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五课六国论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五课六国论教学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五课六国论[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知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宋仁宗嘉祐元年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渴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深得欧阳修赏识与力荐,一时朝野争相传诵,名声大噪。
据说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三字经》对其描述为“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洵的政论文写得非常出色,主要代表作《嘉祐集》十五卷,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在诗歌、散文方面也有建树,著有《权书》《衡论》等。
[知背景]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是,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知常识]1.六国六国,又称山东六国,指崤山以东的六个国家:齐、楚、燕、韩、赵、魏。
当时天下战国七雄,西方的秦国与东方的六国对立,山东六国合纵以抗秦,后都被秦国所灭,因此经常合称六国。
三苏皆作有《六国论》。
2.论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1 六国论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考题 1】 (安徽高考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臣乃.乃不.敢敢上引璧疾
B.御日制削诗月割以.纪,其以.事趋于亡
C.非四蛇海鳝好之学穴能无文可者.寄托者.
D.去临清而.流人爱而.思赋之诗
【解析】 A:副词,才。B:连词,表目的“来”/表结果“从而”。C:助词,“…… 的人”/“……的地方”。D:连词,表承接/表修饰。
2.精美语段 中国人一向以“中庸”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讲究“与世无争”。因此,“韬光养晦” 也成了无数人立身处世的原则。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快餐文化的冲击,时间观念的加深, 许多人都希望能更快地崭露锋芒,更快地成就自己的事业。于是,韬光养晦和崭露锋芒 似乎成为了一对矛盾的事物,各有拥护者。 诸葛孔明躬耕南阳,二十七岁的时候才上演了历史上有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最终成就了诸葛孔明在历史上传奇的人生;北宋的苏洵,二十七岁发愤读书,四十七岁 才得到文豪欧阳修的赏识走上仕途,但年龄并不能阻挡苏洵闪亮的文采,最终他成为了 北宋最有名的策论家之一;曹雪芹更是韬光养晦的典范,正是有了他的“披阅十载,增 删五次”,才有了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红楼梦》问世。
【答案】 A 同类比较 2: 本题 A 项对照句“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出自本单元课文《伶官传序》。
【考题 3】 (浙江高考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 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 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 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5)______________,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韦庄《菩萨蛮》)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之都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赏析指导》公开课教案_1
文言文阅读讲评——以《隋书▪刘方传》节选为例,探索阅读解题技巧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回顾文言文阅读考纲要求,熟悉文言文各类文体特点,学习文言文整体阅读的方法技巧。
2、能力目标掌握文言文整体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准确解答文言文阅读试题。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传统文学、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要点了解文言文阅读考纲要求,学习文言文整体阅读的方法技巧。
三、教学难点掌握并熟练运用文言文整体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准确解答文言文阅读试题。
四、教学过程(一)明确考纲浅显的文言文,一般学生均能读懂。
1、选材上:较稳定,基本为人物传记,出处以《旧唐书》、《明史》、《宋史》为主,选文长度在750字左右。
2、分值上:19分3、题型上:三道选择题:主要考查断句、古代文化常识、筛选信息的能力、理解归纳、概括评价能力。
两道翻译题:考查文言实词、虚词、词义的多样性、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
(二)回顾文言文阅读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方,京兆长安人也。
性刚决,有胆气。
仕周承御上士,寻以战功拜上仪同。
高祖为丞相,方从韦孝宽破尉迥于相州,以功加开府,赐爵河阴县侯,邑八百户。
高祖受禅,进爵为公。
仁寿中,会交州俚人李佛子作乱,据越王故城,左仆射杨素言方有将帅之略,荐之,上于是诏方为交州道行军总管,统二十七营而进。
方法令严肃,军容齐整,有犯禁者,造次斩之。
然仁而爱士,有疾病者,亲自抚养。
长史敬德亮从军至尹州,疾甚,不能进,留之州馆。
分别之际,方哀其危笃,流涕呜咽,感动行路。
其有威惠如此,论者称为良将。
至都隆岭,遇贼二千余人来犯官军,方遣营主宋纂、何贵、严愿等击破之。
进兵临佛子,先令人谕以祸福,佛子惧而降,送于京师。
其有桀黠者,恐于后为乱,皆斩之。
寻授欢州道行军总管,以尚书右丞李纲为司马,经略林邑。
方遣钦州刺史宁长真、欢州刺史李晕、上开府秦雄以步骑出越常,方亲率大军舟师趣比景。
高祖崩,炀帝即位,大业元年正月,军至海口。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从散文的抒情性与逻辑性方面勾勒散文的风格,是 我们本单元学习的侧重点。本单元所选文本,都是 议论抒情性的散文。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充满了内在的逻辑力量。反问、感叹等 语言,则给文章增添了抒情性。抒情性散文,充满 浓郁的感情,十分感人。学习时应仔细体会。
• 体会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一方面要理解文章内 容,另一方面要加强诵读,注重语感。阅读作品, 只有通过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才能达到预期的目 的。一个缺乏语感的人,很难进行审美意义上的鉴 赏活动。优秀作品,首先是以语言的直观表达,形 成强烈的明显的“感觉”印象。对于古文,要反复 吟咏诵读,感受它的音韵和文气,进入它的语境之 中。
•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中的《伶官 传》所作的序。文章回顾后唐中宗从取得成功到迅 速转为失败的过程,总结其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历 史教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讽谏 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感慨 良多,虽议论而同时有很强的抒情性。
• 《祭十二郎文》是韩愈在贞元十九年为悼念他的侄 子老成而写的一篇“衔哀致诚”的祭文。这篇祭文 打破了传统的祭祀文体的固有格式,不去铺排郡望, 历数祖辈官阶,赞颂死者的品德、业绩,而是完全 根据情感的起伏变化下笔直书。在抒写对亡侄的哀 悼和人生感喟中,隐含着对生死祸福难明难测的理 性思考。
•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指的是散文形与神、内 在与外在的相互关系与特征。作者的思想感情、精 神气质,通过字句音节体现出来。诵读时,能感受 到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这就是古代散文家和鉴赏 家常讲的“气脉”或“文气”。文气贯注,作品就 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文气是真实的思想感情渗透 到文字中的表现。选择优秀的古代散文,多多诵读, 细心体会,自然会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和气脉的 流动。
【新】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五课六国论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五课六国论[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知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宋仁宗嘉祐元年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渴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深得欧阳修赏识与力荐,一时朝野争相传诵,名声大噪。
据说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三字经》对其描述为“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洵的政论文写得非常出色,主要代表作《嘉祐集》十五卷,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在诗歌、散文方面也有建树,著有《权书》《衡论》等。
[知背景]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是,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知常识]1.六国六国,又称山东六国,指崤山以东的六个国家:齐、楚、燕、韩、赵、魏。
当时天下战国七雄,西方的秦国与东方的六国对立,山东六国合纵以抗秦,后都被秦国所灭,因此经常合称六国。
三苏皆作有《六国论》。
2.论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课下能力提升十五六国论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0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课下能力提升十五六国论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课下能力提升十五六国论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课下能力提升十五六国论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全部内容。
课下能力提升(十五) 六国论(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全都,一概B.暴秦之欲无厌.厌:满足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参与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招致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错误!B。
错误!C.错误!D。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B.可谓智力..孤危C.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4.下列各句的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举以予人,如弃草芥.(2分)译文:(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分)译文:(3)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2分)译文:二、阅读鉴赏(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散而不乱__气脉中贯
单元导读
《六国论》围绕“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的作议论。
《伶官传序》则以“盛衰之理,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为中心。
皆虽散而不乱。
《祭十二郎文》语言复沓重叠, 回环转折,多利用排比句式和语气 助词来强化悲痛之情。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语 言凝练生动,活泼幽默,乐中寓悲, 凄恻动人。皆情感充沛,有文气贯 注于首尾。
散文之章法散示例
❖ 结构上,第一节与第二节没有必然联系 ❖ 内容上,第一节与第二节无必然关系 ❖ 表达手法上,第一节主要用景物描写,第二
节主要是细节描写 ❖ 那么,这篇散文气脉是什么? ❖ 狂。
散文之选材散
❖ 二是描写的题材十分自由灵活。一篇散文, 时而天上,时而地下,时而是历史的回顾, 时而是未来的展望,追索了几千年人与土地 的关系,又涉及到五洲四海对土地的依恋, 纵线悠长,横面开阔。
文气贯通,作品就有了生命力
和感染力。
散文之章法散
❖ 所谓“形散”,并不是散乱,而是灵活自由。 它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一是“章法”散。 行文从容自如,意到笔随,正如苏轼所说 “如行云流水”,“所行于所当行,所止于 不可不止。”因此在结构上它既可以像小说 那样娓娓道来,也可以像诗歌那样大幅度跳跃, 还可以像戏剧那样以人物对话的方式进行场 景组合,甚至可以电影镜头式地加以蒙太奇 组接
❖ 他把“至人”的境界写得那样不可企及,其实不正 隐约露出他追求逍遥而不可得的苦恼、失望吗?他 虽然提出“无己”,物我不分,却发自内心地认为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由此可见他对 智慧的重视,对生命的热爱
散文之表达方式之散
❖ 兼用多种表现手法,时而抒情,时而议论, 时而描写,时而叙述,或夹议夹叙,或诗文 交叉,甚至亦骈亦散,亦刚亦柔,变化多端 而又运用自如。优秀的散文既有哲理的睿智, 又有浓烈的诗情,既有斑斓的色彩,又有动 人的音响
教育最新K12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五课六国论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五课六国论[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知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宋仁宗嘉祐元年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渴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深得欧阳修赏识与力荐,一时朝野争相传诵,名声大噪。
据说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三字经》对其描述为“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洵的政论文写得非常出色,主要代表作《嘉祐集》十五卷,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在诗歌、散文方面也有建树,著有《权书》《衡论》等。
[知背景]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是,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知常识]1.六国六国,又称山东六国,指崤山以东的六个国家:齐、楚、燕、韩、赵、魏。
当时天下战国七雄,西方的秦国与东方的六国对立,山东六国合纵以抗秦,后都被秦国所灭,因此经常合称六国。
三苏皆作有《六国论》。
2.论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语文高二同步系列课堂讲义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祭十二郎文
(二)实词
①不省.所怙 ____x_ǐ_n_g_,__知__道______
(1)省② ③吾 省.往 徭役河,阳减省.征坟赋墓
①克蒙其泽. ___恩__泽___ (3)泽② ③泽 幸.居 而苦雨水泽.者时,至买庸__雨而__露_决__窦_
__聚__水__的__洼__地____
④芳与泽.其杂糅兮 __光__泽__,__润__泽少, 者及 殁而长.长._者_长_存_大______年__长__的____ ③长.吾女与汝女 __养__育____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 1.走近作者
•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因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 唐文学家。曾任吏部侍郎,故又有韩吏部之称,卒赠礼部尚书, 号“文”,又称韩文公。政治上既不赞成王叔文改革集团的主张 也反对藩镇割据。比较关心人民疾苦。文学主张继承秦、汉散文 统,提出“文以载道”和“文道合一”的观点。与柳宗元同为古 运动的领袖。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所作记叙文,注重 象的描绘;抒情散文亦能与叙事融合,情真意切;论说文则以简 透辟、严谨见长。《师说》《进学解》《张中丞传后序》《柳子 墓志铭》《祭十二郎文》等,皆为名篇。诗亦力求创新,气势雄 有独特风格,影响直至清代。
他悲痛欲绝,为悼念老成写了这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祭十 郎文》。
1.读准字音
殒.( yǔn )其生 兄殁.( mò)南方 所怙.( hù) 汴.( biàn )州 窆.( biǎn )不临穴 强者夭.( yāo )
(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
其孥.( nú) 尚飨.( xiǎng ) 丞相薨.( hōng ) 遽.( jù)去 辍.( chuò)汝 夭其嗣.( s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五课六国论[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知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宋仁宗嘉祐元年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渴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深得欧阳修赏识与力荐,一时朝野争相传诵,名声大噪。
据说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三字经》对其描述为“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洵的政论文写得非常出色,主要代表作《嘉祐集》十五卷,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在诗歌、散文方面也有建树,著有《权书》《衡论》等。
[知背景]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是,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知常识]1.六国六国,又称山东六国,指崤山以东的六个国家:齐、楚、燕、韩、赵、魏。
当时天下战国七雄,西方的秦国与东方的六国对立,山东六国合纵以抗秦,后都被秦国所灭,因此经常合称六国。
三苏皆作有《六国论》。
2.论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一、通假字1.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3.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如果二、古今异义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情况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慧与力量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灭亡今义:翻倒6.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7.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义:没有出发今义:不可以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三、一词多义1.非①非.兵不利,战不善动词,不是②觉今是而昨非.形容词,错误的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动词,无,没有④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动词,非难,责怪⑤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副词,不2.或①或.未易量副词,或许②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代词,有人③一食或.尽粟一石副词,有时3.相①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副词,互相②蹑履相.逢迎偏指动作一方,相当于“他”③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动词,亲自观看4.与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亲附,亲近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连词,和,同③与.战胜而得者介词,跟,同,表示比较的对象④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介词,和5.暴①暴.霜露动词,读pù,冒着②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读bào,凶暴6.终①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底7.始①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副词,起初②始.速祸焉副词,才8.向①向.使三国各爱其地连词,假如②并力西向.动词,对着,这里是“对付”的意思9.故①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形容词,旧的,过去的②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连词,所以③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老交情④暮去朝来颜色故.形容词,衰老的⑤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名词,缘故⑥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副词,故意,特意10.为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动词,治理②以荆卿为.计动词,作为③邯郸为.郡动词,成为④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替,给⑤如今人方为.刀俎动词,表判断,是11.兵①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②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③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武力④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名词,士兵12.速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动词,招致②不速.之客动词,邀请③兵贵神速.形容词,迅速四、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②以地事.秦事:侍奉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以礼相待(2)名词作状语①日.削月.割日:一天一天地月:一月一月地②理.固宜然理:按道理,从道理上讲③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后:在……之后④并力西.向西:向西2.动词的活用(1)动词的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2)动词作名词秦以攻.取之外攻:攻战的方法3.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2)形容词作动词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完整地存在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底(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削弱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也”表判断)2.状语后置①后秦击赵者再(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后秦(再)击赵”)②赵尝五战于秦(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赵尝(于秦)五战”)3.定语后置苟以天下之大(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苟以(大之)天下”)4.被动句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②洎牧以谗诛(“诛”有“被杀”的意思)5.省略句①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举”后省略宾语“之”)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省略主语,补出即:(诸侯)奉之弥繁,(秦)侵之愈急)③至丹以荆卿为计(补出省略的成分为“至(太子)丹以荆卿(刺秦王)为计”)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知识解读所谓“理解”,是说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文句;所谓“翻译”,是说能用现代汉语把古人文章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说试卷所给你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
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
答题指导1.翻译的标准(1)信。
所谓“信”,就是译文必须准确,必须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不能以翻译者本人的意思来改变或替代原文的意思。
(2)达。
所谓“达”,就是译文必须通顺、晓畅,无语病,必须以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达,不能用似通非通、半文半白的语言表述。
(3)雅。
所谓“雅”,就是在“信”“达”的基础上,讲究修辞文采,使译文的语言典雅优美,并能反映原文的语体风格。
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努力做到“信”和“达”;至于“雅”,则应作为一个目标,在不断提高古文水平和翻译技巧的过程中,逐步接近和达到。
2.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是说文言文以直译为主,字字句句讲究落实;当直译无法达意时,可用意译。
历年来高考设题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酌情采用意译为辅助手段。
3.翻译的方法翻译文言文语句,概括地说,可以简称为“留、换、补、删、调、贯”六字诀。
(1)留。
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
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名、政区名、国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古今意义相同的词,皆保留不动。
例: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2)换。
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古今异义词换成现代词语,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妻子:妻子和子女。
绝境:与外界隔绝之地。
(3)补。
增补句子省略成分或隐含的内容。
例:①(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秦”[补主语]②“得璧,传之( )美人”(《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于”[补介词](4)删。
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
例: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齐桓晋文之事》)句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翻译时需删去。
(5)调。
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
例:①古之人不余欺。
(《石钟山记》)(宾语前置)——古之人不欺余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定语后置)——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6)贯。
文言文翻译时,还会遇到一些修辞现象、委婉说法、用典用事,翻译时要灵活处理,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以使译文明白、贯通。
例: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直译为“连秋天里鸟兽的毛也不敢接近”,这话读起来不顺,听起来别扭,不易理解。
如果变通一下,译为“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意思就明确了。
一、了解行文脉络二、把握文章主旨本文借古讽今,通过评论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一、阅读课文第1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对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的中心论点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B.本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接着提出了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C.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
D.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反(第一个分论点)正(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的,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解析:选D 应为“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
二、阅读课文第2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2.对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2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作者主要用事例、对比和引用的论证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
B.课文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
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做好了准备。
C.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