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 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 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独不见》是唐代诗人沈佺期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拟古乐府之作 ,被历代诗评家认为是温丽高古之佳篇。诗的内容主要是思妇对征人 的怀念。诗人通过环境描写烘托思妇的哀怨,以双飞双栖的燕子反衬 思妇的孤独;以寒砧催落叶、明月照流黄来烘托离愁别恨。情景结合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 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 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 了怎样的作用?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引子,可以援引出议论话题; 二是例证,可以使得对道理的分析有根 有据; 三是增强文气,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与审美意蕴。
阅读第一自然段做题
1、课文从什么来引出本文的话题的? ----从众多诗人作品中的“木叶”形象作引子,来引出 本文所谈论的话题。 2、作品以哪些诗人的作品的诗句为例来引出话题的? 屈原《九歌》“袅袅兮来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谢庄《月赋》“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木叶下,江连波,秋月照浦云歇山”;
诗 句 欣 赏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
解题:快速浏览课文,题目中加引号的
木叶限定在哪个领域? 诗歌领域中常见的意象
找出文中关于”木叶“的诗句,并结 合第一段思考它们证明了什么?(主旨 句) 关于木叶的诗句很多,证明了从屈原开始木
“落木”,而极少用“树叶”呢?
因为“木叶”与“树叶”虽
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但在艺术
形象上的差别是一字千里。
疏 朗 的 清 秋 的 气 息
特征:树,繁茂的枝叶,枝叶绿色,树干褐色 木,枝叶疏朗,黄色,本质的干燥 意味:树,饱满、飘零 木,疏朗、干燥、空阔 场合: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没有悲愁。 木,秋风叶落,常跟离愁别绪联系起来,有悲愁。
作品应该追求一种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
作为文学作品,就要求含蓄蕴藉,有回 味,特别是诗歌创作,就要以少总多,追 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
诗歌鉴赏知识,鉴赏诗歌的意象 概念:意象就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形象。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方法: 时空 (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 感官 (嗅觉 、触觉 、 听觉、 味觉、 视觉) 动静 (动态、静态、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虚实 (虚写 、实写、 虚实相生、化虚为实) 色彩 (色彩鲜明、色彩斑斓 ) 修辞 (比喻、拟人 、夸张、对偶 、用典 等)
时间已到了九月,秋深了,天凉了,窗外频频传来撩人 心绪的捣衣声和秋风催落叶的声音。女主人公不由得想起 了自己苦苦思念的夫婿,远戍辽阳一去就是十年!
阅读课文主体部分做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述2—6自然段的内容(段意) 第2段:指出“木叶”就是“树叶”,古代诗歌多用木
叶、落木,而极少用树叶。
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
确切——概念——直指; 空泛——潜在——含混。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注解】筌:捕鱼用的竹制的篓子,有口,内有 逆刺,鱼进入就出不来。 【译文】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了鱼,就会忘
了竹笼;语言是用来表达意义的,掌握了(语言
所表达的)意义,就会忘了语言。
所谓“得意忘言”、“言不尽意”, 并不是说语言不能表达意思,而是说文学
第4、5、6段是课文的中心段,文中阐释 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
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
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
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
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我国古代诗歌为什么多用“木叶”、
给右边加红颜 色的字注音
袅袅 照浦 褒扬 灼灼 亭皋 寒砧 涔阳 万能锭 言筌 窸窣 迢远
niǎo pǔ bāo zhuó gāo zhēn cén dì ng quán xī sū tiáo
解 释 下 列 词 语 的 含 义
袅袅—— 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灼灼—— 明亮鲜艳的样子。 寒砧—— 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
答题步骤
第一步、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结合诗歌分析意象特 征。(找意象并概括意象特点) 景 第二步、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组 合的特点。 (概括景象(意境)的氛围特点) 境 第三步、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剖析作者思想及其情感) 情
课堂练习
探究阅读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语言有概念的意义,也有潜在的意 义。中国诗具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 含蓄性(暗示性)特征。
“暗示性”、“联想意义”、“意”等词有 何关联?“空泛联接着确切”,这里的“空泛” 和“确切”可用前两段的哪些词替代? “暗示性”源于词语的联想意义、象征意 义、双关意义等。“意”就是词语字面意义以 外的意味、意境,就是“潜在的力量”。
“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
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 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 而且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 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 润的。
1、诗中的“木叶”引出话题
2、探寻多用“木叶”的理由 3、概念相同形象有别 4,5、木叶的第一特征: 6、木叶的第二特征: 7、“木叶”“树叶”一 字千里
虞美人· 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 亭皋—— 水边的平地。亭,平;皋,水旁地 萧萧—— 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 疏朗—— 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的意思。 窸窣—— 象声词。此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冉冉—— 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缠绵—— 文中形容叶对枝情深意厚,拟人法 绵密—— 柔和紧密的样子。 迢远—— 遥远。 相去无几——互相间存在的距离不大。
按照字面解释,“木”就是“树”,两者在 概念上一致,但“木”一般具有秋风叶落的情景 的形象;“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 感情。
阅读课文第5、6自然段,说明“树叶” 与“木叶”的潜在意味有什么不同?
“树”与“叶”形象一致,都给人枝繁 叶茂,密密层层浓阴的感觉,合用的“树 叶”的形象也是如此,含义未见丰富。 而“木”常让人联想起树干,有疏朗、干 燥的意味 。“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 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传递着整个疏朗的 清秋的气息。
王褒《渡河北》“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3、作者举出这些诗句为例,其用意是什么? ----“木叶”成为诗人笔下所钟爱的形象。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陶渊明《拟古》)
日暮天边无云,春风似粉扇轻摇。日落,月升,星满天。有 佳人陪坐使夜都变的美好,直到通宵达旦也难歇息。一种充实和满 足溢出了身体,今日太过美好,美好的有些虚幻,似是拥有一切能 够拥有的东西,美好的让人慵懒,似是醉了,醉的太久就疲惫了。 开始怀疑人生了,我还能拥有什么,这样的日子还能有多久?云间 之月皎洁明亮,绿叶丛中繁花似锦。当时又怎么没有很美好呢,但 不久之后云遮于月,花葬于叶之时又当如何呢?
阅读第6自然段做题:
“落木”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
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 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落木”呢,则比“木叶”更显得空阔,它连 “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有什么区别? “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少了”叶 “,便少了清秋的绵密之意。完全是一片悲凉 与凄清
于一个“木”字,虽然两者概念相同,但在诗歌形象上大
有区别。 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第5段:说明“木”为什么会有第一个艺术特征。 第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 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 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 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叶已经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意象。
林庚:福建福州人,1910年2月22日生 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诗歌研究家。他将创 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 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 “盛唐气象”。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 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出版 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 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 文学简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