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洗方联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中风后患侧下肢水肿的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应用效验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应用效验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应用效验肖地文肖省义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篇的方剂之一,由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组成,用以治疗“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的虚寒证。

本方是攻表发汗、温经扶阳,散寒之补散兼施剂。

少阴病为虚寒证,本不应当发热,若初起而发热,是必兼表证,因而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解表。

本方证虽属阳虚而兼有外感,但既发热,说明阳气尚不至于过虚而可抗邪;如不发热者,则为阳虚不能抗邪,属阳虚里寒之证,在治疗方面,则应以温阳散寒补虚为主。

一流感肖某,男 41岁搬运工。

2009年8月15日,因受凉发热,头身痛,伴鼻塞,流清涕,体温39.5°,经西医打针输液三天,体温逐日增加,体温高达41.5°,患者出现头痛加剧,颜面潮红,口干鼻燥,四肢乏力,便溏,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质淡胖,边有齿痕,口渴不俗饮,六脉浮紧而带中空,重按无力,右脉为甚.四诊合参,确为寒中少阴, 误用西医大量抗菌消炎药,致使阴邪夹寒水上逼,虚火上浮而成是症候。

治疗采取温阳解表,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治之:附子70克,细辛15克,麻黄10克.一剂后,汗出热退,但仍时有出汗,全身乏力,便溏,脉虚大,故二剂原方去麻黄,加桂枝15克,砂仁15克甘草10克人参15克,药尽而愈.一咽痛李某,女,38岁。

2010年7月21日始因受寒起病,恶寒,咽痛不适,误服清热养阴之剂和西药抗炎而症情加重;头痛如劈,恶寒发热,体温41°,体痛。

咽痛,痰多气急,水浆不能下咽,红肿起白疱而糜烂。

舌苔白滑,口不渴饮,脉沉细而兼紧象。

本人四诊和参认为,此系寒入少阴,误用苦寒清热和抗菌消炎药,致使阴邪夹寒水上逼,虚火上浮而成是症候。

治法取扶阳祛寒,消肿排脓,引阳归舍之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和桔梗汤加味治之:附子60克,干姜30克,细辛10克,麻黄10克,上肉桂6克,桔梗30克生灸甘草各10克.一剂后寒热即退,咽部肿痛减去其半,再剂则痛去七八.3剂尽,诸症痊愈.案语: 少阴受寒误用苦寒清热养阴之剂和抗菌消炎之法,无异于雪上加霜.《灵枢经脉篇》、《灵枢经别篇》皆认为十二经脉、支络、别络,大都循喉咙。

【临床验案:四逆散合当归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腰痛、腿疼】

【临床验案:四逆散合当归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腰痛、腿疼】

孙某,女,36岁。

初诊日期:2017年5月4日
腰腿疼痛1年余。

1
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渐出现腰腿疼痛,受寒及劳累后加重,因疼痛未能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及生活,未予重视。

近日患者渐出现腰腿疼痛加重,平时休息时亦疼痛,于是经人介绍前来诊治。

刻下症见:腰痛,双下肢疼痛,时左时右,并有窜痛,口中和,平素手脚凉、恶寒,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双侧脉沉细无力。

患者腰腿疼痛、恶寒、舌淡红、苔白、脉沉细,考虑为少阴病,又患者四逆(手脚凉),故用当归四逆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治疗少阴病;患者苔白考虑里有寒湿,亦阻滞气机,会加重四逆,同时患者时有双下肢窜痛,故气滞证确凿,故上方合用四逆散以理气化湿。

因患者腰痛疼痛明显,加一味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络止痛。

综合辨证为:少阴病,处方:生麻黄8,附子10,细辛6,当归15,白芍20,桂枝10,通草10,柴胡15,枳实10,炙甘草5,鸡血藤30.。

7剂,水煎服。

结果:患者服完3剂后,腰腿疼痛较前已明显好转,又继服4剂后,腰腿疼痛大减,双下肢窜痛消失,手脚渐温,乏力较前好转。

双侧沉细无力脉渐有力。

继服四逆散合当归四逆汤加减7剂善后,无不适。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难治性水肿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难治性水肿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难治性水肿
柯某某,女,41岁,陕西安康石泉人
主诉:反复面部及双下肢浮肿5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头晕、头痛及面部、双下肢浮肿,渐觉情绪烦躁,白天感觉瞌睡,先后在北京及杭州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口服,后患者多次复查甲状腺功能,均正常。

但是面部及双下肢浮肿、头晕、头痛仍然未见明显缓解,故来找本人中医调理。

舌淡,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

辩证:水肿脾肾阳虚,寒饮上逆证。

治法:温补脾肾,化饮降逆。

方药:麻黄桂枝熟地泽泻
牛膝当归炮附子山药
续断白术干姜茯苓
川芎车前子黄芪细辛
用法:4剂,日1剂,水煎400ml,每次200ml,每日2次。

患者服用4剂后,无汗,尿多,体重减轻5kg,双下肢水肿减轻,身体觉轻快许多。

头晕、头痛较前明显好转。

继以原方加减20余剂,收全功。

麻黄附子细辛汤法治疗产后中风案

麻黄附子细辛汤法治疗产后中风案

麻黄附子细辛汤法治疗产后中风案
2010-8-17 首诊
付某,女,高新区段干
主诉:产后右下肢憋胀10月余
现病史:患者缘于10月前生完孩子,不慎受凉,出现肩背及下肢麻胀不适,曾在当地卫生所服中西药效果不佳,现患者仍下肢憋胀,伴肩背不拘紧不适,舌苔薄白,质淡润,脉沉细,尺为甚。

辨证:阳虚卫弱,风寒袭表
治法:温阳固表,散寒祛湿
方药:制附片15克(先煎1小时),麻黄10克,桂枝15克,细辛5克,川牛膝10克,独活10克,仙茅10克,淫羊藿30克,杜仲30克,干姜30克,生姜10片为引
服用方法:5剂,日一剂,水煎温服,忌生冷辛辣食品。

2010-8-22二诊
服药后,下肢及肩背不适减轻,近日自觉饭后有反胃感,余无诉不适,舌苔薄白质淡体胖,脉沉细。

调方如下:麻黄10克,制附片20克,细辛6克,川牛膝10克,葛根20克,肉桂15克(后下),川断15克,杜仲15克,独活10克,干姜25克,吴茱萸5克,生姜10片为引。

5剂水煎温服。

2010-8-26三诊
服药后症状明显好转,还剩一剂药,昨日伤风感冒,流清涕,脉浮紧,舌苔薄白质淡。

方药调整如下:麻黄12克,桂枝15克,细辛6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白芍18克,炙甘草10克,制附片15克,葛根30克,防风6克。

5剂水煎服。

待感冒好后,续服前剂药。

2010-9-6四诊
自诉,下肢及肩背憋胀已好大半,舌质淡脉沉细,方药调整如下:制附片30克(先煎2小时),干姜30克,炙甘草15克,桂枝20克,肉桂15克,白芍15克,杜仲15克,独活10克,川牛膝10克,苍
术10克。

川芎10克。

5剂水煎温服。

八大类方|马新童:四逆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应用拾萃

八大类方|马新童:四逆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应用拾萃

八大类方|马新童:四逆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应用拾萃【导读】马老师分享了一个疑难发热病案的辨证治疗过程,通过深入细微的观察,判别为“夹阴伤寒”,施以四逆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很快药到病除!整个辨治过程复杂而精彩,思路条分缕析,打通了经典条文到临床实践的通道。

他强调,要回归传统,回归经典的东西,把我们以前学的东西先打开,再结合现在的一些研究,通古今,明医昭。

我们看看细辛,《神农本草经》里咋讲的?我们要回归传统,回归经典的东西,把我们以前学的东西先打开。

研究完以后,再结合现在的一些研究。

通古今,明医昭。

古代的、现代的,还有当代的一些研究,我们结合起来。

(细辛)味辛,温。

主治咳逆。

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

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

——《神农本草经》(细辛)无毒。

主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除喉痹。

——《名医别录》齆(weng)鼻,这是啥?浓鼻涕。

风痫癫疾,下乳结,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脏,益肝胆,通精气。

这个细辛原来是这个样的,我们以前就认为是个祛风的药。

它比较热还能止疼,其实你只是知道了它一点点功效,这个细辛可以通神明,通精气。

这个药非常神奇。

记得我刚行医不久的时候,一个病人来,他看什么呢?发热一个多月,一到中午就开始热,最高体温大家知道多少吗?他跟我讲:“体温计到头了”。

我心里想哪有这样的,我行医这么长时间,没见过体温到头的。

他发热时到他家,一量体温多少?41.5度。

他说:“嗯,这刚开始,还没到头。

”看来他没骗我。

看他的发热情况起伏,这是往来寒热啊!我就去摸他的脉,这个脉很奇怪,他那个脉是最典型的脉,两个尺脉独浮,沉取无力,别的脉是沉的,就这两个脉高起的,我想了半天这是啥病。

尺脉都是下部脉啊,想了半天问他这个问他那个。

他说小便正常,什么都正常,我说怕不怕冷?他说不怕冷。

这个病没见过,反正当时想的这好像有往来寒热,先用小柴胡汤。

下了一个小柴胡汤,早上开的药,下午我正在干活,他媳妇跑来找我来了:“大夫,你来到家里来看看吧,又开始发烧了。

她把麻黄附子细辛汤用活了!带状疱疹、透析便秘、肾病水肿、腰突都能治疗!

她把麻黄附子细辛汤用活了!带状疱疹、透析便秘、肾病水肿、腰突都能治疗!

她把麻黄附子细辛汤用活了!带状疱疹、透析便秘、肾病水肿、腰突都能治疗!她把麻黄附子细辛汤用活了!带状疱疹、透析便秘、肾病水肿、腰突都能治疗!麻黄附子细辛汤源自《伤寒论》,总方温少阴之经,发太阳之汗,具有双解之意,故可助阳解表,扶正祛邪。

虽用药仅3味却配伍精当,功专效宏。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及空调等现代产品的应用,临证发现大多患者属于阳气亏虚于内,外寒乘虚而入致病,而麻黄附子细辛汤温振阳气之功专,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目前内外妇儿五官科的多种病证均有报道,远远超出原方的适应症。

01原文认识《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足少阴为肾,手少阴为心,三阴病以正虚为主,少阴为病属于正虚;少阴和太阳互为表里,从太阳角度来说,太阳病反见少阴脉,“脉反沉”;从少阴角度来说,以发热为反。

结合太阳与少阴病篇,此证为太阳病受邪、发热,若阳气积极、气血充足,脉应浮,此为太阳病;但现在见少阴脉沉,沉主里,反映少阴阳气不足而虚寒。

证为太阳表证,脉为少阴之脉。

可以理解为太阳在表风寒之邪不解,而少阴里阳已虚,为太阳少阴两感为病。

其基本病机为心肾阳虚,复感寒邪,表里同病。

02治法理解因为太阳少阴两感为病,故张仲景提出兼顾之治法,温少阴之热,发太阳之汗,具有两解之意。

从方剂组成看,麻黄宣发阳气,治太阳之表证;附子温少阴之里;细辛专走少阴者,既和附子散少阴里寒又助麻黄散表寒,三者合用补散兼施,温经散寒。

03辨证要点及辨证方向辨证要点:无汗、恶寒感明显、发热或不发热;精神萎靡、倦怠感明显,但欲寐、手足冷;舌质淡,苔白润,脉沉弱或沉细或沉迟(脉微细)。

辨证方向:辨寒热。

《伤寒论》云:“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患者一般有不同程度的恶寒;辨汗,无汗是主要指征之一;辨舌脉,舌质多偏淡,舌苔白腻者多见阳虚夹湿所致;从少阴肾经走行辨证,少阴脉走行部位病症如三叉神经痛、咽喉痛、哮喘、腰椎间盘突出、阳痿等病症,辨寒客于少阴之虚者可考虑使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6种临床应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6种临床应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6种临床应用发汗、利水是治疗水肿两大法门,本方则兼而有之。

少阴阳虚,气化失常而肿者,宜用真武汤、五苓散之类温阳化气,行水消肿。

肺失宣降,水道失调而肿者,宜用越婢汤、越婢加术汤等宣肺行水,开源导流。

若卫阳郁而不宣,肾阳衰而不振,既属太阳少阴同病,也属肺肾同病的水肿则宜使用本方。

方中麻黄宣降肺气,可散在外的阴邪;附子壮其肾阳,可化内停的水气。

俾肺气开宣,卫阳不郁,肾阳得温,气化正常,则三焦通畅而水肿易消。

复配细辛辛通表里,沟通上下,体现宣上温下,肺肾同治之法。

水肿较甚,单用利水法难于获效,即可投以此方。

与真武汤、五苓散合用尤佳。

由于水肿表实,服用此方以后很少出汗,多见小便通畅。

若见大便稀水亦绝非药误,而是肺的宣降功能和肾的气化功能开始恢复。

即《素问·经脉别论》所谓“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之象,是好转的征兆。

或问:此方伤寒注家及方书均从阳虚外感,表里同治作解,今从宣上温下解释,是否能够指导临床?此方诚属表里同治之法,但经历代医家实践,治疗五官七窍与咽喉心肺诸疾,尤见效验。

仅从表里同治释方便与此类证候风马牛不相及矣!只有从宣上温下、肺肾同治解释,才能广泛应用此方。

提出宣上温下之法,并非标新立异,学者识之。

临床应用1 暴哑失音,或咽喉疼痛,或咽中如有物阻(慢性咽炎)等证,审其确属阳虚里寒机理,投此可获良效。

喉为肺系组成部分,足三阴经脉皆过喉中,发生病变,常见喉肿或痛,呼吸不利,自觉梗阻,失音声嘶等证。

究其病因病机,或因风寒犯肺,肺气不宣;或因温邪上受,久羁不散;或因少阳三焦湿热阻滞;或因少阴阳虚,气化不及,痰水上壅。

此方所治的暴哑失音,或咽喉疼痛,多因素体阳虚,一遇外寒相加,侵犯太少二阴,遂成上焦肺气闭郁,宣降失常;下焦气化不及,水湿阻滞少阴经脉机理。

热证过用寒凉转成此证者尤为多见。

方中麻黄宣肺气之郁,行壅滞之水,附子温肾阳以助气化,振心阳以畅血运;细辛辛通少阴经脉,协助麻黄、附子辛通上下。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重症顽疾疗效观察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重症顽疾疗效观察

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其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
02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药理作用及适用范围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药理作用
麻黄
麻黄的主要成分是麻黄碱,具有发汗、解痉、利尿、强心等作用。其中,麻黄碱能够刺激 汗腺,促进发汗,缓解发热症状;同时能够降低心脏的负荷,改善心脏功能,缓解呼吸困 难等症状。
附子
附子含有乌头碱等成分,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祛风湿等作用。乌头碱能够刺激神经系统 ,提高痛阈,缓解疼痛;同时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风湿引起的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 。
研究结果表明,麻黄附子细辛汤 对于多种类型的重症顽疾都有很 好的治疗效果,显示出其普适性 。
研究不足与展望
病例数量和研究时间限制
由于病例数量和研究时间的限制,本研究结论仍存在一 定的局限性。未来可以通过更大规模的队列研究和长期 随访来进一步证实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治疗效果。
缺乏与其他治疗方案的对比
本研究未对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其他治疗方案进行对比, 未来可以开展此类研究,以便更为全面地评估麻黄附子 细辛汤的临床价值。
中医作为传统医学,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独特价值。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中医经典方剂,具有 温阳散寒、解表通络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
重症顽疾的挑战
重症顽疾是指病情严重、病程长、治疗难度大的疾病。这类疾病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健康 状况造成极大影响,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对重症顽疾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 。
06
研究结论及展望
研究结论
麻黄附子细辛汤…
通过对多种病例的观察和研究, 麻黄附子细辛汤在针对一些重症 顽疾的治疗中,如支气管炎、哮 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都表 现出显著的疗效。

(十)麻黄附子细辛汤——无脉症,便秘,水气浮肿,肾病水肿

(十)麻黄附子细辛汤——无脉症,便秘,水气浮肿,肾病水肿

(十)麻黄附子细辛汤——无脉症,便秘,水气浮肿,肾病水肿81无脉症——颜德馨医案患者,女,37岁。

患者于1979年体检时发现两上肢无脉,血压测不到,自觉胸闷胸痛,头晕,视物模糊,游走性关节疼痛,曾发生过昏厥。

后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头臂干型),经治疗症状略有好转。

1989年初病情反复,晕厥4次,每次持续5-9秒,神志不清。

患者先天不足,肝肾亏虚,温煦无权,经脉痹阻,故除无脉见症之外,尚有脉道塞流之症,如胸闷头晕、昏厥之象,舌紫舌底静脉紫黑,苔薄。

治以温阳宣痹,活血通脉。

处方:淡附块9g,炙麻黄9g,桂枝9g,细辛4.5g,莪术9g,干姜2.4g,威灵仙15g,王不留行9g,川芎9g,红花9g,炙甘草4.5g,人参鳖甲煎丸(吞)9g。

前方加减,服药3个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脉微触及,原法巩固。

按:多发性大动脉炎按风、寒、湿、热、毒而分型。

因于风者多脉道鼓起,狭窄前端有跳动怒张之象;寒者主凝敛收引,狭窄远端冰冷;湿者肢体重滞无力,舌苔白腻;热者烦躁;因于毒者每有破溃之处恶血外溢。

然病机仍不离乎气滞血瘀。

临床治疗本病当分阶段用药:活动期用四妙勇安汤加越婢、忍冬藤、虎杖之类;稳定期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半活动期用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可据情酌用三棱、莪术、没药、海藻,甚则用水蛭研粉吞服。

本例寒凝血瘀,故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仿仲景当归四逆复脉之法,投药3月,诸症亦瘪,仍需续方攻坚。

《经方治痹》《经方治验心血管疾病》82寒闭便秘——温载之医案(清)友人保襄臣之围人张茳人,极壮健,因夏日割草,途遇暴雨,周身尽湿,因而寒闭数日不大便。

医认为火,用承气汤以下之.仍然不通,两目反为发赤,尚谓火重,不能即通,还须再下,但人极困意,饮食不思,睡床呻吟。

余往座谈,怪而问之,述其所以。

余曰:何妨,请我一治,欣然乐从。

诊其六脉沉细兼迟,余曰:误矣。

此乃寒闭,并非火结,所服承气汤是以水投水.何以能下?余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外加干姜以温之,遂谓明日即能大便矣。

王庆其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下肢吊筋、腿抽筋医案经验

王庆其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下肢吊筋、腿抽筋医案经验

王庆其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下肢吊筋、腿抽筋医案经验
陈某,女,68岁。

1982年9月20日诊。

诉近1个多月来,每睡至子夜,辄发下肢吊筋,且连续发作数次,左右两肢轮作,挛痛拘急,颇以为苦,常半夜起坐,反复热敷,按摩半小时后,方得舒解。

翌日则觉下肢酸软无力,步履缠艰,以致每至临睡则担心又发此症,影响睡寐。

曾求治于西医,谓无良药可投,失望而回,旋即求中医治疗。

查患者形容憔悴,体力不支,形寒肢冷,虽厚衣披身,总觉栗然,饮食二便尚调,苔薄白而润,脉沉迟细。

证属阳气虚衰,筋脉失其温煦使然,拟麻黄附子细辛汤增损。

炙麻黄9.5g,熟附子9g,北细辛4.5g,宣木瓜15g,白芍9g,甘草3g。

5剂。

药后患者喜而告之,上药服至3剂后,半夜下肢吊筋已除,夜寐酣然。

上药减其制,续服5剂,至今未再复发。

按语:本例辨证抓住以下三点:①患者有形寒肢冷、脉沉迟细等症,且下肢挛急发作常以遇寒益甚,得温则缓,显系少阴阳气虚衰之证。

②发作常在半夜前后,此时阴气至盛,阳气衰少。

③患者年近古稀,元阳不足,筋脉失于温煦,遂致拘急挛痛。

麻黄附子细辛汤原为伤寒太阳、少阴两感证而设,本例用此方取其温经散寒,俾少阴之真阳得助,则气血和畅,筋脉得煦;患者并无太阳表证,故麻黄炙用,取其温运之力,再伍木瓜、白芍、甘草为佐使,舒其筋脉,药后果然得O鼓之效。

[王庆其.。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疑难病经验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疑难病经验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疑难病经验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之少阴篇。

伤寒病传变至少阴,病位在心、肾两脏。

少阴病有寒化和热化两端。

《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方为: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麻黄附子细辛汤,为少阴病之寒证第一方也,药味虽少,但温阳解表力宏,是著名的方剂之一。

此方以附子为君,温阳固本;细辛辛热散寒;麻黄辛温发汗,驱邪外出。

近代医家对此方的应用更有所发挥。

文献报道,本方对寒痹、面瘫、低血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颤并发循环障碍、高原综合征、嗜睡、失音等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笔者亦常用此方治疗阳虚外感、风邪入脑头痛、风寒暴瘖,以及色寒症(伤寒“两感”症)、手少阴本经脉病等,也收到较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1.风寒暴瘖因感受寒厉之邪,突然失音,咽喉剧痛,吞咽不利者,多称为急喉痹。

本证与风热急喉痹相似,所不同者在于,患者形寒脉紧,舌淡苔白,口中和,小便清长,大便不实或溏。

处方如下:麻黄6g,炮附子9g,北细辛5g,人参叶9g,生姜9g,水煎温服。

服时逐口慢呷,常收奇效。

按:方中人参叶,苦、甘而寒。

入肺、胃经。

《纲目拾遗》谓其“补中带表”。

对各种失音均有明显疗效。

笔者用上方治愈多例风寒失音病人。

一般而言,对阳虚而风寒重者效果更佳。

2.风邪入脑头痛中医古籍中在介绍头痛一证时,有言风邪入脑者。

如《寿世保元》(明·龚廷贤)就有风入脑髓之说。

据笔者临床观察,这类头痛患者,常以后脑为甚。

有时连及巅顶,痛较剧烈。

常因外感风邪,或因劳倦而发作。

多呈慢性经过,且反复难愈为其特征。

与现代医学之神经性头痛(如枕神经痛)比较接近。

发作时常有疲乏,烦躁呻吟,出冷汗,恶寒,面色苍白,以手抱头,或用毛巾包札。

张仲景治疗下肢水肿的药方 -回复

张仲景治疗下肢水肿的药方 -回复

张仲景治疗下肢水肿的药方-回复张仲景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他的医学著作《伤寒论》对中医学的发展和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其中包括了下肢水肿的治疗方案。

下肢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中医通过辨证施治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

中医认为下肢水肿的发生和气滞、湿浊等有关,治疗的关键是疏通气机、排除湿浊,下面我们一步一步地来探讨张仲景治疗下肢水肿的药方。

首先,张仲景将下肢水肿分为四种类型:风水、寒水、瘀水和食滞水。

针对不同类型的水肿,他有不同的治疗方案。

1. 风水型水肿:风水型水肿主要表现为下肢浮肿,肿胀胀,按之凹陷不甚,经常伴有痛痒。

治疗时,张仲景主要采用了疏风、利水的方法。

药方:桂枝附子汤组成:桂枝10克,附子1味,生姜6片,黄芩30克,茯苓15克,白朮12克,甘草5克服用方法:以上药物水煎服,一日分数次服用。

2. 寒水型水肿:寒水型水肿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按之泛软,伴有寒痛。

治疗时,张仲景主要采用了温阳、祛寒的方法。

药方:理中汤加减组成:炙甘草、生姜、山楂、砂仁、炙白术、炙芍药、陈皮、熟牡蛎、薄荷等中药。

服用方法:以上药物水煎服,一日分数次服用。

3. 瘀水型水肿:瘀水型水肿主要表现为下肢色紫,按之突起,伴有麻木或疼痛。

治疗时,张仲景主要采用了活血化瘀的方法。

药方:舒筋汤组成:川芎、红花、柴胡、当归、白芍、甘草、山楂等中药。

服用方法:以上药物水煎服,一日分数次服用。

4. 食滞水型水肿:食滞水型水肿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胃脘胀满,下肢肿胀沉重。

治疗时,张仲景主要采用了健脾化湿的方法。

药方:茵陈蒿汤组成:茵陈、大黄、生山楂、白芍、甘草、生姜等中药。

服用方法:以上药物水煎服,一日分数次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剂仅供参考,具体的用药剂量和配方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且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除了药物治疗,张仲景还着重强调了下肢水肿患者的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改变。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应用概述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应用概述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应用概述
庞贞平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0(026)010
【摘要】@@ 麻黄附子细辛汤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的主方,有温经散寒、助阳解表之功.近年来,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应用广泛,现概述如下.rn1 慢性心律失常rn范秀风 [1]以本方加桂枝、赤芍、黄芪等治疗窦性心动过缓45例,另设服用阿托品片的对照组41例.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63.4%.
【总页数】2页(P736-737)
【作者】庞贞平
【作者单位】广西北流南方专科门诊部,广西,北流537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9
【相关文献】
1.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顽固性嗜睡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分析 [J], 卢文雅
2.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肺癌疼痛临床观察 [J], 朱芳
3.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阳虚型临床研究 [J], 赵阳
4.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J], 徐仿
5.麻黄附子细辛汤在头痛中的临床应用 [J], 托托;郝同;吕阳婷;曹克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肢洗方联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中风后患侧下肢水肿的效果观察

四肢洗方联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中风后患侧下肢水肿的效果观察

四肢洗方联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中风后患侧下肢水肿的效果
观察
刘楠楠;郭彦忞;姜景蔚
【期刊名称】《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年(卷),期】2015(029)011
【摘要】目的探讨四肢洗方联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中风后患侧下肢水肿的效果观察.方法将96例中风后患侧下肢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胰激肽原酶治疗,中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四肢洗方联合麻黄附子细辛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水肿症状评分显著下降(P<0.05),且中药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洗方联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可显著改善中风后患侧下肢水肿情况,促进患者康复.
【总页数】2页(P108-109)
【作者】刘楠楠;郭彦忞;姜景蔚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120;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120;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1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4.9
【相关文献】
1.通络消肿熏洗方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下肢水肿的疗效观察 [J], 李晓妮;李雨涵;胡伟玲
2.下肢损伤洗方熏洗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不愈合效果观察 [J], 殷勇;弋石泉;王恒;尹乾斌;谢成;杨帆;唐诗添
3.清热活血方熏洗结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血栓性外痔水肿的效果观察 [J], 温建明;蔡珍玲
4.清热活血方熏洗结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血栓性外痔水肿的效果观察 [J], 温建明;蔡珍玲;
5.舒筋活络洗剂熏洗治疗中风后患侧下肢水肿46例临床观察 [J], 杨志敬;何铭锋;谢仁明;陈红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右足肿一例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右足肿一例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右足肿一例
兰考秦兴中医院梁爱红医师
刚才54岁的李先生复诊,高兴的说:我的脚不肿了,一个月没有穿鞋了(平时穿拖鞋)。

很是高兴。

患者三天前以右脚面肿,左膝痛就诊。

左手寸尺脉俱沉,有点嗜睡,就简单开点麻黄附子细辛汤三副水煎服,没有想到疗效还不错。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附子、细辛组成;有温阳解表之功;主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该方仅三味中药,麻黄从表,附子从中,细辛从里祛除病邪,药简效宏,力能扛鼎,是表里双解方剂。

历代医家对麻黄附子细辛汤研究广泛,四川乐山名医余国俊教授曾著文说凡是心肾阳虚、复感寒邪的患者都可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黄煌教授曾说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东方伟哥”。

李时珍曾说:诸脉得沉,当责有水。

患者寸尺脉沉,当心肾阳虚;下肢脚肿当体内有水。

方中麻黄打开玄府(汗孔皮毛)使水从汗解(麻黄强心增加肾脏滤过作用,可以利尿),附子通行十二经,温补肾阳,使病邪从腠理而解,细辛从里而解病邪。

故能很快消除症状。

九十年代余国俊教授曾经写信给我说:水者,阴类也;阳虚则阴盛,非温阳不可!诚哉斯言!
上海名医颜德馨教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哮喘;该方其它临床可用于咽炎,气管炎,急性胃肠炎,皮肤过敏,三叉神经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肾咳等症,在辩证基础上运用疗效显著。

麻黄细辛附子汤名医用方心得

麻黄细辛附子汤名医用方心得

麻黄细辛附子汤名医用方心得【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伤寒论》第301条)。

【药物组成】麻黄二两(6g)(去节),细辛二两(6g),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功效】助阳解表。

【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

症见发热,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神疲欲寐,脉微沉。

现代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病窦综合征、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等阳虚感寒者。

【用法】以水2000ml,先煮麻黄减400ml,去上沫,内诸药,煮取600ml,去滓,温服200ml,日3服。

【名医用方心得】1.郝万山认为麻黄细辛附子汤从方子组成上看,麻黄是散表寒的,附子是温少阴里阳、散少阴里寒的,而细辛既可以散太阳表寒又可以散少阴里寒,所以它是一个太阳和少阴同治的方子,这是从药物上来分析它的临床适应证,实际上是有轻度的少阴里阳虚,仅仅是轻度的,又兼有太阳表证,这是太少两感,太阳和少阴同时感受到了寒邪而发病,少阴兼有阳虚的程度,仅仅是见到了一点脉沉,没有出现“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细,但欲寐”这些严重的里阳虚衰的症候,所以它也符合表里证病机关系密切的条件,为什么表里病机密切呢?太阳和少阳脏腑相相连,经脉相络属,它们是相表里的。

所以同时感受到了邪气,这等于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到了邪气,所以它们的病机关系还是很密切的,里证呢,又不是大虚证,没有“下利清谷,畏寒蜷卧,四肢厥逆、脉微细,但欲寐”,仅仅是一点脉沉。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发汗,这是表里同治的例子。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人民卫生出版社)。

2.张锡纯认为麻黄细辛附子汤证为外感之寒凉,由太阳直透少阴,乃太阳与少阴合病。

为少阴与太阳合病,是以少阴已为寒凉所伤,而外表纵有发热之时,然此非外表之壮热,乃恶寒中之发热耳,是以其脉不浮而沉。

盖少阴之脉微细,微细原近于沉也。

故用附子以解里寒,用麻黄以解外寒,而复佐以辛温香窜之细辛,既能助附子以解里寒,更能助麻黄以解外寒,俾其自太阳透入之寒,仍由太阳作汗而解,此麻黄附子细辛汤之妙用也。

张仲景治疗下肢水肿的药方

张仲景治疗下肢水肿的药方

张仲景治疗下肢水肿的药方张仲景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他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到了一些治疗下肢水肿的药方。

下面将从中选取一些常用的药方进行介绍。

1.苍术附子汤【组成】苍术、附子、白术、茯苓、制香附、生姜。

【功效】祛湿利水,温通经络。

【主治】热毒盛,湿重肢体水肿。

2.苡藓汤【组成】苍术、白术、蔓荆子、泽泻、冬瓜皮、白鲜皮、猪苓、五味子、山栀子、桔梗、厚朴、荷叶、竹茹。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主治】湿热泛滥,水湿停留所致的下肢水肿。

3.沙苑膏【组成】生姜汁、黄酒、白芷粉、甘草。

【功效】散寒温经,化滞利水。

【主治】下肢寒湿所致的水肿。

4.芫花汤【组成】芫花、白术、附子、赤芍、黄连、泽泻。

【功效】祛湿温通,利水消肿。

【主治】下肢湿气化热所致的水肿。

5.白虎汤【组成】石膏、知母、生石膏、麻黄、杏仁、甘草。

【功效】清热解暑,利水消肿。

【主治】夏季中暑所致的下肢水肿。

除了以上几个药方外,张仲景还提到了一些治疗水肿的基本原则。

他认为水肿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湿气停留在体内造成的,因此治疗方法主要以利水消肿为主。

同时,他还强调了“诸有水气,皆取扁平物”,即尽量选择具有疏散水湿作用的草药进行治疗。

此外,张仲景还指出下肢水肿的发生与人体脾胃功能的失调有关。

脾胃虚弱会引起湿气滞留,从而导致水肿的发生。

因此,他在治疗过程中也注重调理脾胃,增强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

总体来说,张仲景在治疗下肢水肿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药方和原则,这些药方可以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选择和调整,并配合适当的理疗和运动来加速康复。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治疗水肿应该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名老中医洪钦国教授【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验案

名老中医洪钦国教授【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验案

名老中医洪钦国教授【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验案【案例追踪】蔡某,男,28岁,因浮肿反复发作5年,再发2个月就诊。

患者因全身浮肿及蛋白尿反复发作3年,在外院诊为慢性肾炎,在广州及外地医院治疗3年未愈,因再发加重3个月在某院肾内科住院,诊为肾病综合征,用大量皮质激素治疗,致消化道出血,遂停用激素。

其诉某日受凉后浮肿日益加重,在外院虽用大量白蛋白及速尿治疗,疗效甚微,遂转入本院作进一步治疗。

入院症见:全身浮肿,下半身为显,形寒怯冷,腹胀纳呆,恶心作呕,小便量少,大便质硬,舌质淡红,苔黄白相兼,脉沉细,尿蛋白+ + + ,隐血+ ,白蛋白28 g/L,血红蛋白91 g/L。

【治法】温阳解表,升清降浊。

【处方】方选【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防己黄芪汤】为主方加减【药物组成】:麻黄15g,细辛10g,熟附子(先煎)12 g,防己15 g,黄芪30g,白术30g,茯苓 30g,猪苓15 g,泽泻15g,桂枝10g,土茯苓15 g,虎杖10g,大黄(后下)10g,槟榔10g,泽兰10g,炙甘草6g。

共5 剂,日1剂,水300mL 煎服,复煎煎煮1次,早晚饭后温服。

5d后复诊,患者诉全身浮肿较前明显减轻,精神较前明显好转,纳增,稍口干,二便调,舌黯红,苔白,脉弦,复查相关指标示:尿蛋白+ ,隐血-,白蛋白35 g/L,血红蛋白95g/L。

遂在原方基础上减轻附子、细辛用量,去大黄、槟榔,加入西洋参,嘱患者再服5剂巩固,定期复查。

【方解】方中生麻黄解表宣肺、提壶揭盖,细辛宣通九窍,附子温阳散寒,防己利水通腠,黄芪、大黄一升一降、升清降浊,虎杖、土茯苓清利湿热,泽兰活血利水,诸药共用,丝丝入扣NS根本病机,立竿见影。

【评按】本案患者发病前已反复水肿3年,初辨之,容易以补益脾肾论治。

然细问病史,得知本次急性起病前曾受凉,其素体可有脾肾不足,但外感风邪所致肺失宣降是本次发病的根本病机。

肺失宣降,脾气无以散精,精微下泄,则见尿浊,故服中药后,在未补充人血白蛋白的情况下,西医指标白蛋白定量不降反升、尿蛋白不升反降,可为之佐证。

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医话

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医话

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医话一治忿嚏不已。

夫嚏之为病,多缘少阴受寒。

麻黄附子细辛汤力能祛少阴之寒,故治之而愈。

盖肾络通于鼻,嚏属肾,故知病在少阴也。

一治腰痛难于转侧。

夫腰痛之症,原有数端。

今见转侧难者,明是肾藏不温,阴寒滞于内也。

麻黄附子细辛汤力能温经散寒,故治之而愈。

一治周身皮肤浮肿,内冷自重。

夫周身浮肿,内冷身重者,盖以先天之阳衰于内,寒湿之邪,即生于内,故见身重内冷。

寒湿太盛,则真气不藏,散于周身,无阳以运化,故又见浮肿。

麻辛附子汤力能温肾扶阳,祛阴逐寒,故治之而愈。

一治头脑冷。

夫脑为元神之府,清阳聚会之处,如何得冷。

其所以致冷者,由命门火衰,真气不能上充。

四逆汤力能扶先天真阳,真阳旺而气自上充,故治之而愈。

一治气喘痰鸣。

夫气喘之症,举世皆谓肺寒。

不知先天这一点真气衰,即不能镇纳浊阴之气,阴气上腾,渐干清道,故见痰喘。

四逆汤力能温下焦之阳,故治之而愈。

一治耳肿皮色如常。

夫耳肿之症,每多肝胆风火。

今见皮色如常,明是阴气逆于上也。

四逆汤力能扶阳祛阴,治之故愈。

一治舌黑唇焦,不渴,少神。

夫舌黑唇焦之症,多困阳明胃火而作。

果系阳明胃火,必现烦躁,口渴饮冷,二便闭塞等情。

此则舌黑唇焦,其人并不口渴,却又少神,明是真阳衰极,不能薰腾津液于上。

当知阳气缩一分,肌肉即枯一分。

此舌黑唇焦所由来也。

四逆汤力能回先天之阳,阳气一回,津液复升,焦枯立润,故治之而愈。

一治喉痛畏寒脚冷。

按喉痛一症,原非一端。

此则畏寒脚冷,明是少阴受寒,逼出真火浮于喉间,故喉痛而脚冷。

四逆汤力能温少阴之气,逐在里之寒,故治之而愈。

一治喉痛,身大热,面赤目瞑,舌冷。

夫喉痛,面赤身热,似是阳症,又见目瞑舌冷,却是阴盛隔阳于外之征。

四逆汤力能祛逐阴寒,迎阳归舍,故治之而愈。

一治吐血困倦。

夫吐血一症,总缘地气上腾,升降失职。

人身气为阳,主升。

血为阴,主降。

今当升者不升,不当升者而反升,明明阴血太盛,上干清道。

古人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是教人补火以治水也。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合方妙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治验)(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产后身痛)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合方妙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治验)(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产后身痛)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合方妙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治验)(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产后身痛)
我曾经用葛根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愈两位颈椎病患者,其中一位女患者还兼有鼻炎,也同时痊愈。

又曾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愈一位双肘双膝疼痛的寒痹患者。

前几天又用独活寄生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了一位坐骨神经痛患者,三副药病愈大半,基本上不疼了。

前年也实践过李可老师用小青龙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方,治愈了一位喘咳患者。

也试用过肾着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方,治疗了我的姐夫的剧烈腰部疼痛,效果也不错;他有轻微的腰椎间盘突出和膨出。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治验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治验
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产后身痛
(组成)麻黄9g,附子6g,细辛3g。

水煎服。

(功效)温经散寒。

(临床应用)主治产后身痛。

《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邪郁少阴病,也用以治疗禀赋阳虚、产后体虚、气血耗损、重伤阳气,腠理空虚、风寒之邪乘虚而着,流走经脉,以致骨节疼痛之症。

病虽不同,病机则一。

麻黄散寒解表,附子温少阴之气,补命门之阳,细辛温通少阴,配合用之有温里散寒之功。

对产后畏冷汗出,甚则大伏天重裹棉衣仍觉寒不能忍,骨节疼痛者,尚可配合养血活血之药。

临床常与独活寄生汤合用。

如以本方合五皮饮,可用于经行前后浮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 n t o f s t r o k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l o we r e x t r e mi t y . 朋E删 0DJ s 9 6 c a s e s s t r o k e p a t i e n t s wi t h l o we r e x t r e mi t y 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C M t r e a t —
患者随机 分为 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 照组给 予胰 激肽原酶治疗 ,中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给 予四肢洗 方联合麻 黄附 子 细辛汤进行治疗 ,比较 两组 临床 疗效。结果
情 况 ,促 进 患者 康 复 。
明显 <0 . 0 5 ) ;其总有效 率显 著高于对照组( 尸 <0 . 0 5 ) 。结论
w e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8 7 . 5 0 %V S 8 1 . 2 5 %. P<O . 0 5 ) . C o N C L U s l o N T h e L i m b Wa s h i n g F o mu r l a a n d Ma h u a n g F u z i
四肢洗方联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疗 中风后患侧下肢水肿 的效果观察
刘楠楠① ,郭彦 态① ,姜景蔚
摘 要 目的 探讨 四肢 洗方联合麻黄 附子 细辛汤治疗中风后 患侧 下肢 水肿 的效果观察 。方法 将 9 6 例 中风后 患侧 下肢 水肿 治疗后 ,两组 患者水肿症状评 分显著下 降( P<0 . 0 5 ) ,且 中药治疗组 下降更为 四肢 洗方联合麻黄 附子 细辛汤可显著改善 中风后 患侧 下肢 水肿
m e n t g r o u p ( n = 4 8 )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n = 4 8 ) . T h e p a t i e n t s o f T C M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w e r e g i v e n L i m b Wa s h i n g F o mu r l a a n d M a h u a n g
F u z i Xi x i n De c o c t i o n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a n d t h e p a t i e n t s o f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e r e g i v e n k a l l i d i n o g e n a s e . T h e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1 0 8-1 09
Ab s t r a c t O BJ EC" 陋 To e x p l o r e t h e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L i mb Wa s h i n g F o r mu l a a n d Ma h u a n g F u z i Xi x i n De c o c t i o n t r e a t -
wi t h L o we r E x t r e mi t y / L I U N a n — n a n, GUo Ya n - mi n ,J I AN G J i n g - we i / / Ch i n e s e P r i ma r y He a t h Ca r e ,2 0 1 5 ,2 9 ( 1 1 ) :
Cu r a t i v e Ef f e c t Ev a l u a t i o n o f Li mb Wa s h i n g Fo r mu l a a n d Ma h ua n g F u z i Xi x i n De c o c t i o n Tr e a t me n t o f S t r o k e P a t i e n t s
o f t w o g r o u p s w e r e c o m p a r e d . R E s U t s 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 t h e s c o r e s o f l o w e r e x t r e mi t y g n i i f c a n t l y ( P <Q . 0 5 ) , w h i l e t h a t o f t h e T C M t r e a t m e n t g r o u p w e r e l o w e r t h a n o f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f P <0 . 0 5 ) . T h e t o t a l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 o f T C M t r e a t m e n t g r o u p
关键词 中风 ;下肢水肿 ;四肢洗方 ;麻 黄附子细辛汤
d o i : l O . 3 9 6 9 0 . i s s n . 1 0 0 1 — 5 6 8 X. 2 0 1 5 . 1 1 . 0 0 4 5
[ 中图分 类号 ]R 2 4 4 . 9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1 — 5 6 8 X( 2 0 1 5 ) 1 1 - 0 1 0 8 — 0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