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小结与复习》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图形的认识小结与复习教案新版湘教版.docx
第4章图形的认识小结与复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并通过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知识;2..对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3.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4.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5.了解本章的题目类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难点是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手段引导一一活动一一讨论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几何图形r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儿何图形[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2、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3、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而和而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1、基本概念直线射线线段图形端点个数无一个两个表示法直线a直线AB (BA)射线AB线段a线段AB (BA)作法叙述作直线AB;作直线a 作射线AB作线段a;作线段AB;.连接AB延长叙述不能延长反向延长射线AB延长线段AB;反向延长线段BA2、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八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图形: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BM=AB, AB=2AM二2BM。
6、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2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几何图形》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矩形等。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各种几何图形,并通过简单的练习,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在小学阶段也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
但是,对于一些基本的几何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还不够清晰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矩形等,并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并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2.难点:让学生理解和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各种几何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直观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几何图形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教室里的桌子、窗户、黑板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有什么区别?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几何图形》。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精品教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精品教案一、前置知识•熟练掌握坐标系中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熟悉直线与线段的基本概念;•具备基本的几何工具使用能力,如尺子、直尺、量角器等。
二、教学目标•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和描述不同类型的几何图形,如点、线、线段、射线、角、平面图形等;•熟练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如角的补角、余角、相邻角等;•了解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不同类型的几何图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能够进行相关计算和问题解决。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认识几何图形•点、线、线段、射线、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区分;•相互垂直、平行、相交的直线和线段的认识和判定;•使用工具正确测量和绘制线段、角等。
(2)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角的认识和计算,包括角的大小、补角、余角、相邻角等;•直角、钝角、锐角的认识和判定;•利用角度计算和角度关系解决问题。
(3)几何图形的分类和认识•对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不同类型的几何图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进行介绍和演示;•利用几何工具进行测算、绘制和分类识别。
2. 教学方法(1)概念引入在开始新知识的介绍前,可以通过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来创造出对几何图形的认知框架,同时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操作演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抽象的几何概念转换为具象的几何图形,将学习的每一步骤通过图形演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透过视觉体验理解几何现象,并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3)练习反馈在学习中,需要通过练习反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巩固思维,提升操作能力。
可以采用配套的练习册、交互式教学软件等多种形式进行。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几何图形的分类和认识;•角的认识和计算;•利用几何工具进行测算、绘制和分类识别。
2. 教学难点•直角、钝角、锐角的认识和判定;•几何图形的分类和命名。
五、教学过程1. 认识几何图形通过生活实际例子,引入几何图形的概念,并对点、线、线段、射线、平面图形等概念进行讲解和区分。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几何图形 精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2)能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等立体图形;能举出类似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的物体实体.(3)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常见几何体的识别, 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从实物中抽象几何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1)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让同学们观察图1-2回答问题: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什么?从不同侧面看,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你又看到了什么?我们见过的长方体、圆柱、圆锥、球、圆、线段、点,以及小学学习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
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几何图形。
注意:当我们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时,得出了几何图形,它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物体的颜色、重量、材料等则是其它学科所关注的。
(2)可能说起来有些困难。
我们先看左边的一类,请同学们观察、思考,长方体与桌面有什么位置关系呢?(抽生口答并归纳)这些图形中,有的部分在桌面这个平面内,有的部分没有在桌面这个平面内,也就是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叫做立体图形。
(板书:)师:我们再看右边这一类,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板书:)【引导学生观察、抽象、归纳,学会把现实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几何图形,感悟知识的生成与积累。
多媒体配合演示。
】(3)说一说:列举常见的立体图形:常见的立体图形有哪些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
(抽生口答,实物模型配合展示。
)(1)纸盒 (1)长方体 (2)长方形 (3)正方形(4)线段 点(4)连一连:下列实物与哪些几何图形相似?(观察后抽生口答,多媒体演示)【认识棱柱和棱锥】2.小组合作讨论:(1)你能说说圆柱与棱柱,圆锥与棱锥的区别吗?(2)你能再举一些圆柱、棱柱、圆锥、棱锥的实例吗?3.自主探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一)、立体图形的展开(1)试一试:在你想象的基础上,请将准备好的长方体、圆柱、圆锥和三棱柱的纸盒剪开展平,看看与下面的展开图一样吗?圆柱圆锥三棱柱长方体思考:请你指出上面展开图各部分与几何体的哪一部分相对应?(2)剪一剪、画一画:动手把一个立方体的包装盒沿一边剪开,铺平,看看它的展开图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再把展开的纸板复原,你有什么体会? 再将所有的展开图画出来,以上画出了部分了展开图,除此之外还有5种,共有11种, 请你画出其余5种。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的认识》复习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的认识》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的认识》复习教学设计,主要是对本章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
本章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性质、位置关系及分类,以及立体图形的认识。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了解不同立体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立体图形的认识,但部分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上还存在困难。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复习,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了解不同立体图形的特征,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面图形的性质,立体图形的特征。
2.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引导:教师通过提问、设疑,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4.实例分析: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本章复习课件,包括重点知识梳理、实例分析等。
2.练习题:准备适量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器材:立体模型、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本章重点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复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不同类型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让学生观察、分析,找出它们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图形,总结出它的性质和特征。
然后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分享。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1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几何图形》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几何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几何图形的定义,掌握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直观的图形,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几何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一些几何图形,对于一些基本的图形和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学生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巩固。
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乐于参与课堂活动,但对于一些较难的概念和性质,可能需要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消化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识别和描述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2.学生对于一些特殊图形的理解和识别。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和图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几何图形。
2.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几何图形的实物模型和图片。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3.准备一些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几何图形的实物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对几何图形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正式引入几何图形的概念,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解答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巩固对几何图形性质的理解。
4新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学案.1 几何图形
4.1 几何图形
【学习目标】:
1、掌握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
2、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能找出一个立体图形中包含那些平面图形。
【学习重点】:识别简单几何体是重点,
【学习难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是难点。
导学指导:
一、自主学习:
预习课本P116到P118,看完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1)对于各种各样的物体,数学只研究它的、和。
(2)大家观察下面的图形
第一幅图是一个长方体的盒子,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各面都是长方形。
观察盒子的外形,从整体上看是;看不同的侧面是和;只看棱、顶点等局部,得到的是、
(3)有些几何体(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它们是;有些几何体(如线段、角、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它们是.
(4)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都是图形。
二、合作学习:
1、思考课本思考题,你能从中找到一些熟悉的图形吗?说说它们的异同。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这些立体图形呢?
2、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是什么?
3、小组讨论几何图形的分类
课堂练习:课本练习1、2
要点
归纳: 1、
2、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立体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而平面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 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
现实物体 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看外形。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 几何图形》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系统接触几何知识,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
这些图形是构成各种复杂几何图形的基础,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直观的图形,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些基本几何图形,并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判定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小学数学知识,对一些简单的几何概念有所了解,如点、线、面等。
但是,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比较片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理解。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并理解它们的基本性质和判定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基本几何图形的概念及其性质。
2.难点:几何图形的判定方法及其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模型、图形等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如画图、折纸等,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知和理解。
4.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实物模型、图形教具,如三角板、矩形框、正方形等。
2.教学多媒体:制作课件,用于展示和分析几何图形。
3.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纸张、铅笔、直尺等画图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建筑物、家具等,引导学生关注几何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1几何图形-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4.1 几何图形 -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概述本次课程主要内容是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几何图形。
主要涉及了几何图形的定义、特征、分类以及相关性质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应该能够:1.能够清晰地理解什么是几何图形,掌握与几何图形有关的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2.能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元素进行组合,自由构造几何图形,运用几何图形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能够掌握如何用规律对各种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征进行归纳总结。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对几何图形的描述和观察,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几何图形的分类,并能够画出不同类别的图形。
2.教学难点:学生需要从直观的层面理解几何图形的定义和分类,掌握相关的术语,并且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下应用几何图形进行问题解决。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1. 几何图形的定义与特征教学方式:板书、举例、互动讨论•几何图形的定义:二维或三维空间中有形的、具有可比性的物体称为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的特征:几何图形有形状、大小和位置三个基本特征,其中形状是几何图形最关键的特征,决定了几何图形的种类和性质。
2. 几何图形的分类与性质教学方式:板书、案例分析、班级讨论•几何图形的分类:点、线、面和体,其中面和体是重点。
•面的分类: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正多边形和普通多边形。
•三角形的分类:按边的长度(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和按角的大小(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四边形的分类: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菱形和梯形。
3. 应用几何图形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式: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我们生活中常常需要运用几何图形解决实际问题,如房型设计、地图寻路等。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场景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讨论找出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我发现:1.学生对几何图形的一些术语和定义还不够清晰,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补充和巩固;2.学生在不同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性质方面存在分辨不清的问题,需要通过增加案例分析、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不同几何图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应用几何图形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环节可以增加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湘教版新版七上图形的认识复习完整教案+学案
第四章 图形的认识一。
几何图形随堂练:1. 写出下列各立体图形的名称;(1) ; (2) ; (3) ; (4) ; (5) 2.二.线段、射线、直线随堂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线AB和直线BA是两条直线B.射线AB和射线BA是两条射线C.线段AB和线段BA是两条线段D.直线AB和直线BA不能是同一条直线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B.如果AP=BP,那么点P是AB的中点C.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D.平面内经过三点中的两点画直线,一定画3条。
3.下列写法正确的是()A 直线AB、CD交于点mB 直线a、b交于点mC 直线a、b交于点MD 直线ab、cd交于点M4. 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点C在直线上B 延长EFC 连接ACD AB+AC﹤BC5.按照题中的要求画图或计算:(1)点M在直线上,点N在直线外,连接MN并延长.(2)直线AB、CD交于O点,点P不在直线AB、CD上,(3)画射线OP,延长PO到E,使得PE=2OE.6.如图,从学校A到书店B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其道理用几何知识解释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已知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B=20cm,BC=8cm,M是AB的中点,N是BC的中点,求MN的长度三、角l·ClEFA DCBACBl l随堂练:1.如图所示:图中共有_______个角,它们分别是 :2. 如图:OD 平分∠BOC ,则:① ∠BOD =______;② ∠AOD =______+______;③ ∠COD =______-_____;④ ∠BOC =∠AOD -______+______.3.表示图中阴影部分角的方法正确的个数为 ( )① ∠O ② ∠1 ③ ∠BOC ④ ∠COB ⑤ ∠AOB ⑥ ∠βA 2B 3C 4 D54. 如图:下列各组角中,表示同一个角的是 ( )A ∠BDA 与∠BDEB ∠ACE 与∠AECC BD 与∠CAE D ∠ACE 与∠ABD5.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叠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 , 则∠AOB +∠DOC =_________。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课题:几何图形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懂得欣赏一个几何图形,并能发现图形的对称美。
2.通过剪一些简单图形,在现实的情景中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3.掌握几何体的基本单元点、线、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4.能利用旋转和拼凑等方法,由一些基本图形构造其它图案,学会化繁为简。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和几何体,并能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难点:由生活中所见的图形总结出图形的特点,从而认识图形的本质。
教学过程一、图形欣赏,感受几何学中的对称美1.出示ppt课件,图形欣赏:教师活动:提问,(1)欣赏完这三幅图后,大家有什么感受?(2)这些图有什么特征?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已见,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2.教师指出:由图案的“漂亮”到图形的“对称”,说明大家已经从一个更深的层次来认识几何图形,对称在建筑、镶边等艺术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现实世界的许多图形都具有对称美.二、几何学的起源和研究对象。
(出示ppt课件)1、几何学的起源:(1)土地丈量(2)制作和使用工具及制造器皿以及装饰和服饰(3)房屋建筑2、几何学研究对象:对于各种各样的物体,数学中关注的是它们的形状(如方的,圆的等),大小(如长度,面积等),位置(如垂直,相交等),而不管其他的性质(如颜色,重量,材料等).也就是说:几何学就是研究物体(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的科学。
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点、线段、三角形、四边形等,它们都是从各式各样的物体外形中抽象出来的图形,我们把这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3、几何图形的对称美:1.教师活动:提问,(1)你亲戚或邻居结婚时窗户、门上都贴了什么?(2)你能剪出一个双“喜”字吗? P116 5、学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引导学生怎样画才能剪出一个双“喜”字,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开发思维的广阔性。
2.学生活动:剪一种简单的花边,并进行对照比较、交流讨论.教师活动:(1)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剪出丰富多彩的不同图案;(2)利用课余时间把较好的作品张贴在黑板报上,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几何图形》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平面图形,点、线、面的关系,以及图形的对称性。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的敲门砖,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高的抽象性。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直观经验,引导学生逐步抽象出几何图形,感知到几何图形的特征。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对几何图形的认识还停留在具体的、形象的层面,对于抽象的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还需要通过实例来感知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平面图形,点、线、面的关系,以及图形的对称性;能够识别常见的基本几何图形;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平面图形,点、线、面的关系,以及图形的对称性;2.难点:对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何图形;2.活动教学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几何图形;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形象的图形,帮助学生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一些几何图形的卡片,方便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如房屋、车辆、家具等,引导学生关注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几何图形 教学设计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实践。
2、能正确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3、探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立体图形,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难点:认识棱柱和棱锥。
三、课型课时:新授课,1课时四、教法学法:观察讨论,动手操作。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模型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了解“几何”二字的由来。
2、导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1、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图形,学生观察,并找出自己熟悉的图形。
(2)几何图形概念: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等图形,她们都是从各式各样的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图形,我们把它成为几何图形。
2、认识立体图形(1)展示生活中的牙膏盒、薯片盒子、乒乓球等物体。
(2)学生交流从中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并说说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
(3)归纳: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称为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
(4)课件出示:找一找。
生活中的物体分别与哪些立体图形对应。
(5)认识棱柱和棱锥。
小组讨论:棱柱和棱锥有什么区别?棱柱和圆柱的联系与区别,棱锥和圆锥的联系与区别。
说说生活中棱柱和棱锥的例子。
课件出示图形,学生说出该图形的名称。
归纳:立体图形包括柱体、椎体和球体。
3、认识平面图形(1)课件出示平面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点、线等,学生说说其特点。
(2)归纳: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称为平面图形。
如点、线段、直线、三角形、长方形、圆等。
(3)课件出示课本交通标志图,学生说说其中包含哪些平面图形。
别小看这些交通标志,它们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1)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虽然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但它们也是互相联系的,如立体图形的某些部分就是平面图形,如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面图形。
2024年秋季新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4章 小结与复习
A M C NB
解:因为点 M,N 分别是 AC,BC 的中点,
所以 CM=1 AC=4 (cm),CN=1 BC=3 (cm).
2
2
所以 MN=CM+CN=4+3=7 (cm).
(2) 若 C 为线段 AB 上任一点,满足 AC + CB = a cm,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 MN 的长度吗?并说明
AB
=
15
+
9
=
24
cm.
5
因为 D,E 分别为 AC,AB 的中点,
所以 DE = AE-AD =1 AB-1AC = 12-7.5 = 4.5 (cm). 22
例3 点 C 在线段 AB 所在的直线上,点 M,N 分别是 AC,BC 的中点. (1) 如图,AC = 8 cm,CB = 6 cm,求线段 MN 的长;
度吗?请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
猜想:MN =
1 2 b cm.
A
MB N C
理由: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由图可得
MN = MC-NC = 1 AC- 1 BC
2
2
= 1 (AC-BC) = 1 b (cm).
2
2
针对训练
3. 如图:线段 AB = 100 cm,点 C,D 在线段 AB 上. 点 M 是线段 AD 的中点,MD = 21 cm,BC = 34 cm . 则线段 MC 的长度为__4_5___cm.
理由;
1
A M C NB
猜想:MN = 2 a cm. 理由:同(1)可得 CM
=
1
AC,CN
=
1
BC,
2
2
所以 MN = CM+CN = 1 AC+ 1 BC
七年级数学上册 几何图形初步的小结与复习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微型课36小结与复习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等概念;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有关直线、线段和角的重要结论;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表示,以及线段和角的度量和大小比较等.2.内容解析本章所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最基本的知识,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知识之间大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合理完整的知识结构,能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是图形与几何中的两个基本概念.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或将立体图形展开会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常用这样的方法得到的几个平面图形来表示立体图形,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的重要途径.直线、射线、线段以及角都是一些重要而基本的几何图形.有关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和性质,表示方法、画法、计算等,都是学习后续图形与几何知识以及其他数学知识必备的知识基础.有关直线和线段的基本事实(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的连线中,线段最短),很好地刻画了直线和线段这两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并且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研究几何图形时,常常采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类比和方程思想等,这些思想方法既引导我们发现问题,也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本章从实物入手,抽象出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等概念,进而从视图和展开图两个方面揭示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两种重要而基本的平面图形.其知识结构为本章教材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而且还体现出学习几何图形的一般套路:对于某种几何图形,对它的一般描述是按“几何模型——图形——文字——符号”这种程序进行.同时,还重视“符号——文字——图形”的转化,即理解符号或文字所表达的图形关系,并将它们用图形表示出来.这些不仅是学习本章的关键,对于学好以后的图形与几何知识也是很重要的.二、教学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梳理本章知识,构建合理完整的知识结构;(2)通过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展开立体图形,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在解决一些有关线段及角的问题中,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和方程思想.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在回顾、反思和交流中去梳理本章学习的图形与几何的一些基本概念、性质,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逐步建立知识体系,构建“本章知识结构图”;达成目标(2)的标志:对于简单的立体图形,能分别画出它们的展开图和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平面图形,能说出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能进行线段和角的相应运算,在解决一些有关线段及角的问题中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能对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和方程思想有初步的理解.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章中的许多概念学生在前一学段已有初步的了解,但比较分散,对于区分一些相近的概念,弄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对一些学生来说会有一定困难.在解决线段和角的问题中,建立图形与数量间的联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寻求解题途径,学生大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建立本章知识结构;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和方程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展开立体图形直线、射线、线段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角角的度量 角的大小比较 余角和补角角的平分线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几 何 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思想的运用.四、教学过程设计1.知识梳理本章我们学习了图形与几何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首先我们从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入手,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等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框图:问题1 (1)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些概念吗? (2)你能举出几个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实例吗? (3)你能画出几个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吗?师生活动:回顾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举例、画图. 教师关注:通过学生的举例、画图过程,从中观测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情况.问题2分别画出几个简单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和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平面图形.你能说说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吗?师生活动:画图,归纳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间的联系,完成知识结构图:教师关注:学生画图的情况,能否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设计意图: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参与情况,让学生在操作、交流活动中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间的关系,构建知识体系.问题3 在平面图形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基本的平面图形. 师生活动:回顾所学相应内容,构建知识结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展开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构建知识结构图后提问:(1)在本章中,我们学习了有关直线、射线、线段的那些知识?关于直线和线段有哪些重要结论? (2)在本章中,我们学习了有关角的哪些知识?有哪些重要结论?师生活动:回顾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表示方法、画法、运算以及一些重要结论.在回顾有关角的知识后,构建知识结构图,而后再进行有关角的重要结论的回顾.知识结构图:教师关注:学生在回顾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内容时,是否体会两种基本几何图形所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相似性.设计意图:回顾相关内容,完善知识结构.2.典例分析例1 在下面图形中,可以是一个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几何图形 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展开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角几何图形 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展开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角角的度量 角的比较与运算余角和补角角的平分线例2 如图,从正面看A 、B 、C 、D 四个立体图形,分别得到a 、b 、c 、d 四个平面图形,把上下两行相对应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用线连接起来。
七年级数学上册小结与复习教案新版湘教版90
第5章数据的采集与统计图小结与复习课题数据采集与统计图复习主备人审查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术:经过回首思虑本章内容,进一步掌握一些简单的采集、整理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能依据不一样状况和不一样需要选择适合的统计图来表示、描绘数据,进而做出合理的决议。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参加学习活动,培育学生察看、剖析和着手操作的能力,感觉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课要点难点要点: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绘数据。
难点:经过参加学习活动,培育学生察看、剖析和着手操作的能力。
教法学法:察看、比较、合作、沟通、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课过程:教课设计教案设计企图百分比(%)一、复习旧知三、合作沟通,互动展现401. 如何采集数据?请举例说明.351、贵阳市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多民族城市,总人口数为30少量民族15% 2520370万(2000年普查统计),如下图的是2000年该2.什么是整体、个体、样本、样本容市各民族人口统计图,请你15依据图中供给的信息,回汉族85%10量?请举例说明.答以下问题.5(1)2000年贵阳市少量民族总人口数是多少?苗族侗族布依族其余少量民族3.举例说明什么是全面检查、抽样调(2)2000年贵阳市总人口中苗族占的百分比是多少?查.为何要进行抽样检查?(3)2002年贵阳市参加中考的学生约40000人,请你预计2002年贵阳市参加中考的少量民族学生人数.4.举例说明什么是简单随机样本.5.常用的统计图有哪些种类?它们各有什么优点?请举例说明.6.如何画扇形统计图?二、知识梳理2、某校正七年级两个班全体学生进行了每日体育活动的1、本章知识构造状况检查,获得下边的结果:2、注意项目男同学女同学(1)全面检查和抽样检查是采集数篮球308据的两种方式,全面检查经过检查总羽毛球1520体的每一个个体来采集数据,抽样调足球207查经过检查整体中的部分个体来收(1)计算参加每个项目的男同学占全体男同学的百分比集数据,它们各有优弊端。
【最新湘教版精选】湘教初中数学七上《4.1 几何图形》word教案 (1).doc
几何图形第1课时几何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图片或实物,感受.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的基本特性,能识别这些几何体;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或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3.能建立起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4.能用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表示立体图形;5.教学重点: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平面展开图教学过程:一、快乐启航:现实世界充满了多姿多彩的图形. 我们怎样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图形呢?1. 小学阶段,我们认识的图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我会自主学习:2. 学生自学教材P112至P114并解决下列问题:(1) 是几何图形(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立体图形;(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平面图形;(4)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通常是从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向;(5)长方体有个顶点,个面,每一个面都是(特殊情况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它有条边。
【归纳总结】生活中规则的立体图形主要包括,柱体包括,锥体分为。
三、我会合作交流探究:互动探究一:在平面内用游戏棒搭4个大小一样的等边三角形,至少要根游戏棒;在空间用游戏棒搭4个大小一样的等边三角形,至少要根游戏棒。
四、我会实践应用:3.长方体、梯形、正方体、圆柱、圆锥这几种图形中属于立体图形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找一找,连一连。
(把实际物体与其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连接起来)5. 填一填:下面几个物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
五、我会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几何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体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面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快乐摘星台:(今天,你可以摘到多少智慧星)6. 指出下列图形是什么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XJ)教案 几何图形
4.1 几何图形一、教学目标:根据对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成不同的平面图形。
2、学生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探究和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分析,在操作中体验变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依据事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教学中渗透美学思想,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展开图。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折叠为立体图形;某个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可以是哪些平面图形。
三、教学设计思想:根据新的课改理论,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让他们学会学习尤为重要。
本节课是以学生为主的探究过程,环环相扣,互为联系,突出学生能动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主人翁的根本地位,体现新教材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而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
为此,我安排大量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采用学生抢答、分小组讨论等方式,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四、媒体设计思路:本课设计在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后就能较好解决上述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用PPT制作成课件,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将教学内容有机组合并显示在屏幕上,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
这种整合,对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很高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动手操作,互相讨论观察到的现象、交流研究结果。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时指导。
五、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策略:1、多媒体课件2、学生分组。
确定好记录人和中心发言人。
六、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六个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线立体图形线段射线直线长短比较中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性质)两点之间距离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性质)
度量与计算
课题:《几何图形》小结与复习
教学目标
1.在回顾,反思与交流中建立知识体系。
系统掌握本章有关概念、定理以及在解题中的应用。
2.在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相互转变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掌握利用直尺和圆规或其他作图工具画线段、角、的方法, 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短,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教学重点:进行几何体,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换,发展空间概念。
作图和推理
教学难点:概念的掌握、作图的方法和推理的基本要求。
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几何图形:(ppt 课件)
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学生活动:针对以上问题,让学生逐个思考,并在全班展开充分的讨论.
二、建立本章知识网络
三、基本概念复习(ppt课件)
1、线段、线段的大小比较、直线、射线。
2、角、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分类、角的度量、补角与余角。
四、基本方法复习(ppt课件)
1、利用圆规和直尺或其他工具画线段、角、平行线、垂线
2、利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短、利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3、画线段的和、差,角的和、差。
画直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
注意:1. 区分有公共顶点的几个角,一般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角.
2. 角的大小由始边绕顶点旋转到终边位置的旋转量确定,
与所画角的边的长短无关(角的边是两条射线).
3. 角的度、分、秒之间的换算是60进制.
4.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书中所讲的角只限于不大于平角的角.
五、知识应用举例:(ppt课件)
例1:已知线段AB=5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3cm,求AC 的长。
解:(1) C 点在AB 的延长线上。
∵ AB=5 ,BC=3 ∴AC=AB+BC=5+3=8(cm)
(2) C 点在AB 之间。
∵ AB=5 ,BC=3 ∴AC=AB -BC=5-3=2(cm)
对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思考:情况(1)添加AB 、BC 的中点分别为M 、N 点,试求MN 的长度。
例2:如图,已知OB 平分∠AOC,且∠2:∠3:∠4=2:5:3,求∠1,∠2,∠3,∠4的度数.
解:∵ OB 平分∠AOC,
∴ ∠1=∠2 ∴∠1:∠2:∠3:∠4=2:2:5:3
设 ∠1=2x°, ∠2=2x°, ∠3=5x°,∠4=3x°
由题意的:2x+2x+5x+3x=360 x=30
∴ ∠1 =60°, ∠2= 60° ∠3 = 150°,∠4=90°。
思想方法: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几何问题 六、方位角:
A B C C
2 1 4
3 B C D
O A 东 南
西
北
北偏东 北偏西 南偏东
南偏西
1、介绍方向、方位角,注意:还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的角。
2、学会画出不同方向的方位角。
例1 如图,OA是表示北偏东30°方向的一条射线,仿照这条射线,画出表示下列方向的角:
(1)南偏东25°(2)北偏西60°
例2 如图,货轮O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A在南偏东60°的方向上。
同时,在它北偏东40°、南偏西10°、西北方向上又分别发现了客轮B、货轮C和海岛D.仿照表示灯塔方位的方法,画出表示客轮B、货轮C和海岛D的射线。
七、随堂练习
课本P154第l、2题.练习P134 3、4、5、6、7
八、小结:师生共同小结如下:
1.本章学过哪些知识,你印象最深的方法是什么?
2.本章最难学的内容是什么?
3.本章最有趣,最容易学的内容是什么?
4.学完本章你有何感想.
九、作业:P154 复习题4 A组3题至8题、9题、11题、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