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_治大国如烹小鲜_张广银.caj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5
小议“治大国如烹小鲜”
■张广银
读书许多年,每每读到“治大国如烹小鲜”都会不假思索地认为:治理大的国家就像烹煮一条小鱼一样,比喻轻而易举。

用现代俗语来说:治理国家是小菜一碟。

最近看了王蒙先生的《思想的享受》中解释:“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要挠,不要翻,把它变成一个烹调的原理:治大国感觉和烹小鱼一样。

似乎和前面的解释差不多,但就此却生疑了:“不要挠,不要翻”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熟悉烹调的人都知道,“不要挠,不要翻”的“小鲜”是容易焦煳的。

而且宋朝张元干的《水调歌头》中说“调鼎他年事,妙手看烹鲜”,“烹鲜”尚且是“妙手”,“小鲜”就更是“妙手”偶得了。

那么,到底该怎么解释呢?查找材料,归纳一下,常见的应该有这样三种:
一种解释说,小鲜是很嫩的,如果老是翻过来、翻过去,就会弄碎了;因此治理大国也不能来回折腾。

这种解释沿袭着《韩非子·解老》中“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的思路,意思为:“治理大国,好像煎小鱼,不要老翻腾。

”虽然接近本意,但没讲到“妙”处。

第二种解释说,慢慢来,逐渐解决。

懂得烹饪的人都知道,烹饪技术的核心部分就是掌握火候。

而小鲜,又是各种烹饪材料中最为娇嫩的,更要细心伺候。

所以治理大国的最高境界,就是小心翼翼地掌握火候。

利用太极拳原理,四两拨千斤,就是顺其势,慢慢来。

如果想用突变的方法把它改过来,往往突变还没有变好,新的毛病又出来了。

“火候”一说似乎又失之于小。

第三种解释说,大国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统治者不能求全责备、强求整齐划一,十个指头还不一般齐呢;治理大国该抓住主要目标抓重点。

就好比你炒一锅小杂鱼,它只有火柴杆那么大,有的还半生不熟呢,有的都煳了。

厨师不可能炒出来的小杂鱼都整齐划一,一样的生熟程度、一样的咸淡、一样的滋味,整体目标达到就可以了。

目标一说似乎又失之牵强,较为不妥。

通观几种解释,我认为以“治大国若烹小鲜”比喻治国便民之道,亦比喻政治才能较为妥当。

首先,“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于《老子》,“治大国若亨(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就如同烹制小鲜一样容易,只需要以“道”来莅临治理天下。

以“道”来莅临治理天下:其自家的先祖不会起作用来干涉影响,别家的先祖也不会起作用来干涉影响。

因为自家的先圣是不施加影响、妨害、干涉,别家的先圣也就不施加影响、妨害、干涉;进而圣人也不妨害、干涉民众。

圣人和民众不相互干涉、不相互妨害,故其德上下交盛,俱归于民。

尽管对这一段话有多个不同的解释,但其基本核心是老子肯定了“道”在莅临天下过程中的权威性和唯一性。

只要是遵循了“道”,则这些最值得尊重、最值得效法的侯王的先祖们都不会通过他们的潜在的作用来影响侯王的施政。

这是因为,先祖们的精神实质是不对合于“道”的施政来施加影响,而这正是合于“道”的。

其次,“烹小鲜”需要有烹饪之道,“治大国”需要有治国之道,两种行为虽有大小之区别,但都需要借助“道”才能完成,所以老子说治理大国就像烹调小鲜一样。

如此理解,则“治大国若烹小鲜”句便可在语境中得到顺畅的理解了,因为整个句子均以“道”为中心,老子只不过由此引出下文的“以道治国”的话题。

其传人庄子的《庖丁解牛》“臣之
备课·设计
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目的也是劝诫国君行事要遵循道来完成。

这在老庄乃至先秦诸家的作品中,以故事来喻治国之道,可以说比比皆是。

那么,“治大国”之道与“烹小鲜”之道除了有大小之辩外,本质是否相同呢?我认为,这一点不需要费心的解答,而且也没有必要非要为此句找一个深刻的内涵。

根据老庄一贯的思想,这个道就是便民之道,符合道家“无为”的核心理念,有了这种便民之道的侯王们也就具备了优秀的政治才能了。

(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中学
225800)
“长江大河”并非“长江黄河”
■魏诗田
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是一篇结构严谨、气势磅礴的议论文。

在第二段中,作者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并用“浩浩荡荡”“平原无际,一泻万里”“回环曲折”来形容“长江大河”。

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练习说明”第二题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是:把“浩浩荡荡”和形容“扬子江黄河”的“浩浩荡荡”一律理解为“比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把“平原无际,一泻万里”理解为“比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把“回环曲折”理解为“比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很明显,这是把形容“长江大河”的词语理解为比喻中华民族的历史,混同于第五段形容“扬子江黄河”的词语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编者把“长江大河”误解为我国特有的两大河流———长江黄河,即文中的“扬子江黄河”,没有理清两者的区别,出现了很明显的知识性错误。

实际上,文中的“长江大河”并非“长江黄河”,而是泛指“大江大河”,指地球上所有比较大的河流———也包括我国的长江黄河。

首先,就论证结构看,“长江大河”并非“长江黄河”。

本文的思路十分清晰:第二、三两段先是总写民族生命的进程、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第四、五两段再从一般(整个人类的历史)到特殊(中华民族的历史),号召我们要具有雄健的精神,享受奋斗的乐趣。

比喻是为论证服务的,第二段比喻世界各民族生命的进程,用泛指的“大江大河”,显然比单用我国的长江黄河比喻更为妥帖,况且第五段又用“扬子江黄河”(即“长江黄河”)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在不足千字的短文中,怎可能拿相同的事物,在赋予一般性的意义后,又赋予其包容在一般性意义中的特殊含义?
其次,就文章语言看,“长江大河”也绝非“长江黄河”。

其一,在第二段开头,作者说“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如果“长江大河”指我国的长江黄河,则此句明显说不通———“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黄河”,什么意思?而如果“长江大河”泛指“大江大河”的话,此句则非常自然。

其二,作者既然在第五段用“扬子江黄河”来表示我们的长江黄河,并且在其前用了一个非常亲切的称呼“我们的”,很明显,他不可能在一篇短文中,再用“长江大河”来称呼长江黄河,也不会用“我们的”长江黄河来比喻“世界的”民族生命进程。

由此看来,“长江大河”指的是“大江大河”,而不单是长江黄河。

那么,形容长江大河的各个词语,自然是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中的不同阶段,而不单是比喻中华民族。

这样,第二段中形容“长江大河”的几个词语,就只能这样理解:“浩浩荡荡”理解为“比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把“平原无际,一泻万里”理解为“比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把“回环曲折”理解为“比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这样,我们就理清了文章第二段和第五段之间的由一般到特殊而不是简单重复的论证关系,对准确理解文章论证层次和中心,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安徽省太和县宫集中心学校
236652)
备课·设计
咬文嚼字/rb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