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定价上海高考数学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评价目标的一点思索
对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简要实践与思考-精选教育文档
对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简要实践与思考新课程理念在有效传承的基础上,鲜明地确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并倡导开展以培养学习能力为核心的“三维目标教学”活动,这是对素质教育形势下课程教学活动做出的战略性指向和战术性指导。
笔者认为,大力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切实改变在“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理念支撑下的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
就数学学科而言,如何有效培养以学生个体和合作探究为主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立足于研究性学习这一角度,试对此做抛砖引玉之论,希望能为后来者提供点滴借鉴和帮助。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特点和目标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教育部【2001】6号文件“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与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其特点在于:1. 开放性。
无论其学习内容、方法思维、信息渠道还是形式空间、活动过程等,都呈现出开放性特点;2. 探究性。
指课题的提出、研究等是学生主动探究而非被动接受的过程;3. 实践性。
意在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
也就是说,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在实践中自主学习,在实践中探索与解决问题。
研究性学习目标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有利于”:有利于学生获取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有利于培养并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总而言之,研究性学习是国家课程计划中的一项学习活动。
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够学会如何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逐步形成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二、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1.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为“内学外用”奠定良好基础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是课程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立足课堂环节和基础教材是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前提与基础。
浅谈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建议
4]
程 》等 ,积 累 知识 ,知难 而进 ,力争有 所 作为 。 二 、在 课 堂教 学 中下功 夫 什 么样 的方 法 。在开 展 研 究性 学 习的过 程 中 ,指 导教 师 是学 生 学 习的参 与 者 、指 导者 、 组织 者 、促 进者 以及合 作 者 ,也就 是 说 ,
求 知 欲 是 人 们 思 考 研 究 问题 的 内在 动 力 ,学 生 的 求 知 欲 越 教 师应 以平 等身 份主 动 参与 学 生 的课题 研 究 ,通 过 与学 生交 流发 高 ,其 主 动探 索精 神 越 强 ,就能 主 动积 极进 行 思维 , 去寻 找 问题 表 自己 的意 见, 与学 生相 互 学 习 ,共 同进 步 ;教 师应 指 导学 生 的 的答案 。教 师 在 教学 中可 采 用 引趣 、激 疑 、悬念 、讨 论等 多种 途 研 究思 路 、研 究方 法 ; 教师 应做 好 课题 研 究 的组 织协 测工 作 ,为 径 ,活跃 课 堂气 氛 ,调 动学 生 的学 习热 情和 求 知欲 望 , 以帮 助学 学 生 的学 习 活动 创造 一 个 良好 的环 境 ,帮 助 学乍 克服 网难 ,树 立 生 走 出思 维 低 谷 。如 讲 黄 金 分 割 时 , 笔 者介 绍 了华 罗 庚 教 授 的 信 心 。 “ 优选 法 ” 以及 “ 选法 ”在工 农 业生 产 、科 学实 验 中实 现 最优 优 将 数 学开 放题 作 为数 学 研究 性 学 习的 一种 载 体 ,首先 必 须有 化 目标 的巨大 作用 ,并 介绍 它在 建筑 、艺术 、语言 、 生物 等方 面 适 合 的 问题 ,如 何编 制 能够 用 于研 究性 学 习 的开放 题 ,这 是 值得 的 奇巧 应 用 ,使 学生 惊 口数 学无 所 不在 ,神 通广 大 ,提 高 了学 生 研 究 的 。在 研 究 性学 习 的教 学实 践 中 ,有 充满 活 力和 创造 力 的学 义 的 求知 欲望 ,使他 们 感到 应尽 快 掌握 这 一知 识 。教 师在 讲授 新 课 生 的参 与 ,必将 促进 我们 对这 一 问题 认识 的深 化和 提高 。 之 前 ,应先 设 置一 个疑 团,让 学 生产 生悬 念 ,急 于 想要 了解 问题 “ 究 性 学 习 ” 的实 施 ,不 仅 使 学 生 获 得 了 前所 未 有 的发 研 的 结果 ,使 学 生求 知欲 望 大增 。例如 : 在讲 棱锥 的 时候 ,我 出了 展 ,实 际上 也 给 了教师 一 个 展示 才华 、发挥 特 长、 自我实 现 的机
面对高考关于在高中数学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构思
关于在高中数学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构思陈翔雁(平阳县教育局教研室浙江温州 325400)摘要:在普通高级中学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这是基础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但是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新生事物,如果没有具体的计划和措施,就难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落实。
本文按高中三个年级具体情况构建各年级的研究性的学习目标、内容以及评价等,致力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目标评价最近,我县教委组织全县高中校长和县教研室全体中学教研员赴上海参加“全国高中研究性学习研讨会”。
在这次学习会上,我们共听了八个专题报告,并参观了上海市大同中学、市西中学等七所现代化学校,听取部分老师与学生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经验介绍。
在这次学习中,我们感受到这些学校对“研究性学习”探索已走到了课程教育改革的前沿,为我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和推进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经验。
纵观这些学校成功的经验,尽管他们具体做法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建立一整套既科学又合理的实施方案。
本文结合我县高中数学教学现状,从目标、内容、程序、评价以及管理等方面构建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计划,供同行参考。
一、目标的设定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中指出: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
就数学学科而言[1]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
由于研究性学习与通常的学科课程的学习有着显著的差异,它不再是由专家预先规划设置的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
这对高中数学教师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为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制定具体的数学研究性学习目标,基于各个年级具体情况,按年级划分为三个阶段,[2]各个阶段的目标为:高一年级: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整体认识能力,以人文精神与科学态度,从社会生活的现实与未来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判断问题的价值。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性学习已经走进了数学课堂。
这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指的是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或从数学的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以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
它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亲身体验、合作交流。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应当以学生良好发展为走向,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帮助学生提高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支持学生通过探究,建构真实的学习意义和生活意义,并在正确评价观的指导下,突出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按照新思路来考虑有效评价的策略和方法问题。
1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有效评价策略1.1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目标应该比较自由目标自由的评价观认为,如果不根据预先确定的目标向评价人员提供信息,那么评价就会比较客观。
因此建议,作出评价结论的依据不是制定者预定目标,而是活动参与者所取得的实际成效。
研究性学习中由于学生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学习的结果必然会五彩纷呈,但只要学生将他们学习结果与适应他们发展水平的科学知识相结合,并且他们的判断力和创造力有所展示,就可以认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因此评价的标准应具有开放性。
通过目标自由的评价方法能更好的判断研究性学习的结果。
1.2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该整合进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更加注重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从选题到制定计划,再到收集资料,最后到结果的呈现,无不渗透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积极的思考。
由此丰富了学生习的经验,进而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
可见,评价应该围绕着学生如何提问、如何收集信息、如何作出假设和解决问题进行,始终关注学生正在学习着什么,而不是建立一套学习的参照标准。
所以说有效的评价应该整合进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
1.3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传统的评价以教育者为主,评价观只着眼于人才的选拔与淘汰。
关于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摘要: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是为了实现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促进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
我们开展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亲身体验问题。
数学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许多研究的方向,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都是渗透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一、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
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的新课程标准,这将会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研究性学习,又称为专题研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是在教师的辅助下,由学生策划、执行及自我评估的学习方法”;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教学形式的课程。
在高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主要目的不仅是教与学方式的一个重要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育模式。
强调主动探究式的学习。
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学会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体会[论文]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体会研究性学习,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
数学学科是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越性。
为此,本人就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谈几点体会:一、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从而改变重教法而轻学法的状况,使学生真正做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把本应该教师分析总结,归纳,解决的问题改为由学生自己来解决。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多给及时的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出现的问题要帮助他们分析产生的原因,鼓励他们自己去校正,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首先可以从创设情境入手,比如说较难理解的函数,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变量的关系,如身高与年龄的关系、经验与实践的联系等,让学生从中感到与生活很近,从函数中有时可以预知一些未知的事情,从中找到乐趣。
其次还可以从做题中找乐趣,让学生会做一道题方法较多,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当然也可以师生互动,相互验证,把枯燥的解题变成一种游戏,学生自然高兴了。
有了乐趣兴趣更高了。
二、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能力,学得积极主动,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新教材的编写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自我学习。
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和能力。
1.设置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
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不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促进学生产生自学课本的欲望。
如在教函数的单调性时,即怎样判断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性,要求说出理由,学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进入一种心欲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看似简单,又不知原因的矛盾心理状态。
接着让学生带着这种心态阅读课本,老师根据教材要求,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做实验、画图,让学生用画不同的函数图象观察思考归纳出函数的单调性的证明方法。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1. 引言1.1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研究和实践操作,主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和培养能力的学习过程。
它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强调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研究性学习不仅能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1.2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通过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共同探讨问题、交流想法,从而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研究性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正文2.1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践和探讨,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就感。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一、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认识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和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
它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数学研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
用于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应是建立在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能够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有利于营造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使学生的思路越走越宽,思维的空间越来越大的一种研究性材料。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不仅仅是教师自己提供的,而且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概括出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提炼成研究性学习的材料。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
研究性学习课题应以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并且密切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
高中数学新教材将按《新大纲》的要求编入以下课题,供参考选用,当然教学时也可以由师生自拟课题。
提倡教师和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高中数学新教材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有六个: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杨辉三角,定积分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其教学目标是:⑴学会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⑵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⑶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⑷以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学会交流。
三、数学开放题与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有合适的载体,即使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加以整理归类。
关于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一.关于研究性学习(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1.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
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法,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确定课题后,通过媒体、网络、书刊等渠道,收集信息,加以筛选,开展社会调研,选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的开放性。
(1)教学内容是开放的。
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并有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作为研究课题。
(2)教学空间是开放的。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活动、体验的作用。
学习地点不再限于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要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实地勘察取证、走访专家、收集信息等等。
(3)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是开放的。
针对不同目标,选择与之适应的学习形式,如问题探讨、课题设计、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
关于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5页文档资料
关于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一、研究性学习的涵义1.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在近年来的新课程教学中以综合实践活动之一的角色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选取自然、社会和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专题进行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研究、实践、合作等探究学习方式自主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研究性学习贯彻了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并不断尝试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开放的学习环境、更广阔的学习渠道。
随着近年来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看到了其积极的作用。
1.2、数学研究性学习而数学研究性学习则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和环节。
数学研究性学习在帮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也关注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学研究性学习无论是材料还是评价方式,都更加关注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例如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并非单纯地来源于教师的提供,而是由学生在自己的调查、研究、实践过程中所得到的。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式也并非传统的单一的考试考查,而是更关注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乃至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2.1、开放性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设定并不是传统的固定知识体系,而是以研究和解决学生的设计问题作为出发点,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取材来进行多范围的内容设定。
也正是由于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数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也会因人而异,包括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习视角和不同学习内容侧重点的确定等,这就为学习者和教学者都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挥空间,而这便是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所在。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内容的开放性。
数学研究性学习内容不仅是课本中的知识,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具有可行性的课题。
第二,教学空间的开放,这是近年来随着实践性教学发展而出现的教学趋势,这也是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高中数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高中数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摘要】“研究性学习”旨在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在研究中学习,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本文就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目标,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含义、数学开放题与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思考
“研究性学习”课程已作为必修课正式开始实施了,同时要求各门学科都要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研究过程,获得亲身体验,培养其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会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不在乎能不能取得什么成果或发现。
关于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1. 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
有关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有关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高中新课程标准体系下,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杰出的态度,培养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差不多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差不多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及科学文化知识为差不多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采纳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差不多的教学形式。
在素养教育的大舞台上,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爱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各学科在不同时期都开设了一些研究性学习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既能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教材,又能够学以致用服务于生活。
例如,数学在第5~6学段就开设了分期付款问题、贷款问题、最优化问题、洗衣中用水问题、广告效应问题等的研究,每个课题有指导教师,学生能够依照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
因此学生也能够自愿结伴对他们自己感爱好的问题进行研究。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爱好的好方式,它能克服书本知识的局限性和抽象性,让学生在实践中研究并应用所学知识。
为更好的做好研究性学习,笔者提几点建议。
一、明确研究问题多数学生差不多适应了开学领新书,上课教师讲,课下有家庭作业,目标是考试分数的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能够说大大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素养教育的开展。
研究性学习不同了,它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研究什么。
但专门多学生已适应了原先的学习模式,不明白自己该如何选择。
事实上学生完全能够放开任何限制去选择,不管是在生活中依旧在学习文化课的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只要自己感爱好并期望做出更进一步研究,都能够拿过来或自己或结伴研究。
新课程下,每个学科内容都比原先增加了专门多,专门是选修课的开设大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现代媒体的进展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关心。
关键是要去细心发觉,要去动脑摸索,要去整理总结。
看到有同学对如何洗衣服更节水、如何存钱能更好理财、如何建房能使采光面积更大等生活问题做进一步的摸索,这差不多上专门好的选择,会对学生以后进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思考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思考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教师应该积极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在此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并且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进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研究精神。
本文将举例浅谈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案,并提出个人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目前,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已指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必须精选研究专题,耐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研究兴趣,综合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本文将简单介绍对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认识,系统论述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并综合浅谈数学研究性学习与数学教学方案。
一.开展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从狭义视角来讲,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新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为学生精选研究专题,让学生在专题研究中进行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积极探索最为有效的解题方法,拓展思维空间,激发创新潜能。
此外,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亲身研究体验中获取数学知识,塑造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科研精神,不断提高数学素养。
二.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一)细化研究性学习流程,精选研究专题为了顺利开展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性学习。
首先,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协同学生精选研究专题,例如在解析函数时,将“对数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作为研究专题,以此加强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其次,教师应注意合理划分研究性学习流程。
从整体结构来分析,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流程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明确研究方向;第二,安排体验式数学学习活动;第三,组建研究学习小组,指导学生合作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第四,安排学生撰写数学研究报告与小论文,集中反映本次研究成果。
公开阅读上海高考数学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评价目标的一点思索
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上海高考数学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评价目标的一点思索奉贤教师进修学院教育研究中心张海君为了推动上海高中数学二期课改,上海高考数学根据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考数学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评价目标,而这个评价目标主要涉及以下六点:(1)用已有知识网络,开拓新的认知领域,提升思维层次;(2)在知识、方法间的联系中,体验数学内涵,探究内在规律;(3)从正、逆向思维中,在代数变形和几何变换中,认识和研究数学的本质;(4)在实验和操作的过程中,探究数学对象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5)通过质疑或反思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能提出初步的结论;(6)在较全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能提出新的认识,并能将结果较完整、正确地表达出来.以上(1)—(4)点上海高考已全面实施,第(6)点是长远目标,目前尚不成熟,本文就2006年新提出的第5点如何培养学生“通过质疑或反思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能提出初步的结论”的谈一点思索,与大家共勉.一、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改变以往自己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应加强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包括问题的发现、提出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发现过程,思路方法的探究过程,规律的概括过程,问题演变、推广、引伸的过程,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体验研究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1、教师自己率先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并在平时的教学中给学生示范,引导学生如何去提出问题。
①学会提出问题的常用方法.教师运用“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这些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指导学生通过“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②教师要立足教材,设计可提供研究型究学习的教学提纲。
教师对教材进行居高临下的剖析和重新组织,改变例、习题,使学习内容成为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用联系、运动、变化的观点去研究各知识点之间的转化,展示给学生一个动态的知识”生长"过程,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研究性学习”课程已作为必修课正式开始实施了,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研究过程,获得亲身体验,培养其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会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本文是结合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
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
它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数学研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仅仅关心学习的结果,而且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学生获得了哪些发展,并且特别注意学生有哪些创造性的见解,同时对学生的情感变化也应予以注意。
实际状态,数学开放题有利于为学生个别探索和准确认识自己提供时空,便于因材施教,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感。
四、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开放题的编制方法适合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放题应具备起点低、入口宽、可拓展性强的特点。
用于研究性学习的开放题尽量能有利于解题者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
编制的开放题应体现某一完整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鲜明的数学特色。
其编制方法有:1.以一定的知识结构为依托,从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寻找编制问题的切入点。
2.以某一数学定理或公理为依据,编制开放题。
3.为体现某一数学研究方法编制开放题。
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家的某些研究,做小科学家,点燃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智慧火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terature, means of observation, behavioral approach,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the pattern of information-seeking of local and oversea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asic pattern strategies oftechnology information-seeking上海高考数学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评价目标的一点思索奉贤教师进修学院教育研究中心张海君为了推动上海高中数学二期课改,上海高考数学根据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考数学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评价目标,而这个评价目标主要涉及以下六点:(1)用已有知识网络,开拓新的认知领域,提升思维层次;(2)在知识、方法间的联系中,体验数学内涵,探究内在规律;(3)从正、逆向思维中,在代数变形和几何变换中,认识和研究数学的本质;(4)在实验和操作的过程中,探究数学对象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5)通过质疑或反思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能提出初步的结论;(6)在较全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能提出新的认识,并能将结果较完整、正确地表达出来。
以上(1)—(4)点上海高考已全面实施,第(6)点是长远目标,目前尚不成熟,本文就2006年新提出的第5点如何培养学生“通过质疑或反思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能提出初步的结论”的谈一点思索,与大家共勉。
一、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改变以往自己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应加强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包括问题的发现、提出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发现过程,思路方法的探究过程,规律的概括过程,问题演变、推广、引伸的过程,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体验研究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1、教师自己率先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并在平时的教学中给学生示范,引导学生如何去提出问题。
①学会提出问题的常用方法。
教师运用“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这些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指导学生通过“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②教师要立足教材,设计可提供研究型究学习的教学提纲。
教师对教材进行居高临下的剖析和重新组织,改变例、习题,使学习内容成为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用联系、运动、变化的观点去研究各知识点之间的转化,展示给学生一个动态的知识"生长"过程,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把教学内容编写成以"发现--探究"为主线的创新性学习提纲,包括:课前完成部分、课堂探究部分、课外作业部分,并让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部分。
编写过程中考虑以下方面:探究性、开放性、灵活性、趣味性、应用性等。
③重新认识什么是数学习题。
从高一开始起,在教学中,尤其是练习作业中明确向学生提出除了通常要完成的书面传统的作业外,还应包括教师常常给一些材料并规定要求学生自己拟编数学题,写读后感、写小论文等。
由于学生脑子里框框少,常提出一些不符合老师"心意"、显得幼雅,不成熟,甚至学生的想法荒谬,或出乎老师预料之外的见解,这是很正常的,不要压制,给予认真和正确引导,培养质疑能力,鼓励标新立异。
坚持不懈,慢慢地就会显出成效。
学生对数学的神秘和畏惧感逐渐减少,学生从中品味经过自己努力而创造出的成果的甘甜,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动机。
二、将教学过程模拟成一个“微科研”过程,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实现有意义的数学发现。
数学学习不仅是解答现成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发现、构建和解决现实中的数学问题,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进行教学的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除了每一单元或每一阶段都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科知识的研究专题,一节课可能只研究一个问题(进行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突破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进行大胆探索。
在教学中,对每一个数学命题培养学生多思勤想的习惯:常规性地引导学生能不能从正面作出引伸和拓广,从逆向探索能否进一步扩展?充分让学生通过思考、发现去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一次“再完善”和“再创造”。
许多重要的例题和习题反映相关数学理论的本质属性,蕴含着数学的重要的思维方法和思想精髓,对这类数学问题,通过类比、延伸、迁移、拓广,提出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能有效巩固基础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发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将平日作业、例题、习题及高考试题作为教学生如何编题的对象,通过质疑或反思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进行推广、变式,改编成一系列相关的新问题,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编题能力。
其中“问题———发展”教学模式适用于以发展能力为为目标的研究型课。
该模式特点: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引发深层次的数学思考,探索数学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一般规律,获得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观念,发展思维能力。
操作过程: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合作讨论解决问题推广发展深入探究反思归纳内化创新即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提出具有丰富内涵的问题,引发学生类比联想,从已知猜想未知,从旧问题探讨新问题,在探索问题的内在联系和一般规律中发展思维。
操作的三层次:基础层次------给出问题比较简单,对探究的主要步骤和思路给予比较明显的提示;中等层次------给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新颖性,探究步骤和思路给予简要的启示,给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 较高层次------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或给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解题的思路给予"暗示",给学生创造的时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独特的想法不硬性加以干涉,师生相互讨论、相互启发,教师一方面为学生指明方向,同时又从学生身上吸取思想的活力和大胆的想法,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以数学开放题为突破口,培养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将数学开放题作为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一种载体。
开放题的编制帮助解题者理解什么是数学,为什么要学习数学,以及怎样学习数学。
开放题的编制不仅是教师的任务,它的编制本身也可以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一项内容。
1、以一定的知识结构为依托,从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寻找编制问题的切入点。
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但掌握知识并不一定具备能力,以一定的知识为背景,编制出开放题,面对实际问题情景,学生可以分析问题情景,根据自己的理解构造具体的数学问题,然后尝试求解形成的数学问题并完成解答。
2、以某一数学定理或公设为依据,编制开放题。
数学中的定理或公设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依据,中学生的学习特别是研究性学习常常是已有的定理并不需要学生掌握,或者是学生暂时还不知道,因此我们可以设计适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进行探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一般规律,体验研究的乐趣。
3、从封闭题出发引申出开放题。
将所用习题多是具有完备的条件和确定的答案的封闭题,解答完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探究更一般的结论,探究更多的情形,或探究该结论成立的其它条件等,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发散开去,能够启发学生有独创性的理解,形成开放题等。
案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能提出初步的结论的一次实践课:例:斜率为1的直线经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A、B,求线段AB的长。
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提出一些数学问题,结果大致有以下这些:1、弦AB的中点坐标(学生直接出来)2、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教师进行有方向的启发:让学生结合1考虑的结论而得到);3、原点到直线AB的距离(学生直接想到)4、三角形AOB的面积,周长(一开始没有,而正是2中教师的方法给学生受了鼓舞而得到的答案)5、抛物线弧AOB上一动点,P点到线段AB的距离是,求的取值范围(教师对4给予了肯定,并只是说了“点O是固定的,而解析几何所反映的是运动的思想”这样的语言,部分学生就由4联想到的问题)学生受5的感染,思维一下子打开了从弦相关的问题着手提出问题的有:6、问题:斜率为K的直线经过抛物线y2=4x 的焦点,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A、B两点,且线段AB=8,求K的值.7、问题:斜率为1的直线经过抛物线y2=2px (p>0)的焦点,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A、B两点,且线段AB=8,求p的值.8、问题:斜率为K的直线经过抛物线y2=2px (p>0)的焦点,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A、B两点,求线段AB的取值范围或线段AB的长(用K 和p表示)(教师提示分析:所提问题存在的不足,如倾斜角为900的直线的斜率是不存在的,而线段AB的长是可以求的),学生经过思考后,将问题完善如下:.9、 倾斜角为θ的直线经过抛物线y2=2px (p>0)的焦点,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A、B两点,求线段AB的取值范围或线段AB的长(用θ和p表示)10、问题:经过抛物线y2=2px (p>0)的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A、B两点,求线段AB的中点轨迹方程。
11、问题:直线经过抛物线y2=2px (p>0)的焦点,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A、B两点,已知,求线段AB的长.12、直线经过抛物线y2=2px (p>0)的焦点,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A、B两点,且线段,求线段AB的长.(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但同时给予引导指出结合8,题目有点瑕疵,需修改,经提示后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修改变成了一个十分深层次的问题:建立直线的条数t与m的函数关系,,并且得到结论如下:)13、问题:抛物线y2=2 p x (p >0)的焦点为F,AB为过F的弦,求证:从A(x1,y1)、B(x2,y2)两点坐标与与参数p有何关系提出的问题有:14、如果过抛物线y2=2 p x (p >0) 的焦点的一条直线和抛物线相交,两个交点的纵坐标为y1 和y2,那么有y1y2=—p215、如果过抛物线y2=2 p x (p >0)的焦点的一条直线和抛物线相交,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为x1 和x2,那么有x1x2=16、过抛物线y2=2 p x (p >0)的焦点的一条直线和抛物线相交,两A(x1,y1)、B(x2,y2),计算的值到此,对原问题的研究并没有结束,由于时间和学生知识思维的局限,此时教师的角色地位显得十分的重要,请学生观察题图,并回答下列问题:①如何连结FA1和FB1,那么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②设弦AB的中点为M,点M在准线上的射影为M1,那么线段AM1与BM1的位置关系又如何?③ A、O、B1三点有何特殊的位置关系?A1、O、B三点呢?随着教师的设问,学生对课本例题的数学认识逐渐深入,思维层次逐步提高,学生课后通过思考又提出了如下问题:学生课后又提出许多问题:17、M M1,交y轴于M2,求MM1和MM218、直线AB的倾斜角为θ,求梯形AA1B1B的面积从逆命题角度去考虑又提出问题:19、直线L与抛物线y2=2 p x (p >0)相交两个交点的纵坐标为y1 和y2,且y1y2=—p2,求证直线L过抛物线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