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复习学案 精品

合集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精品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精品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精品学案一、知识结构1.知识目标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从生殖过程、染色体化学组成以及遗传物质存在部位来分析染色体与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2、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的认知,认同科学结论的获得,最基本的方法是实证的方法。

从遗传和变异的角度,强调了生命的物质性,有利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

2、在有关实验探究、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等问题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1.重点(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难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3.解决方法(1)使用挂图等进行直观教学。

(2)图文对照阅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列表展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四、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听课,让学生学会思考。

具体包括:1.让学生领悟课堂的教学目标;2.使学生抓住教学重点;3.让学生正确处理好听课与记笔记的关系。

五、课时安排1课时探究: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A.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实验)1.介绍实验材料——两种不同类型的肺炎双球菌2.让学生阅读教材P2文字材料,概括格里菲斯肺炎双球提问:噬菌体非常小,实验怎么观察?(1)把病毒的组成成分拆开,再分别侵染正常植株(如图C和D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引起病斑的物质是______。

(2)如图E所示,用甲、乙不同组分重建病毒新品系,可引起烟草病斑,其病斑形状是______。

(3)图E中丙的类型与甲、乙、新品系三种中的哪一种相同?______。

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2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高考目标定位】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考纲知识梳理】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2、格里菲思转化实验(体内转化)(1)实验过程及结果①将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小鼠不死亡。

②将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小鼠死亡,小鼠体内有S型活细菌。

③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小鼠不死亡。

④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注射小鼠;小鼠死亡,小鼠体内有S型活细菌,经培养得到S型活细菌。

(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3、艾弗里转化实验(体外转化(1)设计思路:设法把S型细菌的DNA与其他各组成成分分开,单独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

(2)过程及结果:①取S型细菌,分离出其中的DNA、蛋白质、多糖以及将DNA与DNA酶混合,将以上四组分分别与R型细菌培养基混合培养;②结果除有DNA一组的培养液中既能分离出R型细菌又能分离出S型细菌,其余各组均只有R型细菌。

(3)结论:只有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2、T2噬菌体的特点(1)结构:外壳由蛋白质构成,头部含有DNA。

(2)生活方式:寄生于大肠杆菌内。

(3)增殖特点:在噬菌体DNA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成分,进行增殖。

3、实验过程及结果(1)标记细菌:将细菌培养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出含35S的细菌;将细菌培养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出含32P的细菌。

(2)标记噬菌体:将噬菌体培养在含35S的细菌中,培养出含35S的噬菌体;将噬菌体培养在含32P的细菌中,培养出含32P的噬菌体。

(3)噬菌体侵染细菌:①将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培养在细菌中,培养出的子代噬菌体中无35S。

②将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培养在细菌中,培养出的子代噬菌体中有32P。

(4)结果分析:①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细胞中,而蛋白质留在外面。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必修二第三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你从教材上找到的关键性语句:1.肺炎双球菌的类型及特点类型菌体菌落毒性S型细菌有多糖类的荚膜表面光滑有R型细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表面粗糙无2.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①实验过程及现象第一组:R型活细菌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第二组:S型活细菌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小鼠体内有分离出S型活细菌第三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第四组: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②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3.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①实验方法:将S型细菌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分别与R培养,独立地观察各自的作用。

②实验过程及现象第一组:R型细菌的培养基+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培养基含R型细菌和S型细菌。

第二-四组: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加蛋白酶或RNA酶或酯酶)培养基含R型细菌和S型细菌。

第五组: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加DNA酶)培养基只含R 型细菌。

③实验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也证明了蛋白质、多糖、DNA水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

4.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糖糖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 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売都是由糖糖糖构成的,头部含有糖糖糖。

5.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增殖。

当噬菌体增殖到一定数量后, 大肠杆菌传物传物,释放出大量的噬菌体。

6.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①标记大肠杆菌含35S的培养基+大肠杆菌→含S的大肠杆菌含32P的培养基+大肠杆菌→含P 的大肠杆菌②标记噬菌体含35S的大肠杆菌+噬菌体→含S的噬菌体含32P的大肠杆菌+噬菌体→含P 的噬菌体③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保温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⑴搅拌的目的: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复习教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复习教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和功能。

2. 掌握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 了解DNA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

4.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和功能,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

2. 教学难点:DNA分子结构的特点,DNA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的机制。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DNA的作用和特点。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DNA的结构和复制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和教具:DNA结构模型,DNA复制动画,遗传现象案例等。

2. 实验材料和器材:DNA提取试剂盒,显微镜等。

3. 学习资源:相关学术论文,遗传现象案例集等。

五、教学内容1.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和功能引入话题:讨论遗传现象和遗传物质的定义。

讲解DNA的结构和功能:介绍DNA的双螺旋结构和编码遗传信息的功能。

举例说明DNA在遗传变异和进化中的作用。

2.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讲解DNA的双螺旋结构:介绍DNA的核苷酸组成和螺旋排列方式。

探讨DNA的稳定性和变异性:解释氢键和碱基配对的重要性。

3. DNA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讲解DNA复制的机制:介绍半保留复制和酶的作用。

演示DNA复制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复制的具体过程。

讨论遗传信息传递的途径:介绍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4. 生活中的遗传现象解释分析遗传现象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具体的遗传现象。

讨论遗传病的成因和治疗:介绍基因突变和基因治疗的相关知识。

5. 总结与评价学生自主总结DNA的特点和功能,DNA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DNA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和指导。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复习教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复习教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DNA的概念和结构特点。

2. 掌握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和功能。

3. 能够分析DNA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1. DNA的结构特点。

2.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

三、教学难点1. DNA的双螺旋结构。

2. DNA的复制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DNA结构模型或图片。

3. DNA复制过程的动画或图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DNA结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DNA的概念和结构特点。

2. 复习DNA的结构:介绍DNA的双螺旋结构,包括磷酸、糖和含氮碱基的组成。

3. 复习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分析DNA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包括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DNA复制的过程和机制,以及DNA 在遗传变异中的作用。

5. 总结:对DNA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总结,强调DNA在遗传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延伸1. 探讨DNA与RNA的异同:分析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五碳糖、含氮碱基和存在场所等方面的差异。

2. 介绍DNA的变性和复性:解释DNA在高温条件下的变性现象,以及冷却后复性的过程。

七、课堂练习1. 填写DNA结构的特点: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填写DNA双螺旋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

八、课堂讨论1. 探讨DNA突变的原因:分析导致DNA突变的因素,如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等。

2. 讨论DNA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探讨DNA突变对基因表达、蛋白质结构和生物体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影响。

九、教学案例分析1. 分析案例:提供有关DNA鉴定的案例,如法医学中的DNA指纹鉴定,让学生分析DNA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

2. 案例讨论:让学生探讨DNA鉴定技术的原理、应用范围及其在法律诉讼中的重要性。

十、课后作业1. 观看DNA复制过程的动画或视频,加深对DNA复制过程的理解。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1.阐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说明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

4.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认同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基础学习】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断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①蛋白质是由多种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②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组合方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③没发现其他大分子有类似的结构特点。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①DNA是由许多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②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种;③每种脱氧核苷酸都有特定的碱基。

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肺炎链球菌能引起人的肺炎和呼吸系统的疾病。

对小鼠也有极大的杀伤力,使小鼠患肺炎,并发败血症死亡。

S型细菌R型细菌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无多糖类的荚膜菌落表面光滑表面粗糙毒性有无荚膜是某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包围的一层胶状物质。

无荚膜的肺炎链球菌,感染人体或动物体后,容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并杀灭。

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有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生活并繁殖。

推断:已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

蛋白质不能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①蛋白质不能进行自我复制②蛋白质在染色体中的含量往往是不固定的,分子结构也不稳定③蛋白质不能遗传给后代关键思路:把S型细菌的各种物质分开,的、直接的观察它们的作用。

实验结论:。

在80-100 ℃的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失活,DNA双链解开;当温度恢复至室温后,DNA双链能够重新恢复,但蛋白质的活性无法恢复。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方法:选材的原因:①结构简单,细菌是细胞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和外壳,易于观察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②繁殖快,细菌20-30min就可繁殖一代,病毒短时间内可大量繁殖。

2025年高中生物高考精品备课教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025年高中生物高考精品备课教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遗传的分子基础课时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 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 分子上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022:湖南T2、浙江6月T22、浙江1月T20、海南T13、辽宁T4D 、河北T8C 、广东T5C ;2021:全国乙T5;2020:山东T20、浙江7月T12、浙江1月T23;2019:浙江4月T20、江苏T31.科学思维——分析与综合:对比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异同。

2.科学探究——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的相关实验设计与分析命题分析预测 1.高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由概念向分析判断转移,着重考查遗传物质探索过程中的经典实验及其拓展实验的方法、过程、结果分析和结论,呈现形式有文字叙述、实验过程图等,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2.预计2025年高考除进行常规考查外,还可能会借助一些科研成果或科学发现,将基础知识与科技创新结合,以便更好地提高考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学生用书P1631.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教材深挖[必修2P43图3-2](1)体内转化实验中,加热使S型细菌的蛋白质变性失活,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断裂,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2)科学家通过实验还进一步证明了实验中R型活细菌转变为S型活细菌是因为接受了来自S型细菌的DNA,而不是由R型活细菌自发突变而成。

(3)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 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属于广义上的)。

(4)由于受DNA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因素影响,并非所有的R 型细菌都能被转化,只有少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2.艾弗里等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①T2噬菌体的结构及生活方式②T2噬菌体的增殖(2)实验过程及结果(3)从本质上理解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强度偏离预期值的原因4.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5.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生物类型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多数病毒少数病毒遗传物质DNA RNA 核酸种类2种(DNA 和RNA )1种(DNA )1种(RNA )碱基种类5种(A 、G 、C 、T 、U )4种(A 、G 、C 、T )4种(A 、G 、C 、U )核苷酸种类8种(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实例动物、植物和真菌细菌(包括蓝细菌)等T2噬菌体、乙肝病毒等HIV 、烟草花叶病毒、禽流感病毒等结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19]DNA 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20]RNA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础自测1.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 是转化因子。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能力目标: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过程,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认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认同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学习科学精神,养成科学态度。

二、教学设计思路三、教学实施的程序)点评:充分发挥科学史的作用。

作者通过引导学生对本节中的3个经典科学实验分析与体验,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认同人们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发展的;领悟在遗传物质的发现历程中,每一次重大的突破都与简洁、合理、巧妙的研究思路有关;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验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在教学中重视科学史的教育价值也正是时代的呼唤。

多媒体辅助教学,化解教学难点。

本节中的经典实验是在特定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学生无法亲自动手操作。

作者在教学中能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如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等,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止为动态,化难为易,充分体现了多媒体手段的优势。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作者按照"问题探析→自主学习→展示点评→整合提升→检测补偿”的程序进行教学。

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展示学习成果。

教师对学生展示的成果进行点评,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对展示中的思维偏差进行精当点拨和规范校正;所提出的探究问题有一定思维含量,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有利于构建知识网络。

科学把握训练时机和题量,评价检测结果,较好地完成预定目标。

课堂教学中,师生认知、情感、自我意识互动交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学生学会了新知;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进一步树立了生命的物质性观点。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 新人教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 新人教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重难点突破】重难点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1)实验过程(2)实验结论型细菌已失活2.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型活细菌水解物↓↓型细菌发生转化典题演示1 (2009江苏高考改编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②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存活、存活、存活 D.死亡、死亡、存活、存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问题的相关知识。

理解只有R型活菌+加热杀死的S菌的DNA才能发生转化,是本题的解题突破口。

①S型细菌是致死型的,故小鼠死亡;②DNA酶分解S型细菌的DNA故小鼠存活;③R型细菌高温加热被杀死,再加入S型细菌的DNA,不能发生转化,故小鼠存活;④S型细菌高温加热被杀死,加入R型细菌的DNA,小鼠也存活。

答案:C。

易错易混点 DNA是遗传物质和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误区表现: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错解归因:未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实验思路所致正确观点: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欲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需对多种生物的遗传物质本质进行分析。

格里菲思实验只能证明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转化因子”。

艾弗里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

变式训练1 (2010海南卷.13改编)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

其中预测正确的是()A.1、3 B.1、4 C.2、3 D.2、4解析: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杂合”噬菌体的表现型取决于DNA的来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复习导学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复习导学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自主总结与梳理(一、二任选一项完成即可)二、复习导学(根据书上的“本节聚焦”查漏补缺)三、基础知识复习与填空(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二)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体内实验)1. 实验材料:小鼠、肺炎链球菌3. 结论【思考】格里菲斯的实验能否说明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实验过程中,能否说明遗传物质的热稳定性好?【判断正误】(1)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尸体中提取到的细菌全部是S型活细菌()(2)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S型肺炎链球菌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三)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体外实验)1. 实验原理:“减法原理”,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一种物质(自变量),从而探究其功能。

2. 实验过程(请写出各组的实验结果)(1)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设法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得到细胞提取物。

(2)如图,对S型细菌提取物进行不同处理,再进行转化实验。

3. 实验结论(四)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 实验材料:T2噬菌体,专门..寄生于大肠杆菌,外壳由蛋白质构成,头部内含DNA。

2. 实验方法:____________。

【思考】①为什么用32P和35S标记,而不用其他元素?②赫尔希和蔡斯首先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蛋白质含有35S标记或DNA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

能否直接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噬菌体?3. 实验过程4.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5. 反思(1)搅拌、离心的作用是什么?35S标记的一组,若搅拌、离心的程度太低,则沉淀物的放射性偏______。

(2)若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会有短暂的保温时间,32P标记的一组,若保温时间太长或太短,则上清液的放射性偏______。

(3)结合噬菌体的生活史,分析:子代噬菌体的大分子是怎样合成的?(五)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实验结论(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 试结合本节内容和已学知识,分析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和核酸类型生物类型遗传物质核酸种类核苷酸种类细胞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DNA病毒(T2噬菌体,乙型肝炎病毒、天花病毒等)RNA病毒(流感病毒,非典病毒(SARS),艾滋AIDS病毒(HIV),烟草花叶病毒,新冠病毒等)四、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练习习题1.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学案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学案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复习学案一、准确识记遗传物质探究历程的易错点(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两次标记的目的不同(2)遗传物质发现的几个实验结论注意:①转化的成功率较低,大量S型菌来自于少量转化成功个体的繁殖。

②加热杀死S型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降低又逐渐恢复活性。

③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设计思路相同,即设法将DNA和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研究它们各自不同的功能。

④由于所有的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只有R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误差分析①32P标记DNA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②35S标记蛋白质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二、真题回顾1.(真题重组)(单选)肺炎链球菌活体转化实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病死小鼠中分离得到的肺炎链球菌只有S型菌而无R型菌(2017·浙江4月选考,20C)B.该实验未证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由S型菌的DNA引起的(2017·浙江4月选考,20D)C.活体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荚膜物质使R型菌转化成有荚膜的S型菌(2020·浙江7月选考,12B)D.肺炎链球菌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2018·浙江4月选考,23B)2.(真题重组)(多选)为研究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链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2019·浙江4月选考,20A)B.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2019·浙江4月选考,20C)C.该实验能证明肺炎链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2019·浙江4月选考,20D)D.离体转化实验中,经DNA酶处理的S型菌提取物不能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2020·浙江7月选考,12D)E.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2021·浙江1月选考,15D)3.(真题重组)(多选)某研究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然后将大肠杆菌和被标记的噬菌体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如图所示。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精品学案11:3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精品学案11:3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学习目标】1、总结“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温故默写】1、细胞核内,染色体主要由和组成。

2、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生物蛋白质的这种单位有约种;生物体的蛋白质多种多样,其原因是。

3、DNA的基本单位是,有种,分别是。

【新课学习】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1、20世纪20年代,人们对遗传物质的推测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2、20世纪30年代,人们开始意识到DNA的重要性,你觉得DNA具备了什么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实验者:1) 实验材料:肺炎双球菌,小鼠【思考1】两种肺炎双球菌有什么不同?2)实验过程及结果:实验分析:步骤①—④分别说明什么问题?①:;②:;③:;④:。

3)实验结论:。

4)不足:。

2、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实验者:【思考2】在S型肺炎双球菌中有蛋白质、DNA、荚膜多糖等物质,如果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确定哪一种是转化因子,你觉得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1)实验过程及结果2)实验结论:。

3)不足:。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阅读课本P44-45页,思考:噬菌体结构上具有什么特点,增殖上又有什么特点,使它能成为观察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材料?1、实验材料: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在大肠杆菌体内的一种病毒。

结构特点: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是由(含等元素)构成,头部内含有一个(含等元素)。

增殖特点:在自身遗传物质作用下,利用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成分,进行大量增殖。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是:吸附→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

2、实验方法:(用______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______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3、设计思路:S是特有的元素,P是特有的元素,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这两种生物大分子,可以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精品学案17:3 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精品学案17:3 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指的是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核心是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所以在本学科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的重点是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3、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本课计划用3节课进行学习,其中学习课2节,作业及讲评1节。

二、目标及其[解析](一)目标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的应用。

(二)[解析]1.掌握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是怎样被发现的,实验的原理,过程。

2.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实验过程繁琐,知识点较多,较难记忆。

所以给这节课的讲解带来一定的难度,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逐步讲解,让学生加以记忆。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更直观更形象。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二)教学情景第一部分自学(约5到9分钟)1.本章学习引导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0世纪20年代,人们认识到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脱氧核苷酸有4种,每种有一个特定的碱基。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占主导地位。

2.自学,阅读课文,梳理教材基本知识,完成下列填空:问题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是由谁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由谁完?格里菲斯和艾佛里,赫希和蔡斯设计意图:了解DNA发现过程中的发现者。

师生活动:自主学习课本上的核心概念,对概念进行分解,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问题2. S型细菌和R型细菌的区别?S型细菌有毒,R型细菌无毒设计意图:重点区分两种细菌。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精品学案8:3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精品学案8:3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习重难点]1. 重点: (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难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学习过程]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分析:亲代与子代是以生殖细胞作为“桥梁”,通过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研究,人们了解到染色体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故人们认为染色体在遗传上有重要作用。

[讨论]1.染色体为什么在遗传上起作用呢?通过对染色体的化学成分分析(分子水平):得知它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其中DNA 在染色体里含量稳定,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由于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2.还有什么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线粒体、叶绿体。

[设疑]科学家是如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呢?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的作用,下面介绍两个经典实验。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S型:有夹膜,有毒: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R型:无夹膜,无毒性2.实验思路:(1)活的无毒性的R型细菌老鼠→健康(2)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老鼠→死亡(3)灭活的S型细菌老鼠→健康(4)活的R型+ 死的S型老鼠→死亡格里菲思推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能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成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3.在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做了如下实验:把S型细菌的组成物质全部分离,并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得到如下结果:艾弗里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三)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 T2噬菌体的结构和化学组成T2噬菌体是由头部和尾部组成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是由蛋白质组成,在头部内含有一个DNA分子。

它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

而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高中三年级生物一轮复习_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学案

高中三年级生物一轮复习_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学案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考纲要求:【课前预习】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的类别:(2)实验过程及现象:①R 型活菌→小鼠体内, 小鼠 ②S 型活菌→小鼠体内, 小鼠 ③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小鼠体内, 小鼠 ④R 型活菌+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小鼠体内, 小鼠(3)实验结论: 。

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1)设计思路: 。

(2)实验过程及结果(3)实验结论: 。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T2噬菌体的特点(1)结构:外壳由 构成,头部内含有 。

(2)生活方式: 。

(3)噬菌体侵染细菌经过 → → → → 五个过程。

2、实验过程(1)被35S 标记的噬菌体+大肠杆菌(2)被32P 标记的噬菌体+大肠杆菌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要求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菌落 荚膜 毒性 R 型 S 型3、实验结果及分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时, 进入细菌细胞中,而 留在外面。

(2)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 来遗传的。

4、实验结论: 。

5、选择同位素标记时为什么要选择35S 和32P 而不选择14C 和18O ?6、如何用32P 、35S 标记噬菌体?7、离心的目的 。

搅拌的目的 。

三.RNA 也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 1、过程及结果:烟草被感染 烟草花叶病毒 烟草未被感染2、实验结论: 。

四.主要的遗传物质小结 1、生物2、结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只有少数 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 。

【辨析正误】1. 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 )2.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能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 )3.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能证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4.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将DNA 和蛋白质分开,分别观察其遗传作用。

( )5. 赫尔希和蔡斯用35S 和32P 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证明了DNA 的半保留复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标要求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复习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复习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知识网络体系重难热点归纳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注意:转化作用的实质是外源DNA与受体DNA之间的重组,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

DNA越纯,转化效率越高。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析1.实验思路及方法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P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用放射性同位素32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2.侵染特点及过程(1)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蛋白质留在外面不起作用。

(2)噬菌体侵染细菌要经过吸附→注入核酸→合成→组装→释放五个过程。

3.结果含32P的噬菌体+细菌→上清液中几乎无32P,32P主要分布在宿主细胞内。

含35S的噬菌体+细菌→宿主细胞内没有35S,35S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4.结果分析35S——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宿主细胞内,而是留在外面。

32P——DNA进入到了宿主细胞内。

5.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6.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说明(1)DNA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2)DNA能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注意: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实验中遵循的对照原则是相互对照。

三、对遗传物质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的理解(1)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指遗传物质本身在细胞组成和结构方面是相对稳定的,不像糖类、脂类、蛋白质那样,经常处于变化的状态。

DNA分子是由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四种)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碱基配对是严格的,碱基对的配对方式是稳定不变的,它在细胞中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2)能够进行自我复制,使生物前后代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是指遗传物质可以将自身的分子严格复制,并将复制后的分子向子代传递,使亲子代间遗传物质结构一定,保证前后代相应性状的稳定。

(3)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过程和性状:这是指遗传物质将遗传信息传到子代,只有控制子代个体发育中合成的特定结构的蛋白质,才能体现与亲代一致的生物性状。

(4)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是指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相应性状也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遗传物质变化的结果,变化了的分子结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不断传递下去,使变异的性状在后代连续出现,即出现可遗传的变异。

四、对噬菌体及其侵染细菌实验的几个问题的理解(1)噬菌体为细菌病毒,细菌是原核细胞,所以两者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

两种生物体内均没有染色体,只有DNA。

在两种生物的结构模式图中,表示遗传物质位置的黑线不能误看为染色体。

(2)如何说明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内的是噬菌体DNA,而非其外壳。

用放射性元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外壳蛋白质和内部的DNA,在细菌体内只能检测到32P,检测不35S,由此证明侵染时,注入细菌的是DNA,蛋白质成分的外壳未进入细菌细胞内,也说明蛋白质分子在亲子代间不具备连续性。

(3)细菌细胞内噬菌体DNA复制及噬菌体蛋白质合成所需要的原料、酶、能量、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这时细菌细胞内的一切变化是为噬菌体服务,这时的代谢活动由噬菌体DNA控制。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还说明了噬菌体特有的增殖方式,这种方式不同于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称为复制式繁殖。

(5)该实验能证明遗传物质的4个理论特点中的2个: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过程和性状。

正因如此,该实验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思考讨论: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添加怎样的步骤即可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经典例题剖析例1.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有()A.35S B.32P C.35S和32P D.不含35S和32P解析: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32P标记DNA,在侵染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DNA进入细菌体内。

答案:B例2已知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引起动物致死性肺炎,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对动物无害。

请据下列实验回答:从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中提取出了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培养无荚膜细菌的培养基中,并将培养液注射到小鼠体内,其结果不正确的是解析:从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体内提取的物质中,只有DNA 才能是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转化为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使小鼠致死。

A 、B 、C 都正确。

D 中有DNA ,但用DNA 酶处理DNA 分子,就会使DNA 分子分解,不会使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转化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小鼠应正常。

答案:D例3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图所示。

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 、P 元素,下表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KH 232连续培养一—家禽体细H 5(NH 4)2连续培养一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同位素标记法了解病毒的侵染过程,解答本题可从以下几点着手分析:①明确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

②明确噬菌体结构特点及侵染过程③正确分析图示程序。

答案:D基础试题训练一、选择题1.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A.都是DNA B.都是RNA C. 是DNA和RNA D. 是DNA或RNA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能说明()A.DNA是遗传物质 B. DNA能自我复制C. DNA能控制性状D. 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3.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情形为()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4 科学家艾弗里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DNA.蛋白质、多糖、脂质等物质,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实验结果证明了细菌的转化因子是DNA,为使实验结论更加严密,他设计了一个对照实验:在S型细菌提取出的DNA中加入某种酶处理后,再加入培养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的酶和实验结果分别是( )A.DNA限制性内切酶转化B.DNA连接酶转化C.转录酶不转化D.DNA酶不转化5.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 )①少无毒R型②多无毒R型③少有毒S型④多有毒S 型A.①④B.②③C.③D.①③6.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B.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D.噬菌体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7.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仅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同时还能证明()A. 蛋白质也是遗传物质B. DNA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 RNA也是遗传物质D. DNA能引起可遗传的变异8.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A.在细菌的DNA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B.在噬菌体的DNA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C.在细菌的DNA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D.在噬菌体的DNA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C.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10、对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可以作为鉴别真核生物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种物种的辅助手段,一般不采用的是()A.蛋白质B.DNA C.RNA D.核苷酸拓展题11、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有大量3H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 ()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12、(2018江苏卷·8)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S型菌的DNA + 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②R型菌的DNA + 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③R型菌+ 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 →注射入小鼠④S型菌+ 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 →注射入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13.将有荚膜的S型肺炎链球菌注入到小白鼠体内会导致小白鼠因而死亡,而无荚膜的R型细菌________,但如果将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再注入到小白鼠体内则________,此实验说明S 型细菌体内存在着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________,经实验证明这种物质是______。

14.生物体中的DNA大部分存在于______上,还有少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的_______和______中,因此说_______是遗传物质的_____ 。

15.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某个噬菌体和细菌的有关物质如下表。

产生的100个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试回答:(1)子代噬菌体中,只含有32P的有个,只含有31P的有个,同时含有32P 和31P的有个。

(2)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元素,由此说明;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都含有元素,这是因为;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

(3)该实验能够说明:()A.噬菌体比细菌高等B.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D.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4)实验中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噬菌体时,为何选取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可否用14C和18O标记?说明理由:。

16.赫尔希和蔡斯为了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的是噬菌体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外壳,用两种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的DNA。

然后再让这两种不同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从而对此做出实验论证。

据分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有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等多种氨基酸。

现请你完成以下关键性的实验设计:①实验室已制备好分别含3H、14C.15N、18O、32P、35S等6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微生物培养基。

你将选择哪两种培养基分别用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DNA的标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