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儿童性侵害社会工作处遇模式之初探

合集下载

未成年人性侵案件调查及防范策略

未成年人性侵案件调查及防范策略

未成年人性侵案件调查及防范策略性侵案件是指强制性关系或者性骚扰等性侵害行为。

而未成年人性侵案件是特指未成年人之间或者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发生的性侵害事件。

这种事件不仅有悔恨无及的受害者,也有引发舆论压力和社会关注的施害者。

未成年人性侵案件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犯罪行为,它给受害者造成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同等严重,甚至可能影响其一生。

如何有效地调查和防范未成年人性侵案件成为当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了解未成年人性侵案件的状况未成年人性侵案件属于敏感话题中的敏感话题,因其特殊性和严重性而深受社会关注。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未成年人性侵案件发生率逐年攀升,尤其是近年来发生的未成年人性侵案件波及的人群更大、影响更深远。

而针对未成年人性侵案件的宣传与教育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有调查数据显示,仅有不到10%的未成年人曾接受过有关性教育、保护意识和防范知识的教育。

二、调查未成年人性侵案件的方法只有确立合理、有效的调查方法才能够在调查时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开展未成年人性侵案件调查工作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中立:在未成年人性侵案件中,往往牵涉到各个利益方。

调查人员应从客观中立的角度出发,不偏不倚地了解未成年人性侵事件的全部情况。

2、重视受害者情感:针对未成年人性侵案件调查时,调查人员应格外注重受害者的情感体验。

他们所经历的人身和心理上的痛苦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3、取证严谨:在调查过程中,应坚决抵制询问方式有误或取证不足的行为。

需要稳妥、严谨地对证据进行录音、拍照、保全等等措施,以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

三、防范未成年人性侵案件的策略1、加强性教育:性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性侵害事件的关键。

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宣传和教育,向他们传递正确、科学的性健康观念。

同时,也需要多方投入资源开展未成年人性教育工作。

2、提高监护能力:家庭监护是未成年人性侵案件防范的主要途径之一。

家长应增强自己的教养意识、监护能力,与子女密切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和生理需求。

儿童性侵害案类型及原因初探

儿童性侵害案类型及原因初探

儿童性侵害案类型及原因初探李艳萍(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摘要:随着儿童性侵害事件的不断增长,全社会也越来越高度重视儿童性侵害问题。

本文对儿童性侵害案件的类型及成因进行研究,可以提高全社会对儿童性侵害的关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以减少或避免儿童受到性侵害。

关键词:儿童性侵害;类型;原因;措施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970一(2013)05—0121—02什么是儿童性侵害?所谓儿童性侵害是指以性刺激、性满足等等为目的,对那些不满十八周岁的儿童从事性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

这种行为有多种类型,诸如乱伦、强暴、性虐待、猥亵、性剥削以及监护人同意青少年和别人有违法的性行为等。

儿童性侵害对儿童身心危害极大,它严重地影响了被害儿童的健康成长。

随着儿童性侵害事件地不断增长,全社会也越来越高度重视儿童性侵害问题。

那么,儿童性侵害事件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呢?根据调查发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儿童性侵害案发在邻居、学校、朋友、亲戚甚至是父母等熟人中间。

父母的教育保护不力,学校对教师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等等都是儿童受到性侵害的重要原因。

儿童性侵害的案发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种:家庭外的儿童性侵害和家庭内部的儿童性侵害。

一、家庭外的儿童性侵害研究表明,家庭外的性侵害形式有多种,像诱拐发生的、在学校内发生的、在宗教团体内发生的、在运动休闲场所发生的以及性旅游、网络犯罪和团伙犯罪等等。

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在学校内发生的儿童性侵害北京市通州区某小学教师陈某曾经利用担任三年级数学老师的便利条件,以补课、谈心等为理由对16名女学生伸出了淫荡之手。

某地小学教师也向他所教的学生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被他糟蹋的女学生最小的才刚N U8岁,最大的也不过15岁。

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受过侵害的女学生竟然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个个都充当了“沉默的羔羊”t11。

吉林通化某小学男老师栗峰在他担任班主任期间,曾经对19名女学生进行过强奸、猥亵,后被吉林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社会工作如何回应性侵事件带来的挑战

社会工作如何回应性侵事件带来的挑战

社会工作如何回应性侵事件带来的挑战?2013-06-17 15:42:12 来源:中社网评论:0点击:43【打印】【关闭】2013年5月,“校长带女生开房”的新闻诱发了一系列性侵幼女事件的曝光与舆论火力战。

叶海燕针对性的行为艺术“校长,开房找我,放过小学生”在微博上激起众多模仿顶帖,艾晓明在自己身体上书写“放过体”被解读为“极致抗议”,李思磐呼唤保护孩子的性,潘毅特别强调性、资本与权力三方合力下女性根本不可能拥有性别自由,更遑论性自由,郭魏清微博呼吁蓬勃发展的社会工作需要需要回应挑战,并具体提出:第一,绝对“优先保护儿童的权利、尊严、隐私以及不受二次伤害”;第二,“形成从辨识、介入到治疗的专业知识、程序与工作方法”。

面对这样的现实与呼声,以关注弱势群体权益为己任的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究竟该做些什么?应对性侵事件的当务之急,除了舆论倡导之外,建立一个警方、医务、心理咨询、社工援助的系统十分必要的,也是我们当下所匮乏的。

然而,2009年美国社工联合会的研究发现,尽管美国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正式社会系统,包括法律、医学、精神健康以及强奸危机处理中心,提供给强奸案受害者以保护和帮助,但是仍然有相当多的受害者,不愿意去求助。

她们认为这些机构根本帮不了自己,反而可能带来更多心理伤害。

究其原因,大多数人会觉得自己根本“不值得”接受这些服务,因为发生在她们身上的现实往往并不符合人们想象中的“真正的强奸”,比如,一定要有严重的暴力行为、发生在陌生人之间等等。

现实生活中的性侵或强奸,有时并不表现出特别严重的身体伤害,甚至有些受害者并不是在全部过程中都感到被威胁或强迫,她们多数在事发之前认识加害者,甚至有看起来比较良好的互动。

这样,她们往往预感到正式社会系统中的那些人并不真正关心她们,而只关心“案情”,对她们有意无意的责备甚至蔑视;她们也害怕那些人只顾着关注“伤害”,反而破坏了她们的积极对抗的能力。

又或者,因为她们表现出积极对抗的能力,就低估甚至怀疑她们所受到的伤害。

儿童防性侵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以西安市某小学为例

儿童防性侵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以西安市某小学为例

收稿日期!"#$B"%B!"!修回日期!"#$B"CB#& 作者简介刘娟娟$女$甘肃庆阳人$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总%&卷
刘娟娟%儿童防性侵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
#!G
目前$我国#&岁以下儿童性侵教育普遍缺失$ 学校和家庭在提高儿童防性侵意识方面的工作有所 缺位&*性+一词在我国家许多人对其是避而不谈$ 认为有伤风化$或者说比较含蓄&我国农村的性教 育并未普及$家长'教师都缺乏相关知识技能$加强 立法$增强幼儿父母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和原则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有关未成年人遭 受性侵的案件时有发生$所以让儿童学会辨识性侵 犯'在遭遇性侵犯时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更好的预防 性侵犯显得尤为重要&
儿童防性侵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
以西安市某小学为例
刘娟娟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A#"#""#
摘!要在分析儿童防性侵教育的基础上$梳理相关的文献'国家法律政策$依托社会工作机构*防性侵从娃娃抓起+项目$调 查西安市某小学预防性侵教育的现状$探讨儿童防性侵教育的影响因素$为儿童防性侵教育的实施作出进一步探索&结合学 校'家长'教师学生的特点$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价值观$提高儿童对性的认识以及性防备意识$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心 理$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关键词儿童!社会工作!防性侵教育 中图分类号EF#"!!!!!!!!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GCBAA"3"!"#$#"$B"#!$B"C HDI获取0;;J%((:115:.1<@2K()*+,-@L+(L0(2+M41@,:J1!! !"#%#"@##GGC(K@2::+@!"GCBAA"3@!"#$@"$@"!$

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性侵事件路径探析

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性侵事件路径探析

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性侵事件路径探析作者:曹庆新方晓烁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28期摘要近些年来校园性侵事件屡见不鲜,再度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也再次敲响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警钟。

事件反映出我国在此类案件处理上的许多不足,既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的原因,也折射出是性教育特别是安全防范教育的匮乏。

社会工作者应该扮演好角色,构建有效路径,通过大力倡导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完善、倡导各大学校加强性教育课程、提高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呼吁学校建立完善的防控体系、链接社会资源,整合多方力量等多种方法,推进安全校园环境建设,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社会工作校园性侵介入路径作者简介:曹庆新,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方晓烁,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

中图分类号:D66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19.10.065“陕西城固县性侵事件”“白色助学性侵案”等等,经过媒体报道,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强烈愤怒。

截止2018年12月31日,笔者从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共检索到儿童性侵案例1.7万余例,事实上,大部分性侵案件没有公开,校园性侵事件的发生比率远远超乎想象。

性侵事件的发生,对受害者的影响不止是身心,还会伴随着孩子的一生。

更可怕的是,加害主体与受害主体的特殊关系,很多学生选择沉默,更是助长了犯罪者的犯罪心理。

基于此,通过分析性侵事件的表征和问题,在借鉴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和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探索社会工作者介入校园性侵的有效路径,为学生们筑建一道安全的防护门。

(一)概念目前,学术界对于校园性侵害尚无统一的界定,结合香港防止虐待儿童会《预防儿童性侵犯训练手册》中对儿童性侵犯的定义,笔者认为所谓校园性侵,即在校园内教师对于学生通过哄骗、暴力、权威等引诱手段胁迫学生发生有身体接触和没有身体接触的性侵犯行为。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儿童防性侵安全教育活动设计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儿童防性侵安全教育活动设计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儿童防性侵安全教育活动设计儿童防性侵安全教育是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重要的工作之一,为了确保儿童的安全、保护儿童免受性侵犯伤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儿童防性侵安全教育活动。

以下是一个关于儿童防性侵安全教育活动设计的示例:活动名称:儿童安全小卫士活动目标:提高儿童对性侵犯的认知,增强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儿童学会自我防范和寻求帮助。

活动时间:一天或多天,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活动内容:1.开场-快乐的童声音乐,欢迎儿童参加活动。

-介绍活动主题和目标,并引导儿童讨论儿童的安全问题。

2.儿童防性侵知识讲座-结合儿童认知特点,通过图文、故事等形式向儿童介绍保护自己的基本知识,包括身体私密部位、合适的接触和不合适的接触等。

-使用简单的语言和形象的例子,解释什么是性侵犯,并告诉儿童,不论是谁,哪怕是熟悉的人,如果有人对他们进行不适当的身体接触,就应该向信任的大人寻求帮助。

3.角色扮演-邀请专业的演员进行性侵犯案例的角色扮演,让儿童了解性侵犯案例的常见特征和应对方法。

-引导儿童对角色扮演进行讨论,让他们表达对案例的感受、思考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4.游戏互动环节-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儿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如何保护自己、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5.制作个人保护工具-提供手工制作的材料,指导儿童制作个人保护工具,如安全警示牌、自我保护卡片等。

-在制作过程中,借机与儿童讨论如何运用这些工具保护自己,强化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6.亲子活动-邀请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参与活动。

-举办亲子活动,如家庭安全防护知识讲座、亲子竞赛等,使家庭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形成合力,一起保护儿童。

7.总结和反馈-梳理儿童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收集儿童对活动的反馈,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评估指标:-儿童是否对儿童防性侵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儿童是否能够正确辨识合适的接触和不合适的接触。

-儿童是否能够掌握自我保护的基本技能。

法医学对儿童性侵犯案件的调查与社会心理分析

法医学对儿童性侵犯案件的调查与社会心理分析

法医学对儿童性侵犯案件的调查与社会心理分析儿童性侵犯是社会中的严重问题,给受害儿童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为了保护儿童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法医学在对儿童性侵犯案件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法医学在儿童性侵犯案件中的调查方法,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对受害儿童及其家庭的影响。

1. 法医学对儿童性侵犯案件的调查方法1.1 法医学鉴定法医学鉴定是对儿童性侵犯案件进行科学、客观的检验分析。

通过体征检查、精神状态评估、检验化验等手段,法医学专家可以了解受害者身体上是否存在性侵犯的痕迹以及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

同时,法医学鉴定还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其他的违法行为,如虐待、拐卖等。

1.2 口供录音对于儿童性侵犯案件,由于儿童的特殊性,他们可能不愿或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经历。

因此,法医学调查中,重要的一环就是通过口供录音来获取儿童的证词。

通过专业的讯问技巧和心理疏导,调查人员可以使儿童愿意配合。

并将所获取的证词作为重要的调查依据。

2. 法医学对儿童性侵犯案件的调查对受害儿童及其家庭的影响2.1 对受害儿童的影响儿童性侵犯是一种极端的暴力行为,对受害儿童的身体和心理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在法医学的调查过程中,受害儿童需要接受身体检查和口供录音等调查手段。

这可能会使他们再次经历到心灵上的创伤,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因此,在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需要十分敏感和细致地与受害儿童进行沟通,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2.2 对家庭的影响受害儿童的家庭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首先,他们要面对孩子遭受性侵犯的事实,这对于家长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其次,家庭需要配合法医学的调查工作,包括提供相关证据、接受身份确认等。

这些调查工作不仅需要家庭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还可能使他们再次回忆起痛苦的经历。

因此,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法医学和社会工作者也需要为受害家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3. 社会心理分析儿童性侵犯案件不仅仅是个人行为,也反映了社会背景和心理问题。

社会预防儿童性侵害工作方案

社会预防儿童性侵害工作方案

社会预防儿童性侵害工作方案
目标
本工作方案的目标是保护儿童免受性侵害,并提供社会预防措施以促进儿童的安全和福祉。

1. 意识宣传
通过广泛的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大众对儿童性侵害的认知和意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 举办公益活动,向公众传达儿童性侵害的危害性和影响。

- 在校园、社区、媒体等渠道开展宣传活动,提供儿童性侵害预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2. 教育培训
向教师、家长和监护人提供儿童性侵害预防的教育和培训,以增加其对儿童性侵害的敏感性和防范能力,具体包括:
- 举办培训课程,帮助教育工作者识别和报告儿童性侵害的迹象。

- 组织家庭教育讲座,帮助家长了解儿童性侵害的预防和处理
方法。

3. 政策支持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强化对儿童性侵害的打击和保护,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 建立儿童性侵害举报和救助的热线和机构,提供一线保护和
支持服务。

- 提高儿童性侵犯罪的法律处罚力度,增加对罪犯的制裁力度。

- 加强儿童性侵害案件的司法审判程序,确保公正和迅速的审判。

4. 救助保护
建立一套完善的儿童性侵害救助和保护机制,保障儿童受害者
的权益和安全,具体措施包括:
- 提供心理咨询和康复服务,帮助儿童受害者重建信心和生活
能力。

- 提供安全庇护和保护,避免受害者再次遭受性侵害。

- 提供法律援助和支持,帮助受害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论
本工作方案的实施将有效预防儿童性侵害,保护儿童的权益和
福祉。

同时,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确保每个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幼儿园防性侵教育:儿童保护计划与实践探索

幼儿园防性侵教育:儿童保护计划与实践探索

幼儿园防性侵教育:儿童保护计划与实践探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意识的提升,幼儿园防性侵教育日益受到关注。

如何有效地保护幼儿免受性侵害,成为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幼儿园制定并实施一套儿童保护计划至关重要,而这一计划的有效性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一、基础知识普及在幼儿园防性侵教育中,首先需要进行基础知识的普及。

这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告诉他们哪些地方是私密部位,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等。

对于性侵的潜在风险和常见形式也应当进行讲解,让幼儿和家长对此有所认识和了解。

二、儿童保护计划的建立在幼儿园防性侵教育中,建立儿童保护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这个计划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幼儿保护政策、编写保护手册、制定保护流程、开展师生保护意识培训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幼儿园和教职员工更好地保护幼儿,使其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三、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除了幼儿园的保护计划外,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也至关重要。

幼儿需要学会拒绝不适当的触碰,告诉家长和老师有关他们的安全感觉,以及向信任的人寻求帮助等。

这样的意识培养可以让幼儿在受到侵害威胁时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从而减少受到伤害的可能性。

四、实践探索幼儿园防性侵教育需要不断进行实践探索。

这包括但不限于对保护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不断完善计划内容和执行方式,将新的成果和经验共享给其他幼儿园,推广有效的幼儿保护做法等。

通过实践探索,可以不断提升幼儿园防性侵教育的水平,保护更多的幼儿免受性侵害。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幼儿园防性侵教育,我认为从儿童保护计划的建立和实施中看到了很大的潜力。

通过建立全面的保护计划,可以形成一整套系统的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式,为幼儿提供更加安全的学习环境。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幼儿具备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才能更好地避免受到性侵害的威胁。

在实践探索方面,我认为需要重视对保护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儿童性侵犯预防和处理儿童性侵问题

儿童性侵犯预防和处理儿童性侵问题

儿童性侵犯预防和处理儿童性侵问题近年来,儿童性侵犯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儿童是我们社会的未来,他们应该享有安全和健康的成长环境。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儿童性侵犯事件时有发生。

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关注,随时听取他们的感受和意见。

同时,家庭中要注重性教育,以帮助孩子正确理解和辨识性侵犯行为。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信和沟通是预防儿童性侵的基石。

其次,学校和教育机构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学校应该建立专门的机构或委员会,负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建立。

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性侵犯问题的意识,并且学校应该定期组织讲座和活动,向学生传授性教育知识,让他们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性侵犯。

社会各界也需要积极参与儿童性侵犯问题的防范工作。

媒体可以播放相关宣传片或报道,增加社会对儿童性侵犯问题的关注度;社会组织可以开展各种活动和义工招募,为儿童提供安全的空间和资源;医疗机构可以设立儿童保护中心,为受害者提供身心康复和辅导服务;法律机构应加强对性侵犯的打击和处罚,形成威慑。

当然,在预防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妥善处理已经发生的儿童性侵犯事件。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报案机制,确保受害者能够安全地举报。

其次,要建立专门的调查组织和机构,对性侵案件进行深入调查,保障受害者权益,追究犯罪分子的责任。

同时,社会也应该提供儿童庇护所,为受害儿童提供安全的住所和保护。

最后,儿童性侵犯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只有通过教育、法律、媒体和社会机构的合作,我们才能形成合力,切实预防和处理儿童性侵犯问题。

儿童是社会最脆弱的群体,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他们的安全和尊严。

让我们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角度着手,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防止儿童性侵害的实践和策略

幼儿园防止儿童性侵害的实践和策略

幼儿园防止儿童性侵害的实践和策略1. 引言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然而,儿童性侵害事件的发生让我们深感忧虑。

为了保护幼儿免受性侵害,本文档将探讨幼儿园防止儿童性侵害的实践和策略。

2. 儿童性侵害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儿童性侵害案件呈上升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数万名儿童遭受性侵害。

这些案件中,大部分是熟人作案,对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3. 幼儿园防止儿童性侵害的实践3.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幼儿园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

对于有不良记录或涉嫌性侵害的教师,应立即清除出教师队伍。

3.2 完善入园审查制度对入园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背景审查,确保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对于有犯罪记录或不良信用的人员,坚决不予录用。

3.3 设立独立的安全监管机构幼儿园应设立独立的安全监管机构,负责园所内的安全管理、监控和防范工作。

3.4 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教育通过开展幼儿自我保护课程,提高幼儿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育幼儿在面对危险时,能勇敢地说“不”。

3.5 落实家长监护责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家长对儿童性侵害的认识,强化家长监护责任。

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确保孩子在不安全环境中能够及时得到帮助。

4. 幼儿园防止儿童性侵害的策略4.1 制定完善的防范制度幼儿园应制定完善的防范制度,明确防范儿童性侵害的责任、措施和流程。

4.2 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幼儿园应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安装监控设备,确保园所内的安全。

4.3 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防范儿童性侵害的培训,提高教职工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同时,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在发生性侵害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4.4 建立多方协作机制幼儿园应与公安、社区、家长等多方建立协作机制,共同防范儿童性侵害。

5. 总结防止儿童性侵害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幼儿园应加强实践和策略研究,切实保障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家长、社会和政府部门也应共同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性侵儿童犯罪的特征处置困境及治理对策

性侵儿童犯罪的特征处置困境及治理对策

性侵儿童犯罪的特征、处置困境及治理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性侵儿童犯罪案件屡屡发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而性侵犯儿童则会给孩子们带来巨大的身心创伤,给孩子们未来的道路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这篇文章将探讨性侵儿童犯罪的特征、处置困境以及治理对策。

一、性侵儿童犯罪的特征1.多发性性侵儿童犯罪案件的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根据公安部的数据,2019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侦破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12.4万余起。

其中,涉及性侵犯罪的案件占比较高,甚至有不少案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2.多发生于家庭儿童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容易受到家庭成员、亲戚、老师、辅导员、教练等身边成年人的侵害,成为性侵犯罪的受害者。

据统计,超过八成的性侵儿童案件发生在家庭内部。

3.有心理控制手段犯罪者往往采用心理控制手段,如物质诱惑、威胁、恐吓和洗脑等,让未成年人失去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从而为犯罪者提供更大的作案空间。

4.犯罪者跨越年龄、职业、社会阶层等层次性侵儿童犯罪的犯罪者不分年龄、职业、社会阶层等层次,无论是学生、农民工、公务员、教师、医生、律师或者企业高管等,都有可能成为性侵犯罪的犯罪者。

二、处置困境1.取证困难由于性侵犯罪的性质隐蔽性强,而且犯罪过程一般只有犯罪者和受害人在场,很难找到其他目击证人和直接证据,因此有效的取证成为很大的难题。

2.刑事惩罚不足我国现有法律对于性侵犯罪的刑事惩罚力度相对不足。

目前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罚为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但是,很多情况下由于没有直接证据或者受害人的宣誓不够信服等原因,性侵犯罪的犯罪者往往可以获得较轻的刑事惩罚。

3.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机制不完善人权保护机制是治理性侵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是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保护机制,如医疗、心理、安全等治理机制都还有待完善。

三、治理对策1.建立健全早期预防机制针对性侵儿童犯罪的危害特点,将预防工作的重点放在早期,既可以减少犯罪发生的概率,也可以减轻犯罪的危害程度。

加强儿童防性侵教育原因分析及策略指导

加强儿童防性侵教育原因分析及策略指导

加强儿童防性侵教育原因分析及策略指导近年来,儿童性侵问题不断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儿童防性侵教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然而,事实上,实施儿童防性侵教育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加强儿童防性侵教育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指导,以帮助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一、加强儿童防性侵教育的原因分析1. 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网络暴力和儿童色情内容的传播更加便利。

同时,社会利益多元化,人与人的交往空间变得更加开放和广泛,这给性侵害行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社会环境的变化让儿童暴露于性侵风险的可能性增加,儿童防性侵教育的加强势在必行。

2. 家庭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是儿童最早接收教育的场所,但现实情况是,许多家庭对于性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儿童性保护的正确指导和支持。

父母的无知和忽视,让儿童在受到性侵害时无法及时寻找帮助,加强儿童防性侵教育可以帮助家长了解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监护意识。

3. 学校教育的欠缺学校是儿童性教育的重要场所,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对于性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一方面,由于对儿童性教育的误解和顾虑,学校往往回避性教育话题;另一方面,师资力量和教材资源的匮乏也制约了学校性教育的开展。

因此,加强儿童防性侵教育需要学校提供更多支持和资源。

二、加强儿童防性侵教育的策略指导1. 建立健全儿童保护机制加强儿童防性侵教育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建立起多层次、多方位的儿童保护机制。

政府应加大对儿童防性侵工作的投入,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并加强执法力度。

同时,学校和社区也应加强合作,形成儿童保护网络,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2. 提高家庭性教育的重视度家庭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家长应意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

他们应主动获取科学性教育的相关知识,培养和孩子的沟通能力,加强亲子关系的建设。

同时,家长要引导儿童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其自我防范的能力。

3. 强化学校性教育的实施学校应将儿童防性侵教育纳入日常教育中,制定科学而系统的教育课程。

幼儿园性侵预防专项行动策略探索与实施

幼儿园性侵预防专项行动策略探索与实施

一、幼儿园性侵预防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幼儿园性侵案件屡屡发生,给孩子们和家长们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恐慌。

幼儿园是孩子们最初接触社会的场所,也是他们形成性格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

幼儿园性侵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二、性侵预防策略的探索1. 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培训针对性侵预防,幼儿园应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培训,包括性侵预防意识、预防方法、性侵案件的认知和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他们对性侵问题的警惕性和应对能力。

2. 建立预防机制和监管体系幼儿园应建立完善的性侵预防机制和监管体系,包括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安全防范措施、监控设备等,确保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安全。

3. 加强家校合作幼儿园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家校合作。

通过家长会、家长培训等形式,增强家长对幼儿园性侵问题的认知,促进孩子们的安全教育,增强他们对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三、性侵预防策略的实施1. 制定详细的预防方案幼儿园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性侵预防方案,并确保全体员工了解并严格执行,做好日常工作和重点时段的预防工作。

2. 定期进行预防教育幼儿园应定期组织性侵预防教育活动,包括知识讲座、教师演练、学生自我保护培训等形式,增强全园师生对性侵问题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3. 加强监督和检查幼儿园应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员工和幼儿园环境的监督,做到严防死守,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四、我的观点和理解性侵预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幼儿园而言更是如此。

只有加强对性侵问题的预防和教育,才能有效保护孩子们的权益和安全。

在实施性侵预防策略的过程中,必须要全员参与,做到无死角覆盖。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幼儿园性侵问题的有效预防和管理。

以上是对幼儿园性侵预防专项行动策略探索与实施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希望我们的幼儿园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加强预防工作,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

在幼儿园性侵预防专项行动策略的实施过程中,除了前文提到的培训、监管、家校合作和教育等方面,还需要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以确保幼儿园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学龄儿童防性侵的小组工作实务研究

学龄儿童防性侵的小组工作实务研究

学龄儿童防性侵的小组工作实务研究学龄儿童防性侵的小组工作实务研究引言:性侵是一种极度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犯罪行为,对受害者造成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

学龄儿童是性侵的高风险群体,特别是在校园中。

为了保护学龄儿童免受性侵的伤害,许多组织和机构已经开始关注并采取一系列措施。

本文旨在探讨学龄儿童防性侵的小组工作实务,并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建立学龄儿童防性侵小组工作为了有效地预防学龄儿童的性侵问题,可以在学校、社区或家庭等场所建立专门的小组工作,以协助实施防性侵工作。

这些小组应由专业人士、教师、家长和学生组成,他们应接受相关培训,以提高对性侵问题的认识和防范知识。

二、明确小组工作目标学龄儿童防性侵小组的目标应明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学龄儿童认识性侵的危害性和如何保护自己;2. 教育学龄儿童识别潜在的性侵威胁和危险,并告知他们如何应对和回避;3. 加强学龄儿童对性侵问题的理解和意识,鼓励他们主动报告任何可能的性侵行为;4. 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对学龄儿童的保护力度,建立监护机制。

三、开展专业培训小组成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以提升其对性侵问题的认知和防范能力。

培训课程可以涵盖以下内容:1. 性侵对学龄儿童身心的伤害;2. 学龄儿童怎样防范性侵;3. 如何引导学龄儿童识别和拒绝潜在的性侵行为;4. 学龄儿童性侵受害者的特点和可能的反应;5. 学龄儿童性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四、开展学龄儿童性教育预防性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学龄儿童进行性教育。

性教育应该以年龄为导向,根据学龄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生理发育情况,适时进行。

性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身体自主权的教育:让学龄儿童明白对自己的身体有权做出决策,拒绝他人的侵犯;2. 人际边界的教育:帮助学龄儿童明确个人边界,认识到他人的侵犯行为;3. 安全性教育:教育学龄儿童如何保护自己,包括避免危险的场所和人际关系,以及获取帮助的途径;4. 学龄儿童对性的正确认识:传授学龄儿童正确的性知识,纠正错误的性观念,培养健康的性态度。

社会工作视角下受性侵儿童创伤修复探究

社会工作视角下受性侵儿童创伤修复探究

社会工作视角下受性侵儿童创伤修复探究摘要:儿童性侵害是屡见不鲜却又长期被忽略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媒体对于儿童性侵害事件的报道数量持续增加,且社会舆论往往指向对侵害者的谴责与裁决,忽视对受害儿童的心理疗愈与行为重塑。

本文在社会工作视角下,运用危机介入方式、优势视角理论、增能理论以及认知行为疗法,对受侵害儿童心理创伤及偏差行为干预进行探究,以帮助他们重获快乐成长及健康发展的力量。

关键词:受侵害儿童;社会工作;心理修复;行为重塑1.研究背景近年来媒体对儿童性侵案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如韩国N号房成员涉嫌性侵女婴(2020年)、性侵养女案(2020年)、全国优秀班主任持续十年性侵未成年男学生(2020年)等,但就实际案件而言,被媒体报道的儿童性侵案仅为冰山一角。

在“谈性色变”的传统思想与社会大环境下,儿童性侵仍未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社会对同一案件的关注度也具有短暂性,且舆论多指向对侵害者的谴责,较少关注受害儿童的心理行为修复。

这种缺乏社会支持的现象往往会给受害儿童带来二次伤害,加剧其心理压力与精神创伤,致使其畸形发展,产生偏差行为,甚至将其儿童期经历投射至朋友、家人甚至下一代身上。

受到传统观念、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为受侵害儿童建立起多方合作的专业支援系统极具必要性。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助人活动,以“人在情境中”的视角,运用多元介入方法,整合案主资源,实现“助人自助”。

本文旨在以社会工作视角,运用危机介入方式、优势视角理论、增能理论、认知疗法,通过提高儿童抗逆力、影响改变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探索对受侵害儿童的心理创伤修复与偏差行为矫正,还原其健康成长环境,帮助其获得改变与新生的力量,以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迎接“0侵害”的人生。

2.儿童性侵害的界定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14年颁布的《儿童暴力伤害预防与处置工作指引》把“儿童性侵害”定义为:既包括违反儿童的意志强行对其实施性行为,也包括在儿童不知情或者没有达到性自主的年龄、不具备理解能力的情况下对其实施与性有关的行为……可以是《刑法》规定的性犯罪行为,也可以是《刑法》没有规定但是侵害儿童性权利、危害其身心健康的行为,如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男童被猥亵、女童自愿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而受到伤害的情形等。

【专题】儿童性侵,零容忍下的社会工作干预

【专题】儿童性侵,零容忍下的社会工作干预

【专题】儿童性侵,零容忍下的社会工作干预2013-11-18 23:09:48| 分类:社工实务|举报|字号订阅中国社会报2013年6月28日作者王瑞鸿系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6月20日,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备受关注的原万宁市第二小学校长陈在鹏、原万宁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工作人员冯小松带女生开房案,以强奸罪,分别判处被告人陈在鹏有期徒刑13年6个月,剥夺政治权利3年;判处被告人冯小松有期徒刑11年6个月,剥夺政治权利1年。

这个判决引发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

而令人发指的是,该案爆出前后,安徽、河南、山东、广东、湖南等地又先后出现8起性侵幼儿园、小学、初中等未成年女性的同类恶性案件。

性侵女童案件的发生本身一方面突破了法律、道德及人性的底线;另一方面则引发了国人的不安全感和极度的愤怒感。

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我们除了表达义愤外,更要关注的是如何为广大女童提供进一步的保护性干预。

儿童性侵现象的“冰山一角”国外关于儿童性侵的理论研究和行动干预启动较早。

比较而言,我国关于儿童性侵的专项研究和介入相对较晚也较少,甚至截至目前,在我们极度愤怒之后,还不知道我国关于儿童性侵实际发生案例的具体数据。

与此相关的大部分是各地的零星报道,因为传统文化的保守性以及性文化的压制性,使更多的受害者及其家人往往会选择隐忍。

而全国妇联来信来访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各地投诉“强奸”幼女的个案逐年上升,1997年下半年为135件,2000年上升为3081件。

作为“冰山一角”,全国妇联的数据从侧面揭示了儿童性侵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结合国际及国内相关研究,有关儿童性侵问题有几个显著特征值得密切关注:第一,关于儿童性侵界定。

关于儿童性侵的判断主要有两个标准:一个是身体接触性侵犯,另一个则是非身体接触性侵犯,最严重的性侵犯是强奸。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儿童性侵的定义值得我们借鉴:“儿童性侵犯指的是儿童卷入自己不能完全理解的性活动,或因不具备相关知识而同意的性活动,或因发育程度限制而无法知情同意的性活动,或破坏法律或社会禁忌的性活动,侵犯者因年龄或身心发育程度相对处于强势地位。

小学校园性侵害问题及防治对策探析

小学校园性侵害问题及防治对策探析

目录摘要----------------------------------------------------------------------1 关键词--------------------------------------------------------------------1一、前言------------------------------------------------------------------1二、小学校园性侵害案件频发概况--------------------------------------------1(一)小学校园性侵害案件频发---------------------------------------------21、犯罪主客体身份的特殊性-------------------------------------------22、案件的持续性-----------------------------------------------------23、案件的突发性-----------------------------------------------------24、案件的隐藏性-----------------------------------------------------2 (二)小学校园性侵害案件频发的危害---------------------------------------21、影响社会稳定-----------------------------------------------------22、影响学校办学-----------------------------------------------------33、影响家庭安定和儿童健康-------------------------------------------3三、小学校园性侵害频发原因分析--------------------------------------------3(一)法治依据缺失------------------------------------------------------ 3 (二)家庭关怀缺失------------------------------------------------------ 4 (三)学校早期性教育缺失------------------------------------------------ 4 (四)学校管理缺失------------------------------------------------------ 5四、小学校园性侵害案件的防治措施建议 ------------------------------------- 5(一)完善立法---------------------------------------------------------- 5 (二)关怀儿童---------------------------------------------------------- 6 (三)完善校园、家庭早期性教育------------------------------------------ 61、发起以学校为主的性教育方式-------------------------------------- -72、以家庭性教育为辅的基础教育------------------------------------- --7 (四)健全校园管理-------------------------------------------------------81、积极落实《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82、积极建立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83、从教育招生到教师管理建立全面教师管理制度---------------------- ---8结论 --------------------------------------------------------------------- 8参考文献 ----------------------------------------------------------------- 9译文 -------------------------------------------------------------------- 10致谢语------------------------------------------------------------------- 102014届政治学与行政学(电子政务)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小学校园性侵害问题及防治对策探析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繁荣,教育制度也不断完善,但是许多地区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严重的问题。

儿童性侵社会实践报告

儿童性侵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近年来,儿童性侵事件频发,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儿童性侵现状,提高公众对儿童性侵问题的认识,我们组织了一次儿童性侵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揭示儿童性侵问题的严重性,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预防儿童性侵事件的发生。

二、实践背景1. 儿童性侵现状: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0万儿童遭受性侵,其中,女童占比超过80%。

儿童性侵事件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身心伤害,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2. 社会关注度:近年来,儿童性侵事件频发,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儿童性侵问题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

3. 实践目的: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提高公众对儿童性侵问题的认识,倡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和预防儿童性侵事件的发生。

三、实践内容1. 调查方法:本次实践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儿童性侵问题进行深入了解。

2.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包括儿童、家长、教师、社会工作者等。

3. 调查内容:(1)儿童性侵事件的发生原因、特点、危害等;(2)家长、教师、社会工作者等对儿童性侵问题的认识程度;(3)预防儿童性侵的有效措施。

四、实践过程1. 问卷调查: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向儿童、家长、教师、社会工作者等发放问卷,收集相关数据。

2. 访谈:对部分受访者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儿童性侵问题的看法和经验。

3. 案例分析:收集近年来发生的儿童性侵案例,分析其特点、原因和预防措施。

五、实践结果与分析1. 儿童性侵事件的发生原因:儿童性侵事件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教育缺失:部分家长对儿童性教育重视不足,导致儿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2)社会环境因素:儿童性侵事件多发生在学校、家庭、社区等场所,这些场所的安全隐患给儿童带来了安全隐患;(3)犯罪分子心理因素:部分犯罪分子具有强烈的性犯罪心理,对儿童实施性侵。

2. 儿童性侵事件的特点:儿童性侵事件具有以下特点:(1)隐蔽性:犯罪分子往往采取秘密手段,对儿童进行性侵;(2)持续性:部分儿童性侵事件具有持续性,受害者往往在多年后才被发现;(3)危害性:儿童性侵事件对受害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导致心理障碍。

小学低年级有效开展防性侵教育活动策略的探究

小学低年级有效开展防性侵教育活动策略的探究

小学低年级有效开展防性侵教育活动策略的探究发布时间:2021-07-20T06:10:11.134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0期作者:张超[导读] 受到性侵后的心理过程有紧张,恐惧,无法保护自己和反抗无果后的绝望,羞耻感以及自我否定。

当面临性侵犯时,意外的躯体感觉和对躯体感觉的害怕共同构成了惊恐。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毕节五小 551700摘要: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近年来相关新闻屡屡爆出,令人痛心疾首,但在法律严惩外,还应有更积极的应对之策。

可以看到,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许多孩子初期在遭遇性骚扰后,不知如何应对,为顾全颜面,只好选择隐忍,这就助长了犯罪分子的气焰。

关键字:开展;防性侵;策略一、性侵的影响1.生理伤害如有暴力行为,则可形成体外伤,淤青和出血等。

如果被性侵对象年龄过小,再加上性侵者不洁触摸或侵犯可以导致妇科炎症,生殖系统发育不成熟,生育功能受损,泌尿系统感染等,更有甚者得艾滋病,性病。

2.心理创伤受到性侵后的心理过程有紧张,恐惧,无法保护自己和反抗无果后的绝望,羞耻感以及自我否定。

当面临性侵犯时,意外的躯体感觉和对躯体感觉的害怕共同构成了惊恐。

躯体在面对惊恐时能够引起一种情绪状态叫应激。

其中的格斗逃跑反应系统目的是保护机体,而不是损害机体。

不幸的是,这些对惊恐躯体症状的想法只能产生一个负性的滚雪球式的循环,导致更多负面的躯体感觉、想法和行为。

这个循环就是对害怕的害怕。

此种伤害将会不同程度地贯穿到生命的每个阶段。

3.对性的认知偏移由于其早期对性的体验异于常人,从小对性相关的预测和认知导致其心理和行为产生障碍。

部分对异性充满了恐惧,所以会发展为同性恋,部分不敢和异性谈婚论嫁,排斥亲密接触。

虽然在心理干预和其成长对世界的认知中,异常的性行为模式逐渐被正常的行为模式所替代,但是在其脑组织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4.對家长以及世界的不安全感部分受害者告诉父母时,父母会不屑一顾。

幼小的心灵在遭到创伤之后,受到了可以被最信任的人的忽略,内心必然是绝望式的无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發展兒童性侵害社會工作處遇模式之初探
謝儒賢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專任講師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摘要
在中國傳統價值觀下,兒童是父母親的私人財產,他人或社會並無任何權利介入父母如何對待兒童的家務事。

但隨著「兒童人權」的倡導,兒童管教不當(虐待與疏忽)已不再是私領域問題,而是種基本人權的公共議題,現階段更強調以「兒童最佳利益」為考量。

而在兒童虐待事件中,以性侵害問題最難以處理,大體而言,兒童除了有一般所謂的創傷後壓力疾患現象外,更將有人格扭曲、人際關係失調、無力感、羞辱感、缺乏自信、低自尊或性關係異常等長期影響;此外,若是屬於家庭內性侵害,其最後的結果通常是家庭組解,且「受害者」經常需獨自面對破壞家庭完整性的責難,加深受害者的負面情緒,使受害者的自我概念嚴重損傷,並視自己為萬惡之源。

因性侵害所導致的創傷只要經過適切的專業介入是可以復原的,但國內有關性侵害議題與專業處遇的研究仍相當貧乏,尚屬發軔階段。

職是之故,本文藉由整理國、內外相關的理論、實務工作經驗及實證研究,並針對兒童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的發展階段任務,發展出兒童性侵害社會工作處遇模式。

基本上,此「整合處遇模式」主要融合了心理動力、自我功能、認知行為、系統理論、職務中心及危機處遇等理論觀點;並依兒童復原的歷程將處遇期程分為危機處遇、處遇初期、處遇中期與處遇後期四個階段,強調在每個階段提供個別化的專業服務。

雖然此整合處遇模式係屬理論推演而來,尚未經實務工作的檢證,但在兒童性侵害處遇的發展初期,仍不失為重要的臨床社會工作參考依據。

關鍵字:兒童性侵害、社會工作處遇、整合模式、臨床社會工作、創傷後壓力疾患、復原
An experimental model to construct the social work
treatment for sexually abused children
Ru-Shian Hsieh
Lecturer, Dept. of Social Work,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child always belongs to parent’s asset in Taiwan. Nobod y could intervene what kind of style the parent adopted to rear the child.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the problems of childcare, especially the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is no longer private affairs but the public issue of basic human right. Currently, the government in Taiwan extremely urges the concept of child’s best interests. Among the kinds of child abuse, the child sexual abuse is most difficult to dig out and handle it for the professional assistant. Generally speaking, except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the sexually abused child will appear long-term negative feelings and reactions in the future life. For example, the child will have the symptom such as powerlessness, hopelessness, stigmatization, lower self-esteem, betrayal, traumatic sexualization, disorder personality. Moreover, if the abuser is kid’s father/mother, the family will be broken down by this event and bring about the effect of victim-blaming. Therefore the sexually abused child needs to confront ambivalence by oneself. And this phenomenon will seriously destroy child’s self-concept and reinforce all negative emotion.
Although the sexual abuse trauma can be recovered from professional intervention, the research about child sexual abuse and the resources of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are very poor in Taiwan now. Hence, the purpose of the article attempts to construct the social work treatment for sexually abused children by reviewing the referential literature, pragmatic study of latest years and the theory of child development.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integrative model,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practice deduction, may be an efficiency treatment for sexually abused children. Basically speaking, this model comprehends 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 ego psychology, cognitive-behavior theory, ecological system theory, task-centered perspective and crisis intervention. And the procedure of treatment and recovery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including crisis intervention, beginning treatment, middle treatment and terminal treatment. While it still not apply to the clinical social work, it should be a worth reference model.
Key Words: child sexual abuse, social work treatment, integrative model, clinical social work, PTSD, recove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