诵读为主,在诵读中感受,在诵读中鉴赏,在诵读中提高。
暑期培训第一期就提出: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读书。
【三】出示“学习环节”独特的韵味,需要我们慢慢品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先浅尝滋味,然后细细品味,最后深入体会。
〔一〕浅味——认知文本三个要求:1、读准字音2、读通文义3、初步把握感情基调先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一遍,提出不理解的问题,课上交流。
教师出示“字音检查”和“词义检查”。
找一位同学朗读全诗,其他同学从字音、节奏和感情三方面做好点评预备。
试问学生,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读了这首诗最初的感受是什么?康震教授在“百家讲坛”《品李白》中说,李白是古代诗人中性格最多样化的一位,尤其是酒后的李白内心更显得丰富。
〔二〕品味——品鉴文本提问:读《将进酒》,你读到了一位什么样的李白?请找出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内容+手法+情感〕小组讨论、发言,教师引导总结归纳李白的性格特点,例如,悲伤、乐观、愤激、痴狂等。
〔出示李白要紧经历〕历史也验证了李白的说法,前有孔子“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慨,后有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悲伤白发生”的悲叹,可见李白之愁不是一己之悲,而是每一个怀才不遇的仁人志士的共同的心结。
一生大起大落,怀才不遇,人生苦短,纠结在李白的血液里,深入骨髓,直抵心灵。
他举杯痛饮,是珍惜,是热爱,是为挽留时光所作的一种自然且高贵的人生姿态,在貌似消沉的表面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那颗积极入世的火热的心,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道出了他的人生宣言,因此,我们读《将进酒》不仅读到了一位苦闷、愤激的李白,更读到了一位乐观、自信的李白,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哀而不伤,悲而能壮。
但他绝没有消沉下去,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三〕深味——拓展文本“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事实上,李白不仅借酒来消愁,而且赋予了酒更丰富的内涵,我们一起来看另外两首李白早期写到酒的作品,通过比较看看他喝酒的态度及感情进展变化。
出示幻灯片。
拓展鉴赏《南陵别儿童入京》《行路难》《将进酒》。
因此,我们读李白的诗,能够读出庄子般潇洒飘逸,能够读出屈原那样的倔强不屈,他一生与酒如影相随,快乐时喝酒,彷徨中喝酒,失意中喝酒,但不管他如何快乐,怎么样彷徨,多么失意,他始终没有放下“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
这确实是我们的李白,即便是被“赐金放还”八年之后,他绝没有沉溺于酒池,如同行尸走肉,也没有避世退隐,过着清闲自在的生活,更没有卑躬屈膝,充当权贵的走狗,他喝酒喝得痛快,做人做的坦荡,借酒挥洒才情,抒发愤懑,展现乐观自信,靠着一身傲骨化哀伤为洒脱,化忧愤为豪放!下面就让我们全体起立,背诵全诗,穿越时空,再次去感受“诗仙”之才情,“酒仙”之豁达,与李白共谋一醉!【四】课后作业每组以“李白”为主题,确定一个研究性学习题目,完成那个课题研究。
点评:本节课思路特别清晰,也有梯度。
品味分为三个阶段:浅味——品味——深味小组交流特别有效,老师设计了有思维含量的讨论题:比较阅读《南陵别儿童入京》《行路难》《将进酒》,如此,做到了课内有效的拓展和提高。
表达了必修课的特点。
必修课在注重基础的同时,更应突出选修是必修延伸。
《我不是个好儿子》桓台二中毕俊华2017.10.29【一】导入:播放阎维文的《母亲》作者:贾平凹,什么原因读“凹”,因为原名叫贾平娃【二】学习目标:1、深情诵读,体悟亲情。
2、品味细节,涵咏语言。
【三】感知文本:1.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画出自己喜爱的段落,并概括出:2.投影:一位__________________的母亲,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儿子。
3.师问:读完文章,一个饱满的母亲形象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同学们,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母亲?从哪儿看出来的?生答:勤俭持家、勤劳能干、迷信、孤独……读出相关段落。
4.师问:贾平凹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生答:自责、坚强……5.通过诵读,思考,同学们对儿子和母亲有了初步的印象……贾平凹有一部作品获得了矛盾文学奖,这部作品是《秦腔》。
它的授奖词:贾平凹的写作,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
他以精微的叙事,绵密的细节,成功地仿写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
【四】品味细节:下面让我们来品味细节,细节雕刻灵魂,文中哪处细节最能引起你共鸣?再读课文,找出打动你的细节品味——小组交流方法:〔文本+细节+感悟〕“钱”的细节“一卷一卷地塞在床下的破棉鞋里”“零着攒下了今后整着给你”“每次出门就带两角前三角钱”“她把钱收了,紧紧地握在手里”什么原因母亲开始不要“我”的钱,而后来却收了呢?【五】涵泳语言:1.三毛评价贾平凹:“我特别喜爱陕西作家贾平凹的作品,他用语特别奇特别怪,特别有味道,功力不深的人会看走眼。
”2.你觉得哪个词语味道最浓?生答: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总是极厚确实是捏、塞、抹〔一系列怜爱的动作,抑或想到了贾平凹〕六、探究主题:本文的主题是“母爱”,依旧“儿子的愧疚”?师补充差不多删掉的原文第一段:齐读在我四十岁以后,在我几十年里雄心勃勃所从事的事业、爱情遭受了挫折和失意,我才觉悟了做儿子的不是。
母亲的伟大不仅生下血肉的儿子,还在于她并不盼望儿子的回报,不管儿子离她多远又回来多近,她永久使儿子有亲情,有力量,有根有本。
人生的车途上,母亲是加油站。
行孝要尽早啊!点评:1.这节课整体感受学生读的太少,大部分时间是花在关键字词的查找上,找出来后只是读关键字词所在的句子,句子脱离了具体的语境,感情也就没有方法准确体悟了。
我觉得应该整体,再局部。
让学生先找出相关的段落,再聚焦在某个词句上,结合整个语境谈感情。
2.尽管是一节一等奖的课,我觉得执教老师问题设计的过多,无主次之分,内容太庞杂了。
因此学生无充分的时间诵读文本,感受文本。
处理的比较仓促。
在评课时,厉复东老师毫不讳言的说:有的老师别看这次名次进到了前面,实际上问题许多。
自己应该从前面老师的评课中提到的不足之处对号入座。
那个老师设计的的问题如下:A.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并概括出:一位__________________的母亲,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儿子。
B.品味细节:文中哪处细节最能引起你共鸣?方法:〔文本+细节+感悟〕C.涵泳语言:你觉得哪个词语味道最浓?D.探究主题:本文的主题是“母爱”,依旧“儿子的愧疚”?这四个问题设计的无主次之分,3.我认为“品味细节”和“涵泳语言”这两个环节能够合并为一个,品味细节,把握形象的过程不确实是品味语言的过程吗?那个环节合并之后,能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诵读文本,鉴赏、领悟文本。
省优质课观感2017.10.27日,我和语文组的老师到桓台听课,这是我第一次到省级优质课的现场,有幸近距离接触了省优质课课堂,亲眼目睹了省里最优秀的语文教师的风采。
这22节课,指教教师基本上以学生为本,从那个地方来看,我们庆云一中的课堂能够说和全省是同步的,不管是在理念是依旧在行动上我们不落后,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自信。
再看参赛的教师,平均年龄是33岁,最小的看起来是26岁,这么年轻就差不多走在了全省语文教师的最前面。
这一点让我们感到惭愧。
下面我分三个专题来向老师们汇报本届优质课的评课情况。
【一】阅读课:应该重点突出一个“读”字,重在基础。
〔一〕优点1.老师们都重视文本,重视了诵读,重视了品味语言,真正的把语文课上成了原汁原味的语文课。
语文课不能没有读书声,没有朗朗书声的课堂不是语文课;语文课也不是思想教育课,让学生仅仅明白对与错不是语文课的目的;语文课应该让学生明白情感的美、语言的美、让学生学习作者如何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描写事物、如何用深邃的语言阐释思想、学习作者那五颜六色的词语和句子。
语文,确实是语言的艺术2.执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阅读文本,充分的交流,展示;老师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思维变化,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千变万化,老师能够相机点拨,恰到好处,表达了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3.执教老师的差不多功都特别扎实,自身素质特别好。
比如有的老师的课堂语言特别的精炼、规范的,相比之下,个别老师存在一些无效的课堂教学语言,把平时的语言适应如口头禅在课堂上的不经意流露,引得听课老师都笑了。
4执教老师的教学方法多样化,而且比较灵活。
如:开始整体感知时,初读;在鉴赏品味后再读,而且注意与初读作比较,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二〕缺点1.有的老师目标确定不妥当,有的列出了3.4条,使得课堂学习过程中内容庞杂,太多,显得对文本的处理比较浅显,使整个课堂比较零碎,同时学生不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语文学习活动,有的一堂课学生一直在跟着老师赶任务。
有的老师明显的表现出着急,一个劲儿的催学生:快点儿、快点儿。
如此不仅文本感知不到位,而且闹了许多笑话。
有的老师学习目标不明确,让人们听了半天没听出要讲什么来。
2.有的老师满堂问,问题无主次,太零碎。
有的老师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一直问到学生答不出来为止,然后自己回答。
《我与地坛》的执教老师:史铁生对生死有何感想?从文中找出反映地坛特点的词?交流第一部分最有感触的一句话?史铁生有一个怎么样的母亲?让你最有感触的句子或词语是什么?你损害过你的母亲吗?母亲是怎么样活的?而且讲的比较多。
评委评价:喋喋不休,喋喋不休,课与人一样,单薄;不要如此挑逗学生的情感,做老师是如此的吗?俗!3.有的课仍然没有把对文本的理解放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
对文本应该先整体感知,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再重点鉴赏。
4.有个别的课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不断地离开正在学习的文本,横生枝节,旁逸斜出让学生谈文本之外的东西:有的老师展示自己的东西,不让学生展示。
如:《氓》《我与地坛》《李清照词四首》过多的自我展示,老师配乐给自己朗诵,自己展示自己写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