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历史事件比较表格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第五、六单元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第五、六单元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1、随着商业的发展,小作坊的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小作坊就发展成为手工工场(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

手工工场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以后扩展到西欧的其它国家。

2、手工工场和手工作坊的比较表格手工作坊手工工场所有者作坊主工场主劳动者作坊主、家人、帮工、学徒雇佣工人生产方式作坊主全程工作工人分工合作生产关系人身依附关系雇佣与被雇佣德的关系3、16世纪农业仍然是西欧的主要产业,西欧还处于农业社会。

4、手工工场的出现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1)提高生产效率(2)改善人们的生活(3)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4)促进阶级结构和国家政策的变化。

5、手工工场出现以后,哪些阶层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变化?出现了哪些新的阶层?发生变化的阶层有:商人、贵族和农民变化情况:①商人的变化: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经商改变为双重身份,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经济地位发生变化,经济实力超过王公贵族;政治地位发生了变化,甚至可以担任英国伦敦市长。

②贵族的变化:开始走向没落;一些贵族开始经营工商业。

③农民的变化: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手工工场的工人。

这些变化促进了新的阶层的产生,即早期资产阶级与早期工人阶级。

(16世纪前后,工业文明曙光首先出现在西欧)6、冲破思想的牢笼(1)蒙娜丽莎的微笑文艺复兴的性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含义: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要求一切从人出发,最终一切为了人。

(2)教皇奶牛的解放——宗教改革改革背景16世纪罗马天主教会日益腐败。

千方百计掠夺人民的钱财。

(因为德国受罗马教会剥削最严重,被人称为“教皇的奶牛”。

)马丁路德主张主张在宗教问题上是人人平等的。

(认为教皇不是上帝的代表,权力是人为的,教皇应该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力、财产、身体和灵魂。

)改革影响和意义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席卷全国,各地教会纷纷独立。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复习提纲一、古代中国的重要朝代和历史事件:1. 夏朝、商朝和周朝的兴衰2.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统一3. 秦朝的统一和大一统制度4. 汉朝的兴起和外交政策5. 三国时期的乱世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6.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7. 五代十国和北宋南宋的政治重塑8. 元朝的建立和蒙古帝国在中国的统治9. 明朝的兴衰和外族入侵10. 清朝的建立和康乾盛世二、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1. 儒家思想和孔子的影响2. 道家思想和老子的主张3. 法家思想和商鞅的改革4. 墨家思想和墨子的教义5. 兵家和孙子兵法的理论与实践6. 佛教的传入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7. 音乐、舞蹈和戏曲的发展历程8. 书法、绘画和雕塑的艺术成就9. 科技与发明的进步对古代中国的影响三、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文化风俗:1. 封建制度及其等级体系2. 农业主导的经济结构和丝绸之路的开辟3. 儒家思想对社会伦理和教育体系的影响4. 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礼仪文化5. 宗教信仰和庙会传统6. 饮食习俗和服饰文化7. 家庭结构和婚姻制度的演变8. 华夏文化在东亚地区的传播与影响四、中国古代的战争与外交:1. 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争霸2. 秦朝的征服战争和统一中国3. 汉朝与匈奴的对峙和丝绸之路的开通4. 三国时期的各国争霸和曹操、刘备、孙权的权力斗争5. 隋唐时期的西域远征和对外交术的发展6. 宋辽金时期的北方民族与中央王朝的冲突7. 元朝的统一战争和对外扩张8. 明朝的北虏防御和海上政策9. 清朝的对外侵略和闭关锁国政策五、近现代的中国历史:1.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 太平天国运动和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思想3.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4. 北洋政府和中国早期的政治冲突5.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6. 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立7. 抗日战争和中国的抵抗运动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新中国的初期发展9. 文化大革命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0. 改革开放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11. 当代中国的崛起与国际地位六、中国古代的科技与发明: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科技与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1、大战原因(目的):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

【一方德,奥匈帝国,一方英法俄】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3、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4、一战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坦克、飞机█▇▆▅▄▃▂▁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正义与邪恶的战争(发动者。

德意日法西斯集团)1、德国突袭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2、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3.1942年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联盟4. 联合国,最大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成立,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经济危机(1929年——1933从美国开始,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生产过剩”的危机)█▇▆▅▄▃▂▁十月革命1. 彼德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3月)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2. 列宁领导成立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3. 十月革命:1917年11月,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4. 苏联的建立:1922年,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 {“西亚病夫” }1.凯末尔改革:学习西方,破除落后习俗,提高民族文化水平,推动工业的发展█▇▆▅▄▃▂▁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 {是美国经济复苏}1.措施:国家干预经济,实行系列改革。

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以工代赈。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影响:缓解经济危机,缓和阶级矛盾,美国经济开始复苏。

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借鉴█▇▆▅▄▃▂▁新文化运动【口号:“民主”和“科学”】思想解放运动1.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2.主要内容: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 胡适率先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鲁迅创作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4. 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条件。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一、明清社会的变化与发展1.明清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网罗天下的官营企业•工业生产的开始和发展2.社会习俗与风俗的变化•社会礼仪方面的变化•婚姻和家庭制度的变化•饮食方面的变化及文化传承3.思想文化的发展•儒家学术重要性的提升•妇女思想文化的变化•艺术与文学方面的发展二、近代中国的开局与变革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政治与历史背景•对内改革的尝试•外来势力的威胁和挑战2.鸦片战争与中外关系的变化•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发展•中外贸易关系和国际地位的变化•改革与新思潮的兴起3.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新设与变化•政权更替与政治制度的变化•政治体系的重建•维新运动与新政实施三、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起义•外强内弱的中华帝国•旧民主与新思潮之间的转换•全国规模的革命起义2.辛亥革命的时代意义•辛亥革命造成的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转型的贡献•辛亥革命对振兴民族的影响3.新中国的诞生•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与社会变革•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角色•苏联和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立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中国的命运将走向何方•近代中日战争的成因•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与原因•战争进程中的水土不服和民族感情2.抗日战争的胜利与英雄•抗日战争的发展与胶着状态•抗日战争的胜利及胜利价值•中国抗战英雄的特点与成就3.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抗战对民族精神的鼓舞和历史意义•从国际影响到东亚地位的提升•抗日战争对中国未来政治、社会和经济的打下基础五、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巩固1.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和平民主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从抗战到解放战争和平进程的演变2.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历史进程•党的由来、宗旨和基本举措•革命后期,新民主主义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变迁3.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和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和开放政策的重大决策•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绿色科技的推进结束语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已经结束。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明清帝国的兴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皇权膨胀中英近代前夜历史对比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第一课冲破思想的牢笼第二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1、德国的统一2、美国内战(1861—1865年)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会有一些落后的规章制度束缚我们前进的步伐,只有改革,不断的改革,才能摆脱束缚,获得成功。

改革要顺应历史的潮流。

改革要有坚强的决心和勇气。

改革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认识殖民扩张(1)对西欧:殖民扩张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等国进行殖民侵略,掠夺当地财富,贩卖奴隶,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2)对殖民地:遭到西方国家的疯狂掠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这些国家长期贫穷和落后。

伴随西方的殖民侵略,同时还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以及新的思想观念,客观上推动了亚非拉国家工业文明的进程。

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5世纪——“文艺复兴世纪”; 16世纪——“宗教改革世纪”18世纪——“启蒙世纪”; 19世纪——“科学的世纪”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殖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洋务运动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维新变法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一、第十一章古代中国的北方民族1. 北方民族的特点•匈奴、羌、鲜卑等北方民族的主要特点•北方民族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与冲突2. 汉族与北方民族的关系•汉朝与匈奴的战争与和平•卫青、霍去病等汉朝将领的抗击匈奴•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的入侵3. 北方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影响•西域文化的传入与发展•北方民族与中原文化的交融二、第十二章新的统一王朝——隋唐时期1. 隋朝统一中国•隋文帝杨坚的统一战争•隋朝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长城修筑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 唐朝的开展与辉煌•李渊的起义与建立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治理与国家财富的积累•唐朝的文化繁荣与科技发展3. 唐朝的灭亡•安史之乱及对唐朝的冲击•唐朝政治腐败与土地兼并问题•五代十国的分裂与唐朝的最终灭亡三、第十三章科技与文化的传播与融合1. 科技的传播与发展•打开“海上丝绸之路”的航海技术•印刷术的传入与影响•火药的传播与改进2. 文化的传播与融合•佛教的传播与中华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的传播与影响•外来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交融四、第十四章来自海外的冲击1. 海外的探险与贸易•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与成就•海外贸易的兴盛与海禁政策的实施•葡萄牙人的阿达亚先知2. 西方文化的传入与影响•耶稣教的传入与影响•西方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的传播•外国传教士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五、第十五章明代中国的疆域与社会生活1. 明朝的重新统一•朱元璋的起义与建立明朝•明朝政治制度的创新与社会秩序的恢复•明朝的海外探险与外交关系的建立2. 明朝的农业与手工业•明朝农业的发展与农田水利工程的兴盛•明朝手工业的兴盛与商业经济的发展•明朝的文学艺术与科技成就3. 明朝社会的动荡与衰落•李自成的农民起义与明朝的覆灭•明末的社会动荡与财政困难•明朝的割据与满清入侵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的复习提纲,涵盖了第十一章到第十五章的内容。

通过学习此提纲,可以回顾历史知识,加深对中国古代历史的理解。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六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六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第七单元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三大灾难)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1.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德英之间)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2.双方:同盟国(英法俄、美中后来加入)v s 协约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3.性质: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掠夺战争(非正义)4.影响:①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浩劫与巨大的灾难。

②极大的改变了世界的格局: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十月革命一战期间),欧洲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资本主义国家。

③被压迫民族掀起民族解放运动。

5.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1916(凡尔登绞肉机)(转折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主体是欧洲,所以时间不是中国抗日战争的1937年)1.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势力是战争的制造者。

(根本原因与一战相同)2.双方: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轴心国集团(发动者):苏英法美中等国→反法西斯同盟3.重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2年7月4.结果:意德日相继投降。

(1945.8.15日本投降是二战结束的标志)(注意顺序)5.性质: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

6.法西斯罪行:南京大屠杀(日本-中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德国)7.影响:①给世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迅速发展壮大。

③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④成立了联合国1945.10.24(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⑤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两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的关系:(1)一站:中国北洋政府(1912-1928北伐结束建立国民政府)加入协约国集团,后中国作为战胜过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2)二战: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一部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援助;同时,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一学期一度的期末考试又要到来了,那么初二的同学应该怎样做好复习准备呢?历史这一科该如何复习?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希望对您有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一1、北宋的建立与统一建立:时间—960年;人物—赵匡胤;事件—陈桥兵变;都城—东京。

统一:宋太祖和宋太宗在位期间,消灭南唐等政权,统一中原地区和南方。

但是,当时仍处于北宋、辽、西夏等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背景: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政局稳定;宋太祖通过兵变夺取政权,需要防止兵变重演。

措施:①军事: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石守信等统军大将的兵权;挑选各地强壮士兵,组成禁军;禁军轮流驻防京师。

②政治: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增设机构以分割制衡各级官员权力。

③经济: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

④文化: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选拔大批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官吏,不许武人掌握地方政治。

⑤其他措施:君臣礼仪的变化。

大臣上朝由坐到站,实质上说明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积极影响:将地方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收归中央,官员的权力得到分割和制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影响: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形成“积弱”局面。

官僚机构膨胀,官俸和军费开支宠大,冗官、冗兵、冗费导致北宋形成“积贫”的局面。

3、你如何看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从历史上看,这种观念反映了北宋初年“崇文抑武”的策略,它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快速发展。

从历史影响看,它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的观念。

4、王安石变法背景:北宋中期,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边患不绝,民族矛盾加深。

目的:为了实现“富国强兵”。

内容:“富国”措施有“青苗法、募役法、均输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强兵”措施有“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积极影响:农业生产有所改善,政府收入有所增加,国家军力有所增强。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主要学习什么内容?同学们需要掌握哪些重点知识?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同学们要做好复习咯。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一一、朝代更替、主要事件等1、定都长安、洛阳和南京的朝代定都长安:西周(当时称镐京);秦朝(时称咸阳);西汉(定都长安);隋朝(长安);唐朝(长安);定都洛阳:东汉、魏国、西晋定都南京:吴国(时称建业)、东晋(时称建康)、宋齐梁陈(时称建康)、明朝前期。

定都北京:金(会宁,后迁到燕京,现北京)元朝(时称大都)明朝、清朝其它:蜀国(成都)、北魏(平城,现大同)、北宋(开封,也称东京)、辽(上京)、西夏(兴庆,现银川)、南宋(临安,现杭州)、2、请说出秦朝、唐朝和元朝的疆域(秦朝)东到大海、西抵陇西、南至南海、北达长城一带;(唐朝)东到大海,西达安西、葱岭,南及南海,北抵蒙古高原。

(元朝)疆域空前辽阔,行省比现在的省范围大,西藏和台湾是中国领土。

3、同时期的世界国家:春秋战国时期---希腊城邦国家;西汉、东汉---罗马帝国(大秦)、安息(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身毒(印度)、朝鲜、日本;唐朝---阿拉伯帝国(大食)、波斯、天竺(印度半岛)、日本;宋元---西欧中世纪、意大利、阿拉伯、波斯。

4、时期特征:夏商周:先秦时期,“三代”。

西周:封邦建国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社会变革、百家争鸣。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秦:中央集权大一统;西汉:大一统、开疆拓土、对外交流。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民族汇聚(融合); 隋唐:社会开放、制度革新宋元时期:多元文化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两宋: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农牧文化交融、经济繁荣、世俗生活元朝:疆域辽阔,开放,中外交流频繁。

5、四次大统一:▲秦朝(BC221年)结束了战国七雄割据局面; 西晋(280年)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隋朝(589年)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 元朝(1276年)灭南宋统一全国。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历史事件比较表格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历史事件比较表格复习提纲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标志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动力蒸汽机电力内燃机成果生活:珍妮机的发明(哈格里夫斯)生产:改进蒸汽机(瓦特)交通:汽船(1870,富尔顿,美国)火车(1825,史蒂芬孙,英国)生活:电灯(爱迪生,美国),电话电报;交通:汽车(1885,卡尔本茨,德)飞机(1903,莱特兄弟,美)能源煤石油特点生产经验总结(科学和技术尚未结合)科学技术相结合发明者工人技师科学家工业结构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为主中心英国(一枝独秀)欧美多国(遍地开花)顺序从英国开始然后向外扩张欧美多国同时进行(有的国家两次革命交叉进行如俄国日本)实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影响推动各部门工业生产机械化出现近代工业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创造了巨额的社会财富生产力得到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使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导致生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对中国的影响侵略: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向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两半社会;反抗: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地主阶级开始了洋务运动;在洋务的诱导下,民资产生。

侵略: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成为了两半社会;反抗:中国人民掀起了救亡图存的运动---农民阶级发动了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民资迎来了黄金时代。

(1)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2)都推动社会发展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级(3)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广大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被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比较表名称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根本原因阶级矛盾的激化民族矛盾的尖锐矛头所向清政府帝国主义起止时间1851—1864 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8—1900)起止标志金田起义—天京陷落山东冠县赵三多起义—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重大事件1851.1金田起义—标志运动兴起1853.3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1853.5北伐和西征—军事上达到全盛1853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农民运动的最高峰1856年天京变乱—由胜转衰1959颁布《资政新篇》—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联合绞杀1864天京陷落—标志运动失败兴起:山东、直隶发展:京津地区高潮:抗击八国联军廊坊阻击战、杨村阻击战、北仓的战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绵远不绝的中华文明(三)1、1368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到北京。

1627年开始,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人先后起义。

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2、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

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3、明朝的统治表现影响明代前期政治上:废除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和迁都北京强化皇权,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

明代前期经济上: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

明代前期外交上: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先进地位。

明中后期改革赋税制度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4、明清两朝的民族政策:明朝:主要以防为主,采取了比较被动的防御政策;清朝:则比较积极主动,采取怀柔的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农业的兴盛1、多熟制的种植制度逐步成熟。

2、大量新品种被培育出来。

3、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引进。

手工业的发展1、手工业繁荣。

2、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3、出现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资本主义的萌芽商业的繁荣1、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与繁荣2、商帮的形成(徽商、晋商)海外贸易的发达1、茶叶、生丝、土布、瓷器等产品进入国际市场2、白银在明代中后期成为主要货币。

8,进步思潮a 、代表人物:黄宗羲主张:批判专制皇权,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追求个性解放,主张平等民主。

b、以四大徽班、湖北的汉调两个剧种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剧种——京剧朝代事件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清朝文字狱(目的:控制思想,巩固专制统治。

八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2014年)

八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2014年)

八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一姓名1、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的措施:①明朝戚继光和俞大猷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

②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③为防范蒙古骑兵南下,明朝大修长城。

④清朝平定西北准噶尔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新疆事务。

⑤1685-1687年,清军反抗沙俄入侵,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取得胜利后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⑥清朝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和喇嘛庙,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联络感情。

⑦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1727年。

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⑧清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民族政策:明:防御政策(修长城);清:怀柔政策(修承德避暑山庄及喇嘛庙、册封达赖、班禅);2、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①“八股取士”:明清时期,内容:“四书、五经”;形式:八股文影响: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

②“文字狱”:清朝特别严重,严重钳制思想,使人们不敢过问政治。

目的都是巩固统治,加强皇权。

注:在明清专制高度加强的同时,西方进行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解放了思想,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3、明清强化皇权的措施明朝:①在中央: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增设内阁制②地方上: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③设立厂卫特务机构(东厂、西厂、锦衣卫)④设立“廷杖”制度清朝: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清代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4、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①积极:抵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

②消极:限制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中国的落后。

5、中国近代前夜的危机①政治:封建专制制度日趋衰落;②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对外:闭关锁国政策6、世界的发现(新航路开辟)7、人的发现(文艺复兴):①兴起:14世纪,意大利②核心:人文主义③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历史意义:使人们的思想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1. 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实施•中央集权制度的优缺点2.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产生•科举制度的内容和流程•科举制度的意义和影响3.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二、异域政权与文化交流1. 元朝政权•元朝的建立和统治•元朝政治制度•元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2. 明朝政权•明朝的建立和统治•明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3. 明朝与外族文化交流•明朝与欧洲的文化交流•明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明朝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三、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演变1. 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基本特征•农业生产的技术改进•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兴起2. 封建政治的演变•封建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封建政治的演变和发展•封建政治的危机和衰落3. 封建文化的演变•封建文化的基本特征•封建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封建文化的危机和衰落四、近代中国的命运与抗争1. 中华民族的抗争•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时间和事件•甲午战争的起因和背景•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2. 独立自主的奋斗•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基本实践•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抗争和革命3. 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国共内战的发展和背景•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上内容是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重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重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重点复习提纲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与历史有什么区别?初二的同学就要进行该学科的考试,复习的时候要有自己的思路,要学会整理自己的复习资料。

那么应该怎样复习呢?下面是由WTT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同学们要做好复习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一3、官渡之战中曹操获胜的原因:(联系课本P75资料和所学知识)①资料1:袁绍刚愎自用,失于谋略,不肯听人建议;曹操精于谋略,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②资料3:曹操以诚心待人,能宽容人。

③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拥有袁绍所没有的政治优势。

4、“隆中对”(刘备“三顾茅庐”):(1)刘备“三顾”的原因:体现了刘备求贤若渴,吸引人才的诚意。

(2)诸葛亮“二拒”的原因:当时政权分立,形势严峻。

(3)诸葛亮的策略:对曹操,“不可与争锋”;对孙权:“可以援而不可图”;对刘备:控制西南少数民族,结盟江东,内修政治。

总的策略:孙刘结盟,共同抵抗曹操。

5、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东汉结束。

(2)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3)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6、三国经济的发展:(1)魏国修建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明显恢复和发展。

(2)蜀国丝织业发展,蜀锦非常有名。

(3)吴国造船业发达,船队曾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7、对“三国鼎立”的评价:(1)从统一与分裂的角度看:是历史的退步。

因为:秦汉时期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而三国鼎立后三百多年的大分裂加剧了地方矛盾,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2)从大规模分裂与局部统一的角度看:是历史的进步。

因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属于大规模的分裂,不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文化发展。

三国鼎立是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1. 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特点、产业结构等)•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口迁移(原因、影响等)•东南沿海地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2.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宋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文官与武将、官僚制度、科举制度)•宋朝政治制度的优点与局限性•元朝政治制度的特点(行省制度、蒙古贵族的统治、分封制度)•元朝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古代的交通与贸易•古代交通的发展(陆路交通与海上交通)•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与重要性•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航海技术、商业城市等)•古代交通与贸易的影响4. 文化交流与变迁•古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文化对外影响)•古代文化的变迁(科技发展、宗教变迁、思想观念等)•古代文化交流与变迁对中国社会的影响5. 政治改革与社会变革•政治改革的背景与目的(唐朝的新政、宋朝的新法、元朝的政策)•政治改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农民起义、封建制度、社会阶层变化)•政治改革与社会变革的局限性与启示6. 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古代科技的发展(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科技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古代科技发展的局限性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启示7. 古代王朝的兴衰周期•古代王朝兴衰的原因(政治腐败、民族侵袭、自然灾害等)•古代王朝兴衰的周期(建立、壮大、衰落、灭亡等)•古代王朝兴衰的启示8. 古代社会的平等观念与封建等级制度•古代社会的平等观念(儒家思想、佛教影响等)•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封建等级的来源与特点)•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与问题9.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联系•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等)•中国文化受到的世界文化影响(外来文化的接受与融合)•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联系的启示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希望能帮助你进行历史知识的复习。

【历史】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历史】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关键字】历史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明清帝国的兴替●元朝末年,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

●明太祖朱元璋及明成祖朱棣执政期间,在政治上采取了废除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和迁都北京等4项举措,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在经济上实施了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等3项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在对外关系上郑和下西洋开辟了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

●明中后期进一步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明末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先后起义。

●明朝后期,东北地区女真人崛起。

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脱明独立,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明军将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占领北京。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至清朝前期,中国成功抵御了沙俄和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明朝中期,日本海盗经常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称之为倭寇。

16世纪中期,戚继光和俞大猷奉命抗倭,取得胜利。

●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

1662年,郑成功率领军队赶走了荷兰侵略者。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设置台湾府。

●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明朝进一步加固增修了长城。

作用:一是抵御外敌,二是保护中原地区经济发展,三是出现长期和平交往局面。

●17世纪下半期,蒙古草原西部的准噶尔部在首领噶尔丹的统治下,屡次向清政府挑衅。

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准噶尔,统一了天山以北地区。

●18世纪中期,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整个新疆地区事务。

意义:一是加强新疆与中央联系,二是巩固边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比较表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比较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对比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对比
明治维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比较表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1.顺应历史潮流的变法与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

2.19世纪中叶的俄国(日本)资产阶级性质的农奴制改革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潮流,俄国(日本)抓住了历史机遇,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成为本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日、俄改革告诉我们:顺应历史潮流,适时作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进而使我们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4.日、俄改革告诉我们: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证明,只有不断地 ,我们的国家才会国富民强。

我们要积极学习外国长处,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

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有利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5.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改革者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决心等
试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

相同点:①所处时代:都发生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前期;②运动主体:都是以农民群众为主;
③领导者:农民阶级; ④斗争方式:斗争武装斗争为方式的农民革命运动; ⑤组织形式:都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群众,都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⑥结果及原因:都是由于农民阶级的时代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下失败的。

⑦作用: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不同点:①时代背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19世纪中,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变化,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其爆发的根因;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深重,民族矛盾是其根本原因。

②矛头所向:太平天国要推翻清政府,义和团运动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③持续时间和波及范围:义和团运动持续时间14年(1851—1864),波及范围大半个中国;义和团运动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主要在山东、京津地区活动。

④组织的严密性:太平天国有严密的组织(拜上帝会),有公认的领袖,组成领导核心;义和团组织松散,没有公认领袖,缺少统一指挥。

⑤斗争水平:太平天国有明确的革命纲领,斗争水平高,其《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农民革命的思想结晶。

义和团没有纲领,斗争水平低,被清政府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