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精神境界论

合集下载

孔子思想精髓

孔子思想精髓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儒学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自然不能不提他,这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在世界上的骄傲,孔子的部分思想在当今还是有其实际意义的,懂得变通,还是可以拿来用的吗.主要是因为孔子关于精神境界的思想在今天一样适用。

比如:按人格境界,把人分为小人、君子和圣人三等;按心理范畴,把人分为智者、勇者和仁者三类;归纳为九种境界:小人之智者(小智),小人之勇者(小勇),小人之仁者(小德)。

君子之智者(大智),君子之勇者(大勇),君子之仁者(大德)。

圣人之智者(圣智),圣人之勇者(圣勇),圣人之仁者(圣德)。

翻开教科书,人们可以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重在修身。

其中,“仁”的内涵十分丰富,以《论语》中“仁者爱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言论可以看出,“仁”是一种高尚的精神道德境界和宝贵的思想情操,也是一种个人对于他人及群体的价值取向,所以,“仁政”成为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政治模式,为政以德,取信于民,勤政爱民,节用恤民,与民共忧,等等,都可以说是施行仁政的最基本的要求;“礼”的中心含义不仅包括“礼品”、“礼仪”等内容,而且更广泛地指一整套维系国家、社会正常秩序的礼法制度及其观念。

毫无疑问,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孔子思想,在中国、世界华人圈里、甚至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政府一度号召人们要“破四旧”,“打倒孔夫子”,理由是孔子思想“太封建”、“忠效思想太重”、观念“太中庸”,等等。

“那是一个特殊的由于政治原因而曲解孔子文化的时代。

”曲阜市文物局副局长丁晨说,“如何理解其中的精华与糟粕,需要一个民族去思考。

”然而,时至今天,展望中国,人们对孔子思想的重视随处可见:中国政府在治理国家的方略中,提倡公正,所谓“政者,正也”;同时,重视仁义,提倡在保持法制精神的前提下,“以德治国”。

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个代表”的主张中,最终的落点是“群众的利益”。

孔子的治学精神

孔子的治学精神

孔子的治学精神提起古圣先贤,在人们心目中形象最鲜明的就是孔子。

孔子的门下有三千弟子丶七十二位贤人。

直到今天,世界各地没有不知道中国有一位伟人孔子的。

西方各国很多地方树立孔子的圣像,可见人们如何仰慕这位伟人的高风。

我们身为中国人,每日生活在中国的文化薰陶中,他老人家就是贡献中华文化的一位巨人,影响我国千秋万世,我们怎可以不知道他呢!孔子的事迹或回答弟子和时人的话语,在论语中可以看到,那麽,论语这部书实在是人人必读的好书!本文就来谈谈至圣先师──孔子的治学精神。

论语为政篇第四章记载孔子述说自己修学的过程,他说:「我十五岁的时候,开始笃志求学,三十岁才能自立,四十岁不为外物所惑,五十岁知天命的道理,六十岁声入心通丶洞悉常道,七十岁随心所欲而不违背规矩。

」我们知道,孔子是生而知之的,其思想影响我国两千年的文化主流,竟然还需要求学吗?是的,不但要修学,而且比任何人要早立大志呢!他十五岁就在求平天下之学,他用功时,好像赶不上似的,恐怕学不到真理,担心比不上哲人,怕言行举止有差错。

他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

」由此可见他对精神生活的讲求,连身子也不在乎了。

当然不见得当下就死了,这话是说,只要能得到道的真义,即使当下死了,也没什麽遗憾了。

他以这种精神来勤学,所以能三十而立,不管是学术方面,还是品行方面,都足以为社会之典范。

宇宙之大,生命之奥秘,实在不是一生就可以明白的啊!但是圣人掌握了普遍的规律,不断修学,四十岁就能悟解天地一贯的道理,不再疑惑。

继续做自明诚的功夫,时时观照自己的心理言行。

五十岁时,境界已到知天命了。

这时穷究天道人事之理,通达古今的变与不变。

到了六十岁就能耳顺,一切正邪,声入心通,自然明明白白,绝不会为人事所蒙蔽,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不会有差错,事事合乎中道,不违背天理。

孔子是人类的导师,告诉天下人成圣贤的道理,又提醒世人要成圣贤必须立志修学。

先由凡夫修养人格丶增进智慧,渐渐迈向贤圣的境地,也就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但在思想上除去疑惑丶私欲,一立志就能言行合一,所以在论语中常勉人做君子,而且勉励我们效法天地的自强不息,只有勤才能补拙,只有一步步向前才能达成志向,所以这一章列出孔子多少岁在进德修业到什麽地步,这不是说: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个境界,也不是每隔十年或固定的年数才能达到这个程度。

孔子中庸的三重境界

孔子中庸的三重境界
关键词 孔子 中庸 境界 无过不及 无適无莫 无可不可 〔中图分类号〕B222.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 - 662X( 2010) 05 - 0057 - 06
中庸思想是儒家哲学的精神所在,儒家对中 庸有一 种 自 觉 而 清 醒 的 意 识,始 于 孔 子。孔 子 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论 语·雍也》,以下仅注出篇名) 这是“中庸”一词最 早的文献记录。在孔子的义理系统中,中庸思想 具有一以贯之的重要地位,明儒刘蕺山曾说: “孔 氏之 言 道 也,约 其 旨 曰‘中 庸 ’。”① 但 是,历 来 人 们对孔子中庸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不是支离破碎、 难窥全豹,就 是 任 意 歪 曲、乱 扣 帽 子。 人 们 常 把 孔子的中庸思想理解为搞折衷、和稀泥,②到了上 个世纪七、八 十 年 代,更 是 把“违 反 辩 证 法 ”等 罪 名扣到孔子 中 庸 的 头 上,③ 甚 至 到 了 上 个 世 纪 的 九十年代,人们还在讨论孔子与中庸有无关系。④ 究其原因,在于不能全面了解孔子中庸思想中的 三重境界,即: 智者无过不及的“时中”境界、仁者 无適无 莫 的“执 中 ”境 界 和 圣 人 无 可 不 可 的“无 中”境界。 孔 子 中 庸 的 三 重 境 界 层 层 递 进,构 成 一个有机 整 体,只 知 其 一 而 不 见 其 它,曲 解 或 误 解也就在所难免。
( 三)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 路不 说,曰: “末 之 也 已,何 必 公 山 氏 之 之 也。”子曰: “夫召我者而岂徒哉? 如有用我 者,吾其为东周乎? ”( 同上)
( 四)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 “昔者由
① 袁甫: 《蒙斋中庸讲义》卷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199 册,第 608 - 610 页。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追求的人格标准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追求的人格标准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追求的人格标准《论语》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汇编,它文字简约,义理深刻,影响深远,是中国古文化最重要的典籍。

它蕴涵着厚重的智慧和思想,浸润和涌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和历史的命脉。

《论语》中论述了做人、治学、治国诸多方面的理论,其中孔子最重要的仁、礼思想、教育思想、人才观,是儒学的基本范畴,是探讨人生价值,追求高尚的道德人生的基本内容和人我关系的最高准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一、孔子学说中的仁”、礼”思想在孔子《论语》中,仁”、礼”思想是儒学的基本思想,在孔子的思想中,理想人格的最高体现就是圣人”,在孔子看来,圣德之人是一种崇高博大的审美境界。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是说仁德的人不忧虑,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无论是圣人、智者、勇者和仁者有着共同点,就是都贯之以仁,智者又叫知之者”知仁而求;勇者又叫好知者”好仁而行仁;仁者又叫乐之者”乐仁而安仁。

他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圣人之智(圣智)、圣人之勇(圣勇)、圣人之仁(圣德)是孔子对理想的仁”之追求。

他追求的仁” 是将心性升华至一种世界精神理性的境界。

可见,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是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他追求一生的最高道德标准。

孔子对仁”的价值追求和重视,表明仁”的思想学说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

孔子对待人的态度是:任何人都应该成仁”和达仁”,若诚意地去求仁”就可达到仁”的境界。

由此可见,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求仁”,即追求自身道德的终极完善。

《论语》中更多地强调人的内在修养,达到仁”的境界,它是礼”的观念的一个发展。

《论语》中孔子的仁”的价值内涵,指的是仁”是情感的自得。

孔子强调人如何达到理想之仁”,仁的精神价值的重要体现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倡导的仁”就是爱人” 由爱人”推导出孔子对社会与民众的关注,对整体人类与社会发展之间实现共同和谐的深深关切。

孔子的理想人格

孔子的理想人格

孔子的理想人格一、引言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以其独特的儒家思想体系闻名于世。

他的理想人格——君子——被视为一种高尚的道德追求,体现了儒家“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念。

孔子的理想人格不仅在古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现代社会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本文将探讨孔子的理想人格,分析其特点及教育观,并探讨其现代价值与启示。

二、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孔子的理想人格被称作“君子”,这是一种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人。

君子注重仁爱、正义、礼遇、智慧和诚信等美德,追求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

他们以谦虚、宽容、勇敢、正直和无私的行为方式来展现这些美德。

在孔子看来,君子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三、孔子的教育观与理想人格孔子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关键途径。

他的教育观注重全面发展,既要学习知识,也要培养道德品质。

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和丰富知识的君子。

四、现代价值与启示孔子的理想人格和现代教育观对于现代社会仍有重要启示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过于注重物质利益,忽视了道德和精神追求。

孔子的理想人格提醒我们要保持谦虚、宽容、勇敢、正直和无私等美德,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此外,孔子的教育观也为我们提供了培养优秀人才的指导原则,即注重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

五、结论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体现了儒家高尚的道德追求,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仍要注重精神追求和道德品质。

孔子的教育观为我们提供了培养优秀人才的指导原则,即注重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

这些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孔子的学习思想

论孔子的学习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中国历史上首创私学,学生达三千之众。

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和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学习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构成了他的学习思想。

孔子的学习思想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论述,在倡导学习、重视教育的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多闻多见。

孔子主张学习要多闻、多见,见识多,思路广,对事物的理解就会深刻而全面。

孔子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主张学习要多听然后择善而从,多见自会见识广博。

他还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要多听,有疑惑的地方暂且保留,对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就会减少过失;要多看,有疑问的地方暂时保留,对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会减少懊悔。

在孔子看来学习的过程是先通过多闻、多见获得感性认识,再经过思维的加工获得正确的理性知识,最后再去谨慎地付诸言行实践。

学思结合。

孔子主张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

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受蒙蔽,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说明了学与思之间关系:学习不能离开思考,思考也不能离开学习,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强调了要以学为基础,以学为先。

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同时,孔子也强调思考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认为思是学的升华和提高。

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学习结合。

孔子主张把学与习结合起来。

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对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经常去复习它,运用它,进而牢固掌握,融会贯通,是十分愉快的事情。

这里的习既指书本知识的复习,也指道德行为的实践。

在孔子看来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学习既要重视书本知识的温习,又要重视道德行为的实践,这才是全面的学习。

谈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

谈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

谈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很多时候,中国哲学思想重视艺术在德性方面的感染作用,所以在美学方面便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

而且,中国哲学思想倾向于把善作为至高追求,最终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孔子在《论语》中,曾多次提到善与美,尤其是在《八佾》中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孔子对待音乐乃至对待艺术审美的态度与观点,同时又明确区分了美与善,将它们分别作为两个概念用在不同的审美维度。

可见,虽然美和善一样能通向德性与礼乐,但在孔子的思想中,美与善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统一,而是既有相通又有独立之处,同时还能共同营造一种尽善尽美的美学精神和审美理想。

一、善的含义善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吉也,从誩,从羊,此与義美同意。

善在《辞源》中,有如下含义:1、美好,与恶相反;2、亲善、友好;3、喜好;4、爱惜;5、大、多;6、擅长、善于;7、改善;8、揩拭;9、熟悉。

在《论语》中,善字一共出现了42 次。

其中,善可以指好人,如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篇》)。

也可以指善于做某事,如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篇》)。

还可以指好处和优点,如愿无伐善,无施劳(《公冶长篇》)。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

善还可以表示好好地去做事,如善为我辞焉(《雍也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篇》)。

善又可以指善良和善意,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泰伯篇》)。

善还能表示完整、全面,或者保全、使完整。

如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篇》)。

另外,善还表达出一种良好的道德取向的意义,善表达的好主要在于内在德性的好。

比如在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述而篇》)子张问善人之道(《先进篇》)中,善人是一种有操守、德行高的好人。

更重要的是,因为与德性相通,孔子所言的善在某些时候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与仁相通。

在子欲善而民善矣(《颜渊篇》)中,就表达出孔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这里说统治者要为民众带头向善,就是说统治者要忠行于仁道。

孔 子论学习境界:知之、好之、乐之

孔 子论学习境界:知之、好之、乐之

孔子论学习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孔子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他的思想和教诲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而且在当今世界仍具有重要的价值。

孔子对于学习的见解尤为深刻,他提出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

“知之”是学习的基础。

所谓“知之”,就是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在我们刚开始接触一门新的学科或技能时,往往处于这个阶段。

比如学习数学,我们先了解基本的概念、公式和定理;学习一门语言,从认识字母、音标和简单的词汇开始。

这个阶段的学习,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接受,通过老师的讲解、书本的阅读等方式获取知识。

然而,仅仅停留在“知之”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完成任务,那么我们很难真正掌握知识,更难以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很多人在学校里学习了很多知识,但一旦走出校门,很快就把所学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就是因为他们只是达到了“知之”的程度,没有进一步深入。

“好之”则是学习的进阶。

当我们对某一领域的知识产生了兴趣,愿意主动去探索和钻研,就进入了“好之”的境界。

以学习绘画为例,如果只是因为家长的要求或者学校的课程安排而学习,可能会觉得枯燥乏味。

但如果自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观察周围的事物,研究不同的绘画技巧,欣赏名家的作品,甚至会在课余时间不断练习。

这种由内而外的动力,使得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好之”能够让我们更加专注和投入地学习。

因为喜欢,所以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而且,兴趣还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让我们在学习中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乐之”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当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我们会全身心地沉浸其中,忘却一切烦恼和疲惫。

孔子曾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种对精神追求的满足和快乐,超越了物质的享受。

在学习中达到“乐之”的境界,就像是与知识融为一体,每一次的进步和收获都能带来无尽的喜悦。

孔子关于君子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精品文档资料

孔子关于君子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精品文档资料

孔⼦关于君⼦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精品⽂档资料孔⼦关于君⼦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0 引⾔“君⼦”是孔⼦作为培养⼈的⼈格准则,在《论语》⼀书主要论述其品格、做事的原则、风格、态度、以及其精神追求,阐述孔⼦的君⼦之道。

1 孔⼦的君⼦之道“君⼦”⼀词在《论语》中⼀共出现了108次,可以说是孔⼦提出的⼀个⾮常重要的概念。

孔⼦不厌其烦地对他的学⽣们讲君⼦是怎样的,⼩⼈⼜是怎样的,君⼦⼩⼈两相分别,彰显君⼦品格,孔⼦提及“君⼦”⼀词,仅次于仁(109处),远多于礼(75次),中君⼦⼩⼈对举者甚多,有19处。

孔⼦显然是希望弟⼦们能把君⼦的准则作为⾃⼰的准则,把⾃⼰培养、塑造成⼀名真正的君⼦。

因此,《论语》就是在讲述“君⼦”之道的⼀本书,深刻领会孔⼦“君⼦”之道理论内涵,我们就真正把握了《论语》这本书的精髓。

本⼈尝试以下⼏⽅⾯进⾏阐述孔⼦的君⼦之道:1.1 君⼦的品格孔⼦认为君⼦是有理想有⼈格的化⾝,君⼦的反⾯是⼩⼈,通过与⼩⼈对⽐,突显君⼦品质。

他们在意见的表达,逆境中对其本真的固守,对待事物原则的坚持,做事的风格与准则各有不同“君⼦和⽽不同,⼩⼈同⽽不和”。

(《论语.⼦路》第⼗篇)君⼦对于某个⼈的意见该赞同,该反对时反对,有⾃⼰的看法;⽽⼩⼈都⼀味赞同,没有对错之分,针对什么样的⼈说什么样的话,没有⾃⼰的观点君⼦坚持原则,不因他⼈有不同看法⽽改变⾃⾝看法,失去⾃我;⼩⼈则结党营私,⽆原则,⽆⽴场。

“君⼦周⽽不⽐,⼩⼈⽐⽽不周”。

(《论语为政》第⼗章)君⼦依靠⾃⼰能⼒做事,不成功时也总是从⾃⼰⾝上找原因,⽽不会怪罪他⼈。

“君⼦求诸⼰,⼩⼈求诸⼈”。

(《论语.卫灵公》第⼆⼗章)君⼦以义为本,只思虑此事当做不当做,⽆私⽆欲;成⼈之美,锦上添花,乐于助⼈;因他⼈成功⽽愉悦,不嫉贤妒能,?是善于帮助他⼈;⼩⼈则以利为先,处处以利为唯⼀标准,计较个⼈得失;嫉贤妒能,唯恐他⼈超过⾃⼰。

“君⼦喻于义,⼩⼈喻于利”。

(《论语。

⾥仁》第九章)1.2 君⼦之德―仁、知、勇孔⼦认为君⼦之道有三,仁、知、勇;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试论孔子塑造理想人格的思想

试论孔子塑造理想人格的思想

试论孔子塑造理想人格的思想一、儒家理想人格概论儒家理想人格是从孔子发端,并初步构建。

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对前人的理论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发展,建立了内容丰富的仁学体系。

可以说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从“仁”开始,后来经过一代代儒家学者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儒家的理想人格逐渐完备、成熟。

成为人们追求向往的人生目标,也成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理论。

“儒家对理想人格有多种说法,如圣人、贤人、仁人、志士、君子等”。

简言之,儒家的理想人格为圣贤。

“圣”人格是儒家理想人格至善至美的最高典范,是儒家理想人格中最高的道德境界。

“圣”不仅具有高尚的个人道德品质,而且泛爱天下的百姓,功绩显赫。

圣有圣王、圣人之分。

历史上可以被称为圣的人寥寥无几,仅有八圣。

圣王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

而能被称为圣人的仅有孔子一人。

然儒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孟子,也只能被称为亚圣,介于圣和贤之间的层次。

圣王要具有崇高的德性,克己复礼,博施济众,安邦兴国,实现大一统。

“圣人,人伦之至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所以,在儒家看来,圣人就是这种“仁德”的体现者。

“他们爱人以德,立人达人,忠信孝义,智勇刚朴,心胸坦荡,达到了人格修养的尽善尽美的极境”正是因为“圣”人格一般人不易达到,所以普通老百姓或士大夫之类的知识分子便以贤为目标。

“贤”人格亦是指君子人格,属于儒家理想人格中,普通人最容易达到的人格典范,同时也是最为儒家学者所重视的理想人格。

和“无为”道家不同,儒家提倡的是以积极入世为归宿的圣贤。

儒家所确立的理想人格可以说是分内外两个方面的,也就是“内圣外王”。

“一方面是内圣,是指人的主体心性修养方面的要求,以达到“仁”、“圣”境界为极限;另一方面则是外王,是指把人的主体修养所得推广到社会层面,去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仁知统一的理想人格在《论语》中,孔子往往把“仁”与“知”,二者并举。

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核论文

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核论文

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核论文第一篇: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核论文孔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包含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其中“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占据着中心的统治地位,以下是“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核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

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孔子的思想影响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它也历来是人们研究中国文化时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思想及思想核心也一直为人们所探讨和争论。

文章也将浅要地谈谈孔子的思想及其核心。

一、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乐”孔子思想形成的具体来源相当复杂,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和当时社会现实中逐渐形成的。

从他所处的战争频繁和“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可以知道“礼”在当时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话题。

“礼”是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是维护宗法与等级制度的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

殷周重“礼”,其礼仪往往形成一种严格的上下等级威仪和社会的差别意识。

其实在夏、殷时代就已经有“礼”的存在了,但是直到周公时代的周礼,才形成比较完善的礼乐制度,所以人们一般把周礼作为研究“礼”的一个典型时期。

由于孔子对“礼”的推崇,许多学者也因此认为“礼”是孔子的思想核心。

孔子一生都以诗书礼乐教弟子,非常注重从理论上说明礼的重要性,他指出立身治国都非有礼不可。

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礼”是起过积极作用的,但是到了后来,“礼”逐渐被人们理解为盲目保守、因循守旧的思想,并且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自由、婚姻自由的锁链,所以产生了“吃人的礼教”的说法。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否定孔子的思想,我们应该辨证地去认识和理解“礼”的思想。

还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孔子认为治人之“礼”要深入人心,必须同“乐”结合,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礼乐相结合的“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是一种颇为完备的典章制度。

“乐”作为音乐制度,它包括乐县、舞列、用乐等都有其森严的规定,孔子思想认为,礼是道德行为的规范,而乐能调和性情、移风易俗。

孔子的人格境界——温良恭俭让

孔子的人格境界——温良恭俭让

孔子的人格境界——温良恭俭让子禽和子贡都是孔子的学生。

有一天,子禽问子贡:“咱们的老师每到一个地方,一定会参与政治。

是他求来的啊,还是人家邀请他的啊?”子贡回答说:“咱们的老师以温、良、恭、俭、让的方式得来的。

老师的这种方式,不是跟其他人有很大的区别吗?”在这里,“温、良、恭、俭、让”描述了孔子的处世风范,也体现了他的人格境界和处世智慧。

温:做一个温和的人茫茫宇宙,为何地球上存在高级生命?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度的适宜。

离太阳过近,则钢铁也能融化;离太阳过远,则常年是严酷的寒冬,都不利于生命的存在。

只有温和,才是生命赖以存在的根据。

因此可以说:“温”本是上天之德。

温的状态是事物发展的有利条件。

在地球上,热带与寒带都没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只有温带,才适合文明的发展与繁荣。

比如说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高度文明的国度都处于地球的温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渴了要喝温水,冻僵的生命要把它温暖过来,朋友的心灵受伤了要温言抚慰。

过冷与过热都会适得其反。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佳状态就是“温”,既不要过热,也不要过冷。

过热与过冷都会出现问题。

孔子的学生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意思是:接近领导太频繁,就该着受辱了;朋友之间交往太频繁,就该疏远了。

领导或者朋友,都有自己的事情,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交往太频繁,无疑是挤压了他们生活空间,即使是出于好心、出于热情,时间长了,也会令人厌烦。

再者,过于讨好领导、讨好朋友,时间长了,他们也不会珍惜。

这都是交往过热的弊病。

交往过冷会出现什么问题呢?这一点不言自明。

亲密关系的维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频率的,而且需要多种形式。

比如说,跟自己的朋友共同做一件事情,空闲时候的聊天,不见面时保持电话、短信、微信等等的联系,假如说一周不联系,甚至一个月都没有音信,那么,很难说能维持好你们的友谊。

让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保持温暖如春的状态,保持细水长流的滋润,那么,我们的友谊之树会在水分与温暖的滋养下,逐渐生长、壮大。

孔子心得200字(精品8篇)

孔子心得200字(精品8篇)

孔子心得200字(精品8篇)孔子心得200字篇1孔子,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智慧,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仁”,即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关注社会公正和人类的福祉。

孔子的教育理念是“有教无类”,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机会,不应受到阶级、种族或地域的限制。

在阅读孔子的著作时,我被他的思想和智慧深深地吸引。

他的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人生的智慧。

他的“仁”的思想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大爱之心和对人类的深深的关怀。

他的“有教无类”的理念,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够获得知识和智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关注社会,提升自我。

总的来说,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和智慧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孔子的著作,我深深地认识到了他的思想和智慧,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真谛和人类的价值。

孔子心得200字篇2今天下班后,和坤儿一起到上海影城看《孔子》。

电影《孔子》拍得规规矩矩的,说不上超好,但是能够看。

里面故事都有影儿,既没被捧成孔圣人,也没贬成孔老二。

不像于丹,她说话太咋呼,搁她理解的论语里走出来的孔子,像个大明白,一想孔子就和她连着,不大可耐。

胡玫的孔子可耐,或者说周润发演的孔子真可耐,是一个有对有错,有血有肉,爱国爱家,疼老婆爱孩子的山东大汉。

孔子穿得棉袍后现代,特软和,特暖和。

俺也想扯二尺布,做那么一灰面棉袍。

到哪能买到棉花哈?比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和《英雄》诚恳万分,比陈凯歌的《无极》和《刺秦》智商高,比冯小刚的《夜宴》讲故事讲得明白,那帮男人呀,一堆老笨蛋,和胡玫比啊。

人家胡玫不像他们猫一顿狗一顿的,没常性,人家她拍的历史剧一贯高水平,电影《孔子》比她的电视剧《雍正》要好得多。

其实,咱有五千年历史,题材不缺,有故事着呢。

可是俺没捞着看过啥像模像样的正剧电影,就算你带上近代史在内,也都没啥好看的。

最新-孔子精神思想境界 精品

最新-孔子精神思想境界 精品

孔子精神思想境界孔子的时代虽然还没有精神境界的说法,但事实上孔子已经形成了一套很系统的关于精神境界的思想。

孔子对精神境界的分析,采取了两个维度的划分标准。

一是按人格境界,把人分为三类三境小人,君子,圣人。

[1]二是按心理范畴,把以上三类人各自分为三种三界智者,勇者,仁者。

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宪问》[3]智者是就知识和才能而言,勇者是就意志和意向而言,仁者是就情感和情绪而言。

这种划分,与现代心理学的知、情、意范畴划分一一对应。

除小人这个层次外,不论君子还是圣人,智者、勇者和仁者有一个共同之点,就是一以贯之的仁。

但三者与仁的关系,又有心理层次的不同智者又叫知之者,知仁而求仁;勇者又叫好之者,好仁而行仁;仁者又叫乐之者,乐仁而安仁。

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孔子认为这是三种高低不同的境界智者不如勇者知不如行,勇者不如仁者意不如情。

这样一来,孔子实际划分了由低到高的九种精神境界小人之智者小智,小人之勇者小勇,小人之仁者小德;君子之智者大智,君子之勇者大勇,君子之仁者大德;圣人之智者圣智,圣人之勇者圣勇,圣人之仁者圣德。

1.小智小人之智者从纯粹智能的角度上,孔子对人的境界进行过一种划分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季氏》这里把人的智力分为四等,但第一等生而知之者只是虚悬一格而已。

孔子自认为不是生而知之者我非生而知之者。

《述而》就其所谓圣人,他也不曾说过哪一个是生而知之者。

《中庸》载孔子语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舜的圣智也是从好问好察而来的。

人们的先天才质都是差不多的,修养的高下都是后天习染的结果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除生而知之者外,其余三等人,自觉学而知之为圣人,困而学之为君子,困而不学为小人。

孔子说小人困而不学,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如此,我们所说的小人之智者可能吗?其实,孔子并不否认小人之智的存在。

儒家精神最高境界——知其不可而为之

儒家精神最高境界——知其不可而为之

儒家精神最⾼境界——知其不可⽽为之有许多⼈认为明知不可为⽽为之是傻⼈做法,从⽽指责儒家迂腐其实他们根本没有明⽩这句话的含义,许多儒学⼈⼠也不明⽩这句话的伟⼤意义。

⼈活在世上,不光是为了利益,有的时候,光为利益,只会损害⾃⼰的利益。

试想孔⼦要是在春秋⼤乱时期,明知儒家⾔论不会被列国采纳,那么后世很可能就见不儒家学说了,但他还是这样做了,注定了他⼀⽣坎坷,⼀⽣潦倒,但却换取了后世儒学的正统地位。

可谓是以长远利益换取了眼前利益。

只要有所存在,就有所成功。

当时不允许,那么后世呢?所以,⽣存下去就最重要的。

其实这句话,提出儒家更⾼的精神实质⼀是信仰⾼于⼀切,为了信仰可以牺牲利益,那怕是⾃⼰的⽣命。

可见,儒学把信仰放到了⼀个很⾼的⾓度。

但正是有⼀些⼈,不重视这句话,认为儒学是⽆信仰的。

这就⼤错特错了。

⼆是牺牲⾃⼰去影响别⼈,甚⾄是这个国家。

正是因为这句话,⼤⼤影响后世的中国。

想想中国历史上有多少明知不可为⽽为之的⼈物,史可法,⽂天祥,他们在当时的确⽆⼒挽救国家,但他们却⽤⾃⼰的死感动了世⼈,证明这个民族是⾎性的,是不可征服的。

这就是很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信⼤家都看过《勇敢的⼼》,那么华莱⼠⼜何尝不是明知不可为⽽为之呢。

⾃由在那个时代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东西,但他以⾃⼰的告诉世⼈。

⼈的⾃由很重要。

他的死感动了苏格兰整个民族。

三是⾯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不要去顾及命运如何。

⼼中有了这个信念,就要为了信念⾛下去,不要去问命,不要去怕困难,甚⾄⼀国家,也是如此。

孔⼦曾经说过这句话:“未知⽣,焉知死。

”你连⽣前的事也不能完全明⽩,为什么要去知道死后的事情。

其实就是这个含义。

他告诉我们,不要去问⾃⼰的命运如何,只要⼼中有信念,就⾛下去,⾃然会有意义。

俗话说的好,船到桥头⾃然直。

论到⼀个国家,只要政策符合民族利益,就⽤下去,⼀个国家也必须有⼀种信念,不能政令朝⽴⼣改。

汉朝的政策离春秋时代还算近,儒家学说⼤概还能保持⼀定的纯真性,所以终汉⼀代,国家政策连贯性保持还可以。

审美的人生境界_孔子之_乐_从_吾与点也_谈起

审美的人生境界_孔子之_乐_从_吾与点也_谈起

大 众 文 艺149摘要:《论语》中“吾与点也”例生动形象地记载了孔子的人生理想境界,一种审美的“乐”境;这种“乐”境源于“为仁由己”的人生实践,是一种超越的自由感;孔子审美的人生境界是仁者之乐,也是智者之乐,对后世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予人们很大的启示。

关键词:审美;人生;孔子;乐;境界一《论语•先进篇》里有一处令人动容的关于孔子和几名弟子谈论个人理想的记载: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之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暮春时节,换上做好的春装,五六人一道,再带上六七个孩子在沂水边沐浴,在舞雩台上任风吹拂,唱着歌儿结伴而归。

这种轻松与快乐带有春天独具的清馨,无法不令人乐之、慕之,神往之!神往之余也不禁感佩于孔子的审美人生境界。

对于“吾与点也”,历来备受学界瞩目。

朱熹曾在《论语集注》中称赞曾点的境界为“胸次有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1]“曾点之志,如凤凰翔于千仞之上”[2]。

虽然朱熹同时对此也有诸多批评,认为“曾点意思与庄周相似”,并教导学生“莫要理会”,并且对“曾点气象”的评说前后有不同的表述,但总体上他对“吾与点也”的观点的评说是比较全面且中肯的。

一方面曾点悠闲飘逸的胸襟,明快爽朗的境界令他赞赏,另一方面他又点拨出其空疏、高标之弊。

朱熹强调,如果不在万理中理会那一理(“天理”),而只倾心于“与点之乐”这一理,“只恐劳心落在无涯可测之处”,“只恐孤单没合杀,下梢流入释老去,如何会有咏而归底意思”,“公说道理,只要撮那头一段尖底,末梢便要到那大而华之极处,中间许多多把做渣滓,不要理会……这个便是大病。

孔子思想总结

孔子思想总结

孔子思想总结孔子思想总结1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的思想体系包括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理念,对于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对孔子思想的一个简要总结和评析。

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方面。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仁”的实践,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从而达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这个思想对后来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儒家思想的基本价值观之一。

2、孔子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和重视,而不是被轻视和忽略。

他主张“克己奉公”,即个人应该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个思想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一定的反映,也成为了儒家思想的重要伦理之一。

3、孔子提倡“礼”。

“礼”是孔子思想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礼”的实践,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他主张“克己奉公”,即个人应该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个思想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一定的反映,也成为了儒家思想的重要伦理之一。

4、孔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提高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途径。

他主张“有教无类”,即教育应该不分贵贱贫富,不分地域、种族、性别,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

他提倡“因材施教”,即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这个思想对于当时的教育体系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也成为了儒家思想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

综上所述,孔子思想是一个非常丰富和深刻的思想体系,包括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理念,对于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思想和理念,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一定的反映,也成为了儒家思想的重要伦理之一。

同时,这些思想和理念也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孔子思想总结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的精神修养与发展历程

孔子的精神修养与发展历程

孔子的精神修养与发展历程
孔子的精神修养始于他年幼时期的学习。

据记载,孔子年幼丧父,母亲随后又去世,导致他成为孤儿。

然而,他对学习的渴望和对道德的追求从未停止。

他勤奋地阅读各种经书,同时也努力钻研音乐、礼仪和历史。

在学习的过程中,孔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他主张仁爱、诚实和明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责任。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以道德的标准来行事,而不是凭借权力或财富来追求个人利益。

为了达到道德境界,孔子一直在修养自己的心灵。

他注重自我反省,努力摒弃自己的私欲和傲慢。

他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相信只有通过个人的修养和改善社会关系,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孔子的精神修养并非一帆风顺。

在他生活的时代,中国处于动荡不安的战乱时期,伦理道德的传统价值观也受到了挑战。

然而,孔子没有放弃,他坚信自己的理念,并将其传播给他的学生。

他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学者和领导者,传承并发展了自己的思想。

孔子的精神修养与发展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

他通过与学生、君主和学者的交流,了解并解决了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

他积极参与政治,试图通过改革来提高社会制度和道德标准。

总的来说,孔子的精神修养与发展历程是他在追求道德和社会理想中的不断奋斗和成长的过程。

他以自己的行动和思想影响了无数后来的学者和领袖,成为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的思想体系也在后世被广泛传承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之精神境界论[摘要] 文章认为,孔子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系统的关于精神境界的思想:先按人格境界,把人分为小人、君子和圣人三等;再按心理范畴,把人分为智者、勇者和仁者三类。

于是就有了九种境界:小人之智者(小智),小人之勇者(小勇),小人之仁者(小德);君子之智者(大智),君子之勇者(大勇),君子之仁者(大德);圣人之智者(圣智),圣人之勇者(圣勇),圣人之仁者(圣德)。

[关键词] 孔子精神境界圣智圣勇圣德孔子的时代虽然还没有“精神境界”的说法,但事实上孔子已经形成了一套很系统的关于精神境界的思想。

孔子对精神境界的分析,采取了两个维度的划分标准。

一是按人格境界,把人分为三类(三境):小人,君子,圣人。

[1] 二是按心理范畴,把以上三类人各自分为三种(三界):智者,勇者,仁者。

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宪问》)[3] 智者是就知识和才能而言,勇者是就意志和意向而言,仁者是就情感和情绪而言。

这种划分,与现代心理学的“知、情、意”范畴划分一一对应。

除小人这个层次外,不论君子还是圣人,智者、勇者和仁者有一个共同之点,就是一以贯之的“仁”。

但三者与“仁”的关系,又有心理层次的不同:智者又叫“知之者”,知仁而求仁;勇者又叫“好之者”,好仁而行仁;仁者又叫“乐之者”,乐仁而安仁。

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孔子认为这是三种高低不同的境界:智者不如勇者(知不如行),勇者不如仁者(意不如情)。

这样一来,孔子实际划分了由低到高的九种精神境界:小人之智者(小智),小人之勇者(小勇),小人之仁者(小德);君子之智者(大智),君子之勇者(大勇),君子之仁者(大德);圣人之智者(圣智),圣人之勇者(圣勇),圣人之仁者(圣德)。

1.小智:小人之智者从纯粹智能的角度上,孔子对人的境界进行过一种划分:“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季氏》)这里把人的智力分为四等,但第一等“生而知之者”只是虚悬一格而已。

孔子自认为不是生而知之者:“我非生而知之者。

”(《述而》)就其所谓圣人,他也不曾说过哪一个是生而知之者。

《中庸》载孔子语:“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舜的圣智也是从好问好察而来的。

人们的先天才质都是差不多的,修养的高下都是后天习染的结果:“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除“生而知之者”外,其余三等人,“(自觉)学而知之”为圣人,“困而学之”为君子,“困而不学”为小人。

孔子说小人“困而不学”,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如此,我们所说的“小人之智者”可能吗?其实,孔子并不否认小人之智的存在。

他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阳货》)可见即使是小人,也可以而且应该“学道”。

只不过君子所有的是大智、小人所有的是小智而已。

所以说:“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卫灵公》)君子有大智,可大用;小人有小智,可小用。

此即子夏所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子张》)此所谓“小知”(小智),即今日俗语所谓“小聪明”。

那么,这种小智的具体内容如何?从量上看,君子“艺”,小人“器”。

孔子说:“吾不试,故艺。

”(《子罕》)孔子说他自己由于不被具体地任用,什么都干,结果反而多才多艺。

这是就知识的数量言。

又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卫灵公》)无能是有愧于君子之称的。

这里所谓“无能”并不是说没有任何才能,而是说够不上多才多艺。

君子才广,为“艺”;小人才狭,为“器”。

“子曰:君子不器。

”朱子解释:“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

”(《论语集注·为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朱子解释:瑚琏是“宗庙盛黍稷之器,而饰以玉,器之贵重而华美者也。

”(《论语集注·公冶长》)这里“器”是说子贡尚不足以称君子,“瑚琏”则是说子贡已很近于君子境界了。

这“器”还有一层意思:“管仲之器小哉!”朱子解释:“器小,言其不知圣贤大学之道,故局量褊浅,规模卑狭,不能正身修德以致主于王道。

”(《集注·八佾》)管仲就才能而言是堪称君子的,可谓“不器”;但他只知其器,不知其道;只知霸道,不知王道。

这又是从质上来讲的。

从质上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这是就知识的内容言,君子懂得仁义所在,而小人只懂得利益所在。

君子固然需“艺”需“博”,但还必须博而能约,泛而有守:“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雍也》)韩愈讲:“行而宜之之谓义。

”(《原道》)“行而宜之”即礼,也就是“义”。

故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里仁》)“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子路》)樊须的表现正是所谓“小人怀土”“怀惠”,所以等他一走出门,孔子就骂:“小人哉,樊须也!”但是要注意,孔子并不简单地否定物质利益,而是主张不贪小利,见利思义;孔子也非一味地反对种田,例如他赞美“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宪问》)。

他只是不满意樊须的只知眼前小利、不知长远的大义。

“臧文仲居蔡(于)山节藻稅,何如其知也!”朱注:“当时以文仲为知,孔子言其不务民义而谄渎鬼神如此,安得为知?”(《论语集注·公冶长》)孔子非谓文仲无智,而是说他非君子之智,乃小人之智,只务鬼神之虚,不务民生之实。

归根到底,智者作为“知之者”,君子之智者知仁,而小人之智者不知仁。

君子知仁,故能“喻于义”;小人不知仁,故仅能“喻于利”。

2.小勇:小人之勇者从心理范畴看,智是认知范畴,勇是意志范畴。

从知行关系上来看,智是关于知的,勇是关于行的。

这里所谓“行”,包括言、行两个方面,今统谓之“行为”。

所谓“勇”,就是勇于行,“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孔子认为,虽然知先于行(智先于勇),但是行重于知(勇重于智)。

知的目的,正是为了行的。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知识再多,不能实用也就等于没有知识。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子路》)所以,勇者的境界高于智者的境界。

在孔子看来,即便是在小人中,也不仅有智者,而且有勇者。

孔子曾谈到,有一种“士”,“硁硁然小人哉”,却也能够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又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这里的“匹夫”当然属于小人范畴;“志”即意志正是勇者的心理特征。

匹夫而能持志,即是小人之勇。

孔子之论小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与君子之勇相比较:勇于行什么?怎样勇于行?勇于行什么?这是关于勇的性质问题。

孔子认为,君子之勇需要以仁义礼智为规范,否则便是小人之勇、匹夫之勇。

(1)勇于仁。

这是最根本的标准,即勇者作为“好之者”,君子之勇者好仁,而小人之勇者却不好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能做到杀身以成仁,便是君子之勇。

反之,“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泰伯》)好勇而不仁,那就是小人之勇。

(2)勇于义。

“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政》)这是说君子应该见义勇为。

见义不为,则无君子之勇(但是也可能有小人之勇)。

“子谓子产:'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公冶长》)这里的恭敬惠义,其实也都是义,义者,宜也。

此即君子之行、君子之勇。

在孔门弟子中,子路以勇著称。

“子路有闻(而)未之能行,惟恐(复)有闻。

”朱注:“子路闻善,勇于必行”;“若子路,可谓能用其勇矣。

”(《集注·公冶长》)然而有一次,“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裁)!’”朱注:“夫子善其勇,而讥其不能裁度事理以适于义也。

”(同前)所以,孔子常常挫其锐气。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阳货》)这里,从“君子义以为上”中,有一句浅台词呼之欲出:小人利以为上。

此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之勇尚义,小人之勇尚利。

(3)勇于礼。

君子不争,争而有礼。

“君子矜而不争”(《卫灵公》);“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八佾》)君子争而有节,勇而有礼。

“勇而无礼,则乱。

”(《泰伯》)勇而无礼,就是小人之勇了。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这里也是强调的义、礼。

(4)勇于智。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阳货》)不好学则无智,无智而有勇,是小人之勇,只会犯上作乱而已。

怎样勇于行?这是关于勇的度量问题。

前面说过,勇于行包括言和行两个方面。

孔子要求“言必信,行必果”,从而要求“讷于言,敏于行”:“君子……能于事而慎于言”(《学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这是因为,“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所以,君子慎于言,勇于行。

反之,“巧言令色,鲜矣仁。

”(《阳货》)不仅如此,孔子甚至认为,君子不仅要慎言,而且要慎行:“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为政》)慎言慎行是君子之勇,妄言妄行是小人之勇。

后来苏东坡认为大勇、小勇之别,在于一个“忍”字,“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留侯论》)小人之勇与君子之勇,在度量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3.小德:小人之仁者从心理范畴讲,勇是意志范畴,仁是情感范畴。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可见仁爱乃是一种道德情感。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里仁》)好恶也是情感范畴。

智者不如勇者,勇者不如仁者。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宪问》)可见,仁者比勇者又高出一等境界。

《述而》有一段对话,表明孔子对颜渊和子路的不同态度,可以见出孔子对仁者与勇者之境界高低的不同评价:“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乎!’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这里,孔子赞扬了颜渊的君子之仁,嘲笑了子路的匹夫之勇。

仁者比勇者境界高,自然比智者境界更高了。

智者不一定是仁者,但仁者必定已经是智者了。

孔子曾评价令尹子文“忠矣”,崔子“清矣”,但他们“未知(智),焉得仁?”(《公冶长》)所以,智是仁的一个必要条件,愚蠢的人是不能成为仁者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