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之我见
当然 ,在学生完成教学 目标的基础上 ,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提出有 工 人孩 子 的关 心 中感受 到他 也是 一个 活 生生 的 、有 自己情 感 的人 ; 意 义 的 、值 得探 讨 的 问题 。 另 一组 学生 将 王进 喜带 头跳 进水 泥池 的 故事 讲 给同学 听 ,认 为王进 经过 一 段时 间 的引 导 ,教学 要 逐渐 过渡 到在 教 师启 发下 学 生 自 喜 是一 名对 党 忠诚 、对 工作 极其 负责 、不 怕死 的人 。这些 细节 一下 己发现 问题 阶段 。因 为学 生 自己发 现 问题 、提 出 问题是 研究 性 学 习 子 拉近 了王 进喜 和 学生 之间 的距 离 ,学生 脑海 中的王 进喜 不再 是平
悉 内 容 ,为发 现 值 得 探 究 的 问 题作 准备 ,为 深 人 探究 教材 打下 基 所得 的 观点 和结 论 ,然后 再选 代表 向全班 同学 汇报 研究 成果 ,其他 础。 同学 则补 充 、反 驳 、完善 ,最 后师 生共 同评 价 例如 ,开 始学 习课 文 在 阅读 目的 的引 导下 ,通 过初 步感 知 课文 ,提 出下一 步 需要 研 《 忆 铁人 》时 ,学 生对 王进 喜 的理 解相 当模 糊 , “ 王进 喜那 种精 神 究 的 问题 。这里 所说 的研 究 性 阅读 ,是 和课 堂教 学结 合在 一起 的 , 因此 ,我 们 提倡 提 出的 问题 必须 是 同教学 目标 结合 在 一起 的 问题 。 很 高 尚 ,但 是 在 印象 中离 我们 很遥 远 ” 。通 过研 读 课文 ,学 生找 寻 有 关 资料 ,逐 步形 成 了 自己 的观点 和看 法 。有一 组 学生从 王 进喜 对
出问题 ; 收集 处理信 息 ; 归纳整理 ,阅读 理解 ;切磋 分析 ,解 决 问题 ; 交流评 价 ,深化 认识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
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语感、语言表达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主要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学目的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关键期。
小学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和阅读兴趣。
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教学目的。
(一)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阅读能力的大小与语文学习的效率成正比。
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水平,科学设置阅读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阅读兴趣的培养(三)知识积累的增强阅读教学不仅注重阅读技能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注重知识积累和知识运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知识积累的增强,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背景,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阅读水平的提高。
(一)听读训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听读训练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听读训练,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汉字的发音和笔画,让学生在听读中学习,在听读中提高阅读能力。
(二)彩色插图法语文阅读教学中,彩色插图法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将图片与文字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阅读速度的提高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速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速读训练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阅读量和阅读难度,让学生在逐渐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兼顾阅读准确性。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效果的基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课题方案阳东县新洲镇东风小学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
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他吸收有用的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所以,从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具体的研究意义如下:1、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切实转变观念,这是实现阅读教学根本变革的前提”(崔峦语),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就是要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重视人的潜能开发,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促进发展的课程观和学生观,突破接受学习的定势,探索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所谓探究性阅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的一种学习方式。
3、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阅读教学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语言学语言学习包括听,说,读,写,译,是一个input(输入),decoding(解码),output(输出)的过程。
听和读是输入,说和写是输出,但只须达到一定的输入量,才能保证更好的输出。
从而高效率地完成我们学习语言的目标。
阅读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积累词汇、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可以训练发展思维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
大量的阅读是语言输入转为输出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获取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的大量机会和条件,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整体语言素质。
2、教育教学心理学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学生阅读经验不足,没有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自制能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等等。
因此必须从情绪,情感方面激发热情,产生兴趣,引发动力。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国内阅读教学的研究是比较成熟和深入的,我们可以将阅读教学上的许多优秀经验迁移到本校的教学中,如:导读式阅读教学法,情境式阅读教学法等。
浅谈语文个性化阅读
浅谈语文个性化阅读篇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这一规定明确告诉我们语文课堂要加强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要使学生在富于个性化的阅读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搜集处理信息,多元地感悟和思考问题,从中享受阅读的乐趣,获得审美体验,提高阅读能力。
因此,要彻底改革传统阅读教学的思维和理念,从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走出来,回归真正的阅读世界。
一、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基本内涵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是最大程度地促进受教育者的智能、动能、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素质自主、和谐、能动地发展的过程。
因此它具有如下的特征:1.自主性特征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
阅读主体以阅读的文本为媒介,从而感悟发现文本表现出的思想情感以及相关的信息。
这种阅读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情感的碰撞、灵魂的拥抱与心灵的对话,是一种很强的个性化活动。
因此也决定了语文课堂阅读只能是学生自己的行为,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庖。
教师的责任就是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专注地去读,兴味盎然地去读,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构建起文本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要真正树立起学生是学习主人的观念,在备课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使语文阅读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能力的课堂。
2.体验性特征阅读作为一种对话交流活动,读者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不断地丰富着文本和自我,文本中的世界成为读者的世界,成为读者生命意义的投射与揭示。
在这种对话交流过程中,读者和文本实现了相互融合,这种融合就是读者的独特体验。
它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情感性。
读者和文本的相互作用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贯穿了整个阅读活动的全过程。
浅谈探究性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探究性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发表时间:2013-06-20T10:48:00.23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3年5月总第84期供稿作者:陈希文[导读] 现在的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也一直在不断改进和发展,探究性的阅读方法就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
陈希文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羊角塘镇塘冲完小426165摘要:探究性阅读是实施高效语文课堂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新课标对语文常规素质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小学语文中的阅读学习,是小学生学习并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探究性阅读方法的培养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散发思维能力、思想道德水平以及健全并塑造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基于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概念及特征,结合本人教学实践,以探究理论为指导,尝试阐述探究性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为有效实施探究性阅读,提高语文课堂高效提供了基本的策略。
关键词:探究性阅读方法小学语文教学运用现在的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也一直在不断改进和发展,探究性的阅读方法就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
所谓的探究性阅读教学,就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并学会发现问题,进而探究问题,最后获得答案的过程。
与我们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刚好相反。
探究性阅读不仅改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还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整体提高。
下面笔者就探究性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作浅析,以期大家共同探讨。
一、探究性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性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中,从字、词、句、段、篇,从思想、内容到表达,到主意,到朗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感受语言文字蕴含的魅力、蕴含的情感,从而培养语文素养能力。
1.创设情境,诱导学生进入探究阅读好的气氛能激发学生的灵感与思维,让学生融入学习氛围。
高中语文探索性阅读教学研究
教 学 研 究【摘 要】语文课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探究性阅读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交流的学习方式,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富有活力。
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以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本文以提高高中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对高中语文的阅读进行研究,希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重视语文阅读,对探索性阅读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索性;阅读;教学高中语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教育领域应当予以重视。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逐渐被重视,语文的阅读教育由别动变为主动,高中语文的阅读变成了探索性阅读方式。
探索性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阅读能力,因此教育领域十分支持高中语文探索性阅读教学,探索性阅读教学在当今的教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高中语文探索性阅读的意义探索性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学生围绕着提出的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探索,自主学习,寻找问题的答案,使学生在于都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思索有效的解决问题。
在探索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在学习当中发现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探索性教学的特征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探索性教学具有如下特征:1.探索性探索性是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具备的因素,从古至今人类不断发展都依赖人类的探索性,通过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使社会不断发展。
学生的学习方面也必须具备探索性,在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探索性阅读随着教学的发展不断被学生所需要。
学生的能力越强,对于探索就越有兴趣,使学生不断走向探索的领域。
2.主体性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学生从被动的地位变成了课堂的主体,使学生随着地位的改变,在学习的过程中富有探索性,引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
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
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是近年来教育领域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分别从探究性阅读的含义、探究性阅读的教学策略以及如何评价探究性阅读教学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论述。
一、探究性阅读的含义探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尝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与传统的阅读理解不同,探究性阅读注重的是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而非仅仅是识记性的记忆。
在探究性阅读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提供引导和指导,而学生则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探究能力和创造力,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
二、探究性阅读的教学策略探究性阅读的教学策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提出问题和挖掘思考在探究性阅读中,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准备一些针对文本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除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外,学生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更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文本。
2. 合作探究和交流讨论在探究性阅读中,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相互交换看法和经验,在小组内讨论文本中的问题或者疑惑。
这种合作探究既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体思考能力,又可以通过交流,拓展学生的思路和眼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3. 制定计划和总结归纳在探究性阅读中,学生可以制定阅读计划,按照计划有目的地阅读,同时在阅读后进行总结和归纳。
这种计划和总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和进度。
三、如何评价探究性阅读教学评价探究性阅读的教学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探究性阅读能够通过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拓宽知识面探究性阅读不仅仅可以在学科知识上进行拓宽,还可以在学生的思维功能和创新力等方面进行拓宽,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十分重要。
浅析语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析语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近年来,语文教学中对阅读的重视不断增加。
阅读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也是语文教育中必须要重视的部分。
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文阅读的教学至关重要。
一、语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1. 提高语文水平语文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对语言运用的能力。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语言表达方式,增强其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同时,阅读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提升。
2. 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培养阅读兴趣,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阅读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还能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当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会更加热爱阅读,从而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培养不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益,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也有重要的作用。
3. 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和视野语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和视野,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世界。
在阅读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想和文化,从而开阔视野。
同时,阅读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化、历史和社会。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有趣的阅读材料、丰富多样的阅读形式、活跃的课堂气氛等策略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小说、诗歌等文学经典作品,或是一些有趣有价值的短篇文章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多元化的阅读活动,如阅读报告、读书笔记、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
2. 针对性指导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针对性指导,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学习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
例如,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提前预习、注重理解文章的基础知识;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深入的阅读材料,让他们更深入地探究文章的内在含义。
浅谈新课程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浅谈新课程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江西泰和县万合镇中心小学袁国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关键是要充分落实《新课程》学习理念,有机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
为此,联系自己的教学研究与裎,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三个层面。
一、在“自主”提问中开发探究思维“自主”精神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语文课的精髓。
很多老师普遍认为:“探究性阅读”要从学生装的问题开始,但我有更深的体会是课堂上要多让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这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精神。
现在反思我们以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在“自主”学习方式上的最大失误就是老师代替学生过多地提问,从问的方式,问的角度,问的语言都是老师精心设计的,认为这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但真正一堂课下来,收效如何?结果事倍功半。
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自己提问,我认为首先是要让学生“敢问”,然后才“会问”。
但不管问题提得怎样,哪怕是幼稚,错误或一文不值,只要是学生“自主”的,就有助于培养“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如在教《中国石》一课时,出示课题后,我问学生看了课题后谁能设计几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刻提出了许多问题:为什么称一块石为中国石?中国石是什么样子?中国石是怎样发现的?等等。
我首先让学生大胆地提问,然后老师和学生共同探究这些问题,我在这里有一点深刻的体会,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要让学生充分地熟读课文。
课文不熟,学生就难于提问,课文读熟了,读透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就打开了。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我的基本做法是“课文不熟不开讲”这样就有利于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探究学习。
二、在“合作”学习中培养探究精神3“探究性”阅读不是叫学生“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屋上霜”。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一种“合作”精神,并且批出这种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必备的一种素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说, “ ‘ 问’ 是 深入 的 阶梯 , 是 长 进 的桥 梁 , 是 触 发 的引信 , 是 觉 悟 的 契机 。 ” 每 篇课 文 教 学 目标 和教 学重 、 难 点 就 是每 一 节课 具体 的教学 目标 。教 师 只 有 对教 材 有 全 面深 入 地 把握 , 才 能在 所 有 的 问 题 中抽 出一 根 主 线来 , 也 就是 众 多 问题 中 的主 问 题, 这 样 才能 引 领 学生 提 问 。
筋, 自己进 行 思 考 与 研 , 寻 找 解 决 问题 的途 径
与方法 , 以达 到 掌握 知识 并 发 展 能力 的 目的。课 堂后 , 应 以反 思 者 的角 色对 这 次 提 问进 行 反 思 与
、
教 师要 转 变角 色
教师由“ 知识霸权者” 转为“ 知识分享者” , 由
又引领学生分析 了曹刿的人物形象 ,之后提 出:
民。 这样 , 通过 前 面创 设 的情 境 , 学 生 自己就 得 出 了结 论 : 文 章 的 材 料 是 为 中心 服 务 的 , 与 中 心关
的思路 ; 2 . 学习怎样抓住景物特点来写景 ; 3 . 学会
用 恰 当的修 辞 和 副词 来 写 景抒 情 。这 样 , 我设 计
系密切就详写 , 不密切就应略写 。这样通过与学 生的交 流 , 在探究 中学生不仅 明白了文章选材的 详略处理 , 还锻炼 了思维能力 。今后 围绕 中心和
的 能力 。
探究解决问题 , 才能实现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追
求。
如我 在 教 《 曹刿论战》 时, 学 生整体感知后 ,
梳清文 章是依请见 、 请 问、 参战、 论 战 的思 路行 文, 弄 清了详写 的是 战前 和论战 , 就及时 引导学
浅谈“探究式阅读”
---------------------------------------------------------------最新资料推荐------------------------------------------------------浅谈“探究式阅读”浅谈探究式阅读探究式阅读是指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学习、阅读、探究学习对象,收集处理信息,积累体验性感,获取知识,掌握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人格的一种学习模式。
首先,探究式阅读有如下特征:1、开放性。
主要体现在:学习的主体是全体学生学习的对象,包括文字资料,阅读资料,影响资料等等,学习的目标是开发,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的关系是互助合作协调发展的,学习的评价是指在促进学生探究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2、主体性。
真正的有效阅读必须是依赖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性感意向的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让每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发展个性,去探究发现获取并在探究发现获取中取得发展。
3、探究性。
具过程简图为:学生活动阅读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共享表现与拓展。
教师活动创设情境指导帮助引导促进。
1 / 3质疑释疑在质疑在释疑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其次,探究式阅读的运用。
1、激发阅读自主探究。
教师简短的导入为学生自己探究做铺垫,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则会主动的进入自主探究阶段。
学是疑问自主结在一起,给自己探究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在自主阅读中所生成的问题以笔记的方式做好记录,以便于落实问题生成合作探究的进解。
2、质疑讨论合作探究。
通过探究的多种形式优化组合,学生发挥各自特长,相互启发研讨,形成思维互补,集思广益,学中有挥,挥中有学。
3、激励评价拓展探究。
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问题导向指路。
浅析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中的四个维度
《
、
境。 探究 性学 习兴趣 的激 发
“ 学 生 最 好 的 刺 激 乃 是 对 所 学 材 料 的 兴趣 。” 布 对 ( 鲁 纳 ) 围 的 创 设 对 于 阅 读 教 学 来 说 , 可 以 促 进 对 阅 氛 既 读 材 料 自身 的 理 解 ,更 重 要 的 是 激 发 起 学 生 主 动 探 究 的 欲 望 。这 是 探 究 性 学 习的 表 层 要 素 , 调 的 是 导 入 的 强 自然 、 境 的 切 合 、 围 的和 谐 。 情 氛 “ 良好 的 开 端 是 成 功 的 一 半 。 ” 堂 课 的 课 堂 导 入 一 应 该成 为 “ ” 设 的 首 要 目标 。 这 里 的境 既 包 括 了 师 境 创 生 间关 系 的融 洽 , 包 括 了对 教 学 内容 的 适 当导 入 。如 也
、
二 、 。 究性 学 习开 展 的品 质 质 探
江苏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一
0 一 李晓玲 0
《 语文课程标准 》 明确指 出, 阅读教 学“ 耍鼓励学 生
发表独立的见解 ” 。这 里 的 “ 立 见 解 ” 没 有 一个 明确 独 并 的 标 准 , 不 是 学 生 一 提 出 见 解 即 为 独 立 的 呢 ? 不得 而 是 知 。 因此 , 生 探 究 性 学 习 的 质 量 问题 , 该 是 我 们 思 学 应 考 的 第 二 个 维 度 。回顾 以 往 的 探 究 性 阅 读 教 学 , 一个 主
阅读经纬 ・ 说文论道
《 语文课 程标 准》 明确 提 出要“ 逐步 培养 学生 探究
性 阅 读 和 创 造 性 阅读 的 能 力 , 倡 多 角 度 的 、 创 意 的 提 有 阅读” 。因 此 , 师 应 该 如 何 顺 应 时代 需 求 , “ 受 式 ” 教 改 接 学 习为 “ 动 式 ” 习 , “ 分 数 ” “ 能 力 ” 改 “ 主 学 改 唯 为 重 . 一 言 堂 ” “ 言 堂 ” ? 这 就 需 要 从 四 个 维 度 出 发 , 同 为 群 呢 共 构 建起 小 学 语 文 的 探 究 性 教 学 。
浅谈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十分重要。
为了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师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创新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使学生更能满足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对更高的阅读能力的要求。
对此,本文结合我国中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策略;深度阅读语文的学习并不简单,因为许多深度阅读往往年代久远,学习时需要深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古文功底,这样才能深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
所以,教师必须通过一系列丰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深度阅读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而更好地进行深度阅读,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之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背影》时,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首先让学生在课下对课文内容进行自由朗读,在大概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式查阅课文中的生僻字,排除阅读障碍。
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还要让学生边阅读边做笔记,把自己不太理解或自己认为写的较好的地方标注出来,附上自己的感想。
此外,教师要适当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通过多种课外相关教学资料的补充,让学生从更多角度理解课文主旨,开拓学生的思维。
并且,在语文学习中,语感对于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把书读活。
为此,教师要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如课堂朗诵比赛,让学生通过朗诵找到合适的语感,明白文字排列组合过程中的美感。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的课下自主阅读工作进行检测,要结合课文主旨,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设计一些问题,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整篇课文的主旨大意,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勇敢打开思维,交流自己的想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能会发现“原来这个问题还可以这么考虑”,这样更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好习惯。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探究与实施策略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探究与实施策略一、引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环节。
然而,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因此,本文旨在探究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1. 阅读材料单一: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材料的选择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教材和考试阅读理解上,缺乏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导致学生阅读视野狭窄。
2. 教学方法陈旧: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接受”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导致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和动力。
3. 缺乏阅读指导: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文本的解读,而忽视了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导致学生阅读能力难以提升。
4. 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的阅读教学评价体系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考试成绩,缺乏对学生阅读过程和阅读质量的全面评价,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和全面。
三、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1. 丰富阅读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丰富阅读材料的选择,除了教材和考试阅读理解外,还应引入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如经典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2. 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热情。
3. 加强阅读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如如何快速获取信息、如何分析文本结构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4. 完善评价体系:教师应对阅读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除了考试成绩外,还应引入对学生阅读过程和阅读质量的评价,如读书笔记、口头表达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结语总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针对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应采取相应的实施策略,注重丰富阅读材料、创新教学方法、加强阅读指导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成绩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阅读理解能力不足等。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提升阅读能力成为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一背景,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探究,寻找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适合学生的多元化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进一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
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深入挖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教学中的瓶颈和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包括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以及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本研究的探讨和分析,旨在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借鉴,促进学生综合阅读素养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2. 正文2.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重视对文本的理解和默写,缺乏足够的启发性和趣味性,导致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难以形成长久的阅读习惯。
小学阅读教学中缺乏多元化的阅读材料。
传统的教材内容单一,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兴趣相关的内容,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停留在文本表面的理解和记忆阶段,缺乏对文本深层次理解和思考的引导,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一、引言语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探索和实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探索和实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困难出发,分析探索和实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最后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1. 现状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内容单一。
目前,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阅读素材大多以文言文、课文为主,缺少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联系紧密的现代文学作品。
这导致学生对阅读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够。
(2)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以讲解、解题为主,缺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的环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3)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的语文阅读评价主要以考试为主,测试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思想理解、情感共鸣和创新发挥。
2. 困难(1)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学生对语文阅读缺乏兴趣,对教材和课文内容不感兴趣,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
(2)学生阅读能力有限。
由于教材内容比较单一,学生的阅读能力局限在文言文和课文的理解和记忆上,缺乏对现代文学作品和多元化文本的理解和反思能力。
(3)教师教学方法不灵活。
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讲授和解题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教学效果不佳。
1. 丰富教材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选择多样化的阅读素材,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并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联系紧密的现代文学作品。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效果。
2. 多元化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讲解、讨论、研究、实践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尤其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产生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生修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探究
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探究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拓展知识面,提升学习成绩。
许多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培养。
本文将探讨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
一、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1. 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包括阅读、写作、表达等方面。
而阅读是语文素养的起点和基础,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才能掌握丰富的词汇、灵活地运用语言,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 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许多知识和信息都是通过阅读获取的。
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知识点,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印象,提升学习效果。
3. 拓展知识面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课本内容,还可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领域的知识,了解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4. 提升学习成绩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考试中,阅读理解是常见的题型,而且在写作和表达方面也需要依赖于丰富的阅读经验。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二、有效的阅读能力培养措施1. 选择适当的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
这些文学作品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又要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去阅读。
2. 注重阅读引导在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阅读引导,帮助他们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3. 多角度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阅读文学作品,比如从情节、人物、语言、意境等多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提升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4. 阅读综合训练除了文学作品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阅读综合训练的活动,比如阅读理解、语文知识点的运用、写作素材的积累等,帮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朝花夕拾》为例
课程篇当前时期,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对于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而阅读名著也逐渐赢得了教育领域的一致意见。
然而,就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来看,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
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必须要着力引导学生就名著等开展深层次的阅读,促使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及素养不断提升。
对教师而言,要积极探究整本书阅读的策略,促使其与学生实际更加相符,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整本书阅读学习中去。
本文在此以《朝花夕拾》为例,探究如何实现整本书阅读,促使学生阅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一、利用专家点评强化学生阅读感受对初中生而言,专家的点评尤为重视,通常会根据点评意见,先入为主地设计自己的阅读观点。
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时,应利用互联网等工具,就阅读书籍的一些专家意见进行搜集整理,并选择其中的典型和权威代表,分享给班级学生,促使学生的阅读学习感受更加丰富,进而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获得更为深刻的体验。
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对《朝花夕拾》进行阅读时,可以引导学生对全书进行初步阅读,并就书中的一些好词、好句、好段等进行摘抄学习。
在此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照书后的一些注释,对内容进行逐篇概括,并做好批注,最后再引导学生就整体性阅读该书的效果进行评价。
通过该种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对《朝花夕拾》进行阅读,真正实现了回归文字、学生和思考的本体,促使学生在文字阅读过程中反复。
学生如果存在一定的阅读障碍,教师可以再逐点进行讲解,给学生整体性阅读进行指导,并丰富其阅读方法。
为丰富学生对《朝花夕拾》一书的认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出一些名家的点评,如王景山、李斌杰等专家均对该书进行了点评。
在名家解读与启发之下,学生的整体性阅读潜能被大大激发,对全书的思考也更加深入,阅读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二、基于全书整体开展阅读学习在开展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应从全书整体视角出发,积极主动地开展阅读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阅读
所说的探究性阅读,就是在教师的“导引”启发之下,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
题的过程。
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发现,从阅读材料中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独立思考、推论验证、形成诠释的阅读方式。
从发展的角度看,探究性阅读不主张消极的接受,而是强调自主参与、主动探索,探究阅读
材料深层次的问题,探究阅读材料深邃的内涵,从中寻找出规律性东西。
现代教学论认为,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密切的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
探究性阅读就是要引导学生把
阅读与人生、阅读与社会、阅读与自然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并加以整合。
具体说来,探究性
阅读就是引导学生联系内部语境与外部语境,对阅读材料进行思考与感悟,加深理解与体验,从中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思想启迪。
2.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探究性阅读呢?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认为,语文阅读能力,必须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来提高。
传
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分析来促进学生对语言材料的认知与理解,应该说,这种接受式的阅读教学对于学生获取一些必要的语文知识是有一定益处的,但是由于学
生是被动接受,没有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因而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悟,对语言的推敲、揣
摩与品味,以及对人文内涵及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都是不够的,或者说影响不大。
任何能力
的形成与提高都应该是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
由此说来,探究性阅读的能力也
只有在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理解、自主鉴赏的过程中才能够得到促进和提高,学
生才真正能够在探究阅读中获得真切的体验与独特的感受。
探究性阅读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基础,一切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坚
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探究性阅读主要以学生个体或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实施,学生
的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就是探究的过程;理解了问题,达成了共识,就是探究的目的。
探究
性阅读是个体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对阅读材料进行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
体的探究过程。
在探究阅读过程中,学生要探究自己是否能够提出问题,是否能够求得进一
步的理解,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一个管理者,而是一个
参与者,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教师也不再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组
织学生围绕阅读材料自主阅读进行探究;同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还是一个导引者,在探究
阅读过程中起到导学、引路、搭桥的作用。
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质疑
问难,学生发现不了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巧设台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期待与
探究热情。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十分
鲜明的突出了“探究”、“讨论”的特点,这些“研讨与练习”既遵从语言学科的规律,又符合语
言学科的性质;既注重拓展性,又注重开放性。
一般情况下,不搞一个问题一个答案,而是
倡导多元化思维,倡导探究性学习,促使学生在探究阅读中,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激发灵
性与悟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十分有利。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呢?例如,学习《在山的那边》一诗时,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这样来探究:“请同学们通读课文,试探究诗中的‘海’与‘山’的含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可能答不好,或者答不上来,这时教师可以点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一下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说的?”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就很容易找出来“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教师可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是全新的世界呢?”学生稍经思考
就可以说出“全新的世界就是美好的世界,就是理想的世界”。
教师可以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合
作探究:“请同学们进行拓展思考,以小组为单位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什么样的世界是全新的世界呢?”学生经过合作讨论探究,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1“从小的方面说,我们家由棚户区搬进新的小区,住进新的房子,这对于我们家来说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因为搬进新的小区,住进新的房子给我们一个全新的感觉,感到家更宽阔了,连天都显得更为广阔了,这可
真算得上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2从大的方面说,今天我们这个兴旺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相
对于半个世纪以前的革命老前辈来说,就是他们为之奋斗的“全新的世界”。
由此推论,我们
再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我国就将跨入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到那时,相对于我们这一代人
来说,那将又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样经过自主、合作探究,就会引导学生一步步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生的探究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不言而谕的。
又如,探究阅读《石壕吏》一文,教师可通过出示“问题组”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诗人在“暮投石壕村”时,老翁与老妇均在家中,“天明登前途”时,竟“独与老翁别”。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1老翁此时是怎样的心情?2
诗人此时的感想又是什么?学生围绕“问题组”先自主探究,再合作交流,即可得出结论。
写
老翁此时的心情可以用“恨”、“疼”、“忧”、“怜”四个字来概括。
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
探究:“请同学们想一下,老翁‘恨’的是什么?、‘疼’的是什么?、‘忧’的是什么?、‘怜’的又是什么呢?”学生结合课文经过思考、讨论、交流,即不难探究出:“恨的是战乱带来的灾难”,“疼的是死去的儿子”,“忧的是被捉走的老妇”,“怜的是未成年的孙子”。
写诗人此时的感想,学生可能回答出,“诗人非常痛恨石壕吏的凶暴无情,非常同情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
教师
可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这仅仅是写了诗人忧民的一面,是否还应从诗人忧国的角度思考呢?”经过教师的导引,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就自然得出“作者
还怀有深刻的忧虑国家前途与命运的情感”的结论。
总的来看,探究性阅读是一种在新教学理念统摄下的新的阅读方式,是一种促进学生的提高
阅读能力,优化阅读过程的先进的阅读方法,对学生探究能力与创造性能力的形成,对学生
的语文素养的培养以及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终身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在新课程改
革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对其深入研究并使其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