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机构,承担着为公众提供服务和管理公共资源的重要职责。
在执行职能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监督不力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有必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一、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1. 制度不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存在制度缺失或不合理的情况。
缺乏明确的管理权限和责任界定、制度执行情况不够规范、内部审批流程混乱等,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混乱,决策不科学,工作效率低下。
2. 管理不到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管理人员对工作不够重视,对下属和工作任务监督不力,导致部门内部的管理混乱,工作任务分配不均衡,部门工作效率低下。
3. 监督不力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不力,存在着违规违纪现象。
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部门内部存在着不正当的利益输送行为,严重损害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形象和公信力。
二、改善措施1.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管理权限和责任界定,规范内部审批流程,加强对内部流程和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2. 健全管理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对下属和工作任务的监督和管理,规范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力范围,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领导和管理部门工作。
3. 加强内部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有效防止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加强对内部流程和工作人员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承担公共服务和管理公共资源的机构,其内部控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其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试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试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为公共服务机构的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转中需要面对各种管理挑战和风险,因此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单位规范运作,提高效率,防止风险,保护资产,维护单位声誉。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一些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1. 控制意识薄弱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较为薄弱,单位管理者普遍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深刻,容易忽视内部控制对于单位运作的重要性。
这导致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不到位,相关规章制度和流程不够完善,管理人员和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实质意义认识不足。
2. 权责不清在行政事业单位中,部门之间的权限划分不够清晰,导致一些重要决策和资金使用存在边界模糊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权责不清,责任不明确,从而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3. 人员素质不高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人员流动性较小,导致一些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较低,对内部控制工作重视不够,执行难度大。
一些员工对单位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的理解不足,工作中易出现脱离实际情况的行为,影响了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
4. 制度执行不力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规章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执行不力的问题,导致内部控制不够有效。
管理者和员工对内部控制规章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同,出现不愿意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不规范等情况,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5. 信息系统薄弱在信息化时代,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但是一些单位的信息系统落后,对内部控制的支持不够充分。
信息系统薄弱导致单位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容易出现信息泄露、数据丢失等问题。
二、对策建议1. 提高内部控制意识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内部控制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单位管理者和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内部控制培训、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手册等方式,让管理者和员工深化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增强其自觉性和主动性。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给单位的运行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规范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1.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往往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管理混乱,难以有效监管。
2. 财务管理不规范。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财务管理混乱、费用开支不明确、违规支出等问题,严重影响单位的财务稳定性。
3. 人员管理不规范。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包括招聘程序不规范、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等。
4. 内部监督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一些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5.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
信息系统安全问题是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信息泄露、安全漏洞等频频发生。
二、对策分析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明确的管理层级、流程及权限控制、监督和评估机制等,确保单位的运行有序、规范、有效。
2. 加强财务管理。
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管理、费用开支审批流程、资金监管等,加强对单位财务状况的监控和管理。
3. 加强人员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合理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规范的招聘程序、员工培训和考核机制,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执行力。
4. 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包括明确的监督责任和权限、监督程序和方法、违规行为的严肃处理等,确保单位内部的监督工作到位。
5. 加强信息系统安全。
应当加强对信息系统安全的管理和监控,包括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加密和备份等措施,预防信息泄露和安全漏洞。
三、结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完善和规范是保障单位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不断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单位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职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以确保其有效运行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制度和规章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缺乏完善的制度和规章,导致工作中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约束。
这样就容易出现工作人员行为的不规范和违法乱纪的现象,进而影响到单位的正常运转。
2. 财务管理混乱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广泛,管理较为复杂,导致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行为,例如出现财务流失、超支、挪用公款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形象。
3. 决策过程不透明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存在着权力寻租和腐败的风险。
由于相关部门的利益关系纠葛,决策结果可能偏向于部分利益相关者,损害公共利益。
4. 监督机制不完善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部门之间的监督不力,导致工作中存在着管理混乱和职能滥用的情况,影响到单位的正常运转和公共服务水平。
5. 人才短缺和素质不高由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人才选拔、培养和管理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导致人才结构不合理、素质低下,难以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进而影响到单位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改善措施为了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问题,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章,明确权责边界,规范工作程序,确保行政管理的有效运行。
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有效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严格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防止出现财务失误和违法行为。
通过完善的决策程序和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增加公开性和公正性,避免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建立健全的内控和外部监督体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确保对单位工作的全面监督。
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员工培训和素质提高,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并建立健全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1. 引言1.1 问题意识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中,首先需要明确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即是认识和理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后续的改进和完善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动力。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如管理混乱、权责不清、信息不透明、监督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单位运行效率低下、资源浪费、风险增加等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单位的正常运转和目标达成。
我们必须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意识。
只有深刻认识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
只有通过深入剖析问题的症结,才能找到合适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只有不断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度和重视程度,才能引领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1.2 目的和意义“目的和意义”是本文的引言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明确内部控制的目的和意义,以便有效地完善措施,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护单位的资产、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促进工作效率和遵守法规。
通过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地识别、评估和管理单位面临的风险,同时提高单位的管理效率和运营效能。
内部控制的意义在于帮助单位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流程,从而保障单位的正常运转和良好发展。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研究和改进,旨在提高单位的绩效管理水平、减少损失和风险,提高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 正文2.1 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过程中,内部控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部门之间协调不足:由于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协作不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工作重复等问题,影响单位整体的运作效率和效益。
2. 财务管理不规范: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着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数据不准确的情况,易导致资金管理混乱、财务风险增加的问题。
3. 职责分工模糊: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由于职责分工不清晰,导致责任不明、监督不力,容易造成内部控制失灵的情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它们在开展日常工作时需要进行各种内部控制以保障组织目标的达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也经常会发现一些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有必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发挥内部控制的有效作用。
下面就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详细阐述。
1. 控制措施不够完善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由于工作繁忙或管理不到位,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控制措施不够完善。
这就意味着在组织运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资源的浪费、风险的增加等。
2. 财务管理不规范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比如对经费管理不到位、审计工作不严密等。
这就会给单位的财务稳定性和合规性带来较大的隐患。
3. 信息系统安全隐患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使用越来越广泛。
由于信息安全意识不强、技术保障不足等原因,导致信息系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4. 人员管理不到位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由于对人员管理的重视不够,导致人员管理不到位。
这就容易出现人员流动频繁、管理混乱等情况,影响单位工作的稳定性和效率。
5. 绩效评价不科学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是以绩效为导向的,但在一些单位中,绩效评价并不科学,有些员工甚至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获得较高的绩效评价,从而影响了单位整体的运作效率。
以上就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接下来将提出对策。
二、对策措施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要解决控制措施不够完善的问题,首先需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具体而言,可以加强对工作流程、资源管理、风险管控等方面的规范管理,确保内部控制措施得以完备和规范执行。
2. 规范财务管理对于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强财务管理,比如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工作等,保障单位的财务稳定性和合规性。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行政事业单位的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不断拓展,管理和运营的复杂性也逐渐增加。
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一直是管理者们头疼的难题。
本文将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风险意识不强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由于长期以来的官僚作风和固有的管理习惯,很多管理人员们对风险意识缺乏,对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缺少预判和管理。
这样一来,就会使得一些潜在风险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和控制,从而导致内部控制的漏洞。
2.权责不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权责不分、人员职责混淆的现象较为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的权利和责任都不够清晰,导致管理层无法有效地进行监督和控制,从而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3.监督检查不到位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监督检查的不到位也是导致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之一。
有的监督检查工作存在形式主义,没有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使得一些内部控制制度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
4.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管理者们无法及时获得真实全面的信息,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使得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5.技术手段不足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中技术手段的滞后和欠缺,很多管理手段都停留在传统的纸质文件和人工操作上,这就导致了许多内部控制的盲点和漏洞,降低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二、对策分析1.加强培训和教育针对风险意识不强的问题,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风险的认识和预判能力,使得管理人员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去管理和控制风险。
2.明确权责对于权责不分的问题,需要通过完善组织结构、明确管理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监督制约机制,以保证管理人员的权责能够得到清晰地划分,从而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3.加强监督检查对于监督检查不到位的问题,需要加强对监督检查人员的监督制约,确保监督检查的效果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保障事业单位运行的有效性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就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水平,确保其正常运转。
一、问题分析1.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着不完善的情况,有的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事业活动中的风险缺乏有效的识别和管理,导致了管理不规范和运行不畅的情况。
2.责任不清晰:在一些事业单位中,部门之间的责任划分不够清晰,存在着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责任,不愿承担管理责任的情况。
导致了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责任不明确、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3.人员素质不高:一些事业单位的员工素质较低,存在着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的情况。
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时存在着执行不到位、管理混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
4.信息系统不完善:事业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着不足,信息系统比较落后,存在着信息不准确、及时性差的问题。
导致了事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对信息的获取和分析不够及时和准确。
5.监管不力:一些事业单位的监管部门对其内部控制存在着监管不力的情况,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监督不够到位,导致了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营中存在一些违规行为。
二、改进措施1.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改进,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明确每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和限制,规范各项制度流程,完善内部控制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2.加强责任落实:明确各个部门和个人的责任,建立责任目标和考核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健全事业单位的责任体系,提高责任的全面性和穿透性,落实责任到位。
3.提升人员素质:通过人才引进、培训和激励机制等多种手段,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引入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注重基层员工的培训和能力提升,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行政事业单位是指为履行政府职能或提供公共服务而设立的机构,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共机构等。
在现代社会中,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其内部管理和运作规范对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提高行政效率至关重要。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单位的正常运作和发展。
本文将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制度不健全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不够完善,相关制度不够细化,对一些重要环节没有规范化管理,导致内部管理混乱,容易产生管理漏洞。
2. 内部监督不到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岗位设置不合理,监督职责不明确,导致监督职能无法有效发挥,内部管理中存在较大隐患。
3. 监督机制不够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对内部管理和业务运作的监督不到位,容易使得一些管理不端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管和纠正。
4. 人员素质不高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素质不高,对内部管理和制度执行不够重视,容易造成内控制度失灵。
5. 对内控规定的宣传教育不足行政事业单位对内控规定的宣传教育不足,员工对内控制度的认识不够深刻,容易导致执行不到位,从而影响内控效果。
二、对策1. 完善内控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将相关制度细化,并对一些关键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增强内部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内部监督岗位的设置和职责分工,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确保内部管理的规范和透明。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和规范执行能力,增强内部管理的有效性。
5. 加强宣传教育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制定合理的规定和加强内部管理,就能够保障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和规范执行,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是保障单位正常运行,防范风险和保障财产安全的重要部分。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问题存在,需要及时的加以解决和改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问题描述1. 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相对薄弱,制度不够健全完善,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
一些单位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视不够,导致内部控制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2. 内部控制人员能力不足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较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执行。
但是在一些单位中,内部控制人员能力不足,无法胜任相关工作,导致内部控制效果不佳。
二、对策建议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针对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健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明确相关的制度和要求,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
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完善。
2. 加强内部控制人员培训针对内部控制人员能力不足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内部控制人员的培训和提升,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执行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内部培训和外部请专业人员授课的方式,不断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能力水平,确保其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三、结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及时采取对策加以解决和改进。
只有在内部控制建设上下功夫,加强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才能够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防范风险,保障单位财产安全。
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重视内部控制建设,落实好相关措施,推动内部控制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保障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规范组织运作、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践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制度不健全、流程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
下面结合具体案例,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问题一:制度不健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某单位在用餐费用的审批和报销中,未明确规定相关责任人和审批程序,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审批环节的混乱和费用的滥用。
改善措施:1.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制度的适用范围、职责、权限等内容,确保制度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对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制度的了解和遵守意识。
3.定期进行制度的评估和修订,及时跟进变化的需求和环境。
问题二:流程不规范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流程不规范是影响内部控制效果的一个重要问题。
某单位在采购流程中,未按照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和报批手续,导致部分采购项目存在利益输送和潜在风险。
改善措施:1.建立标准化的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按照程序进行。
2.引入信息化系统,实现流程的自动化管理,减少人为的干预和操作失误。
3.加强对流程的监督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三:监督不到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需要得到监督和检查。
在一些单位中,监督不到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某单位在资金管理中,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职工个人账户被挪用的情况。
改善措施:1.加强内部控制监督部门的建设,明确其职责和权限,提高检查和监督的效率和专业性。
2.建立健全的监督制度和机制,完善内部审计、监察、纪检等部门之间的配合关系。
3.加强对监督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监督的质量和水平。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依法使用国家和社会资金、资源、人员等进行经营、管理的机构,具有公益性质。
在日常工作中,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运行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一、问题1.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目前,一些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控制流程不够清晰,责任部门不明确,导致工作执行中出现漏洞和失误的情况。
2. 财务管理不规范在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环节的不规范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财务核算不及时、不准确,导致经费使用不合理,甚至出现挪用公款的情况。
3. 人员管理混乱人员管理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些单位在人员聘用、考核、奖惩等方面存在混乱的情况,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违纪现象。
4. 技术设备维护不到位在一些事业单位中,尤其是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领域,存在技术设备维护不到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5. 思想观念滞后一些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和员工思想观念滞后,不愿意接受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导致内部控制的改进难度较大。
二、对策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明确流程、规范操作、强化内控措施,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和监督。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 规范财务管理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监管,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明确的经费使用流程和监督机制,严禁违规行为的发生,并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 加强人员管理建立科学的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权责,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并对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规范。
4. 加强技术设备维护增加对技术设备维护的投入,建立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5. 推进管理思想变革加强管理者和员工的培训教育,引导他们更新管理思想,培养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新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内部控制工作。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一、问题概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方面。
具体表现为财务管理中存在着财务流程不规范、财务监管不到位、财务违规行为频发等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着人员流动性大、招聘考核制度不健全、绩效评价机制落后等问题;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着信息系统安全漏洞、信息资源共享不充分、信息化建设长期滞后等问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 制度不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严重不足,导致了各项管理规定和准则的不完善。
2. 人员素质不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导致管理水平偏低、管理效率低下。
3. 缺乏监督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内缺乏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各项管理规定和准则执行不到位、管理行为不规范。
4. 缺乏信息化支持: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不足,导致信息系统安全漏洞、信息资源共享不充分。
四、具体对策1. 落实财务管理责任: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措施,严格规范财务管理流程,加强财务监管。
2. 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完善招聘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
3. 提高信息化水平: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4. 强化内部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管理行为的监督,严格落实内部控制措施,规范管理行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主要源自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监督机制、缺乏信息化支持等原因,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健全监督机制、加大信息化投入等方面下功夫,把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组织管理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职能发挥和风险防范。
目前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制度不完善、制度执行不到位、监督不力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向更加完善健全的方向发展。
一、问题分析1. 制度不完善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还存在不少缺陷,例如内部审批、流程管理、权限分配等方面的制度不够完善,导致管理流程不畅、审批效率低下。
2. 制度执行不到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制度执行问题比较突出,管理人员和员工对相关制度的认知和执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导致制度执行不规范。
3. 监督不力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还存在不足,监督程序不够完善,监督形式单一,导致监督效果不佳,一些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发现和纠正。
二、对策措施2. 提升制度执行能力对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制度执行能力,建立激励机制,促使员工自觉遵守相应制度。
3. 加强内部监督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内部各项业务活动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
4. 强化信息化建设在内部控制建设中,信息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和透明度,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内部流程、审批、财务等方面进行管理和监督,实现内部控制的全面覆盖。
5.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对各项业务活动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6. 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为了加强对内部控制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责任追究,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机制,对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行为进行惩处,以起到警示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1. 规范性不足。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建设缺乏标准化的规范和指导,导致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执行不够坚决,风险隐患无法有效预防和控制。
2. 责任分工不清。
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的责任分工不够明确,导致责任不落实,职责模糊,制度执行不到位。
3. 信息系统风险。
随着信息化的进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还面临着信息系统安全、数据保护等方面的挑战,一些单位对此重视不够,容易受到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威胁。
4. 人员素质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内部控制执行不力。
5. 监督缺位。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部门和监督人员的责任和权利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和执行情况无法得到及时的监督和检查。
二、对策建议1. 规范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内容和程序,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性建设,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 强化责任分工。
明确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建立健全的责任分工机制,确保每个相关部门和人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利,落实内部控制的责任。
3. 提升信息系统安全保障。
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和数据保护,完善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措施,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加强培训和教育。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和专业素质,确保员工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责任分工,提升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加强培训和教育,健全监督机制等方面。
只有通过这些对策的全面落实,才能够有效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实施力度,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安全稳定运行。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为了更好地实现机关事务的规范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要直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1. 内部控制意识薄弱: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然而,由于工作重心常常放在日常运作上,对内部控制要求的认识不足,导致内部控制意识淡漠,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清晰认识。
2.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存在片面性和粗放性,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监督和管理的权责不明确,容易造成职责模糊。
3. 内部控制流程繁琐: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流程繁琐,冗余环节多,审批等流程需要人工干预,效率较低。
流程繁琐不仅浪费了时间和人力资源,还容易造成腐败问题的滋生。
4. 内部控制监督不到位: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监督缺乏有效手段,监督机制不健全。
一些单位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只停留在口头承诺,缺乏有效的实质性监督,导致内部监督失效。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议:1. 加强内部控制意识的培育:通过组织内部培训、示范案例等方式,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加强全员参与,共同建立内部控制意识。
2.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和制定,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制定明确的工作流程和责任制,明确各个环节的权责,减少工作冗余和环节复杂性。
3. 优化内部控制流程:通过信息化手段改进内部控制流程,提高内部控制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内部控制的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和审批环节。
同时,注重流程优化,消除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4. 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明确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责和权限,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和措施。
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实质性监督,建立起内部控制的有效闭环。
浅谈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规章制度不健全:一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存在规章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有些规定过于笼统,缺乏明确的操作指南,导致内控措施无法有效实施。
2. 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一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和员工缺乏对内部控制的重
视和认识,对内控制度的遵守程度较低,容易出现失误和漏洞。
3. 内部控制流程复杂: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流程通常较为复杂,需要跨部门和
跨岗位的协调配合,但部门间的沟通协作不畅,导致内控失效。
4. 内部控制监管不到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监管不够严格,监测和评估
机制不健全,对非法行为和违规操作的发现和处理存在滞后性。
对策:
1. 完善内控制度:制定明确、具体、可执行的内控规章制度,明确各项制度的操作
指南和要求,将内控环节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中。
4. 健全内部控制监管机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基层行政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建立举报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内部控制的监督和监管。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在完善和推进过程中需要针对性的解决存在的问题,通
过加强规章制度、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简化流程和健全监管机制等措施,
来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和执行。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问题与改进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问题与改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机构的基本组成部分,负责各项基本民生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单位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进行改进和提升,以推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水平,提高对社会的服务水平。
一、问题地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内部管理体系不完善。
有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管理体系构建上存在一定的瑕疵,如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清晰、权限不明确等,导致内部管理和运作不够规范。
2.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有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措施不够完善,监督力度不够,监督程序不够规范,导致一些内部问题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3.人才队伍不足。
有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人才队伍不足,缺乏专业化的内控管理人员,导致内控建设水平较低,内部管理和监督方面存在问题。
4.信息化水平不高。
有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滞后,缺乏相关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技术支持,导致一些内部管理工作效率低下、不够规范。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运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以推动内控建设的提升和完善。
二、改进措施以上改进措施有助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水平的提升和完善,推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实施步骤为了有效实施上述改进措施,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制定改进方案。
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制定详细的改进方案,明确改进的目标、内容和时间节点,确保改进工作有章可循、有计划有序。
2.加强组织领导。
单位领导应高度重视内控建设工作,加强组织领导,配合改进方案的实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改进措施的顺利推进。
3.加强宣传培训。
单位应加强内控建设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全体员工对内控建设的认识和意识,增强内控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浅谈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在现代社会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合理的内控制度能够规范组织的日常管理和运作,确保资产的有效利用和保护,防范风险和不当行为。
然而,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1. 内部控制标准不足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内部控制标准不足的问题。
因为许多这样的单位只有少数人员,他们通常在许多方面同时工作,难以花费太多时间来制定规章制度和内控制度标准。
2. 人员素质问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很多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素质,这种缺陷可能影响到内部控制的质量。
如果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就很难建立正确的流程或编写适合的文档。
这样,整个内部控制可能无法达到相应的效果。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许多领导经验短缺或管理能力较差。
他们没有建立和实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的经验或知识。
实施内部控制需要领导的支持和推动,因此这些内部控制工作的不足往往与领导的经验、知识和态度有关。
4. 监督制约因素不足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制约机制不足。
它们通常缺乏比较独立的审计和监督机构,因此可能无法有效检查内部控制的实效性和合规性。
于是,一些工作人员可能会偷懒,导致整个控制制度松弛,可能将面临失控的风险。
解决对策1. 建立内部控制标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标准,确保该标准得到有效实施。
标准必须包括明确的规程、明确的工作指示和明确的报告程序等。
这些标准对于内部控制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应邀请相关专业机构为这些单位开展相关的专业培训或指导。
2. 提高人员素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以便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活动。
并且,应该鼓励这些工作人员参加考核或职务晋升,以鼓励他们持续学习。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努力提高领导的管理水平,以更有效地推动内部控制的实施。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控制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实现经济、效率和合规性目标而建立的管理过程,它涵盖了一系列政策、计划、方法和程序,通过这些控制措施,组织可以有效地预防和纠正内部和外部的不良行为和事件。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1. 管理人员能力不足。
由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薪酬福利水平有限,相对较高的工作压力以及持续的人员变动,导致部分管理人员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地制定和执行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
2. 管理人员主观意识淡薄。
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意识淡薄,认为这些控制程序只是形式上的要求,未能真正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于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设置不完善,审计工作不到位,审计监督作用不够,导致一些内部控制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
4. 信息系统不完善。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日益深入,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建设进程较慢,信息系统安全性和完整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漏洞。
5. 财务管理不规范。
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例如财务预算制度不健全、会计记录不规范等,导致财务风险增加,内部控制漏洞较多。
二、对策探讨:1.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
组织针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进行内部控制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能力,使其能够全面理解和落实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
2. 建立内部控制长效机制。
加强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长效机制建设,将内部控制制度融入日常管理中,使之成为一种常态化、制度化管理方式,从而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需要各方面的全面配合和支持。
只有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建立内部控制长效机制,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强化财务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薛元顾建良
来源:《中国经贸》2016年第17期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自2014年施行以来,督促了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建立,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然而在工作实践中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由于机构庞杂人数众多,普遍存在着内控意识淡薄、配套制度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内部控制建设相对滞后。
本文介绍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问题并作出合理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财政部于2012年11月29日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于2014年1月1日起执行。
自2014年施行以来,督促了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建立,在不同程度上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有利于内控目标的实现,为依法治国、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奠定基础。
相较于企业内控体系的成熟,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由于机构庞杂人数众多,经费保障方式多元化,且经济活动不是单位的中心工作,绩效评价难以量化,导致单位内控体系建立相对滞后,对照内控规范的条例,笔者将侧重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方法。
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内控意识不强,组织机制建设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中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内控意识较为淡薄,重业务发展,轻内部管理,对于下发的内控文件学习流于形式,认为内部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事,内控理念缺乏,有的领导长期“一支笔”“一言堂”,甚至还认为内部控制是对自己的控制,建立内部控制反而成了捆住自己的“紧箍咒”。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中规定:“单位应当单独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者确定内部控制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工作。
”有些基层单位没有及时建立内部控制职能机构,简单地将财务的会计控制等同于单位的内部控制;有些基层单位虽然确定了内控的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但单位各部门之间职责分工不明确,内部控制中的沟通协调和联动机制不到位,导致内控相关工作机制无法制定和推行。
2.风险评估不足,配套管理制度不完善
风险评估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方向要求,目前随着经济业务的发展,新的情况层出不穷,一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对管理过程中内部或外部的各种因素导致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不足,而这些风险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单位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根据适应性原则要求“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相应的内控制度不健全,有的内控管理制度与国家有关管理制度脱节,有些单位现行的规定、流程、制度主要用于应付上级检查,不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得不到严格的执行,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控制作用。
3.专业能力缺乏,内控监督机制不健全
内控监督是单位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
要想使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逐渐完善,则需要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而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内审人员,其审计的权威与独立性有待加强,这种现象导致在审计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受到其他部门的干扰,进而使审计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另一方面,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建立起监督机制,但是监督力度不够,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部分单位缺乏专业的审计人员或总体素质不高,有些单位直接将内部监督工作委托给,而有些中介机构对行政事业的业务不熟悉,内部审计只专注于财务的会计审计,没有对单位的内控进行全面评价,加上一些单位没有危机感与紧迫感,对发现的一些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只求不出大事,安于一时,得过且过,使内部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
4.考核机制不健全,员工积极性不高
有效的考核机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而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往往缺少完善的考核制度与权责分明责任制,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怠于工作,缺少危机感,大大影响了内控制度执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内控无法发挥预期效果。
二、完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1.强化内控意识,建立内控组织保障机制
一要加大制度学习和内控宣传,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要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内控意识,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单位领导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并促使他们要定期的学习内部控制方面的知识,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另外将内控意识贯彻落实到全员的工作中去,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从而使单位上下对内部控制知识的统一认识,根据内部控制自身具有的风险及容易失控的特点,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向单位各级人员宣传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理念,以此调动单位各个职能部门承担内部控制责任的意识。
二是要建立内部控制组织保障机制,单独设立内控职能部门或联合办公机构,充分发挥经济活动相关部门或岗位的职能作用,建立单位各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沟通协调和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
2.有效风险评估,完善配套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过程是全面而复杂的,识别和分析风险是一个重复不断的过程,这需要行政事业单位认真关注各单位(部门)中各个领域的风险,要结合业务实际和工作性质认真梳理本单位的业务流程并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切实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明确内控的关键岗位和各部门职权,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修订,与时俱进,并制定一些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内控制度。
3.提高专业能力,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并确保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独立性,负责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会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更好地实施对内部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和财务控制的再监督;要加强内控专业人员特别是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的审计队伍,确实达到内部控制制度提出的要求。
同时要发挥单位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作用,严格执行党的纪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确保政令畅通,促进监察对象正确履行职责,依法办事,廉洁奉公,勤政高效为人民服务。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积极性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公正的考核制度,使员工增加危机感,使员工更具有风险意识,为内控发展保驾护航,做到领导与员工都要奖惩分明,这样才会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内控效果优化,使内部控制制度快速发展。
三、结束语
我国各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全面进入实施阶段,内部控制是一项系统性且复杂的工程,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强化内控意识,建立内部控制组织和监督机制,形成有效的考评制度,提高专业人才的职业素质,不断改善内部管理,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健康事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敖冰星. 内部控制的形成与发展[D]. 复旦大学,2012.
[2] 王留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周口师范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