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Van Dijk社会—认知理论看文学作品话语中的社会性别

合集下载

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学基础_系统功能语言学

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学基础_系统功能语言学
3.2 语篇的多功能思想 Halliday 认为语言具有多种功能。他通过儿童习得语言的现象 发现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世界并与世界进行交往的过程, 也就是使自己由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因此, 他指出所有文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元功能 或纯理功能, 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个功能可以在 语义层上同时出现。在 Halliday 看 来,语 篇 才 是 人 们 参 与 语 言 交 际 的实例, 同时语篇具有概念、人际和语篇三个功能。基于 Halliday 的 语 篇 多 功 能 思 想 , Fairclough 认 为 每 个 语 篇 都 有 表 达 经 验 和 表 达 世 界的概念功能; 语篇产生出社会与社会参与者间的互动, 因此语篇 呈现出人际功能; 语篇能把分离的部分组合成一体并具有情景语 境, 因而语篇具有语篇功能。而且, Fairclough“使 语 篇 和 话 语 是 社 会构成的理论设想具有可操作性: 语 言 使 用 同 时 由 社 会 身 份 、社 会 关系以及知识和信念系统构成。概念功能构成知识系统; 人际功能 创 造 社 会 主 体 、社 会 身 份 及 相 互 间 的 关 系 。 ”这 样 每 个 语 篇 都 有 助 于社会和文化的构成。 3.3 语境思想 以 Halliday 为 代 表 的 系 统 功 能 语 言 学 家 继 承 了 Malinowski 的 语境思想, 认为语境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他指出语境是语篇 产生的环境, 其构成因素基本上可分为三类: 语旨、语式和语场。语 境的三个因素决定了语义系统的功能成分: 语场决定概念功能, 语 旨决定人际功能, 语式决定语篇功能。语篇与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语篇是人们在一定语境中意义的表达。语篇与语境的关系是辨证 的: 语篇创造语境, 同时语境也可创造语篇。受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 境思想影响, 批评话语分析也把语境放到一个重要位置。批评话语 分 析 家 Norman Fairclough 和 Ruth Wodak 曾 指 出“没 有 语 境 不 可 能 产生话语, 不考虑语境也不可能理解话语。”Fairclough 认为语境包 括结构互文性和社会文化知识。这与 Malinowski 的情景语境和文化 语境相接近。对他来说结构互文性具有连接语篇和语境的桥梁作 用 。而 且 话 语 和 语 类 的 结 合 以 及 语 篇 最 终 的 生 成 和 解 释 都 取 决 于 社 会语境。 4.批评话语分析的工具: 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关系较为紧密,并且双方的 代表也有较多的往来。批评话语分析的代表 Fairclough 曾立场鲜明 地 说 道“我 跟 随 Halliday 的 系 统 功 能 语 言 学,认 为 语 篇 中 的 语 言 同 时具有三种功能。”Halliday 将语言所能完成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

作为话语的新闻

作为话语的新闻

《作为话语的新闻》 van dijk第一章新闻研究尽管看起来客观公正(要求主播不带个人感情),P5虽然许多新闻记者坚信新闻仅仅是给出事实而不发表意见,但真正的新闻稿都具有表达观点这一特征。

P11新闻通过误解、敏感化、戏剧化、升级等四个阶段的叙事所形成的对最初问题的解说不断强调了行为的异常,进而凸现固定成见的正确性。

P12 媒体从本质上说就不是一种中立的、懂常识的或者理性的社会事件协调者,而是帮助重构预先制定的意识形态。

拍摄镜头的多寡、角度、采访技巧及其他策略电视新闻的文本报道和视觉报道通过用词风格等策略p13甚至新闻语言都表达了对新闻所涉及人物的微妙的肯定或否定的感情色彩。

对社会现实观念的重构是媒体所具有的本性不仅仅停留在对主体进行社会学分析的层面上,而是对新闻进行语言学研究,经由对话语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找出新闻语言对P14新闻中的句法结构可以起到强化或弱化事件的作用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征以及新闻内容的意识形态分析。

斯特拉斯奈尔(Strassner)编著的论文集。

电视新闻研究著作(1982)语义和风格处理分析新闻文本和视觉信息之间的关系语言风格和修辞的运用对新闻话语进行类型学研究的方法律格尔(Luger,1983)新闻话语的语言和意义西德(Textwissenschaft)新闻话语的结构分析、新闻制作约束和其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第二章新闻结构一话语分析(一)话语分析的发展1历史背景:修辞学2从俄国的形式主义到法国的结构主义3社会语言学和言语人种学:1)海姆斯的社会语言学论文集:分析文本和谈话的结构(Hymes,1964)2)贴有人种学标签的研究很快对正式和非正式的话语类型分析产生了兴趣4会话分析:研究重点从抽象、正式和虚构的句子过渡到在社会环境中真正的语言使用5文本语言学:文本语法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中得到启示;Tannen,19826融合与新发展:1)(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人工的) Intelligence AI):从记忆的角度进行分析2)其他学科:法律话语分析等(二)话语分析的原则1文本和语境p261)话语分析的主要目的2)两个描写视角: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2话语描写的各个层次:语法音位描写、词形描写、句法描写和语义描写语义学:如何规定语义单位的含义……组成更大语义单位的含义;意义(内涵)和所指(外延)3语用学:言语行为4从微观结构到宏观结构话语的三个方面:句子形式、意义和言语行为宏观句法来阐述话语的总体形式特征----图式(schemata)或超结构(superstructure):话语的开始、结尾、故事的背景、新闻话语中的标题等各种形式宏观断言p295风格:语体风格、音韵风格----限制和约束----播报的风格?6修辞:隐喻、转换(p30)……1)研究对象:表达和语境2)研究目的:说服技巧(三)文本和语境参与话语意味着参与了阐述过程和社会互动二主题结构----语义宏观结构话题(topic)≈主题(theme)(一)理论基础1宏观结构理论基础:语义学宏观结构2命题和宏观命题命题:语言和思想虽小、独立的意义组成单位语义学:意义和所指能指宏观结构是由命题群组成的3宏观规则:宏观结构组织的等级特征:每一序列的宏观命题都可以归属为更高层次的宏观命题(等级关系)—〉规范界定形式:语义组织规则、语义转换规则宏观规则从本质上说会删减信息组构原则:从文本中删减信息得出其主题的三条主要宏观规则:删略、概括、组构マクロ・ルールとは情報を縮約し統合するための規則であり、「削除」、「一般化」、「構成」から成る。

社会性别理论研究综述

社会性别理论研究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题目: 社会性别理论研究综述姓名: 马艳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 社会学班级: 社会51班学号: 2215102指导教师: 魏丰职称: 副教授2008年6月25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社会性别理论研究综述社会学专业学生马艳指导教师魏丰摘要:近年来,性别问题不仅成为妇女运动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同时也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针对造成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文化机制,学者们提出了社会性别理论。

笔者在广泛阅读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有文献进行简要综述。

本文从社会性别的概念、发展历程、内容及意义四个方面概括总结了社会性别理论发展状况及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已有的研究理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关键词:社会性别;男女平等;女性主义The social sex theoryStudent majoring in Sociology Ma YanTutor Wei FengAbstract:In recent years, gender issues become not only the women's movement of the key issues of concern, but also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ddress gender inequalities caused by social and cultural mechanisms, scholars have raised gender theory. I read in a wide range of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re reviewed.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cept of gender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contents and significance of four summary of the theory of gender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results, and on this basis that the existing theory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Key words:Social Sex; Gender Equality ; Feminism引言在当今社会,性别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

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机制发布时间:2010-04-28 浏览次数:社会性别机制Teresa de Lauretis李素苗译注释我要感谢“女权理论话题:社会性别机制”(意识史系列)研讨班的学生们和我的同事黑顿•霍特,感谢前者的评论和建议,感谢后者对本文的仔细阅读。

这些都有助于我对本文的一些问题有更清楚的认识。

* 此处的英语原文是differences as différance.Différance是德立达后结构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既有“差异”或“不同”之义,又有“推延”或“推迟”的意思。

德立达造这个词是为了说明差异(difference)和推延(deferral)两种原则在语言符号系统中的作用。

差异指的是,一个符号的意义是由符号间的差异而引起的,譬如,A是 A 是因为它不是B。

推延指的是由于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之间的差距而造成的意义延缓现象,譬如,对“man” 这一语言符号的定义,从理论上讲,会引出无限多的其它能指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所指。

本文作者在这里运用该词是想说明此处的“差异”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而是具有différance 所表达的双重含义的。

因为中文里没有一个固定的词可以表达différance的双重意义,本人造“差延”一词作为différance的中文对应------译者注。

[1] 对这些术语的进一步探讨,请参考Teresa de Lauretis 主编的Feminist Studies/Critical Studies (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0),尤其请看Sondra O’Neale 和Mary Russo的文章。

[2] Michel Foucault 著The History of Sexuality第一卷引言,译者:Robert Hurley(New York: Vintage, 1980), 第127页。

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理论
课前思考
1、什么是社会性别理论,它的出现对社会产 、什么是社会性别理论, 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2、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是否是同一概念,如 、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是否是同一概念, 果不是,它们的差异又存在哪里? 果不是,它们的差异又存在哪里? 3、社会性别理论的出现,极大地促进妇女运 、社会性别理论的出现, 动的发展, 动的发展,那么社会性别理论是否就是一门只 从事妇女研究,而排斥男性研究的学科呢, 从事妇女研究,而排斥男性研究的学科呢,如 果不是,它又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果不是,它又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二、主要学者的生平
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 1901年12月16日-1978年11月15日) 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1901年12月16日 1978年11月15日 美国女人类学家,美国现代人类学成形过程中,最重要的学者之一。 美国女人类学家,美国现代人类学成形过程中,最重要的学者之一。 1978年逝世后随即获授总统自由勋章 年逝世后随即获授总统自由勋章( Freedom)。 1978年逝世后随即获授总统自由勋章( 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米德诞生在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一位大学教授,母亲则为争取妇女权益、 米德诞生在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一位大学教授,母亲则为争取妇女权益、 黑人或移民待遇而四处奔走。米德在学生时代已经与罗塞‧ 黑人或移民待遇而四处奔走。米德在学生时代已经与罗塞‧克里斯曼 Cressman)结了婚 1926年认识心理学家里欧 福群(Leo 结了婚, 年认识心理学家里欧‧ (Luther Cressman)结了婚,1926年认识心理学家里欧‧福群(Leo Fortune) 后不久,便与克里斯曼分手,1928年10月正式与里欧在新西兰结婚 月正式与里欧在新西兰结婚, 后不久,便与克里斯曼分手,1928年10月正式与里欧在新西兰结婚,但二 人在1935 1935年 月亦告离婚,1936年米德与人类学家格列高里 年米德与人类学家格列高里‧ 人在1935年7月亦告离婚,1936年米德与人类学家格列高里‧贝特森 Bateson)在新加坡结婚 开始第三度婚姻,并于1939 12月诞 在新加坡结婚, 1939年 (Gregory Bateson)在新加坡结婚,开始第三度婚姻,并于1939年12月诞 下女儿凯萨琳。米德二十三岁取得心理学的硕士学位, 下女儿凯萨琳。米德二十三岁取得心理学的硕士学位,在研读人类学博士 学位五年后,决定走出教室去从事田野工作, 学位五年后,决定走出教室去从事田野工作,原意选择南太平洋群岛的波 利尼西亚(Polynesia)文化作研究对象, (Polynesia)文化作研究对象 利尼西亚(Polynesia)文化作研究对象,希望在他们的古老习俗及传统生 活方式被文明侵蚀消失前作出观察纪录,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主任法兰 活方式被文明侵蚀消失前作出观察纪录,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主任法兰 鲍亚士(Franz Boas)教授却因其地偏远危险而反对 教授却因其地偏远危险而反对, 兹‧鲍亚士(Franz Boas)教授却因其地偏远危险而反对,二人终协商前往 南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Samoa)研究,因当地有一所美国海军基地, (Samoa)研究 南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Samoa)研究,因当地有一所美国海军基地,米 德可以随时求助。 德可以随时求助。

201009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认知界面问题

201009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认知界面问题

• 总之,从会话分析看,批评话语分析提出 的一些见解缺乏语料的支持,而在批评话 语分析者看来,会话分析过于强调话语中 的显性证据,拒绝考虑认知问题,忽视跨 学科分析与解释的重要性,并在分析社会 交往行为时忽视重要的社会因素。
六.结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批评话语分析者特别关注具体语境中态度生 产和再生产意识形态的方式。Puchta和 Potter(2002,2004)区分了两种态度研究 方法,一种是把态度视为“预先形成的” (attitudes as “preformed”),即态度是引 起行为的内在心智状态,这是一种传统的观 点;另一种把态度视为“实施的” (attitudes as “performed”),这是批评话 语分析者的观点。心智模型一方面表征社会 知识,另一方面又由话语来体现,人们正是 在发展和应用心智模型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 使用语言的,而话语的一个重要意识形态功 能就是通过修辞效果来操纵他人的心智模型。
• 一些学者在批评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个人 主义倾向时也强调认知的社会性。例如: • Sinha(2005)指出(心理空间)整合理论往 往从个体和其内部心理过程看待认知;虽 然许多分析也依赖共享经验和知识,但该 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古典认知主义对 个人主义的强调。 • Sinha(2005)对儿童语言游戏的分析表明了 认知的合作性和其物质文化基础。
• 2、会话分析者一般反对将话语视为其背后 或底层思想和意图的产物,认为心智状态、 知识、思想、情感等认知问题只有在交谈中 成为参与者的兴趣中心或关注的焦点才具有 相关性。 • 3、分析者是否应该参照其拥有的关于话语 所发生的外部语境的知识?
• Schegloff 不赞成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研究 成果应用于话语分析,认为目前的认知科学 过于强调个人的心知状态,而不是脚踏实地 地对言语交际进行经验性的细致研究,他提 出,“严肃的批评话语分析需要使用会话分 析的方法”。 • 但是,Fairclough指出,Schegloff的做法忽视 了语篇分析的跨学科性质:“语篇描述和分 析不应该被视为先于并独立于社会分析和批 评,它应被视为一个开放的过程,只有通过 与不同学科和理论的对话而不是靠自给自足 的分析框架或语法,才能加强这一过程”

作为话语的新闻

作为话语的新闻
宏观断言p29
5风格:语体风格、音韵风格----限制和约束----播报的风格?
6修辞:隐喻、转换(p30)……
1)研究对象:表达和语境
2)研究目的:说服技巧
(三)文本和语境
参与话语意味着参与了阐述过程和社会互动
二主题结构----语义宏观结构
话题(topic)≈主题(theme)
(一)理论基础
1宏观结构
导语段:交待事件主题
新闻报道的高层次主题不体现在标题或导语中;中心主题即第一主题的信息散布于整个文本中
新闻话语中实现主题的结构组织形式基本上有三种:顶向下或倒金字塔式;相关性控制式;循环组装式。
三新闻图式
(一)文本超结构
总括部分必须告诉读者故事的宏观结构
生活中的许多话语类型都是由几乎固定的图式组织进行的
标题:消息文本的纲要性概述
用宏观规则推导话语主题
中心主题在报道中通常用标题和导语的形式加以暗示p43
P43新闻实践必然体现一种视角,新闻话语中的报道亦同样如此。这种视角还体现在宏观结构的组织和暗示上。
1主题结构制表
宏观命题是其前身命题的必然结论
文本的顺序是由主题的相关性而不是由逻辑决定的
论述宏观结构有赖于新闻常识的掌握:文本结构和认知信息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话语加工和社会认知
社会性
P114
(四)新闻制作过程
1新闻事件的解释
然而
行为人的限制:新闻人物图式
——新闻制作过程的基础
2加工源文本
大多数新闻信息来源于话语
新闻话语的加工也需要接近、观察、解释和记忆
和行动不一样话语还具有象征性的内容
具体策略:选择、复制、概述、局部改写、风格和修辞的(再)表述

弗吉尼·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与文学创作

弗吉尼·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与文学创作

弗吉尼·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与文学创作[摘要]“雌雄同体”概念是英国着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提出的文学观点,它既是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中的重点概念,也是西方女性主义的重要内容。

文章探讨了学术界关于“雌雄同体”概念的研究与争议、“雌雄同体”观在伍尔夫整个创作过程中的运用、她常用的“雌雄同体”文学意象以及该观点对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等。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雌雄同体”;小说创作;文学意象英国着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的女性主义名篇《一间自己的房间》(A Room of One‘s Own,1929)借用诗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的名言指出:“如果一个人是男性,他头脑中那部分女性因素必定仍然在发挥作用;如果是个女性,她也必须和头脑中的男性因素沟通对话。

柯勒律治曾说,伟大的心灵总是雌雄同体(androgyny)的,他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也许与单性的脑子相比,雌雄同体的双性心灵更不倾向于显示这些特征。

”该着作中,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是一对青年男女坐进出租车的意象。

伍尔夫希望,两性之间能够合作,并且认为其合作程度就是社会文明的程度。

只要个人学会培养大脑的阳刚(maculinity)与阴柔(feminili-ty)的两个方面,他/她就会越来越接近整体性(wholeness)。

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认识的加深,她的这一观点遂成为国际学术界的长久论题。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进行探讨:学术界关于“雌雄同体”的研究与争议、“雌雄同体”观在伍尔夫整个创作过程中的运用、她常用的文学意象以及该观点对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等。

一关于“雌雄同体”许多中外作家和女性主义者都曾探讨过伍尔夫“雌雄同体”概念,而且,他们的表述也不尽相同。

概括地说,以英美法为主的西方学者,大多以女性主义立场,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主要在肯定伍尔夫“雌雄同体”观(也有少数学者持否定态度)的基础上,或对英语文学史中的“雌雄同体”女作家进行宏观考察,如卡罗琳·赫尔布伦(Carolyn Heilbrun)的《走向雌雄同体》(Towards Androgyny:Aspects of Male and Female in Literature,1973),或从伍尔夫的性格和特殊经历出发研究她提出此观点的原因,如南希·贝茨(Nancy Bazin)的《弗吉尼亚·伍尔夫与雌雄同体幻想》(Virginia Woolf and the Androgynous Vi-sion,1973)、艾利斯·凡·克立(Alice van Kelly)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事实与幻想》(The Nov—els of Virginia Woolf:Fact and Vision,1973)以及简·诺瓦克(Jane Novak)的《平衡的刀刃》(The Ra—zor Edge of Balance:a Study of Virginia Woolf,1974)、林顿·戈登(Lyndall Gordon)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家生涯》(Virginia Woolf:a Writer‘sLife,1984)等,或结合其它理论来解读这一观点,如托利·莫伊(TorilMoi)的《性/文本政治》(Sexual/Textual Politics,1985)、马吉科·米诺一品可奈(Makiko Minow-Pinkney)的《弗吉尼亚·伍尔夫与主体问题》(Virginia Woolf and the Problem of the Subject,1987)等都借用了解构主义的观点对“雌雄同体”观进行了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在教师教学观念研究中的实践运用

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在教师教学观念研究中的实践运用

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在教师教学观念研究中的实践运用作者:李月陈旭远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年第02期摘要: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观念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分析教学语言是探究教师教学观念的常用方法。

在语言学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指导下,通过度量情境、解析要素、转录话语、揣摩内涵的操作步骤,可以实现对教师话语的有效解读,从而透视教师的教学观念。

关键词:教学观念;批评话语分析;过程与方法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2-0025-06观念是内隐的、抽象的,存在于人的思维层面,反映主体的内心世界。

我们无法直观、直接地对观念进行考察,唯有通过观察它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和了解。

语言是观念的直接表现形式之一,也是能够反应观念的直观行为。

因此,对语言进行分析可以看做是探究观念的一种操作性较高的方法。

教学离不开语言,教学理解就是语言的理解 [1 ]。

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教师对教学本质及其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研究教师的教学观念,必然要将教师的话语作为重点考察内容。

现有的教师教学观念研究多是质化研究,运用观察、访谈的方法,来分析教师的教学观念,其中的一个考察方面即是教师的教学语言。

这样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缺乏具体的操作过程介绍,不利于他人对质化教学观念研究的学习和运用。

“话语不仅是说话,同时也是观念,两者相互影响和作用。

” [2 ]教师的话语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的特有研究主题,以教师语言自身的结构、功能、价值等要素作为基本研究问题,与教师的教学观念联结甚少。

因此,运用语言学的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可以作为教师教学观念研究的新路径。

一、批评话语分析的基本理论批评话语分析由话语分析发展而来,是话语分析的深化与细化。

话语分析关注的是话语制造者的价值、特征、在实际运用中所要阐述的问题、话语的交际功能,以及在具体语境下话语的结构规律。

同时,话语分析重视话语转换、话语中起语和结语、话语陈述结构等。

探弗吉尼亚伍尔夫文学创作理论“双性同体”

探弗吉尼亚伍尔夫文学创作理论“双性同体”

探弗吉尼亚伍尔夫文学创作理论“双性同体”1. 引言1.1 探弗吉尼亚伍尔夫文学创作理论“双性同体”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被认为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她的文学作品被广泛地研究和解读。

她的文学创作理论“双性同体”(androgyny)更是备受关注。

在伍尔夫看来,性别并非二分的,而是一个具有双重性质的现象,每个人内在同时容纳着男性和女性的特质。

“双性同体”理论是伍尔夫对性别身份的探讨和重新定义,她认为只有当个体内在的男性和女性特质得到平衡和统一时,创作才能得以真正地实现。

这种“双性同体”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也延伸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伍尔夫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具体展现了“双性同体”的概念,她的小说中的人物常常具有模糊的性别特征,同时反映出男性和女性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

这种性别的流动性和多样性使得伍尔夫的作品更加富有深度和多元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在当时的文学界,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颇具争议,但也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和赞扬。

她的文学作品为后世的作家和评论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影响深远。

通过对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她作品的内涵和思想,同时也能够对当代文学理论产生一定的启发和影响。

2. 正文2.1 探弗吉尼亚伍尔夫文学创作理论“双性同体”与性别身份的探讨在现代文学批评中,探讨性别身份和性别角色在作家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和影响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探弗吉尼亚伍尔夫提出的“双性同体”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这一问题。

“双性同体”是指一个人具有同时拥有男性和女性特质的身体或灵魂状态。

在伍尔夫看来,人的性别身份不应该被简单地划分为男性或女性,而应该是一个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存在。

她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蕴含着男性和女性两种性别属性,而这种双重性别属性的存在会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她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批评,伍尔夫试图打破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呼吁人们能够接纳和包容自己及他人的多重性别身份。

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理论
一、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主要学者的生平 三、主要理论观点及其影响 四、若干评述
演讲人:
一.理论产生的背景
社会性别首先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格·如本(Gagle Rubin )在 1976 年提出的,这对西方的妇女研究有重大的促进和发展。其一,社会性别 的提出是对生理性别的批判,提出了男(male)女(female)应从社会 、文化的背景去理解的问题。其二,社会性别的提出,强调“后天”对 “先天”影响,指出社会制度、法律、价值观对妇女的歧视而造成政治 、文化、经济上的压迫。其三,实现男女平等的道路有待于建设一个平 等的社会制度,创造一个平等的文化。
对于社会性别提出反思始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现代女学 主义者的出 现,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过去的问题。首先,后现代女学主义者主张以权力( power )取代社会性别(gender),因为,权力的概念涉及广泛,包括多种不 同的因素,而且超脱了社会性别中的二元论——男女的局限。新词汇对抗( resist)、权力(power )成为女学理论中的新视角。其二,后现代女权主义 的理论模式,批判了社会性别中的二元论(binary opposition )。强调多元论 和不同性,以批判以往的共同性的社会性别,成了后现代女学主义的重要特点 之一。
1964年--《Continuities in cultural evolution》(文化革命中的延续性) 1965年--《Family》(家) 1969年--《An inquiry into 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stability in Polynesia》(波里 尼西亚文化不稳定的疑义)
其二,男性的刚毅和女性的柔软。男性肌肉发达,男性体格比女性的高大,男性 自然就统治女性,他们优先有获得食物的优先权,男性必然在社会承担起供养者的角 色,是妇女和儿童的保护者女性脂肪多,是柔软的、温顺的和情感的。男女被看作是 与生俱来的,而这些特征奠定了一个人的社会性别身份、人格和自我概念的基础。

社会性别学第九章 社会性别研究的基本理论

社会性别学第九章 社会性别研究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女权运动和女权主义理论的互 动发展
(六)后现代女权主义 主要由有色人种妇女、工人阶级妇女和第三世界国 家的学者对西方女权主义展开的反思和批判组成 的。它强调在特定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女性经验的 独特性,强调语言、妇女生活经验和主客体关系 的性别研究是重要的发展理论的源泉。 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质疑了“妇女”概念,即否定 存在一个整体的、利益一致的“妇女全体,强调 妇女间的差异;讨论有关全球与地方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地方文化的张力;强调反抗的力量。
第一节 女权运动和女权主义理论的互 动发展
(二)激进女权主义 激进女权主义认为,女性受到的压迫来源于父权 制,也就是一种相对于女性的男性权威系统。父 权制在性、个人关系和家庭方面尤为明显,同时 也渗透到工作、政府、宗教和法律领域。父权制 获得了性别分工的支持和强化,并无所不在。 激进女权主义强调实践和行动,希望通过积极的 行动改善妇女的生活,削弱妇女受到的压迫。因 此创造妇女的文化,强调女人以真实的女性特质 为基础,重建被父权制所扭曲的女性特质。代表 人物G· 卢宾。
第一节 女权运动和女权主义理论的互 动发展
(三)文化女权主义 文化女权主义以激进女权主义为基础,要求把妇 女从“男性价值”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并根据 “女性价值”创造一种替代“男性价值”的文化。 因此文化女权主义运动也成为反主流的文化运动。 具体表现:抨击性暴力,强调两性差异。主张应 该进行一次社会结构的重组,使社会崇尚母性, 彼此关怀,关心孩子,而不是以男性统治的竞争 和战争为标志。
第一节 女权运动和女权主义理论的互 动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理解女性受压迫的原因, 认为女性受压迫的原因与她们从事的那些维持人 类再生产的无报酬的劳动有关,无酬劳动导致了 父权制和阶级结构对妇女的压迫,只有重新界定 妇女劳动的报酬和价值的衡量方式才能改变社会 结构。资本主义对妇女的压迫并非是阶级关系的 副产品,仅仅废除父权制是不够的,还应当废除 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理论关注 经济制度。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1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是一种重新审视文学体裁,特别是文学作品中作者对性别和性别关系的展现与内涵的研究手段。

它既属于社会理论,也属于专业文学研究,旨在发掘文学作品中男女概念的表达、叙事形式和潜在的性别偏见。

这种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早期的二十世纪,以及1960年前后几位重要的文学家、女性主义者和女性学家的作品为基础。

女性主义者起初是希望社会本身实践性别平等,关注那些因性别不公而受到压制和忽视的女性,扩大女性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等;后来,随着女性主义的深入发展,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就从而制定出来。

2 女权及其影响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包括争取社会性别平等、促进同性恋权利以及支持和抗议男性主流社会文化的权力等。

它的研究从性别的角度剖析作品,从性别角色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不同性别背景和文化状况下性别偏见如何干扰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呈现,还有性别偏见如何反映在作品的结构和意义上。

3 电影领域的发展一些电影,特别是一些新的视角,从女性的角度出发,构建出一种新的视角去理解由本质上分裂开的女性和男性之间的关系。

同时,从摄影本身出发,采取不确定性的视角,将女性、男性、生活、性别等不同的维度综合起来,通过改写视角去理解生活、社会、家庭以及小范围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

此外,它还通过视角和美学形式表达出一种女性特有的态度、行动和价值观,诠释了女性发展的新路径,这是女性主义理论在电影领域的发展的重要变化之一。

4 总结随着女性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权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

文学研究理论也根据女权理论而发展出一种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目的是在于以不同的视角揭示社会文明中的性别版图,揭示男女关系的新机遇,进一步平衡男女力量,是一种对文学的新的思考方式,对以后的文学研究起到一定的重要作用,也对文学作品的研究与批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女性主义文学赏析

女性主义文学赏析

女性主义文学赏析女性主义文学是一种关注和呈现女性地位、权益以及性别平等的文学形式。

它通过文学作品的创作和阐述,努力揭示传统文化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和压迫。

女性主义文学将女性置于主导地位,对女性生活、经历和内心体验进行深入探索与呈现,同时它也在某种程度上宣扬了女性的力量与自由。

一、女性主义文学的历史背景女性主义文学的兴起与第二波女性运动密切相关。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西方社会爆发了新一轮的女性解放运动,为女性争取平等权益的声音渐渐高涨。

当时的女作家们开始借助文学作品表达并传递她们对社会现象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公正对待的关注和批评。

二、女性主义文学的核心特点1.反抗传统观念:女性主义文学力图打破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框架,挑战传统对女性地位和角色的设定。

它鼓励女性思考、反思,并呼吁改变男权制度中存在的不平等和压迫。

2.强调个人经验:女性主义文学重视描绘女性个人生活经验和内心感受,注重展现深层次的情感与情绪。

通过这种方式,女性作家们试图将个体经验与普遍问题联系起来,引起读者对整个社会结构的思考。

3.关注身体与欲望:女性主义文学以身体和欲望为重要切入点之一,试图探索并解放女性身体与欲望的权利。

它强调女性自我决定权,反对身体被物化或受到压抑。

4.拒绝定式化思维:女性主义文学拒绝将女性简单地定义为受害者或英雄,强调每个人都是复杂多元的个体。

它尊重个体差异,并反对将所有女性归为一个固定群体。

三、经典女性主义文学作品赏析1.《嘉莉妹妹》- 洁奥塞芙《嘉莉妹妹》通过描述年轻贫困女孩嘉莉在都市生活中艰难求生的故事,展示了社会压迫对于女性发展的不利影响,并试图唤起读者关于贫困阶层中女性困境的共鸣和关怀。

2.《三个火枪手》- 露丝· 卡尔本《三个火枪手》是一部自传小说,在书中,露丝·卡尔本回忆了她几十年来在美国南方经历过的剥削、抑制与战争,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揭示了男权社会存在下对于家庭暴力、种族歧视等问题进行了强烈抵抗和控诉。

女性主义文学赏析

女性主义文学赏析

女性主义文学赏析女性主义是20世纪兴起的一场文化运动,试图揭示和改变社会中性别不平等的现象。

女性主义文学则从多个角度探讨女性的身份、经历与困境,通过各种文学形式表达女性对社会的思考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本文将从几个经典女性主义作品入手,深入分析其主题、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一、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1.1 最早的女性主义思想女性主义的理念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启蒙时代。

当时,有许多思想家开始关注女性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例如,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在《为女性权利辩护》中提出了教育应普及到女性,这一观点被认为是现代女性主义思想的重要起点。

1.2 19世纪的文学作品进入19世纪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女性开始走出家庭,参与社会活动。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逐渐反映出对女性生存状况的深刻反思。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通过女主角的成长历程,展现了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成为了经典的女性主义小说之一。

同时,乔治·艾略特(乔治·艾略特)通过虚构的人物伊芙琳,探讨了女性在婚姻与事业之间的选择问题,为后来的女性作家开辟了创作的新天地。

1.3 20世纪以来的转变20世纪是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布兰登·斯坦德尔(Brenda Ueland)、西尔维亚·普拉斯(Sylvia Plath)等作家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性别角色的质疑与挑战。

此时,女性在文学创作中不仅仅是被动角色,她们开始主动探讨自身对社会、家庭和爱情的看法。

这些作家的独特视角,使得当代女性主义文学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貌。

二、经典女性主义文学作品赏析2.1 《简·爱》——独立与爱的探索《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于1847年出版的一部小说,该书讲述了一个孤女简·爱的成长故事。

小说中的简,是一个具有独立意识、崇尚自我的女性形象。

她不仅渴望爱情,更希望能在爱情中保持自我。

从Van Dijk社会—认知理论看文学作品话语中的社会性别

从Van Dijk社会—认知理论看文学作品话语中的社会性别

从Van Dijk社会—认知理论看文学作品话语中的社会性别文学作品话语是一定社会历史语境下的语言实践,借由话语可以体现隐蔽的社会性别,再现渗透在现实社会中的权力运作方式。

社会性别既体现了基于生理差异的社会地位,又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影响社会过程中的性别认同,日渐受到广大学者们的关注。

Van Dijk提出的“社会—认知”话语分析在批评话语分析中常被称为“话语—认知—社会三角”理论;该理论强调心智、话语和社会间的紧密关联,重视语境模型、知识机制、意识形态等的核心作用。

他的话语分析模式以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为经纬,将其运用于文学作品分析可以有效考察女性的社会地位,剖析社会隐蔽的权力关系,从而揭示语言背后反映的意识形态乃至造成这种性别不平等差异的社会文化原因。

一、引言受后现代思潮下语言观向本体论厘革的影响,学者们开始关注语言本真的存在方式——话语。

自古以来,男性处于权利的强势,而女性则是弱势群体,女性话语风格甚至被称为“无权势的风格”(powerless style),经过长期的生活体验建立了较为固定的社会文化预设与价值體系。

文学话语是一定社会历史语境下的语言实践,借由话语可以展现真实的社会,再现渗透在现实社会中的正是体系与权力运作方式。

文学作品借由话语让人们建构对社会性别的认知,“非自然”的社会性别秩序得以维护和强化。

大多数学者对文学话语中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兴趣颇深,但是对社会性别建构以及背后隐藏的两性不对称社会权力关系关心较少,鲜有人从认知角度考察社会性别的话语建构。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作为现代与后现代重要批评范式之一,深入考量话语与权势、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关系。

相较于社会语言学或语言人类学对语言与社会关系的讨论,Van Dijk提出的“社会—认知话语分析”[socio-cogn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SCA”;也叫“话语—认知—社会三角” (the discourse-cognitive-society triangle)理论]汲取多学科、多领域的养分,对心理表征、语篇加工过程以及共享知识、意识形态进行研究,将其广泛运用到种族主义话语研究中。

《奥兰多》中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的解读

《奥兰多》中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的解读

《奥兰多》中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的解读【摘要】《奥兰多》是伍尔夫小说中探讨双性同体主题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中主人公奥兰多经历了性别转变和双重身份的探索,揭示了伍尔夫对性别和身份的深入思考。

作品中文学性与现实性相互交融,呈现出自我意识与性别认同的复杂关系。

双性同体主题在伍尔夫作品中得以延伸,拓展了对身份认同的讨论。

通过解析《奥兰多》,可以看到伍尔夫在双性同体思想上的重要性,以及对当代性别议题的启示。

伍尔夫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思考框架。

《奥兰多》是一部兼具文学性与现实性的作品,深刻影响着当代文学和性别研究领域。

【关键词】奥兰多, 伍尔夫, 双性同体思想, 性别转变, 双重身份, 身份探讨,文学性, 现实性, 自我意识, 性别认同, 延伸, 当代性别议题, 文学史,结构, 重要性, 启示, 地位.1. 引言1.1 奥兰多作为伍尔夫小说的代表之一《奥兰多》作为伍尔夫小说的代表之一,是一部具有独特双性同体主题的文学之作。

通过描绘主人公奥兰多从男性到女性的性别转变,伍尔夫探讨了性别和身份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认同的复杂性。

奥兰多的形象是一个跨越时空和性别的存在,她既是男性贵族,又是女性作家,展现了性别界限的流动性和多样性。

这使得《奥兰多》成为一部独具魅力的作品,引发了人们对性别角色和社会规范的深刻思考。

伍尔夫通过奥兰多的经历,呈现了一个充满挑战与可能性的世界,融合了文学性与现实性,打破了传统的性别二元论。

奥兰多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的性别转变,更是对整个社会的性别观念和身份认同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对自我意识和性别认同的全新思考视角。

在伍尔夫的双性同体主题中,奥兰多成为一个重要的象征,突显了作者对身份、自我和性别关系的深刻理解,让读者在文学作品中感受到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1.2 伍尔夫小说的双性同体主题伍尔夫小说中经常涉及双性同体主题,这一主题在她的作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伍尔夫以其独特的文风和创新的创作手法,探讨了性别、身份和自我意识等议题。

社会性别_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

社会性别_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

女性研究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刘霓提要社会性别这一概念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时期。

几十年来,作为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个中心概念,它在探索妇女受压迫的原因、不平等性别关系的形成以及推动妇女的思想解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这一概念也不断受到来自女性主义内部与外部的批评与质疑,受到各种新的思潮的挑战与影响。

关键词社会性别女性主义唯物主义后现代主义一、什么是社会性别社会性别在英文中是/gender0,这个词的词义本身为/性0,英文词典中,它的第一解释是指语言学中名词和代词的词性。

然而/gender0这个词作为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所具有的含义就绝不仅仅是这么简单了。

在2000年出版的由洛兰#科德主编的5女性主义理论百科全书6中,有关社会性别的词条中谈到:在普通字典的定义中所遗漏的正是社会性别基于生物学的性别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对于女性主义思想的意义。

¹而在另一本在此前出版的工具书,即由索尼娅#安德马赫尔等人主编的5女性主义理论词汇汇编6中,对社会性别是这样解释的:在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初期,女性主义者采用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托勒(1968所提出的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划分方法,将性别差别的社会文化意义从其生物学基础上区分出来。

º除了这些工具书中的解释之外,在美国女性主义学者坎达斯#韦斯特和唐#H.奇默尔曼撰写的文章5行动着的社会性别6中还可以找到一种更为浅显易懂的解释。

她们讲到:在讲授相关课程中,我们告诉学生,性别(se x是由生物学所描述的东西:如人体、荷尔蒙和生理学等,而社会性别(gender是一种获得的地位,这一地位是通过心理、文化和社会手段构建的。

»总之,性别,作为生物的构成,指的是与生俱来的男女生物属性,而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构成物,是通过社会实践的作用发展而成的女性和男性之间的角色、行为、思想和感情特征方面的差别。

二、社会性别概念在女性主义理论中的确立在60年代末,社会性别概念与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至少从那时开始,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而是被作为一个分析类别,用来解释女性气质的社会构成,并从社会性别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来分析男性权力和男性特权得以维持的原因,并进而成为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中心概念。

语用学中的语境

语用学中的语境

•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语境(context)指在语言 运作过程中与之有关的语言或非语言成分, 是产生话语的环境(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discourse is produced.—ibid.)。人们依 据话语产生的环境,判断出话语表达的意 义。不过,如果把语境中的上下文(co-text) 分离出来,不把它看成是语境的组成部分 便说语境(context)是产生话语的环境,那么 语境的定义就会不够全面,话语意义也就 不一定能够准确认知了。
• 张志公谈论两种语境:一种从较小的范围 看,指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说话和听话 时的场合和前言后语;而另一种则是大至 一个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小至交际 双方个人的情况(文化修养、知识水平、 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和方言基础等)也是 一种语境。他最后总结出“现实语境”、 “时代社会语境”和“个人语境”三大类。
• Mey曾经举过这样的例子,它正好说明语境 是一种交际环境产生的心理建构: • A: Would you like a piece of apple cake? B: Have you got some? 这是两个日本秘书在办公室小休时对话的 英译。这段对话涉及到交际环境的心理及 说话人的语用用意问题。
• 后来Halliday理解的语境是他提出来的语域 (register),将语境概括为话语的范围(政治、 生活、科技),话语的方式(口头语、书 面语)和话语的风格(地位、关系、身 份)。Fishman则补充说,语域是社会情景, 受着共同行为规则(包括时间、地点、身 份、主题)的制约。Hymes立足于交际,把 语境定义为篇章的形式、内容、背景、参 与者、目的、音调、交际手段和风格,从 而把话语本身都看成是语境的组成部份。
• 关联理论认为,动态的语境有助于获取事物认知的 最佳关联,从而在交际过程中只须付出较少的努力 就能推算出最大的认知效果。 • 顺应论则认为语言使用过程中选择语言必须要与语 境顺应;语境是在交际中动态生成的。语境有交际 语境和语言语境:前者包括语言使用者(uttererinterpreter)、心理世界(mental world)、社交世界 (social world)和物理世界(physical world)等因素; 后者则是我们通常说的上下文,包括篇内衔接 (cohesion)、篇际制约(intertextuality)和线性序列 (sequenci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Van Dijk社会—认知理论看文学作品话语中的社会性别作者:刘辰来源:《求知导刊》2017年第24期摘要:文学作品话语是一定社会历史语境下的语言实践,借由话语可以体现隐蔽的社会性别,再现渗透在现实社会中的权力运作方式。

社会性别既体现了基于生理差异的社会地位,又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影响社会过程中的性别认同,日渐受到广大学者们的关注。

Van Dijk提出的“社会—认知”话语分析在批评话语分析中常被称为“话语—认知—社会三角”理论;该理论强调心智、话语和社会间的紧密关联,重视语境模型、知识机制、意识形态等的核心作用。

他的话语分析模式以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为经纬,将其运用于文学作品分析可以有效考察女性的社会地位,剖析社会隐蔽的权力关系,从而揭示语言背后反映的意识形态乃至造成这种性别不平等差异的社会文化原因。

一、引言受后现代思潮下语言观向本体论厘革的影响,学者们开始关注语言本真的存在方式——话语。

自古以来,男性处于权利的强势,而女性则是弱势群体,女性话语风格甚至被称为“无权势的风格”(powerless style),经过长期的生活体验建立了较为固定的社会文化预设与价值体系。

文学话语是一定社会历史语境下的语言实践,借由话语可以展现真实的社会,再现渗透在现实社会中的正是体系与权力运作方式。

文学作品借由话语让人们建构对社会性别的认知,“非自然”的社会性别秩序得以维护和强化。

大多数学者对文学话语中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兴趣颇深,但是对社会性别建构以及背后隐藏的两性不对称社会权力关系关心较少,鲜有人从认知角度考察社会性别的话语建构。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作为现代与后现代重要批评范式之一,深入考量话语与权势、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关系。

相较于社会语言学或语言人类学对语言与社会关系的讨论,Van Dijk提出的“社会—认知话语分析”[socio-cogn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SCA”;也叫“话语—认知—社会三角” (the discourse-cognitive-society triangle)理论]汲取多学科、多领域的养分,对心理表征、语篇加工过程以及共享知识、意识形态进行研究,将其广泛运用到种族主义话语研究中。

Van Dijk的社会认知理论为文学作品话语中的社会性别建构提供新颖的解释平台和理论基础,旨在分析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形成原因和解决的途径,并批判性分析凝固在话语中对女性群体的定见(stereotype)。

从话语—认知—社会三维视角对社会性别研究,以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为经纬,可以有效地考察女性的社会位置,剖析社会隐蔽的权力关系,进而揭示语言背后反映的意识形态及社会文化原因。

二、社会性别研究西方的女性研究从女性主义(feminism),到妇女研究(women studies),跨越到后现代的性别理论(gender theories),根本的目的就在于探究产生性别差异的深层因素,解除精神枷锁的桎梏。

无论是英美派女性主义(关注女性写作,通过心理学分析、解构哲学分析女性独特的创作心理),又或法国派的女性主义(德里达解构主义和拉康精神分析影响下的解构派),都从新的视角对女性主义研究展开研究。

美国史学家琼·斯科特指出,性别是一种权力关系,即一种“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成分”和“区分权力关系的基本方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性别逐渐受到学术界重视,被视为体现权力关系、社会维系的一种基本途径。

社会性别(gender)指的是与男性和女性相关的社会与心理特征,挑战了传统的性别观念,努力建构多元的、理想的社会性别框架。

社会性别亦是一种社会建构,强调社会性别的话语构建,是在交际过程中由话语建构、协商或挑战的。

社会性别是由权力制度和代表它的性别文化通过某种话语形式的特殊表达得以建构的,有关社会性别的观念是社会通过两性不对称的性别权力关系建构起来的一系列话语。

因而,社会性别既体现了基于生理差异的社会地位,又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影响社会过程中的性别认同。

“社会性别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证明,许多学术概念既有力地挑战了男性中心的知识生产,也有效地进入公众话语和公共政策,起着改变人的认识觉悟和改造既有的不平等权力关系的作用”。

对社会性别的传统批评话语分析主要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句子、语法结构的选择等揭示隐含着不平等权力关系的社会性别话语。

对文学话语中的社会性别分析,就是对蕴藏着社会关系、权力结构的社会现实进行批评分析。

从心理学、女性主义的后结构主义话语分析等角度对社会性别的研究极为广泛,但是有关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社会性别的话语构建研究较少,Van Dijk对不平等社会现象的热衷,及其对语境与意识形态的深层探讨,无不适用于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性别研究。

三、 Van Dijk社会认知理论符号学家巴赫金指出,符号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符号无论如何都是社会的。

任何符号都是由时代的社会氛围与社会团体所决定的,离不开符号的现实环境与社会环境。

Van Dijk强调从认知的角度解释话语的社会属性,建议用一种更社会化的方法研究话语加工的认知心理,用一种更具社会认知性的方法进行批评性、社会政治话语研究。

Van Dijk首先对话语(语篇)认知框架展开研究,挖掘个人认知与社会认知差异。

个人认知着重解释个人心智与神经结构,指社会团体成员主观地产出与理解语篇的模式。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是“社会行为者在社会语境中习得、使用或改变的心智结构和运算系统,这一系统为社会群体、组织和文化中所有成员共享”,包括社会共有的情感、态度、意识形态以及记忆结构。

社会认知表征并非个人心智模型,具备社会以及互动性质和社会特性,一个群体的社会认知或者说社会表征可以反映语篇的解读框架以及成员的意识形态。

个人认知的互动特征被激活便可以成为社会认知的具体表现,社会认知成为个人与社会之间、个人观念和社会群体态度之间的连接,话语再生产实质上就是其社会认知的再创造。

随后,Van Dijk提出自己对语境的理解。

语境不仅是一种离线的表征,也作为在线的耦合成分进入认知视野,它强调交际者对交际语境实施实时动态的主观建构。

Van Dijk认为语境模型存在于情景记忆中,是话语与社会交织的关键因素,是会话参与者根据社会的、互动的或交际情景的相关特点所建构的特殊心智模型,既包括事件发生的情境(微观语境),也包含社会集团共享的社会表征(宏观语境)。

语境模型内容包括时空、环境,事件参与者、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内容。

语境模型研究既关注拥有权力的精英阶层对社会的主导、统治,也关注普通人如何被动接受和重构话语体系的权力关系,因此,认知语境模型成为宏观社会结构、社会体系与微观的语言活动相结合的纽带。

考察语言的不平等(linguistic inequity)与差异需要走出纯粹分析的桎梏,充分考虑语言及类似符号形式来源的社会系统与复杂的语言环境。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最为宏观的、社会化的解释层面。

以往的研究多从社会与政治层面对意识形态进行解读,将其视为统治阶层或社会群体共享的概念系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整体图式,合法化的策略表征或统治阶层表现出的负面形象等。

Van Dijk认为理解意识形态的关键在于弄清楚它的含义、组成机制、语境因素、功能及各种表现形式(语篇和社会实践形式、认知表征形式等)。

首先,意识形态构成社会认知的基本框架,社会群体共享,由社会文化价值等相关概念组成,间接操控社会实践以及社会群体成员的话语和语言表达。

其次,意识形态分析必须基于一定的理论框架,包括评价功能、内外群组分布、态度、情境模型、语境模型、偏见模型、话语控制等。

意识形态控制团体成员的社会表现,揭示团体成员在话语生产和再生产中如何直接或间接地把话语和自身的社会地位和意识形态联系起来。

最后,Van Dijk区分两种话语意识形态的分析模式:①发生或说者(production or speaker)模式,即从语篇生成者角度出发,首先对意识形态及其控制的社会认知进行分析,而后分析语篇或话语的具体表现形式;②解读或接受者(intepretation or recipient)模式,即首先对话语结构、篇章语义展开分析,厘清整个语篇的加工机制,再讨论意识形态。

总之, Van Dijk认为意识形态分析不是空泛的,分析必须考虑到语义、句法、语音、图式结构、语用功能等方面因素。

四、社会—认知视域下的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性别研究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性别不平等理念直接干扰着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

尽管理想化读者可以对文学作品反映的现实生活进行再创造与再评价,但是由于其被动地位,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往往具有一定的限定性,受众根据这种归约性产生类似或相近的解读。

作者笔下美丽、迷人、乖巧、无私的女性形象通常备受读者推崇,而对具备独立思想的,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读者却感到反感,甚至排斥。

例如,大多数人对《红字》中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康妮、查特莱等女性人物的行为感到不解、鄙夷甚至憎恨,以至于对其形象的解释有失偏颇。

种种社会现实成为文学作品中产生悲剧女主人公的丰厚沃土。

Van Dijk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话语分析体系,主要在三个层面展开:心智表征与加工层面,话语秩序层面和社会秩序层面。

我们可以把Van Dijk的社会-认知话语分析图示如下:1.认知向度:心智表征与加工层面从语境要素与话语特征开始,从知识构型着手,对导语、背景(历史与情境)、语境模型等进行分析。

语境对话语的控制不是决定性的,而是个人信仰、态度与社会文化准则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时,首先需要启动框架知识,激活个人与社会图式知识,在大脑中获得话语从微观到宏观紧密衔接的整体语义结构,主动或被动参与认知语境模型的建构。

例如,忽视女性身份的文学作品话语宏观结构通常建构着男性支配的话语结构,运用话语策略与宏观结构规则,将其文学作品话语意识形态合法化,受众便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种不平等的社会权利关系。

中西方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潘金莲,又或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爱玛、德·雷纳尔夫人、安娜等人物,的解读大相径庭,中国封建社会只需要那种被别的男人碰到衣袖就毅然断臂的“贞烈”女子,而对于爱玛,西方人并没有恶意的贬低,相反有很多人同情爱玛追求浪漫爱情而不得的可怜遭遇,这与西方思想的解放息息相关。

对文学作品要作客观的、公正的分析,抛弃固有的性别歧视,结合语篇现实语境和社会历史情境,揭示现实生活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

2.文本向度:话语序列层面其次,Van Dijk研究语言理解的心理模式及语篇的心理现实性,强调宏观结构在语篇理解中的关键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