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舞蹈实践教学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舞蹈实践教学的探讨
摘要: 舞蹈教育学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运用普通教育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研究舞蹈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学科。

教师根据培养目标科学制定教学计划,传授舞蹈知识与科学训练,实现培养目标的,学会舞蹈动作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 舞蹈动作教学
舞蹈教育学既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舞蹈学的一个门类,是教育学和舞蹈学的相互交叉和有机结合。

舞蹈教学过程既具有普通教学的共性,又有其鲜明的特性。

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它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社会功能。

当人们的情感达到极至,用语言与其它表达方式都无法尽情宣泄情绪情感时,舞蹈就是最好的抒情表意之举了。

舞蹈来源于生活,舞蹈动作的形成也就离不开对日常生活事物的模仿、模拟,人体自然形态动作的发展变化,人体内在动作潜能的深入挖掘和高度发挥。

因此,如何使学生学会舞蹈动作,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

1.了解舞蹈动作的形成
首先对自然景物的动态形象进行提炼、加工而形成的舞蹈动作,是通过采用模拟和象征的方法,借动物、植物或其他景物的动态来表现人的一定的情感、思想或性格特征。

例如在民族民间舞中蒙古族舞中模仿飞奔的骏马、在天空中翱翔的鹰的飞翔动作,都是用来表现蒙古族人民豪迈、粗犷的性格;而云南傣族的孔雀舞,则是通过对孔雀的细心观察、模拟而产生的舞蹈动作,则集中表现了傣族人民对吉祥、和平、幸福生活的审美追求等。

其次,人体的自然形态动作的发展变化形成的舞蹈动作,当然不是所有的人体自然形态动作都可以发展成为舞蹈动作,而是那些经过合规律性、目的性而成的动作才能发展为舞蹈动作。

第三,人体内在动作潜能的深入挖掘和高度发挥,形成的舞蹈动作,指的是人体动作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而产生的高技能的舞蹈技巧动作。

例如展示重心平衡能力的多圈单腿旋转;发挥跳跃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各种空中大跳和空中翻滚;发挥身体柔软能力的“后下腰”、“涮腰”等;还有展示各种能力的高难度技巧,如“绞柱变身接抢脸”、“串翻身接跳斜探海翻身”、“旋子360度”等等。

第四,从人体动作规律发展出的舞蹈动作,指的是匈牙利人拉班在“人体动律学”中将人体在空间中上下、前后、左右三个面所组成的球体空间的十二个点,形成“人体动律的十二方位”和由空间、时间、重量、流畅度,所构成的“运动四大要素”,以及从中引伸出来的“动作八大元素”,即砍、压、冲、扭、滑动、闪动、点打、漂浮。

各种不同的组织和变化会产生具有不同“力效”的各种动作。

2.明确舞蹈教学的要求
首先,舞蹈动作必须具备规范性和技巧性。

芭蕾舞的基本功中,对手、脚、跳、转有很严格的规范。

各民族民间舞蹈动作都有各自的特定要求。

艺术舞蹈动作还注重技巧性,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高难度的技
巧能力。

但是,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难度的技巧动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种手段。

其次,舞蹈动作必须有内涵。

舞蹈作为艺术,不是基本动作的堆砌,也不是单纯技巧的展示,而是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一定的内容。

舞蹈是以动作作为艺术语言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舞蹈语汇。

第三,舞蹈动作要讲究形式美。

舞蹈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它的美是从可视的形态中体现出来的,其中也包括服装、布景等,但主要的因素是形体动作。

舞蹈动作是具有内涵的,美的形体动作中透射出美的精神气质以及人性、人情美的某些方面。

所以,舞蹈动作的美是在内与外、神与形二者统一之中体现出来的。

第四,舞蹈动作要注重风格。

理解动作的风格特点对于舞蹈欣赏来说是很重要的,只有深入理解了一种舞蹈的动作的风格,才能深入体会到它的韵味。

芭蕾舞的动作显得“开、绷、直、立”,中国古典舞的动作基本保持“圆”的状态;在民族民间舞中如傣族舞蹈,整个身体在运动中总是呈现着“三道弯”等等。

每种舞蹈动作都有独特的要求,如果不掌握风格要领,动作是做不到家的。

3. 继承、借鉴和创新舞蹈教学的思路
首先要继承我国民族舞蹈文化遗产。

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造就了我国各民族的古典和民间的舞蹈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虽然至今尚未能统计出有多少种舞蹈,有多少个舞蹈动作,但是其极为丰富多彩是有目共睹的。

只要下决心深入地、踏实地向我国民族民间传统舞蹈学习,掌握丰富的舞蹈动作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其次,学习、借鉴世界舞蹈文化。

芭蕾舞和现代舞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专属于某一个国家,而成了国际性的舞蹈艺术。

它们丰富、多样的舞蹈语汇对于进行舞蹈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各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学习空间。

所以,要把握一切可能得到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条件,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自己。

第三,在继承、借鉴中不断创新。

在舞蹈创作中,主要是根据所反映的生活和所表现的人物的情感、思想的需要去创作新的舞蹈动作。

从舞蹈艺术的发展来看,最重要的是从生活中进行新的创造,而这种新的创造不是脱离过去传统的白手起家和凭空创造,而是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所进行的革新、发展和创造。

舞蹈教学是全方位的,技术技巧性非常重要,舞蹈动作的教学与舞蹈专业的其他课程的教学密切相关。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总结、创新。

4. 舞蹈教学的注意事项
4.1重视实践性
在普通课程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主要来自书本知识,而舞蹈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主要来自自身的实践。

可以说,学生的舞蹈知识,特别是舞蹈技能,不通过学生的实际操练,并且是长期的、不间断的操练,是无法获得的。

有其它学科的教师看完舞蹈课后会问:“为什么老师只告诉学生怎样做,不讲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正是舞蹈教学与普通教学最大的区别所在。

比如,芭蕾舞蹈中脚的五种位置,几百年前就由法国人博尚规范下来,并经过人们反复实践肯定。

学生没必要再次去重新总结和规范,但是,这一规范了的、成形的经验,仍需要经过学生的反复实践才能掌握。

只有熟练地掌握了这五种脚位
的做法,并运用自如,学生才能在各种动作中,站有站相,步伐不乱,姿态准确,富有芭蕾美的风韵,才能进一步地完成高难技巧。

4.2加强形象直观教学
首先,教师示范的形象要有直观性。

由于舞蹈艺术是一种人体的有韵律的运动,人的语言不可能做出全面的解释,往往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所以“口传身授教学法”一直是古今中外舞蹈教学沿用的教学方法。

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教育专业赵铁春同学说:“学生学习最主要的是捕捉动感、动态、动作的整体形态。

那么,当我们学生基本把握上述肌肉记忆时,我们就应在课堂上把教师作为镜子来对照我们所把握的肌肉记忆是否正确。

我们知道舞蹈训练是重复性的训练,不可能一个动作一次就学会,那么在下一次课上教师再一次做同一动作时,你就应把教师作为镜子去使肌肉记忆准确、迅速的朝着统一的,完整的心灵记忆上过渡,重复的对照,整体的把握。

”他的这种认识在学生中普遍存在。

当大家肯定模仿是舞蹈学习的一种最普遍的学习方法时,主要的就是指对教师的模仿。

在授课中,语言只能是辅助性的,主要手段是靠形象本身,而这个形象主要是由教师来示范,所以要求舞蹈老师不仅动作要做得准确生动优美,而且要富于表现力,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心中树立起直观印象来,当然,舞蹈教学的直观性,还可以通过别人的示范或录像,这都是现代舞蹈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

但是,任课教师始终与学生为伴,她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最直接、最经常,她可以随时地示范并纠正学生,因此,教师的示范是最重要的。

其次,教师语言的要求形象直观性。

在舞蹈教学中,特别是在基训这一部分,练习时比较枯燥,在这一阶段,基本功训练常常出现平台现象,学生容易急躁、紧张,教师若不能给予很好的引导,学生极易产生逆反心理。

比如把杆训练中的“耗腰”基本动作为:单手扶把,双脚小八字步立半脚尖,动力手芭蕾手型于芭蕾三位,下胸腰时,单手落于芭蕾五位。

动作要求:下紧上松(下肢控制收紧,上身动作有控制的放松),眼睛、头部随动力手的移动而移动,时间为八拍或十六拍。

长时间的练习,学生往往是肌肉紧张,表现出抬肩、憋气、手型僵硬,此时教师若大声斥责或用书面语言笼统地说出存在的问题,学生因为生理、心理的紧张,压根就意识不到老师是在说自己,倘若此时教师用“挑扁担”、“沉水底”、“枯树枝”轻松形象的语言提醒,学生立马会注意自己是否抬肩、憋气、手型僵硬了。

在形容难看动作时,避免挖苦性的语言,并且针对学生个性的不同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语言,以防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4.3注重情感教学
首先,舞蹈动作本身应包含着情感。

舞蹈艺术,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它也是一种情感活动。

各种舞蹈,无不表现人的某种情感。

在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要充满音乐”,“要有感觉”,“要注意呼吸”,“带着情感去完成每一个动作”等等,这都是一种情感启示。

只不过是一种广义的、抽象的情感。

如表现“凋谢”这一词,动作依次为:先“提气”,在头顶上方做一个“小五花”,然后“沉气”,左手、左臂保持原位,头、右
腕顺着左臂———胸部———右胯落下,到位时,左腕、右腕同时压腿,双膝半蹲,情感由充满着希望流动到悲切。

若不带着情感做这些动作,就很难用舞蹈语汇体现出“凋谢”这一词。

再如“顺风旗”,可以引导学生做出无限延伸的感觉,让动作在不知不觉中充满生命,好似鲜活的一样。

其次,师生间始终处在情感交流中或是融洽合作的顺向情感交流,或是严厉要求形成的逆向情感刺激,都说明这种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活动。

教与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本身就是靠情感交流来维系的。

5.小结
舞蹈教学过程是一种双向交流活动,在课堂中把学生作为“容器”进行“填鸭式”单向灌输,学生没有产生共鸣和激发兴趣的基础,糊里糊涂地死记硬背和机械式地训练,很容易导致学生厌学和混学,教师应熟练掌握舞蹈教学过程的特点,把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和培养自我驾驭身体的能力作为训练的中心环节,把自身假设在一个训练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上,惟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共同活跃在一种愉快的,充满创造力的气氛中,课堂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2] 王天云.无声的言语,有形的解读[J].舞蹈,2007(9):50-51.
[3] 李丽宏.舞蹈表演教学初探[J].舞蹈,2007(9):38-40.
[4] 张春河.新的教学理念———师生共舞[J].舞蹈,2006(12):50-51.
研究方向:舞蹈教育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