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的抗菌药物管理

医院感染的抗菌药物管理

医院感染的抗菌药物管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医院感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医院内的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势在必行。

本文将详细探讨医院感染的抗菌药物管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在医院内感染病原菌并导致发病的现象。

医院感染不仅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其病痛,还给医疗机构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二、抗菌药物的重要性抗菌药物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控制感染病原菌的传播,减少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并减少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发展。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1. 抗菌药物应用的必要性评估: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医生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权衡抗菌治疗的风险与收益。

2. 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和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

应优先选择广谱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强力药物。

3. 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和剂量:抗菌药物的使用应满足患者的治疗需要,但同时需要注意合理的使用时间和剂量,避免药物过量或过短的使用。

4. 关注抗菌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加强抗菌药物监测与反馈:医疗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系统,及时获取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数据,并加以分析和评估,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为了确保医院感染的抗菌药物管理能够有效落实,医疗机构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具体做法包括:1. 制定并实施培训计划: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培训计划,并定期组织相关培训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2. 定期开展知识竞赛和讲座:通过开展知识竞赛和讲座等形式,加深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管理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监测和评估能力。

3. 分享成功经验:医疗机构可以在内部交流平台上分享成功的抗菌药物管理经验,激励医护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抗感染药物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研究

抗感染药物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研究

抗感染药物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研究[摘要]目的:关于抗感染药物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研究。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采取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6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的性别、年龄、过敏史、用药情况等,采用Logostic对造成患者不良反应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697例采取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23例,23例不良反应患者中有9例变态反应、3例消化系统损害、6例神经系统损害、2例心血管系统损害和2例眼科系统疾病,1例呼吸系统疾病。

采用多因素Logostic回归分析可知:患者用药注射疗程、ALT和合并慢性病都是造成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

结果:采用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的患者要注意控制好用药周期,并且重视对慢性病和ALT异常患者的监护,有效降低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

关键词:抗感染药物;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属于喹诺酮类的抗生素药物,是第4代广谱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抗菌效果较高且用途广泛,对厌氧菌、革兰阳性菌、格兰阴性菌以及抗酸杆菌都有较高的抗菌活性,主要用于敏感菌造成的腹腔感染、生殖系统感染以及呼吸道系统感染的疾病中。

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较多,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心律失常、水肿、低血压等,会造成严重的肝功能损伤,甚至会造成严重的造血功能损伤。

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病率明显提高,给患者的用药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采取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6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的性别、年龄、过敏史、用药情况等。

697例患者的既往病史、个人史、过敏史等一般资料完整,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

排除标准:患者采用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前未采用肝功能检查,对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药物过敏患者,伴随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均不纳入本文研究。

1.2方法患者采用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取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250ml实施静脉滴注,滴注速度控制在40滴/min,在2小时内滴注完成。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邓佳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邓佳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邓佳近年来,各地大药房的不断增多,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同时,乱用、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抗生素万能的观点越来越严重,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不断见诸媒体。

为了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和医生了解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素,保证用药安全、有效、规范。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抗菌素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做简单介绍。

1 药源性危害药源性危害简称药害,是指药物不良反应(ADR)和不合理用药所致药物毒副反应。

2 抗感染药物所致药源性危害常见的抗菌药物ADR:青霉素G—过敏性休克;氨基糖苷类—耳毒性、肾毒性;四环素—小黄牙;酮康唑—急性肝坏死;氯霉素—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征;替马沙星综合征;曲伐沙星—急性肝坏死;格帕沙星—Q-T间期延长。

3 按ADR与药理作用关联分类(1)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

(2)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

4 按ADR作用性质分类(1)副作用;(2)毒性反应;(3)过度作用;(4)首剂效应又称首剂综合征;(5)继发反应;(6)后遗效应;(7)撤药反应;(8)依赖症;(9)药物变态反应;(10)特异质反应;(11)三致作用:系致畸、致癌、致突变。

5 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5.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ADR(1)神经、精神系统反应:近年来由于青霉素类用量加大,常可见中枢症状,引起肌肉阵挛、抽搐、昏迷等称为“青霉素脑病”;鞘内或脑室内注入青霉素类,引发脑膜刺激症或神经根刺激症,大剂量可致高热、惊厥、昏迷、尿潴留、呼吸和循环衰竭;有的可致新生儿颅内压升高;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可引发精神症状。

(2)低钾血症。

(3)肾损害:以头孢噻啶最明显,亦偶见于甲氧西林及其他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合用其他肾毒性药品可使其肾毒性增加。

(4)造成胆汁代谢紊乱,肝功损害,一过性血清转氨酶升高、黄疸及出血。

(5)二重感染。

(6)血液系统:偶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头孢孟多、头孢哌酮及拉氧头孢引发的出血反应也屡见报道。

抗感染药物静滴速度过快所致不良反应及防治分析

抗感染药物静滴速度过快所致不良反应及防治分析

·论著·抗感染药物静滴速度过快所致不良反应及防治——摘自《药物不良反应杂志》临床常将抗感染药物以静脉输注的给药方法达到起效迅速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这除了药物本身所致以外,某些不良反应也与静滴速度有关。

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就此问题简述如下,以引起临床用药的重视。

1 不良反应表现及防治1.1 静脉炎和胃肠道反应大多数抗菌药物静滴注时,如浓度过高或滴速过快常可导致胃肠道反应和血栓性静脉炎。

所致静脉炎的表现为注射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和静脉变硬。

这一情况尤易发生于静滴红霉素乳糖酸盐的过程中。

故红霉素、两性霉素B、四环素盐酸盐、磷霉素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静脉给药时宜用稀浓度缓缓静滴,并注意改变给药途径,以减轻局部反应。

氟喹诺酮类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胃肠不适,颜面潮红等反应,故静滴时间不能少于1h[1]。

苗蕾[2]报道2例快速静滴青霉素出现了胃肠道反应。

红霉素促胃肠动力作用是由胃动素受体和神经机制介导的两种方式所致,红霉素即使以常规浓度和20~30滴/min的速度缓慢静滴,胃肠道反应也较常见,若滴速过快,可加重其胃肠道的反应。

如输液前服用硝苯地平、蒙脱石(思密达)、山莨菪碱、碳酸氢钠等药防治有效[3]。

万古霉素应适当控制药液浓度和滴速,每克药物应溶在不少于200mL溶液中缓慢静脉滴注,静滴时间>1h,即万古霉素给药量不得>15mg/min,不可静脉推注,药液过浓可致血栓性静脉炎。

1.2 心血管系统反应两性霉素B滴注浓度不可>100mg/L,应避光缓慢静滴6h以上,滴注过快时有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跳骤停的可能。

青霉素大剂量快速静滴时偶可引起一过性心电图变化。

林可霉素滴时间不得<1h,不可直接推注,大剂量快速静滴可引起血压下降和心电图变化,偶可导致神经肌肉接头传导阻滞而起呼吸、心跳停止。

苗成龙[4]报道1例快速滴注林可霉素引起心脏骤停。

克林霉素静滴浓度不可超过6g/L,缓慢滴注,滴速通常不>20mg/min。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抗感染药物在临床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治疗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感染。

然而,不正确的使用抗感染药物不仅会减弱疗效,还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等问题。

因此,正确使用抗感染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南。

一、遵循临床诊断及用药指南在使用抗感染药物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患者的病原体类型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

临床医生应当遵循相应的临床诊断及用药指南,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适当的抗感染药物。

不同的病原体对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在选择抗感染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原体类型、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患者年龄、过敏史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根据药物的抗菌谱、药代动力学、药物剂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尽量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过度使用抗生素。

三、注意调整用药方案在使用抗感染药物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动态调整用药方案。

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方案,避免因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导致治疗失败或出现毒副作用。

四、合理使用联合疗法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感染,如严重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可以考虑联合应用多种抗感染药物。

联合疗法能够增加疗效、降低耐药风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但联合疗法也存在一些风险,如药物相互作用、耐药性选择压增加等问题,因此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五、防止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滥用是目前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加剧。

医生在使用抗感染药物时应积极遵守抗生素使用原则,杜绝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的现象,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范围和用量。

同时,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也应按照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避免中途停药,以免产生耐药菌株。

六、注重药物安全在使用抗感染药物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医生指导进行用药,不要擅自更改用药剂量和用药频率。

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反应和不良事件,及时报告医生。

简述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简述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对于很多细菌感染的患者来说,其药效显著,但与此同时,抗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引发一些不良反应。

因此,了解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的概述:1.过敏反应抗菌药物的过敏反应通常会在使用药物后几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具体症状包括皮疹、瘙痒、呼吸急促、喘息等。

若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抗菌药物,并及时进行脱敏治疗,通常可以选择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

此外,对于有过敏史的病人更要谨慎使用抗菌药物。

2.胃肠道反应胃肠道反应是抗菌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为了降低胃肠道反应的严重性,可以在饭后或与食物同服药物。

3.肝脏和肾脏毒性抗菌药物也可能对肝脏和肾脏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在长期或过量使用的情况下。

对于肝脏或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抗菌药物,并注意药物剂量的调整,必要时可以选择毒副作用更小的抗菌药物。

4.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也会出现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例如眩晕、失眠、头痛、头晕等。

对于此类情况,可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更换抗菌药物。

5.二重感染使用抗菌药物可能会削弱患者的免疫系统,从而使其更容易受到其他微生物的感染,导致二重感染。

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医嘱正确用药,并尽量避免与肾毒性的抗生素联合使用,以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6.菌群失调抗菌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菌群失调,进而影响肠道健康。

在使用抗菌药物时,要尽量避免长期、大剂量地使用,以免引发菌群失调。

对于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处理,并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若情况严重,应立即就医。

对于任何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剂师,了解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使用方法等,并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同时,老年人、小儿和肾功能状况不佳的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更应谨慎,按照剂量测算严格使用。

抗菌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

抗菌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

抗菌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
抗菌药物是目前医生在临床上治疗感染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然而,有时候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会出现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抗菌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药物本身因素: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药物过敏或者药物耐药情况,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

2. 个体差异因素:不同的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可能会因为体质差异、免疫力差异等个体差异而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

3. 生活习惯因素: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该注意饮食、个人卫生、休息时间等因素,如果这些生活习惯不良,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4. 用药不规范因素:有些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可能会违背医生的嘱咐,不按照规定时间或剂量服用药物,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5. 其他疾病因素:有些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可能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例如肝肾功能不全、血压异常等,这些病症也会影响患者身体的吸收和代谢,使不良反应的出现率增高。

针对抗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护士可以从以下几点做好相关的护理措施:
1. 了解并记录患者的药物过敏反应和病史,根据患者的特点选择药物。

2. 护士应该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并且在用药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患者的反应情况,对可能的不良反应做好监测和护理。

3. 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该注意自身卫生、休息和饮食健康等方面,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4. 护士应该在用药时对患者进行宣教,指导患者按照医嘱用药,尽量减少偏方、过量用药等不规范用药情况。

5. 严密监测副作用,并及时进行干预或调整剂量、替换药品等,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1. 引言抗感染药物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有时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我们制定了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以便能够及时、有序地应对不良反应事件。

2. 应急预案内容2.1 人员安排当出现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时,应立即通知以下人员:- 主治医师:负责对患者进行进一步评估并给予处理建议。

- 护士长:负责组织协调护理人员和医疗设备,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 药剂师:负责调查和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药物治疗建议。

2.2 患者评估和处理在发现患者出现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时,应进行以下评估和处理:1. 立即停用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同时记录药物名称、剂量、用药途径等信息。

2. 评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但不限于:皮疹、发热、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3. 根据不良反应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例如,对于荨麻疹等轻度不良反应,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对于呼吸困难等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转移至重症监护室,进行有效的抢救处理。

4. 记录患者的体征和处理过程,并及时上报给主治医师和药剂师。

2.3 药物治疗建议药剂师在收到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后,应尽快进行药物治疗建议的提供:1. 对于已经停用的药物不良反应,药剂师应根据症状和不良反应评估结果,调整或更换其他抗感染药物。

2. 针对需要继续使用的药物不良反应,药剂师应提供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剂量调整、药物联合应用、辅助治疗等。

2.4 事件分析和改进措施每一起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都应被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具体包括:1. 对于已经停用的药物不良反应,药剂师应及时汇总统计相关信息,包括药物种类、不良反应类型、发生率等,并向临床部门提交建议,避免类似药物的使用。

2. 针对需要继续使用的药物不良反应,药剂师应深入分析病例资料和药物治疗过程,根据科学依据提供相应的改进措施,例如剂量调整、用药监测等。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总结与分析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总结与分析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总结与分析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让患者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笔者总结了抗菌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标签:抗菌药物;不良反应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有些不良反应影响了治疗效果,有些不良反应甚至诱发患者死亡。

为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让患者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笔者总结了抗菌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变态反应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是身体对一种或多种物质的不正常反应,几乎所有的抗菌药物都能引起变态反应,其临床表现包括皮疹、过敏性休克、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再生障碍性贫血、剥脱性皮炎等。

1.1过敏性休克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最常见,其发生率为4~15/10万,病死率约为5%~10%。

链霉素、磺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林可霉素、利福平等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道阻塞、循环衰竭、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皮肤过敏反应等。

重症患者可在短时间内死亡,故须分秒必争就地抢救,立即皮下注射0.5%肾上腺素0.5~1.0ml,必要时可重复应用。

还可选用血管活性药物、扩容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并辅以吸氧等急救措施。

1.2药物热多数药热发生在用药后1w,热型为弛张热或稽留热,可同时伴有皮疹。

应用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及两性霉素B后均可发生。

药物热的主要特点是:①用药后感染得到控制,但体温反而上升,退热药常无作用;②体温虽高,但一般情况良好;③伴有皮疹或嗜酸粒性细胞增多;④停用抗菌药物后体温可于1~2d内迅速下降。

1.3皮疹几乎所有抗菌药物都可引起皮疹,但以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氨苄西林等引起者多见。

皮疹可为荨麻疹、斑丘疹、猩红热样或湿疹样皮疹,严重者可表现为出血性紫癜、剥脱性皮炎、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

初次用药者可在用药后7~10d出现,再次接触者则可于数小时至1~2d内发生,停药后多于1~3d内消退。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防治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防治
药物过敏反应 ➢临床上出现由药物制剂(包括有效药和赋形剂)引起的类似过敏症状的不良反应。 ➢本质上可能是变应性反应或非变应性反应,药物变应性反应是由免疫介导的药物
引起的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
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又称变态反应。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
前言
这里添加标题 案例三:
➢患者:男,68岁,因血肌酐升高2年,水肿、纳差、尿少1月入院,诊断为肾性贫 血、肾性骨病。进行血透后因“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 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2.25g,q12h,ivdrip,用药第6天发现血小板计数减少。
➢案例分析:考虑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引起的血小板下降,停药后血小板回复正常。
环素可致良性颅压增高症;亚胺培南和氟喹诺酮类,致惊厥和诱发癫痫;林可霉 素的肢体瘫痪不良反应。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
血液系统损害 ➢抗菌药物在长期和大量应用时可影响血细胞生成,包括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血小
板减少及全血系统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氯霉素类易影响粒白细胞生成,严重可致全血降低而引起药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磺胺类药物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利奈唑胺可引起骨髓抑制,导致血小板减少等。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
药物过敏反应-Ⅰ型超敏反应 ➢全身过敏性反应:以药物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发生时必须就地抢救,保持呼吸
道畅通、吸氧及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局部过敏反应:如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消化道过敏反
应;皮肤过敏反应。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
限2倍;或ALT/ALP升高倍数比值在2-5之间

抗感染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

抗感染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

抗感染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摘要】目的:抗感染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

方法:本次实验采取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1月-2023年5月期间收集的103例抗感染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患者,分析造成出现感染症状的相关因素,目的是确保在今后临床使用抗感染药物期间安全性。

结果:103例抗感染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患者给药途径,静脉滴注给药途径高于口服、静脉注射、肌内注射、雾化吸入给药途径,P<0.05;103例抗感染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患者药物种类,β-内酰胺类抗感染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概率最高,高于其他种类的抗感染药物种类,P<0.05。

结论:临床在使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期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应该分析造成不良反应原因,做好用药监测,保障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用药安全。

【关键词】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分析临床疾病患者比较常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能够预防患者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是能够治疗和控制感染并发症,但是在药物治疗期间安全性保障不到位,会导致加重患者的病情状况[1]。

不注重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会发生在应用感染药物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对于患者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21年11月-2023年5月期间收集的103例抗感染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患者,患者性别占比男性43例、女性60例,年龄区间情况:小于18岁21例、19-60岁62例、60岁以上20例。

1.2方法药品分析方法,需要按照《临床用药须知》分类目录,用药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以及临床表现来定义。

1.3观察指标(1)103例抗感染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患者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滴注、口服、静脉注射、肌内注射、雾化吸入。

(2)103例抗感染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患者药物种类,药物种类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利福霉素类、抗结核药物、多肽类其他抗菌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林可霉素、抗菌药复方制剂、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多肽类和酰胺酸类四环素类。

抗菌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抗菌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抗菌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抗菌药物特别是抗生素应用于临床后,使很多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一些以往认为无法挽救的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的预后已大有改观;但同时也带来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致残或致死。

人们在实际应用抗菌药物时,常常只注重其治疗作用,对不良反应注意不够,因而造成治疗的失败。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毒性反应指由抗菌药物引起的生理、生化等异常以及组织、器官的病理改变,其严重程度一般随剂量增大及疗程的延长而增加,多属于可逆反应。

毒性反应是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在肾、神经系统、肝、血液、胃肠道、给药局部等。

一般来说,氨基甙类、多粘菌素、万古霉素、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素容易产生多系统的毒性反应2.变态反应几乎每一种抗菌药物都可引起一些变态反应,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大多由青霉素引起;最多见的是皮疹,各种抗生素均可引起;以发热、关节痛、荨麻疹为表现的血清病样反应则多见于青霉素和头孢霉素;万古霉素可引起红人综合症。

另外,还有药物热、感光反应等。

3.二重感染指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新出现的感染。

是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敏感菌群受到抑制而未被抑制的菌群乘机大量繁殖所致。

二重感染的病原菌常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加以人体抵抗力因原发病和(或)原发感染而显著降低,二重感染常难以控制且死亡率较高。

为了预防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医务人员须做到:1.真询问既往史,包含既往用药史、家族史及药物过敏史等,严格执行皮试常规;2.应用任何抗菌药物前应充分了解其可能发生的各种反应及防治对策;3.慎用毒性较强的抗生素,联合用药时要警惕毒性的协同作用;4.避免长时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菌素;5.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即采取相应抢救及治疗措施。

病人则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应用,切忌随意服用。

抗菌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抗菌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抗菌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抗菌药物特别是抗生素应用于临床后,使很多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一些以往认为无法挽救的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的预后已大有改观;但同时也带来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致残或致死。

人们在实际应用抗菌药物时,常常只注重其治疗作用,对不良反应注意不够,因而造成治疗的失败。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毒性反应指由抗菌药物引起的生理、生化等异常以及组织、器官的病理改变,其严重程度一般随剂量增大及疗程的延长而增加,多属于可逆反应。

毒性反应是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在肾、神经系统、肝、血液、胃肠道、给药局部等。

一般来说,氨基甙类、多粘菌素、万古霉素、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素容易产生多系统的毒性反应2.变态反应几乎每一种抗菌药物都可引起一些变态反应,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大多由青霉素引起;最多见的是皮疹,各种抗生素均可引起;以发热、关节痛、荨麻疹为表现的血清病样反应则多见于青霉素和头孢霉素;万古霉素可引起红人综合症。

另外,还有药物热、感光反应等。

3.二重感染指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新出现的感染。

是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敏感菌群受到抑制而未被抑制的菌群乘机大量繁殖所致。

二重感染的病原菌常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加以人体抵抗力因原发病和(或)原发感染而显著降低,二重感染常难以控制且死亡率较高。

为了预防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医务人员须做到:1.真询问既往史,包含既往用药史、家族史及药物过敏史等,严格执行皮试常规;2.应用任何抗菌药物前应充分了解其可能发生的各种反应及防治对策;3.慎用毒性较强的抗生素,联合用药时要警惕毒性的协同作用;4.避免长时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菌素;5.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即采取相应抢救及治疗措施。

病人则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应用,切忌随意服用。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抗生素抗感染的不良反应

抗生素抗感染的不良反应

抗生素抗感染的不良反应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

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

1.1过敏性休克:此类反应属Ⅰ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

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还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

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1.2溶血性贫血: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

如:头孢噻吩和氯霉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1.3血清病、药物热: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症状为给药第7~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伴关节周围水肿及发热、胃肠道黏膜溃疡和肠局部坏死。

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和链霉素均可引起以上反应。

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抗菌药物还可引起药物热。

1.4过敏反应:这是一类属于Ⅳ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反应。

如:经常接触链霉素或青霉素,常在3~12个月内发生。

1.5未分型的过敏反应:有皮疹(常见为荨麻疹)[6]、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红皮病、固定性红斑、多形性渗出性红斑、重症大疱型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多见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林可霉素等;内脏病变,包括急慢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肝炎、弥漫性过敏性肾炎,常见于青霉素类、链霉素等。

复方新诺明还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

2毒性反应抗生素药物的毒性反应是药物对人体各器官或组织的直接损害,造成机体生理及生化机能的病理变化,通常与给药剂量及持续时间相关。

2.1对神经系统的毒性。

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样发作。

青霉素和四环素可引起精神障碍。

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和四环素可引起耳和前庭神经的毒性。

链霉素、多粘霉素类、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可造成眼部的调节适应功能障碍,发生视神经炎甚至视神经萎缩。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摘要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摘要

04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 抗感染药物是用于治疗各类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 或合理使用药物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病程 延长,甚至威胁生命。因此,了解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对于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 意义。
03
了解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对于提高用药安 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
01
通过对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不
良反应的类型、发生率、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
02
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
依据。
03
针对不良反应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和预防措施
,提高抗感染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摘要
目录
• 引言 • 抗感染药物概述 •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控制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
01
抗感染药物是治疗各类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但 随之而来的是药物不良反应的问题。
02
随着抗感染药物的广泛使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逐 年上升,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抑制DNA旋转酶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抑制DNA旋转酶的活 性,使细菌DNA无法复制而死亡。
抗感染药物的耐药性
产生灭活酶
细菌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钝化酶等灭活酶 ,使药物失去抗菌活性。
药物作用靶点的改变
如细菌的核糖体靶点改变,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失去 抗菌活性。

常用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常用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常用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常用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抗病毒药物在医疗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帮助人们控制和治疗各种病毒感染。

然而,就像所有药物一样,抗病毒药物也可能引发一些不良反应。

本文将介绍常用抗病毒药物的一些常见不良反应,以帮助读者对这些药物更加了解。

1.恶心、呕吐和腹泻:这是许多抗病毒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

例如,利扎韦林和奥司他韦等药物常被用于治疗流感,但会引起一些胃肠道不适。

这些不适通常是暂时性的,随着治疗的进行会逐渐减轻。

然而,如果出现持续严重的恶心、呕吐和腹泻,患者应及时咨询医生。

2.肝功能异常:一些抗病毒药物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导致肝功能异常。

丙肝药物如抗病毒利巴韦林会干扰病毒的复制,但也可能对肝脏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医生通常会监测患者的肝功能,以确保药物不会对肝脏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3.皮肤反应:一些抗病毒药物会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如药物疹和瘙痒。

例如,抗HIV病毒药物拉米夫定能引发皮疹和过敏性皮炎。

如果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皮肤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4.血液系统反应:某些抗病毒药物可能对造血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丙肝药物利巴韦林等可导致血小板减少,进而引发出血或淤血等问题。

抗HIV病毒药物阿扎那韦会抑制造血干细胞的功能,对造血系统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若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明显的血液系统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5.神经系统反应:一些抗病毒药物还可导致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例如,抗流感病毒药物金刚烷胺可引起头晕、头痛和嗜睡等症状。

丙肝药物替比夫定也可能导致失眠等神经系统异常。

如果患者在用药期间有明显的神经系统不适,应咨询医生并调整用药方案。

尽管抗病毒药物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但在许多情况下,治疗病毒感染仍然是必要的。

因此,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不适症状。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药物的风险和益处,并相应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以确保疗效最大化同时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抗菌药物使用原则2015

抗菌药物使用原则2015

抗菌药物使用原则2015
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是指在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以下是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的一些重点内容:
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明确的细菌感染存在时使用,对于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和其他非细菌感染,不应使用抗菌药物。

2. 谨慎选择:选择药物时应根据病原体的耐药性情况、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药物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抗菌药物。

3. 细菌学指导: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应进行细菌学检查,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4. 不过度使用:避免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特别是广谱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5. 不滥用:不应将抗菌药物用于预防感染,除非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其使用。

6. 监测药物疗效:定期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观察治疗效果,必要时进行药物调整。

7. 合理使用联合治疗:在某些细菌感染严重时,可考虑联合使用两种或多种不同机制的抗菌药物,以增加疗效和预防耐药性的发生。

8. 关注不良反应:密切监测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措施。

9. 考虑抗菌节流:在抗菌治疗结束后,应评估是否可以停止使用抗菌药物,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

以上原则是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指导,但大部分仍然适用于目前的临床实践,旨在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并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新冠肺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及其常见不良反应

新冠肺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及其常见不良反应

新冠肺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及其常见不良反应1、解热镇痛药,这一类药物包括常用的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常常被放入复方制剂当中,尤其是很多感冒药当中,所以要注意识别,这一类药物的主要副反应是刺激胃、损伤白细胞、诱发哮喘等,所以不要长时间服用,体温不超过38.5度,尽量以物理降温为主。

2、头孢、青霉素、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新冠感染大部分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并不能治疗病毒,但如果感染后出现白细胞升高,咳黄痰等表现,有可能是继发了细菌感染,最好去医院看一下,但如果自行服药的话一定要注意以下副反应,包括过敏、肝肾功能损害、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没有细菌感染时尽量避免服用。

3、连花清瘟,包括颗粒和胶囊,可以缓解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症状,有部分人口服药物后会出现胃部发凉,腹泻等症状。

4、四季抗病毒口服液,这个药主要起到清热解毒,消炎退热。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流感等病毒性感染疾患,症见头痛,发热,流涕,咳嗽等,该药孕妇禁用,儿童和老人需要在监护下使用,不可以和其他滋补类中药一起服用,有些患者可能出现过敏。

新冠轻症患者或者无症状患者可以不用药或者少用药,大部分可以逐渐自愈,但出现重症表现要及时去医院,以防造成严重后果或者留下后遗症。

下面将一一列举新冠肺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及其常见不良反应。

1.IFN-α临床应用:第七版指南中写入的是IFN-α,建议的给药剂量为成人每次500万U或相当剂量,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ml,每日2次雾化吸入。

不良反应:流感样症状是IFN-α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如发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注射初期可同时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

骨髓抑制也是常见的不良反应。

此外,可导致或加重神经系统方面疾病(如抑郁、躁狂)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血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

其他可能引起脑卒中、心血管疾病、荨麻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日,由《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员会与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北京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在京召开,会上,来自临床和药学领域的专家围绕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进行了专题研讨,并呼吁重视抗感染药物对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和排泄器官肝、肾的损害,加强相关防治措施。
关注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感染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药物之一,但近年来其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问题日益突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年4月公布的《200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最常见的药物是抗感染药,报告数量占首位,占化学药品的55.2%。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化学药品的排名统计中,在前20位的品种中抗感染药占17个,前3位分别是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2009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事件化学药品排名统计中,在前20位的品种中抗感染药有16个品种,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分别列前3位。
李晓玫表示,导致肾损害的药物多种多样,导致药源性肾损害的抗感染药物种类随着年代有所变化,近年来以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抗菌药最为多见,抗结核类、多肽类、喹诺酮类有增多趋势,此外也包括磺胺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以及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不同类型的抗感染药导致的药源性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各异,但也有一些共同特点。”李晓玫介绍,比如可在一次或连续用药数日后急骤起病,突然出现少尿、无尿、尿检异常(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或肾功能的急剧变化,常以肾小管功能损害最为突出,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球功能损害,部分患者可同时伴有药物过敏或中毒的局部或全身症状,如药疹、药物热、贫血和肝功能损害等。抗感染药物导致的慢性肾损害相对比较少见,可表现为逐渐出现的多尿或夜尿增多、电解质紊乱、肾性贫血、肾小管酸中毒和慢性肾衰竭等。
药源性肾损害
北京大学肾病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李晓玫教授在会议上指出,肾脏具有极为特殊的解剖和功能特点,是机体中药物高积聚、高代谢、高排泄的主要脏器之一,对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高度易感性。近年来,药物所致的肾损害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在导致急性肾衰竭的肾小管间质疾病中,药物所致的比例高达60%~70%。药物所致的肾损害主要包括肾缺血、肾毒性作用、肾小管梗阻和免疫反应。
李晓玫介绍说,目前,大多数药物肾损害尚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与发病密切相关的服药史、具有可疑药物所致肾损害的主要临床特征、停药后肾脏病变可以恢复等线索进行临床诊断,而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亦有助于确诊。主要的治疗措施包括: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积极治疗并发症;给予支持治疗,病情危重者及时透析;由过敏引起者若停药一周内仍未见缓解,可酌情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避免应用其他可能引起过敏或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大多数患者经上述处理肾损害可迅速或逐渐逆转,通常预后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