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1 总复习 数的认识∣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1 总复习数的认识∣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基本概念
2.认识常用的数字和符号
3.理解数值的大小以及比较大小的方法
4.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认识数字和符号
2.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难点:
1.理解数值的大小
2.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
三、教学过程
3.1 自主学习
1.复习数字0-9的名称及由它们组成的数字。
2.了解常用的数学符号:+,-,×,÷,=。
3.掌握一些常用的数词及它们的意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十、百、千、万。
3.2 合作学习
1.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和符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字和符号进行组合,创造出新的数字和算式。
2.请学生使用数字卡片或别的资料,将10个数字排列起来,使得它们的和等于指定的值。
3.3 提高学习
1.介绍大小之比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练习。
2.请学生排队依身高或体重进行排序。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复习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和基本知识。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发现学生们在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时还存在一些困惑和不足,需要针对性的加强练习。
在后续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强调实践环节的训练,加深学生对于数的认识和理解,并进一步拓宽数学思维。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1-4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应用题1、形如ax±b=c方程的解法【解方程时,可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注意两边要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例:3x+15=30要在两边同时减去15;而4x-6=14要在两边同时加上6.最后算出结果.2、形如ax±bx=c方程的解法【解方程时,第一步要把x前面的序数相加或相减,再在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例:3x+4x=28要把x前面的3和4相加得到x的系数即7x=28,解得x=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3、基本步骤:审清题意→写解、设出未知数→找准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检验→作答4、基本类型:比较大小关系;总数和部分数关系(总数=各部分数的和);和倍与差倍关系(已知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和或差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行程问题中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总路程=甲行走的路程+乙行走的路程涉及图形的周长、面积的关系等: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面积: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高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2、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3、长方体的特征:面——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棱——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顶点——有8个顶点。
4、正方体的特征:面——有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完全相同;棱——有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相等;顶点——有8个顶点。
5、正方体也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6、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展开,至少要剪开7条棱。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最新最全)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最新最全)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最新最全)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面完全相同,有8个顶点和12条相对的棱,棱的长度相等。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有6个正方形面,每条边长度相等。
表面积概念及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为:长×宽+长×高+宽×高的两倍。
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为:棱长×棱长的六倍。
体积概念及计算: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长方体积;所能容纳其他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底面积×高。
容积的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升。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算式的意义是表示相加的和或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分数与整数相乘时,将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分数与分数相乘时,将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分数连乘时,可以将分子连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连乘的积作为分母,计算过程中可以约分。
倒数的认识: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数的倒数,只需要将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
1的倒数是1,没有倒数。
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或等于1,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是甲数除以乙数(不为0)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计算时,可以从左向右依次计算,但一般是遇到除以一个数,将它改写成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来计算。
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
4、分数除法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可以通过列方程或直接使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小学英语中,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2、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
比可以表示为分数的形式,即a:b = a÷b(b≠0)。
比的后项称为除数,前项称为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也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这一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和小数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和小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可能会对分母和分子的变化理解不深,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分母和分子的变化关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能够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分母和分子的变化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课中,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概念。
2.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分母和分子的变化关系。
3.合作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方法和经验,引导学生总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4.讲解演示: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讲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6.总结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体会,总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百分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百分数》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百分数》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能够运用百分数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计算。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分数、小数的相关知识,并为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小数知识基础,对数学学习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辅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运用百分数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过程,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百分数的含义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运用百分数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交流、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教学辅助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百分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途径,自主探究百分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辅导。
3.实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巩固学生对百分数知识的理解。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数的认识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数的认识∣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
2.了解数的分类。
3.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
4.掌握数的大小比较。
二、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数的分类。
2.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
三、教学准备1.CD机、数学教具。
2.黑板、彩笔。
3.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发放小卡片,让学生自由地组合数字,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字的整体性。
2.新课讲解(1)数的分类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数,了解数的分类。
•自然数:1,2,3,……,是可以数出来的数。
•整数:0,1,-1,2,-2,……,是可以数出来的整数。
•分数:最简分数,分母为2、3、4、5、6、8、10、12、20、25、50、100的数,也是数的一种。
•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小数点前可以为0,小数点后至少有一位数字。
(2)数的读法和写法让学生看黑板上的数,读出和写出它的读写方法。
(3)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引导学生掌握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3.训练营在练习册中完成练习,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与巩固。
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数的分类、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
接下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注意观察不同的数,并进行分类。
五、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游戏引导学生感受数字的整体性,然后通过比较不同的数字来学习数的分类、读写和大小比较等知识点。
同时,在训练营中让学生实践巩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整个课堂设计比较新颖,并且掌握得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很抱歉,我无法提供具体的教材资料。
不过,我可以为您提供几个适用于六年级数学
的常见复习主题,您可以自行搜索相关资料或教辅书籍进行复习:
1. 整数运算:正数、负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混合运算等。
2. 分数运算:基本概念、整数与分数的相互转化、分数的比较、四则运算等。
3. 小数运算:小数的概念、小数的读写与转换、小数的加减乘除法等。
4. 百分数运算:百分数的概念、百分数的读法与转换、百分数的加减乘除法等。
5. 质数与合数:质数与合数的区别、质因数分解、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
6. 算式与代数式:运算符号、算式与代数式的转化与计算等。
7. 图形的加减法: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三角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周长计算等。
8.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频率、中位数、众数、范围等统计概念与计算。
9. 时、分与秒:小时制与分针、秒针的运算、时间的加减法等。
10. 多角(多边)数:正多边形、正多角形的性质与计算等。
希望这些主题能帮到您,祝您学习进步!。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一、二位数的计算1. 加法和减法:掌握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如54+28、76-35等。
2. 乘法和除法:学习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和除法,如47×3、82÷5等。
二、三位数的计算1. 加法和减法:掌握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如325+287、756-438等。
2. 乘法和除法:学习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和除法,如526×4、948÷6等。
三、四位数的计算1. 加法和减法:掌握四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如3245+1789、4796-2534等。
2. 乘法和除法:学习四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和除法,如3764×7、8924÷3等。
四、小数的认识和运算1.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正确读写小数,如0.75读作零点七五。
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如0.35+0.82、1.53-0.67等。
3.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学习小数与整数的乘法和除法,如0.6×5、3.24÷2等。
五、分数的认识和运算1. 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如1/2表示一个整体被分成两份。
2. 分数的表示和读法:学习用分数表示数的一部分,如2/3读作二分之三。
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如1/4+2/3、3/5-1/3等。
4.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如1/2×3/4、2/3÷1/5等。
六、面积的计算1. 长方形的面积:了解长方形面积的概念,学习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如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 正方形的面积:认识正方形面积的特点,学习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如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际例子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七、图形的旋转和翻转1. 图形的旋转:认识图形的旋转概念,学习按规律旋转图形的方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1 数的认识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1 数的认识∣苏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数的概念,认识数的基本性质及应用;2.帮助学生掌握数的分类方法,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和理解;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数的概念及其性质;2.数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1.数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2.数的分类方法的应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提出学生对“数”的理解和认识。
2.引出新课“数的认识”,概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正式学习1.学习数的概念及其性质,可以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和个人思考,在认真聆听老师授课的基础上,对概念有一个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2.学习数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的方法,掌握数的分类方法。
练习和巩固1.针对数的概念和性质进行一些思考题,并且要求学生将答案进行语言表述。
2.针对数的分类方法进行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数的应用,例如生活中的计数、测量等。
教学手段1.板书。
将本节课的知识架构和重点难点进行概括和归纳,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2.影响。
可以放映有关数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数的重要性和使用价值。
3.比较分析法。
让学生通过对不同的数进行比较和分析,来掌握数的分类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在概念的理解和分类方法的掌握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对于口头表述能力差的学生,需要进行个别辅导,提高其表达水平。
另外,在上课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多提问,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苏教版 数学 六年级上册 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它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最多只能同时观察到三个面。
3.正方体,有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和8个顶点。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4.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5.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高×宽×2=(长×宽+长×高+高×宽)×26.计算公式为S=(ab+ah+bh)×27.正方体的表面积= 6×棱长×棱长计算公式为S=6×a×a(或6×a2)8.体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物体大的,占据的空间大,体积就大;物体小的,占据的空间就小,体积就小。
9.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10.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11.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毫升12.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为:V=abh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为:V=a×a×a(a3)15.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为:V=Sh16.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17.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8.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19.把棱长为几厘米的小正方体涂色后切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涂色面的规律:●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正方体的顶点个数=8个●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正方体棱的条数乘棱长减2的差=12×(n-2)●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正方体的面数乘棱长减2的差的平方=6×(n-2)2第二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先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再约分;也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上下两册)数学课本目录及知识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1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3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4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a3=a·a·a)5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6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7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81L=1dm3;1ml=1cm3表面涂色的正方体(3面涂色有8个;2面涂色12的倍数;1面涂色是6的倍数)2)分数乘法1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再约分2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3)分数除法1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它的倒数2除号与比号,比的前项与后项3比: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4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树叶中的比4)解决问题的策略1画线段图理解题意2解设X解决应用题5)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运算顺序,乘法分配律2简便运算6)百分数1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2百分数与小数相互转换,除不尽时保留三位小数3出勤率、合格率、含糖率、含盐率4利息=本金×利率×时间5折扣、交税、几成互联网的普及7)整理与复习1)扇形统计图1扇形统计图:部分与整体的占比关系;折线统计图: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2扇形统计图看出数量多少3求整体用除法,求部分用乘法2)圆柱和圆锥1圆柱:两个底面(圆形),一个侧面(长方形)2圆锥:一哥底面(圆形),一个侧面(扇形)3圆柱表面积S=2πr2+2πrh(两圆一侧);体积V=πr2h4圆锥V=13πr2h3)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列举、解设4)比例1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2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3解比例4比例尺:图上比实际面积的变化:长度比是n:1,面积比是n2:15)确定位置1北偏西、北偏东、南偏西、南偏北2方向+距离6)正比例和反比例1比值(商)一定,正比例:同增减,同步变化2乘积一定,反比例:你增我减,你减我增,变化相反大树有多高7)总复习1数与代数:数的认识、常见的量、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2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3统计与可能性:统计、可能性制定旅游计划绘制平面图。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运算法则。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顺序和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拓展,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四则运算的基本知识,对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运算定律和运算法则,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运算顺序和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具:准备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多媒体教具。
2.练习题:准备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呈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运算法则。
苏教版新版本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七单元第一课时 数的认识1 (共64张)
十进制计数法
一(个)、十、百、千、万…… 都叫做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自 然数的基本计数单位。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10 个一百亿是一千亿……每相邻两个 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填空
(10)个一千是一万;一亿里面有(10 ) 个千万;320000是由(32)个万组成的;由 49个亿、49个万和49个一组成的数是 ( 4900490049 )。
7.23838……记作:7.238
小数的分类
按小数位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
有限小数
小数
无限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
纯循环小数 混循环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例如:π)
3
7
4
27
3
20
单位换算:
• 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除 了平方米和公顷是10000
• 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 相邻的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除
整数部分
小 数 小数部分 点
万 级个
级
数 位
…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
十百千万 分分分分… 位位位位
计
一 十百千万
数 单
…
千 万
百 万
十 万
万
千
百
十
︵ 个
分 之
分 之
分 之
分 之
…
位
︶ 一一一一
• 个级包括哪几位? • 万级包括哪几位?亿级呢? • 小数呢? • 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 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4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4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4篇)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又将奔赴下一阶段的教学,不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个教学计划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1一、本学期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情况本班共有39人,两级分化较严重。
总体上看,优生不够尖,后进生的基础较差,学习缺乏自觉性,懒惰,而且有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大。
少数学生对于计算还不熟练,抽象力发展滞后,对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尚有困难,缺乏综合分析能力。
2、情感、态度学生课堂纪律较好,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因为学习失败对数学失去信心,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中边教新知识,边帮助他们弥补旧知识。
有部分学生已经提早进入青春期,在教学中要尊重他们寻求独立的要求,帮助他们静下心来学好数学。
(二)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首先吃透本册教材的内容,掌握本册教学的重难点,并有个完整的学期教学设想;其次要一步一个脚印的上好每一堂课。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知识点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知识点一、整数的拓展整数的认识:整数由自然数、0和负自然数组成。
整数的比较:正整数的大小规则、负整数的大小规则。
绝对值的认识:整数的绝对值、绝对值的性质。
相反数的性质:相反数的定义、相反数的性质。
二、小数及其运算小数的认识:小数的定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小数的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顺序。
小数的运算: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乘除法。
三、分数的认识与比较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性质。
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子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四、倍数和约数倍数的概念:整数的倍数、自然数的倍数。
约数的概念:数的因数、约数的性质。
五、多边形与四边形多边形的认识:多边形的定义、多边形的特点。
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分类。
四边形的认识:四边形的定义、四边形的性质。
六、长度和面积长度的认识: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换算。
面积的认识:面积的单位、面积的换算。
七、时间与日期时间的认识:时间的基本单位、时间的读法和写法。
日期的认识:年、月、日的概念、日期的读法和写法。
八、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来源、数据的收集方法。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数据的整理、数据的分析。
九、图形的认识与绘制图形的分类:几何图形的分类、图形的特点。
图形的绘制:几何图形的绘制、图形的要求和方法。
十、平方数与完数平方数的认识:平方数的定义、平方数的性质。
完数的概念:完数的定义、完数的性质。
以上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的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巩固,提高数学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整数》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整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整数》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基本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探究数学问题的机会。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和整数乘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分数乘整数的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对分数的乘法和整数的乘法混淆,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基本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
2.分数乘整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实际意义。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分数乘整数运算方法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分数乘整数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实例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解决。
3.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乘整数的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分数乘整数的应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分数乘整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实际意义。
通过实例演示分数乘整数的运算过程,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基本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
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分数乘整数的方法进行解决,并总结解题思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乘整数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老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乘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课件)六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1米
3 10
+
3+ 10
3 10
3
3
求3个 10的和,还可以用 1×03 表示
就是把3朵花需要的绸带 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3 10
米
3 10
米
3 10
米
1米
或
求3朵绸花要用多
少米绸带,还可以 理解成求130的3倍是 多少?用乘法计算。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
3 ×3
10
=
3×3
10
= 190(米)
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 不变。能约分的,先约分再相乘较简便。
学习任务三
达标检测,巩固练习
达标练习
practice
练一练
1.先在右边的长方形中涂出4个136 ,再算出涂色 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SJ
01. 学习目标 Leaning objectives
1
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分数乘 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能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
2
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 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 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7
)=(
6 7
)
(3
7
6 )×( 2 )=( 7 )
( 2 )×( 3 )=( 6 )
7
7
达标练习
practice
4.找出下面两道题错误的原因。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答案
一、第一章基本概念
1. 什么是数?
答:数是用来表示物体数量的符号。
它可以用来表示一个物体或一组物体的数量。
2. 什么是数学?
答:数学是一门研究计算、结构、空间和变化的科学。
它使用数字、符号和公式来描述和解决问题。
3. 什么是数论?
答:数论是一门研究自然数、整数和有理数的数学分支。
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数的分解、素数、因数、有理数和整数的运算等。
4. 什么是代数?
答:代数是一门研究变量、等式和不等式的数学分支。
它研
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变量、等式、不等式、方程、函数、指数、对
数等。
5. 什么是几何?
答:几何是一门研究空间形状、大小和位置的数学分支。
它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点、线、面、体、空间几何、投影几何、角度、三角形、圆等。
二、第二章数的概念
1. 什么是自然数?
答:自然数是从1开始,不断增加的正整数,包括1、2、3、4、5等。
2. 什么是整数?
答: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
负整数和零。
3. 什么是有理数?
答:有理数是由有理数和无理数组成的数,包括有理数、无理数和零。
有理数是由分数和整数组成的数,无理数是由无限不循环小数组成的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直接写得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直接写得数第一部分数字的认识一、认识数的概念1. 数是什么?数是人们用来计算、计量和描述事物数量多少的概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地涉及到数字。
2. 数的种类数分为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实数等多种类型。
自然数是从一开始的,包括1、2、3、4......;而整数则包括自然数及其相反数,如-3、-2、-1、0、1、2、3......。
3. 数字的读法数字读法有其特定规则,例如“123”读作“一百二十三”。
二、数的大小比较1. 数的大小比较的基本原则当两个数进行比较时,常采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来表示。
5>3表示5大于3,3<5表示3小于5。
2. 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可以采用直接比较、间接比较和近似比较等方法来比较数的大小。
三、数的分解与合并1. 数的分解将一个数按照其因子进行拆分,称为数的分解。
24=2×2×2×3,即24可以分解为2的三次方与3的一次方的乘积。
2. 数的合并将分解后的数按照特定规则进行合并,得到原数。
2×2×2×3=24,即将2的三次方与3的一次方进行合并,得到24。
四、数的整体1. 数的整体数的整体是指由若干位数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数。
1469是一个四位数,其中1是千位,4是百位,6是十位,9是个位。
2. 数的进位和退位在进行加减运算时,可能出现进位和退位的现象。
34+78=112,其中2是个位数,由8+4产生进位得到;1是十位数,由7+3+1产生进位得到。
第二部分加减法一、加法1. 加法的基本概念加法是指求两个或两个以上数的和的运算规则。
3+4=7,即3和4的和是7。
2. 加法的性质加法具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等性质。
3+4和4+3的和是相等的,即满足交换律。
二、减法1. 减法的基本概念减法是指求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差的运算规则。
7-3=4,即7减去3的差是4。
2. 减法的性质减法具有减法的相反数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