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下落百分百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是如何向下落的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1、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知道物体下落有直线和曲线之分,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对不同物体按下落方式进行记录。
3、探索同一物体形状不同下落情况也不同。
教学准备:各种糖纸、羽毛、报纸、塑料积木、球、绳、沙包等,记录纸、笔,白纸人手两张教学过程:一、引题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落下来,树叶落下来是怎么样的?(幼儿自由讲述)二、幼儿探索并讨论。
1、幼儿猜想并尝试:你桌上东西落下是怎么样的?每一样东西都试一试。
2、引导幼儿和同伴比较,发现物体下落时的异同。
“请你找一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你们手里的东西落下来有什么不一样?”3、幼儿交流:(1)你有什么发现吗?(幼儿自由交流)(2)为什么有的物体落的快,有的物体落的慢?4、小结:所有的物体都会下落的,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5、师演示一张皱纸和一块积木,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物体下落路线是不一样的。
三、幼儿分组探索,按照物体下落的路线进行归类记录。
1、请幼儿分组实验,观察桌上的物体的下落方式,并商量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请你再去试一次,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纸上,你这些东西按照落下的路线记在纸上。
”2、每组派一个孩子交流各组的发现,并介绍自己的记录方法。
“你是怎么记录的?”“你有什么新的发现?”3、教师简单小结:不同物体下落的路线不一样,有的是直线的,有的是曲线的,直线的落地快,曲线的落地慢。
四、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同样的东西形状不同,落下来的情况也不同。
1、(出示相同的两张纸)幼儿猜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让他们落下的时候不一样?2、幼儿自己尝试,教师引导幼儿将纸折成不同的形状3、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五、延伸:让幼儿回家用手帕或塑料待做降落伞,观察其与其他物体下落的不同。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是如何向下落的反思一、教案设计与实施概述《物体是如何向下落的》这一大班科学活动,主要目标是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物体下落的现象,探究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并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往下落的物体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往下落的物体
标题:大班科学教案——往下落的物体
一、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了解物体下落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孩子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 激发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 各种大小、重量不同的物体,如书本、球、羽毛等。
2. 一个高处(如阳台或者楼梯)。
三、教学过程:
1. 引导部分:
教师先问孩子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过,当我们把东西扔向空中时,它会怎么样?”引导孩子们回答“掉下来”。
2. 探索部分:
(1) 教师选择一些不同大小、重量的物体,让孩子们猜测哪个会先落地。
(2) 然后在安全的高度上,同时将这些物体丢下,让孩子们观察结果。
(3) 让孩子们尝试解释为什么有的物体比其他的先落地。
3. 实践部分:
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一些物体,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排列顺序,看看预测是否准确。
可以多次实验,调整物体的排列顺序。
4. 总结部分:
教师总结并解释物体下落的原理:地球对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有引力,所以东西才会往下掉。
虽然空气阻力会影响物体下落的速度,但总的来说,重的物体会比轻的物体更快地下落。
四、课后作业:
让孩子们回家找一些物体进行实验,记录下他们的发现,并在下次上课时分享。
五、教学反思:
这堂课旨在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实践,理解物体下落的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孩子们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大班科学下落的物体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下落的物体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下落物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下落物体的基础实验方法;3.发现科学实验中的规律和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
教学内容一、下落物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下落物体:指受重力作用而向下运动的物体。
2.重力:地球对物体施加的作用力,又称为地球引力。
3.下落物体的速度:与重力作用的时间和物体所在的空气密度有关。
4.下落物体的自由落体:指物体在只受到重力作用下,向下直线运动的状态。
5.下落物体的重量:指物体所受的重力具有的物理量。
6.始发高度:指下落物体最开始的位置。
二、下落物体的基础实验方法1.实验材料:球体、陀螺、塑料瓶、石头等不同形状和重量的物体。
2.实验步骤:1.将不同形状和重量的物体从相同高度落下;2.记录下物体落下的时间、落地时的速度等信息;3.分析和比较落下物体的速度和重量之间的关系。
三、发现科学实验中的规律和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1.观察实验结果,分析物体重量和速度的关系,并提出疑问;2.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3.整理实验结果和结论,并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本次实验初衷是让学生了解下落物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掌握基础的实验方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不充分,需要更多地解释和引导。
另外,我们也注意到在实验步骤中,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一些学生未能正确地记录实验数据,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实验细节的训练,并提醒学生注意实验过程的规范性。
最后,在教学反思中,我们也强调了发现科学实验中的规律和问题的重要性。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并在分享中增强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物体的下落》2篇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物体的下落》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物体的下落》精选2篇(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物体的下落是重力作用的结果,掌握物体的自由下落速度与物体质量、高度和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和实验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开展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验精神,加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自由下落和重力的概念。
2. 概念讲解:通过讲解和图示,向学生介绍物体的下落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作用,物体的下落速度与质量、高度和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质量的物体从相同高度自由下落的情况,并记录下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物体的自由下落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并引入物体的同样质量但不同高度下落的情况进行讨论。
5. 讨论与总结:与学生共同讨论,总结出物体的自由下落速度与高度、重力加速度的关系,并进行概念澄清和示例分析。
6. 小结与预习: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的预习作业。
三、教学资源与教学辅助:1. 音视频设备:用于播放相关的视频和示意图。
2. 实验材料:包括不同质量的物体、计时器、测量尺等。
3. 教学工具:课件、教案等。
四、教学评价:1. 实验数据:通过学生完成的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评价他们对物体自由下落速度与质量、高度和重力加速度之间关系的掌握程度。
2. 口头提问:结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讨论,通过学生的回答和互动,评价他们对物体下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问题解答:针对学生对物体下落的疑惑和困惑,及时进行解答和引导,评价学生对物体下落的澄清和思考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将物体的下落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实验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物体的下落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并掌握物体的自由下落速度与物体质量、高度和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大班《落下来》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落下来》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科学活动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次活动以“落下来”为主题,旨在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引导幼儿探究物体为何会“落下来”的科学原理。
二、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物体“落下来”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2.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3.提升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4.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活动准备材料1.不同形状、大小的物体(如球、积木、布块等);2.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质、塑料等);3.小石子、纸屑等辅助物品;4.实验桌、安全垫等实验场地准备。
四、活动步骤1. 引入环节•介绍“落下来”现象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幼儿对“落下来”现象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观察实验1.让幼儿选取不同形状、大小的物体,进行实验;2.让幼儿分析观察,总结不同物体落下的特点。
3. 探究讨论1.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物体会落下;2.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展开小组讨论。
4. 手工制作1.利用纸杯、橡皮筋等材料,制作小型降落伞;2.让幼儿亲自体验降落伞的作用,体会减缓物体下落的原理。
5. 游戏环节1.设计简单的游戏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落下来”现象;2.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在探索“落下来”现象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还提升了实践操作技能和团队意识。
希望通过这样的科学活动,能够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为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落下来》科学活动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幼儿园大班《物体是如何向下落的》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物体是如何向下落的》科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科学活动,幼儿将学会: 1. 探索物体是如何向下落的; 2. 理解重力对物体的影响; 3. 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活动准备材料
1.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小球或物体;
2.透明容器;
3.纸板;
4.计时器;
5.笔记本和笔。
活动过程
1.引导讨论:首先,老师可以向幼儿们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物体是如
何向下落的吗?”,引导幼儿们谈论自己的理解。
2.观察实验:将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小球放入透明容器中,让幼儿观察
这些小球向下落的过程。
让幼儿们用笔记本记录实验结果。
3.初步总结:引导幼儿们讨论实验结果,观察到的现象,并帮助他们
理解重力对物体向下落的影响。
4.设计实验:让幼儿们用纸板做斜坡,将小球从斜坡上滚下来,并测
量时间,观察滚动的速度和方向。
5.进一步总结:根据新的实验结果,帮助幼儿们做进一步的推理,理
解物体向下落的原理。
6.结语:通过活动的讨论和实验,强化幼儿对物体向下落的科学概念
的理解。
活动延伸
1.家庭实践: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在家中进行简单的实验,加深幼儿
对物体向下落的理解。
2.阅读科普绘本:推荐一些关于物理概念的儿童科普绘本,增强幼儿
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通过这个科学活动,幼儿们将在实践与探索中深入理解物体是如何向下落的,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降落伞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降落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第三节《神奇的降落伞》。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降落伞的原理,认识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降落伞的基本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降落伞的原理,运用所学知识制作降落伞。
重点:观察降落伞下落过程,分析空气阻力对下落速度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降落伞模型、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塑料袋、绳子、剪刀、胶带等)。
学具:每组一套降落伞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降落伞模型,让幼儿观察其结构,引导幼儿思考降落伞的作用。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降落伞的原理,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幼儿了解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降落伞的原理。
4. 制作降落伞(10分钟)指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分组制作降落伞,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5. 降落伞实验(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降落伞实验,观察降落伞下落过程,引导幼儿分析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降落伞的结构2. 降落伞的原理3. 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小降落伞,观察其下落过程。
答案:完成作业后,让幼儿描述降落伞下落过程,分析空气阻力对下落速度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了降落伞的原理,提高了幼儿的科学素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索其他物体下落速度受哪些因素影响,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具体设计3. 制作降落伞的步骤和指导4. 降落伞实验的组织和观察5. 作业设计的目的和实施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难点:理解降落伞的原理,这是因为降落伞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物理概念,如空气阻力、重力等,这些对幼儿来说是抽象的。
《下落百分百》幼儿教师教学反思
《下落百分百》幼儿教师教学反思引言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教学工作是我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始终努力以最佳方式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在一堂名为《下落百分百》的幼儿教学活动中的经验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学背景这节课是为幼儿园中班的学生设计的一堂体育课。
这是一堂关于物体运动轨迹的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物体下落的基本规律。
我选择了《下落百分百》这个标题,希望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并通过一些趣味活动来加深他们对物体运动的理解。
反思与总结活动设计在这堂课上,我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们理解物体的下落运动。
首先,我给每个学生发放了一个小球,并告诉他们要将球从头上放下,观察球的下落。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物体下落的过程,并观察到球下落的轨迹。
其次,我设置了一个小游戏,要求学生们站在不同的位置,用一个大桶接住从高处掉落的小球。
这个游戏既能考验学生们对下落运动的理解,也能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反应能力。
最后,我组织了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们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不同物体从不同高度掉落时的运动情况。
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不同的物体和高度,并记录下实验结果。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物体下落运动的理解。
教学效果经过反思和总结,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通过活动设计,学生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物体下落的过程,加深对下落运动的理解。
特别是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思考问题,并通过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来探索下落运动的规律。
然而,我也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有些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得比较被动,需要我不断鼓励和引导才能积极参与。
这说明我在课前的引导和活动设计上还有所欠缺。
其次,一些学生在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我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改进措施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在课前准备阶段,我会更加仔细地设计活动,确保每个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科学教育活动的学习,幼儿应该能够:1.简单地认识物体上抛、下落的概念;2.了解物体从高处落下时的运动规律;3.发现物体在不同高度落下的速度的变化;4.发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1.物体的上抛;2.物体的下落;3.不同高度物体的落下速度的变化。
教学方式1.诱导式提问:老师为幼儿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探究物体上抛和下落的概念;2.模型演示:老师通过演示告诉幼儿物体从高处落下时的运动规律;3.多媒体呈现:通过多媒体资源的展示,让幼儿发现物体在不同高度落下的速度的变化;4.实验观察:准备好小车、轨道、小草丛等材料,在幼儿的帮助下进行实验探究,让幼儿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老师在幼儿的视野范围内放置数个球类物品,引导幼儿围观,并问出下列问题:- 这些物品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 根据你们的观察,你们留意到球类物品运动时有什么特点?通过幼儿的观察和回答,引导幼儿初步探讨物体的上抛和下落。
Step 2 模型演示•老师取出一只果皮球,再配上一个小竹板架子;•特意让孩子来帮忙提升球的高度,并让孩子用手把球送离手;•让孩子观察,演示球的运动轨迹并进行解释。
从这步教学中,幼儿将更好地了解物体从高处落下时的运动规律,并为后续实验探究做好铺垫。
Step 3 多媒体呈现老师通过多媒体资源的展示,让幼儿发现物体在不同高度落下的速度的变化。
展示内容应包含以下内容:•物体从不同高度落下的视频;•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图表;•不同高度落下物体所落地点的预测。
有了这一步的学习,幼儿对于物体高低所引发的运动速度变化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Step 4 实验观察•老师将一条长木板竖立于草丛中,并准备一个小黄球和一个小车,在木板下沿设法将小车放置在一定高度,留给足够的时间以供下落;•让幼儿探究小车何时能够成功抵达预定目的地,物体下落时的不同变化和轨迹及碰撞。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落下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落下来》含反思1. 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感知物体落下的速度与高度的变化关系。
2.提高观察能力和注意力,增强幼儿对物体运动的感性认识和判断能力。
3.培养合作意识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1.什么是物体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是什么?2.对比不同重量/不同形状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差异;3.观察实验:比较同一物体从不同高度落下时的运动规律,记录观测数据并分析;4.想象创作:让幼儿自己构建一个小型物体自由落体实验,并完成记录和比较数据;5.反思:展开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借鉴其他小组的创意。
3. 教学准备1.讲师准备教学用品有:大班物体自由落体实验装置、不同大小、重量、形状的物品等(可多选少用)、学生记录表格;2.学生准备好笔记本、铅笔、橡皮。
4.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老师在黑板上绘制一些有趣的物体并造成它们的运动情况。
2.让学生提前猜测它们的运动过程中有哪些规律,并自由发表自己的知识和思考。
第二步:探究(30分钟)1.老师展示物体自由落体运动装置和不同大小、重量、形状的物体。
2.让学生自己选择组合不同的物体来观察它们的落体运动如何不同,并记录下来。
3.监督每组小组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并组织课堂上的综合讨论。
第三步:观察(20分钟)1.老师用铅笔记录一些数据,例如同一物品从不同高度落下需要的时间。
2.让学生借助实验装置,给同一物品多次掉落,观察物品下落的速度和高度,用表格记录它们的变化。
3.学生可以在判断物品掉落的时间、同等比较物品掉落的速度,以及计算不同重量/形状物品对运动规律的影响。
第四步:想象(20分钟)1.让学生自己构思并且设计一个类似于物体自由落体的实验,观察不同的变量有什么影响。
2.老师介绍全文编辑器,让学生记录数据并制作课堂报告。
3.有条件的话,学生可以将他们的实验结果在黑板上展示给全班同学。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自由落体》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自由落体》科学活动教案活动目标本次科学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并体验自由落体现象,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一些小球或小物体•隔板或隔板模型•着重强调安全的注意事项活动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简短的引导,引发幼儿对现象的好奇和疑问,如:“你们知道自由落体是什么吗?”2.观察实验(15分钟)–展示现象模型或使用小球进行简单的自由落体实验,观察并记录下现象。
3.讨论(10分钟)–引导幼儿分享对观察到的现象的看法和疑问,鼓励他们围绕“为什么”展开讨论。
4.实践探究(20分钟)–让幼儿自行进行小球的自由落体实验,观察不同高度、不同物体对于落体速度的影响,并让他们比较实验结果。
5.总结(10分钟)–引导幼儿总结观察和实验的经验,梳理现象背后的规律,并对自由落体进行简单的概念性总结。
6.延伸活动(自由探究,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让幼儿尝试用各种不同的小物体做自由落体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落体情况,探究其中的规律。
知识点解析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不受到空气阻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情况。
重要的物理定律——等重下落定律,是自由落体运动的基础规律之一。
注意事项•活动中要确保幼儿的安全,注意控制实验物品的重量和材质。
•在实验中引导幼儿规范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在观察和实践中体验了自由落体现象,培养了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同时加深了对物理定律的理解。
希望幼儿能在之后的探索中保持探究的热情,不断发现科学世界的奥秘。
以上是《有趣的自由落体》科学活动教案的内容,请老师们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和组织活动。
大班科学活动向下落的物体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向下落的物体教案反思这是大班科学活动向下落的物体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1、通过探索活动,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2、提高动手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3、对科学活动产生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背景图,积木,瓶盖,纸球,沙包,飞盘,报纸,羽毛等等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小朋友,今天智慧宫殿的智慧老人请我们去智慧宫去游戏,小朋友想去吗?那么在智慧宫里呢,有许多好玩,有趣的东西,但是需要小朋友来动脑筋,才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我们现在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探索物体向下落的秘密。
1、了解物体都会下落。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1号智慧室,请幼儿玩物体抛向空中的游戏,看看发现了什么秘密?幼儿探索后再相互讲述。
个别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任何东西扔到空中都会落下,有的快有的慢。
2、了解物体轻重不同,落下的速度也不相同。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2号智慧室,请幼儿在游戏的时候,同时选择2个物体,先放在手里掂一下轻重,然后再一起向上抛起,看看它们落下的时候有什么区别?如果玩好了还可以和同伴交换材料进行游戏。
幼儿操作后进行交流,然后个别讲述。
教师进行小结:轻的物体抛上去落下来慢,重的物体抛上去落下来快。
3、尝试改变物体形状,发现物体下落的秘密。
小朋友看,那边还有一间里放的是什么啊?这么多的报纸,往上扔会有什么发现呢?如果你把其中一张报纸改变了形状,又会有什么变化呢?幼儿进行探索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完成探索活动。
幼儿讲述后教师小结:改变报纸形状后,你会发现报纸扔得更高更远了。
三、结束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制作降落伞活动,进一步感知物体向下落的特点。
活动反思尝试教育理论研究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在杭州举行了尝试教学活动研讨观摩比赛。
经过幼儿园的推荐,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也由此认识了对幼教工作一丝不苟的徐子煜老师,以及杭州东苑婴幼教育中心的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
在这次活动中,我带去了大班科学活动《向下落的物体》。
大班科学小实验活动教案40篇
大班科学小实验活动教案40篇这是大班科学小实验活动教案40篇,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大班科学实验教案:油和水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教案:油和水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感知油和水倾倒、搅拌后分离的现象,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
2、了解生活中油水分离的相关现象,体验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活动准备:每人一瓶水、一瓶油、一根筷子、一张用油画棒画过的图画;各色颜料水若干;海鸥头饰一个;图示若干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1、小海鸥:小朋友们,昨天海上有一艘油轮漏油了,漏下的油都留在了海水里,同时出示油和水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油、水的颜色,他们的共性——流动性。
2、出示图片请幼儿进行猜测,油到了水里会出现以下那种现象:①油在水上面②油在水下面③油和水混在一起二、感知油和水相互倾倒后分离的现象1、请你去试一试:把油倒在水里或者把水倒在油里看一看,会出现什么现象?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3、交流:你把什么倒入什么?发现了什么?4、出示图示并用海鸥的口吻小结:不论是油倒在水里还是水倒在油里,油在上面,水在下面,它们是分离的,不会混合的。
小朋友们,你们猜对了吗?三、通过操作感知油和水搅拌后分离的现象1、小海鸥:可是海上经常会有大风大浪,当风浪来的时候油和水不会混在一起呢?请幼儿进行猜测2、两名幼儿上前示范,用力搅拌油和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搅拌时的现象和停止后的现象。
你们发现了什么?3、请所有幼儿操作:你也去试一试,到底是不是这样?4、出示图示并用海鸥的口吻小结:用筷子用力的搅拌(就像海上风浪来的时候),油和水还是分离的,不会混合。
这次你们猜对了吗?5、小海鸥:这些浮在水上的油把我们住的海水都弄脏了,保护海洋环境的叔叔阿姨们现在把这些油都打捞起来了,海水又变干净了,现在我该回家去了!四、延伸请幼儿玩一玩“油水分离画”,想一想为什么颜料水不会和油画棒混在一起呢?感受油水分离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
第2篇、大班科学教案:怎样让纸落得快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怎样让纸落得快活动目标:1、通过对比实验探索“怎样让纸落得快”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体的上抛和下落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享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小球、直尺、计时器、教学PPT。
2.教学环境:教室或科学实验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来激发学生对物体上抛和下落的兴趣。
教师:大家有没有看到过物体上抛和下落的情况呢?请举手说出你们见过的物体上抛或下落的例子。
学生举手回答。
2. 探究(35分钟)实验一:物体的下落1.教师分发小球给每个小组。
2.学生按照小组指定的顺序,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将小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计时器记录小球落地所需的时间。
–每个小组至少重复实验三次,取平均值。
–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写实验报告。
3.学生讨论实验结果。
学生:我们发现不管我们用什么材质的小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所需时间都是相同的。
教师:你们的发现是正确的。
这是因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重力加速度运动,而不受物体质量的影响。
实验二:物体的上抛1.教师演示上抛实验。
实验步骤:–教师将小球水平向上抛,并同时进行计时。
–记录小球到达最高点所需时间。
–小组成员观察领会。
2.学生按照小组分配的顺序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与教师演示一致。
3.学生讨论实验结果。
学生: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无论小球的质量如何,在同样的初速度和角度下,小球到达最高点所需时间是相同的。
教师:你们的发现是正确的。
物体的上抛运动中,物体的质量不影响物体到达最高点所需的时间。
3. 拓展应用(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请举出一个日常生活中应用上抛或下落运动的例子,并说明其原理。
学生回答并进行解释。
4.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总结课堂内容。
教师: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了解了物体的上抛和下落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
物体的下落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不受物体质量的影响;物体的上抛运动中,物体到达最高点所需的时间也不受物体质量的影响。
大班科学教案怎样让纸落得快
大班科学教案怎样让纸落得快大班科学教案怎样让纸落得快1活动目标:1.感知纸落下的不同现象,发现同样大小的纸改变形状后下落的速度不一样。
2.能大胆表述自己观察的现象,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1.各种各样的纸条若干(如:报纸,蜡光纸,卡纸,铅画纸,宣纸,广告纸等)2.大小材质相同颜色不同的'两张卡纸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一、感知并了解纸下落的不同样子1.幼儿自由选一张纸玩一玩。
出示各种各样的纸。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纸,你自己选一张纸,拿在手里举高再放手,看看它落下来时是怎么样的。
2.幼儿自由玩纸操作。
3.集中交流:说说你的纸是怎么落下来的,请幼儿表达并演示。
甲:我的纸是慢慢飘下来的,那你来学一学它的样子。
乙:我的纸是翻滚着落下来,你也来学一学它的样子。
丙:我的纸是很快“嗖”的落下来的。
3.小结:原来不同的纸落下来有很多不同的样子,有的是慢慢地飘下来的,有的是翻滚着落下来的,有的是很快的“嗖”的一下落下来的。
二、感知不同材质的纸下落的不同速度1.刚才是自己拿纸玩一玩的,现在老师请你去找一个与你不同的这张纸的小朋友一起玩玩,看看你们这两张纸它们落下来时,要求跟同伴要相同高度同时放手,你又会发现什么。
2.幼儿找一个手持不同材质纸张的同伴共同玩纸。
3.集中交流纸落下来的速度,你和好朋友玩纸时发现它们落下来有什么不一样?(它们谁先落地,谁后落地?)4.小结:原来不同的纸落下来速度不一样,像卡纸、铅画纸厚一点的纸下落的时候速度快,像蜡光纸、宣纸这些薄一点的纸下落的速度就会慢一点。
三、感知纸改变形状后下落的不同速度(教师提供颜色不同大小材质一样的两张纸)1.教师交代材料:这里老师帮小朋友准备了两张相同材料的纸,一张是红色的,一张是紫色的。
请小朋友拿着红色的纸想办法变一变它的样子,再跟紫色的纸比一比它们落下的速度会不会一样呢?要求两张纸同样的高度同时放手落下,观察它们的速度。
大班科学活动《落下来》
引言概述:大班科学活动《落下来》(二)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和活动,让幼儿对物体的下落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深入了解万有引力和空气阻力等科学概念。
本文将依次介绍实验的背景和目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中涉及的科学概念和思考问题、以及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正文内容:一、实验的背景和目的1.为什么选择《落下来》作为大班科学活动的主题?2.目的:通过本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索能力,引导幼儿了解物体下落的原因,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实验材料:小球、纸片、羽毛等各种物体,试验台、计时器等。
2.实验方法:通过让不同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并记录下落的时间,观察下落速度的差异。
三、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1.介绍实验过程:幼儿们根据老师的指导,按顺序将各种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并记录下落时间。
2.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幼儿可以观察到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差异,从而引出物体重量对下落速度的影响。
四、实验中涉及的科学概念和思考问题1.介绍重力和空气阻力的概念:引导幼儿了解万有引力和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
2.思考问题:幼儿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重物下落比轻物快?为什么有些物体下落时会漂浮?五、活动的总结和反思1.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幼儿们对物体的下落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重力和空气阻力等科学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2.活动反思:评估本次实验活动的有效性和幼儿的参与程度,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结论:通过大班科学活动《落下来》(二),幼儿们通过观察物体的下落现象,培养了观察和探索能力,增强了对科学的兴趣。
他们了解了万有引力和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有关下落现象的问题。
通过实验活动的进行,幼儿们对科学的认识得到了拓展,并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树叶飘落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树叶飘落活动班级:大班活动时间:10月设计意图:秋天的到来使得周围的树木发生了一些变化,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也较中班有了较大地提高。
班上幼儿近些天来总在谈论幼儿园大门外一颗大树的变化,他们已经观察到树叶和树枝被大风吹下时状态的不同,因此,抓住这个机会我设计了该次活动,通过引导幼儿对其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探索,从而推动幼儿科学概念的获得以及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目的:1、通过幼儿动手实验发现物体抛向空中后会下落,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自由落体现象的兴趣;2、幼儿能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的物体进行自由落体实验,并能观察、记录这两种物体的下落的方式和快慢;3、绝大部分幼儿能用语言正确表述自由落体现象,在活动中能表现出合作的意向和能力。
科学原理:1、自由落体--自由落体运动源于地心引力,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从相对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它有三层基本含义:物体开始下落时是静止的即初速度V=0;物体下落过程中,除受重力作用外,不再受其他任何外界的作用力(包括空气阻力)或外力的合力为0;任何物体在相同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下落时间相同。
2、空气阻力--指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碍力,是运动物体受到空气的弹力而产生的。
在现实生活中,自由落体也受空气阻力的影响,其速度,接触面积,空气密度等都会影响空气阻力的大小。
活动准备: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树叶、报纸、沙袋、橡皮擦、记录单、笔。
活动形式:集体教学和个别探索结合活动过程:环节教学活动内容安排时间形式准备部分一、引发幼儿兴趣,调动幼儿已有经验1、幼儿自由表达已有经验,引发幼儿兴趣。
说说你们见到树叶落下的情形。
2分钟集体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准确表达观察到的树叶下落现象。
树叶从空中轻轻的飘落。
2分钟探索活动开展部分二、探索活动一教师出示材料,引导幼儿探索自由落体现象1、教师提供活动材料,引导幼儿选用1种材料,将它抛向空中,观察下落时的情形;【注意:给幼儿活动提供较大空间,以保证幼儿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下落百分百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物体下落现象探索的兴趣。
2、通过一系列小实验,培养幼儿操作、观察、讲述能力。
3、通过比较引导幼儿感知物体不同的下落速度和线路,并获得较正确的比较方法。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不同的物体下落的线路,速度都不一样。
2、活动难点:同物不同形状下落速度理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塑料袋、沙包、小型玩具、纸片、羽毛、糖纸、毛线绳、实验记录纸等。
2、知识准备:有观察过轻的物体(如:羽毛)下落时的经验,知道是慢慢的、飘着的。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演示物体下落实验,幼儿观察讲述。
(2分)
提问:老师手上有什么?(沙包、羽毛)我分别把它们抛到空中!大家看看,说说它们是怎样下落的。
(二)展开:(25分)
1、小实验《物体下落》。
(4分)
观察讲述实验材料(幼儿分成组),每组一份实验材料。
提问: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材料,你们看都有什么?幼儿说出实验材料名称( 幼儿进行实验方法) 各组幼儿每人拿一个实验物依次上抛! 大家共同观察现象。
提问:所有的物体被抛到空中后是怎样下落的?
2、小实验《物体下落速度比较》(重点)(7分)
方法:幼儿分成4组,各组幼儿一起抛出手中物体,观察比较物体下落现象,(可进行2次实验)。
过程中,幼儿尝试将物体的下落速度记录到“记录表”中。
指导语:刚才许多小朋友也发现了有的物体落得快,有的物体落得慢,在你们实验的材料中,哪些物品落得快?哪些物品落得慢呢?请小朋友再试一试。
实验时大家要同时松手,尽量把实验材料抛到一样的高度。
提问:什么物体落得快?什么物体落得慢?为什么?
小结: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比较重的物体落得快,比较轻的物体落得慢。
3、小实验《物体下落时的路线》(重点)(6分)
(1)教师演示将羽毛和沙包分别抛到空中,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物体下落路线是不一样的?
(2)请幼儿分组实验,观察物体下落路线。
(3)每组选一位代表说说物体下落时呈现的路线。
过程中,幼儿尝试将物体的下落速度记录到“记录表”中。
小结:不同物体下落的路线不一样,有的是直线的,有的是曲线的,直线的落地快,曲线的落地慢。
4、小实验《同物不同形状下落实验》(难点)(8分)
(1) 出示相同的两张纸问: 你用什么办法让它们落下时的速度和线路不一样?
(2)引导幼儿将纸折成不同的形状进行实验。
过程中,幼儿尝试将物体的下落速度记录到“记录表”中。
小结:同样的物体形状不同,落下来的情况也不同。
(三)结束:(3分)
1、对幼儿操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请幼儿收拾整理桌面物品。
2、活动延伸:制作《美丽的下落图》。
方法:在白纸的一个角落,
倒一点粘稠度适宜的水粉颜料,缓缓拿起白纸,使之竖直,颜料便往下直线流动,快到纸边时转一个方向,使颜料继续直线往下流动。
如此循环,颜料在纸上,“走”(流动)出一条路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