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对外投资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全球供应链战略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全球供应链战略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全球供应链战略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全球供应链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经济发展模式。

作为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实践中,中国制造业面临着许多挑战。

如何在全球供应链战略视角下促进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

一、全球供应链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在全球供应链模式下,制造企业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他企业紧密相连。

全球供应链的发展,促进了全球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入,各个环节的企业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竞争力。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制造业的角色日益显著。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1.优势减弱。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一直面临着成本上升、劳动力短缺、资源环境压力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国际竞争压力加大。

2.品牌形象待提升。

中国制造业形象一直不太好,存在着诸多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企业从根本上改善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3.自主创新不足。

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产品技术水平和品牌知名度都有待提高。

制造企业需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加强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增强竞争力。

二、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在当前全球供应链模式下,中国制造业要走向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产品质量。

制造企业应该加强质量控制、提高生产效率,推进管理创新,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保障产品品牌形象。

2.优化供应链。

针对供应链中出现的问题,制造企业应该深入分析各个环节的问题,优化管理机制,提升物流配送等方面的服务水平。

3.加强自主创新。

制造企业应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拓宽合作渠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在创新方面要注重市场的需求,加强技术与生产之间的衔接,持续提高产品附加值。

4.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制造企业需要注重节能减排,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政策及标准等。

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国内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案例分析

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国内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案例分析

0引言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的全球性跨企业的网络组织,涉及产品研发与设计、原材料采购与运输、成品和半成品生产与销售及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全部过程,涵盖参与上述环节的所有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组织、价值创造和利润分配。

国际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提高了生产复杂度,拉长了生产的链条。

跨国公司作为国际贸易参与的主体,出于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利润率的考虑,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研发、设计和生产等环节,全球价值链贸易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征,提升价值链的增值能力成为跨国公司深度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关键。

全球价值链治理是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核心,不同的治理模式对处在价值链的企业及其所属产业的升级都会产生影响。

随着全球价值链各环节的可分解程度不断提高,更加专业的技术、知识和全球价值链治理能力逐渐成为一个企业和国家确立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

全球价值链的驱动机制和治理模式决定了价值链不同环节的增值能力,也随着国际市场环境和企业的改变发生动态演变。

王思语等[1]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使得贸易规模迅速扩张,国际分工地位得到快速提升。

张杰等[2]、吕越等[3]提出,中国的制造业仍存在全球价值链俘获效应,造成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收益分配中的话语权较弱,承担了更大的市场风险,面临更高的资源与环境压力。

近年来,中国人口红利日益减弱,来自东南亚国家的成本竞争和发达国家的技术竞争对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制造企业构成双重压力。

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率降低抑制了企业的创新动力,导致价值增值水平下滑。

全球价值链治理结构决定了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具体方式,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又决定了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的利益分配。

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数字化变革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变革又加剧了市场竞争,企业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价值链治理模式发生变化。

因此,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渠道,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2024年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升级研究》范文

《2024年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升级研究》范文

《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升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我国制造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遭遇到了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

因此,深入探究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的升级路径与策略,对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与影响全球价值链是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企业组织结构体系,它涵盖了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全生命周期。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企业通过全球价值链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值共创。

我国制造业凭借低成本、大规模生产等优势,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随着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加速,我国制造业也面临着国际竞争压力的增大和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三、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与挑战(一)现状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我国制造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

同时,我国制造业也在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二)挑战然而,在全球价值链中,我国制造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国际竞争压力增大,低成本优势逐渐减弱。

其次,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产品市场依赖进口。

此外,环境资源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也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我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与策略(一)技术创新驱动升级技术创新是推动制造业升级的核心动力。

我国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二)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是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应加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三)优化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优化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是提高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

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升级研究

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升级研究

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升级研究全球价值链是当前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的重要平台,制造业在其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我国制造业在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后,如今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经历了飞速的发展。

凭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优惠的政策,我国迅速崛起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在全球价值链中,我国制造业逐步发挥关键作用,成为许多产业环节的重要提供者。

然而,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我国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在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和贸易便利化。

技术创新是推动制造业升级的核心动力。

我国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培育自主知识产权。

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从低端加工制造向高端技术制造的转变。

管理优化对于制造业升级至关重要。

我国企业应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方法,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贸易便利化是促进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措施。

我国政府应加强国际贸易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这将有助于我国制造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拓展国际市场。

在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升级需要从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和贸易便利化三个方面入手。

政府和企业应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优化贸易环境,以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具体建议如下: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应重视管理优化,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方法,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素质,打造高素质、高效率的管理团队。

政府应加强国际贸易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同时,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增强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占的地位逐渐显现。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基地之一,拥有庞大的产业集聚效应,这种效应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演变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详细分析。

一、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1.产业规模效应: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带来了产业规模的扩大,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使得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竞争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将生产基地设立在中国。

2.分工协同效应: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条,不同地区和企业在分工协作方面相互配合,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体系。

这种分工协同效应提高了全球价值链上每个环节的效率,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3.技术创新效应: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也催生了技术创新,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转型。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自主研发和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4.人才集聚效应: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向中国流动,推动了人才资源的集聚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这也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演变随着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效应的不断深化和强化,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逐渐上升。

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早期主要扮演着制造业加工环节,但随着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中国逐渐向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发展。

如今,中国在大部分行业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从低端到高端制造都有涉及,而且在一些领域中已经拥有了世界领先的技术和产业优势。

三、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发展不仅影响着全球价值链地位,也对全球经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使得全球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支柱;其次,中国的快速发展为全球提供了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增长;再次,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潜力吸引了大量外国直接投资,为全球资本流动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论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论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论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中国企业是全球化经济操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其分布范围已经超越了中国境内,深入到全球各个地方。

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利用服务全球价值链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向海外开展贸易和投资的必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在其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一. 中国企业的地位全球价值链是由一个或多个国家、地区或企业所完成的产品或服务,每个环节都各自承担着责任。

在这一体系中,中国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曾经,中国企业只是全球价值链的生产最后环节,但如今,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中游和上游地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价值链并不仅仅是有关制造业,众所周知,中国企业拥有全球最大的数字市场。

事实上,全球数码经济和数字化转型也将会成为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崛起的新前景。

中国的网络技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阿里巴巴、腾讯以及华为这样的企业,已经成为全球数码市场的重要参与方。

二. 中国企业的优势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之所以有所提升,与中国企业的优势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是成本优势,由于便宜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中国企业可以低价出售产品。

其次,中国企业的规模优势,具备大量广大消费者的庞大市场需求,同时由于其规模较大,也能够利用规模效应提高产品的成本效益。

此外,中国政府投资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中国企业拥有世界最大的基础设施。

同时,中国政府也为企业提供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例如减免税收和制度保障,沿海开放政策等,有效地为企业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条件。

三. 挑战与努力无论是中国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第一步还是战略发展的脚步,困难和挑战总是会伴随着它们。

中国企业面临着很多困难,例如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管理技巧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企业必须顺应环境变化,在不断创新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竞争力。

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中国企业还需要发挥优势,抓住新机遇,顺应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与趋势分析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与趋势分析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与趋势分析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其制造业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日益频繁,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与趋势。

我们将对全球价值链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明确其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价值。

随后,我们将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寻求技术升级、市场拓展、资源获取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结合具体案例,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趋势进行剖析,包括并购目标的选择、并购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并购后的整合策略等。

我们将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n, GVC)是指在全球范围内,由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企业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产品或服务的生产、销售、价值创造与分配的一种国际生产组织模式。

在全球价值链的框架下,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日益精细。

中国制造业企业逐渐从简单的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这一转变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也增强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全球价值链的深化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中国制造业企业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国际客户和市场需求,进而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实现国际化经营。

同时,全球价值链的深化也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了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然而,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要求企业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一)

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一)

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一)引言概述:服务业和制造业是现代经济中两个重要的部门,它们紧密相连并相互依赖。

本文将探讨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并从五个方面做出详细阐述。

正文:一、互补性关系1. 服务业对于制造业的支持: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如物流、咨询等,为制造业提供了便捷和高效的支持。

2. 制造业对于服务业的支持:制造业的发展为服务业创造了市场需求,如设备维护、后期服务等,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二、价值链关系1. 服务业在制造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服务业不仅在制造业的前端提供设计、研发等支持服务,还在后端提供售后服务和维修等服务,为制造业的价值提供了延伸。

2. 制造业在服务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制造业提供产品,为服务业创造了市场基础,服务业在此基础上进行增值,为产品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

三、创新与升级关系1. 服务业升级对制造业创新的推动:服务业的不断发展提升了用户对品质和体验的要求,促使制造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2. 制造业创新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为服务业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对象和合作机会,推动了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1. 服务业对就业的贡献:服务业是就业机会丰富的领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经济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 增强制造业竞争力的服务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服务,帮助制造业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

五、政策导向与发展趋势1. 创新驱动政策推动产业升级:政府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2. 产业互联网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形成了产业互联网的新模式。

总结:服务业和制造业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服务业提供了多样化的支持服务,推动了制造业的创新和升级;制造业为服务业提供了市场基础,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双方的合作与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

全球价值链构建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全球价值链构建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全球价值链构建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价值链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

在这个全球价值链的构建中,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和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其发展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从全球价值链的构建对中国的影响和对策研究两个方面,分析和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价值链的构建发展趋势及对中国发展的影响1. 全球价值链的构建趋势全球价值链是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形成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全球价值链的构建是通过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间的分工合作,将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分配给不同的地区和企业来完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全球价值链的构建主要分成两个层面:垂直价值链和水平价值链。

垂直价值链从供应商、制造商、品牌商等不同的层次逐步完成生产;水平价值链则是依据产品或服务的特性将全球价值链视为一个集成的体系,将不同的功能分配给不同的地方和企业完成。

2. 全球化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对中国的影响全球化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中国成为全球价值链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球价值链构建的过程中,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之一,成为全球价值链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政府的扶持政策,为吸引国外投资和提高本土制造业的竞争力,吸纳和整合了大量的外资和信息资源,吸引了大量海外制造商进入中国市场。

这些制造商的进入也为中国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得中国制造业能够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2)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升级产生巨大的压力在全球价值链构建的过程中,由于高附加值的技术和管理环节并不集中在制造业中,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很多制造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和进一步提高产品设计水平,进行制造业的升级,而这对中国制造业而言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由于国外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和品牌优势较为明显,一些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可能会对中国的本土企业形成较大的竞争压力。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全球化是如今世界不可忽视的一个时代潮流,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科技和文化联系相互交融。

在这个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

一、全球价值链的定义及作用全球价值链是指一个产品在经过多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和服务环节后,最终成品形成的产品链条。

也就是说,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从原材料采购开始,经过多个国家的分工,再加工、组装、销售等的一系列环节,最终形成一个产成品。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实现了各国的分工合作,加速了全球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提高了效率和生产率,也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同时,全球价值链也在改变各国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引导着各国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二、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拥有重要的地位。

虽然中国经济发展初期主要是以外向型出口为主,但近年来,随着全球产业链的升级和优化,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 成为全球生产和制造业中心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从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升级过程。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始于80年代的加工贸易,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逐步加强。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加工国,占全球制造业的份额超过28%。

2. 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制造业经验的累积,让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生产环节迁移到中国,在中国寻求资源和供应商,这为全球联合采购、生产和加工提供了便利。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 推动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和优化随着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发展模式面临着无法持续的局面。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了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使全球产业链得到优化和升级。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研究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研究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研究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化浪潮中迅猛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大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价值链的不断演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也在不断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进行研究。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之一,拥有完整、成熟的工业体系和规模庞大的劳动力资源。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与改革开放政策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吸引了海内外企业投资兴业,带动了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制造业已经成为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支柱,贡献了不少于全球总产值20%的经济产出。

从1980年到2018年,中国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10%,制造业在全球GDP中所占的比例也从1980年的5%上升至2018年的27%。

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制造业正在逐步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会形成相对优势和劣势,而其产业价值链也会相应发生改变,这就构成了全球价值链的局面。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化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制造业产业链逐步向下游延伸,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

由于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制度创新,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逐渐向着下游延伸,形成了以中低端产品生产为主的产业链。

2、培育高科技制造业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中国政府将培育高科技制造业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鼓励企业增加研发和创新投入,推进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3、优化供应链协同管理,提高整体效率。

在全球供应链管理领域,中国的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创新,不断优化供应链协同管理,提高整体效率,提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的生产基地和供应商。

中国制造业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生产成本上,还表现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上。

从产业转移的视角,分析中国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下国际分工地位的变

从产业转移的视角,分析中国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下国际分工地位的变

从产业转移的视角,分析中国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下国际分工地位的变中国作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参与者,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其国际分工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首先,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由以低端制造业为主转向了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以廉价劳动力和大规模生产著称,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制造基地。

然而,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逐渐失去了一些低附加值的制造业。

相反,中国开始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和发展,以提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角色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转向了研发、设计和创新环节。

中国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并积极推动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

这使得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再仅仅是一个制造国,而是一个具有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也在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为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和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下的国际分工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中国的市场规模庞大,消费需求旺盛,这为各类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将中国作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来提升其全球竞争力。

同时,中国的对外投资也在不断增加,通过投资海外资源和市场,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构建和运营,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中国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的国际分工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从以低端制造业为主转向了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转向了研发、设计和创新环节。

中国不再仅仅是一个制造国,而是一个具有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参与者。

同时,中国的市场规模和对外投资也为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这些变化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全球价值链的组织形式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实证检验

全球价值链的组织形式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实证检验

区域治理THE WHOLE WORLD全球价值链的组织形式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实证检验海南大学经济学院 李晋伯摘要:随着中间品贸易繁荣发展,全球生产链越来越细化,全球价值链已成为国际贸易的显著特征。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基于Antras和Chor(2013)理论模型,讨论了互补型行业上游供应商和替代型行业下游供应商具有更多的贸易利益,并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供应商所处的全球价值链位置会显著的影响出口国内附加值;中国制造业中互补型行业与替代型行业的上游度位置都对出口国内附加值有抑制作用。

这意味着制定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时,需考虑行业在全球价值链所处位置以及行业特征与价值链内生产环节关系,这样才能提高贸易收益与我国生产者议价能力。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生产位置;出口国内增加值;中国制造业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9-0060-0003一、引言新新贸易理论的两个重要分支就是异质性企业和企业内生边界问题,随着贸易自由化不断深化全球价值链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处于全球价值链核心的国家一般都比其他国家更专业化,其跨国公司更擅长技术、成本等优势进一步获取超额利润。

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考虑中国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何处,中国实际情况是否与理论相符。

现有关于全球价值链方向的主要文献大概分为:全球价值链测度和全球价值链位置测算。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复杂多变的跨国生产使得以贸易总值为基础的国际贸易衡量方法受到了质疑(王直等,2015),以增加值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测算成为主流。

早期研究测算出口增加值为一国出口品被其他国家当作中间品投入出口的部分加上国内增加值所组成(刘遵义等,2007),而后Rober Koopman et al.(2014)提出了总出口可以分解为被外国吸收的增加值,返回国内的增加值,国外增加值,纯重复计算部分,并进一步根据出口品价值最终去向,将其细分至九个部分;Wang et al.(2014)在Rober Koopman et al.(2014)的基础上量化了双边和部门层面的国际生产分工,提出了包含国家-部门、双边贸易、双边-部门的贸易流计算方法。

全球价值链上的中国角色基于中国行业上游度和海关数据的研究

全球价值链上的中国角色基于中国行业上游度和海关数据的研究

全球价值链上的中国角色基于中国行业上游度和海关数据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价值链(GVC)的形成和演变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和地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基于中国行业上游度和海关数据,深入研究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以期为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全球价值链的优化以及促进国际经济合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将对全球价值链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演变过程。

接着,本文将通过构建行业上游度指标,对中国各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进行量化分析。

同时,结合海关数据,本文将进一步探讨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贸易结构、贸易伙伴以及贸易动态变化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及其影响因素。

具体而言,本文将分析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生产者角色、消费者角色以及政策制定者角色,并探讨这些角色如何影响全球价值链的运行和效率。

本文还将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国际贸易政策等方面,分析影响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角色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对全球价值链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应对策略。

具体而言,本文将探讨全球价值链的数字化转型、绿色转型以及区域化趋势等问题,并就此提出中国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战略方向。

本文还将强调国际合作在推动全球价值链优化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呼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全球价值链的繁荣和发展。

二、文献综述在全球价值链(GVC)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和出口国,其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和地位日益引起关注。

关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已有大量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参与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

关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许多研究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中国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逐步从低端的加工制造向高端的研发和设计转变。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以制造业为例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以制造业为例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以制造业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引领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制造业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接着,文章利用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和效果。

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文章不仅考虑了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影响,还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投资动机、投资方式和投资区域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异质性影响。

同时,文章还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如技术进步、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等,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有助于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还能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不同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例如市场寻求型投资和技术寻求型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度较高。

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一方面,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另一方面,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国际市场变化,合理调整投资策略和模式,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揭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政策和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特别是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随着国家战略文件《中国制造2025》的制定,中国制造业改革引起极大关注。

中国制造业总出口额庞大,却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较低水平,在制造业不同行业间的差距也比较明显。

中国制造业应加快转变发展模式来应变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酝酿。

标签:制造业;价值链;改革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产品各个生产环节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改变了原来的同一产品的生产地域不可分离性。

另外,伴随着全球质量认证和技术标准的统一,使得某一生产环节可以独立的在全球内不同地方实现,这样就形成了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利用资源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体系。

发达国家把竞争力更小的劳动密集型的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而自己只专注于研发和品牌等核心环节。

这种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主导的凭借其在规模和技术优势占据价值链的高利润、高附加值环节,通过外包等形式将高耗能、高投入、低附加值、低利润的生产环节和组装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分工模式,带来了利润的分配不均匀,形成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

一、我国制造业参与到全球价值链的开端因为在形成这种全球分工模式的初期,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生产能力还较低,主要通过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和直接投资来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因为很多发展中国家当时还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处于对技术、投资等十分渴求的状态。

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商品、人员、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交换更加频繁,WTO等国际多边组织对经济一体化的促进,我国制造业也逐渐融入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促进政策,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催生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积极参与到了世界制造业网络。

“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鼓励政策、1987年底沿海开放战略、1988年实施的“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政策、192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后的额进一步市场开放政策、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

全球价值链中的中国角色分析

全球价值链中的中国角色分析

全球价值链中的中国角色分析第一章:引言全球化的进程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全球价值链也因此形成并不断发展。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国际贸易、跨国公司、数字经济等多个角度,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

第二章:国际贸易中的中国角色中国是全球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得益于其制造业的发展和低成本劳动力的竞争力。

中国的制造业始终以大规模生产和成本优势为基础,能够满足世界各地的消费需求。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分工,通过参与全球供应链,将自己的比较优势发挥到极致。

第三章: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角色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国之一,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生产基地。

这些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为中国提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其次,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动了消费升级和消费结构变化,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第四章:数字经济中的中国角色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在数字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发展迅猛,拥有庞大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和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场景。

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如阿里巴巴、腾讯等,通过自身的技术和平台优势,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数字支付、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突破,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产业的运营方式。

第五章:中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全球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也在这一领域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中国在减排和环保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为全球的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还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和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第六章:中国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的角色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中的热点议题,而中国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研究

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研究

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研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价值链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参与全球价值链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现状、挑战和机遇,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一、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现状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过参与制造、物流、跨国投资等方式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例如,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印度的IT服务业崛起,成为全球软件开发的重要中心。

二、参与全球价值链面临的挑战然而,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起到的是低附加值环节。

他们主要从事简单装配、加工等劳动密集型工作,利润较低。

其次,发展中国家在价值链中缺乏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限制了其创新能力和附加值的提升。

最后,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得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三、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机遇尽管面临挑战,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仍然有巨大的机遇。

首先,全球价值链的再平衡和分工优化将提供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机会。

一些中高附加值环节,如设计、研发和品牌推广,将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其次,技术创新和数字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这些国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加快创新步伐,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四、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建议为了更好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发展中国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行动。

首先,加大对教育、技术培训和研发的投入,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

其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开发。

再次,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寻求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机会。

最后,改善营商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竞争力。

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发展中国家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也需要面对种种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对外投资关系研究摘要:构建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模型,结果显示:我国从各国的进口贸易获得的国际研发资本存量显著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提高;通过外商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不利于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我国通过国内研发支出占比消化吸收后的我国制造业OFDI技术溢出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积极影响;通过服务业对外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显著为负。

关键词:制造业;服务业;OFDI;技术溢出;产业结构高级化;全球价值链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8)04-0056-10一、引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流量首次位列全球第二位,并超过同期吸收外资水平。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已有研究发现,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有助于自主创新提升。

肖黎明、赵刚[1]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OFDI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能够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

王志超[2]的研究结果对中国各产业OFDI外国研发溢出与各产业生产率指数的灰色关联度进行排名,制造业排在第一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排在第六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排在第九位,批发和零售业排在第四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排在第三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排在第二位。

部分研究成果发现,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

姚战琪[3]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模型发现,我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进口贸易获得的国际研发资本存量显著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提高。

王志超[2]发现第一产业整体、第三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较弱,第二产业中制造业OFDI产生的逆向技术溢出作用相对较强。

但该成果未分析中国各产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赵刚[4]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被解释变量,发现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对OFDI的影响虽然为负,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同时该成果也未把OFDI研发溢出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也未分析中国OFDI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从现有研究来看,第一,目前在学术界关于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对外投资关系的研究成果很少,学术界主要直接研究O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而本文分别研究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和服务业对外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是否促进了产业结构高级化。

第二,本文使用国内研发投入、人力资本等变量与中国通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和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的交互项作为解释变量,检验通过制造业和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一)通过制造业对外投资和服务业对外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与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雷蒙德?维农(R.Vernon)最早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一般在产品生命周期处于标准化阶段或成熟阶段时,就开始进行OFDI,为了给母公司让出更多的资源和市场进行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必然会不断推动跨国公司的生产结构优化、产品更新和技术进步。

阿瑟?刘易斯(W. A. Lewis)提出的发达国家OFDI“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促使发达国家通过OFDI将其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同时,相应也加快了其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

希里(Hiley)[5]、洛姆特拉特(Blomstrom)[6]等选取韩国和日本数据实证分析了OFDI的产业升级效应,认为作为两个战后复兴经济体的韩国和日本通过开展海外直接投资转移了在国内处于落后位势的比较劣势产业,在保持海外市场份额的同时推进了国内产业升级换代。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1:在不考虑通过制造业对外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与研发投资占比的交叉项和通过服务业对外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与人力资本的交叉项的情形下,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和服务业对外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较弱。

(二)在考虑国内研发投资占比情形下,通过制造业OFDI获得的研发资本存量与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冯春晓[7]通过构建测度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指标,分析了制造业OFDI对我国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结果发现,我国制造业OFDI与我国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OFDI与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

但该成果没有分析中国通过制造业OFDI获得的研发资本存量对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

王英、刘思峰[8]通过计算中国OFDI存量的行业结构与国内产业结构的灰色绝对关联度、相对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后发现,我国OFDI的行业结构与我国国内产业结构密切相关,OFDI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其中制造业的OFDI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着更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方明媚[9]的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企业在进行OFDI时,应有层次、有重点、有步骤地选择投资地区,中国应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直接投资,逐步建立制造业的国际生产体系,应在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重点投资资源密集型产业,创建资源开发国际化体系。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2:通过国内研发投资占比的调节作用,中国通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

(三)在考虑人力资本情形下,通过服务业OFDI获得的研发资本存量与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外投资逐渐向服务业转移,世界服务业OFDI已超过制造业。

可见,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经济领域作用日益凸显。

但在学术界关于服务业OFDI获得的研发资本存量对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的研究成果很少。

孟萍莉、董相町[10]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认为生产性服务业FDI、OFDI与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OFDI行业结构对制造业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笔者认为,我国服务业OFDI主要流向国为34个发达国家,而流向高技术密集型国家的OFDI并不会带来积极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姜欢[11]也认为,我国服务业流向低技术密集型国家的OFDI能够带来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而流向高技术密集型国家的OFDI并没有带来积极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3:我国通过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不利于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不存在逆向技术输出,中国服务业OFDI 的正向技术输出总额通过人力资本分摊部分回收,因此中国服务业对外投资所产生的技术输出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阻碍作用。

(四)各省通过进口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与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学术界主要从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产业发展效应、经济增长效应三个角度分析服务业进口的影响。

谢建国、周露昭[12]研究了国际研发投入通过进口贸易对中国省区的技术溢出效果,认为国际研发投入通过进口贸易对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影响。

胡小娟、龙敏捷[13]采用我国1997―2012年工业面板统计数据,分别从工业总体和行业两个视角检验了中间产品进口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从工业总体看,中间产品进口有利于我国技术进步。

徐光耀[14]认为从总体上看,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中国进口服务贸易均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较为稳定的、正向的促进作用,但这种稳定的促进作用是以部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另一部分第三产业受到巨大冲击为代价的。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4:通过进口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

(五)各省通过FDI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与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唐慧[15]认为FDI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以及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FDI对产业结构优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该成果未使用通过外商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代替FDI变量。

王静[16]、周升起[17]、戴竹青等[18]也直接使用FDI变量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认为FDI显著促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此外通过促进国内研发投入,外商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也有间接促进作用,该成果也未通过外商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角度研究FDI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

李平、苏文[19]以我国的OFDI为研究对象,考察OFDI对母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通过FDI溢出的国外研发存量对以专利申请授权数表示的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为负,但没有研究通过FDI溢出的国外研发存量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

霍忻[20]研究发现通过国内研发、进口贸易、外商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四种途径获取的国内外研发资本存量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变量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但该文计算通过外商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的计算方法与笔者不同,该文计算通过外商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时仅计算通过各国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没有计算通过流入我国各省的外商直接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5:通过外商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不利于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

三、研究设计(一)模型建立考虑到制造业OFDI对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依赖于中国研发投资占GDP比重,服务业OFDI对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可能依赖于中国人力资本,因此将综合考虑各省研发投资占GDP比重与通过制造业OFDI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的交叉项、各省人力资本存量与通过服务业OFDI 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的交叉项的回归方程设定为:INSit=C+β11LnRDCit+β12LnFDIRit+β13LnIMRit+β14RDGDPit×LnMOFDIRit+β15HUit×LnSOFDIRit+εit(1)具体考察制造业OFDI对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将中国制造业OFDI国别差异与母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回归方程设定为:INSit=C+β21LnRDCit+β22LnMOFDIRit+β23LnFDIRit+β24LnIMRit+β25RDGDPit×LnMOFDIRit+εit(2)进一步分析服务业OFDI对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将中国服务业OFDI与母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回归方程设定为:INSit=C+β31LnRDCit+β32LnSOFDIRit+β33LnFDIRit+β34LnIMRit+β35HUit×LnSOFDIRit+εit(3)被解释变量为产业结构高级化(INSit),解释变量为各省研发资本存量(RDCit)、各省通过外商投资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FDIRit)、各省通过进口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IMPit)、通过服务业OFDI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SOFDIRit)、通过制造业OFDI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MOFDIRit)、各省研发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RDGDPit)与通过制造业OFDI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的交叉项、各省人力资本存量(HUit)与通过服务业OFDI 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的交叉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