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与绿色生活第六章思考题(期末复习)
绿色食品概论复习思考题
绿色食品概论复习思考题1.什么叫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标准规定:①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
②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
③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
④产品的标签必须符合中国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中的有关规定。
2.绿色食品标志怎么表示?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绿色食品的标志为绿色正圆形图案,上方为太阳,下方为叶片与蓓蕾,标志的寓意为保护。
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正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
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3.什么原因促使绿色食品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化学肥料、农药、除草剂增收有害物质残留土壤、生态恶化水土流失能源溃乏物种消失4.国内与绿色食品类似的食品有哪些?在许多国家,绿色食品又有着许多相似的名称和叫法,诸如“生态食品”、“自然食品”、“蓝色天使食品”、“健康食品”、“有机农业食品”等。
国内:无公害农产品•安全、优质、卫生食品•中国有机转换食品•中国有机食品•5.绿色食品应具备哪些条件?AA级和A级绿色食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⑴产品或生产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⑵种植、饲养、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⑶产品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⑷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相同点⑴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NY/T391规定标准的产地。
⑶按有机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
⑷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⑸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饮食文化与绿色生活第五章思考题(期末复习)
注意:不要随便改动文档格式,以免丢失内容!第5章1、按原材料可将酒分为粮食酒、果酒、代粮酒3类。
•2、目前,按照生产工艺可将酒分为酿造酒、蒸馏酒和配制酒3类。
3、按香型不同可将酒分为哪几种香型的酒?酱香型酒、浓香型酒、清香型酒、米香型酒、其他香型酒4、关于酒的起源有哪几种说法?1. 猿猴造酒说2. 仪狄酿酒3. 杜康造酒说•4、酿酒始于黄帝时期5、“昔者,帝女令仪狄做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
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出自谁作的什么著作?汉代刘向的《战国策·魏策二》6、酒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启蒙期: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早期到夏朝初年•成长期:夏王朝到秦王朝•成熟期:秦王朝到北宋•提高期:北宋到1840年的晚清时期•变革期:1840年到现在7、经过全国评酒会评出的级别最高的白酒是酒和酒。
酒是指获得金质奖章的国家名酒;酒是指获得银质奖章的国家优质酒。
8、白酒中的名酒是按香型评定的。
9、茅台酒是酱香型的白酒,五粮液是浓香型的白酒。
10、黄酒是我国的主要酒种。
11、试列举2~3例著名的黄酒。
绍兴酒、浙江花雕酒、龙岩沉缸酒、状元红、上海老酒、绍兴加饭酒、无锡惠泉酒、广东珍珠红酒、江苏丹阳封缸酒、江西九江封缸酒、山东即墨老酒12、酒器可以分为哪几类?青铜器、漆器和瓷器13、简述如何鉴别酒的真假?1、看包装2、检查瓶盖3、转酒瓶4、闻香辨味5、酒暖生气6、油滴沉底14、《史记》云“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首次提及“酒人”。
15、中国历代酒人似可粗略区分为上、中、下三等,等内又可分级,可谓三等九品。
16、李白、陶渊明是上上品酒人的典型代表。
17、名词解释:酒礼、酬、酢、旅酬、行酒、侍饮、酒道、酒令、匾、对•酒礼是饮酒的礼仪、礼节,用以体现酒行为中的贵贱、尊卑、长幼,乃至各种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做“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做“酢”;•客人之间也可相互敬酒,叫做“旅酬”。
饮食文化与绿色生活第四章思考题(期末复习)
注意:不要随便改动文档格式,以免丢失内容!第4章1、中国大陆当代流行的饮食风味流派文化表述法有哪几种?迄今流行最广,使用最普泛,也最为科学准确的表述法是哪种?•一、“帮”的传统表述法二、“以地名菜”法的广泛流行三、“系”说种种“以地名菜”成为迄今流行最广,使用最普泛,也最为科学准确的菜肴区域风格特征表述法2、以“帮”名菜大约起于清末民初,并一直广泛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仍在行业中习惯使用。
3、“以地名菜”表述法,也是一个最宜与世界饮食文化接轨的表述法。
4、“菜系”一词出现于何时?20世纪70年代中叶5、关于“菜系”代表性的观点有哪几点?6、“菜系”问题论争的实质是。
7、名词解释:风味流派8、风味流派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是饮食风味流派形成的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地理环境和气候物产的差异2、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3、历史变迁和政治形势的影响4、权威倡导和群众喜爱的促成5、文化气质和美学风格的熏陶6、烹调工艺和筵宴铺排的升华——内因9、传统上对产品特色的认识最终归结到“味”字上。
10、味是划分风味流派最主要的依据。
11、简述饮食风味流派的划分方法。
12、鲁菜主要由济南菜和胶东菜组成,宋代后就成为“北食”的代表。
13、试列举2~3例典型的鲁菜。
•1、糖醋黄河鲤鱼——济南•百年老店江泉楼•2、橘子大虾——胶东•3、德州扒鸡——山东德州•4、坛儿肉——济南5、九转大肠——济南14、川菜享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是中国非常具有特色的地方风味流派,以成都、重庆两地菜肴为代表。
15、苏菜主要由淮扬、南京、苏锡、徐海四个地方风味组成。
16、粤菜主要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组成。
17、“三蛇龙虎凤大会”是粤菜中的一道大菜,历来被民间视为招待贵宾的极品菜。
18、浙江菜由杭州、宁波、绍兴和温州4个地方流派组成。
19、湘菜以湖南菜菜为代表。
20、闽菜由福州、闽南、闽西三路菜组成。
21、福州菜流行于闽东、闽中、闽北地区;闽南菜则广传于厦门、泉州、漳州、闽南金三角;闽西菜则盛行于闽西客家地区,极富乡土气息。
中国慕课中国饮食文化第六章答案
中国慕课中国饮食文化第六章答案1.下列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影响下产生的。
如: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中医营养摄生学说、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等。
B.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绵延了170多万年,分为了四个发展阶段,风味流派繁多,有烹饪王国的美誉。
C.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区域文化,它在饮食文化的多方面影响了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D.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中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食物要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作用。
B.我国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和药膳同功的说法,要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
C.孔子说的不食不时,是说不吃反季节食品和定时吃饭的意思。
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D.中国人在饮食上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加工食物时要考虑季节、气候的因素。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制作饮食的烹饪遵循了阴阳五行规律,不仅产生了五味说,而且把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B.道教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是只要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就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C.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是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
D.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反过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
参考答案1.C(原句意应该是中国饮食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是影响了别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2.D(将古代中国人说成是中国人,扩大了范围)3.B(将只要就换成了只有才)。
中国饮食文化选修课 复习资料
第一章饮食文化1.中国饮食文化情调优雅,氛围艺术化,主要表现在美器、命名、佳境三个方面。
2.关于五谷主要有两种说法,主流的是稻(俗称水稻、大米)、黍(俗称黄米)、稷(又称粟,俗称小米)、麦(俗称小麦)、菽(俗称大豆)。
3.在古代,甑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来蒸饭的器皿。
4.依据中国饮食文化区位类型的不同,将中华食文化圈划分为12个小圈。
第二章菜系1.中国菜系的形成过程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人们生活习惯、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历史时期的不同,在饮食烹饪和菜肴品类方面,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
随着食生产的不断发展和食生活的逐渐丰富,由于金属炊具、尤其是铁质炊具较多地用于烹饪之后,菜的品种开始明显增多,菜的地方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南北两大风味,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
《诗经》、《楚辞》、《山海经》等先秦诗文中对食物原料、食物品种及食风、食事的记述,已经表明了人们已开始注意到饮食的地域性差异。
汉至唐宋各期,曾出现了“胡食”、“素食”、“北食”、“南食”、“川味”等称呼。
因此,到唐宋时期已形成南食和北食两大风味派别。
宋代的时候,中国各地的饮食已经有了区别。
在当时,中国的口味主要有两种,北方人喜欢吃甜的,南方人喜欢吃咸的。
南宋时候,北方人大量南迁。
逐渐地,北方的饮食文化影响了南方。
在南方地区形成了自己的派系。
到了明代末期,中国饮食分为京式、苏式和广式。
京式偏咸,苏式、广式偏甜。
到清末初期,鲁菜、苏(淮皖)菜、粤菜、川菜已成为我国最具影响的地方菜。
民国开始,中国各地的文化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苏式菜系分为苏菜、浙菜和徽菜。
广式菜系分为粤菜、闽菜,川式菜系分为川菜和湘菜。
因为川、鲁、苏、粤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就形成了中国的“八大菜系”。
2.八大菜系中,苏菜和浙菜同为“南食”的两大台柱。
3.佛跳墙是闽菜的特色菜。
4.我国第一位典籍留名的职业厨师彭铿,又名彭祖。
彭祖制作野鸡羹供帝尧食用,其故乡被封为大彭国,亦即今天的徐州。
饮食文化与绿色生活第三章思考题(期末复习)
饮食文化与绿色生活第三章思考题(期末复习)注意:不要随便改动文档格式,以免丢失内容!也包括前两章及以后各章。
第3章1、名词解释:饮食文化层、外食饮食文化层:指在中国饮食史上,由于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饮食生活不同的社会层次外食:外食,指人们在市场上完成的日常饮食行为。
外食大众化的程度,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2、中国封建制历史时代大致有果腹层、小康层、富家层、贵族层、宫廷层五个基本的饮食文化层次。
3、中国封建制历史时代饮食文化层次的内容有哪些?4、各饮食文化层之间的关系如何?A.饮食文化的五个层次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B.第一层次的存在是其它四个层次存在的前提C.层次越高,食者群越小 D. 层次越高,食者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越高 E.层次越高,则愈能更多地反映饮食文化的文化特征F.各层次交互影响,高层次对低层次的辐射作用大于低层次对高层次的影响5、果腹层由广大最底层民众构成,其中以农民为主体,包括城镇贫民,以及其他贫困者,是“文化特征”最少(多、少)的一个层次。
6、果腹层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最基础的层次,基本水准在“果腹线”上下波动,很大程度上是纯生理需求,谈不上文化创造7、?城镇一般市民、农村中小地主、下级胥吏,及经济、政治地位相应的其他民众是小康层的重要构成类群,是小康层的典型代表。
8、普通市民的饮食生活有哪些特点?①食品质朴可口②食品制作简便易行③市民饮食文化在整个中国饮食文化风俗演变和历史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9、?富家层是中国饮食文化中较为活跃的层次。
10、?食客是富家层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11、最能反映贵族层饮食文化特征的,莫过于“?日日年节,筵宴相连、灯红酒绿无有绝期”的饮食了。
12、孔子的思想核心和精神世界的根本支点,就是一个“仁”字。
13、孔府筵宴常年不断,大致可分为第一等、第二等和日常家餐三大类。
14、衍圣公府的饮食生活有哪些特点?15、宫廷层是中国饮食史上的最高文化层次,是以御膳为重心和代表的一个饮食文化层面。
饮食文化与绿色生活参考资料
第1章1、人之初,饮食是生存本能的需要。
当人类还处在蒙昧时期时,先民们的饮食方式和一般的动物无异,寻觅一切可以充饥的动物和植物,直接生食。
后世把这种饮食状态称为“有巢氏茹毛饮血”。
在饮食文化史上,这是史前的蒙昧时期。
2、中国很多史书中都记载有先民们在原始社会中的饮食状态。
西汉时期的《礼记•礼运》中记载:“昔者先王……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3、东汉时期的班固在《白虎通义》中说:“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饥即求食,饱弃其余。
茹毛饮血,而衣皮苇。
”4、茹毛饮血的生活,常吃生肉,先民们的寿命一般都较短。
为了让生肉便于食用和消化,有巢氏还发明了“脍”和“捣”的肉类处理方法。
5、“脍”就是指用石刀把肉割成薄片食用;“捣”是指用石锤把肉捣松散食用。
这种饮食方法一直延续到了周代。
6、“周八珍”中的“鱼脍”(生鱼片)和“捣珍(松捣牛肉)即是此种饮食方法的体现。
7、有巢氏还发明了“脯”和鲊”的肉食保存处理法。
8、中国历史上,燧人氏教民熟食的传说广为传颂,一些历史典籍中也有记载。
9、《周礼》中说:“燧人氏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
10、人类最早使用的火是被称作“天火”的自然火。
11、只有当人类懂得制造火之后,先民们才真正进入到饮食的熟食阶段。
12、商丘的后人们尊称圣人为“燧人氏”。
•13、燧人氏不仅开创了饮食文明的新纪元,同时也创造了以“石烹”为标志的一系列烹饪方法。
这些主要方法有:炮、煲、炙、烙、焙、奥。
这些方法,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14、“炮”是指用火来直接烤果子、肉、鱼等食物;“煲”是指用泥裹果子和肉类之后再进行烧烤;“炙”是指把肉割成小片串起来烧烤;“烙”是指用烧红的石子把食物烫熟;“焙”是指指先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熟;;“奥”是指将石器盛上水,把食物放在水里再移到火上煮。
15、伏羲氏对饮食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哪两个方面?伏羲氏首创烹饪教民结网渔猎,发展远古畜牧业伏羲氏首创烹饪教民结网渔猎,发展远古畜牧业16、神农氏“神农氏尝百草””是中国史书上记载最多、流传最广的传说。
(完整版)食品营养学思考题及答案
1.简述必需脂肪酸的定义及其在体内的生理功能。
答:概念: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生理功能:---维持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因EFA是磷脂的重要成分,而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成分。
---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因亚油酸可合成花生四烯酸,再由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
---与胆固醇代谢有关:与胆固醇脂化,有利于胆固醇分解代谢,防止在体内沉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2.简要回答人体能量消耗的主要途径。
答: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对食物代谢反应1 基础代谢:维持肌肉的紧张状态和体温、血液循环、呼吸活动,以及与生长有关的腺体分泌和细胞代谢活动等。
2体力活动的热能消耗:除基础代谢外,是构成人体总能量消耗的主要部分。
通常情况下,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15%- 30%3食物热效应:食物热效应是对食物的代谢反应,指人体由于摄食所引起的一种额外的热能消耗。
3.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哪些?答:生理功能---维持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因EFA是磷脂的重要成分,而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成分。
---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因亚油酸可合成花生四烯酸,再由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
---与胆固醇代谢有关:与胆固醇脂化,有利于胆固醇分解代谢,防止在体内沉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4.简述糖类的生理功能。
答:1.提供能量与节约蛋白质作用:1g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可提供17kJ (4.0kcal) 的能量。
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可节省体内蛋白质的消耗,增加氮储留。
2.构成体质:是机体的构成成分,糖脂是细胞膜与神经组织的组成成分;糖蛋白是一些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物质如某些抗体、酶和激素的责成成分,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组成成分等。
3.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解毒:脑、神经和肺需要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
解毒作用:肝糖元不足时其对四氯化碳、酒精、砷等有害物质解毒作用明显下降;肝脏中的葡萄糖醛酸能结合某些外来化学物(吗啡、水杨酸和磺胺类药物等),将其排出体外。
第6章 绿色食品知多少 章末小结与测评 教案及习题
绿色食品知多少[看探究思路·析核心素养][析图文材料·解探究问题][思维线索]三个表格数据分析―→居民的了解程度[答案]受调查的居民中大部分对绿色食品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一些细节性的知识掌握不够。
问题2.如果要加强对绿色食品的宣传,应该怎么做?[答案]多开辟传播渠道,不能局限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
[思维线索]分析表格数据即可。
[答案]该地居民大多数都很乐意接受绿色食品。
问题2.39%的居民可能因为价格原因不购买绿色食品,这说明了什么?[思维线索]主要从生产成本及认知程度、消费能力上分析。
[答案]39%的居民可能因为价格原因不购买绿色食品,一方面说明了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说明有些人对绿色食品的优越性还没能充分认识,当然也可能与不同人群的消费能力有关。
[思维线索]抓住政府、个人及社会三方面的努力方向分析[答案]加强对绿色食品的宣传和扶持力度。
当前的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发展绿色食品,因为绿色食品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做到了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相结合,而且有利于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目前,绿色食品在市场上难成气候,主要是宣传和扶持的力度不够。
绿色食品对环境、生长过程、加工过程以及运输等过程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很多环境相对优良的地区大多是边远落后的地区,因此政府必须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优惠,这样才能降低成本,绿色食品的市场发展前景才会更加广阔。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①持续性②区域性③生态破坏④崇拜自然⑤生态农业⑥资源短缺⑦社会持续发展[学思心得]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表现尤为突出。
1.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1)原因①自然原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②人为原因: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
(2)分布:非洲、西亚、我国的北方地区。
(3)危害:影响工农业生产,威胁人类的生存。
(4)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修筑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水循环利用。
饮食文化与绿色生活第七章思考题(期末复习)
饮食文化与绿色生活第七章思考题(期末复习)关于饮食文化与绿色生活的期末复习题,以及各章节思考题,附有答案注意:不要随便改动文档格式,以免丢失内容!第7章1、名词解释:民俗、饮食民俗、年节、餐制民俗,又称俗、风俗、习俗、民风、风尚、风俗习惯等。
民俗是民间社会生活中传承文化事象的总称。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民族世世代代传袭的基层文化,通过民众口头、行为和心理表现出来的事象。
饮食民俗是指人们在筛选食物原料、加工、烹制和食用食物的过程中,即民族食事活动中所积久形成并传承不息的风俗习惯,也称饮食风俗、食俗。
年节是有固定或不完全固定的活动时间,有特定的主题和活动方式,约定俗成并世代传承的社会活动日。
2、民俗与官方仪礼的联系及区别有哪些?区别是民俗乃民间风俗;官方仪礼为规范和行文制度化的礼俗。
联系是官方的文化通过向民间推行,往往也可逐渐形成民间传承餐制是从生理需要出发,为了恢复体力而形成的饮食习惯。
的风俗,这是文化自上而下的渗透;民间文化的上行,最为明显的是官方“成文法”的拟定,大多数情况下,是以民间的“习惯法”为基础的。
3、中国食俗一般包括食俗等内容。
4、若按民族成分来认识,中国食俗可以有等类别。
5、年节产生的原因有哪些?1、天文历法2、生产与生活习俗3、重大历史事件4、个人、家庭或家族类庆日习俗关于饮食文化与绿色生活的期末复习题,以及各章节思考题,附有答案6、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说法。
南北朝以后,逐渐传播到全国,为大部分地区所公认,并相沿至今。
7、端午节时在8、端午节俗中的两项最主要活动是9是中国历史第一美食,是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艺术特型食品,是文化积淀最丰富的食品。
10、粽子定型伊始就是11、吃粽子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12、端午时,民人午时饮少许酒,将余下的涂抹儿童面额耳鼻,并挥酒于床间,以避虫毒。
13、14、重阳节,现各地仍有登高、吃重阳糕、饮菊花酒、食蟹等风俗。
15、全国多数地区祭灶用16、年节食俗的文化特征有哪些?1.多元复合:人数众多,涉及社会各层面2.崇祖好祀:以祈上苍的保佑与神灵的庇护3.讲求功利:透着趋利避害的功利性4.异乎寻常:各家饮食生活水平所能达到的较高或最高水准;人们的心态和举动。
[精品]饮食文化思考题
[精品]饮食文化思考题1、据中讲,“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这是楚汉之争时,谋士郦食其劝刘邦所说的话。
刘邦对此大加赞赏,于是派兵攻取敖仓,使得战局得到了扭转。
A、《东周列国志》B、《论语》C、《史记》D、《战国策》答案:《史记》2、“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孕乎文明之,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
中国烹调之妙,亦只表明进化之深也。
”是对祖国饮食文化所作的精辟论述。
A、蔡元培B、孙中山C、林语堂D、郭沫若答案:孙中山3、注重原料的天然味性,讲求食物的美味,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很早就明确、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一个原则。
先秦典籍一书的《本味篇》,集中地论述了“味”的道理。
A、《论语》B、《左传》C、《孟子》D、《吕氏春秋》答案:D4、《食猪肉》中的“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描写的是后人传颂九百年的名肴“”。
A、东坡肉B、红烧狮子头C、红烧肉D、梅菜扣肉答案:东坡肉5、关于饮食的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语,见于一书中。
A、《楚辞》B、《离骚》C、《山鬼》D、《论语》答案:《论语》6、涮羊肉是北京传统名菜。
涮羊肉历史悠久,公元17世纪,清代宫廷冬季膳单上就有关于羊肉火锅的记载。
据清代徐珂的载:(京师)“人民无分教内教外,均以涮羊肉为快。
”A、《中国菜谱》B、《随园食单》C、《船菜花酒蝴蝶会》D、《清稗类钞》答案:《清稗类钞》7、清蒸武昌鱼是湖北名菜。
武昌鱼原泛指武昌(今鄂州)的鱼,早在三国时期就有“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民谣。
主席“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著名诗句发表后,使武昌鱼驰名中外。
武昌鱼现特指鄂州市梁子湖等地所产的。
A、长春鳊B、三角鲂C、团头鲂D、胖头鱼答案:团头鲂8、面条是中国人最具代表性的主食品之一,考古发掘证实中国人吃面条已经有的悠久历史了。
A、4000年左右B、3000年左右C、2000年左右D、1500年左右答案:4000年左右9、是广西名吃,入选南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饮食文化与绿色生活第二章思考题(期末复习)
第2章1、“文化圈”的理论,是德(国家)人种学家首先提出的。
2、名词解释:文化圈、中华文化圈、中国文化圈、汉文化圈、饮食文化圈文化圈具有一定文化差异的地理区域中华文化圈是指在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下形成的文化群体。
汉文化圈是以儒家文化构建并以汉字为文化载体的区域的统称,又称为儒家文化圈饮食文化圈是由于地域(最主要的)、民族、习俗、信仰等原因,历史地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饮食文化区域3、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综合文献和考古成果认为,东周时代大约存在中原文化圈、北方文化圈、齐鲁文化圈、楚文化圈、吴越文化圈、巴蜀滇文化圈、秦文化圈“七个文化圈”。
4、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大体在隋唐时期,包括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广大地区,是东方文化中最大的一个文化圈。
5、中华文化圈的共同特点有哪些?(1)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为基础,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取向和思维方式;(2)努力接受和传播中国式的佛教文化;(3)以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模型为社会运行的基本机制;(4)接受或吸收汉语的文字范式而创造出本国或本地区的语言文字。
6、经过漫长历史过程的发生、发展、整合的不断运动,17~18世纪,中国域内大致形成了哪些饮食文化圈?一、东北饮食文化圈二、京津饮食文化圈三、黄河下游饮食文化圈四、长江下游饮食文化圈五、东南饮食文化圈六、中北饮食文化圈七、黄河中游饮食文化圈八、长江中游饮食文化圈九、西南饮食文化圈十、西北饮食文化圈十一、青藏高原饮食文化圈十二、素食文化圈7、“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圈示意图”表示的意义有哪些?第一,“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圈”是一个以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为基本地域空间,以域内民众——中华民族共同体大众为创造与承载主体的人类饮食文化区位性历史存在。
第二,“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圈”由12个子属文化圈,即相对独立、彼此依存的次文化区位构成;无论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圈”这个母圈,还是各次文化区位的子圈,其饮食文化形态及其内涵,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都是有条件的历史存在第三,每个子圈不应当被简单理解为其所代表的次文化区位实际地理阈值是360o的绝对圆的形态;各次文化区位圆周轨迹走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以外的部分采取虚线表述,既表明“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圈”的现实地域分野,同时也表明中华饮食文化作为一种传播能力很强的文化不受政区地理界限限制的历史存在与现实影响。
饮食文化与绿色生活绪论思考题(期末复习)
绪论思考题1、饮食包括饮食原料的加工生产、制成的产品和对饮食品的消费——吃与喝三个部分。
2、关于文化的定义,100多年来各国学者从符号学、规范性等多种角度提出了200余种不尽相同的看法。
3、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先后给文化下了两个经典性的定义,都是含义很宽泛的“大文化”的概念。
4、“文化”一词在我国历史上,用来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行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
5、将“文化”的各种解释归纳起来,则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6、名词解释:广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饮食文化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思想、道德、风尚、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学术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和制度。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饮食文化是关于人类(或一个民族)在什么条件下吃、吃什么、怎么吃、吃了以后怎样等等的学问。
7、人类的食事活动包括食生产、食生活、食事象、食思想和食惯制一些内容。
8、人类食事或与之相关的各种行为、现象,称之为食事象;人们的食认识、知识、观念、理论,称之为食思想;习惯、风俗、传统等,称之为食惯制。
9、食生产、食生活和食事象三个基本的物质性基点决定了某一具体人群或民族饮食文化的坚实架构;而精神领域的习俗、传统、心理、思想等诸范畴则组成它的血肉。
10、饮食文化说起来似乎是无形的,实际是有形的,而且是无价的。
11、总的说来,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上,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是迟滞落后的的。
12、简述造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方面有不断发展的“吃”的文化,另一方面却是相对落后的研究和关于饮食文化研究很少的记录文字留世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
关于饮食生活与烹调技艺的文字记载,一般说来不仅数量很少,而且大多流于文人墨客浮泛粗陋的游戏之笔,难以按实求骥。
食品安全与卫生思考题考试答案(全)
⾷品安全与卫⽣思考题考试答案(全)第⼀章思考题:1、现代健康的概念。
躯体健康,⼼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健康。
2、现代社会中危害⼈类健康和造成死亡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管病,脑⾎管病,恶性肿瘤等与⽣物因素,⼼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
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类⾃⾝的不良⽣活⽅式和⾏为。
3、⽣活⽅式的内涵。
不吸烟,饮酒不过量,平衡膳⾷,体育锻炼。
4、列举不良的⽣活⽅式和⾏为。
吸烟,酗酒,不合理营养,不运动,社会⼼理适应不良,不注意个⼈和公共卫⽣,不按时吃饭,睡眠时间太短等⾏为⽅式。
5、简述吸烟对⼈类健康的危害。
1.直接损害细胞和组织器官,⼲扰破坏⼈体⽣理功能,造成多种疾病(⼼,脑⾎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2.致癌(肺癌,⼝腔癌,⿐咽癌,喉癌,⾷道癌)。
3.削弱⼈体的防御功能。
4.危害妇⼥,婴幼⼉的健康。
5.促使衰⽼,缩短寿命。
6、简述酗酒对⼈类健康的影响。
1.会引起视⼒减退,甚⾄失明。
2.会引起营养缺乏。
3.会引起消化道病变。
4.会引起呼吸道病变。
5.会引起⼼⾎管病变。
6.会引起性机能异常。
7.会引起精神失常。
8.会引起胎⼉异常。
9.会引起中毒致死。
10.会引起早衰损寿。
7、举例阐述环境污染导致的病害。
⽔俣病,癌症,腹泻,呼吸道疾病,⼼脏疾病等(⾃⼰再写写)。
8、何谓“⼀级预防”?⼀级预防亦称为病因预防,是针对致病因素的预防措施,分针对环境的措施和针对机体的措施。
这⼀阶段疾病并未发⽣,但某些危险因素已经存在,如病原体的感染,精神过渡紧张、营养不良、平素缺乏锻炼、家庭发⽣变故等。
这些都会造成疾病发⽣的危险性提⾼,⽽在这⼀阶段的危险因素,有些是可以改变的,如抗感染、⼼理调整、加强营养等。
此阶段可称为易感染期。
如:宣传戒烟和劝阻吸烟应采取各种措施向⽆烟社会迈进,例如,禁⽌青少年吸烟,提倡中年⼈戒烟,劝告⽼年⼈少吸或吸低毒烟等。
第⼆章思考题:1、何谓⾷品污染,⾷品污染⼤致可来⾃哪⼏个⽅⾯?⾷品污染是指危害⼈体健康的有害物质进⼊正常⾷物的过程。
绿色食品期末复习题(题库)
绿色食品复习题名词解释1、复种同一块土地上在一年内连续种植超过一熟(茬)作物的种植制度,又称多次作。
2、动物福利:动物应得到的自由,包括排出营养不良、物理不适、损伤、疾病和恐吓等。
即让动物享有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免受痛苦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
3、食物链:指生物成员之间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所联系起来的链状结构。
4、轮作:同一块地有顺序轮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5、间种:在一块地上,同时期按一定行数的比例间隔种植两种以上的作物,这种栽培方式叫间种。
6、土壤质量:指土壤提供植物养分和生产生物物质的土壤肥力质量,容纳、吸收、净化污染物的土壤环境质量,以及维护保障人类和动植物健康的土壤健康质量的总和。
7、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
8、绿色食品基地: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根据一定标准所认定的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生产设施条件及技术保证措施的食品生产企业或行政区域。
9、绿色食品产业:是指由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加工制造企业(直接企业)及经专门认定的产前、产后专业化配套企业(原料、生产资料、商业),以及其他绿色食品专业部门(科技、监测、检测、管理)所组成的经济综合体。
10、绿色食品标志是指“绿色食品”,“GreenFood”,绿色食品标志图形及这三者相互组合等四种形式,注册在以食品为主的共九大类食品上,并扩展到肥料等绿色食品相关类产品上。
11、A级绿色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生产过程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中国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12、AA级绿色食品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基本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资,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中外饮食文化思考题汇总
1.什么是饮食?什么是饮食文化?(1)饮食的基本含义:在《现在汉语词典》里,饮食的义项有两个:一是名词性的,指“吃的和喝的东西”,强调的是名称;一个是动词性的,指“吃东西和喝东西”,强调的是动作。
在英文中,饮食的概念可以有以下表达方法:“food and drink”意即“吃的和喝的东西”;“diet”意即“通常所持的食物”,也可以指“日常的膳食”;“bite and sup”则是指“吃东西和喝东西”。
从这些有关“饮食”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饮食”一词的基本语言学含义比较简单,无非就是吃喝的东西或吃喝的动作。
但我们深究起来,“饮食”就变得复杂了,饮食如果仅仅是吃饱喝足,为什么在吃饱喝足的同时,有那么多繁文缛节?为什么一种食物对一个地方的人来说是天赐美味,而对另一个地方的人来说则敬而远之,甚至有的地方是避之不及呢?有人为吃什么而苦恼,而有人却为吃不饱而烦恼。
饮食本身是本能的,而吃什么,如何吃,在哪里吃,则体现出不同族群的不同特点,体现出文化性。
其功用包括满足生理需要、满足心理需要以及满足社交需要。
人对饮食的选择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家庭因素、个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
(2)饮食文化:指特定社会群体在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中,人们的饮食行为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而形成了种种届于本群体的特色,反过来这些特色也成为了特定群体的文化标识——与其他群体的不同之处。
当以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作为人类文化研究对象时,其饮食行为自然也就成为了文化研究基本内容之一。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常常将与人类饮食活动相关的诸事项称之为“饮食文化”,但是,“文化”定义的复杂性使得要寻找一个能令大家都接受的,关于“饮食文化”的定义显得颇为困难。
应该注意的是,饮食文化的研究分析一般是以特定的群体为对象而展开的,空泛的讨论“人类饮食文化”通常是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不要随便改动文档格式,以免丢失内容!
第6章
1、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
2、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期,是中国茶文化史上划时代的时期。
3、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以陆羽的《茶经》的刊行为标志,民间称他为“茶神”、“茶圣”、“茶仙”。
4、茶文化之所以在唐代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除了与唐代经济、文化的昌盛发展有关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
1)与佛教发展有关2)与唐代的科举制度有关3)与唐代诗风大盛有关4)还与唐代贡茶的兴起和中唐以后的皇朝禁酒政策有关。
5、从五代至宋辽金时期,是茶文化的拓展期。
6、宋辽金时期,是中国茶文化承上启下的时代。
7、自元代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
8、试举出5种以茶叶产地的山川名胜为主题而命名的茶叶。
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井冈翠绿”、“苍山雪绿”等。
9、试举出5种以茶叶的形状而命名的茶叶。
如“碧螺春”、“瓜片”、“雀舌”、“银针”、“松针”等。
10、茶叶以加工方式可分为基本茶和再加工茶。
11、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
12、再加工茶类包括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和含茶饮料等。
13、绿茶是中国产量最做多的一类茶叶,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茶叶品种。
14、茶的功能有哪些?
茶是一种营养剂;茶能降低胆固醇;茶能净化血液;茶能减肥;茶可以治疗便秘;茶能解酒防醉;喝茶可以促进食欲;有效去除有害自由基与抗衰老之功能;抗菌及抗病毒作用;抑制细胞突变及防癌
15、像脂肪、植物色素及蛋白质等成分甚难溶于水中,这些物质经冲泡并非全部溶于茶汤中。
16、多元酚类及维生素会在茶叶制作过程中改变其成分及含量。
17、愈是好茶咖啡因含量愈多。
18、茶叶几乎是在发芽的同时,就已开始形成咖啡因。
从发芽到第一次采摘时,所采下的第一片和第二片叶子所含咖啡因的量最高;相对地,发芽晚的的叶子,咖啡因的含量也会依序减少。
19、愈是高级的茶单宁含量愈多。
20、决定茶的颜色和含在口中时的涩味,都是靠单宁和其他诱导体的作用。
21、愈是新茶维生素C含量愈多;茶叶贮存愈久含量愈少。
22、从维生素C含量的角度来讲,要喝茶的话,最好是喝第一次泡的茶。
23、茶的制法,经历了咀嚼鲜叶、生煮羹饮、晒干收藏、蒸青做饼、炒青散茶,乃至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红茶、绿茶等多种茶类制造的发展过程。
24、唐代的茶叶制造以蒸青团饼茶为主。
25、蒸青团饼茶的制造方法陆羽分采、蒸、捣、拍、穿、焙、藏等七步骤。
26、陆羽对煮茶用水的要求是:要远市井,少污染;重活水,恶死水。
故认为山中乳泉和江中清流为佳。
27、由于每个茶人爱好不同,所处环境和经历各异,对水的判断标准也很不一致。
但归纳起来有许多共同之处:源清、水甘、品活、质清。
28、中国人饮茶,最早没有专门的茶具,随南北朝饮茶之风开始兴起,及唐代饮茶之风盛行,煮茶、烹茶的专门器具也就诞生了。
29、陆羽按器具的用途将茶器分为哪六类?
(1)生火、烧水和煮茶器具:风炉、承灰、交床和竹夹(2)烤茶、煮茶和量茶器具:夹、纸囊、
碾、拂末(3)盛水、滤水和提水器具:水方、瓢、熟盂(4)盛茶和饮茶器具:碗、札(5)装茶具的器具:畚、具列、都蓝(6)洗涤和清洁器具:涤方、渣方和巾
30、泡茶饮茶的器具,从宋开始直到明代,饮茶多用茶盏;清代陶瓷茶具以盖碗为主。
31、中国历代的烹制茶水之法大致有煮茶法、点差法、泡茶法等。
32、品茶一般以两杯为度,饮到三杯者少有。
33、茶艺与茶道的关系如何?
(1) 茶艺与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
(2)“艺”是选茶、制茶、烹茶、用器、品茶等艺茶之术。
(3)“道”指艺茶——烹饮过程中贯穿的理念、原则、精神。
(4)有道无艺,是空洞的理论;(5)有艺无道,艺则无精无神。
(6)茶艺有名有形,是外在表现形式。
茶道一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悟识,它是精神、道理、规律、本元与本质。
34、中国的茶道以儒、释、道三家文化为主体构成。
35、和谐宁静、淡泊与旷达与礼仪与养生是儒、释、道三家茶文化精神的共同特征。
36、佛教戒律甚多,唐代怀海和尚在《百丈清规》中对饮茶的规矩也作了明确的规定,从此佛家茶仪正式出现。
37、中国的茶道与日本茶道有哪些不同?
(1)茶道的源流之别:中国茶道是主体,是源;日本的茶道是分支,是流。
(2)茶道的内涵不同:中国茶道兼释的静悟、道的驰纵、儒的雅逸,是儒、释、道三者的融合
体;日本茶道突出了中国禅宗的“苦寂”,至于吸收儒家的“和敬”是有限度的,它着重追求严格的程仪和悟省功夫,这与日本的岛国意识有关;日本也强调“忍”,注重人际关系的协调。
(3)茶道的美学意境有别
中国茶道以道家的阴阳五行与儒家的中庸原则为前提,重视和谐、宁静、平衡与雅致;
日本茶道的审美情趣则要求不对称,以不平衡为前提。
在室内要求绝对的平和,在室外的生活则是紧张的奋争。
茶道中要求简朴,平时则可以豪华,更清楚地体会到现实生活的不平衡。
(4)茶道的影响层面有异
中国茶道的影响层面宽广,中国茶文化已成为全民族的好尚;日本茶道从文化传统与思想渊源来看是贵族的,而从程式礼仪要求上说则是属于上层社会的,主要流行于极少数人群之中。
38、成都茶馆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1)信息交流之功能——传播信息(2)民间会社联谊功能——“袍哥们”谈公事
(3)仲裁功能——“民间法院”(4)文化功能——文化活动场所——吟诗、作画、观赏川剧、四
川清音、说唱等(5)经济交易功能——“经济交易所”
39、老北京的茶馆遍及京城内外,各种茶馆又有不同的形式与功用。
试从文化、社会功用角度介绍几种。
(1)市民文化味道浓郁的“书茶馆”——听评书(2)其乐融融的“清茶馆”与“棋茶馆”(3)颇具田园情趣的野茶馆(4)功能齐全的大茶馆——饮食、饮茶、社会交往、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