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课件第二章(2)
有限元课件第2章-单元分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a1
1 2A
ui uj
xi xj
yi yj
um xm ym
1
a2
1 2A
1
ui uj
yi yj
1 um ym
(2-14)
1
a3
1 2A
1
xi xj
ui uj
1 xm um
式中, A为三角形单元的面积,有
1 A 11
2
xi xj
yi yj
(2-15)
1 xm ym
y
m(7)
i(2)
j(1)
x
特别指出:为使求得面积的值为正值,本单元节点号
(2-16)
1 2A
[(ai
bi
x
ci
y)
i
(a
j
b
j
x
c
j
y)
j
(am
bm
x
cm
y)
m
]
令
Ni
1 2A
(ai
bi x ci y)
(i, j, m)
(2-18)
位移模式(2-16)可以简写为
u Niui N ju j Nmum Ni i N j j Nm m (2-19)
式(2-19)中的Ni、Nj、Nm是坐标的函数,反应 了单元的位移形态,称为单元位移函数的形函数。数
Ni 0
0 Ni
Nj 0
0 Nj
Nm 0
0 Nm
u v
j j
缩写为
um
vm
{ f } [N ]{ } (2-20)
[N]为形函数矩阵,进一步写成分块形式:
[N ] [[ Ni ] [N j ] [Nm ]]
有限元入门ppt课件
有限体积法 (Finite Volume Method)
其基本思路是:将计算区域划分为一系列不重复的控制体积,并使每个网格点周围有一个控制体积;将待解的微分方程对每一个控制体积积分,便得出一组离散方程。其中的未知数是网格点上的因变量的数值。为了求出控制体积的积分,必须假定值在网格点之间的变化规律,即假设值的分段的分布的分布剖面。
1-2 应力的概念
作用于弹性体的外力(或称荷载)可能有两种: 表面力,是分布于物体表面的力,如静水压力,一物体与另一物体之间的接触压力等。单位面积上的表面力通常分解为平行于座标轴的三个成分,用记号 来表示。 体力,是分布于物体体积内的外力,如重力、磁力、惯性力等。单位体积内的体力亦可分解为三个成分,用记号X、Y、Z表示。 弹性体受外力以后,其内部将产生应力。
边界元法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边界元法是一种继有限元法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数值方法,与有限元法不同,边界元法仅在定义域的边界划分单元,用满足控制方程的函数去逼近边界条件。所以边界元与有限元相比具有单元和未知数少、数据准备简单等优点,但边界元法解非线性问题时,遇到同非线性项相对应的区域积分,这种积分奇异点处的强烈的奇异性,使求解遇到困难。边界元法在塑性问题中应用还比较少。
弹性力学 — 区别与联系 — 材料力学 弹性力学与材料力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同属于固体力学领域,但弹性力学研究的对象更普遍,分析的方法更严密,研究的结果更精确,因而应用的范围更广泛。 弹性力学 固有弱点: 由于研究对象的变形状态较复杂,处理的方法又较严谨,因而解算问题时,往往需要冗长的数学运算。但为了简化计算,便于数学处理,它仍然保留了材料力学中关于材料性质的假定:
塑性有限元常用软件
2 杆系结构有限元法
{F } = [K ]{δ }
[K ]
称为对应于施加在系统上各节点力的刚度矩阵。
问题: 1、复杂结构其刚度矩阵是多少阶的? 2、如何求出? 3、为什么着重讨论系统的刚度矩阵? 系统的整体刚度矩阵-求出所受外力作 用下各杆件节点处的位移-计算各杆件的 受力和应力
2-2 弹簧系统的刚度矩阵
一、单个弹簧的刚度矩阵
0 u1 = 0 − kb u 2 k b u3
从而可得到定解。通过解上述方程可得到各个节点的位移,利用已求得的位 移就可计算出每个弹簧所受力的大小。
弹簧1-2受力 pa=ka×(弹簧1-2长度的变化量) pa=ka×(u2-u1)
有限元方法求解弹簧系统受力问题的基本步骤: ①形成每个单元的刚度矩阵
(b) F1c
u1=0
2-3 有压力kbu2 F2b = (k a + kb )u2 分别对两弹簧求静力平衡,有 F1b = −k a u 2 , F3b = − kbu2
ka
F2c
u2=0
kb
u3,F3c
3) 只允许节点3有位移u3,类似于情况1),有
F3c = kb u3 , F2 c = − F3c = −kbu3
0 0 0 k 2 22 2 0 k32
0 2 k 23 2 k33
三、方程求解(约束条件的引入)
由式(2-6)和式(2-8)可知,刚度矩阵是一个奇异阵,即它的行列 式的值为零,矩阵的逆不存在。 对应线性代数方程组式(2-7)和式(2-9)无定解。 物理概念解释:对整个系统的位移u1、 u2和 u3,没有加以限制,从而在 任何外力的作用下系统会发生刚体运动。
− ka k a + kb − kb
有限元方法 第二章 矩阵位移法概述
{F e } [K e ]{δ e } 表达的杆端力和杆端位移的关系,对
应于一个完全的自由单元,没有任何支承约束,可以 有任意的刚体位移。 (3) 位置无关性 局部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阵 [K ],只与单元的几何形 状、尺寸和物理常数有关,与单元在结构中的位置无关。
e
矩阵位移法的单元体现了更强的通用性。
u j 1 v j 1 j 1
EA l 0 0 EA l 0 0 12 EI 6 EI 3 l l2 6 EI 2 EI 2 l l 0 0 12 EI 6 EI l3 l2 6 EI 4 EI 2 l l 66 0 0
理论基础:位移法 ;分析工具:矩阵 ;
计算手段:计算机
二、矩阵位移法的思路 :
1)离散,进行单元分析,建立单元杆端力和杆端 位移的关系。 2)集合,进行整体分析,建立结点力与结点位移 的关系。 任务 意义
单元 分析 建立杆端力与杆端位移 间的刚度方程,形成单 元刚度矩阵 用矩阵形式表示杆 件的转角位移方程
(2) 连续梁单元
若把连续梁两支座间的一跨取 作单元,杆端位移条件为: u1e 0, v1e 0,u 2e 0 , v2e 0 。
杆端位移向量与单元杆端力向量为:
其中
ui 1
vi 1 i 1
0 12 EI l3 6 EI l2 0 12 EI l3 6 EI l2 0 6 EI l2 4 EI l 0 6 EI l2 2 EI l
u j 1 v j 1 j 1
EA l 0 0 EA l 0 0 12 EI 6 EI 3 l l2 6 EI 2 EI 2 l l 0 0 12 EI 6 EI l3 l2 6 EI 4 EI 2 l l 66 0 0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数值计算方法,有限元的数学基础是变分原理。
经过半个过世纪的发展,它的数学基础已经比较完善。
从数学角度分析,有限元法是以变分原理和剖分插值为基础的数值计算方法。
它广泛的应用于解算各种类型的偏微分方程,特别对椭圆型方程,因为椭圆型方程的边值问题等价于适当的变分问题,即能量积分的级值问题。
通过变分,导出相应的泛涵,再把作用域从几何上剖分为足够小的单元,这样就能够用简单的图形去拟合复杂的边界,用简单的初等函数去模拟单元的性质。
在解算中先对每个单元进行分析,后在通过连接单元的节点对作用域的整体进行分析,就是对泛涵求极值,从而把一个复杂的偏微分方程求解问题,变成解线形代数方程组的问题。
尽管这样会出现大量的未知数,由于采用了矩阵分析的方法,总体上很有规律,适合编制程序用计算机完成。
通常的数学考虑包括这些:1)从古典变分方法原理去定义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广义解以及在古典变分方法的框架对有限元进行理论分析。
2)保证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提法正确,即要求解存在、唯一和稳定,即保证数值解法是可靠的。
3)有限元中重要的一点是采用了分块多项式插值函数,因此,有限元的误差估计转化为插值逼近的误差估计问题。
4)有限元的收敛性和误差估计。
由于本文是应用有限元的理论解决大地测量中的问题,因此,这里将不讨论上叙问题,而是从固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出发,通过虚功原理建立起离散化的有限元方程。
另外,还以八节点六面体单元为例,简要叙述了实际中最常用的等参单元的概念及其数值变化的一些公式。
§2.1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有限元法中经常要用到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这里写出这些方程的矩阵表达式。
2-1-1、平衡方程对任意一点的受力情况分析,沿坐标轴方向x, y ,z分解得到平衡方程0*00000000=⎥⎥⎥⎦⎤⎢⎢⎢⎣⎡+⎥⎥⎥⎥⎥⎥⎥⎥⎦⎤⎢⎢⎢⎢⎢⎢⎢⎢⎣⎡⎥⎥⎥⎥⎥⎥⎥⎦⎤⎢⎢⎢⎢⎢⎢⎢⎣⎡∂∂∂∂∂∂∂∂∂∂∂∂∂∂∂∂∂∂z y xxz yz xy z y x F F F z yzz x y z y x τττσσσ 记为: 0=+F A σ其中A 是微分算子,F 是体积力向量。
第二章 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第二章 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有限元法的基本思路是将一个连续求解区域分割成有限个不重叠且按一定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子域(单元),利用在每一个单元内假设的近似函数来分片地表示全求解域上待求的未知场函数。
单元内的场函数通常由未知场函数或其导数在单元各个节点的数值和其插值函数来近似表示。
这样,未知场函数或其导数在各个节点上的数值即成为未知量(自由度)。
根据单元在边界处相互之间的连续性,将各单元的关系式集合成方程组,求出这些未知量,并通过插值函数计算出各个单元内场函数的近似值,从而得到全求解域上的近似解。
有限元将一个连续的无限自由度问题变成离散的有限自由度问题进行求解。
如果将区域划分成很细的网格,也即单元的尺寸变得越来越小,或随着单元自由度的增加及插值函数精度的提高,解的近似程度将不断被改进。
如果单元是满足收敛要求的,近似解最后可收敛于精确解。
2.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步骤首先以求解连续梁为例,引出结构有限元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计算步骤。
如图2-1,连续梁承受集中力矩作用。
将结构离散为三个节点,两个单元。
结构中的节点编号为1、2、32.1.1单元分析在有限元分析过程中,第一步是进行结构离散,并对离散单元进行分析,分析的目的是得到单元节点的力与位移的关系。
单元分析的方法有直接法和能量法,本节采用直接法。
从连续梁中取出一个典型单元e ,左边为节点i ,右边为节点j 。
将节点选择在支承点处,单元两端只产生转角位移e i θ、ej θ,顺时针转动为正。
独立的单元杆端内力为弯矩i m 、j m ,顺时针为正。
记:{}e j i eu ⎭⎬⎫⎩⎨⎧=θθ为单元e 的节点位移向量;{}ej i em m f ⎭⎬⎫⎩⎨⎧=为单元e 的杆端力向量。
根据结构力学位移法可得如下平衡方程:⎪⎭⎪⎬⎫+=+=e j e e i e e j ej e e i e e i k k m k k m θθθθ22211211 (2-1)式中:ee e e ee i k k i k k 2412212211====,lEIi e =,EI 、l 分别为单元e 的抗弯刚度和长度。
(完整版)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有限元法吸取了有限差分法中的离散处理内核,又继承了变分计算中选择试探函数并对区域积分的合理方法。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是加权余量法和变分原理,因此这里首先介绍加权余量法和变分原理。
2.1等效积分形式与加权余量法加权余量法的原理是基于微分方程等效积分的提法,同时它也是求解线性和非线性微分方程近似解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有限元分析中,加权余量法可以被用于建立有限元方程,但加权余量法本身又是一种独立的数值求解方法。
2.1.1 微分方程的等效积分形式工程或物理学中的许多问题,通常是以未知场函数应满足的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的形式提出来的,可以一般地表示为未知函数u 应满足微分方程组12()()()0A A A ⎛⎫ ⎪== ⎪ ⎪⎝⎭u u u (在Ω内) (2-1)域Ω可以是体积域、面积域等,如图2-1所示。
同时未知函数u 还应满足边界条件12()()()0B B B ⎛⎫ ⎪== ⎪ ⎪⎝⎭u u u (在Γ内) (2-2)要求解的未知函数u 可以是标量场(例如压力或温度),也可以是几个变量组成的向量场(例如位移、应变、应力等)。
A ,B 是表示对于独立变量(例如空间坐标、时间坐标等)的微分算子。
微分方程数目应和未知场函数的数目相对应,因此,上述微分方程可以是单个的方程,也可以是一组方程。
所以在以上两式中采用了矩阵形式。
以二维稳态的热传导方程为例,其控制方程和定解条件如下:()()()0A k k q x x y yφφφ∂∂∂∂=++=∂∂∂∂ (在Ω内) (2-3)0()0q B k q n φφφφφ⎧-=Γ⎪=⎨∂-=Γ⎪∂⎩(在上)(在上) (2-4)这里φ表示温度(在渗流问题中对应压力);k 是流度或热传导系数(在渗流问题中对应流度/K μ);φ和q 是边界上温度和热流的给定值(在渗流问题中分别对应边界上的压力和边界上的流速);n 是有关边界Γ的外法线方向;q 是源密度(在渗流问题中对应井的产量)。
有限元原理及其应用PPT课件
第1节 概 述
本章介绍关于有限元方法的一些数学概念和结论,目的在于对于有限元解的收 敛性以及单元精度问题能有确切的了解。对于有限元方法的数学研究,目前已进 行得相当充分,对这方面有兴趣的读者可进一步查阅有关的专著[1,2]。实际上有 限元解是有限元插值函数的线性组合,因此,有限元解空间为函数空间(即某种函 数的集合)。 相关的概念可以从泛函分析书籍中了解[3]。
第5节 Galerkin-Ritz变分原理
[椭圆型PDEs实例]
考察具有定解的椭圆型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
x
p(
x,
y)
u x
y
p(
x,
y)
u y
f (x, y)
(x, y)
u 0 1
(1)
p(
x,
y)
u n
(
x,
y
)u
2
g(x, y)
其中p ( x, y)一阶连续可导,且p ( x, y) ≥p0>0,σ ( x, y) ≥0且连续,n是ƏΩ的外 法线方向,Ω是R2中的连通区域,它的边界ƏΩ= Γ1∪ Γ2分段光滑。记C1(Ω)和 C2(Ω)分别为Ω上一切一阶和二阶连续可导函数的全体。
B(u,v) f (v) v V
(10) (11)
满足式(11)的解u称为原椭圆型偏微分方程的弱解,将弱解所在的空间称为 容许空间/试函数空间。同时由于式(11)必须对V中任一元素v都成立,故V称为检 验空间。上述问题其容许空间和检验空间取同一个Hilbert空间V,这时V又称为 能量空间。
2021/6/10
2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Engi第ne2e页rin/共g a4n6d页Automation
有限元分析第二章
——图2.3(b)所示 q i 单独作用所产生的位移; ——图2.3(b)所示 单独作用所产生的位
mi
移。 fi i
qi l 3 qi l 2 mi l 2 mi l f i , i , f i , i 3EI 2 EI 2 EI EI
qi l 3 mi l 2 1 3EI 2 EI 2 q l i mi l 0 2 EI EI (2 15)
qi a11 a12 a13 a14 1 a11 m a a a a a i 21 21 22 23 24 0 q a31 a a a a 32 33 34 0 j 31 m j a41 a42 a43 a44 0 a41
如图所示直梁,已知
E, I , Z , M , AB BC CD l, I AC 2I , I CD I .
图2.1 直梁
2.1.1 划分单元
两个节点之间的杆件构成一个单元,杆件结构的节点可以按 以下原则选取: (1)杆件的交点一定要取为节点; (2)阶梯型杆截面变化处一定要取为节点; (3)支撑点和自由端要取为节点; (4)集中载荷作用处要取为节点; (5)欲求位移的点要取为节点;
EI 1 2 Z q q (12 f1 6l1 12 f 2 6l 2 ) 2 2 3 2 l EI 3 (12 f 2 6l 2 12 f 3 6l 3 ) l M m1 m 2 EI (6lf 2l 2 6lf 4l 2 ) 2 2 1 1 2 2 2 l3 EI 3 (6lf 2 4l 2 2 6lf 3 2l 2 3 ) l
第二章 有限元法的直接刚度法
p22 p32
EI l3
K
2 22
K322
K
2 23
K323
23
(2-26)
a13 a23 a33 a43
12EI
a14 a24 a34 a44
l3
6EI
l2
12EI
l3
6EI
6EI l2 4EI
l 6EI l2 2EI
12 l
EI
3
6EI l2
12EI
l3
6EI
6EI
l2
2EI
l
6EI
单元自由度:W e rwi 此值决定了单刚矩阵的阶数ke
结构自由度: Ws nwi 此值决定了求解问题规 模即:k 的阶数
杆件结构的节点可按以下原则选取:
– 杆件的交点一定要选为节点。 – 阶梯形杆截面变化处一定要取为节点。 – 支承点和自由端要取为节点。 – 集中载荷作用处要取为节点。 – 欲求位移的点要取为节点。 – 单元长度不要相差太多。
• 单元:即原始结构离散后,满足一定几何特 性和物理特性的最小结构域。简言之,将连 续体用假想的线或面分割成有限个部分,各 部分之间用有限个点相连。本书中,两个节 点之间的杆件构成一个单元。
• 节点:单元与单元间的连接点。 • 节点位移:结构在受力变形过程中节点位置
的改变。分为线位移与角位移,单元类型不 同,节点位移不同。 • 节点力:单元与单元间通过节点的相互作用 力。 • 节点载荷:作用于节点上的外载。节点载荷 包括直接作用在节点上的外载荷和等效移置 到节点上的载荷。
有限元方法(课件)
有限元⽅法(课件)第⼀章有限元概貌与发展有限元⽅法是近似求解数理边值问题的⼀种数值技术。
这种⽅法⼤约有60年的历史。
它⾸先在本世纪40年代被提出,在50年代开始⽤于飞机设计。
后来,该⽅法得到了发展并被⾮常⼴泛地⽤于结构分析问题中。
⽬前,作为⼴泛应⽤于⼯程和数学问题的⼀种通⽤⽅法,有限元已相当著名。
有限元法应⽤于电磁场中,最先是⽤结点上的插值基函数来表征该结点上的⽮量电场或磁场分量的,称为结点有限元。
但是,在使⽤结点有限元进⾏电磁仿真时,会有⼏个严重的问题。
⾸先,⾮物理的或所谓伪解可能会出现。
其次,在材料界⾯和导体表⾯强加边界条件很不⽅便。
再次,处理导体和介质边缘及⾓也很困难,这是由与这些结构相关的场的奇异性造成的。
在这些问题中,最后⼀个问题⽐其它两个问题更严重,因为它缺少通⽤的处理⽅法。
即使对前两个问题,⽬前的处理状况也不能完全令⼈满意。
因此,有必要探讨其它的可能性或其它⽅法,⽽不仅仅是改进,从⽽将电磁场有限元分析引⼊⼀个新的时代。
幸运的是,⼀种崭新的⽅法已经被发现。
这种⽅法使⽤所谓⽮量基或⽮量元,它将⾃由度(未知量)赋予棱边⽽不是单元结点。
因为这个原因,它也叫棱边元(edge element )。
虽然Whitney 早在35年前就描述过这些类型的单元,但它们在电磁学中的应⽤及其重要性直到前⼏年才被认识到。
在80年代初,Nedelec 讨论了四⾯体和矩形块棱边元的构造。
Bossavit 和Verite 将四⾯体棱边元应⽤于三维涡流问题。
Hano 独⽴地导出了矩形棱边元,并⽤于介质加载波导的分析。
Mur 和de Hoop 考虑了⾮均匀媒质中的电磁场问题。
Van Welij 和Kameari 应⽤六⾯体棱边元进⼀步考虑了棱边元在涡流计算中的应⽤。
Barton 和Cendes 将四⾯体棱边元应⽤于三维磁场计算,同时,Crowley 提出了⼀种更复杂的单元类型,即所谓的协变(covariant )投影单元,它允许单元带有弯曲的棱边。
有限元ppt课件
y(xi )2 y(xi1) h
a x b x
y(xi1) 2 y(xi ) y(xi1)
h hi 2 i1
yi1 2 yi yi1 h2
(1 5)
x
13
将(1-4)(1-5)代入(1-3),得
yi1 2 yi h2
yi1
yi1 yi h
39
厚度为1的微分体,在水平方向拉
力F的作用下发生了位移 xdx
拉力表达式:
F xdy 1
x
x dy
拉力做的功:
dx
xdx
dW
1 2
F xdx
将F代入:
dW
1 2
x
x
dxdy
40
储存在微分体内的应变能:
x
x dy
dU
dW
1 2
x
x
dxdy
单位体积内的应变能:
17
因此有 y(x) (x)
试探函数中所取的项数越多,逼近的精度越高。
将试探函数代入式(1-9),可以得到关于n个待定系数
的泛函表达式,简记为 I y(x) I(1,2,3, ,n)
根据多元函数有极值的必要条件,有
1
I (1,2 ,3,
2
I (1,2 ,3,
机械工程有限元法基础
1
有限元法是根据变分原理求解数学物理问题的一 种数值方法.
它从最初的固体力学领域 拓展到了
发展到了
从简单的静力分析
电磁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声学等领域
动态分析,非线性分析, 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等复 杂问题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单元内部的应力与单元的结点力的关系,导出用结点位移表示结点力的表达式。
由应力推算结点力,需要利用平衡方程。
第一章中已经用虚功方程表示出平衡方程。
{}{}{}{}17)-(1 dxdydz ζεF δT *T *⎰⎰⎰=iv imU jU iU m v jv mj*i v i*m U *j U *i U *m v *j v mjys *xy *y *x £¬£¬g e e xyt xs (a)½áµãÁ¦¡¢ÄÚ²¿Ó¦Á¦(b)ÐéλÒÆ¡¢ÐéÓ¦±ä考虑上图三角形单元的实际受力,结点力和内部应力为:任意虚设位移,结点位移与内部应变为{}⎪⎭⎪⎬⎫⎪⎩⎪⎨⎧t s s =s xy y x {}⎪⎭⎪⎬⎫⎪⎩⎪⎨⎧g e e =e *xy *y *x *{}⎪⎪⎪⎭⎪⎪⎪⎬⎫⎪⎪⎪⎩⎪⎪⎪⎨⎧=m m j j i i V U V U V U F {}⎪⎪⎪⎭⎪⎪⎪⎬⎫⎪⎪⎪⎩⎪⎪⎪⎨⎧=*m *m *j *j *i *i e*v u v u v u δ令实际受力状态在虚设位移上作虚功,外力虚功为m*m m *m j *j j *j i *i i *i V v U u V v U u V v U u +++++=T []⎪⎪⎪⎭⎪⎪⎪⎬⎫⎪⎪⎪⎩⎪⎪⎪⎨⎧=m m j j i i *m *m*j*j *i*i V U V U V U v u v u v u {}{}eeT*F δ=计算内力虚功时,从弹性体中截取微小矩形,边长为dx 和dy ,厚度为t ,图示微小矩形的实际应力和虚设变形。
dydxdxdxdydydxdxdxdydydyt dyx s t dyx s t dxy s t dxy s t dxxy t t dxxy t t dy xy t t dyxy t dx*x e dy*y e *xy g *xyg (a)ʵ¼ÊÓ¦Á¦(b)ÐéÉèÓ¦±ä微小矩形的内力虚功为整个弹性体的内力虚功为{}{}⎰⎰⎰⎰==tdxdyζεdUU T*dy)(γtdx)(ηdy)(εtdx)(ζdx)(εtdy)(ζdU *xy xy *y y *x x ⨯+⨯+⨯=)tdxdyηγζεζ(εxy *xy y *y x *x ++=[]tdxdy ηζζ γεεxy y x *xy *y *x ⎪⎭⎪⎬⎫⎪⎩⎪⎨⎧={}{}⎰⎰=tdxdy ζεT *根据虚功原理,得这就是弹性平面问题的虚功方程,实质是外力与应力之间的平衡方程。
虚应变可以由结点虚位移求出:代入虚功方程{}{}{}{}⎰⎰s e =δtdxdyF T*eTe *{}[]{}{}TTe *Te *T*[B]δ)δB (ε=={}{}{}{}⎰⎰s δ=δtdxdy]B [F TTe *eTe *{}{}⎰⎰=tdxdyζ[B]F Te接上式,将应力用结点位移表示出有令则建立了单元的结点力与结点位移之间的关系,称为单元刚度矩阵。
它是6*6矩阵,其元素表示该单元的各结点沿坐标方向发生单位位移时引起的结点力,它决定于该单元的形状、大小、方位和弹性常数,而与单元的位置无关,即不随单元或坐标轴的平行移动而改变。
{}[][]{}eδB D ζ={}{}⎰⎰=eT eδy [D][B]tdxd [B]F []⎰⎰=y[D][B]tdxd [B]K Te{}[]{}ee e δK F =[]eK由于[D]中元素是常量,而在线性位移模式下,[B]中的元素也是常量,且因此可以进一步得出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中的单元刚度矩阵。
{}{}⎰⎰=eTeδy [D][B]tdxd [B]F Adxdy =⎰⎰{}{}e Te δ[D][B]tA [B]F =[][D][B]tA[B]K Te=已经求出了下列关系{}s []t AB T []t A]B ][D []B [K T e={}eδ{}e {}eF []D []B []]B ][D [S =(6)(3)(3)(6¨w 3)(3¨w 3)(3¨w 6)(3¨w 6)(6¨w 6)结点力和结点位移的关系:(以简单平面桁架为例)平面问题中,离散化的单元组合体极为相似,单元组合体在结点载荷的作用下,结点对单元、单元对结点都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存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统称为结点力。
结点力和结点位移的关系前面已经求出:ADB PCAP{}[]{}ee e δK F =单元刚度矩阵的物理意义:将写成分块矩阵写成普通方程其中表示结点S(S=i,j,m)产生单位位移时,在结点r(r=i,j,m)上所需要施加的结点力的大小。
⎪⎭⎪⎬⎫⎪⎩⎪⎨⎧⎥⎥⎥⎦⎤⎢⎢⎢⎣⎡=⎪⎭⎪⎬⎫⎪⎩⎪⎨⎧m j i mm mj mi jm jj ji im ij ii m j i δδδ K K K K K K K K K F F F {}[]{}[]{}[]{}{}[]{}[]{}[]{}{}[]{}[]{}[]{}⎪⎭⎪⎬⎫++=++=++= δ K δ K δ K F δ K δ K δK F δ K δ K δ K F m mm j mj i mi i m jm j jj i ji j m imi j ij i ii i {}eF []rs K单元刚度矩阵的物理意义:将结点力列矩阵与结点位移列矩阵均展开成(6*1)阶列矩阵,单元刚度矩阵相应地展开成(6*6)阶方阵:元素K 的脚码,标有“-”的表示水平方向,没有标“-”的表示垂直方向。
{}eF []e δ⎪⎪⎪⎭⎪⎪⎪⎬⎫⎪⎪⎪⎩⎪⎪⎪⎨⎧⎥⎥⎥⎥⎥⎥⎥⎦⎤⎢⎢⎢⎢⎢⎢⎢⎣⎡=⎪⎪⎪⎭⎪⎪⎪⎬⎫⎪⎪⎪⎩⎪⎪⎪⎨⎧m m j j i i mm m m mj j m mi i m m m m m j m j m i m i m jm m j jj j j ji ij m j m j j j j j i j i j im m i ij j i ii i i m i m i j i j i i i i i m m j j i i v u v u v u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V U V U V U单元刚度矩阵的物理意义:单元刚度矩阵的每一个元素都有明显的物理意义。
表示结点S(S=i,j,m)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产生单位位移时,在结点r(r=i,j,m)上分别所要施加的水平结点力和垂直结点力的大小。
例如表示结点j 在垂直方向产生单位位移时,在结点i 所需要施加的水平结点力的大小。
∑==+=mj,i,S s s r s sr r m)j,i,)(r v K u (KU ∑==+=mj,i,S s rs ss r r m)j,i,)(r v K u (KV rs s r s r s r ,K ,K ,K K j i K单元刚度矩阵的性质:1)对称性:是对称矩阵2)奇异性:是奇异矩阵,单元刚度矩阵所有奇数行的对应元素之和为零,所有偶数行的对应元素之和也为零。
由此可见,单元刚度矩阵各列元素的总和为零。
由对称性可知,各行元素的总和也为零。
[]eK []eK 0K e=单元刚度矩阵的性质:例题:求下图所示单元的刚度矩阵,设y x aai(a,0)m(0,0)j(0,a)1、求[B]2、求[D]3、求[S]4、求=μ[]eK []⎥⎥⎥⎦⎤⎢⎢⎢⎣⎡----=110110101000010001a 1B []⎥⎥⎥⎦⎤⎢⎢⎢⎣⎡=5.000010001 E D []⎥⎥⎥⎦⎤⎢⎢⎢⎣⎡----=5.05.005.05.00101000010001a E S []⎥⎥⎥⎥⎥⎥⎥⎦⎤⎢⎢⎢⎢⎢⎢⎢⎣⎡------------=5.15.15.5.05.5.105.5.11010005.5.05.5.05.5.05.5.00100012Et K e2-8 整体分析将各单元组合成结构,进行整体分析。
2¢Û¢Ü¢Ù¢Ú3y P 3x P 314562x P 1y P aaaa 整体分析分4个步骤1、建立整体刚度矩阵;2、根据支承条件修改整体刚度矩阵;3、解方程组,求出结点位移;(消去法与叠加法)4、根据结点位移求出应力。
{}[]{}δ=K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