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例心跳骤停与心肺脑复苏的临床分析
心脏骤停心肺复苏60例临床分析
不 同复苏开始时间复苏结果 比较 : 复 苏开始 时 间 5分 钟 内患 者 复 苏 成 功 率
颤至关重要 , 直接决定着能否实现复苏成 功 。同时 , 否 及 时接 受 治 疗也 至关 重 能 要, 室颤 如果 没有及 时接受 相关 治疗 , 可 在短短几分钟 内就转变为心室停搏 。
资 料 与 方 法
经抗感染 、 改善心肺功 能等 治疗后经久不
退, 临床 称为难治性或顽 固性水 肿。应用 酚 巴合剂 和大剂 量速 尿 , 配合 活血 、 凝 抗 及改善心肌代谢 药物 进行治疗 , 收到 良好
的效果 , 报告如下 。 现
因此他们两者 联合应 用能够 加强 心
肌收缩力 , 张外周血 管及 支气管 , 扩 降低
5/日 , 时密 切 监 测 血 压 、  ̄ 同 电解 质 。
d i1 . 9 9 j i n 10 —6 4 . 0 2 o: 0 3 6 /. s . 0 7 s 1 x 2 1
05.1 33
川 芎嗪可使肺血管扩张 , I 降低肺动脉 压, 减轻 右心负荷 , 显著提高心排 血量 , 这 是改善肺心 病心功 能的关 键。同时 它还 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 抑制血小板的
誊 院前 囊
嚣2 麓 誊 71 蘩69 .) 薰 I) ( 9 8 2 l
到院 2 。病因分类 由多到少依 次为心 4例
血管疾病 2 、 6例 呼吸衰竭 9例 、 外科创伤
8 、 例 脑血管 意外 6例 、 中毒 4例 、 电击伤
3 、 例 哮喘 2例 、 溺水 2例 。临床症状 : 临
讨
论
苏的 成 功 率 。 方 法 : 回顾 性 分 析 抢 救 心 脏 骤停 患 者 6 0例 的 临 床 治 疗 情 况 。 结 果 : 6 0例 患 者 复 苏 成 功 率 1 . % , 亡 率 83 死
心脏复苏的病例分析与讨论
心脏复苏的病例分析与讨论心脏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治措施,用于恢复心脏停搏的患者的呼吸和血液循环。
本文将通过一个病例分析与讨论,探讨心脏复苏的关键流程、技术和研究进展。
1. 病例描述患者为一位50岁的男性,突发心脏骤停,目击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急救人员在5分钟内到达现场,发现患者无意识,没有自主呼吸和脉搏。
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并呼叫增援及紧急医疗救援车辆。
心电图显示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即时除颤(defibrillation)并给予经食管气管插管进行人工通气。
持续抢救20分钟后,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并转至重症监护室。
2. 心脏复苏的关键流程心脏复苏的关键流程包括早期发现、早期CPR、早期电击与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早期发现是指目击者对心脏骤停的迅速识别和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早期CPR则指在心脏骤停发生后立即开始的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以保证血液循环和氧供。
早期电击是在心电图监测下对室颤或无脉搏电活动的患者进行除颤。
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包括经气道插管并给予药物、持续心电监护等进一步的抢救措施。
3. 心脏复苏技术心脏复苏技术主要包括胸外按压、人工通气和除颤。
胸外按压是心脏复苏的基础,通过给予合适的胸外按压频率和深度来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
人工通气则通过口对口、口对鼻或人工气道插管等方法提供氧气,以保证患者的氧合和通气。
除颤是在心电图监测下对室颤或无脉搏电活动的患者进行电击,以期恢复正常的心律和心脏功能。
4. 心脏复苏的研究进展随着科技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心脏复苏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
例如,针对心脏骤停患者的自动化体外胸外按压设备(A-CPR)的研发和应用,使得胸外按压的稳定性和质量得到提高。
此外,通过快速容许电除颤(RDC)的创新,心脏骤停患者在除颤之前能够更快地恢复胸外按压,从而提高了除颤的成功率。
5. 讨论与结论心脏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一)开放气道--A(airway) 1.口咽气道(oropharyngeal airway,OPA) 2.鼻咽气道(nasopharyngeal airway,NPA) 3.气管插管(endotracheal intubation) 4.其他可选择的声门上部高级气道:
食道-气管导管 喉罩气道 喉导管
(二)不实施心肺复苏的情况 施救者施救时可能造成自身严重损伤或处于致命的
危险境地(如感染传染性疾病)。 明显不可逆性死亡的临床特征(如尸体僵直、尸斑
、斩首、身体横断、尸体腐烂)。 患者生前有拒绝复苏遗愿(Do Not Attempt
Resuscitation Order,DNAR),此项应根据具 体情况谨慎决定。
二、心搏骤停常见病因
导致心搏骤停的主要病因: 1.心源性病因 因心脏本身的病变所致 2.非心源性病因 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影响到心脏所致
三、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
意识突然丧失,可伴有全身短暂性抽搐和 大小便失禁,随即全身松软。
大动脉搏动消失,触摸不到颈动脉搏动 。 呼吸停止或先呈叹息样呼吸,继而停止。 面色苍白或青紫。 双侧瞳孔散大。
一、基础生命支持
基础生命支持的关键要点:
胸外心脏按压
C
胸外
A
气道
B
呼吸
开放气道
按压
人工通气
一、基础生命支持
(一)BLS的基本步骤 1.在安全情况下快速识别和判断心搏骤停 2.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3.胸外按压 4.开放气道(airway,A) 5.人工通气(breathing,B) 6.早期除颤(defibrillation,D)
院外心搏骤停生存链
摘自《2015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
心脏骤停与心脑肺复苏
有效的压力管理
学会放松和应对压力的方法,如冥想、呼吸练习。
戒烟
抽烟会增加心脏骤停的风险,尽量避免吸烟。
轻轻摇晃患者,大声呼喊,寻求反应。
3
检查呼吸
观察胸部起伏,听听有无呼吸声。
4
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按照正确的频率和深度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CPR技巧和实践
1 正确握持手法
交叉手指,用力使胸骨按 下。
2 正确频率和深度
按压频率应为100-120次/ 分钟,按压深度应为5-6 厘米。
3 注意呼吸
进行人工呼吸时,确保每 次呼吸时气道通畅。
恢复
• 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咨 询服务
• 鼓励适当的体力活动和 康复训练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期进行复查和检验
教育
• 提供心脏健康知识和预 防措施
• 教授心肺复苏技能 • 推广使用AED设备
预防心脏骤停的方法和建议
保持健康的饮食
多食新鲜水果蔬菜,限制高脂肪和高盐食物。
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
有规律地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AED是一种用于检测心脏骤停并提供除颤电击的设备。 密切遵循使用说明,确保正确使用AED设备。
急救和紧急医疗团队的作用
急救人员能够在发生心脏骤停时提供及时的心脑肺复苏。 紧急医疗团队可以进行更复杂的处置,提供进一步的护理和治疗。
复苏后的护理和康复
监护
•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 保持气道通畅 • 提供适当的氧气治疗
心脏骤停与心脑肺复苏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的突然停止跳动,是一种紧急情况。心脑肺复苏技术可以 挽救生命。
心脏骤停的定义和原因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在某些情况下突然停止跳动,导致供氧不足。 常见原因包括心律失常、心脏病、心肌梗塞等。
探究心肺脑复苏护理与心肺复苏护理在心脏骤停急救中的效果
探究心肺脑复苏护理与心肺复苏护理在心脏骤停急救中的效果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探究心肺脑复苏护理与心肺复苏护理在心脏骤停急救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66例心脏骤停患者,以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使用心肺复苏护理,观察组采用心肺脑复苏护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脏骤停持续时间、自主心跳恢复时间、脑缺血缺氧时间以及心肺复苏后呼吸机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心肺复苏比较,心肺脑复苏护理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可明显缩短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心肺脑复苏护理;心肺复苏护理;心脏骤停急救心脏骤停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泵血功能的突然停止[1]。
本文针对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心脏骤停患者,对其实施心肺复苏和心肺脑复苏,并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并归纳探究心肺脑复苏护理与心肺复苏护理在心脏骤停急救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者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排除合并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恶性肿瘤者、哺乳期妇女及孕妇。
将66例心脏骤停患者以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观察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48~87岁,平均(56.68±1.53)岁;对照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47~88岁,平均(56.72±1.56)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心肺复苏护理。
包括①早期急救护理:实施人工通气,行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持续监测患者脉氧、心电、血压,快速开放静脉通道;②感染护理:加强患者各类导管、静脉通道的护理,做好各类导管的无菌处理,避免患者因抵抗力下降出现导管感染的情况;③药物护理:心肺复苏成功后给予汉族肾上腺皮质激素、镇静、钙离子拮抗剂、脱水剂等药物予以支持。
心肺复苏反馈技术对心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质量的影响
心肺复苏反馈技术对心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质量的影响梁春芳,郭 静,徐宁宁,刘 婷摘要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反馈技术对心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质量的影响㊂方法:选取2018年1月 2022年1月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92例心脏骤停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6例㊂对照组接受常规心肺复苏,观察组实施心肺复苏反馈技术㊂观察两组心肺复苏按压深度㊁频率㊁正确率㊁滞留率及自主循环恢复(ROSC )率㊁成功率㊁复苏成功用时㊁24h 存活率㊂同时观察两组复苏后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心率㊁平均动脉压(MAP )㊁动脉血氧分压(PaO 2)㊁呼吸频率㊁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㊁动脉血液酸碱度(pH )]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施救人员疲劳程度㊂结果:观察组按压深度㊁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滞留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按压频率㊁ROSC 率㊁心肺复苏成功率㊁24h 存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复苏成功用时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心率㊁MAP ㊁PaO 2㊁呼吸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aCO 2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实施心肺复苏5min 时疲劳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㊂结论:反馈技术的应用可纠正心肺复苏过程中按压过浅问题,确保动作规范,提高按压正确率,减轻施救人员疲劳程度,降低滞留率,对改善复苏质量㊁恢复病人生命体征具有重要意义㊂关键词 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反馈技术;心肺复苏;质量改进d o i :10.12102/j.i s s n .1672-1349.2024.02.026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 )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心脏性猝死病人每年多达55万例,每日至少有1500人出现心脏骤停,居于全球之首,成功救治率不足1%[1-2]㊂近年来,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是抢救心脏骤停病人,挽救其生命的有效措施,是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急救技术,尤其在急诊科显得尤为重要[3-4]㊂当前,我国心肺复苏成功率和出院生存率均处于较低水平㊂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尚未建立关于心肺复苏的科学急救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脏骤停病人抢救质量[5-6]㊂近年来,为提升心肺复苏质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应运而生,此装置能为实施者提供视听信息,反馈并纠正心肺复苏质量,已广泛应用于心肺复苏教学[7]㊂目前,虽有研究数据表明,在培训和临床实践中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利于提高胸外按压质量[8],但仍有学者认为其作用并不确定㊂近年来,受环境因素和样本量的限制,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在临床实践中的研究相对较少㊂为此,本研究将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应用于心肺复苏中,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进行实时心肺复苏质量监测,旨在为心肺复苏反馈装置能否提高心肺复苏质量提供临床理论依据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1月 2022年1月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92例心脏骤停病人㊂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6例㊂纳入标准:于我院就诊的心脏骤停病人,意识丧失,颈动脉㊁心音㊁股动脉搏动消失,有叹息样呼吸,且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或减弱;病人亲属或监护人知情了解本研究,同意参与本研究并允许展开心肺复苏术㊂排除标准:无复苏指征者;胸部严重创伤或有胸外按压禁忌者;近期行腹部手术者或妊娠4个月以上者㊂两组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详见表1㊂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㊂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组别例数性别(例)男女年龄(岁)基础疾病[例(%)]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外伤不明诱因费用支付方式[例(%)]医保自费观察组96484845.85ʃ11.3246(47.92)25(26.04)16(16.67)9(9.38)80(83.33)16(16.67)对照组96534342.96ʃ13.1053(55.21)21(21.88)14(14.58)8(8.33)83(86.46)13(13.54)注:两组各项比较,P 均>0.05㊂基金项目 2020年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自筹经费项目(No.2020013122)作者单位 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河北廊坊065700)通讯作者 郭静,E -mail :*****************引用信息 梁春芳,郭静,徐宁宁,等.心肺复苏反馈技术对心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质量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2(2):346-349.1.2研究方法病人均给予基础抢救:经口气管插管,外接呼吸气囊或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仪(飞利浦,荷兰)动态监护血压㊁心率等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生理盐水500mL快速补液;床旁除颤仪备用,当发生心室颤动或恶性心律失常时及时进行除颤处理,遵医嘱常规应用肾上腺素㊁阿托品㊁多巴胺等药物㊂对照组:实施常规心肺复苏,根据急救指南中胸外按压要求,安装LUCAS2型胸外自动心肺复苏仪(美国菲康公司),实施标准胸外按压,确保按压频率在100~120次/min,且按压后胸廓回弹充分,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㊂观察组:应用心肺复苏反馈技术,徒手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连接带有Real-CPR-Help反馈技术的LinkCPR系统(上海SunLive公司),屏幕上实时显示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和深度数据,按压频率小于100次/min,或按压深度小于5cm时,设备会自动语音提醒按压者及时调整按压频率和深度,实时优化胸外心脏按压质量㊂全程数据自动记录在设备自带芯片内,抢救结束后由心肺复苏质控护士将数据导入电脑,对心肺复苏反馈信息进行分析㊂1.3观测指标观察两组按压深度㊁频率㊁正确率㊁滞留率及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㊁心肺复苏成功率㊁复苏成功用时㊁24h存活率㊂同时观察两组复苏后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包括心率㊁平均动脉压(MAP)㊁动脉血氧分压(PaO2)㊁呼吸频率㊁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㊁动脉血液酸碱度(pH)等㊂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气胸㊁胃食管反流㊁血气胸㊁心包液㊁脏器损伤等㊂根据复苏程度评分表对施救人员疲劳程度进行评估,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则疲劳程度越重㊂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3.0软件包处理数据㊂定性资料以例数㊁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采取Bartlett方差齐性检验与Kolmogorov-Smirnov正态性检验,均确认方差齐且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心肺复苏主要反馈数据比较观察组按压深度㊁按压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滞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按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2㊂表2两组心肺复苏主要反馈数据比较(xʃs)组别例数按压深度(mm)按压频率(次/min)按压正确率(%)滞留率(%)观察组9656.20ʃ1.83109.68ʃ4.1065.10ʃ5.3230.35ʃ2.89对照组9652.86ʃ1.41110.12ʃ5.3656.12ʃ4.1038.74ʃ3.11 t值14.166-0.86513.100-19.363 P<0.0010.312<0.001<0.0012.2治疗转归两组ROSC率㊁心肺复苏成功率㊁24h存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成功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㊂详见表3㊂表3两组治疗转归结果比较组别例数ROSC[例(%)]心肺复苏成功[例(%)]复苏成功用时(min)24h存活[例(%)]观察组9630(31.25)18(18.75)23.10ʃ1.6214(14.58)对照组9625(26.04)11(11.46)26.28ʃ1.249(9.38)统计值χ2=0.637χ2=1.990t=-15.273χ2=1.235P0.4250.158<0.0010.2672.3复苏后血气及血流动力学分析两组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㊁MAP㊁PaO2㊁呼吸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4㊂表4 两组复苏后血气及血流动力学比较(x ʃs )组别例数心率(次/min )MAP(mmHg )PaO 2(mmHg )呼吸频率(次/min )PaCO 2(mmHg )pH 值观察组1865.84ʃ6.9667.12ʃ8.3577.69ʃ7.1011.35ʃ2.2844.10ʃ4.877.15ʃ0.39对照组1156.74ʃ5.4959.10ʃ7.2962.33ʃ8.248.10ʃ1.6953.68ʃ5.697.06ʃ0.42t 值 3.684 2.682 5.321 4.081-4.824-1.539 P<0.001 0.014<0.001<0.001<0.0010.1262.4 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详见表5㊂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单位:例(%)组别例数气胸胃食管反流血气胸心包积液脏器损伤观察组1812(66.67)11(61.11)6(33.33)7(38.89)8(44.44)对照组117(63.64)9(81.82)4(36.36)6(54.55)7(63.64)注:两组各项比较,P 均>0.05㊂2.5 疲劳程度评分观察组心肺复苏5min 时疲劳程度评分为(43.52ʃ3.25)分,低于对照组的(53.47ʃ4.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8.634,P <0.001)㊂3 讨 论目前,徒手心肺复苏仍是心脏骤停病人有效的急救方式,但研究报道,发达国家心脏骤停病人经心肺复苏存活率仅为8%,而国内存活率更低[9]㊂另有研究认为,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复苏质量密切相关,而操作规范性直接决定了心肺复苏质量[10]㊂有关指南指出,为保障心肺复苏质量,可辅助应用节拍器或心肺复苏反馈装置进行规范操作,进一步提升心肺复苏质量㊂ 近年来,关于心肺复苏实时反馈系统提升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的研究报道较多[11],但对于在临床实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相对匮乏,但Miller 等[12]研究显示,使用心肺复苏实时反馈系统能纠正30%以上的按压深度过浅操作,从而使心脏骤停病人生存率从10%增至30%㊂鉴于此,本研究将心肺复苏反馈技术应用于急诊心脏骤停抢救工作,反馈技术采用心肺复苏实时反馈系统-LinkCPR ,其是由上海SunLive 公司推出的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实时反馈系统,具有强大的信息提示功能和轻便的腕表设计,已逐渐应用于医疗单位心肺复苏培训领域[13]㊂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按压深度㊁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滞留率低于对照组,复苏成功用时短于对照组(P <0.05),原因在于,与常规心肺复苏相比,基于反馈技术的心肺复苏过程中采用LinkCPR 反馈装置辅助施救人员进行复苏操作,通过腕表感应对操作行为动作进行实时监控和语音提示纠正,使整个复苏过程变得更加可控,尤其是对一些特殊环境,如急救车㊁医院气垫床等,或心肺复苏技术非熟练人员,根据提示随时纠正每个动作,可显著提升动作规范程度,减少错误动作,并可降低施救人员因疲劳而造成按压效果下降风险,进而提高心肺复苏质量,缩短复苏操作时间[14-15]㊂但两组按压频率㊁ROSC 率㊁心肺复苏成功率㊁24h 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过少难以反映基于反馈技术的心肺复苏对心脏骤停病人的抢救效果有关㊂监测复苏后病人生命体征,进行血气分析,可有效评估心肺复苏质量和效果[16]㊂本研究发现,复苏后观察组心率㊁MAP ㊁PaO 2㊁呼吸频率均高于对照组,而PaCO 2低于对照组(P <0.05),进一步证实对于无胸外按压禁忌的心脏骤停病人而言,协同应用心肺复苏实时反馈系统可协助施救人员规范复苏动作,避免动作过深或过浅㊁过快或过慢,减少错误动作,这对提升心肺复苏质量,维持病人循环和氧供,恢复病人生命体征㊁改善血气㊁降低脏器损伤至关重要[17]㊂另外,胸外按压主要是通过加大胸腔内压力促使心脏泵血,使氧气和血液输送至机体重要器官,尽管指南建议 用力按压 ,但若按压过深,极易增加相关并发症风险[18]㊂本研究中两组气胸㊁胃食管反流㊁血气胸㊁心包积液㊁脏器损伤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采用心肺复苏实时反馈系统辅助心肺复苏操作能纠正不良动作,可有效避免或减轻过深按压造成的脏器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但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过少有关,今后需加大样本量进行研究,进一步探究反馈技术对心肺复苏安全性的影响㊂施救人员疲劳程度是造成胸外心脏按压质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的最主要原因[19-20],而在实时反馈技术辅助下进行心肺复苏,施救人员可根据系统提示保持规范动作,当其体力下降时及时更换人员继续实施规范性抢救,在有效降低施救人员疲劳程度的同时提升复苏质量㊂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心肺复苏5min时施救人员疲劳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进一步证实反馈技术能缓解施救人员疲劳程度,促进心肺复苏质量的提升㊂综上所述,反馈技术的应用可纠正心肺复苏过程中按压过浅问题,确保动作规范性,提高按压正确率,减轻施救人员疲劳程度,降低滞留率,这对改善复苏质量㊁恢复病人生命体征具有重要意义㊂但本研究样本量小,难以全面㊁准确地反映反馈技术对心肺复苏质量的改进作用,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大样本量,更全面㊁系统地探索反馈技术的应用效果㊂参考文献:[1]KALRA R,KOSMOPOULOS M,GOSLAR T,et al.Extracorporeal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for cardiac arrest[J].Curr OpinCrit Care,2020,26(3):228-235.[2]WELBOURN C,EFSTATHIOU N.How does the length of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ffect brain damage in patientssurviving cardiac arrest?A systematic review[J].ScandinavianJournal of Trauma,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Medicine,2018,26(1):77.[3]MORGAN R W,KIRSCHEN M P,KILBAUGH T J,et al.Pediatric 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nd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 review[J].JAMA Pediatrics,2021,175(3):293-302.[4]RIV A G,HOLLENBERG J.Different forms of bystander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in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J].Journal ofInternal Medicine,2021,290(1):57-72.[5]龚青云,赵鹏程,王迪,等.机械心肺复苏对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3):342-350. [6]李宗浩,葛鑫.心脏骤停与AED第三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和心肺复苏术[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15(8):885-891.[7]PICARD C,YANG B G,NORRIS C,et al.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feedback:a comparison of device-measured andself-assessed chest compression quality[J].Journal of EmergencyNursing,2021,47(2):333-341.[8]WANG S A,SU C P,FAN H Y,et al.Effects of real-time feedback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quality on outcomes in adult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est: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Resuscitation,2020,155:82-90.[9]LIN C Y,HSIA S H,LEE E P,et al.Effect of audiovisual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feedback device on improvingchest compression quality[J].Scientific Reports,2020,10(1):398.[10]李瑛,贺文芳,李宗浩.任重而道远 心肺复苏的历史沿革与展望[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15(5):501-505;522.[11]姬忠良,杨乐,苏国强,等.智能反馈装置对心肺复苏培训近期和远期效果的影响[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1,16(1):13-15.[12]MILLER A C,SCISSUM K,MCCONNELL L,et al.Real-time audio-visualfeedback with handheld non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devices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for in-hospitalcardiac arrest:a meta-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iticalIllness and Injury Science,2020,10(3):109-122.[13]KOSTER R W,BEENEN L F,VAN DER BOOM E B,et al.Safety ofmechanical chest compression devices AutoPulse and LUCAS incardiac arrest: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for non-inferiority[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7,38(40):3006-3013.[14]曹爽,杨旻.关于使用CPR实时反馈系统提高CPR质量的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9,39(1):16-19.[15]朱永城,茅海峰,李艳玲,等.SimPad反馈系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肺复苏考核的作用研究[J].重庆医学,2020,49(11):1878-1880;1892.[16]陈太云,刘荆,陈雪梅.自动心肺复苏仪联合急诊护理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科学仪器,2021,38(5):96-100. [17]LAKOMEK F,LUKAS R P,BRINKROLF P,et al.Real-time feedbackimproves chest compression quality in out-of-hospital cardiacarrest: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PLoS One,2020,15(2):e0229431.[18]SARMA S,BUCUTI H,CHITNIS A,et al.Real-time mobile device-assisted chest compression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7,120(2):196-200. [19]王静,金晓晴,刘瑞宁,等.强化训练联合实时反馈装置的CPR培训对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2):199-202.[20]廖瑾莉,徐嘉,詹红,等.心肺复苏质量反馈装置除颤监护仪在精准心肺复苏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8,38(1):82-85.(收稿日期:2022-07-14)(本文编辑王丽)。
心脏骤停急救中配合心肺脑复苏的护理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新文,董英霞,张丽娜等.心脏骤停急救中配合心肺脑复苏的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6):42.
[2]周雅静.心肺脑复苏护理与心肺复苏护理在心搏骤停急救中应用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13):120-121.
[3]贺丽,张亚丽,曹书奎等.心肺脑复苏患者采用组合式降温技术行脑保护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01):30-32.
[4]韦余艳.心肺脑复苏护理与心肺复苏护理在心搏骤停急救中的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5):162-163.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用百分率和(x-±s)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疗效
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见表1。
3.讨论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患者发病突然且病情进展较快,在短时间内可导致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并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2]。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且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心脏骤停的发病率。根据心脏骤停患者的实际情况,其发病后的抢救时间有限,并且抢救的速度直接决定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患者发病后必须要及时给予其有效的抢救措施,提升其预后效果[3]。
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成功92例回顾性分析
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成功92例回顾性分析发表时间:2009-06-11T11:35:02.1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2月第4期供稿作者:普丽芬[导读] 目的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心肺复苏成功病例92例,总结心肺复苏成功的经验,探讨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途径。
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成功92例回顾性分析普丽芬 (云南省急救中心云南昆明 650106) 【中图分类号】R541.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4-0106-02 【摘要】目的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心肺复苏成功病例92例,总结心肺复苏成功的经验,探讨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途径。
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复苏成功患者的年龄、病因构成比和抢救措施。
结果心跳骤停后复苏开始越早复苏成功率越高,在复苏功成的病例中,主要是意外创伤事件和心血管疾病。
结论尽早CPR、电除颤和气管插管,合理使用肾上腺素,向社会公众普及CPR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心肺得功成功率。
心跳呼吸骤停是最严重的急危重症,是院前急救常碰到并需要迅速处理的问题,处理及时,措施得当,可达到起死回生的作用。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中心复苏成功92例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中心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病历资料共92例,其中男54例,女38例,患者年龄18~87岁,心跳呼吸停止时间1~30分钟,心跳呼吸骤停原因有意外创伤事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疾病、窒息、中毒,其它各种不同原因所至和不明原因性猝死。
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心肺复苏成功病例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心跳呼吸停止原因合计构成比(%)(岁)男女意外创心血管脑血管中毒呼吸窒息其它不明原伤事故疾病疾病疾病因猝死 15-24 11 4 9 1 1 1 3 15 16.3 25-34 6 3 5 1 3 9 9.78 35-44 42 2 2 1 1 6 6.52 45-54 11 6 2 2 2 1 5 5 17 18.48 55-64 5 53 1 2 1 1 2 10 10.87 65-74 8 9 8 3 1 1 4 17 18.48 75-84 856 1 1 1 2 2 13 14.13 85- 2 3 1 2 1 1 5 5.44合计 54 38 18 18 9 47 5 13 18 92 100全部病例均施行了胸外心脏按压,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84例,占91.3%,气囊面罩给氧8例,占8.7%,电除颤20 例,占21.74%,目击者CPR2例,占2.17%,所有病例均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次,3~5分钟重复使用,阿托品、洛贝宁、可拉明、盐酸纳络酮等兴奋剂酌情使用。
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对冠心病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脑复苏抢救时间及
[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A201602127)
内蒙古医学杂志Inner Mongolia Med J 2019年第51卷第10期
1267
理责任感,总分10分,10分:十分满意,8〜9分:基 本满意,6~7分:较满意,0~5分:不满意。将十分
满意、基本满意、较满意纳入总满意度。
自救,组织急救人员快速赶往现场。(2)到达现场
后,采用图表展示心脏骤停患者急救程序,减少反应 时间,最短时间内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快速展开急
救,操作确保快捷、全面、准确。(3)快速检查患者生 命体征,观察患者呼吸运动、声音反应、皮肤颜色,触 诊大动脉,具体了解患者病情程度,使患者仰卧于硬 板床或地面上,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上,双臂放在
1266
内蒙古医学杂志Inner Mongolia Med J 2019年第51卷第10期
DOI: 10.16096/J. cnki. nmgyxzz. 2019.51.10.049
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对冠心病心脏骤停患者急诊 心 * 肺脑复苏抢救时间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李兵飞,杨洁,张一凡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河南洛阳471000)
身体两侧,软垫床上则衬垫硬板。(4)清除口腔、鼻
腔内分泌物、假牙等,确保呼吸道畅通,进行人工通 气,可采用呼吸气囊、口对口等形式,加快自主呼吸
恢复。(5)拳击前胸2〜3次,促进心律恢复,仍无无 心跳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速率100次/min, 按压:通气比为30:2。(6)建立静脉通路,遵照医嘱
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常规组 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取平卧位,呼
吸道保持畅通,实施心肺复苏,遵医嘱予以硝酸甘 油、阿托品、肾上腺素等复苏药物。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诊断与治疗PPT
心肺脑复苏 药物的研究: 从最初的肾 上腺素到现 在的多种药 物联合使用
心肺脑复苏 设备的发展: 从最初的手 动按压到现 在的自动心 肺复苏机
心肺脑复苏 技术的推广: 从最初的医 院到现在的 社区、学校 等公共场所
心肺脑复苏 技术的未来 展望:智能 化、便携化、 普及化
心肺脑复苏的未来展望
技术进步:新的 复苏技术和设备 的研发和应用
心肺脑复苏的诊断流程
判断患者意识状态:观察患 者是否有反应,如呼吸、心 跳等
检查生命体征:测量血压、 脉搏、呼吸频率等
判断心脏骤停原因:根据患 者病史、症状、体征等判断
实施心肺脑复苏:包括胸外 按压、人工呼吸、电击除颤 等
监测复苏效果:观察患者生 命体征、意识状态等变化
转诊:根据患者病情,决 定是否转诊至更高级别的 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心室颤动 ( Ve n t r i c u l a r Fibrillation): 心室肌快速、无 序的收缩,导致 心脏无法有效泵 血
无脉性室性心动
过
速
(Pulseless
Ve n t r i c u l a r
Ta c h y c a rd i a ) :
心室快速、有规
律的收缩,但心
脏无法有效泵血
THANK YOU
汇报人:
利多卡因:用于控制心律失常,降低心肌 耗氧量
碳酸氢钠:用于纠正酸中毒,提高血液 pH值
糖皮质激素:用于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 胞
抗凝血药物:用于预防血栓形成,改善微 循环
镇静药物:用于减轻患者焦虑和紧张情绪, 提高治疗效果
心肺脑复苏的机械通气治疗
机械通气的目式:气管插 管、气管切开、面罩通气 等
治疗策略:更加 个性化和精准化 的治疗策略
心跳骤停患者的院前紧急抢救治疗分析
心跳骤停患者的院前紧急抢救治疗分析发表时间:2013-05-15T10:59:14.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0期供稿作者:钟志强[导读] 心脏骤停主要原因为冠心病,心肌梗塞。
钟志强(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乘风医院急诊科黑龙江大庆 163411)【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0203-02【摘要】目的院前紧急抢救治疗提高心肺复苏患者的几项重要方法。
方法从120病历库随机抽取突发性心脏骤停病历120份,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随机抽取院前急救治疗过程中突发性心脏骤停病历120份,抢救成功96例。
结论心脏骤停早期发现、早期处置、早期恢复生命体征将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救治生存率。
【关键词】心脏骤停院前急救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
导致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为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室颤和室速),其次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较少见的为无脉性电活动(PEA)。
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突然中断,10秒左右患者即可出现意识丧失,经及时救治可获存活,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罕见自发逆转者。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在我院120病例库随机抽取2009-2011年120例心脏骤停患者病历进行统计学分析。
在120例患者中,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为64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31例,其他25例。
80%病因为冠心病,其他(如心肌病,长Q-T间期)为24例。
1.2心脏骤停诊断以心电监护仪或心电图成直线。
1.3心脏骤停的处理在随机抽取的120例病例中,都是120医护到达时或在120车上突然出现的心跳骤停。
其中80%的死因为冠心病,抢救成功率(心跳,呼吸恢复)为80%,即有96例患者抢救成功。
分析抢救成功率较高的原因为:抽取病例集中在2分钟内发现心跳骤停的患者,因医护人员在场,随即实施较为科学的抢救。
心脏骤停的生存率很低,根据不同的情况,其生存率在5%~60%之间。
心肺复苏急救96例临床分析
心肺复苏急救96例临床分析陈现伟;耿文雅【摘要】目的继续探讨分析急诊科心肺复苏救治成功的影响因素,以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地分析对96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救治的过程与结果,对成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开始复苏的时间与患者的成功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不同急救复苏方法与患者复苏成功率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开始复苏的时间越早,复苏的成功率就越高.不同的复苏急救方式对成功率也有显著影响,气管插管显著地提高患者复苏急救的成功率.【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2(006)003【总页数】1页(P48)【关键词】心肺复苏;临床;急救【作者】陈现伟;耿文雅【作者单位】453600,河南省辉县市中医院;453600,河南省辉县市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最紧急、最危险,又是处理最困难的问题,抢救成功率很低。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危险状态,可发生于任何场合,发生于院外的心搏呼吸骤停占大多数。
据报道:即使发生在医院内的心跳呼吸骤停,其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也仅有12% ~24%,而发生在医院外的心跳呼吸骤停其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就更低,仅为4%[1]。
进行及时、规范、有效地心肺复苏术,对提高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也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条件与保障。
本文对我院急诊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96例院前院内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抢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急诊科经心肺复苏术抢救的患者96例,其中男59例,女37例,年龄23~81岁,平均43岁。
院前急救54例,占56.3%;院内急救42例,占43.7%。
1.2 心脏骤停诊断标准[2]患者意识丧失或是伴发短阵抽搐、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或断续、瞳孔散大或固定、皮肤苍白,心电图提示室颤、无脉搏心电活动、心室停搏。
心跳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共128页文档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源自,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
心跳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谢谢!
12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标识码 】C 文献
【 文章编 号】 17 — 2 12 0 )1a 一 4 — 1 6 3 7 1 (0 9 0 () 1 6 0
尽 快 开 放气 道 , 进行 气管 插 管 , 连接 呼吸 机 , 续有 效地 心 脏 持 按 压 , 能提 高 复苏成 功 率 。 国外 文 献报 道I 气管 插 管早期 才 】 】 , 进 行 与复 苏成 功率 有 密切关 系。本 组 l 7例初 步复 苏 成功 者 中 , 部 做 了气 管插 管 , 示保 证 气 道 畅通 是 心肺 复苏 1第 卷 1 0年 月 6 第 期 0
9 6例心跳骤停 与, r n 复苏 的临床分析 ba i
张 永 宝
( 龙江 省富锦 市铁 路 医院 , 龙江 富锦 1 6 0 ) 黑 黑 5 10
【 键词 】 关 J 心跳骤 停 ; 心肺 脑复 苏 【 中图分 类号 】 6 59 R0.
2 结 果
后导 致多 脏器 功能 衰竭 死亡 。 提示 原发 病是 影 响复苏 成功 的 重要 因素 之一 。
34 电 击 除 颤 的 重 要 性 .
电击 除颤 已是基 础 生命 维护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国急 救 美 专业 人士 认为 , 除颤 可将猝 死生 存率 提 高到 5 %。心跳 骤停 0 患者 最初 的心 电 图绝 大 多数 是心 室 颤动 , 如果 能在 几分 钟 内 及 时 电击 除颤 , 提 高心脏 停搏 患 者 的生存 机 会可 能是 最关 对
破 裂 、 盆骨 折等1 占 4 . ; 肌梗 死 1 骨 , 33 心 % 0例 , 95 ; 水 占 .% 溺 1 3例 , 1 .%; 占 34 电击 伤 1 例 , 1.%; 1 占 1 5 中毒 7例 , 76 占 .%; 原 因不 明 1 , 1 .%。 3例 占 47
12判 断 依 据 .
本组 9 例 心跳骤停患 者中 . 5 6 男 4例 , 4 女 2例 . 年龄 1 ~ 5d 7 岁 , 均 3 . 。病 因 : 伤 4 6 平 56岁 创 2例( 颅脑 外伤 、 气胸 、 脾 血 肝
脑 复 苏成 功 取 决 于 迅 速 心肺 复 苏 成 功 , 复苏 开始 越早 , 复 苏成 功率 越高 。心 跳 呼吸 骤停 患者 复 苏 的成功 , 其效 果在 很 大程 度上 取决 于神 经 系统功 能 的恢 复 , 般心 跳停 止 脑缺 一 氧 4 6ri , 可 出现 不可逆 的大脑 损害 . 心跳 停 止时 间愈 - n就 a 故 长 , 行复 苏愈 加 困难 , 功率 就愈 低 。 进 成 本组 l例最 终复 苏成
功者 , 即是 在事 发现 场立 刻 开始 复 苏 的。 当心脏 骤停 突然 发 生时 , 应争 分夺 秒积 极抢 救 , 力复 苏 。 努
33心 肺 复 苏 与 原 发 病 的 关 系 .
心跳骤 停 的判 断依 据 为意 识丧 失 ,大 动脉 搏动 消失 ; 心 电 图为 心室 颤动f F , V 1无脉 性 电活动(E ) 直线 。复 苏成 功 P A  ̄I 判 断依据 为 自主循 环恢 复 , 电图表 现为 窦性 、 心 房性 、 交界 性 等规 则 或 比较 规则 的 自主心 律 。
心肺脑 复 苏术发 展 迅 速 , 复苏 指南 不 断更 新 。 国际复苏 指 南 把 体外 电除颤 纳 入基 本 生命 支 持 范 畴 。在心肺 复苏 中 , 时 间就 是生 命 , 尤其 提 出早 开 通 急 救通 道 、 复苏 、 除颤 。 早 早
要 环节 。
32复 苏 时 机 ,
心 跳呼 吸骤停 是 临床 最 紧急 最危 险 的疾病 。 需及 时 有效 地抢 救 、 治疗 。 文对 我科 20 本 0 1年 1月~ 0 7年 l 20 2月 6年问
院内及 院外 急救 的 9 6例 心 跳骤 停 患者 ,进 行成 败原 因的临 床 分 析 , 讨 心跳 骤 停患 者 的 临 床特 点 及 救治 经 验 . 探 以提高 复苏 率 、 心肺 脑复苏( P 1 C C 成功率 及急 救水平 。现总结 如下 : R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1 . 3复 苏 开 始 时 间 及 抢 救 措 施
心肺 复苏 是 否成 功 与原 发病 密切 相关 , 组初 步 复苏 本
成 功 的患 者 , 颅 脑外 伤 患 者 行心 肺 复 苏 成功 5例 , 终 因 有 最
颅脑 损 伤过 重 死亡 ; 1例 因 心 肌 梗 死 面 积 大 造 成 多 脏 器 功 能 衰竭 死 亡 ; 余 4例均 为原 发 病f 息 时 问 长或 中毒严 重 ) 其 窒 最
复苏 开始 时 间 : 即刻 至 1 n, 均 时 间 42ri。抢救 5mi 平 . an
措施 : 定呼 吸 、 确 心脏 骤停 发 生 时 , 即按 照 《 际心 肺 复 苏 立 国 和心 血管 急 救指 南 2 0 ) 0 0 推荐 的方法 实 施徒 手 心脏 按 压 、 气 管插 管 、 人工 气囊 或 机 械 通气 . 脉 注射 肾上 腺 等血 管 活性 静 药物 ; 生 V 发 F者 立 即电击 除颤 , 酌情 应用 利多 卡 因。本组 并 中, 5例患 者应 用血 管加 压素 , 应用 心脏 临 时起搏 器 。 3例
键 的 。
21初 步 复 苏 .
本组 9 6例心 跳 骤 停 患者 . 步 复苏 成 功 1 初 7例 , 均 年 平 龄 3 . , 中. 室 颤 动 、 67岁 其 心 多形 性 室 速 1 3例 经非 同 步 除颤 成功 , 他方 法复 苏成 功 4例 。1 其 7例均 作气 管插 管 初 步 复
苏成功者均在心 跳骤停后 2 1 n内送到 医院 , ~ 2mi 平均 42mi . n 本 组复 苏失 败 7 9例 , 送达 医院 的时 间均 在心 跳骤 停 8mi 被 n
以 后 。 长 为 8 i . 均 2 . ri。 最 0m n 平 36a n
22最 终 存 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