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秦汉政论散文
2两汉政论散文
《狱中上梁王书》
此文博引史实,巧设比喻,铺陈排比, 辞藻富丽,有辞赋化的倾向。
“苏秦相燕,人恶之于燕王,燕王按剑而怒, 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 侯,文侯投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 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第二节 西汉中后期
西汉中后期:武帝即位以后。 背景:中央集权加强,儒术独尊,思 想比较僵化。 散文特色:依经立义,讲说灾异,论 证君权神授、专制合理,征引繁复, 文气迟缓,思想禁锢。 代表作品:董仲舒《春秋繁露》、 《贤良对策》;刘向《谏营起昌陵疏》 等
其子刘歆编成《七略》。
刘向的《列女传》、《新序》与
《说苑》
杂举前代群书轶闻琐事 编录而成的三本历史故 事集,是汉代记事散文 的代表作。
三本书中 道。
《列女传》中的“洁妇
秋胡”、《新序》中的 “叶公好龙”等。
这三本故事集,文笔 朴实简洁,叙事写人 生动形象,上承《韩 非子》的《内、外储 说》、《说林》之体, 下开六朝《世说新语》 类小说之先河。
二、西汉后期其他散文
桓宽的《盐铁论》,是西汉后期政论散 文的代表作 。 扬雄 的《太玄》、 《解难》、《法 言》、《解嘲》。 司马迁《报任安书》。
第三节 东汉前期
背景:汉帝国由盛而衰,又由衰而兴, 今文经学走向极端,被不少文士怀疑、 批判,古今经学随之兴起。 散文特色:明白晓畅、不傍经典。 代表作:刘歆的《让太常博士书》、 扬雄《自叙书传》、桓谭《新论》、 王充《论衡》等。
(一)晁错其人
晁错(前200?~前 154),颖川人。汉初 的一位学者,也是个积 极的政治改革家。曾学 习申不害、商鞅的法家 学说。号称“智囊”。 提出“削藩”的建议, 引起“七国之乱”。后 被“腰斩”处死。
汉代散文
3、贾谊与朝廷作家
贾谊的《治安策》和《过秦论》
《过秦论》是贾谊的一篇最有文学色彩,政论而 兼史论的散文。名为论,但没有发表过多的议论, 不是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而是通过对于历史事 实的回顾,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 画卷。 文章使用了铺张描写和对照手法,先对秦国自孝 公以来逐渐强大的过程,特别是秦始皇时开始出 现的显赫声势作了铺张描写和大力渲染。
二、东汉时期的散文
东(汉一中)叶王以充后的,《政论局衡动》荡与,东外汉戚前宦期官的交论替说专文权, 政治更加腐败黑暗。在文人当中蓄积了很多忧虑 和(不二满),王歌符功、颂仲德长的统作等品东少汉了后,期揭的露论和说抨文击时弊 的作品多起来了。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几部有名的 政论王文符的的专《著潜,夫分论析》抨击社仲会昌现统实的。《昌言》
《的论一贵篇3、粟奏贾疏疏谊。》与文是朝章继廷的贾作中谊家心《是论阐积述贮重疏农》贵后粟写、给强文本帝 抑末的贾主谊张的。《文治章安通策过》古和今《对过比秦,论说》明“务民于 农桑,薄赋敛,广蓄积”的重要性。
《论贵晁粟错疏的》《语论言贵简粟洁疏明》快,于浑厚之中见犀利, 分析现实问题透彻深刻,说话直率,如说:“夫 寒晁之错于是衣个,法不家待,轻其暖文;带饥法之家于色食彩,。不景待帝甘时旨为;御饥使 寒大至夫身,,对不法顾令廉多耻所。更人改情,一又日建不议再削食减则诸饥侯,王终封岁地。 不不制久衣,则吴寒楚。七夫国腹以饥“不诛得晁食错,”肤、寒“不清得君衣侧,”虽为慈名 母举不兵能叛保乱其。子景,帝君听安信能了以袁有盎其谗民言哉,?腰明斩主了知晁其错然。 也《,汉故书务·艺民文于志农》桑说,晁薄错赋有敛文,3广1篇畜,积今,存以比实较仓完廪, 备整水的旱有,8篇故,民以可《得论而贵有粟也。疏》”为这代种表话。讲得非常实 在。
秦汉政论散文
李斯五叹(5)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
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 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 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 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一、贾谊
第二节 贾谊与西汉初期散文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时贾生年二十余, 为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 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 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 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 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 具其事仪法……。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 ‘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 太傅。‛
二、晁错: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晁错者,颖川人 也。学申商刑名于轵(ZHI214)张恢先所,与 洛阳宋孟及刘李同师。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 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 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 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 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 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
李斯五叹(1)
(李斯)年少时为郡小吏,见
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 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 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 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 自处耳。”
李斯五叹(2)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
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 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 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 之荀卿曰:‘物禁太盛’。夫斯乃上蔡布 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 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 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第二章汉代政论、散文
西汉前期散文有战国纵横家遗风,排比
铺陈,畅所欲言,酣畅淋漓;内容上主 要总结秦亡教训。 武帝时代,国家强盛,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文化繁荣,思想渐趋一统,此时 文章,思想上依经立义,内容上天人感 应,灾异谴告;文风也渐由前期凌厉纵 横、奇伟瑰丽变为典奥博雅,徐迂雍容。 此时期主要散文家有董仲舒、刘向、桓 宽等。
16
第三节 《论衡》和《潜夫论》
东汉时期谶纬流行,“诡为隐语,预决吉
凶”。光武帝刘秀以图谶之助做了天子,谶纬 在东汉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文人大都皈 依君权与神学。较出色的文章家都是不提倡 以至反谶纬的,代表人物是桓谭、王充。 东汉和、安之后,皇帝都年幼即位,宦官外 戚交替专权,豪族地主亦兴起,他们垄断仕 路,破坏了“经明行修”的选士标准。于是 清议遂起,终于酿成了党锢之祸。此时文人 思想渐趋通脱,有调和儒道倾向。文多愤郁 17 不平之气。
9
西汉散文中成就较高的还有 董仲舒(前179—前104), 西汉著名思想家,今文经学大 师。武帝元光三年(前134), 他在《贤良对策》中,提出了 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 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著 作,今存《春秋繁露》82篇, 《举贤良对策》3篇。 董仲舒像
(图5)
10
刘向(前77?—前6) 字子政,本名更生,楚元王 刘交四世孙。历仕宣、元、 成帝三朝,官至中垒校尉。 曾领校宫廷藏书,“每一书已, 刘向像(图6) 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撰成《别录》。其著作,有《洪范五行 传论》,及一些奏疏如《极谏用外戚封 事》、《谏营起昌陵疏》、《复上奏灾 异》 等。内容上讲天人感应。
第二章 汉代散文
文必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诗必盛唐
1
第一节 西汉散文
2两汉政论散文
二是行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铺叙张扬,语言重修饰整饬。
文中排比、对偶句比比皆是。它与陆贾、贾 谊等人的文章一样,对后世骈体文的产生起 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其他书信体散文
邹阳的《上书谏吴王》与《狱中上梁 王书》 董仲舒的《贤良对策》、《春秋繁露》 司马相如的《难蜀父老》、《谏猎 疏》、《喻巴蜀檄》 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 杨恽的《报孙会宗书》
下篇,指陈子婴不才、君臣离德、士民不附, 得出“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的结论。
开创了中国古代散文中“史论”体裁的先河。
《过秦论》(上)写作特色
1、叙议结合 2、铺垫对比鲜明 3、多用排比、对偶、比喻、夸饰,语 言极富文采,感情充沛,行文气势磅 礴。 “西汉鸿文”(《汉文学史纲要》)
二、晁错的散文
《狱中上梁王书》
此文博引史实,巧设比喻,铺陈排比, 辞藻富丽,有辞赋化的倾向。
“苏秦相燕,人恶之于燕王,燕王按剑而怒, 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 侯,文侯投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 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第二节 西汉中后期
西汉中后期:武帝即位以后。 背景:中央集权加强,儒术独尊,思 想比较僵化。 散文特色:依经立义,讲说灾异,论 证君权神授、专制合理,征引繁复, 文气迟缓,思想禁锢。 代表作品:董仲舒《春秋繁露》、 《贤良对策》;刘向《谏营起昌陵疏》 等
其子刘歆编成《七略》。
刘向的《列女传》、《新序》与
《说苑》
杂举前代群书轶闻琐事 编录而成的三本历史故 事集,是汉代记事散文 的代表作。
三本书中所列举的故事 有不少极具文学色彩, 以其强烈的故事性与戏 剧性而为人们所喜闻乐 道。
《列女传》中的“洁妇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编秦汉文学
成。全书由十二纪、八览、六论组成,共二十余万字。 (《刻舟求剑》)
3、刻石文:中国最古老的碑文,刻于崖石或石鼓之上。 四言韵文,三句一韵。
二、汉代文学发展的趋势
(一)楚歌、楚辞由楚地向全国普及,成为汉代文学 的主要精神与创作的重要形式。
书名原为《淮南鸿烈》,“鸿”是广大 之意,“烈”是光明之意。作者自认为此 书包含广大光明的道理。
《淮南子》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 系统论说散文集。
三、刘向 刘向(前77~前6),原名更生,
成帝时更为向,字子政,沛人。 是西汉后期重要的经学家、目录 学家、散文家,一生有著作多种。
《列女传》、《新序》与《说苑》 大量故事传说、寓言:如 “叶公 好龙”、 “杯弓蛇影” 。
司马迁《报任安书》说他创作《史记》的宗旨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2、立功扬名、积极进取、关注人生的价值取向。 3、从浪漫幻想到现实理性的演进 。 4、文人创作和民间创作的互动。
第二章 论说散文及辞赋
第一节
汉代论说散文
一、贾谊 1、生平 :(前200~前168),洛阳人,汉初 著名的年轻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少年 博学,被文帝召为博士。后被外放为长沙王太 傅,后又作梁怀王太傅。最终忧郁而死。年仅 33岁。
贾谊《吊屈原赋》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 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 (音踏)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2、从武帝到东汉中叶的200余年,是汉赋的兴盛时期,汉 赋的兴盛期主要是散体大赋。
2 秦汉散文
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
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乡者仆常厕下大夫 之列,陪外廷末议,不隶,在闒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
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 哉!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仆少负不羁之材,长无乡曲之誉。 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 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 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 者。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 衔盃酒,接殷勤之余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 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
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
也。猛虎处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 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
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
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 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
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
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
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 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 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 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 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 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贾
谊
过秦论
贾 谊
过 秦 论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第二章秦汉文学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青青陵上柏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2、叙事往往有比较完整的情节。
3、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如秦罗敷。
4、叙事详略得当,繁简有法。
三、诗体演变
两汉乐府诗对中国古 代诗歌样式的嬗革起 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实现了由四言诗向五 言诗的过渡。
来自民间的五言歌谣 引起了文人的兴趣, 因此,东汉有了较多 的文人五言诗。
四、古诗十九首
《吴越春秋》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引人入 胜,也有荒幻离奇,具有浓郁浪漫主义色 彩,勾勒了伍子胥、范蠡、勾践等人。
三、东汉散文
王充、王符以及后来 的仲长统,并称东汉 政论散文三大家。
东汉后期盛行的品鉴 人物风气。
第六节 两汉乐府诗及东汉文人诗
继《诗经》、《楚辞》之后,两汉乐府诗 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又一壮丽的景观, 作为新体诗,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二、《淮南子》
《淮南子》是汉初皇室贵族淮南王刘安门客编撰 而成的,共21篇,十几万字,原称《淮南鸿烈》。
17秦汉政论文
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朝实行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系列改革以适应统一的需要。
秦朝文化上统一文字给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又实行焚书坑儒等极端专制主义的措施以钳制思想文化的发展,使学术文化遭受灭顶之灾,加之秦王朝仅有十五年的短命,因此在文学上几无成就可言。
由秦相吕不韦与门客集体编著的《吕氏春秋》,成书于秦统一前,内容包含了儒、道、墨、法、农等诸家学说,保存了一些先秦的学术文化思想和历史文献。
秦相李斯的《谏逐客书》吸取了先秦诸子文章和战国策论的特点,论证严密,铺陈排比,富于文采。
秦末农民起义推翻秦暴政统治,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建立了强盛的大汉王朝,汉初采取了一些与民生息的政策,如制定律令、减轻田赋、宽政省刑等,使国力日益强盛。
文化思想上除秦挟书律和訞言诽谤之罪,尊黄老无为之说,对各家学说也采取了宽容并蓄的政策,思想文化比较活跃自由。
汉初文士承战国宏论和辞赋遗风围绕秦亡教训及如何兴国强权等问题各抒己见,以贾谊、晁错的作品为代表的政论文卓然兴起,它们借古喻今,针砭时弊,直抒胸臆。
汉初辞赋完成由骚体赋向新体赋的转化。
陆贾、贾谊的作品抒写政见和身世感慨,枚乘《七发》标志咏物为主、篇幅宏大、铺采摛文的的汉大赋的形成。
汉初为了娱乐和制礼作乐的需要,沿承秦制设置了乐府机构。
一些楚歌广为传唱。
汉武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实行统一货币、均输平准、官营盐铁等经济措施,确保国力富足;北击匈奴、打通西域,扩大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帝国进入了空前强盛的时期。
以司马相如为首的一大批辞赋家,“兴废继绝、润色鸿业”,颂扬盛世,出现了《子虚》、《上林》等排比事类、穷极声貌的成熟的散体大赋。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的问世,开创了纪传体史书,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在体例上和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第二编第二章 西汉政论散文
二、贾谊的政论文 贾谊( 200- 168) 西汉洛阳人。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 刘熙载《艺概文概》 贾生谋虑之文, 刘熙载《 艺概文概》:“ 贾生谋虑之文,非策士 所能道;经制之文,非经生所能道。汉臣后起者, 所能道; 经制之文 ,非经生所能道。 汉臣后起者, 得其一支一节,皆足以建议朝廷,擅名当世。 得其一支一节,皆足以建议朝廷,擅名当世。 然熟 若其笼罩群有而精之哉! 若其笼罩群有而精之哉!” 1、史论文 过秦论》三篇,独立成篇史论文章之先河。 《过秦论 》三篇, 独立成篇史论文章之先河。 (作 品选p257) 品选p257) 开篇“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开篇“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 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 并吞八荒之心。”
2、董仲舒 天人三策》 (1)《天人三策》: 董仲舒自小修习《春秋》 景帝时已立为《春秋》 董仲舒自小修习《 春秋》, 景帝时已立为《春秋》 博士,弟子众多,乃当世大儒。 博士,弟子众多, 乃当世大儒。汉武帝元光元年的 一次贤良策问中,董仲舒根据《公羊春秋》学说, 一次贤良策问中, 董仲舒根据《公羊春秋》学说, 在对策中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和“罢黜百家, 在对策中提出了“ 天人感应 ”学说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主张。 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独尊儒术”的主张。《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载董仲舒对策,第三策最后说: 载董仲舒对策,第三策最后说:
钱钟书认为是“小眚” 今乃读之只觉横梗板障, 钱钟书认为是“小眚”:“今乃读之只觉横梗板障, 拆散语言眷属,对偶偏枯杌陧” 堆迭成句, 拆散语言眷属,对偶偏枯杌陧”。“ 堆迭成句 ,词 肥义瘠。”“此论自是佳文 小眚不掩大好, 此论自是佳文, 肥义瘠。 ”“此论自是佳文 ,小眚不掩大好, 谈者 固毋庸代为饰非文过也。 四者一意, 固毋庸代为饰非文过也 。 ” “ 四者一意 , 任举其 似已畅足,今乃堆叠成句,词肥义瘠。 二,似已畅足,今乃堆叠成句,词肥义瘠。” 古文观止》看法不同:四句只一意, 《古文观止》看法不同:四句只一意 ,而必叠写之 盖极言秦先虎狼之心,非一辞而足也。 者,盖极言秦先虎狼之心,非一辞而足也。P233 参看吴承学师《过秦论:一个文学经典的形成》 参看吴承学师《过秦论:一个文学经典的形成 》, 文学评论》2005年第 年第3 《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古代文学4-2 秦汉散文
寓言特色: 往往先提出论点,然后引述 一至几个寓言来进行论证。 寓言生动简练,中心突出, 结尾处点明寓意,一语破的。
(二)政论散文名家李斯
李斯
(?-前208 )
李斯,秦代政治家、散文家。楚国上蔡
(今属河南)人。少为郡小吏。从荀子学帝
王之术。学成,至秦,适庄襄王卒(前 247),为吕不韦舍人。任为郎,说秦王 政东并六国,拜为客卿。十年(前237), 吕不韦免,秦人议逐客。斯上书谏,历 数先朝客臣百里奚、商鞅、张仪、范雎 等有大功于秦,今欲逐客以资敌国,则 秦国危。从之,迁廷尉。
在长沙四年余,文帝思谊,征之。问以鬼神之 事,至夜半,文帝前席,后曰:“吾久不见贾 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乃拜谊为梁怀 王刘揖太傅。帝数问以得失。时匈奴强,数侵 边郡,而诸侯王多割据自强,多谋叛乱。贾谊 上疏论政事,以为天下事势,可为痛哭者一, 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其所谓可痛 哭者,即诸侯王强大,有尾大不掉之势。其所 谓可流涕者则匈奴之侵扰,以汉之大而不能制 之。其所谓可长太息者,则民俗之奢侈,德教 之不修及朝廷常制之未定。其后谊又上疏,欲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使朝廷易制之。文帝从其 计。及文帝之封淮南厉王四子为列侯,谊又上 疏谏。文帝十一年(前169),梁怀王揖坠马 死,谊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后岁余,亦卒, 年三十三。
文章先叙述秦自穆公以来皆
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 无客的辅助则未必强大的道 理;然后列举各种女乐珠玉 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 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该重 物而轻人。
《谏逐客书》的艺术特点:
1.理气充足,辞采华美,挟战国 纵横说辞之风,兼具汉代辞赋之 丽;
2.文辞修饰整齐,音节和谐, 趋于骈偶化,被后人称为 “骈体初祖” ; 3.抗言陈词,有一种不可抑制 的气势,成为后世奏疏的楷 模。
【先秦文学】两汉政论散文
本节内容结束
贾生 唐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北宋
王安石 一时谋议略施行, 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 古来何啻万公卿。
二、《淮南子》
⒈刘安与《淮南子》的成书 ⒉《淮南子》思想 道家思想为主而杂以孔、墨、申、韩之说,是汉初黄老思想的继续。 ⒊特色 铺陈夸饰的辞赋写法;鲜明的浪漫色彩
三、西汉其余散文家
⒈陆贾与《新语》 ⒉晁错与《论贵粟疏》
深刻沉稳而灵动不足 ⒊董仲舒与《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⒋司马相如《难蜀父老》 ⒌桓宽《盐铁论》
四、东汉散文
⒈王充与《论衡》 ⑴疾虚妄的写作宗旨 ⑵文风雄辩,用词朴实 ⑶思想上的驳杂与矛盾
⒉东汉其余代表散文 ⑴王符与《潜夫论》 ⑵仲长统《昌言》 ⑶马弟伯《封禅仪记》:最早的游记
一、贾谊的论文
⒈贾谊简介 ⑴少年有为,破格提拔 ⑵权贵毁谤,被贬长沙 ⑶居安思危,切中时弊 ⑷忧郁而死,其功不灭
⒉政论文特点 代表作:《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 ⑴创作心理:强烈的参政意识与忧患意识 ⑵论政眼光:政治家的气魄与历史家的睿智
⑶艺术特色:见解深刻,说理透辟,情感灌注,时见人格风采和 诗性气质
秦汉之初的政论散文
秦汉之初的政论散文先来简单概括一下秦汉时代文学的几个阶段。
秦朝时间本来就短,又有焚书坑儒的文化灾难,因此文风不兴。
唯一可说的就是李斯的散文,继承先秦诸子散文,后继西汉政论文,有承上启下之功,写作水平也很高。
汉代可说的就很多了,汉初还带有百家争论的余波影响,不少作家致力于写政论散文,其中突出的有贾谊和晁错,名篇有《过秦论》。
到了武帝时期,记史散文出现了巨著《史记》,其纪传体的写法既开创了一类史书体例,又开创了纪传散文的历史。
后面还有班固的汉书,也是重要的历史散文。
诗歌方面汉初有一些尚未脱离楚辞影响的骚体赋,不过成就和影响都不大。
到了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武帝在文学上倡导辞赋,在身边提拔专门的词臣,从而将汉赋推至兴盛,司马相如等人就是此类。
不过一般认为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是汉乐府,武帝时期扩大了官方收集民间音乐的机构,经过整理以后流传至今,称为汉乐府、乐府诗。
乐府诗影响了东汉一些文人创作者的活动,有一些五言诗存诗,汇编为所谓的《古诗十九首》,不过作者名都没有保留下来。
|李斯与其《谏逐客书》当时韩国派郑国以兴修水利的方式虚耗秦国国力,事败以后,秦王听信贵族大臣的建议,下逐客令,驱逐一切在秦国的外国客卿。
李斯当时在秦国当门客,也位列被逐名单当中,于是上书劝谏秦王。
秦王阅读之后急撤逐客令,将已经上路的李斯追回,授予重任。
这篇《谏逐客书》为谏秦王逐客令而写,针对秦宗室大臣的错误论调进行驳斥,是一篇驳论性质的政论散文。
文章风格上承先秦散文,论述上有荀子散文周密严谨的风格,铺叙舒张上又有纵横家的气势,对于汉初晁错贾谊等人的政论散文影响颇大。
文章首先表明主题,然后列举秦先世四代君王的发展史,为客卿摆功。
然后从秦王本人的兴趣出发,秦王既然喜欢从六国收集珍宝,却在人才问题上倒行逆施,这怎能完成“跨海内,制诸侯”的丰功伟业呢。
最后以逐客令的危害警视秦王,认为这是资敌之举,无异于给敌国提供粮食和武器。
文章在立论上的有点主要在于抓准立场,李斯没有从个人的角度来埋怨,句句从秦王的好恶理想出发,句句立足于从秦国的国运来说服秦王,列举秦国先王之史来讲客卿之功,这种无私是政论所需要的。
秦汉论说散文
秦汉论说散文
秦汉时期,散文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开始兴起并迅速发展。
在这个时期,散文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政治宣传和文化教育,强调思想性和实用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社会价值。
在散文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风格的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包括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过秦论》等。
《史记》是中国历史文献中的巨著,是秦汉时期的代表性散文作品之一。
作者司马迁在文中以史为鉴,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思想意义。
《汉书》是班固编撰的一部全面记录汉朝历史的作品,其形式多样,包括传记、表、志、纪传等,是中国史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在文中以事实为本,通过详实的叙述和分析,反映了当时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状况,对后世的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子虚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以“虚实相生”为主题的辞赋。
作者通过对一个虚幻的故事进行描写和表达,展现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有高度的艺术性和口才表现力。
《过秦论》是贾谊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是一篇对秦朝的政治和统治进行批判的散文。
作者在文中用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语言,详细剖析秦朝的弊端和缺点,提出了一些具有启示性的建议和
思考,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
总体来说,秦汉论说散文以思想性和实用性为重点,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后世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秦汉散文
《报任安书》原载于《昭明文选》,是一篇 报任安书》原载于《昭明文选》 散文。 重要的散文, 书信体散文 重要的散文,乃书信体散文。 在中国文学史上,纯粹的抒情散文可以说由 在中国文学史上,纯粹的抒情散文可以说由 抒情散文 私人书信文体开始形成的。 私人书信文体开始形成的。 该文是一篇“舒愤懑”之情的杰作。 该文是一篇“舒愤懑”之情的杰作。堪称一 篇无韵的《离骚》 乃绝代之大文章。 篇无韵的《离骚》,乃绝代之大文章。 或称:识得此书,便识得一部《史记》 或称:识得此书,便识得一部《史记》。
秦 汉 散 文
第一节
秦代李斯的散文 汉代散文
第二节
秦汉散文文体多样——政论文、史传文、 政论文、史传文、 秦汉散文文体多样 政论文 诸子散文等 政论文、史传文影响最大 影响最大。 诸子散文等,政论文、史传文影响最大。 特点: 质胜于文” 特点:“质胜于文”。
汉代散文在历史上地位很高,韩愈就说: 汉代散文在历史上地位很高,韩愈就说: 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 答李翊书》 “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答李翊书》)
一、贾谊政论散文——《过秦论》 贾谊政论散文 《过秦论》 贾谊(公元前200—168年),洛阳人,西汉初 洛阳人, 贾谊(公元前 年 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 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 。 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 后为 梁怀王太傅, 怀王坠马死, 贾谊自伤而死, 梁怀王太傅 , 怀王坠马死 , 贾谊自伤而死 , 年仅 33岁。 岁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 哀。”
——毛泽东《七律》 毛泽东《七律》 毛泽东
所著文章58篇 后人辑为《新书》 过秦论》 所著文章 篇,后人辑为《新书》。《过秦论》、 论积贮疏》 陈政事疏》 《 论积贮疏 》 、 《 陈政事疏 》 均为贾谊散文的代表 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至六朝文学
叶文举
第二章 秦汉政论散文
第一节 汉代散文概述
一、汉代散文繁荣的原因
一)统治者重视总结历史教训,解决现实社会政 治问题,以巩固其统治; 二)社会政治空气的改变,鼓励了士人的论政风 气; 三)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学之士在政治生活中地位 的提高,使他们有精力去从事创作 ; 四)博采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之长 ,在传承中创新。
第二章 秦汉政论散文
二、汉代散文的分类
一)叙事散文
史传散文:《史记》、《汉书》、《吴越春秋》、 《越绝书》 书录:《战国策书录》、《管子书录》、《孙卿书 录》(刘向)
碑文: 《郭有道碑》、《陈太丘碑》(蔡邕) 游记:《封禅仪记》(马第伯)
第二章 秦汉政论散文
二、汉代散文的分类
二)抒情散文
纯粹的抒情散文,是从私人书信这一体中开始形 成的,《报任安书》可以说直接启发了这一传统。 杨恽《报孙会宗书》也非常出色。 三)政论散文
第二章 秦汉政论散文
二、西汉中叶至东汉初年政论散文
直抒已见、无所顾忌的议政风气逐渐衰微,散文 由“雄奇”变为“醇厚”、“浑朴”,由文情并茂 变为重质轻文。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桓宽的《盐铁论》 ;王 充《论衡》
第二章 秦汉政论散文
三、东汉中叶以后的政论散文
汉中叶以后,政治黑暗,各种矛盾空前激化。 统治阶级内部,宦官、外戚交换专权,残杀不绝。 汉末名士、太学生和上层正直的官员联合起来,对 朝政持批判态度。形成清议势力。因此,当时的政 论散文对社会有不少的深刻揭露和尖锐的批判。 王符的《潜夫论》;仲长统《昌言》 ;崔寔 《政论》 这一时期,散文的发展,又由醇厚转向激切。 文体受辞赋影响,讲究对偶、排比,文辞由简朴变 为典丽,显示出向魏晋骈文演变的趋势。
参考书目
萧 统 《文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版 汪耀明 《贾谊和西汉文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章 秦汉政论散文
第二节 汉代政论散文的发展阶段 一、汉初政论散文
陆贾《新语》;贾谊《过秦论》、《论积贮疏》、 《治安策》(《新书》);晁错《言兵事疏》、 《论贵粟疏》 “皆为西汉鸿文 ,沾溉后世,其泽甚远。” (鲁 迅《汉文学史纲要》) 从风格上看,汉初政论散文带有战国纵横家的遗 风,内容“疏直急切,尽所欲言”。文章排比铺陈, 感情强烈,文采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