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共情、宽恕、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宽恕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综述

宽恕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综述
阶段。翻 在暴露阶段 ,被冒犯者开始认识并感受到 上 ,指出 ,与人 口学变量 、共情 、宗教性 、社会 由冒犯事件所 引起 的消极情绪 ,如悲伤 、气愤 、 愿望相 比,人格维度对宽恕更具有独特的预测作 愤怒 、焦虑等 。在决定阶段 ,被冒犯者为 了摆脱 用 ,其研究 也证实 了这一结果 。t而最新 的对此 l 0 ] 这种消极情感状态认识到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他 的研 究 是 N r (0 7 对 12名葡 萄 牙大 学 生 的 eo 2 0) 5 们开始思考并决定是否要原谅和饶恕那些冒犯者 。 研 究 ,结 果 也 与 以上 的结 果类 似 ,大五 人格 模 型 在操作 阶段 ,被 冒犯者开始 以一种新的思维重新 中的神经质与持久的怨恨呈正相关 ,与宽恕倾 向
料 ,可 以看 出学者们对宽恕与人格特征进行了大 利他和迁就理论为基础 ,认为宽恕是促使受害者 量的研究 ,并取得 了一定 的成果 。本文试 图对宽 对侵犯者产生共情 的一系列的动机变化过程 ,该
恕的相关内容进行概述 ,对宽恕与人格特征的关 过程降低 了受害者报复和疏远侵犯者 的动机 ,增

宽恕一词源于宗教 ,宗教中的宽恕强调的是 久 的伤害 ,宽恕是使受害者从愤怒 、憎恨和恐惧 种用于和解与消除罪恶的方式 。而心理学研究 中解脱 出来 ,并不再渴望报复侵犯者的一个内部
的宽恕主要为人际宽恕。踟 在心理学界 中, 对宽恕 过程。 可以看出,虽然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 的界定 ,不同的学者有不 同的理解 ,至今 ,心理 宽恕的理解不 同,但都认为宽恕包含 了三个基本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卷 总第 15 6 2期
2 1 年第 7 01 期
总第 83 0 页
・ 论研 究 ・ 理
宽恕与人格特征关 系的研究综述

宽恕心理研究概述

宽恕心理研究概述

系的和谐 是最主要 的价值取 向 。根据文化心理 学的观点 , 心理 和文化是相互渗透 的 , 人们的认知 、 感 、 情 动机和行为 的形成和产 生是 由其生活 的文化世 界塑造 的 , 人们 的人格 、 思维方式 、 感觉和 行动无不有着文化 的烙 印。
另有研 究发现具有 高共情特 是指设身 处地地感 受他人 当前情绪体验 的一种心理倾 向。M C l u h c ul g 等研 究发现 , o 对被试 者进行共情教育 和宽恕的临 床 干 预 , 果表 明共 情 与宽 恕 问有 着 密切 的关 联 。We e 指 结 ir n 出, 共情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做 出报复还是 宽恕 的决定 过程。
般来 说 , 宽恕包括三个层 面 : 宽恕他人 、 宽恕 自己与寻求宽
恕 目前 , 。 心理学一般将 宽恕定 义为 : 宽恕涉及到两 个人 , 中 其

个人在心理 、 情感 、 体或道德方 面受到另一个 人 的深度 而持 身
久的伤害; 宽恕是使受害者从愤怒 、 憎恨和恐惧中解脱出来, 不再
关 键 词 : 恕 宽 恕 干 预 心 理 健 康 宽
中图分类号 : 6 1 G 4
文献标识码 : A
DOI1.9 9 .s. 7 ~ 1 1 0 00 . 5 :03 6  ̄in1 2 8 8 . 1.50 s 6 2 0
1 宽恕的内涵 宽恕不仅是我 国传统伦理学 的重要 内容 、 中华 民族 的传统美 德之一 , 也是 西方基督教 文明的核心思 想 。现代 汉语词典》 《 对宽 恕的解释是宽容饶恕 , 宽容指心胸宽广能容人 、 有气 量 ; 饶恕则是 指免予责备或惩罚u 。英汉词典 中的‘og e es一般被译 为“ ' ri n s” f v 宽 恕” 其 意思是停止对他 人的愤怒 、 , 责备 或惩罚 , 与汉语 中“ 原谅 ”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引导策略研究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引导策略研究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引导策略研究【摘要】本文针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了当前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在总览了引导策略后,提出了具体的引导策略,包括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团队合作意识等。

探讨了实施这些策略的方法,如课程设置、活动组织等。

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引导策略、研究、现状分析、因素、提升、具体策略、实施方法、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学生在校期间,面临各种人际挑战,如与同学、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研究如何引导和促进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际关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和情商,促进个人发展,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在高校学习环境中,学生可能会面临来自不同背景、性格和价值观念的同龄人,如何处理这些复杂关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深入研究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引导策略,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引导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质量。

通过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有针对性地开展人际关系引导工作,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一个人的人脉和人际关系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引导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和发展空间。

宽恕心理学相关研究综述

宽恕心理学相关研究综述

宽恕心理学相关研究综述【摘要】近年来,宽恕在心理学领域研究逐渐广泛和深入。

本文旨在对目前国外心理学界有关宽恕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简要阐述。

主要包括对于宽恕的界定、影响宽恕的因素以及宽恕的模型。

最后提出了当前宽恕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对未来宽恕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宽恕;共情;宽恕模型;自我宽恕一、宽恕的概念宽恕在东西方文化中都受到特别重视,但宽恕的内涵在两种文化中不尽相同。

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东方文化强调宽恕是个人修身养性、道德升华的必要条件;而以基督教为主导的西方文化强调宽恕是一种爱,是“上帝的指示”。

心理学家试图从心理过程的角度对宽恕进了界定。

north[1] 从情感和认知角度出发,认为宽恕是个体克服了对冒犯者消极的情感和判断,并用理解、同情和关爱来对待对方的过程。

enright及其同事进一步补充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在受到不公正伤害后,对冒犯者的负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消失,并出现正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过程。

这一观点强调认知,情绪,行为三方共同作用。

mccullough [2]等人则以共情理论为基础,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基于对冒犯者的共情产生的一系列动机变化过程。

二、宽恕的影响因素(一)人格对宽恕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宽恕受人格特征的影响。

brown[3]通过检验过宽恕倾向与大五人格问卷的各维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宽恕倾向与宜人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

张登浩等人的大七人格与宽恕各维度关系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善良,情绪性以及外向性三个人格维度可以显著预测个体的宽恕性水平。

(二)共情对宽恕的影响。

共情,即同理心,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zechmeister等[4]采用叙事法进行研究,发现共情特质高的受害者对冒犯者的归因和描述较为积极,产生的情境性共情会使受害者宽恕冒犯者。

(三)责任归因对宽恕的影响。

宽恕的责任归因是指受害者对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的理解。

高职生攻击性与自尊、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高职生攻击性与自尊、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显攻击 性有显著 的负相关 , 内隐 与 攻击 性 无显 著 的相 关[ 4 1 。辛 自强 、
所以, 应对 方式也会对攻 击性产生 影 响 。应对 方式 是个 体 的稳定 因 素 与情 境 因素交 互作 用 的结果 嗍 。 在 应 对 方 式 中 , 常包 括 解 决 问 通
者相信 , 这一行为将伤 害 目标 。… ” 攻 击性 行 为在某 种 意义 上等 同于
方式也很 重要 。也可 以说 , 如果两 个人在相 同的情境 中 , 一个 人以暴
定 的关 系。


攻击 性 、 自尊 及应 对 方式
体适应社 会文化环境 的心理 机制 , 是行 为的 中介 , 它调节着人 与环境
的关 系 , 并影 响着人 际交往 时的积
概 念 的理解
A dr n等 人 (0 2 将 “ n es o 20 ) 攻
2 其 通过调查 , 寻找高职生攻击行 略 。该 问卷共 有 6 个 项 目, 中 均数上 面一 个标 准差 的分 数作 为
个 除 A 为与 自尊 、 对方式 的关 系 , 于 有 4 反 向计 分 的 题 目, 此 之 被测 群体 检 出标 准 , Q各 因子 检 应 对
各 选 预防 高职生校 园暴力 犯罪 具有 重 外 , 个 量 表 的 分 值 均 为 : 择 要意义 。 出情况 见 表 1 。从表 1 以看 出 , 可
得 分处于或低 于平均水平 , 自尊和敌 意存在 正相关 , 攻击性和解决 问题存在 正相 关。这表 明 自尊对攻击 因子 中的敌 意存在 一定影响 , 解决问题 影响着个体攻 击性 的水平。
关键词
高职生 ; 自尊 ; 击性 ; 攻 应对方式
G 1. 文 献 标 识 码 78 5 A 文章编号 10 — 2 9 2 1 )0 0 8 — 4 0 8 3 1 (0 1 2 — 0 9 0

关于宽恕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关于宽恕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关于宽恕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者:管璇林嘉文蔡佳来源:《首都教育学报》2013年第02期摘要:宽恕被界定为被冒犯者的亲社会动机的转变过程,它有助于被冒犯者消除愤怒情绪,提升积极的情感体验。

本文阐述了宽恕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宽恕的发生受到被冒犯者的人格、社会认知、情感、人际因素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宽恕;影响因素;进展近年来,积极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转向人类的积极品质,主张探索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如爱、宽恕、感激、智慧和乐观等,从而帮助人们到达幸福的彼岸。

宽恕(forgiveness)作为一个新兴的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新视野,宽恕研究与传统主流心理学研究强调心理疾病和障碍研究不同,更关注人的正性、积极和健康的心理方面[1]。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宽恕有助于受害者消除愤怒、减轻痛苦,维护身心健康[2]。

临床心理学家已出版了不少个案研究,表明宽恕的干预在临床上是很有助益的——它能有效地解决人们的抑郁、自责、后悔、内疚、愤怒等情绪问题,而且有助于解决人格障碍、酗酒者家庭、婚姻关系破裂等问题,甚至减轻癌症患者的心理压力[3]。

一、宽恕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对宽恕(forgiveness)特别是人际宽恕(interpersonal forgiveness)的关注古已有之,宽恕中涉及道德和宗教等因素,因此有必要将道德和宗教的宽恕、日常生活中的宽恕加以区分。

从宗教和道德的角度来说,宽恕被看成是自己所必须遵从的宗教教义和道德准则,缺乏宽恕就意味着违背宗教教义或道德的缺失[4]。

宗教和道德意义上的宽恕往往是从仁爱的角度出发,不计较冒犯者对自己做出的伤害行为,仁慈地原谅冒犯者。

这部分情况下,当人们在谈论宽恕时,他们往往指的是与冒犯者和解或重建关系[5]。

东西方文化都强调宽恕,但是宽恕的内涵在这两种文化中稍有不同。

我国的传统文化侧重于从修身的角度看待宽恕,即宽恕可以提高个体的道德修养;而西方的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则强调宽恕是爱,即基于对他人的关爱而宽恕。

高职实习护生共情能力和患者安全态度与职业素养的相关性研究

高职实习护生共情能力和患者安全态度与职业素养的相关性研究
共情能力对减少医疗纠纷的作用
由于高职实习护生的共情能力较强,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及其家 属的感受,从而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共情能力对提高护理质量的贡献
高职实习护生的共情能力不仅可以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还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07
高职实习护生共情能力与 职业素养的相关性分析
患者安全态度影响因素
共情能力
高职实习护生的共情能力越高,对待患者 安全的态度越积极。共情能力使护生能够 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情感和需求,从而在护 理过程中更加关注患者安全,提高安全意 识。
VS
职业素养
高职实习护生的职业素养越高,对待患者 安全的态度越积极。良好的职业素养使护 生更加注重患者的利益和安全,从而在实 习过程中更加关注患者安全方面的问题, 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和维护。
患者安全态度现状
积极态度
大部分高职实习护生对待患者安全态度积极,认为保障患者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对患者安全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 感。
关注细节
高职实习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关注患者安全方面的细节,如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正确执行医嘱、关注患者心理需求等,体现 了对患者安全的关注和重视。
强调团队合作
高职实习护生在实习过程中认识到团队合作对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性,能够与医生、药师、其他护士等医护人员密切协作 ,共同维护患者安全。
高职实习护生共情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关系
01
共情能力与职业素养 的概念及内涵
共情能力是指个体能够理解和感受他 人情感的能力,职业素养则是指从事 某一职业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02
共情能力与职业素养 的关联性
高职实习护生的共情能力对其职业素 养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共情能力可 以帮助实习护生更好地理解患者情感 ,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宽恕及宽恕影响因素的心理研究综述

宽恕及宽恕影响因素的心理研究综述

宽恕及宽恕影响因素的心理研究综述曲璐明[摘要]:宽恕作为品德心理研究的新主题,近二十年来,日益受到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西方心理学家对宽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颇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而我国对宽恕的科学研究尚处于起步的阶段。

本文对宽恕的含义、类型、研究方法、特点、发展模式、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笔者关于宽恕在国内发展的构想和展望。

[关键词]:宽恕心理影响因素前言70年代中期以前,品德心理研究的主题主要是公正问题,品德发展的研究领域基本上为Kohlberg的公正模式所主宰。

到了70年代中后期,Gilligan提出了关爱伦理取向。

几乎在吉利根研究的同时,也有学者从伦理哲学的角度指出,完整的德性除了包括公正还必须包含仁慈的成份,而仁慈又包括两个亚成份:关爱和宽恕。

从80年代开始,一部分心理学家开始将研究视角投向宽恕,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还成立了以Enright为首的人类发展研究小组专门对宽恕的道德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1]。

从公正到关爱,再到宽恕,表明品德心理的研究主题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化。

到了90年代,出现了许多与宽恕相关的道德心理学研究,宽恕日益成为品德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

一、宽恕的概述(一)宽恕的定义一直以来,宽恕的定义都是各个学者争论的话题,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宽恕。

Enright和Fitzgibbons[2]认为,被不公平对待的人们理性的决定宽恕,他们抛弃怨恨和相关的反应(这样的反应,他们是有权利的),并且对犯错者的反应基于仁慈的道德原则。

包含热情、无条件的爱、慷慨和道德爱。

Worthington[3]试图用宽恕的另一方面——不宽恕来定义宽恕,他认为不宽恕是一些相关情绪的联合体,如怨恨、难过、憎恨、敌视、残余的愤怒、恐惧,这些情绪是受害者对冒犯事件沉思以后体验到的,但他没有具体指出宽恕究竟是什么。

Rye和Pargament[4]定义宽恕为:个体在遭受不公平伤害的时候,随着消极情绪、消极认知和消极行为的释放,个体开始积极地对冒犯者反应。

宽恕十二招

宽恕十二招

宽恕十二招1. 理解他人的立场宽恕的第一步是努力理解他人的立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经历,导致他们的行为和言辞可能会伤害到我们。

通过试图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动机和原因,从而减少对他们的恨意和愤怒。

2. 接受自己的情绪在宽恕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许多情绪,包括愤怒、伤心和失望。

这些情绪是正常的,我们应该允许自己感受到它们。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找到健康的方式来应对它们,如深呼吸、写日记或与朋友倾诉。

3. 放下过去的怨恨宽恕的核心在于放下过去的怨恨。

虽然不容易做到,但是我们必须努力让自己释放对他人的愤怒和仇恨。

想象把这些情绪象征性地放在一个盒子里,然后彻底地扔掉它。

只有当我们真正放下过去的怨恨,才能开始向宽恕迈进。

4. 寻求支持宽恕是一个挑战性的过程,因此我们不应该独自面对。

寻求支持是很重要的,可以是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

和他人分享我们的感受和困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加速宽恕的进程。

5. 培养共情能力共情是宽恕的基石之一,通过培养共情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尝试放下批判和评判的态度,而是试图感受他人的情绪和体验。

这种共情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开放和宽容。

6. 培养自我爱和自尊宽恕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容忍他人的不良行为。

相反,宽恕应该建立在我们对自己的爱和尊重基础上。

只有当我们充满自信时,才能真正宽恕他人的过失。

因此,我们应该培养自我爱和自尊,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尊严。

7. 给予自己时间和空间宽恕需要时间和空间来成长。

我们需要给自己充足的时间来处理自己的情绪和思考,不要急于寻找快速解决方案。

同时,我们也需要留出空间来修复自己,在平静的环境中反思和提醒自己宽恕的重要性。

8. 寻找正向的解决方案宽恕不仅仅是放下对他人的愤怒和仇恨,也意味着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与其抱怨和责怪他人,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以改善和恢复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宽恕对高职生攻击行为的影响:特质愤怒的调节作用

宽恕对高职生攻击行为的影响:特质愤怒的调节作用

随机 选取成 都市 3 所高职 院校 大一 和大二 两个
认知与生理唤醒三条路径 的影 响 。 1 , 由此可以看出 年级的学生共4 5 0 名, 回收有效问卷 4 2 5 份, 有效率 个体宽恕他人行为将会直接影响其攻击行为。以往 9 4 %。其 中 , 男生 1 9 5 份, 女生 2 3 0 份; 大一 2 2 5 份, 已有研究结果也显示宽恕他人对大学生攻击行为产 大 二 2 0 0 份。 生显 著 的负 向影 响” “ 。基于 我 国高 中生 的研究 也发 ( 二) 方 法
收 稿 日期 : 2 0 1 9 8 9 一 ) , 女, 四川达 州人 , 西南 大 学心 理学 部硕 士研 究生 , 研究 方 向 : 发 展与 教育 心理 学 ; 何 浩
( 1 9 8 9 一 ) , 男, 四川 巴中人 , 西南大学教 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 学前教育 ; 刘 衍玲 ( 1 9 7 5 一 ) , 女, 四川 汶川 人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 , 博士 , 硕士生导 师 , 研究方向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基 金项 目 : 中央 高校基 本科研 业 务费 专项 资金 资助项 目《 网络暴力 游戏 对青 少年攻 击行 为 的影响及 教 育对策研 究 》
( s w u l 0 0 9 1 0 1 ) , 主持人 : 刘衍玲。
7 9
攻 击模型认 为 , 个体 攻击行 为 的产 生将会 受到情 绪 、
现, 宽 恕他人 会对 攻击 行为产 生显 著 的负 向影 响u 。 1 . 宽恕量 表
因此 , 本研究认为在集体主义背景下 , 宽恕他人也会
宽恕量表 由H e a r l a n d 编制㈤, 分为宽恕他人和
对高职生的攻击行为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宽 恕 自己两 个维 度 , 量 表 由2 4 个 项 目组 成 , 两 个维 自 我宽恕是个体在面对 自己的 、 已认识 的错误 度 各 包括 1 2 道题 目, 采用 7 级评分( 1 = 完 全 不符 合 ,

高职与本科新生攻击倾向的比较研究

高职与本科新生攻击倾向的比较研究
生n 。本 文从 心理学 的角度 , Ⅱ 对我 国高等教育阶段的两类学生——医 60 , 6 份 回收有效 问卷 6 5 , 效 5份 有
目。包括 躯体 攻击 、 言语攻 击 、 敌
五级 记分 制 : 完全 不 符合 记 1 , 分
回收率为 9 . 92 %。其 中医学 生 37 意和愤怒 四个 分量 表 。项 目采用 2
了法 律界 、 教育 界 、 神健 康组织 校 园暴力犯罪提供参考。 精
以及各 方 面研 究 者 的高 度 重视 。

各地 ,0 0 2 1 年最高与最低录取分数
线分别 为 :8 分~ 3 分 ,5 分~ 5 3 34 4 4
23 。 0分
( ) 究 方 法与 工具 二 研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 明 , 园暴力行 校
敌意 总分
2 7 8 7
2 ( 3 94 ) 4 2 ( 3 94 ) 4
3(. ) 350 3 5(. 58 ) 4
6 ( ) 2 9 6 4 8 ( 2 3 4 1. ) 8
开始测 试 , 全部 问卷在新 生入 学后 两 个 月 内 回 收 完 毕 。 采 用
S S .汉化版 , P S 0 1 7 对数 据进行 描述 统计 和T 检验 。 二 、 试结 果 测
2 1 年 第 3 期 01 2 第 3 卷 2 总 66 6 期
职业技术教育
V0CAT1 0NALAND EC T HNI CAL EDUCATI ON
No3 , 0 .22 1 1 V0 .2 13 Ge e a . 6 n rl No 6 6
高职 与本科新 生攻击倾 向的比较研究
职 18 , 6 人 医学 7 人 ) 女生 4 4 3 , 1 人

青春期不同阶段宽恕心理发展水平的质性研究

青春期不同阶段宽恕心理发展水平的质性研究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Nov.2020/No.6心理学研究青春期不同阶段宽恕心理发展水平的质性研究薛艳[摘要]本研究以当代青少年青春期宽恕发展的特征为切入点,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对处于青春期三个阶段的35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处于青春期不同阶段的青少年宽恕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归纳青少年应对人际冲突时宽恕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研究宽恕对缓解青少年人际冲突产生的影响机制,构建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干预对宽恕发挥作用的心理机制,进而探讨以宽恕为导向的心理辅导对青少年的作用模式。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青少年宽恕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变化,青春后期的青少年宽恕水平最高,青春前期、青春中期的青少年宽恕水平次之。

2.宽恕干预在减少青春期人际冲突中具有显著作用。

3.青春前期是对青少年实施宽恕干预的最佳时期$ 4.干预导致了对宽恕内涵的认知变化、对冒犯事件的情感体验变化和处理冒犯与冲突的行为变化。

5.影响干预有效性的因素包括他人期待、社会规范、社会与人际和谐。

[关键词]青春期;不同阶段;人际冲突;宽恕发展水平;质性研究一、问题提出在当下多元化、复杂化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之下,处于青春期的大中学生难免面对各种人际冲突,成为人际伤害中的受害者或冒犯者。

我国青少年青春期人际冲突的现状令人担忧,由此引发的危机事件呈上升趋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个体层面,人际冲突有可能会引发愤怒、抑郁等身心健康问题,甚至更严重的心理危机如自杀等;而在群体层面,则有可能升级为校园暴力,甚至更加恶性的伤害事件如投毒等;此外,有一些特定专业(如:医学)的大学生毕业工作之后,还会面临当前社会医疗、教育、公共管理等领域人际矛盾突出、伤害事件频发的现状(朱婷婷,2014)。

心理危机在青春期的不同阶段主要表现形式有所不同:青春前期(11—13岁",主要表现为与他人的频繁冲突(如与父母争吵)。

这是由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自己觉得已经长大成人,应享受成人的一切权利,而父母却仍把他们当成孩子,未充分给予所需要的自由,与父母冲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成人的权利和自由。

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

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

通过这些深入的探讨,作者揭示了共情障碍与残酷行为之间的关联。他指出, 许多我们所认为的“恶人”其实是由于他们的共情能力受损,无法理解和回应他 人的情感和需求。这种洞察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恶行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我 们预防和治疗这种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
《恶的科学》是一部深度探索人类行为和恶行的心理学著作。通过揭示共情 障碍与残酷行为之间的关联,作者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我 们预防和治疗这种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本书的目录分析揭示了作者对人类心 理深度的洞察力和对人类行为复杂性的理解,它无疑将对我们理解人类行为产生 深远影响。
作者还探讨了共情与道德判断之间的关系。共情能力的高低可能会影响我们对道德问题的看法。 一些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共情者更容易对他人产生同情和关爱,因此他们可能会更倾向于做出道 德的决策。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共情是道德行为的唯一决定因素。文化、教育和价值观等其他因 素也会对道德判断产生影响。
作者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应对残酷行为的建议。一方面,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和意识形态来培养人 们的道德观念和共情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来减少残酷行为 的发生。对于那些采取残酷行为的人,我们应该通过心理治疗和康复计划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 的行为并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
《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这本书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入的理 解。它让我明白,“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是由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共情能力的缺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本书不仅 让我认识到共情的重要性,也让我认识到培养和提高共情能力对于改善人际关系 和减少冲突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也意识到,我们需要更加那些缺乏共情能力的人, 帮助他们建立更健康、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然而,这并不是说卡萝尔就是一个天生邪恶的人。相反,她其实是一个非常 痛苦的人。她的行为并非出于恶意,而是因为她无法理解和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她需要通过挑衅、争吵和操控他人来掩盖自己的不安和恐惧。这种行为不仅让她 自己痛苦,也让她周围的人感到痛苦。

人际关系中的道歉与宽恕如何处理冲突并修复破裂的关系

人际关系中的道歉与宽恕如何处理冲突并修复破裂的关系

人际关系中的道歉与宽恕如何处理冲突并修复破裂的关系在我们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会、冲突和矛盾。

当这些问题被忽视或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时,关系可能会破裂。

然而,通过道歉和宽恕,我们可以积极地处理冲突,并修复破裂的人际关系。

本文将探讨人际关系中的道歉与宽恕在处理冲突中的作用,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来修复破裂的关系。

一、道歉的重要性道歉是处理冲突和修复关系的重要一环。

当我们犯错或伤害了他人时,道歉可以传递出我们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和内疚感,同时也向对方表达了我们对他们感到抱歉。

通过道歉,我们承认了错误,并展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要真诚地道歉,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认识到错误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我们应该明确地承认错误,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的措辞来掩饰自己的过错。

此外,道歉的过程应该包括真诚的悔意和对改正错误的承诺。

二、宽恕的力量宽恕是处理冲突和修复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当我们受到他人的伤害或冒犯时,宽恕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内心的痛苦和怨恨,从而为修复关系铺平道路。

要能够宽恕,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他人的过错和行为所导致的后果。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接受或原谅对方的过错,而是通过宽容来放下内心的愤怒和仇恨。

宽恕并不容易,但却有助于我们释放负面情绪,使我们能够继续前进。

三、处理冲突并修复破裂关系的方法1. 听取双方意见:在冲突处理过程中,应给予双方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倾听对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立场和诉求,有助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尝试倾诉与共情:在道歉和宽恕的过程中,我们应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试图理解对方的感受。

通过倾诉与共情,我们有机会沟通和解释自己的行为,同时也能获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

3. 承认错误并向对方道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应当勇于承认,并向对方道歉。

我们要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悔意,并承诺改正错误,避免再次犯错。

4. 给予对方时间与空间:修复破裂的关系需要时间,我们应给予对方时间和空间来接受道歉和宽恕。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创新——“三件好事”打卡活动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创新——“三件好事”打卡活动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创新———“三件好事”打卡活动程临静1,余思慧1,2,杨寅3(1.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广东深圳518000;2.澳门城市大学,999078;3.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00)作者简介:程临静(1997—),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辅导员,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余思慧(1996—),女,汉族,广东深圳人,博士在读,专职教师,研究方向:教育与发展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杨寅(1986—),男,汉族,北京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临床心理学。

[摘要]在重点培养职业技能型劳动者的背景下,国家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在积极教育的视角下,通过开展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三件好事”(three good things ,TGT )练习,试图发现其提升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证。

研究结果表明,21天的TGT 练习可以有效地提升高职生的生活满意度、生活幸福感,降低消极情绪。

同时,以研究为基础,总结了干预方式的具体步骤,提出提升思路,为形成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培养标准化流程提供可实践的方案,助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三件好事”练习[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3)35-0161-0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1],提出“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的政策指导[2]。

但目前青少年以及大学生群体中集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3]。

据《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约有21.48%的大学生可能存在抑郁风险,45.28%的大学生可能存在焦虑风险[4]。

高职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且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人数规模大,占比高。

相较于本科学生,高职生承受的社会压力更大[5,6],更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7-9]。

共情和认知行为疗法提高辅导员谈心谈话技巧

共情和认知行为疗法提高辅导员谈心谈话技巧

共情和认知行为疗法提高辅导员谈心谈话技巧共情和认知行为疗法是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中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

以下是这些方法如何有助于提高辅导员谈心谈话技巧的建议:1. 共情:共情是有效谈心谈话的基础。

辅导员需要理解学生的情感和感受,同情他们的困难和挑战,并认可他们的存在价值。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情绪,以及倾听他们的故事和经历来实现。

此外,辅导员可以使用共情的技巧,例如表示关注和支持,以帮助学生感到被理解和接纳。

2.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负面思维和行为模式来改善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辅导员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识别和纠正他们在谈话中表现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反应。

例如,辅导员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他们的消极情绪和想法,并帮助他们制定积极的行动计划来减轻这些情绪。

3. 建立信任关系:信任是谈心谈话成功的关键。

辅导员需要建立一种开放、诚实和相互尊重的关系,以便学生可以信任他们并与他们进行深入的谈话。

可以通过定期与学生见面、确保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要求、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等方式建立信任关系。

4. 设定目标:在谈话中设定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并制定行动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例如,辅导员可以与学生一起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并制定具体的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5. 使用技巧:辅导员可以使用技巧来改善谈话的效果,例如提问、倾听和反馈。

例如,通过提问,辅导员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倾听他们的回答。

通过反馈,辅导员可以确认学生是否理解谈话的主题,并指出任何误解或不完整的理解。

综上所述,共情和认知行为疗法是提高辅导员谈心谈话技巧的关键方法。

通过建立信任关系、设定目标、使用技巧等方法,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并制定行动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同理心建立良好关系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同理心建立良好关系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同理心建立良好关系大学生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发展个人潜能。

同理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之一,它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同理心并建立良好关系。

一、倾听与理解倾听是培养同理心的重要一环。

大学生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故事,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评判。

通过倾听和理解他人,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共鸣。

二、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培养同理心的重要方法。

大学生需要学会把自己放在他人的处境中思考,设身处地地体会对方的情感和需求。

通过换位思考,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他人的感受,进而培养同理心并建立良好关系。

三、多元文化交流大学生在校园内有机会接触到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学生,这是培养同理心的绝佳机会。

通过与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交流,大学生能够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观点和生活方式。

多元文化交流可以帮助大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培养跨文化的同理心。

四、尽己所能帮助他人乐于助人是培养同理心的重要表现形式。

大学生可以提供帮助,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生活中,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或提供支持。

通过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大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地理解他人的困难和需求,并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五、接纳和尊重差异大学生应该学会接纳和尊重他人的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背景和价值观,大学生应该尊重他人的差异并避免对差异进行歧视和偏见。

接纳和尊重差异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同理心,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六、情感表达与分享情感表达与分享是培养同理心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应该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故事。

通过情感表达与分享,大学生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和理解,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连接和亲近感。

总结起来,培养大学生的同理心并建立良好关系需要倾听与理解、换位思考、多元文化交流、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接纳和尊重差异,以及情感表达与分享。

评宽恕干预研究述—宽恕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

评宽恕干预研究述—宽恕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

宽恕干预研究述评——宽恕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宗培白晋荣(河北师范大学心理系,石家庄 050091)摘要宽恕能帮助受害者消除愤怒、减轻痛苦,修复心理创伤。

在西方,宽恕已被当作干预目标应用于临床和教育领域。

结果表明,宽恕干预能明显减少来访者的愤怒、抑郁、焦虑等消极的情绪体验,增加积极的心理体验,如希望和自尊。

宽恕过程模型以及REACH 宽恕模型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宽恕干预理论模型。

这两个理论模型均由若干环节构成。

在这些环节中,定义宽恕、回忆伤害事件、建立共情、知觉到对他人的伤害、承诺宽恕以及克服阻碍宽恕的因素是促进个体宽恕的重要环节,是在宽恕干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宽恕;宽恕干预;理论模型分类号 R395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冲突,甚至受到伤害。

受到伤害后如何处理关系到个体的身心是否健康,人际关系乃至社会是否和谐。

笔者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多数大学生在受到同伴较深的伤害后,往往无法释怀。

这严重地影响了他们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宽恕有助于受害者消除愤怒、减轻痛苦,维护身心健康(Bono & McCullough, 2006)。

宽恕还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

尽管宽恕能有效地治愈心理创伤,但直到19 世纪70 年代,它才被当作治疗目标来进行干预(Wade & Johnson, 2008)。

迄今为止,宽恕干预已被应用到临床和教育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尽管宽恕干预在西方心理学界已引起不小的轰动,但在我国尚未引起重视。

鉴于其在临床和教育领域中重要的应用价值,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做一介绍,以使更多的心理学工作者了解宽恕干预,并认识到它的意义和价值。

1 宽恕的界定尽管“宽恕”一词来源于西方宗教,但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很早就出现了关于宽恕的陈述。

例如,在《论语·以仁》里就记载着这样一句话“君收稿日期:2008-09-21通讯作者:白晋荣,E-mail: bjr8810@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宽宏大量与睚眦必报:宽恕和报复对愤怒的降低作用

宽宏大量与睚眦必报:宽恕和报复对愤怒的降低作用

宽宏大量与睚眦必报:宽恕和报复对愤怒的降低作用
陈晓;高辛;周晖
【期刊名称】《心理学报》
【年(卷),期】2017(49)2
【摘要】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比较宽恕和报复对愤怒的降低作用。

采用假设情景的方法,实验1通过在冒犯行为之后直接启动宽恕或报复,结果显示宽恕比报复对愤怒的降低作用更好,并且对消极情绪也具有降低作用;实验2考察在不同冒犯行为意图下宽恕与报复对愤怒的降低作用,结果显示不管是有意而为还是无心之过的冒犯行为,宽恕对愤怒的降低作用均要优于报复。

实验3要求被试在冒犯行为后进行宽恕或报复,结果显示宽恕和报复对愤怒均有降低作用,但是宽恕的降低效果要显著优于报复。

研究显示,对于冒犯行为后的愤怒感,宽恕的降低作用优于报复。

【总页数】12页(P241-252)
【关键词】宽恕;报复;愤怒
【作者】陈晓;高辛;周晖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Behavioural Science Institute,Radboud University;中山大学心理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9;C91
【相关文献】
1.宽恕对高职生攻击行为的影响:特质愤怒的调节作用 [J], 罗小漫;何浩;刘衍玲
2.高职生共情与宽恕的关系:特质愤怒的调节作用 [J], 罗小漫;郑德银;刘文令;刘衍玲
3.高等职业生特质愤怒对宽恕心理的影响自尊的调节作用 [J], 何浩;罗小漫
4.冒犯意图对受害者报复程度的影响:宽恕的调节作用 [J], 周畅;陆爱桃;张树烨;吴悦悦;李佳瑜;霍旖祺
5.宽恕干预对降低农村留守儿童拒绝敏感性的作用 [J], 孙卉;张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之间起着部分 中介作用。 _ 3 因此 , 本研究拟考察 共情对攻击行为的直接作用 以及宽恕在共情与攻
击行 为间的 中介 作用 。课 题组 预 期共 情 对 宽 恕具
目, 包括身体攻击、 言语攻击、 愤怒和敌意四个 维
度 。本 研。
随机 选取 四川 省 成 都 市 三所 高职 院校 大 一 、 大二 和大 三 年 级 的 学 生 共 4 5 5名 , ( 男生 2 0 5 , 占 4 5 . 1 %; 女生 2 5 0 , 占5 4 . 9 %) ; 其 中大一 1 2 5( 男 6 O, 女, 6 5 ) ; 大二 1 8 5 ( 男8 7 , 女9 8 ) ; 大三 1 4 5 ( 男
二、 结果
有促进作用, 而对攻击行为具有抑制作用, 预期共
情通过影响宽恕而进一步影响个体的攻击行为。

( 一) 共情、 宽恕 与攻 击行 为现状 分析 研究 发现 , 在共 情 与宽 恕量表 的维 度均 分 上 , 性别 与 年级 主效应 均达 到 显著 ( P< 0 . 0 0 1 ) , 交 互
儿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讲 师 , 主要研究方向为 学前教育 。 中图分 类号 : G T 1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7 7 4 7 ( 2 0 1 5 ) 1 1— 0 0 7 3~0 2
共情是指个体感 知或想象他人 的情感 , 理解 和 预测他人 情 绪 和行 为 的心 理 过 程 。 … Ma u g e r 等人 在研究 中将 宽 恕 分 为两 种 , 即 自我 宽 恕 与 宽 恕他

研究 方 法
( 一) 被试
作用均不显著 ( P> 0 . 0 5 ) ; 在攻击行为的维度均 分上 , 性别主效应达到显著 ( P< 0 . 0 5 ) , 年级 主效 应不显著 , 交互作用也不显著 ( P> 0 . 0 5 ) ; 进一步
单变 量方 差分 析结果 发现 , 女 生在 共情关 注 、 观点
中介 作 用 。
关键 词 : 高职生 ; 共情; 宽恕 ; 攻 击行 为 基金项 目: 铜仁 幼儿师范 高等专科 学校校级重点课题 “高职 生共情 、 宽恕 与心理健康 的 关 系研 究” ( 项 目编号 :
t r y z 2 0 1 4 A 0 5 )
作者 简介 : 罗小漫 , 女,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 主要研 究方 向为发展 与教 育心 理学 ; 何浩 , 男, 铜 仁幼
心 理 健 康
2 0 1 5 年第 1 1 期
t 歪
高职生共情 、 宽恕 、 攻击行为的关 系研究
罗 小 漫, 何 浩

要: 采 用人 际反应指数 问卷、 宽恕量表 和攻击性 问卷调查 了4 5 5名 高职 生共情 、 宽 恕与攻 击行 为之 间的关
系。结果发现 : 高职生共情、 宽恕总体状 况 良好 , 攻击行为 处于较 为合理 的水 平; 共 情、 宽恕与攻 击行为 呈 负相 关, 共情与 宽恕呈正相关 ; 自我 宽恕在共 情与攻 击行 为间起 部分 中介作用 , 宽恕他人在共情 、 攻击行 为间起 完全
响攻击行为 , 认 知控制通过影 响被试 的宽恕 而进一 步减少 愤怒 与攻击行为 , 宽恕在认 知控 制与攻 击行
2 . 宽恕量表。宽恕量表 由 H e a r l a n d 编制 j ,
宽恕 自己和宽 恕他 人 分 维 度 各 包 括 1 2道题 目得 分越高 , 则 越容 易 宽 恕 他 人 和 宽 恕 自己 。本 研 究 中宽恕 总量 表 的克 隆 巴赫 系数 为 0 . 7 5 。 3 . 攻击 行为 量 表 。攻 击 性 问卷 包 含 2 9个 题
写 : 通承 2 0 1 5 年 第1 1 期
班主任的“ 三防” 责任 ; ( 2 )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 系, 定期通 报 实 训 情 况 ; ( 3 ) 与 校 内实 习基 地 、 校 外实习企业配合 , 向学生宣传企业精神 , 讲清操作 规范 , 明确带班师傅 的传、 帮、 带责任 ; ( 4 ) 公布实 习实验 制度 , 让实 习学 生有章 可循 、 有规 好依 。 自建 校 以来 , 实 习 实验 活 动 没 有 一 次 安 全 事 故, 没有 一 个 学 生 在 这 些 活 动 中有 不 良行 为 “ 死 灰 复燃 ” 。 三、 高 三侧 重于“ 导” 主要 做法有三 点 : ( 1 ) 典 型引 导。学 校每 年都 要请就业创业方面有代表性的校友 回校 , 向高三顶 岗实 习生介 绍 自己“ 低分进校、 严格训练、 合格 顶 岗、 业绩优 秀” 的经 历 。党 、 政、 工、 团、 学 生 会 等联 合行动 , 举办讲座、 展览 , 宣传毕业生成功创业、 就 业、 升学的典型事例; ( 2 ) 法制教导。学校聘请了法 制副校长 、 法 律顾 问 和校 外法 制 辅 导员 , 定期 为 高 三顶 岗学 生上法制辅导课 , 解答学 生提 出的有关 问 题; ( 3 ) 跟踪疏导。学校建立和实施 了顶岗学生和 毕业生跟踪 管理 制 度 , 成 立 专 门机 构 , 派 出专 门力 量, 对广 大毕 业 生 和 顶 岗实 习 的学 生 进 行 跟 踪 疏 导 。“ 扶上 马 、 送一程 ” , 将学校法 制教育 、 常规 管理
5 8 , 女8 7 ) 。 ( 二) 工具
采择与宽恕他人上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 。对年级
差异 的事 后平 均 数 差 异 检验 发 现 , 在 宽 恕 他 人 维
度, 大二 、 大三显著高于大一 , 自我宽恕大三显著 高于大一 , 观点采择大三显著高于大一 , 共情关注
7 3
1 . 共情 。采用 人 际反 应 指 数 问卷 ] , 共 包 括
2 8个 题 目, 由共情关 注 、 观点 采 择 、 幻 想 和个 人 忧 伤 四个 分量 表构 成 。本次 测量 中人 际反 应指 数 量
表 系数 为 0 . 7 6 。
人。以往研究发现共情对宽恕产生了影响, 共情水 平越高的大学生越能宽恕 , 他们还认为共情能力缺 乏的个体将很难 进行宽恕 。 L 2 而宽恕 还会进一 步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