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视角下的教育社会学研究

合集下载

社会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社会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社会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学科,已经发展了几个世纪。

从早期的社会观察者到今天的学者研究者,社会学一直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社会学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社会学的发展现状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

早期的社会学理论主要关注社会结构和社会阶级,以及它们对个人和社群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学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包括文化、法律、教育、犯罪、健康等各个领域。

在现代社会学研究中,已经出现了许多领域和理论的分支。

从功能主义到符号互动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这些理论框架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学思潮。

社会学家们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例如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以深入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

社会学也在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

全球化、科技发展、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给社会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社会学家们开始关注跨国移民、跨国公司和全球社会问题。

科技进步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从而促使社会学家研究科技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社会学的未来趋势社会学的未来将继续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密切相关。

随着人们对全球问题和全球社会关系的关注增加,社会学将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问题,并探讨全球各个层面上的社会动态。

同时,科技的不断发展也将引发新的社会问题和挑战。

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兴起,将对社会结构、就业和隐私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社会学家将需要关注这些技术创新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此外,社会学在未来还可能与其他学科进行更深入的交叉研究。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问题往往与心理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学科相关。

通过与其他学科合作,社会学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更全面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总结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演变和发展。

后现代背景下的教育叙事研究

后现代背景下的教育叙事研究

后现代背景下的教育叙事研究作者:张高产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年第11期一、后现代背景下教育叙事研究的转变后现代主义,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它是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产物。

现代主义是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对抗中逐步形成的,并伴随着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自然科学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思维范式,被人们广泛接受。

19世纪中叶,在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的影响下,通过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德国的拉伊、梅伊曼等人的努力,教育学研究领域内逐渐地将精确性的标准、普适性的规范、技术性的方法等作为衡量教育研究是否科学、是否严谨的基本依据,并最终在教育领域内形成了范式研究,开创了教育学科学化的潮流。

然而,伴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这种片面追求科学化的研究范式面临着很多的发展障碍,尤其是教育领域内的过度物化和人文关怀的缺失使得范式研究步履艰难。

同时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兴起,教育研究者开始放弃对普适性的教育规律的探究,转而将更多的目光放在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之上。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反思,以反理性主义、反中心主义、反本质主义为特征,其主张的差异性和多元性,认为不存在统一的一元化的标准。

这些观点都对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众多后现代主义思想大师中,作为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重要代表的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知识普遍追逐的“元叙事”的不足,“元”即初始、传统之意,也就是对宏大叙事的范式研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主张放弃总体化和普适性的研究方法,弘扬一切教育领域及知识体系中差异性与多元化。

这种主张进行“微观叙事”的研究,使传统的那种依赖宏大叙事而取得自身统治地位的科学主义陷入了生存危机。

在利奥塔看来,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无论在科学领域还是教育知识领域,对差异性、特殊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等的崇尚已经迎来了春天,而对整体性、普适性、一元性和封闭性等的追求已经开始没落,这种后现代背景下的哲学思维为教育研究尤其是教育叙事研究提供了理论平台和方法支撑。

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及其派别

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及其派别

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及其派别引言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是二十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新兴社会学理论,该理论反思了现代社会学的局限性,并试图超越传统理论的范式。

本文将介绍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的基本概念、核心观点及其派别。

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是一种以后现代主义思想为基础的社会学理论体系。

后现代主义强调人类存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质疑单一而普遍适用的真理和结构,强调相对主义和多元主义。

这一理论批判了现代主义社会学在研究中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并认为社会现象是由多种经验、立场和观念的复杂互动所构成的。

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的核心观点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主要包含以下核心观点:1. 反抗主导话语:后现代主义社会学批判了传统社会学中的主导话语,并主张对不同的经验和观点给予同等的重视。

它不再认为唯一的正确观点是存在的,而是强调存在多种合理的解释和理解。

2. 去中心化:后现代主义社会学拒绝了物质或心灵的中心性观念,并认为权力和知识是多元化和相对的。

它拒绝了中心化的社会结构和单一的解释框架,强调人类存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 解构现代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社会学批判了现代社会学的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并倡导从更具批判性和反思性的角度看待社会现象。

它认为社会现象存在于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中,不可简单地被归纳或解释。

4. 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社会学强调语言和符号的作用,认为社会是由各种符号和意义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

它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并主张个体的主观性和独特性。

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的派别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的派别众多,其中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派别:1. 结构主义后现代社会学派:这个派别强调符号和意义的作用,关注社会结构的符号性解读。

代表人物有让-弗朗索瓦·里奇特等。

2. 反结构主义后现代社会学派:这个派别批判了结构主义的观点,强调个体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代表人物有米歇尔·费柏等。

3. 批判性后现代社会学派:这个派别关注社会的权力关系和社会不平等,强调社会变革和社会正义。

教育管理:后现代研究视角

教育管理:后现代研究视角
观照 , 建立起 开放 、 多元化 的方法论群 落, 要认识 到知识或理论具 有“ 情境 性” 。
[ 关

词] 基本 假定 ; 现代主义 ; 现代主 义 ; 育管理研 究 后 教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67 6 (0 2 1 —0 10 10 —4 9 2 0 ) 10 5 —5
[ 收稿 日期 ]2 0 —7 1 0 20 —6 [ 作者 简介]张晓峰 (9 3 ) 1 7 一 ,男 ,河南 周 口人 ,华东 师范大学教 育管理学系硕士生 。
维普资讯

5 ・ 2
外 国教育 研 究
20 0 2矩
级 秩 序 的理 性 组织 。 的确 ,韦 伯所 说 的科 层制 组 织 的 五种 特 征 ,即分 工 与 专 业 化 、非 个 人 倾 向 、 权 力等 级体 系 、规 章 制度 及 职业 导 向 ,在 学校 组 织 中都 有所 反 映 。但 一些 研究 者 注 重 到实 际情 况 远非 如 此 。许 多学 者批 评 指 出 ,韦 伯所 提 出 的科
复杂 的 ,但用 下 面这 句话 概 括其 基 本特 征 似乎 是 比较恰 当的 ,即 :如 果说 现 代 主义 强调 的是理 性 主义 、科学 主 义 和实 证 主义 ,那 么后 现 代 主义 则

研 究 出发点 上 :要 根 源于 具体 的教 育 组

后 现代 主 义 从 根 本 上 消 除 了人 们 对 统 一 性 、 整体 性 的信 仰 ,对传 统 哲 学 中诸 如 现 象 与 本 质 、 主体 与 客 体 、真 理 与 谬 误 等 非 此 即彼 的 “ 定 确 性 ” 和 二 元 对 立 逻 辑 重 新 加 以探 讨 。在 此 基 础 上 ,后现 代 主义 贬 抑现代 性 所 预设 的普 遍 性 、一 致 性 观念 ,而对 事物 的 多样 性 和差 异性 则极 力 颂 扬 。具 体 到组 织 来说 ,不 同的组 织 具有 不 同 的性 质 和特 征 ,而且 即使 是 同一类 型 的组织 ,其 中的 每一 个 组 织也 具有 其不 同的 特点 。 对 于 教育 组 织或 学校 而 言 ,我们 已习惯 于 用 韦伯 的 “ 层 制 ”来理 解 它 ,认 为学 校是 具 有层 科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研究方法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研究方法

平等 。后 现 代 主 义 对 教 育研 究 方 法 产 生重 要 的影 响 和 启 示 一是 教 育研 究 者应 在 对 话 双 方 平 等 协 商 的 基 础 上 形 成 自 己 的 个性 话 语 方 式 ; 是 二 充分 认 识 和 尊 重 教 育 对 象 的 差 异性 ; 是 教 育 研 究 中应 采取 多元 的 、 放 的 方 法 。 三 开
【 键 词 】 后 现 代 主 义 ; 育研 究 方 法 ; 示 关 教 启
当我们试图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来理清 教育研究方法 问题
时 , 仅 产 生 了 深深 的 困惑 和 矛 盾 , 且 对 教 育 进 行 所 谓 的 研 究 中 也 是 不 而 手足 无 措 。 文 章 其 实也 是 以 子 之 矛 攻 子 之 盾 的 , 道 这 不 是 一 种 荒 谬 难
3后 现 代 主 义 的认 识论 、
现 代 社会 科 学 受 到 指 导 研 究 行 为 的 一 般 方 法 规 则 的 引 导 , 图 以 试

种 训 练 有 素 的 方式 来 达 到 现 实 对 于 思 想 的 检 验 。 然 而 , 现 代 主 义 后
者 则认 为根 本 不 存 在 方 法 , 存 在 他们 务 必 遵 是他 们 后 现 代 主 义 的 反 规 则 和 怀疑 一 切 的 严 格 作 风 。 他 们 假 定 了这 样
此 我 们 要 做 的 是 发现 差 异 , 尊重 差 异 , 同时 , 鼓 励 多 元 的 思 维 风 格 , 要 而 世 界 本 来 就 是 多 样 的 和 丰 富 的。 最 后 , 现 代 主 义 对 二 元 思 维 模 式 的 后 批 判 还 表 现 在 对 理 性 主 义 和 科 学 主 义 的 批 判 , 也 是 他 们 最 为 重 要 和 这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与教育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与教育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与教育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界说⒈现代主义从社会层面来说,现代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相伴随。

它推崇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推崇知识和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文艺复兴以后,现代性逐渐成为西方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潮流的主轴,几乎贯穿于所有社会制度、组织架构和发展政策中,成为主导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价值趋向和思维范式。

它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制度效能、资本效能、科技效能和人的效能,为构建现代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历史发展层面说,现代主义是一个历史断代术语,指涉紧随“中世纪”或封建主义时代而来的那个时代。

现代性与传统相对立,它具有革新、新奇和不断变动的特点。

从笛卡尔起,贯穿着整个启蒙运动及其后继者,所有关于现代性的理论话语都推崇理性,把它视为知识与社会进步的源泉,视为真理之所在和系统性知识之基础。

人们深信理性有能力发现适当的理论与实践规范,依据这些规范,思想体系和行动体系就会建立,社会就会得到重建。

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泛文化思潮。

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建筑学中,它的含义是指那种背离和抵制某些古典主义特别是现代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这一用语被广泛地移植到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自然科学领域,用以指称具有类似倾向的思潮。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跨越时空、具有前瞻性和超时代特征的文化、哲学思潮,虽然产生并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但至今仍是如火如荼,方兴未艾。

作为一种宽泛的思潮,后现代主义与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不解之缘,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种思潮”。

主要有以德里达、福柯为代表的结构性后现代主义和以大卫·雷·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此外,后现代主义的干将还有利奥塔、博得里拉、德勒兹等。

这些理论家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对现代主义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并在不同程度上建构了异彩纷呈的后现代理论。

社会学的现代化与后现代化

社会学的现代化与后现代化

社会学的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学科,其发展历程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其中,现代化和后现代化是社会学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是构成社会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现代化的社会学现代化是指社会向现代化进程转型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文化、社会结构、社会价值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

现代化的社会学研究重点就是这一变化过程。

当代社会学的研究者通常认为,现代化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和全球化。

工业化是指工业生产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扩展,这种发展不仅影响了经济和产业结构,也改变了社会结构、文化和价值观念。

城市化是指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形成城市化的趋势。

现代化是指现代化制度、现代化文化和现代化意识形态在社会中的发展。

全球化是指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互动、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和共同发展。

在这一时期,公共领域和权利的扩展促进了民主和社会改革的发展。

同时,社会学家的研究也涵盖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以及生态和科技领域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二、后现代化的社会学后现代化是20世纪80年代起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潮,代表了对现代思想的批判和反思。

后现代化的社会学在某种程度上把现代化的社会学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后现代化的社会学关注的是个人主义、超越性和文化多元化的命题。

后现代化强调主体性,认为少数人可以对社会系统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后现代化还强调了文化的多样性,拒绝了一切绝对主义的思想。

除此之外,后现代化的社会学还倡导“拒绝正统思维”、“拥抱多元文化主义”、“批判束缚力”和“反对那些过时的批判方法和社会意识形态”,这一理念对社会学的发展和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总之,现代化和后现代化是社会学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前者强调社会正义和公民权利,后者强调主体性和文化多元化,各有各的特点和贡献。

此外,现代公民社会和全球性社会问题,都对后现代化的社会学研究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一、概述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作为一种深刻影响教育领域的思潮,源自20世纪后半叶的哲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领域的后现代主义转向。

它拒绝传统现代主义的绝对性、普遍性和统一性,强调课程的多元性、相对性和情境性。

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课程不再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知识体系,而是被视为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持续生成的过程。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核心观点、研究方法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启示。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其对课程知识观、课程价值观和课程实施观的重新诠释。

它质疑传统课程理论的知识客观性,认为知识是主观的、文化的、历史的,而非绝对的、普遍的。

在价值观方面,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强调多元性和差异性,反对一元化的课程价值取向,尊重不同文化、不同群体的课程需求。

在实施观上,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倡导参与性、建构性的课程实施方式,鼓励师生共同参与课程的创造和解释过程。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研究方法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

它借鉴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资源,采用质性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深入探究课程与社会、文化、历史等复杂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研究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课程的本质和功能,为教育实践提供更为丰富和深入的理论指导。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对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挑战了传统课程理论的局限性,为教育者提供了新的课程理念和实践策略。

在教育实践中,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鼓励教育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需求,创造开放、包容、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它也提醒教育者要关注课程与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联系,实现课程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为我们理解课程的本质和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深入探讨其核心观点、研究方法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我们有望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社会对教育的塑造和制约。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教育的各个层面和方面。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目标。

教育被视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它不仅传承文化和知识,还承担着社会化、职业培训和价值观传递等功能。

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如何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和提升个人社会地位。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的社会影响和不平等。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它也带来了社会差异和不平等。

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对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机会的影响,以及教育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性。

第三,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

教育制度是教育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它与社会结构和价值观息息相关。

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制度的建构和变革,以及教育政策对教育机会和质量的影响。

第四,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教育是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再生产,它与社会价值观、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密切相关。

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和相互影响,以及教育如何塑造和传递社会文化。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参与和教育实践。

教育不仅仅发生在教育机构,它也发生在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

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参与者的身份、经验和权利,以及教育实践的多样性和变革。

教育社会学研究范围广泛,涵盖了教育的各个层面和方面。

它关注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目标、社会影响和不平等、制度和政策、文化关系以及参与和实践。

通过研究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教育社会学为我们深入理解教育的社会意义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理论框架。

教育社会学和人类学

教育社会学和人类学

教育社会学和人类学教育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

教育社会学和人类学是两个研究教育的学科,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教育在社会和文化中的作用和影响。

本文将从教育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探讨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功能和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它关注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育社会学主要研究以下问题:1.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它与社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探讨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2. 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传递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人的品德、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的社会功能,探讨教育如何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教育的社会问题:教育在社会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资源分配等。

教育社会学研究这些问题,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它探讨教育如何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何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人类学人类学是研究人类文化和人类行为的学科,它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人类学主要研究以下问题:1. 文化:文化是人类行为的基础和核心,它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艺术、习俗等。

人类学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探讨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2. 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家庭、社区、职业等。

人类学研究社会结构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探讨社会结构如何影响人类的文化和行为。

3.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人类学研究生态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探讨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文化和人类行为,它探讨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探讨文化、社会结构和生态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社会学与后现代社会

社会学与后现代社会

社会学与后现代社会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与社会关系的学科,主要关注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规律、社会变迁等问题。

而后现代社会则呈现出一种多元、异质、复杂、快速变迁的态势,如何将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后现代社会的研究中,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后现代社会的特征后现代社会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多元、异质、复杂、快速变迁。

首先,后现代社会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面貌,各种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在这个社会中并存。

其次,后现代社会的异质性极为明显,不同的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而这些差异无法通过传统的社会划分方式进行判断。

第三,后现代社会的复杂性更多体现在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同时涉及到不同的社会层次和领域,如家庭、工作、社交等。

最后,后现代社会快速变迁的特征则表现为一种日新月异的变化趋势,大量新潮文化的崛起和快捷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都是其代表。

社会学的应用近年来,社会学在研究后现代社会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方面,社会学家试图通过传统的社会学理论来解释后现代社会的多元、异质、复杂、快速变迁等特征。

另一方面,他们也尝试运用新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如网络社会学、文化研究等,来面对后现代社会产生的新问题。

网络社会学是一种新兴的社会学分支,它的出现离不开传媒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网络社会学家们所研究的是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网络结构和社会互动过程。

网络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包括:网络空间、社交媒体、虚拟社区等。

正是通过网络社会学的研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后现代社会中人与网络的相互作用模式,探索互联网对人际关系、社会交往与文化形态的影响。

另外,文化研究是一种适应后现代社会的研究方法。

文化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文化研究的方法,我们可以充分理解文化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进一步反思文化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学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探究后现代社会的发展,比如心理学、教育学、法律学等领域。

从这些领域中我们可以发现,后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需要全方位的研究和解决。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揭示隐藏在日常教学中的矛盾与冲突当我们在教育的舞台上审视后现代主义这一思潮时,不得不其对课程理论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本文将通过定义、背景介绍、理论阐释、分析解读和结论,逐步展开对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探讨。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主要课程的动态性、关联性和两极性。

它强调课程并非静态的、固定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同时,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还主张课程与现实世界密切相关,是人们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进行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产生于20世纪末,当时的教育界正面临着许多挑战。

传统的课程理论无法满足人们对教育的多元化需求,也无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应运而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反思教育现状、探索教育未来可能性的平台。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去中心化、去权威、去二元对立和去确定性。

它提倡在教学中消除中心,尊重多元观点的存在;否定权威,鼓励平等对话与批判性思维;否定二元对立,相互依存与非线性关系;否定确定性,重视不确定性、随机性和创新性。

在实践中,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教学实践创新: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鼓励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运用项目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促进教育公平: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倡导平等对话和多元参与,这有助于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实现教育公平。

培养批判性思维: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加深对文化多元化的理解: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强调课程的关联性和动态性,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化多元化的理解,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然而,在实践中,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

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

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摘要】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对传统社会学理论的挑战,其起源于20世纪的思想潮流。

本文将探讨后现代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核心理论观点,对社会学的启示以及对社会学研究的影响。

将对后现代主义与其他社会学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独特之处。

结尾将探讨后现代主义的意义、对社会学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这篇文章的阐释,读者将更深入地了解后现代主义在社会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以及它对传统社会学理论的颠覆和挑战。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社会学、阐释、起源、核心理论观点、启示、影响、比较、意义、重要性、未来发展1. 引言1.1 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引言: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哲学思潮和社会理论,它对传统现代主义和现代社会学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和批判。

后现代主义强调了语境、相对性和多元性,在对待现代社会问题和个体行为上持怀疑态度,强调了知识相对性、多元文化、权力关系和人类认识的有限性。

在社会学领域,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为传统社会学理论带来了新的启示和研究方向。

后现代主义不仅挑战了现代社会学的权威性和普遍性,还提出了对于社会现象的新解释和理解。

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的解读和反思,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框架和方法论。

本文将围绕后现代主义这一主题展开阐释和深入探讨,探讨其起源与发展,核心理论观点,对社会学的启示,与其他社会学理论的比较,并分析其对社会学研究的影响和未来发展。

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社会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2. 正文2.1 后现代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后现代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

在社会学领域,后现代主义最初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让-福科•利奥塔提出的。

利奥塔认为,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后现代时代。

在这个时代,传统的现代主义价值观和观念已经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调多元文化、相对主义和不确定性的世界观。

反思与重构: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

反思与重构: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
今 的社 会科 学 。… …后 现代 主义 提 出的挑 战似 乎
无穷 无尽 。它摒 弃 认 识 论 的假 说 , 斥 方 法论 的 驳
渗透使人 E益商品化 , t 导致个性泯灭、 创新能力枯 竭、 批判精神丧失 。大量的商 品广告 、 无穷无尽的
电子 信息 、 断翻 新 的杂 乱 拼贴 , 致 了符 号 、 不 导 文 字 和视 听形 象 的全面 混乱 。后现代 社会 出现 了一
YIHo g in n— u
( col f c n eadT cnlg d ct n H n nU ie i , i ga 12 1 C ia Sho o i c n eh o yE uao , u a nvrt X a t 4 0 , hn ) Se o i sy n n 1
后现代 主 义最 初 是 指 一种 以抛 弃 普遍 性 、 背
服务业人员 所 占比例在 2 O年 间 由 4 % 上 升 到 9 6 .% , 18 4 1 在 90年达 到 6 .% _2 84 2加。消费意识 的 J
离和批判现代 主义设计风格 为特征 的建筑学倾 向 , 来 被用 于指 称文 学 、 术 、 学 、 学 、 后 艺 美 哲 社会 学、 政治学、 教育学 , 甚至 自然科学等诸 多领域中 具有类似倾 向的思潮。美国著名学者波林 ・ 罗斯 诺 指 出 : 后 现 代 主义 像 幽 灵 一 样 时 常 缠 绕 着 当 “
维普资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u a o uzo oma U iesy( oi cec ) o rl fG ihuN r l nvrt Sc Sine n i l a
20 06年 第 6期 ( 总第 13期) 4
反思 与重构 : 后现代主 义对教 育的影响

后现代理论视角下的教育城乡差异透析

后现代理论视角下的教育城乡差异透析
Ec n mi o o c& T a e U d t u NO. 0 J n . 0 1 r d p a eS m. 2 8 u e2 1
后 现 代 理 论 视 角下 的教 育 城 乡差 异 透 析
董育硕
(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北京 107 ) 082
【 摘 要 】自17年恢复高考以来 ,竞争性的社会流动规 范以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为 口号,本文从后现代理论视角 出发,运用语 言符码理论和文化再生产 98 理论 ,结合高校入学具体 情况 的实证数据 ,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获得的城 乡差异 ,发现分数面前,并非人人平等。在教育体制改革进程 中,缩小城 乡、地 区之 间 的教育不平等差距,努力促进教 育的公平。
二 、文 献 回顾 ( )概念 界 定 一 教 育 公 平 ,是 包 括 起 点 、过 程 和 结 果 的 公平 , 即机 会 公 平 和
( )城 乡 重点 大学 、热 门专业 入 学机 会 差异 仍然 较 大 二 入 学 机 会 公 平 既 包 括数 量 方 面 的公 平 ,也包 括质 量 方 面 的公 平 。 所 谓入 学 机 会 的质 量 公 平就 是 指 升 入 重 点 学 校 的机 会 公 平 状 况 。农 民 子 女所 获 得 的 重 点 院校 入 学 机 会 的 情 况 是 反 映城 乡高 等 教 育入 学 机会 公平 质 量 的重 要指 标 。表 2 见农 村 学 生进 入 重 点大 可 学 的机 会 小 于城 市 学 生 ( 表 2 见 )。专 业 的选 择 对 于 学生 将 来 的就 业 有 很 大 影 响 ,热 门专 业 往 往 更 容 易 找到 工 作 ,也 有 较 多机 会 获 得 较 高工 资 , 从城 乡 高等 教 育 入学 的专业 分 布 来看 ( 表3 见 ),冷 门专 业 中 农 村 学 生所 占 比例 大 于 城 市 学生 ,而 热 门专 业 中 城市 学 生 比例 又 大 于 农村 学生 。在 不 同 学科 专业 中学 生 的 分 布 也 显示 出 明显 的城 乡差 别 。

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

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

一、后现代主义概说后现代主义就是20世纪后半叶广泛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潮,它代表着一种流行、前卫的潮流,影响着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

后现代主义并没有固定的界定,大体而言,它主要就是对启蒙运动以来现代主义的反省与批判,企图去置疑这些主流的论述。

(一)后现代主义的起源与主题1.后现代主义的起源20世纪后半叶,全球各地的社会现象逐渐地由一元或二元转变为多元社会形态,女性、不同种族、原住民的文化等都要求受到重视。

社会形态上,不再以西方文明以及西方的现代化为唯一的发展方向,而就是趋向于肯定不同声音的价值与地位。

多元社会形态带来的就是对优势文化的反省及重新评估。

优势文化控制着社会多数族群,在生活、经济、理念上要求认同,同时优势文化所代表的现代化的舒适生活、科技工业、以及经济发展的成果,造成了现代人以现代化为生活的目标,西方的物质文明成为所有政治体系及政策制定的方向。

后现代主义就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在艺术界与思想界产生的一种西方思潮。

大致说来,它就是对现代西方文明的一种反省。

具体而言,就后现代主义名词的界定来说就是各呈己见。

D、 Gatlin认为,前现代就是具统一声音的瞧法,如文艺复兴时期将古典文化视为具最高地位的强权优势文化或高文化;现代时期,仍然主张统一性文化观念的传承与传统权威,但握有权威的不就是宗教而就是科学;到了后现代主义,放弃对统一性思维权威的追求,而以多元思维及反对独尊科学知识的思索为方向。

Madan Sarup则以在文学艺术界对现代性、后现代性、现代化、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等名词加以分辨。

就后现代主义的起源来说,也有各种说法。

2.后现代主义的主题按照吉诺斯(Henry A、 Giroux)的整理,后现代主义的主题包括:(1)拒绝强权叙述(master narratives)及基于第一原理的知识传统;(2)怀疑哲学之正统原则及神圣的观点;(3)向知识确定性及学术性学域之固定疆界挑战,称为“对集权的战争”及拒绝包含一切的单一世界观点;(4)否定有高低级文化的明显划分,所谓大众文化、通俗及民间艺术形式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5)启蒙时期的一些瞧法,如历史与进步并进,现代主义者对理性、科学、及自由的信任招致深切的置疑;(6)人文主义的一些固定的、统一的而且可以确认的主题讨论被多元化及流动性论题及对叙述空间的要求所取代;(7)拒绝接受推动西方文明进步就是实现自由的唯一方式、及历史就是直线进程的瞧法。

社会学的现代化和后现代化

社会学的现代化和后现代化

社会学的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现象的科学研究,它主要研究社会的机构、文化和人类行为的交互。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学也在不断地现代化和后现代化。

现代化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结构和功能,而后现代化社会学则更加注重文化、语言和符号的研究。

一、现代化社会学现代化社会学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它主要研究社会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社会现象的普遍规律。

现代化社会学强调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目的是构建一个可观测和可验证的理论框架。

现代化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有康特、马克斯·韦伯和杜尔凯姆等。

康特认为社会是一种“自然事实”,可以通过科学方法独立于价值评价和意识形态加以研究。

马克思·韦伯则将社会与经济市场、政治机构和文化传统等相互关联的社会结构分析为主要研究对象。

杜尔凯姆则强调社会是一个自己的、特殊的领域,拥有自己的法律性和权威性。

他还提出了社会结构的概念,研究了社会规则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等。

现代化社会学主要应用系统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社会交往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方法研究社会系统,例如家庭、组织、政治制度、人口、重要伦理标准等等。

现代化社会学强调理性、分析和客观性,旨在找出社会现象的普遍规律,以此指导公共政策和社会制度的设计和改革。

二、后现代化社会学后现代化社会学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法国,它主要研究文化、语言和符号等非物质事物,以及人们在这些事物中交往的方式。

后现代化社会学不再强调普遍规律,而是强调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存在多种多样的理解和经验,并提供更多个人化、主观化和文化化的理解方式。

后现代化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有福柯、波特曼、鲍曼等。

福柯提出了权力与知识的概念,认为知识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被建构和重新建构,而这种知识的产生和流动是权力的表现。

波特曼则从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角度研究了社会交往和文化生产等问题。

他认为社会是一个符号系统,个体通过语言和符号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系。

鲍曼则提出了个体化和流动性的概念,研究了后现代社会中人类身份和身份认同方面的问题等。

教育社会学与多元文化教育

教育社会学与多元文化教育

教育社会学与多元文化教育教育社会学与多元文化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而多元文化教育则强调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

一、教育社会学的概念和研究领域教育社会学是以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研究教育与社会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探讨教育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分析教育制度、教师和学生等各个方面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包括教育的功能与结构、教育的社会化作用、教育的不平等问题等。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它强调学校应该提供一个多样性丰富的学习环境,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文化相对主义、民主教育和社会正义理论等。

三、教育社会学与多元文化教育的联系教育社会学和多元文化教育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教育社会学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教育制度中的社会问题,而多元文化教育则借助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来考察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和效果。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指导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促进教育公平和包容性。

四、教育社会学与多元文化教育的挑战教育社会学与多元文化教育在现实中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教育社会学需要不断发展适应多元文化背景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其次,多元文化教育需要克服传统教育观念和实践中的固化思维和偏见。

最后,教育社会学和多元文化教育需要在政策层面得到充分支持和推动。

五、教育社会学与多元文化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教育社会学和多元文化教育将在未来继续发展和深化。

教育社会学可以借鉴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培养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多元文化教育可以加强教师培训和教育机构的支持,建设更加包容和多样性的教育环境。

综上所述,教育社会学和多元文化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

教育社会学提供了研究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论和方法,而多元文化教育则关注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教育实践。

高等教育中的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中的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中的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心理学在高等教育中,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心理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教育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而教育心理学则关注教育过程中的个体心理发展和学习过程。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三个方面探讨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心理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理论基础教育社会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包括社会交往、社会化、社会结构等概念,通过研究社会因素对教育的影响,揭示了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效应。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认知发展、学习理论、动机理论等,通过研究个体差异和学习过程,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教育社会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为高等教育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手段和途径。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等,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揭示了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观察研究和量表测量等,通过实验证据和数据的分析,深入理解学习和心理发展的规律。

三、实践应用教育社会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实践应用为高等教育提供了科学指导。

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应用包括教育政策的制定、学校管理和教育改革等,通过深入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为高等教育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

教育心理学的实践应用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设计、学生评价和职业咨询等,通过研究学习和心理发展的规律,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指导。

总之,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心理学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社会学通过研究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揭示了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效应;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个体差异和学习过程,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三个方面的探讨进一步展示了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心理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将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为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略论后现代主义教育

略论后现代主义教育

略论后现代主义教育1 后现代主义教育简介后现代主义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综合有机结构、行动行动策略、概念转换、社会学和数字化技术来设计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这种教育的理念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实施有效的方式和模式,整合创新的思想和学习方法,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和积极性。

2 后现代主义教育举措1、侧重创新。

后现代主义教育以人为本,强调个人创新能力和思考方法的培养,关注学生的社会参与和思想发展,重视社会实践与未来创新的基础;2、关注教育与全球化的联系。

后现代主义教育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与全球环境发展联系上,弱化传统国家边界和全球多样性;3、强化文化元素。

后现代主义教育侧重于交流和传承本土文化以及国家文化,将教育与文化艺术活动、实践机会等联系在一起,探索不同文化背景背后的价值观等。

1、强调个性自主。

后现代主义教育认为学生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校园,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环境中自主发展,也就是在自由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行动和实践激发个性的发展;2、注重学科的融合。

后现代主义教育倡导把现代社会知识、能力和技能整合起来,通过有机整体的思维和行动,从而激发人们学习发现知识秘密;3、重视考研精神和方法。

后现代主义教育核心理念是将考研精神和方法贯彻深入学习,通过学习者自身努力,发现内在价值以及个性特点,以此提升教育水平。

4 后现代主义教育的价值1、鼓励创新。

后现代主义教育的宗旨是让学生学会思想独立,激发个性的发展,扩大思维的范畴,主动思考、有效解决问题,特别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2、强化社会参与意识。

后现代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具有责任感、有社会责任感和有社会使命感的人才;3、激发学习兴趣。

后现代主义教育试图实现的目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新性思维,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后现代主义教育的基本理念的不断深化,它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提升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1 卷 (2011 年) 第 4 期 第 13-15 页
教育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Vol. 31 (2011) No.4 P13-P15
后现代视角下的教育社会学研究
■桑志坚
摘 要:通过对后现代视角下教育社会学研究中的三种提问方式“是什么”、“谁的”以及“何以可能”的重新 审视,可以看出后现代视角下三种提问方式暗含的潜在假设存在着可以进一步商榷的可能,从而对教育社会学研 究进行反思。
而“规范论”价值取向强调的是对教育行为进行价值判断, 进行判断的基础自然是存在一个公认的价值判断。但是,什么是 大家都认可的价值判断呢?在现代性理论下,存在着一个公认的 思考和行动的认知地图供人们参照,诚如涂尔干所讲的人们活 动的“集体共识”,人们可以据此批判现实,提出应然指向。列维· 斯特劳斯就认为,一个社会只有在它的价值观能从一代人传递 到下一代人的时候才能生存下去。但是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利奥 塔在其《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首先就把后现代定义 为对元叙事的怀疑。换言之,也就是对我们都认可、为我们提供 辩护的基础— ——宏大叙事的不信任。当然这种宏大叙事也包括 价值层面的,因为宗教作为一种元叙事也被消解掉了。既然没有
在此背景下,我们对“谁的”活动或者活动的产物“何以可 能”的条件进行分析时,就出现了解释的边界问题。一方面,微弱 的“蝴蝶效应”有可能与相隔遥远的过程形成牵连;另一方面,近 在咫尺的事件未必对我们的生活有明显的影响。因为时空的延 展,事物之所以如此的条件变得更加复杂,我们始终面临着给 予社会产物得以存在的条件做进一步的解释、再进一步的解 释,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失去了“适度解释”和“过度解释”的边 界,陷入了一种无边界的状态中。例如,传统社会学历来将社会 不平等视为一个特定社会内部的问题。无论是阶层、性别还是 种族的不平等,其实都属于一个民族国家内部的社会关系。但 是全球化和信息化不仅改变了金融与资本市场,也重塑了社会 体制及其交互关系,从而也使社会不平等的程度与形式发生了 重大的变化。当然,这种边界的模糊不仅是指上面论述的民族、 国家边界的层面上,后现代的思想家们还“拒斥学科之间、文化
二、教育社会学对“谁的”追问无指向
教育社会学“对‘究竟是谁的’追问所引发的是‘归属研究’, 是对各种社会产物的人群属性的研究,需要揭露的是各个群体 的利益和权力机制”〔1〕。吴康宁教授认为,之所以追问“谁的”,是 因为在我们的社会中,事实上,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几乎没有什 么社会产物(制度、知识抑或是活动)是真正造福于所谓全体社 会成员的。所以我们认为,对“谁的”追问实际上是对生产社会产 物的行动主体的追问。
征物和话语为中介的。而米歇尔·迪尔在《后现代城市状况》一书 中写道“: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将认识条件作为社会理论疑问中的 一个必要组成部分结合进来的本体论立场。”那么,在此立场的 审视下,作为我们认识的条件和中介的符号、象征物和语言并不 是客观的存在,而是社会建构的产物,那些指代符号与现实之间 的关系也是社会建构出来的需要得到社会制度确认的,并不一 定是现实的真实反映。这就造成我们不能确切地辨别出哪一个 是真实,哪一个是现实的建构。或许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一个我们 建构的“社会事实”,而且对这个“社会事实”的研究也是具有意 义的,但它却偏离了我们研究的方向。那么,在此情况下,人们对 关于教育的社会层面的事实就无法形成一致的认识,教育社会 学的研究对象也就掉进了一个以“符码拟像”虚拟式的“超现实” 的虚幻构境。既然无法形成对事实的一致判断,也就无法确定我 们的研究对象是不是虚构,那么,教育社会学也就无法保证转向 教育的背后从而为人们揭示的是事物的真相,教育社会学的研 究也就成为一种自说自话,或者只是对真相的一种可能揭示和 解释。
到底是全体社会成员的还是某一群体的,从而无法分析出群体 间的差异,揭示出其背后隐藏的权力、利益以及道德问题。
后现代之所以对碎片化和多元化津津乐道,完全是基于当 代利益群体间事实上的分化这一认识基础的。因为“在一个利益 分化和利益博弈的时代,任何一个具体的经济社会事物都成为 一种利益,从中诞生出一群分享这种利益的人,并围绕这种利益 进行博弈”〔3〕。同时,这也意味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不同的阶层 和不同社会群体开始拥有不同的利益。因此“,在利益分化时代, 对‘谁’的追问也就变得模糊了”。 ①具体来说,很多制度或政策 出台的背后,都存在着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甚至存在着利 益主体之间的联盟和对抗。每一个利益群体都力图使自己的利 益被尊重,都在使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很难 说一项政策或制度的出台,完全是某一群体出于维护自身的利 益而做出的。很多时候,政策和制度的出台,都是几方利益群体 博弈、妥协的结果,群体间进行利益博弈的方式方法经常是不透 明的,且隐蔽而难于发现,很难从政策或制度本身中折射出来。 这个时候,我们去追问某些政策或制度的社会属性,就很难确定 一个明确的主体。例如,在课程标准出台的过程中,教育家、科学 家以及政府部门等都在通过不同的渠道影响着课程标准的拟 定。教育家凭借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把握指责科学家不懂知识 的传授,科学家依靠自己的成就斥责教育家降低了中国教育的 水平,而政府部门虽然表面上广开言路、听取民意,私下里却可 能在“暗度陈仓”,我行我素。课程标准的出台期间可能并没有根 本的利益争夺,但是却可见各方主体之间的较量博弈,最后,课 程标准的出台也难说是完全被哪一方完全主导,也就难以把它 顺利地归属于某一主体了。
这里的“是什么”并非是对“教育社会学是什么”的追问,而 是对“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是什么”的提问。教育社会学的研究 对象是什么呢?张人杰教授根据已有的研究将其归纳为三种理 论倾向,分别是“事实论”、“规范论”以及“事实与规范兼有论”。 当然,本文要论述的“无共识”并不是教育社会学在研究对象上 已经存在的分歧,而是在后现代视角下指出三种理论倾向中暗 含的潜在假设的无共识。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社会学研究;反思
中图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1)04-0013-03
对于后现代的思想特征,历来都素有争议,同时,对“后现 代”、“后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性”概念的区分,也是众说纷纭, 本文也无意对它们做出精确的区分。或许正如刘小枫所言,放弃 对确定定义的追求本身便是对后现代的最好诠释。因此,本文的 “后现代”具有很大的笼统性,可以看做是和后现代有关的理论 和观点。
①此观点是吴康宁教授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沙龙提出的,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但是并未放在后现代背景下讨论,如有不 当,文责自负。
第4期
桑志坚:后现代视角下的教育社会学研究
15
的“历史是世界历史”,社会学想像力就是要让人们知道“他们 自己的生活模式与世界历史进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此, 笔者关心的一个问题是社会学得以安身立命的所谓“社会”,或 者说,在这个边界模糊的时代,社会学思维的参照框架如何?因 为任何关于社会的学说都有一个基本的理论预设,现代社会学 和后现代也是如此。所谓的理论预设就是对社会的总的看法, 它是任何社会理论得以构建的前提。关于边界预设的问题,在 现代性下社会学的分析边界往往界定在民族国家的框架内,而 在后现代下,边界模糊意味着对传统民族国家分析空间的拓 展。这样,社会学得以安身立命的“社会”,就可能不是来自某一 个地区、某一局部,或者是某一个国家,而可能是一组跨国的现 象:从经济、政治、文化、技术到信息,很多社会生活和社会组织 都不仅是国家层次上组织和策划的,有很多组织形式是跨国的 特色。因此,鲍曼主张抛弃民族国家的传统框架,因为作为一种 框架尚未“大到足够包容在互动行为和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各种 决定性因素”〔 2 〕。
乔恩·威特认为,后现代其中一点就体现为“跨界”。我们发 现,在既定的现实的现代定义中,我们认为的不容置疑的边界, 现在却变得模糊了。例如,在吉登斯看来,“我们现在生活在一 个无边界的世界之中,在这个世界上,民族国家已经成为某种 ‘虚构’,政治家们在这里已经丧失了一切有效的权力”。米尔斯 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明确地表述过:现在,影响每个人
“后现代生活环境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缺乏一个集中规划 目标的组织以及包含了大大小小的、目标单一的行动主体。没有 任何一个行动主体大到足够包容或控制其他的行动主体,而且 每个行动主体都拒绝集中化的控制。因此,行动主体具有很大的 自由去追求他们自己的制度化目标。”〔2〕换言之,在后现代环境 下,由于对个人感觉和个人问题的强调主体呈现出一种碎片的 状态,一种“去中心”的状态,即没有一个中心能够使人得以凝 聚,这样,他们追求的目标就呈现多元化的样态,从而造成了相 对稳定群体的消失,导致群体的变动不居。另外,因为“行动主体 的存在背景是相当流动多变的”,所以“行动者认同需要不断自 我建构,这种自我建构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试验和错 误的基础上的。认同永远都在变化,但并非朝着任何明确的方向 发展。任何特定的时间内认同的建构都包含了一些现存元素的 拆解和新元素的装配”〔2〕。这也造成了群体不断的拆分和组合, 使其始终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因此,在同一时间,同一项社会 产物可能是不同行动主体互动的结果,而同一群体的活动则可 能产生多种不同的社会产物,这也给确定一个稳定的分析群体 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找不到相对稳定的分析群体,自然也就 无法对社会产物进行明确的归属研究,也就不能揭示社会产物
众所周知,作为社会学应用学科的教育社会学和社会学本 身都是现代性的产物。所以教育社会学在其思维方式、认识基 础、理论定势以及话语表述等方面难免会打上现代性的烙印。那 么,后现代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也必然会连带着把教育社会 学置于后现代视野下进行审视,而这也正是本文努力的方向。
一、教育社会学对“是什么”的提问无共识
三、教育社会学对“何以可能”的解释无边界
教育社会学的设问不止于“谁的”追问,还进一步追问“何以 可能”。“这是对各种社会产物得以存在的各种条件的研究,需要 揭露的是群体纷争、权力机制依凭什么得以存在且怎样在现实 的关系实践中具备合法性的、现实得以存在的条件。”〔1〕实际上, 在我们完成了社会产物是“谁的”定位之后,也就框定了社会活 动主体的时空范围。因此,对“何以可能”的追问也必然在“谁”所 在的社会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