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教案1

合集下载

关于压强教案_1

关于压强教案_1

关于压强教案关于压强教案1课时:1课时.教学要求:1.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有压强的事例。

2.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

教具:橡皮碗一对,茶杯,硬纸片,大、小试管,水。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现在我们学习大气压强的知识.先请同学们看两个实验。

演示课本图11—2、11—3实验.演示前说明做法。

让学生讨论:什么原因使两个皮碗紧贴在一起拉不开呢?什么原因使硬纸片不掉下来呢?二、大气压强分析上面实验中现象的原因.皮碗周围只有空气,没有别的物体,把皮碗紧压在一起的力,只能是空气产生的。

向上托住硬纸片不掉下来的力,也只能是空气产生的。

上面的实验证明,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

人们很早就对大气压强进行研究了.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马德堡半球的故事.并讨论原因。

讲述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板书:一、大气的压强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二、大气压强有多大1.马德堡半球实验表明大气压强很大。

2.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演示托里拆利实验,边做边讲。

让学生注意观察玻璃管倒立在水银槽里后,水银柱的变化:先下降,到一定高度后停止下降,这时水银柱高约760mm。

让学生思考并试着回答:(1)水银柱上方是真空还是空气?(2)是什么力量支持着水银柱不落下来?教师解释水银柱不落下来的原因.这个实验表明水银柱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三.大气压强的值引导学生回忆前章学过的计算液体压强的方法,讨论如何计算出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p=gh=13.6kg/m3×9.8N/kg×0.76m=1.01×105Pa。

用比喻使学生体会大气压强的大小:人的手掌面积约为50cm2,作用在手掌上的大气压力约等于500N,相当于一个质量50kg的同学站在手上.可见压力是很大的。

板书:1.大气压强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5Pa。

《第九章 第1节 压强》学历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第1节 压强》学历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压强》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学习主题为“压强”,属于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范畴。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压强的概念、定义、物理意义以及实际应用。

本课时主要围绕压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展开教学。

二、学习目标1. 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定义及单位。

2. 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 了解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4.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评价任务1. 概念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检测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知识运用评价:通过练习题和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压强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3. 学习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现象(如足球充气、书包背在肩上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力和压强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讲解压强的定义和单位,强调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介绍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并解释公式的含义。

(3)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3. 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每组列举几个实例,并解释其原理。

(2)实验操作: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形状的物体对同一平面的压强,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4.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实验结果,强调压强的概念、定义和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压强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总结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借鉴。

初中化学压强教案

初中化学压强教案

初中化学压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掌握在不同温度下气体的容积和压强之间的关系;
3. 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压强问题;
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压强的概念;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用实验装置演示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容积变化,并引出气体的压强概念。

2. 讲解理论知识
介绍压强的定义和单位,然后讲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引导学生理解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3. 解题实例演练
让学生通过一些例题来练习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决压强问题,加深理解。

4. 拓展应用
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更多关于压强的应用问题,拓展应用范围。

5. 总结课程内容
对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四、评估方式
1. 课堂作业
布置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测验
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复习所学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探索和研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八年级物理大气压强(第1课时)优秀教案

八年级物理大气压强(第1课时)优秀教案

班级姓名:9.3 大气压强(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大气压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2、能利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现象。

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1标准大气压的值是P0=1×105Pa。

【自学检测】1、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受到作用且大气具有性,故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向都有压强。

2、托里拆利实验是由意大利科学家所做的。

3、我们通常把等于mm 高水银柱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p0= pa。

【议一议,讲一讲】1、讨论:教材图9.3—1,你怎样解释这些现象?你还能列举生活中大气压存在事例吗?2、探究用塑料吸盘测量大气压:(1)实验原理:(2)操作过程:将蘸水的塑料挂钩的吸盘放在的水平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

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慢慢往上拉,直到吸盘刚好脱离桌面。

记录刚刚拉脱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大气对吸盘的。

再设法量出吸盘与桌面的,利用公式可以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

(3)这种方法只能估测大气压,不很精确,你是怎样评价的呢?3、你能简述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吗?为什么说大气压就等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4、在进行托里拆利实验时,下面这几种情况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会变化吗?(1)将玻璃管倾斜放置(2)换用内径更小或更大的玻璃管(3)玻璃管上端出现了一个小孔(4)将玻璃管上提或下压,但玻璃管口没有离开水银面。

(5)把圆形的玻璃管换成其它的形状的玻璃管(6)玻璃管上方混入少量的空气(7)往水银槽中注入水银,使槽内水银面升高一些5、如果用水来作“托里拆利实验”,至少需要多长的玻璃管?【评一评】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练一练】1、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A. 马德堡半球实验B. 用注射器注射药液C. 用吸管吸饮料盒中的牛奶D. 吸盘可以压在光滑的墙上2、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的1/2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D.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达标检测】1、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A.用吸管吸牛奶B.棒冰融化C.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D.水往低处流2、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A.保持不变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D.稍微下降一些3、一杯口完好的玻璃杯,使其注满水后在杯口用一玻璃片盖住,倒过来后,水不会流出来,这说明()A.水把玻璃片粘住了B.玻璃片把水托住了C.大气对玻璃片有向上的压强D.玻璃片很轻4、下列生活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B.用注射针筒抽取药液C.贴在墙上的吸盘式挂衣钩 D.用高压锅煮饭5、某同学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有如下操作,则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是()A.将玻璃管略微上提一些B.将玻璃管稍稍倾斜一些C.向水银槽中多加了些水银D.玻璃管中不慎混入了少许空气6、如下左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7、用如下右图所示装置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把吸盘用力压在玻璃上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4×10-4m2.轻轻向挂在吸盘下的小桶内加沙子.吸盘刚好脱落时,测出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3.2kg.则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为N(g取10N/kg),大气压的测量值为Pa.若吸盘内的空气不能完全排出,则大气压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10.1 压强(第1课时) 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10.1 压强(第1课时) 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复备栏复备栏课题§10.1 压强(第1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示意图,知道压力与重力的区别;2.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3.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Pa);4.能应用压强定义公式进行压强的简单的定量计算。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一、预习交流:二、互动突破:(一)什么是压力1.活动10.1 观察与作图(1)演示实验(a)并画出图钉对墙的作用力的示意图(2)观察画面(b)画出人对平衡木的作用力的示意图(略)(3)画出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的示意图。

讨论交流:上述三个作用力的示意图有何共同点?2.定义:这种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

压力的方向总是于受压物体表面。

3.想一想:压力与重力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活动10.2 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1.观察:a、人与骆驼同时在沙漠上行走 b、小明与小红在沼泽地上行走2.思考:(1)谁在沼泽地上陷得深(2)压力作用效果较明显的是(3)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3.体验;a、两手指分别压削尖铅笔的两端 b、一手平压在气球上另一手的食指顶住气球。

4.猜想:通过体验猜想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猜想1:猜想2:5.设计实验:器材有压力小桌、海绵、砝码、木板、盛水的矿泉水瓶、装有沙的容器。

进行实验:选用不同的器材,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

方法1:;方法2:6.实验结论:(1)当受力面积相同时,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当压力相同时,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三)什么是压强1.讨论交流:用2N的压力作用在1m2的受力面积上与用4N的压力作用在2m2的受力面积上,谁的作用效果明显?为什么?谁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

2.物理学中,用压强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就越大。

3.定义:叫做压强。

高中物理压强教案

高中物理压强教案

高中物理压强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学习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压强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压强的概念;
2. 掌握计算压强的公式;
3. 能够应用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举例引入压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压强及其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5分钟)
教师讲解压强的定义和公式:压强等于物体受到的力除以物体受力的面积,即P=F/A。

同时解释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

3. 实例演练(20分钟)
教师通过一些实际例题让学生计算压强,并解释计算过程。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4. 拓展练习(10分钟)
让学生自行解决一些压强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5.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方法。

四、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并探索压强的更多应用。

五、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压强的重要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多做练习,加深对压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压强》(第一课时)教案

《压强》(第一课时)教案

《压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知道压力的概念、画法(2)经历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理解压强。

(3)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2.科学思维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利用压强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压强的物理意义;有关压强的计算。

【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境教学法、实验探究法【教学用具】气球、瓦片、小锤、小钉板、纸杯、木板、小桌、海绵、砝码、矿泉水瓶、铅笔方格纸、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新课引入1、学生观看升级版胸口碎大石实验:为什么气球可以完好无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奥秘了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读一读展示茶杯对桌面、木块对斜面、图钉对墙面,代表不同方向压力的生活现象图片,再次复习之前学过的压力的定义、大小、方向、作用点。

观看实验,思考原因。

学生分析受力、画图,完成学案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复习压力概念和画法,引出压力作用效果。

教学过二、认识压力作用效果过渡提问:在刚才在刚才的实验中,气球受到了什么力的作用?那么这个压力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效果呢?形变程度呢?引导学生思考。

1、小游戏:由学生完成下面的实验,并由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问题,参与并观察实验现象。

通过强烈对比,引起兴趣,实验中暗含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研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为猜想准备。

F FF程①在游戏中,纸杯受到了压力,发生了形变,观察这三次纸杯的形变程度是不一样的。

物理《压强》教案范文模板

物理《压强》教案范文模板

I. 教学目标1. 掌握压强的定义及计算方法;2. 能够理解压强的物理意义和应用;3.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II. 教学重点1. 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压力和力的关系;3. 压强的应用实例。

III. 教学难点1. 压强与力的关系的深入理解;2. 压强的应用实例的掌握。

IV. 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压强”两个字,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个概念。

将一个带有铅笔芯的宝特瓶放在桌子上,让学生尝试用手指压住宝特瓶,让学生感受一下指尖的力量对于面积的影响。

2. 概念讲解(20分钟)教师开始讲解压强的概念,介绍了压力与面积的关系,并深入探讨了压强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同时,引入力的概念,阐明了压强和力的关系。

3. 应用实例(30分钟)教师通过丰富的例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压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茶杯底部会容易破裂,或者介绍水泵的原理等等。

4. 实验探究(40分钟)教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图,探究物体受力的变化及与压强的关系。

实验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合理操作,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总结实验结果。

5. 总结(10分钟)在本节课的结束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并让学生思考一下,如果你要为一辆自行车的轮胎充气,应该如何选择打气筒的头部?V. 课后作业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教师布置了一些相关题目,并让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VI.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了压强的概念及应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够自主巩固所学知识,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液体的内部压强教案

液体的内部压强教案

液体的内部压强教案第一章:液体的内部压强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液体的内部压强定义。

让学生掌握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方法。

1.2 教学内容液体的内部压强定义。

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

1.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实际例子,如水管中的水压,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内部压强的概念。

讲解:解释液体的内部压强是指液体在容器内部对容器壁的垂直压力。

演示: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方法。

练习:让学生通过例题或实际问题,运用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1.4 教学评价通过测试或习题,评估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第二章:液体内部压强的分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分布规律。

2.2 教学内容液体内部压强的分布规律: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2.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实际例子,如潜水员潜入深水时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内部压强的分布。

讲解:解释液体内部压强的分布规律,即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演示: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液体内部压强的分布情况。

练习:让学生通过例题或实际问题,分析液体内部压强的分布情况。

2.4 教学评价通过测试或习题,评估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分布规律的理解。

第三章:液体内部压强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液体内部压强的应用:如水泵、潜水艇等。

3.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实际例子,如水泵抽水,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内部压强的应用。

讲解:解释液体内部压强的应用,如水泵利用液体内部压强将水抽到高处,潜水艇利用液体内部压强来浮沉等。

演示: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液体内部压强的应用情况。

练习:让学生通过例题或实际问题,分析液体内部压强的应用。

3.4 教学评价通过测试或习题,评估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应用的理解。

第四章:液体内部压强的测量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测量方法。

4.2 教学内容液体内部压强的测量方法:如压力计、压力传感器等。

初中物理压强试讲示范教案

初中物理压强试讲示范教案

初中物理压强试讲示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计算压强的方法,能够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知道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培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难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踩在沙滩上的脚印、捏笔时手指的不同感觉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压强。

环节二:探究压强定义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压力概念,复习压力的计算公式。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量化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压强的概念。

4. 学生学习压强的计算公式,理解压强的物理意义。

环节三:实验探究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1.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2.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环节四:应用压强知识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踩在沙滩上的脚印会消失、为什么穿高跟鞋容易累等。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如推门时如何用力等。

环节五:总结与评价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享学习收获。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计算压强的方法,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知道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关于初中压强的教案

关于初中压强的教案

关于初中压强的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初步认识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

2. 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 学会通过生活实例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难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压强的兴趣,如两个人站在同一片雪地上,为什么体重差不多的人会有不同的陷落情况等。

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压强。

2. 生成新知(1) 教师讲解压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观察不同因素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结果。

(3) 教师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如为什么蚊子能刺破皮肤,骆驼为什么不会陷进沙地里等。

3.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辅导。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5.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2. 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观察不同因素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3. 生活实例法:教师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

4. 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大气压强》教案1

《大气压强》教案1

《大气压强》教案《《大气压强》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盼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协助!教学目标1.通过视察、试验,检验大气压的存在。

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简洁描述托里拆利试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改变的规律。

3.能说出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4.通过试验和生活中的例子,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托里拆利试验的测量原理,驾驭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5.通过试验视察和思索,造就谨慎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

6.通过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初步相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及产生的缘由。

教学难点说明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

课时支配1课时课前打算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图甲所示,将一大试管开口朝上,灌满水,再将一稍小的试管底朝下插入大试管中,然后将大、小试管一起倒过来,如图乙所示(在这一过程中手握住大试管)小试管会向大试管的底部运动吗?今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3节大气压强》。

(板书课题)二、自学互研(一)大气压的存在独立思索并完成:1.如下图,一张硬纸片就可以托住一整杯水,这证明空气内部有压强,假设杯口朝向改为如图乙所示,那么硬纸片不会(选填会或不会)掉下,说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二)大气压的测量自主阅读教材P40~41的内容,独立思索并完成:2.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试验是马德堡半球试验,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试验是托里拆利试验。

3.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x105Pa,在粗略计算时,标准大气压取值1.0x105Pa。

4.如下图,是托里拆利试验的标准操作过程。

关于托里拆利试验,下面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A.试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这段水银柱不会落下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D.玻璃管倾斜不影响试验测量结果(三)大气压的改变自主阅读教材P42~43的内容,独立思索并完成:5.大气压是改变的,同一地点的不同时刻大气压不同;同一时刻的不同地点大气压不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初中压强的教案

初中压强的教案

初中压强的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影响压强的因素。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步行时脚下的压力、举重时的压力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可能提到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等。

2. 生成新知:(1) 教师介绍压强的概念,解释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 = 压力 / 受力面积。

(2) 教师演示实验,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一:保持压力大小不变,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观察压强的变化。

实验二: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观察压强的变化。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自主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3. 巩固知识:(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问题。

如:为什么步行时脚下的压力会感到舒适,而举重时压力会感到巨大?(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应用拓展:(1)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释。

如:为什么汽车在泥泞的道路上容易打滑?为什么冰面上的压力会导致冰裂?(2) 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压强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并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操作、问题解答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影响压强的因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第1节 压力 压强(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第1节 压力  压强(第1课时)教案

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1课时压力压强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力的概念,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压力。

2.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地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压强现象,理解压强的概念;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获得对压强概念的深入理解,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3.通过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培养学生提问、猜想、实验和分析数据、总结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善于观察生活等科学素养。

2.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活动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并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压强的概念。

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正确理解。

多媒体课件\,中性笔、压力小桌、砝码、细砂、海绵及周边其它物品。

教师播放课件:厚厚的积雪,人们在雪地上玩耍,雪地上留下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而滑雪者穿着雪橇不仅不会陷入雪地,而且还能飞奔疾驰。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用两个大拇指顶住中性笔笔尖和笔帽,观察笔尖和笔帽陷入两个指头的深度,体验两个手指头的感觉。

教师提问:问题一:雪地上为什么会留下脚印?问题二:脚印的深浅为什么不同?问题三:捏住笔时,手指为什么会感到疼痛?有什么不同?学生观看并思考、讨论。

教师引导,使学生认识到雪地上留下脚印是因为雪地受到人的压力,手指感到疼痛是因为手受到了笔的压力,而脚印的深浅不同、手的疼痛感觉不同,都是由于压力在物体上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

师在物理学中为了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引进压强的概念。

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压强。

知识点1 压力的产生及其作用效果1.压力的产生师请同学们回忆下,我们在前面学习过弹力,弹力是如何产生的?生: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对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师回答正确,人站在雪地对雪地有压力;手指顶住中性笔有压力,那压力如何产生的?生:人们走在雪地里,鞋底与雪地之间相互接触发生形变产生了力;手指顶住中性笔,中性笔与手指间发生形变产生了力。

初中物理认识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认识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认识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压强的概念,学会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压力的概念、压强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2. 难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两个体重差不多的人站在同一片雪地上,站在滑雪板上的同学浮在雪面上,穿自己鞋子的小朋友却陷进了雪里。

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他们穿的鞋子不同。

- 教师追问:鞋子不同为什么就相差这么多?那蚊子为什么能用口器很容易刺破皮肤,体型大的骆驼为什么不会陷进沙地里?通过追问一系列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压强。

2. 生成新知:- 教师讲解压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观察、分析、总结。

3. 应用拓展:- 教师出示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现象。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 教师总结并强调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4.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压强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激发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

3. 撰写一篇关于压强的科普文章,分享自己的见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压强,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1压强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2

1压强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2

1压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压强》教学设计一、学习内容分析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理解压力的概念,压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掌握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2. 学习内容与重难点分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

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重要保证。

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使用多媒体操练教学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联系以及压强概念的形成学生总结为主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

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

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三、流程规划与活动设计教学环节知识点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如图片/视频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与效果引入课堂导入本节课内容实验,采用投影放大将小钩码放在水平放置的橡皮膜上。

引导学生观察凹凸情况,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回答橡皮膜凹下去了,因为小钩码对橡皮膜有压力通过简单的实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压力压力的概念图片、实物演示(1)人站在地面上,地面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如何产生?大小方向?(2)压力是否一定由物体的重力产生?压力的方向是否与重力的方向一致呢?教师提供一枚图钉,请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解决以上第二个问题。

结论:压力不一定由重力产生,方向也不一定同重力方向相同,并举出其他例子。

被动的知识远没有自己主动学习的知识记得牢大小方向作用点图片、画板提问:压力是一种弹力,指向使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初中化学中的压强问题教案

初中化学中的压强问题教案

初中化学中的压强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掌握常见的压强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念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压强的概念理解;
2. 压强的计算方法;
3. 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内容:
1. 压强的概念及单位;
2. 压强的计算方法;
3. 实际问题解决。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压强以及它的作用;
2. 讲解:介绍压强的概念和单位,并讲解其计算方法;
3. 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测量压强,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和验证;
4. 练习:布置一些压强计算题,让学生掌握相关计算方法;
5. 拓展:讲解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相关问题;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练习题。

五、教学评价:
1. 实验表现;
2. 课堂表现;
3. 考试成绩。

六、教学资源:
1. 教材资料;
2. 实验器材;
3. 计算题材料。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实验的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念和实践能力,但是在课堂上仍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中考物理复习压强教案

初中中考物理复习压强教案

初中中考物理复习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2. 掌握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及单位。

3.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的因素,了解大气压强的特点及应用。

4. 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力概念及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2. 压强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

3.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及计算。

4. 大气压强的特点及应用。

5. 压强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气球、压缩空气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或导学案,自主学习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验或示意图,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的因素。

4.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演示实验或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5. 练习与应用: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压强知识,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学生思维。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利用实验、动画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 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例分析:让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导学案。

2. 实验器材:如气球、压缩空气等。

3. 动画、图片等教学素材。

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压力与重力的关系(结合图10-2画出压力示意图)
③演示图10-3实验。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2.压强
①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来表示。
②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③压强计算:
④压强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用字母:Pa表示。1Pa=1N/m
⑤物理意义:1帕是表示每1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学生
一端削尖的铅笔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1.请同学们阅读本节课文开头的"?"和图10-1,猜一猜两人对雪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下去了,另一个没有陷下去?
2.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
二.新课教学
1.压力
①压力概念: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怎样?
⑥例题(讲解)
3.减小压强或增大压强的方法
F不变,增大S F不变,减小S
①减小压强S不变,减小F②增大压强S不变,增大F
F减小,增大S F增大,减小S
③解释:为什么书包带要用扁而宽的带,而不用细绳?
三.小结;想想议议
四.练习P150 2、5;作业P150 4及本节《同步练习》
学生回答
总结得出结论
解释为什么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第一节压强
执教
教学
目标
1.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重点
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压强的计算
难点
压强的计算
教具
演示
压力小桌,细砂、玻璃杯、质量为200克的砝码2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