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第2课时 同步测试 苏教版必修三 (1)

合集下载

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每课一练(苏教版必修3)

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每课一练(苏教版必修3)

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每课一练(苏教版必修3)(建议用时:45分钟)[双基题]1. 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 .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 .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 .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D .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2 .(原创题)如图表示某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

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则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B .图中ab段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图中的c、d点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C. 曲线表明:该种群的数量变化不受种群自身密度的制约D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3.A—某区域中a、b、c、d四个生活习性相近的种群,若环境因子由A(以L 表示)逐渐变为B(以表示),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a种群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定向改变B. d种群数量较以前会有所增加C. a、d两个种群间将消除竞争关系D . d种群生物性状更适应B环境4•如图是对某地区某种动物的种群结构调查结果,其种群发展趋势是()A .总能量将增加B .环境阻力不变C •种群密度下降D •保持稳定型增长5. 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的种群数量为N o,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的增长率a =1.3且保持不变,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A . 1.3N oB . 1.69N oC . 2.3N oD . 5.29N o6.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 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 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 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以为负值C .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 .相同的种群K值也可能不同7.时闾(2014江苏五校联考)如图所示为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的种群增长曲线,其中最可能表示因种内斗争加剧而限制鼠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段是()A • ABC • CD&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A •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B •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 •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D •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计数10・如图所示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是。

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同步自我小测: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同步自我小测: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自我小测1.“S”型曲线和“J”型曲线是反映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下列属于“S”型曲线形成条件的是()A.食物(养料)充足B.没有敌害C.没有竞争D.资源、空间有限2.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较大C.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3.(2013·江苏小高考南通模拟)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A.100只B.200只C.300只D.400只4.下图是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生长曲线图。

试分析在曲线中哪段表示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A.EF段B.DE段C.BD段D.CB段5.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酵母菌菌种和无菌马铃薯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 mm×2 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时,在资源和空间充裕的环境中,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________,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4)试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生物群落的构成 同步测试 苏教版必修三 (1)

3.2  生物群落的构成 同步测试 苏教版必修三 (1)

3.2 生物群落的构成同步测试苏教版必修三1.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解析】在该题的四个选项中,A、B、C项虽然包括的生物种类依次增多,但最终也没有包括全部生物。

因此,都不属于生物群落。

其中C项虽然提到了大型真菌,但还有小型真菌以及其他菌类等微生物没有提及。

【答案】 D2.(2012·大纲全国卷)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解析】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现象,故B正确。

【答案】 B3.下列有关物种丰富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数量越多则物种丰富度越大B.物种丰富度指某种生物个体数所占的比例C.一定面积上物种数目越多,则物种丰富度越大D.物种丰富度与生物多样性的含义一致【解析】根据公式:D=Sln A,所以S越大,D越大。

【答案】 C4.下图是生态位关系图,其中完全符合“竞争不对等且乙的生态位空间有较大比例被共占”的一组是()【解析】生态位重叠是两种生物在同一资源上的相遇频率,一般而言物种之间的生态位只发生部分重叠,在重叠的生态位部分往往发生竞争排斥作用,D选项中乙的生态位较窄,重叠的部分占其一大部分。

【答案】 D5.(2013·南京期末)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

研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图甲、乙所示)。

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到相对湿度的影响,飞蝗的发生量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

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________,蛙与飞蝗的关系是________。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课时2)(1)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课时2)(1)

3.1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第2课时) 学案编号13编制:程方艳 审核:张同省 校对:王曼【学习目标】1.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3.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自学质疑】1.种群增长的“J ”型曲线成立的条件?增长情况?N t =N 0λt N 0 :含义? λ:含义?在此过程中增长率如何变化?2.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 出现的原因: K 值:又叫?k/2处:此时种群增长速度?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是否总能稳定在K 值?为什么? 在此过程中增长率如何变化?【矫正反馈】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生态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关于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有曲线图和数学方程式,下列关于种群“J”型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数学方程式模型可表示为:t 年后种群数量为N t =N 0λt (第二年的数量为第一年的λ倍 )B .K 值是固定的C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 .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2.从理论上分析,草原灭鼠应注意避免鼠群增长曲线处于“S”型曲线的 ( )A .即将增长的水平B .1/4K 的水平C .1/2K 的水平D .K 的水平 3. 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 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 .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 ,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C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 .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4.下种群的增长曲线。

曲线⑤是对照组,④保持恒定酸性,其余分别是每3h 、12 h 、24 h 换一次培养液。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平均增长率越大B .造成⑤的K 值较小的原因有资源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 的变化等C .K 值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D .曲线②表示每12 h 换一次培养液,曲线①表明资源基本不受限制5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右图甲曲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右图乙曲线)。

3.1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第3课时 同步测试 苏教版必修三 (1)

3.1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第3课时 同步测试 苏教版必修三 (1)

3.1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第3课时同步测试苏教版必修三一、选择题1.欧洲极品海水鱼类——地中海鳎鱼,目前在威海市人工育苗成功。

该种鱼个大肉厚、体形修长优美,肉质具有特殊微妙的甜味,十分适合在我国南北方大面积推广养殖。

在威海市水产研究所有8个池塘,其中6个池塘养的是鲫鱼,另外2个池塘养的是地中海鳎鱼,那么,这8个池塘里的鱼是() A.一个群落B.一个物种C.两个种群D.八个种群【解析】6个池塘中的鲫鱼,虽是同一个物种,但由于存在地理隔离,不能完成基因交流,故属于6个种群,同理,2个池塘中的地中海鳎鱼为2个种群。

【答案】 D2.下列可以称种群密度的是()A.崇明国家森林公园里的全部植物B.山溪型河流瓯江里的所有甲鱼、石斑鱼C.1平方千米草地中的害虫数量D.千岛湖岛屿上每平方千米红嘴相思鸟为26只【解析】种群密度指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

A选项、B选项及C选项涉及的生物都不止一种生物即不属于同一种群,不符合种群概念,更谈不上称为种群密度。

【答案】 D3.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曲线Ⅱ,出生率如图中曲线Ⅰ,则在哪一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最大()A.a B.bC.c D.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当出生率> 死亡率时,种群密度不断升高;当二者相等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当出生率<死亡率时,种群密度下降。

通过观察图像,当超过c点之后,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开始下降,故在c点时种群个体总数达到最大。

【答案】 C4.下列关于生物种群的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B.人口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目C.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D.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区别【解析】影响种群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区别,种群出生率主要是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制约,而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除一定的自然条件外,人口政策、人们的生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口出生率。

3.1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同步测试 苏教版必修三

3.1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同步测试 苏教版必修三

3.1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同步测试苏教版必修三1.(2012·周口检测)下列生物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各样高大的树B.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C.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大葱D.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不同年龄的棕头鸥【解析】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包含不同年龄的个体。

各种各样高大的树,全部雄鸟和雌鸟,一块菜地上大白菜、大蒜、大葱都包括了许多物种,所以不能叫做一个种群。

【答案】 D2.下图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三个不同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简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人口仍将快速增长B.甲地人口总数一定比乙地和丙地多C.乙地和丙地人口都将迅速增加D.三地人口中性别比例都出现较大偏差【解析】据图示判断甲地为增长型,乙地为稳定型,丙地为衰退型。

因此甲地人口将快速增长,但总人口数不一定比乙、丙两地多。

图中显示男女性别比例基本为1∶1,没有较大偏差。

【答案】 A3.假如要调查一块农田中某种鼠和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你将分别采用什么方法()A.样方法、样方法B.标记重捕法、标记重捕法C.样方法、标记重捕法D.标记重捕法、样方法【解析】理解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的特点和适用对象,将题中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分析。

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

(1)通过计算若干样方中某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数,然后以其平均密度估计种群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称为样方法,该方法常用于对植物密度的调查,在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时,也可采用样方法。

(2)对不断移动位置的动物,直接统计个体数量很困难,可以应用标记重捕法。

【答案】 D4.(2012·烟台高二期末)下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K值是不变的B.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C.假设这是一个鼠的种群,可通过降低K值,来减少鼠害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解析】种群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K值是不同的。

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第1课时同步测试苏教版必修三(2)

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第1课时同步测试苏教版必修三(2)

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一一种群第1课时同步测试苏教版必修、选择题1•一片牧场有8户居民,其中6户养了绵羊,2户养了山羊,共构成了几个种群(A . 1个种群B . 2个种群C. 8个种群D. 6个种群解析:种群是指同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判断时要符合"同种”和两个标准。

答案:B2•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A •一定地区单位面积内的杂草数量B .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鲢鱼数量C .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D •一条河流中单位体积内的鱼数量解析:A项杂草不属于种群的概念;B项为水体生物的种群密度;C、D两项的错因同答案:B3•下图为某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推测其年龄结构应为增长型B .其年龄结构较接近稳定型C •该区的人口迅速膨胀D .该区的未成年人口比重较高解析:据图可知随时间推移,出生率略呈上升趋势,而死亡率下降,所以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未成年人口比例高,人口会增加。

答案:B4•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 .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是固定不变的B •隔离使种群内的个体间停止基因交流,各沿不同方向改变C .年龄结构是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D •从种群特征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种群的出生率解析: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要受环境中许多因素的制约;隔离使同一物种的不同种)全部A项。

一出牛率时间(年)群的个体之间停止基因交流,由于所处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不同,导致各沿不同方向改变;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种群的年龄结构;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实际上是通过直接控制人口的出生率来限制人口数量的增长。

答案:B5 •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A •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以及其他生物B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C .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D .一块棉田中的全部蚜虫解析:该内容考查种群的概念,其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同种生物、同一地点、总和三个方面。

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同步测试苏教版必修三(2)

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同步测试苏教版必修三(2)

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一一种群同步测试苏教版必修三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种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没有迁出和迁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的数量一定增长B .对捕捉器具有条件反射的动物种群,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 .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一定大于衰退型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D .种内斗争有可能导致种群均匀分布解析:选C 种群数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出率和迁入率决定,当没有迁出和迁入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种群数量一定增长;动物如果对捕捉器形成了条件反射,则不利于再次捕获,故不能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如果食物分布均匀,种内斗争会使种群均匀分布;不同种群中的各个年龄层次的个体数量没有可比性。

2. (2014长春调研)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量为X i、X2、,X n,则样方内生物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为(X1+ X2+ , + X n)/nB .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C .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D .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标志个体数X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解析:选D 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标志个体数X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

3•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如右图)分析正确的是()迁入汗屮A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种群¥B .“ 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和迁出率數秋•岀世率p11C .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解析:选C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型增长的种群中依然有死亡率;图中a指的是性别比例、b指的是年龄组成,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图中c指的是种群密度,而种群密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波动。

4.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下图。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3.1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习题(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3.1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习题(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季节中有较大差异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C.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D.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不是种群密度解析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如秋冬季节与夏季相比,蝗虫的种群密度有较大差异;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在同一环境下差异很大;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是种群密度。

答案D2.某一生物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少,成年和老年个体较多,此种群的年龄结构及其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可能是( )A.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B.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C.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D.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解析年轻个体非常少,成年和老年个体较多,此种群的年龄结构应为衰退型,其出生率应小于死亡率。

答案B3.下列有关样方选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样方数目一定为10个B.一般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样方的大小一般为1 m2C.样方的大小和数目是固定的D.对乔木的调查取样与双子叶植物的调查取样完全相同解析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样方的选取并不是固定的,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样方大小一般为1 m2,而调查乔木的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应更大一些。

另外样方的数目也不是固定的,一般来讲,所取的样方数目越多,调查结果越可靠。

答案B4.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解析蔓生或丛生植物不宜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要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答案C5.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生态因素对该种群的影响没有作用B.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解析种群按“S”型曲线增长到K值时,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食物等生态因素限制了其发展,由于种群数量是变化的(相对稳定),出生率也会短时间超过死亡率。

高中生物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第一节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第一节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3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1.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种群的特征和个体的特征不完全一样C.一个种群的密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D.调查种群密度的变化规律,有利于我们防止有害动物解析:选B。

种群的特征和个体的特征不一样,种群的特征有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遗传特征;个体的特征则是寿命、性别和年龄等。

2.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B.设置1个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随机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解析:选C。

要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常使用样方法,即随机选择多个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随机取样是关键。

3.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春运期间,上海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解析:选D。

春运期间,上海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

4.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解析:选D。

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保证较多的幼小个体得以生存;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控制网眼尺寸并不能改变性别比例。

5.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是( )A.提出假设→观察研究对象→用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检验和修正B.观察研究对象→提出合理假设→检验和修正→用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C.观察研究对象→提出合理假设→用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检验和修正D.观察研究对象→用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检验和修正→提出合理假设解析:选C。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高考领航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高考领航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1.(2016.赫山区一模)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不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1、由图可知,未成熟个体从2月底到6月底逐渐增多,从6月底到12月逐渐减少0,而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因此该种群出生时间大概为2月底到6月,到12月都成熟。

2、种群最基本特征是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天敌数量、季节更替以及食物质量和数量的变化等的影响。

答案:A解析:从题中柱形图的分析可知,未成熟个体从2月底到6月逐渐增多,从6月到12月逐渐减少至12月变为0,而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因此该种群出生时间大概为2月底到6月,到12月都成熟,10月份出生率可能为0,A错误;引入的天敌可能对不同年龄段的个体捕食具有选择性,从而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B正确;由题图可知,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C正确;大量诱杀某种动物的雄性个体,会导致性别比例的失调,进而通过出生率的明显降低,使种群的密度的减小,D正确。

本题答案选A。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种群的年龄结构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A选项的分析是难点,解题时要结合题图信息与题干信息分析解答。

2.(2016春.林芝地区期末)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1、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1)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3.1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每课一练(苏教版必修3)

3.1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每课一练(苏教版必修3)

3.1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每课一练(苏教版必修3)一、单项选择题1.(2011·连云港检测)种群是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单位,有关种群的正确叙述是()A.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B.一个呈“S”型增长种群中,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C.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阶段D.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数量可以大于最大值即K值2.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改变培养液的pH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营养条件并非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3.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Ⅱ,出生率如图中Ⅰ,则在哪一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的顶点()A.a B.bC.c D.d4.(2010·昆明检测)下图是某动物种群年龄结构调查结果,该种群的发展趋势是()A.种群密度保持稳定B.种内斗争加剧C.同化的能量减少D.数量将呈“J”型增长5.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二、多项选择题6.如图所示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一定小于死亡率C.在B到C的变化过程中,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D.曲线Y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7.(2011·苏北四市调研)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放置盖玻片,然后使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三、非选择题8.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分为图示A、B、C三种类型,据图回答:(1)如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图,则甲、乙、丙分别对应上图中的________。

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一)每课一练38(苏教版必修3)

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一)每课一练38(苏教版必修3)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一)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C.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2.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一片稻田里的水稻的数量 B .一片稻田里的害虫的数量C .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D .一个池塘内各种鱼的总数3.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的动态信息主要来自A.有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C.现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D.现有人口男女性别比4.下列哪个食物链(网)中鹰的个体数量最多( )。

A .草→昆虫→青蛙→蛇→鹰B .草→昆虫→田螺→食虫鸟→鹰C . DC. 5.下列生物同时生活在一座大山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A.大大小小的山羊B.各种毒蛇C.所有杂草D.整个昆虫动物6.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B.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C.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D.所有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7.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小,最可能的原因是A.种群处于衰退期B.种群内雄性多于雌性C.种群死亡率是10%D.群落结构太复杂8.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下列选项中与之无关的是( )A .种群处于衰退期B .种群内雄性趋于不育C .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D .群落结构太复杂9.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B.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C.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D.所有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10.按一对夫妇一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

预测草 兔鹰 鹰田鼠昆虫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11.在下列生物种群中,不能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的是A.蒲公英B.马尾松C.蚯蚓D.野兔12.以下论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环境就是生物周围对其有影响的无机环境B.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的生态分布的因素就是生态因素C.种内互助对种的生存有利,种内斗争对种的生存不利D.适应的相对性是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与环境条件的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13.现有某小组调查一个面积为2hm2的草场中的灰苍鼠的危害情况。

高中生物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31. 以下环境中的生物属于种群的是()A .一个公园中的花卉B.一个牧场里的牲畜C .一条河里的鱼D.一个蜂巢里的蜂【解答】 D2. 有一位生物学家,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的研究对象是一个()A.生态系统B.群落C.、种群D.个体【解答】 B3.在对某地麻雀和种群检查中,第一次捕获了 50 只麻雀,将这些麻雀腿上套上标记环并放掉,数往后又捕获麻雀40 只,此中有标记环的为 5 只。

请计算,该地约有麻雀多少只()A.2000 只B.400只C.200只D.500只【解答】 B4. 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检查时,随机选定某地区,第一次搁置了100 只老鼠笼,捕获 68 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同样地点搁置了100 只鼠笼,捕获54 只鼠,此中标记的鼠有12 只,以下相关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该地区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 只,一定踊跃防治B.这种检查方法称为样方法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D.假如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正确的【解答】 B5. 在对某池塘鲫鱼种群数目检查时,第一次捕捞200 尾,所有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捞160 尾,此中有标记的鲫鱼有10 尾,则该池塘鲫鱼的总量为()A.4000 尾B. 3200 尾C.1600 尾D.800 尾【解答】 B6.假如检查的是一块蒲公英散布比较平均的地块。

10 个小组各统计一个样方的结果如表:组别12345678910株数0332233943经实质咨询有 2 个组所报数值是不真切的。

这两个组最可能是第组。

假如这两个组的实质数据之和为 5 株,则该地块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为。

【解答】 1、8 2.8株/m27. 一个新物种进入某地后,对于其种群数目变化的表达,以下哪一项为哪一项不正确的()A.先呈“ S”型增添,后呈“ J”型增添 B .先呈“ J”型增添,后呈“ S”型增添C.种群数目达到K 值此后会保持稳固D .K 值是环境条件同意的种群增添的最大值【解答】A8.在南海某岛迁入一些田户,那边土地肥饶,天气宜人,若干年后,岛上人口增添以以下图曲线所示,请回答:(2)当人口数目强行增添到O点时就会很快降落至P 点,原由是人口剧增后,岛上生活资源发生欠缺,各样人为要素使受到损坏,加上人们为抢夺生活资源而发生(如有人被迫离岛)等。

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二)每课一练11(苏教版必修3)

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二)每课一练11(苏教版必修3)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二)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种群的增长一般呈“J”型曲线B.种群的增长一般呈“S”型曲线C.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D.种群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迁出、出生率、死亡率等2.一块面包上有一个霉菌,如果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其数量变化在一天内最可能的是( )A.“J”型曲线增长B.“S”型曲线增长C.“J”型或“S”型曲线增长D.无规律增长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种群密度将A.明显增大 B。

明显减小 C。

先减后增 D。

相对稳定4.图4—20分别表示在发酵罐中培养酵母菌时,各环境因素对酵母菌繁殖速率(纵坐标表示)的影响,其中不正确的是( )5.某细菌种群随时间延续营养物耗尽,由于突变的原因出现了新菌株,它们能够利用原来菌种产生的有害代谢废物。

以下各图中能反映上述菌种发展趋势的是()(注:M 代表菌种的数量)t t t tA B C D.6.右图中的a和s分别表示在理想状态下和在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①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②表示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③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④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A.②③B.②③C.②④D.②④7.某鼠种群被高速公路分隔成A、B两个种群,A区因建化工厂而环境剧变,污水横流,B 区地势较高无变化,经数十年后,种群A的进化速率很可能()A.比B慢 B.比B快C.与B相同 D.开始比B慢,后来比B快8.下列各项中,不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是()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B.人类活动C.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D.营养和空间条件9.在营养和生存空间都没有限制的条件下,某种细菌每20 min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那么24 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 )A.224 B.272 C.424 D.47210.不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使该物种大量繁殖,导致严重危害,例如某些害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第2课时同步测试苏教版必修

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可用一定的数学模型表示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指数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研究一个呈“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的增长速率可预测其K值
答案 B
解析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当地环境可能不适宜其生长繁殖,故其增长也不一定是指数增长。

呈“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其增长速率最大值一般出现在K/2时,只要统计此时的种群密度就可估算出K值。

2.下列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时,取适量培养液直接滴加到计数室内
B.对于压在一个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计数四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
C.已知血球计数板的方格为2 mm×2 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1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计数时观察值为M,则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2.5 M×105个
D.与一般的生物实验一样,该探究实验也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
答案 C
解析培养液应加在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并非直接滴加到计数室内;在统计血球计数板每格内的酵母菌数时,压在边上的个体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体;C项所述的
计算结果是10 cm3
0.2 cm×0.2 cm×0.01 cm
×10M=2.5M×105;该实验不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只要分组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即可。

3.在有0.5 mL培养液的培养瓶中放入5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一天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

经过反复实验,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对这一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大草履虫的生长呈现出指数增长
B.从大草履虫放入瓶内第一天起进入指数增长期
C.在第四天至第六天中,种群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D.该瓶中大草履虫种群的K值约为400
答案 B
解析根据图像可看出,这是典型的“S”型曲线。

大草履虫放入瓶内第一天产生的新个体很少,这是因为大草履虫要对新环境有一个短暂的调整或适应过程。

从第2天开始,草履虫进入到指数增长期。

4、5、6天由于食物减少、空间不充足,大草履虫的种内斗争加剧,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4.如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A曲线呈“J”型,表示种群在______________中的增长。

(2)B曲线呈“S”型,表示种群在______________中的增长,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

用达尔文进化理论解释,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若“S”型曲线表示某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增长曲线,那么,K点以后曲线保持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种群变动的曲线,解释投药灭鼠在短期内能控制鼠害,但很快又会鼠灾泛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此,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无环境阻力(2)有环境阻力由于环境阻力,导致种群个体数实际增长与理论值的差异生存斗争(3)由于食物短缺等因素的限制,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以后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4)①老鼠种群的抗药性增强;②毒杀一部分个体,剩余的个体数目在环境容纳量以下很快又恢复到原来数量原则上是降低环境负载能力,无污染,具可行性。

如:①严密封储粮食;②清除生活垃圾;③生物防治,保护老鼠天敌等(其他方法符合以上原则也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