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我国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断推进,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引领和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并分析其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旨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包括经济制度、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等。
它强调人类社会的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而公民道德建设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展开的。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公平正义等一系列原则和目标,对公民道德建设具有指导性和启示性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强调了人的自由和平等。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个体的自由和平等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
公民道德建设就是要保障人的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和平等,提倡与他人平等相待、公平竞争的道德准则。
这种自由和平等的观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公民道德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培养。
在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指导着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行为规范。
这些行为规范涵盖了个人行为、家庭关系、社会交往等多个方面。
例如,马克思主义提倡勤劳奋进、实事求是、克己奉公等美德,鼓励公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这些道德观念的培养对于公民道德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此外,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社会责任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体的幸福是依附于整个社会的幸福。
因此,每个公民都应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马克思主义倡导关心他人、互助合作的精神,鼓励公民主动参与公益事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这种社会责任和关爱他人的价值观念,对于公民道德建设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的伦理道德碰撞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的伦理道德碰撞伦理道德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不同时期的伦理观念以及道德准则常常受到各种思想流派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理论,对于当代社会的伦理道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碰撞。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所引发的问题与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对伦理道德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社会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关注人的解放和社会公平正义。
马克思主义对于伦理道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价值观念的更新:马克思主义强调劳动者的利益和权益,提倡公平、平等和社会正义的原则,对传统的封建伦理观念进行了批判与否定。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对于当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
2. 阶级斗争与道德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阶级斗争的结果,而道德观念则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批判引发了对于伦理道德的重新反思,使其与阶级利益有机地联系起来。
3. 社会价值与个体利益的平衡: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价值的实现,但也不忽视个体的利益和自由。
这种平衡努力使得马克思主义对于伦理道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框架。
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伦理道德的碰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实践在不同的国家和社会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反应与对抗,这也引发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伦理道德碰撞的现象。
1. 价值观念冲突:马克思主义中强调的社会公平、平等和正义观念与当代社会中追求个人成功、个体主义价值观的冲突。
这种冲突常常导致伦理道德观念的不一致和分歧。
2. 消费主义与社会公德: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消费主义倾向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消费主义强调个人享乐和物质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德观念形成了对立。
3. 个人权益与社会责任:马克思主义倡导的全民权益与当代社会中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的观念之间的碰撞。
马克思主义对于个人权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式,但与当代社会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产生了冲突。
用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指导公民道德建设
用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指导公民道德建设作者:张莎莎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32期摘要“小悦悦”事件掀起了我国学术界关于社会道德与伦理问题的讨论,如何缓解当今社会伦理缺失,重建公民道德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本文利用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的基本内涵,正确认识了当今我国存在的道德缺失问题,并阐述了中国社会道德建设紧迫性与途径。
试图探索在当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合理地利用马克思主义伦理观指导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以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小悦悦公民道德建设中图分类号:B02-02 文献标识码:A1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又称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这一关于道德的科学理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另一个理论特色是它与近代“劝善的”伦理观相反,马克思主义把社会关系放在首位,这是道德理论的根本性变革,因为有了这一规定,道德理论才具有了彻底性的可能。
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的根源和本质决定了在当今社会重塑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重要性。
恩格斯曾指出,道德作为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不仅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更是经济关系的产物。
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产生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利益上的矛盾冲突,为解决这些矛盾冲突,调节社会关系,逐步产生了一些行为准则和观念,这些行为准则和观念就逐步构成了道德。
归根到底道德是人们物质生产和交换关系的产物。
“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
”(2)论述了爱情、婚姻和家庭方面的道德原则。
恩格斯认为,爱情应以男女双方的平等互爱为基础,因此决不能将它仅仅归结于性欲或体态美。
现代爱情、婚姻、家庭方面最根本的道德原则就是“互爱”原则。
浅析当下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困境与出路
会发展变化而不断完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任何一种思想和
理论,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也是在当时历史
1. 当下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的困境
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因此要不断的发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发展的脱节
展马克思主义,使其内容与时代背景吻合。实践才是检验真理
长期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创新,没有依据社会 的标准,我们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的实践,真正
Business Vision·商业视界
浅析当下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困境与出路
张志丹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四川 达州 635001)
摘要 :我国目前处在转型与变革的关键时期,思想精神的进步 2. 解决当下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困境的出路
与物质生活的充裕并没有同步前进,当下我国社会转型尤其要
2.1 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大众化
一次动摇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
1.3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宣传教育不得当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内容晦涩难懂,除了一部分专业人士 [1] 俞吾金 .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反思 [J]. 探索与鸣 ,2009
能够理解其中真谛外,大部分人民群众很难能融进去,书店中 年第 1 期。
相关书籍几乎无人问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活动不能紧跟 [2] 陈志尚 . 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J]. 理论研讨 ,2010 年第 5 期。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信仰 ;困境 ;出路
走在社会变革的前沿。马克思主义要面向大众,这是其本质属
性,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赋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社会 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实践特色与时代特色。大力开
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关系视域下的社会道德困境分析
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关系视域下的社会道德困境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社会道德困境,绝不仅限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人或某些领域中出现的道德失范行为,它是社会整体结构转型的重要体现和必然结果。
马克思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1]即是说,社会道德困境的根源在于社会生活本身的巨大变革。
唯物史观以物质利益关系为基础揭示了道德的本质,因此,探究社会道德困境的主要成因及其解决途径,不能仅仅停留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层面,而必须到社会物质生活的变革中、到人与人的现实利益关系中寻求答案。
一、物质利益关系是社会道德的现实基础唯物史观的创立使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上,即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之上。
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2]531由此可见,物质利益关系的生成是一个从人的需要到生产劳动,再到社会关系的逻辑进程。
按其本质来讲,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3]物质利益关系起源于人的需要,是人的需要的社会化,一方面反映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或者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实质就是利益关系。
人作为社会关系承担者,同时也是特定利益的主张者。
马克思认为,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他在物质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第一次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一基本问题,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正如有的学者指出:利益是马克思走出唯心史观魔谷、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阿莉阿德尼之线。
[4]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归根结根决定于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保障,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更是摆在了一个更加迫切的位置,因为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更多具有高素质道德修养的公民来推动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如何进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成为了我们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认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公民道德建设是人类社会进行正常运转的基础。
道德和法律一样,是社会秩序的重要依据,是公民行为的基本准则。
如果公民普遍缺乏良好的道德修养,就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甚至出现各种社会问题。
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
只有当每个公民都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形成社会整体的和谐稳定氛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公民道德建设是人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一个具有高水平精神文明的社会,必然会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是极其紧迫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需要采用更多的创新手段和务实举措,推动落实到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中。
通过开展各类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弘扬社会正气,助力社会和谐、促进国家繁荣。
1. 学校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
学校是年轻一代的主要成长环境,青少年时期是形成道德观念的关键时期。
学校应该将道德教育贯穿于各类教学活动之中,重视学生心灵的塑造和道德观念的引导,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学校还应该加强校园文明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成为有礼貌、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优秀公民。
2. 媒体宣传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媒体是社会传播的重要平台,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通过媒体,可以广泛传播道德模范的典型事迹,弘扬社会正气,引导公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精神文明建设}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王俊骏内容提要:文章在分析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要优化社会环境,为公民道德建设营造和谐氛围;要加强道德教育,为公民道德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要强化社会舆论,为公民道德建设引领正确的方向等解决问题的对策.关键词:公民道德建设不久前发生的"小悦悦"事件警示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迫切性.公民道德水准高低,代表着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文明程度.研究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问题,是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拓展和深化,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和发展先进文化,也有利于推动我国新时期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一,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一些好成就,但也}—些令旦道德问题.(一)道德意识较为淡漠当前,我国公民的道德意识淡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1.社会公德意识淡漠其一,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缺乏对社会公德的自觉遵守和对自身行为的规范约束,58揭阳论丛维护自己权利意识强烈,为公义务意识淡漠.其二,缺乏社会公德责任.没有以服务大众的心态来对待社会和他人,片面强调自身利益,权利,忽视社会,他人利益和自身责任,义务,表现出一种公民责任淡漠的利己主义.2.职业道德意识淡漠其一,理想信念淡漠.行业从业者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左右,对职业理想要求越来越低,缺乏正确的奋斗目标.大多数从业者把职业仅当成谋生的手段,而缺乏职业的理想,不以主人翁意识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淡忘了职业操守.其二,爱岗敬业意识淡漠.从业人员对自身的岗位专研不深,目标不明确,工作热情度不高,干劲不足,不安心本职工作,缺乏对工作的学习和进取精神.其三,诚信意识淡漠.从业人员违背行业道德,唯利是图,弄虚作假,偷税漏税,既违背诚信的道德要求,也干扰了和谐社会的逮设.精神文明建设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3.家庭美德意识淡漠其一,尊老爱幼意识淡漠.家庭成员不承担道德义务,有些成员对不能生活自理的老年人不承担赡养义务,甚至出现虐待和残害事件.对幼小儿童不是关爱为主,而是随意侮辱打骂.其二,夫妻之间关爱意识淡漠.夫妻之间的平等未能得到充分的尊重, 家庭暴力,歧视妇女,大男子主义时常发生,思想交流淡漠,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其三,邻里之间关系意识淡漠.邻里之间交流缺乏,乱占共同场地,邻里之间自私自利,纠纷不断,不利于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二)道德行为存在失范1.社会公德行为失范目前,公民的社会公德行为出现了两种趋势,大多数的公民的是参照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但也有小部分的公民没有明确的社会公德行为.不讲文明礼貌:不遵循公共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表现在不懂礼貌,不讲文明,不遵守社会公民秩序;缺乏助人为乐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危机面前,只为自己着想,不懂为他人着想和帮助,出现了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社会冷漠事件;随意损坏公物在名胜古迹等场所乱涂乱画,没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只顾自己高兴而不顾社会公用设施;缺乏对环境的保护,不断的破坏大自然却不懂得回报和珍惜,形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严重的环|污染等都是因为社会公德缺失造成的.2.职业道德行为失范在市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缺乏敬业,乐业,勤业的职业道德,缺乏对本行业的认真精神,事业心不强,没有高度的责任感;一些行业的经营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出发,出现假冒伪劣,欺诈诚信不足等社会公害,造成了道德失范,导致了"责,权,利"三者不相平衡,更多的为了自身小团体牟利,使得行业的秩序混乱.3.家庭责任行为失范家庭是一个"共同体",每个成员都有共同承担家庭责任的义务.家庭责任行为受到社会道德观念的影响,错误的引导会使家庭观念偏离正常的轨道,会给家庭造成很大的冲击,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家庭成员对家庭观念淡漠,家庭责任弱化,父母对子女不尽养育之责;子女对父母不尽赡养的义务;夫妻之间不以感情越位为耻,反以为荣,都是当前家庭责任失范的具体体现.二,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之所以出现了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评价标准多种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成为了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规范了公民道德行为,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相对统一的道德评价标准.在我们的社会中,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因此也应承认,这一道德评价标准仅为部分人所认同,还未被全社会所接受,尤其是未被自觉作为H常行为的道德规范.在我国,今天依然还有多种道德评价标准存在,有的甚至严重地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阻碍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进程.(二)道德教育滞后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体.纲要指出:"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专门机构,揭阳论丛木59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精神文明建设因而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改革开放以来,学校道德教育从观念,内容,方式都存在与社会发展不相一致之处,使得我国的道德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一,教育观念滞后.教育者往往习惯于把德育智育化,即把道德内容理解成纯观念,纯知识的东西来传授,忽略了其中包含着的信念追求内涵和实践精神,从而使不少学生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知行脱节.第二,教育内容滞后.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大纲和课程设置多以智育教育为核心,缺乏一套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德育传授体系,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盲目性和随意性,教育者常采用生硬,机械的灌输方式,脱离学生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的实际,提出种种不切实际的要求.第三,教育方式滞后.方式单一化,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问题,道德教育为主的德育课死记硬背,不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和检查而进行的被动培养. (三)惩戒机制薄弱其一,惩戒力度不够,难以产生震慑.目前我国对公民道德失范的处罚手段有限, 处罚力度不够,难以对道德失范者形成震慑作用.在道德惩戒上,重教育轻管理,重劝导轻约束,重扬善轻抑恶,最后形成了要求多,做到少;要求高,收效小的相悖状况.其二,惩戒依据不足,有法律空白.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制不健全,尤其对某些违背道德范畴的行为缺乏相关的法律加以惩处以弥补道德舆论力量的不足,形成了违法却无法惩治的局面.如,随意虐待动物的行为,随意损坏社会公共环境的行为,随意上不良网站的行为等,都没有相关法律来加以约束和惩罚,出现了法律的空档,客观上助长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60揭阳论丛(四)多元文化影响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成为了当今世界三大主要趋势.这三者既相互影响,又互为联系.在这三者中,文化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有着促进作用,同时也有错误,腐朽的思想冲击着我国的文化形态.文化多元化为社会发展带来正面效应,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负面效应,尤其在外来文化的涌入中,西方消极文化对我国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和负作用,导致个别人的价值取向发生偏向,道德观念发生倾斜,对社会缺乏责任感,回避理性思考等.三,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对策思考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不断提高的现实需要.它不仅需要道德核心价值的支撑和柔性规范的指导,也需要法律,制度等刚性规则来制约.(一)优化社会环境,为公民道德建设营造和谐氛围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保障,优化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能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拨展.1.优化政治环境,建立民主法治的政治体制优化政治环境的基本特征是政治民主,法制健全,政治民主即广大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能充分体现个人意志,参政议政精神文明建设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和监督行政的渠道通畅.法制健全即拥有完善的法制体系,真正实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才能出现人民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才能构建和谐;才能有利于公民道德的建设.2.优化经济环境,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市场经济秩序是一个国家经济环境发展好坏的重要尺度,是经济资源合理配置,平衡市场主体利益的基本前提,也是规范,约束人们行为的必要氛围.纲要指出:"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段话表明公民道德建设必须适应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说明良好的经济环境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因为,有序的市场体系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公平,有序的经济环境可以促使个人实现道德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的原则,促使个人实现道德觉悟,认同经济原则中的道德规范,实现个^,行为的自觉调节.(二)加强道德教育,为公民道德建设奠定坚实基础1.明确道德评判标准明确道德标准有利于分清社会道德中的对与错,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构建和谐社会.为此,要把荣辱观作为道德评价标准.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一个人只有分清楚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才会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风尚.道德思想上明辨善恶,才能使得一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才能确立起人人皆知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准则."八荣八耻"作为道德评价标准,指明了正确的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知荣弃耻的道德共识.2.强化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是道德教育中的基础环节,是维护社会秩序,调节人际关系的最基本的需要,也是人们社会生活最基本的需要.社会公德状况是社会风貌的窗口,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水平的综合体现,强化社会公德教育,形成普遍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建设良性的社会循环过程.(1)把荣辱观教育摆在社会公德教育的首位荣辱观是对社会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的集中体现,是人们明是非,区善恶,分美丑的道德标准.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有正确的荣辱观,确立了正确的荣辱观就能"知荣",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社会褒扬什么,倡导什么,从而使个体追求荣誉,获得尊重-使个体身心和谐发展.有了正确的荣辱观就会"明耻",羞耻就是一种内心的愤怒,对羞耻的愤怒来自于对非正义,不道德行为的理性抗拒.有了羞耻心人们才能知耻,才能自律,才能自觉的在实践中做到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2)把法纪教育作为社会公德教育的基本点社会公德意识的养成除了靠个人主观的自觉性外,还应发挥"他律"的约束作用.法律和法规是国家制定的行为规则,包含着国家对人们应该作什么,不应作什么的明确规定,遵纪守法本身也是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基本.法律把社会公德进行劝戒,约束难以奏效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缺德"行为,纳入法制规范调整的范围,是对道德规范的强力补充.法纪教育除了要让人们知道守法的重要性和"违德"与"违法"的界限外,揭阳论丛61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精神文明建设还要让人知道违法的严重后果,从而警戒自己的行为,由他律引起自律.3.注重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包括的范围很广,所有社会从业人员都有自己所处行业的职业道德.如行政道德,军人道德,司法道德,商业道德,教师道德等等.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服务,这些服务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同时,职业是社会的窗口,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反映社会的道德风貌,因而,抓好职业道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又一关键环节.(三)强化社会舆论,为公民道德建设引领正确方向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及文学艺术的舆论引导作用,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及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有益经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针对当前道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深刻全面地表达公民的道德要求;以发人深省,生动活泼的新闻宣传形式,在全社会营造公民恪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的良好舆论氛围.1.规范舆论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对新闻工作的一贯要求,也是一大政治优势.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新闻工作肩负着引导舆论的重要责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舆论指导,舆论宣传,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自觉62丰揭阳论丛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通过舆论宣传和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使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2.发挥舆论作用,行使舆论的监督职能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旗帜鲜明的批评背离社会主义道德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有利于扶正祛邪,弘扬正气.对消极腐败现象进行批评和揭露,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舆论监督主要是通过批评报道形式展开,对社会丑陋和不符合社会道德的言行加以曝光,使其受到舆论谴责,并对大众产生警示与教育作用,同时也是对当事者的舆论惩罚,对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3.加强舆论管理,树立舆论的社会责任加强舆论管理就是不能放任自流,主动放弃对舆论阵地的占领,针对舆论当前存在的问题,舆论管理的首要目的就是要通过管理与教育,引导,树立舆论的社会责任.树立舆论责任其实就是强化舆论人的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就是要让舆论很好地担起公民道德建设"引导者","吹鼓手","裁判员"的责任,使公民道德建设有序发展.作为舆论管理要朝着更加公开,开放,透明的方向前进,不断地,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时准确地报道传播信息.作者系中共揭阳市委党校讲师责任编辑:李奕珊。
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探析
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探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新时代下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新时代下,我国需要更加注重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以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本文将从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几个方面进行探析,希望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共同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贡献力量。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公民道德建设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在新时代下,我国正面临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巨大挑战,公民道德建设更加凸显了其重要性。
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文明的基础。
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只有建设了健康向上的公民道德,才能够促进社会风气的良好,带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公民道德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需要。
在新时代下,我国的治理已经从单一社会管理转变为全面治理,需要基于公民道德的建设,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责任的体现。
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地对社会负责,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尊重他人,这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在新时代下,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些人的利己主义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忽视了社会价值观念,导致了社会的道德沦丧。
社会风气不纯、不健康。
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正在侵蚀社会的根基,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和动荡。
公共道德观念不够强烈。
在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中,一些人没有顾全大局,只考虑个人得失,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
一些公民的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在社会生活中,一些公民的道德行为不够端正,导致社会的不安和不稳。
三、解决方法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
作为国家的基础教育工程,公民道德教育应该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从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使之成为合格的公民。
如何看待道德困境,出路何在(精品文档)_共3页
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对于现在生活中的一些不道德事件造成的道德困境,出路何在?对于目前而言,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学生开始,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培养出具有高素养的新一代。
尤其是大学生,这些人即将踏入社会,更应该加强教育。
大学时期是个体道德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很大。
加强道德修养,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做一个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人,是社会和全体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大学生要认真学习道德理论,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准确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培养正确的道德判断力。
增强道德责任感,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当以新一代大学生为标准的新一代社会公民出现时,当他们的数量足够强大时,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道德困境。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
假如一个人生活在只有他一个人的世界中,就不会存在道德和法律了,因为道德和法律本身就是约束人们而存在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生活在一个只有他自己的大山中,就不会有道德可言,没有什么去约束他,他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做任何他想做的事。
因为人是社会型生物。
走出道德困境,离不开传统美德。
人类道德发展具有内在的规律性。
人们的道德修养也有其客观要求,都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的传统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面。
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国传统美德的精华部分,为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例如,现代人会陷入很尴尬的道德困境。
一方面要为了生存去工作挣钱,又要善待自己周围的亲人,我国出台了法律,就是子女必须完成陪伴老人的义务,这从道德就上升到了法律的层面。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背景与逻辑理路
E -m a il : xzzk666@新路求索酣iphisr 道德建设的^背景与逻辑理路I〇耿鹏丽马晓亮摘要:适应国际国内大背景的变化,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华优 秀传统美德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理论背景,以满足社会全面进步和人全面发展为必然要求,以期实现从理 想信念到价值理念,再到道德观念间的有机统一。
同时,还要遵循以理想信念为基础、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 人民服务为核心,以及以道德实践为检验标准的生成逻辑,致力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 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公民道德建设体系化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背景;生成逻辑;价值逻辑2019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 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继2001年党中央 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之后,对公民道德建 设提出的新要求与新指导。
作为继续推动公民道德建 设、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纲领性文献,掌握新时代公民 道德建设的理论逻辑,这是当下社会对道德建设的客 观诉求,也是对社会中一些既存问题的现实回应。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背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求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 时代产物,是对当下社会发展对道德要求的一种客观 回应,也是满足每一个公民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提升自 身道德素质的诉求。
所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既有 建设的理论渊源,也有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最终旨归。
1.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渊源公民道德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兼顾 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
立足理论基础,关注当下,面向未来,这是公民 道德建设的纵向思维和发展诉求。
第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承载的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是一种道德缘起。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指导无产 阶级斗争的科学理论,从发表时就发声:“代替那存在 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 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 由发展的条件。
公民道德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加强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道德失范的事件一次又一次的刺痛人们的心灵,官员的以权谋私、腐 化堕落,企业的制假贩假,教师的虐待儿童,路人的见死不救……于是人们惊呼:我们的社 会已经道德失守,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拯救国人的道德,拯救他们的灵魂。为什么我国道德 领域会存在诸多问题?
一、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的现象
3、增设青少年社工服务机构
三、惩恶扬善制度
原因分析:在我国市场经济大发展、大繁荣期的浪潮中,不断滋生恶善不分、真假不辨的消极 现象,导致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道德严重滑坡、道德行为失范。究其原因,是当 前我国社会缺失完整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公民个人道德行为失范时,也没有是非善恶伦理标 准尺。同时,我国现实社会生活中公民道德行为规范不健全,也是导致公民伦理道德意识弱化, 使其道德行为混乱无序。
(二)、存在职业道德失范的现象
“职业操守是公民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市场经济体来说,拥有一批有信仰、遵守职业操守的是 每个公民必须的。就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而言,公务员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失范,直接反映社会伦理道德 秩序尺度,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文明程度
①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有所滋长 一些公民缺乏信念,不讲奉献,只求索取,把伦理道德看成是软的,把钞票看成是实的,把政治看成是空 的,而把权力看成是硬的,社会上形成了不谈伦理道德,要抛弃空的,捞到实的,抓住硬的,还有些公民 甚至把理想和前途看成是‘有利就想,有钱就图’。
(三)、存在家庭责任淡化,学校德育教育严重滞后的现象
①家长对庭诸多,许多三代、四代同堂的家庭,孩子好似“小皇帝”, 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再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使子女们形成了 任性、放纵、骄横、自私、冷淡、孤僻、怕失败、怕挫折等不健康心理素质,淡薄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 影响孩子的成长。
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紧迫性及出路选择
p e e t T e s c a p o u t e p w rh sb e r g e s d fr r in f a t , a d as h o ls l i g sa d r mp e e r a - r s n . h o il r d ci o e a e n p o r se wad s i c nl v o g i y n l ot e p pe ’ i n tn a d i rv d g e t e v
项长期 而紧迫的任务 。 …具 体而言 ,公 民道德 建设 的 紧迫 ”
性 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 ,经济 全球化进 程 中带来 的文 化多 元化 是加 强公 民道德建 设的外 部环境 。当今 时代 ,经 济 全球化 进程 不 断 加 快 ,各国之间 的交往 活动 日益频 繁 ,联 系 日益 紧密 ,依
荡 。我 国的改革开放 和 社会 主义现 代化 建设也 有 了进一 步
的发展 ,生产力水 平 有较 大提 高 ,人 民生 活水 平也有 了很 大的改善 。众所 周知 ,社 会 的进步 不仅要 以一 定 的物质 文
明建设为基础 ,还必 须 以精 神文 明 的进步作 为支 撑 ,而精 神文明的进步在很大 程度 上则依 赖 于整个 社会公 民道 德素
k e a e wi u c n mi e e o me ti e n w p r so e o ei o t n r b e n u g n e d t e s v e O T e u - e p p c t o re o o c d v l p n n t e i i n ft mp r tp o l msi re t e b o l d n W. h r h h e o d h a n o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的道德困境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的道德困境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道德困境也日益显现出来。
在当代社会中,许多人面临道德选择的难题,纷纷探讨如何在矛盾重重的社会环境中保持道德标准。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的道德困境进行论述,同时探讨如何应对这些困境。
一、马克思主义与道德观念马克思主义对道德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与社会经济形态密切相关的产物,是阶级斗争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道德往往被利益关系所扭曲,导致道德困境的出现。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解决道德困境需要消除私有制和阶级差异,通过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来实现。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将不再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道德行为将更加自发和真诚。
二、当代社会的道德困境现代社会的道德困境表现多样,以下列举几个典型例子。
1. 利益至上的伦理困扰在当代社会,经济利益往往成为许多人行为的首要考量。
追逐利益导致人们关注自身利益而忽略了社会公益和道德伦理。
这种伦理困境在商业行为、政府决策和个体道德选择中普遍存在。
2. 道德虚无主义的冲击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逐渐多元化和模糊化。
这种相对主义的道德观念使人们很难确定一套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导致道德困境的出现。
3. 人际关系的道德考验现代社会充满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人们在面对亲情、友情和爱情时经常陷入道德困境。
例如,亲情和事业之间的冲突,友情和道义之间的抉择,以及道德原则与个人感情之间的平衡等等。
三、应对道德困境的思考面对当代社会的道德困境,我们可以借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应对。
1.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播。
通过教育和宣传,向广大人民群众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2. 推动社会公平正义马克思主义强调消除社会不平等和阶级差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通过改革制度,缩小贫富差距,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从根本上解决道德困境。
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探析
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探析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公民道德建设也逐渐成为社会中的一个热点话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的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公民道德建设的目的。
公民道德建设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水平,提高公民的品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它包括法律、道德、文化和组织等多方面的内容。
公民道德建设不是一时之功,而是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
其次,我们需要深思熟虑地制定科学的公民道德建设方案。
实现公民道德建设,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方案。
政府、社会机构和个人都应该参与其中。
政府应该注重宣传和普及一些基本的道德知识,建立道德评价制度,加强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工作。
社会机构应该加强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个人则应从自身出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践行公民义务等。
再次,我们需要加强道德教育的力度。
道德教育具有普遍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它涉及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道德标准以及道德行为等多方面。
我们应加强对公民的道德教育和引导,尤其要在学校和家庭方面加强。
学校应该制定科学的道德课程和教育方案,营造浓厚的道德氛围;家庭则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素质和自我意识等方面。
最后,我们需要注重道德建设的实践成效。
公民道德建设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而是基于实践经验和成效来证明的。
我们应该注重道德建设行动的实际成效,注重实现预期效果,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才能使公民道德建设取得更有效的成果。
总之,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关键是要认识到其紧迫性和必要性,深入探究其方向和目标,坚持创新和改革,同时加强道德教育和实践的成效,才能不断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并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情怀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联
马克思主义情怀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联马克思主义情怀与公民道德建设息息相关,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不仅关注社会经济问题,也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价值观。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情怀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情怀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意义以及现实意义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情怀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情怀以实现共产主义、人类解放为最终目标,呼吁个体追求全面自由和自我完善。
这种情怀以人类解放为核心,要求人们不仅要有物质上的满足,更要关注个体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境界。
这种情怀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马克思主义情怀强调人的自由和解放。
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在于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
马克思主义情怀对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价值追求的指导,鼓励人们尊重和保护他人的自由,提倡平等和正义,消除社会不公,推动社会向更加自由和平等的方向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情怀强调人的自我完善。
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在于培养每个公民的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
马克思主义情怀通过强调人的自我完善和人类解放,要求个体从内心深处培养积极向上的道德追求和良好的品德修养,积极倡导勤奋、诚实、正直、友善等积极向上的道德行为,助力公民道德建设的实现。
二、马克思主义情怀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意义马克思主义情怀对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情怀提供了道德建设的价值追求。
在马克思主义情怀的指导下,公民道德建设强调了人的全面自由和自我完善,强调平等、正义等价值,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目标导向。
其次,马克思主义情怀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在于培养公民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以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一体化。
最后,马克思主义情怀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马克思主义情怀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强调的人的解放使每个个体在社会中都能够享受平等的机会和公平的待遇,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动力和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下社会道德失范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下社会道德失范问题推荐文章关于五查摆五强化个人问题清单热度:五查摆五强化个人问题清单热度:四风问题集中解决调研报告范文热度:讲道德有品行突出问题热度:艰苦奋斗攻难关查摆问题心得体会热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就。
然而,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经济实力强,物质财富多,更应该是社会和谐、国民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精神文明国家。
可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道德状况不仅未达到这一标准,而且近年来多个领域出现了一系列冲击道德底线的事件,社会道德失范问题比较严重。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探讨转型期中国社会道德失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
一、社会道德失范问题产生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认识运动中,有一个辩证的发展的过程,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不断深入,永恒发展。
据此,社会道德从理论规范转化为社会实践存在着一个完整的认识运行系统,并且这一系统正常运转需要具备一定要素,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实践——认识——实践的飞跃。
社会道德系统有三大基本要素即社会道德规范、社会道德意识和社会道德实践[1]。
社会道德系统持续运行的条件是三大要素同时存在,相互关联,连续作用,如图1所示。
图1展现了社会道德系统的循环运行机理。
首先,需要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总结和确立与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相符合的道德规范;其次,社会主体要能真正认识和认同道德规范,并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主动践履这种规范;再者,一方面社会主体的道德实践活动使道德规范的现实效力得到彰显,促进主体更加主动地去认识和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另一方面道德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和深入,必然会对道德规范提出更高、更广泛的要求,从而推动道德规范的进一步完善。
这样,社会道德系统就能够良性运转,如此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社会道德实践过程中的展现。
根据社会道德系统运行的一般机制和原理,我们可以分析社会道德失范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
公民道德建设挑战与应对
公民道德建设挑战与应对一、改革开放以来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成就及经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公民道德建设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1)公民道德建设理论不断创新。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理论必须先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对公民道德建设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理论上实现了不少新突破。
____年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概念。
____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____年江泽民同志深刻阐明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同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仅提出了“公民道德”的概念,而且阐述了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处理好的六大关系,并以“三德”建设为重点。
____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将个人品德纳入了公民道德建设之中,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这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表现了我们党对公民道德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在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2)公民道德建设工作体系逐步形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政府从组织、内容、活动载体、评估等方面,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公民道德建设体系,将公民道德建设落到实处,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从组织上看,____年成立了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宣传部设有宣教、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宣传等机构,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从内容上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规定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并明确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具体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增加了个人品德的要求。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困惑问题及对策
The Problems in Chinese Citizens' Moral
Construction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 作者: 孟昭阳[1]
作者机构: [1]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三门峡,472000
出版物刊名: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86-88页
主题词: 公民;道德困惑;道德教育;道德建设
摘要:由于受东西方文化交融、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等诸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在公民道德建设领域普遍存在着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混乱、非道德主义泛滥和道德知行分离等道德困惑问题.为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就要着力加强公民的道德心理培养,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积极塑造公民道德个体的主体人格、主体意识等,并把公民道德建设与全面提升公民素质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与法制管理结合起来.。
略谈当今中国的道德困境与道德建设
略谈当今中国的道德困境与道德建设传统中国是异常重视伦理道德的国度,以德治国曾经长期主宰着中国思想。
然而,自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着“失根”的危机,道德观念发生着剧烈地转型,当今中国社会更是陷入了“道德乱象”的困境。
2011年发生于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可谓指戳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底线,不少人感叹中国已走入了道德荒漠。
面对当今的道德困境,中国的道德建设从何谈起?本文正是希望将“小悦悦事件”作为切入点,对之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标签:小悦悦事件道德困境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正文“道德”一词,最早可见于老子著作《道德经》。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道德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并因阶级的不同而殊异。
“道德”,也就是一个社会所共享的行为准则与规范,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传统中国是道德社会,古代中国的道德意识,也基本由儒学型塑而成。
儒学倡导“君子人格”与“道德之治”。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译注?先进篇第十一》),“君子人格”实际上寄托着儒家“以德治国”的政治抱负与治国理念。
但是,自近代以来,传统的“德治理念”遭到了毁灭性的颠覆,“法治”一跃而上取代“德治”思想,传统道德也就随之动摇。
旧道德经历了几乎全盘性的毁灭,但是新道德却没有随之应运而生,使当代中国呈现出“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交织的现状。
旧道德的紊乱与残存,新道德尚在襁褓之中,使得中国社会陷入了“道德乱象”的困境。
而这种“道德乱象”之根源,在于如何处理传统道德与现代性的冲击。
2011年10月13日,在广东佛山,一位2岁的小女孩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
在七分钟之内,居然18名路人都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未施与援手,最后被一位拾荒阿姨所救。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抢救无效离世。
(以上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该事件在舆论上掀起轩然大波,人们指责18个路人漠然无情,也指责肇事司机开车不小心,也有人指责女孩父母看管不力,但是无论是指责哪一方,都直指中国社会的道德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我国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困境与出路【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加强和深入,中国进入新一轮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和转型期。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因整个社会在价值判断上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迷惘,从而陷入无法回避的道德困境,现代性和传统价值观的相互冲击构成了我国当代公民道德建设困境的具体表现形式。
要克服当前人们所面临的道德困境,追寻道德理想的现实路径,必须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关键词】社会转型;道德困境;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2011年党中央正式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初步构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多年来,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在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进程中坚持理论创新,提出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措施,彰显了党中央对加强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是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
论基础的关于道德的科学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观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它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物质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道德作为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反应。
恩格斯说:“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永恒的道德、超阶级的道德是没有的。
但是,为了保证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需要有一些大家都能接受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儿童,尊敬长辈,讲究卫生,反对流氓、盗窃行为等。
尽管这些道德准则并非道德中最本质的方面,而且在阶级社会中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毕竟起着约束不同阶级人们行为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观是科学的,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然而,当下我国仍然面临着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困境。
在我看来,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发展还未达到与人们理想的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水平,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识还不够深刻,或者说是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从而导致了我国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遭到了众多质疑。
二、当下中国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诸多困境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道德观认为,“道德的变化由经济关系的变化
引起同时并受相应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并促进了我国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了我国综合国力。
但是,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滞后性、局限性,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价值观念的迅速转变,使得人们常常面临着价值信念和道德观念的矛盾冲突,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在制度和法律方面还有不完善之处,以及历史遗留的封建的、资本主义腐朽消极的思想意识的影响,引发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危机与困境。
从去年“毒奶粉”、“瘦肉精”、“小悦悦”、“地沟油”等道德底线失守的案例扑面而来,到今年“强奸猥亵幼童”等恶性事件的频繁发生,种种道德缺失现象的显现,不难发现我国当前社会生活中一些领域、一些地方的一些人依然存在着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诚信缺失、道德冷漠、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的现象。
正因一系列道德缺失现象的凸显,使得社会公众对于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呼声愈发高涨,希冀我国早日走出公民道德建设困境的愿望愈加强烈。
另外,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一系列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也再一次引起了社会公众对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广泛关注。
三、我国走出公民道德建设困境的多元对策
当前,我国处于新世纪的发展新阶段,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但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想早日走出公民道德建设的困境就必须要从这一现
实出发。
一是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公有主体还是私有主体的经济制度决定了道德这个上层建筑的优劣。
社会经济状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直是在前进的,道德相应地也是历史发展和前进着的。
恩格斯预言只有在阶级对立消失的未来社会中,道德才会从阶级道德发展为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道德,这是道德发展的历史趋势,也体现了道德的进步性和规律性。
人类道德的发展进步是主流,不克服和改造资本逐利的本性,不消灭人剥削人、尔虞我诈的社会制度,人与人的关系必然处于紧张对立的关系之中,就无法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谈到了“制度自信”这一新观点新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包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仅能造就公平与和谐,也能使得社会主义道德先进于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道德。
二是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
道德作为上层建筑,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我们所进行的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我们所培养的具有高素质公民,是“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在全社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全民族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信仰、对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任、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能够有效地增强公民道德水准。
核心价值
观的作用在于最大限度地凝聚全体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共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
在当代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道德,才能够真正教育人民崇尚真、善、美,提高其道德素质。
三是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为我国当代的公民道德建设困境谋出路,就是要使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道德都能够得到改变和提高。
社会生活主要有社会公共生活、职业活动领域和家庭生活领域等三个方面。
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一个社会的风气好坏,都集中体现在这三个社会生活领域中。
因此,它们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内容,覆盖了我们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
集中力量抓好这三方面的道德,有利于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
四是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开展群众性道德教育,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运用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手段。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旨在改善社会道德状况,走出公民道德建设的困境,提高全民道德素质,减少社会丑恶现象的一系列认识、实践活动。
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在新时期加强道德建设教育,借助法律法规的保障力量,采取多种有效方法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鼓励先进,引导亿万人民积极向上。
五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关心、支持和正确
引导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在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亿多,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内容,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素质,培养道德情操,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六是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导向。
判断一个事情的好坏对错,总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在我看来就是道德。
对任何国家和民族来说,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在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素质的过程中,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道德,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特殊意识和行为,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伴随人类产生,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历史文化的进步,道德也随之发展和不断前进,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当下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道德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起着重要作用,对于目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
诸多困境,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深入分析当前道德建设状况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已彰显了我们党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为寻求道德理想路径所作出的努力。
另外,我们每个社会成员应当自觉提高自身的道德觉悟,加快我国走出公民道德建设困境的步伐,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早日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樊华.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社会的道德现状[j].传承,2009(3).
[2] 章海山,罗蔚.伦理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吴奕新.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 刘雅伦.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华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