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开放与交流 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开放与交流 学案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开放与交流  学案

初中-历史-下册-打印版初中-历史-下册-打印版第6课 开放与交流(第 1课时) 【学习目标】1.知道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史实。

2.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整理知识。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预 习】教材助读速读课文,说说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有哪些。

I.预习自测(1—3口头回答) 1.隋唐时期中国与哪些国家有交往?什么是遣唐使?2.唐玄宗时期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僧人是谁?3.填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并完成拓展。

4.为中外交流做出图贡献的代表人物有哪些?5.唐朝在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重大影响?6.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7. 僧人都有法号,“西天取经”的陈祎,法号是( )。

A. 三藏B. 玄奘C. 鉴真D.一行 8.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朝鲜B.印度 C.日本 D.印度尼西亚 9.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 A. 洛阳 B. 长安 C. 扬州 D. 成都 10.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唐朝对外关系的是( )。

A.玄奘西游 C. 鉴真东渡日本 B.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D. 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3.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是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

请填写下表。

事件内容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身份 目的地 途中遭遇 独行还是结伴 是否归国拓展:你从鉴真、玄奘法师贡献身上学到了什么?11. 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C. 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D. 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探 究】探究一:隋唐时期,中国的对外交往为什么非常频繁?课后延伸: 一、隋唐时期,中国的对外交往为什么非常频繁?提示:联系前面学过的对隋唐历史的认知来回答的。

1.6.8 开放与交流 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1.6.8 开放与交流 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6课开放与交流
在隋唐与各国的交往中,中国有三位高僧作出重要
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的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传到非洲、欧洲的,隋唐时“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
假如你要查看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风俗,你该查阅下列哪本(
《西游记
图1-13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在图中长方框内填出长安城内
)填写在长安城内,最繁华的商业区叫的街道叫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材料:
“九天阊阉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船随浪涌,忽如
在海上漂流。

七年级历史下册 1.6《开放与交流》教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1.6《开放与交流》教案 北师大版
2.引导学生思考:唐政府对内(各民族关系)“和同为一家”,那它对外(国)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呢过渡到新课
1.通过引导,复习前几课的基本知识,进一步认识盛唐形成的原因,巩固知识。
2.回答问题,准备进入新课。
二、玄奘西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给三幅人物图片:唐僧的三个扮演者,并提问:都饰演过哪一角色等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第二目。
2.明确中国外交史的开始和中日友好外交在唐朝盛况空前。
3.参考几幅图片,组织学生讨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对比唐与日本现在的风俗,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4.请学生定义遣唐使,及其作用、代表。
5.播放“鉴真东渡示意图”课件,让学生形成基本的东亚地理概念。
6.组织学生对鉴真的活动和精神进行自己体会并交流,强调其精神和在中日交流史上的杰出贡献。
2.请一位学生简单叙述《西游记》情节纠正电视剧、著作偏离史实的地方,初步引导学生从历史的高度认识小说中人物在历史上的实际地位和成就。
3.结合书中内容,让学生认识历史上真实的“唐僧”究竟是何人、处于何时期、经历了什么
4.播放课件“玄奘西行路线图”,加深学生对玄奘西行的认识。
5.根据图例,请学生简单说出玄奘西行路线和经历。突出重点,培养学生在地理知识的高度上概括知识的能力。
6.学生在认识鉴真历经坎坷东渡日本的基础上,体会他的执著和毅力。
7.再一次认识唐朝的开放策。
四、国际性大都会长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点名唐朝都城长安是唐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
2.观察“长安城布局图”及其他图片,指导学生综合评价长安,以长安认识盛唐的繁荣和开放。
3.总结本课教学内容,巩固新学的课程,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异同。

七年级历史下册 1.6《开放与交流》名师精编学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1.6《开放与交流》名师精编学案北师大版

第6课开放与交流学案●精题精讲例下列内容属于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我夯基我达标1.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诗中鉴真东渡的目的地是()A.朝鲜 B.日本 C.泰国 D.印度2. 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A.印度B.阿拉伯C.朝鲜D.日本3. 《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A.唐太宗B.唐玄宗C.鉴真 D.玄奘4. 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唐朝,你将在哪个大都市见到许多来华的外国人()A.长安B.开封C.洛阳D.北京●我综合我发展5. 根据所学知识,诊断下列相关内容。

(1)鉴真为什么要东渡日本?他是应日本学问僧的请求,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同时也介绍了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后终于回国。

诊断结果:(2)你了解唐长安城的布局特点吗?城市建筑分为三部分,南北短、东西长,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已经把生活区与商业区分开了。

诊断结果:●我创新我超越6. 唐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民族关系和睦,中外交流频繁,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促进了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现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20多年,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参考答案:以下观点仅供参考:(1)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才能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向心力,才能赢得别国的尊重乃至仰慕。

(2)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进步。

(3)国家和民族不论大小强弱,均有所长,只有积极开放,虚心学习,才能充分吸取别人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1.______是日本政府派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唐玄宗时高僧______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开放与交流教学设计

开放与交流教学设计

《开放与交流》(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七年级下册)刘艳玲【摘要】遵循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为学生搭建创新的空间和实践的平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获得知识的学习观念。

【关键词】开放交流【教材分析】大唐王朝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大盛世,以它繁盛的经济、发达的交通、开放的胸怀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上承两汉,下启宋元明清。

1.教材地位及作用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课内容,我以“开放与交流”为主线,将本课划分为《游历古都长安》、《遣唐使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三大板块。

长安作为国际性的大都会,正是唐朝开放的象征。

因此,我以唐都长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对唐朝对外交流历史的学习。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故事,学习运用比较法去认识历史人物。

观察唐长安城示意图,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历史材料,了解遣唐使的交流活动对日本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有关唐都长安的历史图片和材料,想象当时唐都长安中外交流的盛况,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鉴真、玄奘等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通过了解唐朝与亚洲各国交流的史实,认识到唐朝对日本、朝鲜等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强大与繁荣。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说明唐代文化交流的发展。

教学难点:内容多,头绪杂,古今国名、地名比较陌生,学生掌握可能有一定困难。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性强,对于玄奘西行的知识已初步了解,但容易混淆小说和史实的区别。

本课古今地名、国名较陌生,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策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以及初二学生的认知心理,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地图、图片、视频创设情境;设计小游戏、小活动,例如:豆豆带你游长安、设计颁奖词”,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究激情,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使其学习的主体性得到真正的体现。

能力培养,历史课堂永恒的主题——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教学设计

能力培养,历史课堂永恒的主题——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教学设计

能力培养,历史课堂永恒的主题——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开
放与交流》教学设计
赛晓文
【期刊名称】《山东教育:中学刊》
【年(卷),期】2016(000)012
【摘要】2015—2016年,轰轰烈烈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作为一名教研员,我参与其中并执教了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开放与交流》,感悟颇深。

现将本课的设计思路及教学过程与大家分享,以就教于同仁。

设计思路1.重整教材,形成网络。

根据历史时序和“板块教学”模式,把本课内容设计为“真理的朝圣者”(玄奘西行)、“文化的传播者”(鉴真东渡)、【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赛晓文
【作者单位】邹城市教育局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
【相关文献】
1.历史课堂应注重情感教育——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复习为例 [J], 吴子卿
2.初中英语同课异构阅读教学设计研究--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Unit 4 Seasons and weather Lesson 12 Summer holiday阅读教学为例 [J], 栾天元;郝奇斐
3.初中英语同课异构阅读教学设计研究——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Unit 4 Seasons and weather Lesson 12 Summer holiday阅读教学为例 [J], 栾天元;郝奇斐;
4.北师大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2 Lesson 5教学设计 [J], 周志辉;
5.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概率初步》可能性教学设计 [J], 高星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学案分析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学案分析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学案分析北师大版教案示例程标准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设计思路学生天生有着探究的动机任何神奇的、未知的事都能促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发现问题。

所以当他们从影视文学作品中了解了一些与本有关的事后,各种疑问、奇思妙想也就随之而来。

基于学生的这个特点,我对本教学作了如下设计: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则须疑”,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

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提问,初步培养学生自己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探索历史知识,发现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和理解历史,解释历史现象,解答历史问题,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4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唐朝的经济繁荣和国力强盛,是国家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础,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接受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气魄。

目标: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通过高僧到日本传教,日本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儒家文化,表明唐朝对外开放,向海外弘扬中国文化;“玄奘西游”则通过中国僧人到印度取经的故事,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

前准备学期第一节指导学生阅读“随唐历史”的有关章节,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你对哪一最感兴趣?看完你感兴趣的文后,你有什么疑问吗?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海内存知己”感兴趣的程度达到70%左右,且提出了很多问题。

针对学生的疑问,显而易见的问题,当堂让学生自问自答了(如玄奘西游时真有孙悟空帮忙吗?等等);还有一部分问题,我请学生和我在学习唐朝政治、经济、文化(提到“海内存知己”前面讲)的过程中共同探讨解决;对于涉及本的一些问题,我把它们进行了整理归纳分类,组织学生利用余时间查找资料。

学生问题摘录如下⑴频繁的贸易往来:当时我国比其它国家强在哪里?唐朝为什么要和外国交往?能不能不和别国交往?唐朝与七十多个国家有往来,交流是否方便?⑵唐与日本:唐朝和日本主要在哪些方面有往来?著名的人物有谁?鉴真设计的招提寺什么样?鉴真设计的招提寺为什么被日本人视为艺术明珠?日本至今还保留着唐的哪些遗风?玄奘西游:玄奘为什么去天竺?他是怎么去的?2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指导学生阅读外书(记下书名、出版社、出书日期)、上网查找(记下网站)等方式积累资料;启发学生利用自己查找的资料,制作成(图画、表格、多媒体)或以讲故事、表演等形式,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学案分析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学案分析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学案分析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学案分析北师大版教案示例课程标准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设计思路学生天生有着探究的动机任何神奇的、未知的事件都能促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发现问题。

所以当他们从影视文学作品中了解了一些与本课有关的事件后,各种疑问、奇思妙想也就随之而来。

基于学生的这个特点,我对本课教学作了如下设计:1.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则须疑”,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

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提问,初步培养学生自己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探索历史知识,发现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和理解历史,解释历史现象,解答历史问题,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4.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唐朝的经济繁荣和国力强盛,是国家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础,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接受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气魄。

目标: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通过高僧到日本传教,日本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儒家文化,表明唐朝对外开放,向海外弘扬中国文化;“玄奘西游”则通过中国僧人到印度取经的故事,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

课前准备学期第一节课指导学生阅读“随唐历史”的有关章节,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你对哪一课最感兴趣?看完你感兴趣的课文后,你有什么疑问吗?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海内存知己”感兴趣的程度达到70%左右,且提出了很多问题。

1.针对学生的疑问,显而易见的问题,当堂让学生自问自答了(如玄奘西游时真有孙悟空帮忙吗?等等);还有一部分问题,我请学生和我在学习唐朝政治、经济、文化(提到“海内存知己”前面讲)的过程中共同探讨解决;对于涉及本课的一些问题,我把它们进行了整理归纳分类,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

学生问题摘录如下⑴频繁的贸易往来:当时我国比其它国家强在哪里?唐朝为什么要和外国交往?能不能不和别国交往?唐朝与七十多个国家有往来,交流是否方便?⑵唐与日本:唐朝和日本主要在哪些方面有往来?著名的人物有谁?鉴真设计的招提寺什么样?鉴真设计的招提寺为什么被日本人视为艺术明珠?日本至今还保留着唐的哪些遗风?玄奘西游:玄奘为什么去天竺?他是怎么去的?2.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记下书名、出版社、出书日期)、上网查找(记下网站)等方式积累资料;启发学生利用自己查找的资料,制作成课件(图画、表格、多媒体课件)或以讲故事、表演等形式,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 1.6《开放与交流》学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1.6《开放与交流》学案 北师大版

第6课开放与交流学案●精题精讲例下列内容属于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我夯基我达标1.“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诗中鉴真东渡的目的地是()A.朝鲜B.日本C.泰国D.印度2. 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A.印度B.阿拉伯C.朝鲜D.日本3. 《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A.唐太宗B.唐玄宗C.鉴真D.玄奘4. 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唐朝,你将在哪个大都市见到许多来华的外国人()A.长安B.开封C.洛阳D.北京●我综合我发展5. 根据所学知识,诊断下列相关内容。

(1)鉴真为什么要东渡日本?他是应日本学问僧的请求,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同时也介绍了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后终于回国。

诊断结果:(2)你了解唐长安城的布局特点吗?城市建筑分为三部分,南北短、东西长,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已经把生活区与商业区分开了。

诊断结果:●我创新我超越6. 唐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民族关系和睦,中外交流频繁,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促进了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现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20多年,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参考答案:以下观点仅供参考:(1)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才能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向心力,才能赢得别国的尊重乃至仰慕。

(2)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进步。

(3)国家和民族不论大小强弱,均有所长,只有积极开放,虚心学习,才能充分吸取别人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1.______是日本政府派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唐玄宗时高僧______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课 开放与交流教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课 开放与交流教案 北师大版

开放与交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遣唐使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知道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3、知道长安城是国际性大都市。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分析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整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行,学习交流的事迹介绍,启发学生不怕困难险阻、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玄奘、鉴真等人热心于文化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其业绩值得后人景仰。

2、通过对唐朝文化和各国的交流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从中获得对今天国家建设的启示。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难点:头绪较多,内容较杂,地名、国名(古今异名)较陌生,学生掌握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比较讲述法。

这节课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是以自主探究学习为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反映盛唐社会的图片及《贞观长歌》主题曲。

这些图片都与哪个朝代有关?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心中的唐朝是什么样子的?过渡语:大唐帝国是中国古代史上光辉灿烂的一段时光,它曾经以自己绚丽光彩照耀了整个的世界,以宽广的胸怀包容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它在对外交往方面的风采,学习第6课开放与交流。

(二)明确学习目标:齐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注意红字部分为本节课的重点(三)整体感知:为了更好的学习,我们把本课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扬佛法精仪西求东传第二篇:感盛世唐都四海交融第三篇:颂中华风采国祚绵长(四)互动课堂下面我们首先进入到第一篇章:扬佛法精仪西求东传。

第一篇:扬佛法精仪西求东传1、识高僧唐朝时有两位高僧以佛法为桥梁,为唐朝的对外交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学们知道这两位高僧是谁吗?这两位高僧分别有什么事迹呢?下面就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3-35,完成表格,认识两位高请学生介绍,介绍时注意把要素结合起来,用完整的语句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开放与交流》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开放与交流》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开放与交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开放与交流》单元。

该单元主要介绍了开放与交流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具体包括世界各大洲的开放及交流活动、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和唐代的文化交流等内容。

通过学习该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开放与交流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掌握世界各大洲的开放及交流活动;•理解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及其影响;•了解唐代的文化交流。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课件展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结合实例和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化交流意识和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开放及交流活动;•掌握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及其对于文化传播的影响;•了解唐代的文化交流及其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文化交流意识和国际视野;•在简短的时间内,准确传递相关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的内容,复习世界各大洲的名称和位置,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步:学习新课(30分钟)1.教师通过PPT讲解世界各大洲的开放及交流活动,并呈现一些具体的例子和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生将课文分为小组阅读,每个小组负责一小节内容,然后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3.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每个小节的重点内容。

第三步:拓展延伸(15分钟)1.教师通过比较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和现代的“一带一路”倡议,引导学生思考开放与交流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和影响。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展示该地区的开放与交流活动,并分析其对于经济、文化的影响。

历史初一下北师大版第6课开放与交流学案

历史初一下北师大版第6课开放与交流学案

历史初一下北师大版第6课开放与交流学案主备人:程云审定:历史备课组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2、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的方法归纳整理知识【学习重点】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学习难点】头绪较多,地名、国名〔古今异名〕较陌生,学生掌握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课前导学】【一】走近历史,探究发现:同学们,今天的中国对外开放,国家繁荣富强。

历史告诉我们:对外开放国运昌,闭关锁国国运衰。

历史上,从秦汉到明朝前期我国历史代王朝都实行对外开放。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唐朝的对外开放。

【二】预习检测:〔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1、1、什么叫遣唐使?日本共派遣唐使多少次?遣唐使的活动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2、29年前1980年,4月13号下午,一尊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木像运抵上海虹桥机场,那就是被日本奉为国宝的鉴真大师坐像,中日佛教界共同演绎了一段“鉴真大师回国探亲”的佳话。

鉴真大师是什么时候去日本的?为什么要去日本?产生了什么作用?(二)玄奘西行:1、电视剧《西游记》是神话传说,请你讲一讲真实的“玄奘西行”〔为什么去?怎样去?有何价值?等〕〔三〕国际性大都会长安1、为什么说唐朝都城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课堂导学】1、唐朝时候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们要飘洋过海、不远万里地到中国来?中国又是怎样对待外来文化的?对今天的中国有何启示?2【课后导学】1、日本派遣唐使的主要目的是〔〕A、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B、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C、加强两国间的友谊D、求取佛教经义2、以下人物中,属于中外友好交往使者的是〔〕A、鉴真、玄奘B、鉴真、松赞干布C、松赞干布、文成公主D、玄奘、唐太宗3、以下关于鉴真和玄奘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③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唐朝时我国称印度为〔〕A、安息B、天竺C、大食D、大秦5、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A、武那么天B、文成公主C、鉴真D、玄奘6、阅读以下材料:“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开放与交流 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开放与交流 精品教案

第6课开放与交流一、教材分析本课介绍了唐朝的对外关系“开放与交流”,由于唐朝时期经济文化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吸引了周边国家和地区,促进了唐朝的对外的交往,加强了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而唐朝的对外交往又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隋唐对外交往的基本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知道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观察“唐长安城示意图”,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并认识唐代长安城的地位和作用和唐国力的强盛。

通过了解隋唐对外交往的基本情况,探究唐代对外交流频繁的原因,认识唐代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先进和对外开放的政策。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分析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整理知识。

通过观察长安城,了解长安城的结构,认识唐代城市的规划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唐朝文化和各国的交流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唐朝经济文化的发达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贡献。

通过了解玄奘、鉴真等人热心于文化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学习其不怕艰难的优秀品质,感受其对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难点:探究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认识唐朝国力强盛和经济文化的发达。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该部分内容了解甚少,但本节内容故事性较强,可以利用《西游记》等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结合鉴真、玄奘等人的事迹,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图片展示问题:有没有同学知道图片中的建筑物,它在哪里?(提示:日本著名的建筑)师: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

问题:何人在何时修建?师:唐代高僧鉴真修建唐招提寺和高僧鉴真成为唐代中日友好的历史见证和使者,为中日交流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6课开放与交流板书:一、中日之间的友好交流——遣唐使与鉴真东渡补充拓展:唐朝以前中日之间的友好交流,拓展学生视野,给学生一个宏观的认识,感受中日友好交往的传统,同时也反思近现代以来中日关系存在的问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开放与交流》导学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开放与交流》导学案北师大版

开放与交流学习目标1.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通过学习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以及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比较日本、新罗与隋唐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相似性以及唐朝在佛教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3.通过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出的奋斗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唐朝从__________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2.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高僧__________。

__________时,他__________次东渡日本。

他精心设计的__________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二)玄奘西游1.唐朝时,中国同天竺(即__________)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__________。

2.__________初年,玄奘从__________出发,历尽艰险,前往天竺。

__________,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合作探究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材料二(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日本为学习唐文化采取了什么措施?(2)材料二中的“开元通宝”在日本曾大量出土,“和同开珎”在中国境内也不断发现,这说明了什么问题?(3)材料二中唐朝和日本的钱币,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开放与交流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开放与交流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开放与交流教案课题第6课开放与交流个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2.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故事,认识历史现象和人物。

3.观察“唐长安城示意图”,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历史材料,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2、通过图表和史料的学习,知道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和唐都长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鉴真、玄奘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等史实学习,培养顽强的精神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通过了解唐朝与亚洲各国频繁交流的史实,认识唐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并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教学重点: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

教学难点:鉴真东渡的影响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设情景,激发兴趣,揭示矛盾师:老师接任了一个自己一点儿也不了解的新班,要选几位品德好、关心集体、办事能力强的班干部,用什么办法?师:谢谢大家这么多的好主意,老师现在心里有数了。

那么,如果我们是一位封建帝王,我们又应该如何选拔一些有才干的官员呢?因学生在前面的讨论中已经感觉到了选拔一个人才要考虑很多,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时比较慎重,也觉得略有困难。

教师相机点拨:其实那些封建帝王也真的遇到了我们现在的这个问题,他们也为此做了很多尝试:有亲自去查访的,有发文布言征求的,也有以门第选拔的……但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

直到隋唐时期,才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重要制度――科举制。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一目“科举制焕发的活力”,然后同桌说说科举制的主要内容。

生:阅读课文,讨论。

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

后来杂文专考诗赋。

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北师大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开放与交流学案

北师大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开放与交流学案

第6课 开放与交流讲学稿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玄奘西游等史实【学习重点】 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学习难点】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和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知识梳理】1、 _是唐朝高僧,又称三藏法师,_________初年他西行前往佛教圣地 ____。

他是第一个系统的把 等记录下来介绍到中国的人,著有《_____________》。

2、唐代中日之间交流盛况空前, 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实行交流的使团,日本共派 ___次。

唐玄宗时 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决心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历经磨难,他死后安葬在日本,至今在 ____内还安放着他的坐像。

3、唐朝都城 __不但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 _。

【合作探究】 探究一 图一 图二探究二你觉得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描述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和“唐僧取经”故事中,哪些人物是实有其人?哪些人物是虚构的? 《西游记》与《大唐西域记》,哪一著作更贴近历史?探究三:填下表: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异同【课堂自测】1、不是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事件有( )A .鉴真东渡日本B .玄奘西游C .南诏首领被封为云南王D .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当宰相2、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A .鉴真 B .玄奘 C .阿倍仲麻侣 D .一行3、成为今天研究印度半岛历史、地理的重要典籍的是 ( )A .《西游记》B .《大唐西域记》C .《大藏经》D .《徐霞客游记》4、学习唐朝进行政治制度改革的国家有( )①日本②新罗③天竺④大食 A .①②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5、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僧人B.都是玄宗时期的使者C.为完成使命都出生入死D.都对唐朝和邻国的文化交流作出贡献6、《西游记》里的“西天”是指今天的( )A.西方 B.西亚 C.西域 D.印度7、“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表
学科历史授课年级七年级学校教师姓名
章节名称第二单元*第六课开放与交流
计划
学时
1 学习内容分析通过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认识对外开放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学习者分析已经知道唐朝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唐朝的繁荣、进步。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知识与能力:1.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2.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故事,认识历史现象和人物。

3.观察“唐长安城示意图”,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
特点,培养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历史材料,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
产生的影响。

2、通过图表和史料的学习,知道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和唐
都长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鉴真、玄奘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等史实学习,培养顽强的精神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通过了解唐朝与亚洲各国频繁交流的史实,认识唐对这些国
家的影响并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

教学难点:头绪多,掌握有难度。

解决措施:让学生叙述过程加深印象,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分以下部分:
1、复习回顾前几课知识
2、新课教学
3、小结、练习巩固
4、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和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以唐朝建立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教育和民族关系上回顾前几课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唐朝兴盛的几点因素。

2.引导学生思考:唐政府对内(各民族关系)“和同为一家”,那它对外(国)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呢?过渡到新课1.通过引导,复习前几课的基本知识,进一步认识盛唐形成的原因,巩固
知识。

2.回答问题,准备进入新课。

二、玄奘西行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给三幅人物图片:唐僧的三个扮演者,并提问:都饰演过哪一角色?
等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第
二目。

2.请一位学生简单叙述《西游记》情节纠正电视剧、著作偏离史实的地
方,初步引导学生从历史的高度认
识小说中人物在历史上的实际地
位和成就。

3.结合书中内容,让学生认识历史上真实的“唐僧”究竟是何人、处于何1.通过思考和姘识知识的运用,知道《西游记》和和自己所知道的唐僧
以及他的经历。

2.听取教师讲解。

学生的认知水平大多停留在历史小说的层面,要能通
过听解和思考,正确认识到唐僧人
到西方取经的史实,以史实为基础
接受外界的知识。

3.通过阅读课本,认识唐僧——玄奘,唐太宗时期僧人,及其西行。

4.认真观看,了解玄奘西行的路线,
时期、经历了什么?
4.播放课件“玄奘西行路线图”,加深学生对玄奘西行的认识。

5.根据图例,请学生简单说出玄奘西行路线和经历。

突出重点,培养学生在地理知识的高度上概括知识的能力。

6.指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玄奘西行的影响。

重点强调玄奘西行对于文化传播和国家交流的重大历史意义。

从图片和历史史料中加深感性认识。

5.敢于表达,锻炼勇气,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

6.互相讨论玄奘西行的意义。

三、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提问:唐朝时期除玄奘西行所带来的外交外,中国还与哪些国家有外交关系?引入第一目。

2.明确中国外交史的开始和中日友好外交在唐朝盛况空前。

3.参考几幅图片,组织学生讨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对比唐与日本现在的风俗,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4.请学生定义遣唐使,及其作用、代表。

5.播放“鉴真东渡示意图”课件,让学生形成基本的东亚地理概念。

6.组织学生对鉴真的活动和精神进行自己体会并交流,强调其精神和在1.知道日本、朝鲜等国与中国的外交,复习并导入。

2.通过阅读,知道日本与中国在古代是友好交流,与自己所知的知识比
较。

3.通过思考,知道中日之间的交流和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4.认识遣唐使,理解遣唐使对日发展的重大影响。

5.观察地图,初步了解日本与中国在地理位置上的密切性。

6.学生在认识鉴真历经坎坷东渡日本的基础上,体会他的执著和毅力。

中日交流史上的杰出贡献。

7.图示东西两方外交范围图,让学生
认识到唐朝对外交流的频繁和广阔
7.再一次认识唐朝的开放政策。

四、国际性大都会长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点名唐朝都城长安是唐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

2.观察“长安城布局图”及其他图片,指导学生综合评价长安,以长安认
识盛唐的繁荣和开放。

3.总结本课教学内容,巩固新学的课程,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鉴真东
渡和玄奘西行的异同。

1.对唐都城长安的开放有一个概念。

2.学会观看地图和图片,并从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培养截取和归纳信息的能力。

3.以小练习温故本节课所学的教学内容,认识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异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