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特区发祥地精神,推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试点取得实效
2024年流动人口工作总结精编(2篇)
2024年流动人口工作总结精编一、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流动人口是指从农村向城区迁移的人口,他们在城市中从事各种就业和生活活动,对于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流动人口的特殊身份和生活环境的不稳定性,他们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
二、工作回顾1. 完善政策法规针对流动人口的特殊情况,我们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完善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旨在保障流动人口的权益和利益。
我们制定了《流动人口管理条例》,明确了流动人口的权利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为流动人口提供了更多的福利和保障。
2. 加强服务管理我们积极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教育培训和就业帮扶。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就业创业培训班,提供技能培训和职业指导,帮助流动人口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健康管理和社会服务,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3. 打击非法行为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我们加大了对非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通过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我们取缔了一批非法劳务中介机构和黑工坊,有效净化了流动人口的职业环境。
4. 促进融入社区为了加强流动人口与城市社区之间的联系,我们积极推进了流动人口融入社区的工作。
我们对社区居民进行了宣传教育,增强了他们对流动人口的了解和支持;同时,我们组织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了流动人口与社区居民间的沟通和交流。
三、存在问题1. 保障措施不够完善虽然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发现,还存在一些保障措施不够完善的问题。
比如,流动人口的社会福利待遇与城市户籍居民之间存在差距,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
2. 教育培训机会不足流动人口的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但在城市生活中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技能。
然而,他们往往面临教育培训机会不足的问题,需要我们推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3. 社会融入程度不高虽然我们加强了流动人口与社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融入问题。
2024年流动人口工作总结
2024年流动人口工作总结
在2024年,流动人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
以下是对2024年流动人口工作的总结:
1. 政策制定和执行:
2024年,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来保障流动人口的权益和利益。
这些政策包括了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就业创业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并通过各地的执行力度来确保这些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2. 教育保障:
2024年,各地积极推动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
在教育资源的分配方面,加大了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资源的倾斜力度,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城市户籍学生平等的教育资源。
3. 就业创业:
2024年,各地加大了对流动人口的就业和创业支持力度。
政府鼓励流动人口参与到城市的经济建设中,通过推动创业培训、提供贷款支持等方式,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和创业梦想。
4. 社会保障:
2024年,各地深化了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在社会保障方面,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方面的支持,旨在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和福利待遇。
5. 公共服务:
2024年,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服务设施,如流动人口服务中心、流动人口就业创业服务站等,为流动人口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
尽管在2024年,流动人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一些地区在政策落地和执行上仍存在不足,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仍有待提高等。
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力度,推动流动人口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
提升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水平:实现城市化高质量发展
共服 务 、社会 福利和 文化生活 等 。就业 的心理 期望 与就 业现实之 间的巨大落筹 ,使并未做 好充 分心州 准 _备的 “90后”盲 目地徘侗 于城市之 间和城 乡之 问, 而他们 又无 力融入 城市 。
“城 中村”和 “失地 农 民”的社会融 合 问题 仃 别于流动人 口 ,“失地农 民”这一群 体无论从地理学 、 经济学 、政治学 (城市 人 的市 民身份 )等 L个角度米 看 ,他 们都 已经 是城 市市 ,但 }白于这种 “农转 非” 并非他们 的主动选择 ,而是 托传 统 “重物轻 人”的城 镇化大潮 中 、没有心理准 备的情 况下被 业化 、被城 市化 。不 少失 地农 没有 件进 统一 规 划 的城 市 小
一 、 社会融合问题的凸显
从世 界城市化 经验 来看 ,社会 融合 问题 是一个 具有 过渡性和 阶段性 的全球 性问题 ,是一 个逐步 同 化和减 少排 斥的过程 ,即实现 经济立 足 、社会互动 、 文化 交融和 心理认 同的过程 ,新 型城镇化 进程 中的 社会 融合 问题 既有全 球共性 又有鲜 明的 中国特 色 。 当前我 国新型城镇化正在 实现 由 “物 ”到 “人 ”的转 变 ,“人 的城镇 化 ”的首 要 问题 是社 会融合 问题 ,然 后才 是进一 步 的实现 城市权 利和共赢 共享 、协调 发 展 的 问题 。现 阶段流动人 口在城 市社会 的融合主要 体 现为 经济 融合的改善 ,但 身份 的认 同和 主观心理 的融合还亟待提升 ,这也是推进城市化进程 、转 变经 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稳定和谐 的内在需要 。从全 社会 看 ,流动人 口作为一种歧视性社会标签 ,社会认 同趋 于 固化 。从根本上说 ,这与个人特征 、不平衡地理发 展等 自然 因素有关 ;也 与包含制 度安排 、城 市规划 、 空间治理 、户籍制度 、权力 、不平等 、缺乏包容心 态的 不和谐 城市 关系等非 自然 因素 有关 ,多重 因素共 同 作用导致社会融合不足 ,引发一系列社会 问题 凸显。 从 流动人 口类型 来看 ,当前社会 融合 问题突 出体现
第十九届时政大赛初赛答案
第十九届时政大赛初赛答案1. 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继续紧扣( )这一核心,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格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A、财税创新B、口岸创新C、制度创新D、模式创新【参考答案】:C第2 题:孟建柱在上海考察强调,( )已经成为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公害,要主动进攻、重拳出击,坚持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坚决遏制( )高发势头,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A、合同诈骗犯罪B、非法集资犯罪C、电信网络诈骗犯罪D、走私犯罪【参考答案】:C第3 题:我国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 )体系,人才培养、科( )质量明显提高。
2015年,全国共有高校2852所,( )在学总规模3647万人,毛入学率达到40%,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AB、职业教育C、特殊教育D、高等教育【参考答案】:D第4 题:厦门市自9月5日起,将执行住房限购政策,也是继8月12日( )宣布限购后,第二个重启限购的二线城市,武汉方面也正式宣布实行楼市限贷政策。
A、苏州B、南京C、深圳D、合肥【参考答案】:A第5 题:9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创业投释放社会投资潜力助力实体经济;部署建设(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A、北京B、上海C、广州D、成都【参考答案】:A第6 题: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从十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对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推进( )有关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A、产权保护法治化B、产权保护市场化C、产权保护社会化D、产权保护标准化【参考答案】:A第7 题:《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办法明确,个人为了解决自己或者家庭的困难,通过平台发布求助信息时,不属于慈善公开募捐信息,真实性由(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村”合作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方案》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村”合作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5.13•【字号】粤办函〔2024〕75号•【施行日期】2024.05.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村”合作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方案》的通知粤办函〔2024〕75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关于推进“社村”合作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供销社反映。
省政府办公厅2024年5月13日关于推进“社村”合作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地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部署要求,探索供销合作社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新路径,更好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持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以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和服务网络为依托,以生产、供销、信用综合合作为纽带,以拓展公共型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为重点,以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为核心,创新各类体制机制,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推动供销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下合称“社村”)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打造上下贯通的县镇村经营服务体系,促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提质增效,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助农兴村;坚持合作经济基本属性,按照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合作制原则,共建共享;坚持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坚持积极稳妥、试点示范。
2024年开展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总结
2024年开展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总结2024年是中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关键一年。
在这一年,中国大力推进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以确保流动人口的权益和福利得到保障,促进流动人口的融入和发展。
本文将总结2024年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总结在2024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首先,加强身份认证和登记管理,全面推进“一人一码”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统一的身份认证信息数据库,实现了全国流动人口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
这为后续的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其次,建立了流动人口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为流动人口提供了更全面的社会保障。
此外,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居住和就业管理,推动实现了按照市民化标准,为流动人口提供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
二、流动人口服务工作总结2024年,中国政府重视流动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努力提升流动人口的居住、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服务水平。
首先,加强了流动人口的住房保障,增加了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量,并且提高了租赁补贴标准,确保流动人口能够有合适的住房条件。
其次,优化了流动人口的就业服务,加大了对流动人口的职业培训和创业扶持力度,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
此外,加强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保障,提供了更多的公平公正的教育资源,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另外,加强了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提高了流动人口的医保报销比例,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三、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在2024年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仍然存在着地区之间的差异,一些地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
其次,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仍然突出,一些流动人口在享受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着不平等的问题。
此外,流动人口的教育资源不足,一些地区的流动人口子女在接受教育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
一路创新一路歌——罗湖区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纪实
革开 放 “ 验 田 ”的社 会治 安管 理方 面带来 的 巨大压 力 ! 试 据 罗 湖 区流 动 人 口和 出 租 屋综 合 管理 办 公 室 一 位 领 导 介
绍 : 目前 ,在 罗 湖 区7 .6 方 公里 面 积 的土 地 上 ,常住 流 动 83 平 人 口8 7 9 人 ,每平 方 公里 达1 5 9 ,接 近全 市 平均 密度 的2 2 10 0 3人
“
一
中央 社会 治安 综合 治 理委 员会 曾于 2 0年 、2 1年 先 08 00
后把 罗湖 区渔 民村 和 向西 村作 为城 市管 理和 社 会管 理 的典范 , 组 织全 国综治 会议 代表 前往观 摩 !
— —
2 O年 ,区委 书记从 中央社 会治 安综 合 治理 委 员会捧 09
目前 ,该 区 共 有 3 个城 中 村 和 2 9 19 年 以前 建 成 的 O 7个 94 老 旧 住 宅 区 。 在 这 些 老 J 区 中 , 住 宅 类 出 租屋 近 2 万 间 日城 0
( ), 占全 区 出租屋 比6 % 套 7 :居住 流 动人 口近6 万 人 , 占全 0 区流 动人 口b 7% 与 此 同时 ,多年 来 发生 的 治 安案件 绝 大 多 L2。 数 也就 在这 些 老 旧城 区 ,在某 种程 度 而言 ,罗 湖城 市管理 的难 题 集 中 于 此 ,而 关 键 是 这 些 老 旧城 区 的流 动人 口和 出租 屋 管
平均 密度 的25 。 . 倍 但 是 ,就 是在 流 动人 口和 出租 屋如 此高 密度 的压 力之下 ,
罗湖 区坚 持流 动人 口管理作 为城 市 管理 的关 键性 、基础 性工 作 来抓 ,促进社 会治 安管 理连 创傲 人佳绩 : 连 续几 年该 区以几 近完 美 的考 评得 分摘 取 了社会 治 安 综 合考核 、社 会 治 安评 估及群 众 安全 感满 意度 三 项指 标全 市第
2024年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总结(2篇)
2024年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和目标我市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
这些流动人口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管理难题。
为了更好地服务和管理流动人口,我市设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2024年,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创新的服务模式,提高流动人口的满意度和融入度,促进城市的稳定和发展。
二、工作内容和实施情况1.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我们建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包括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加强与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形成多元化的服务网络。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能更全面地了解流动人口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2.完善服务措施我们改进了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
加强了医疗和教育方面的服务,为流动人口提供了更便利的就医和就学条件。
同时,加强了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政策,提高了他们的生活保障水平。
3.加强法律宣传和法律援助针对流动人口在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加强了法律宣传力度,组织了一系列的法律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
同时,我们建立了法律援助机构,为有需要的流动人口提供法律援助。
4.开展文化交流和精神慰问活动我们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和精神慰问活动,旨在让流动人口感受到城市的温暖和关怀。
通过艺术演出、座谈会等形式,我们促进了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5.加强管理力量建设我们增加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提高了他们的岗位培训和绩效考核机制。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督导和评估,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工作成效和亮点1.流动人口服务满意度提升通过改进服务措施和加强服务宣传,我们有效提高了流动人口的服务满意度。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流动人口的服务满意度较去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2.法律意识提升通过开展法律宣传和法律援助工作,我们提高了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届二次第20230267号提案答复的函
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届二次第20230267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6.17•【字号】茂府函〔2024〕55号•【施行日期】2024.06.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家机构组织正文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届二次第20230267号提案答复的函茂府函〔2024〕55号林思诚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化橘红产业人才建设的提案》收悉。
经综合各会办单位的意见,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我市赞同您提出的意见。
茂名化州是“中国化橘红之乡”,是化橘红的道地产区。
化橘红是茂名最有价值、最具潜力的“土特产”之一,有望发展成为“千亿产业”。
目前,我市化橘红种植面积超13万亩,年产鲜果6万多吨,干果1.2万多吨。
种植、加工、销售企业达1542家,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一是坚持人才赋能,推动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
印发《中共茂名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茂发〔2022〕4号)、《茂名市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茂人才发〔2023〕2号)等文件,为我市引进和培养化橘红领域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和便利;建立化橘红产业人才库,入库专家32人。
进一步推动力量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用好“百校联百县”“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百会帮百镇”、建筑企业结对帮扶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等方面力量,引导乡贤能人推动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通过政府聘请、项目引进等方式,招聘了专业人才400多人,引进参与化橘红新产品研发团队达70多人。
二是坚持技术赋能,开展技能培训提升服务。
建设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推动高校科研单位、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专家“上山下乡”,根据化橘红产业技术需求,组织农村科技特派员开展驻镇帮镇扶村科技服务工作,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技能培训、技术咨询、科技咨询等服务。
如去年4月份,陆燕、曹建平专家团队在化州长岐镇指导农户进行化橘红圈枝育苗;今年6月21日,何勤勤、马玉刚专家团队在化州播扬镇开展化橘红病害取样并提供防治方案。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以特区精神是改革开放在发出的强大精神动力为主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以特区精神是改革开放在发出的强大精神动力为主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公布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第一批有建党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等。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特区精神,内涵将更为丰富,精神力量将更为强大,必将成为深圳建设经济特区、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前海合作区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
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我们要从伟大胜利中激发奋进力量,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深圳是多重国家战略的交汇之地,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起点上,我们特别需要发扬特区精神,作为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
一、在敢闯敢试中形成的特区精神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批准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四个经济特区,批准实施《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正式宣告成立。
1988年中央决定在海南省设立经济特区,海南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新的长征。
1979年4月,广东省委负责人向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兴办出口加工区、推进改革开放的建议。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还是叫特区好,中央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同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行一步”,并试办出口特区。
长春经开区世纪街道打造服务百姓“升级版”为社会治理强筋壮骨刘定兵
长春经开区世纪街道打造服务百姓 “升级版”为社会治理强筋壮骨刘定兵发布时间:2021-12-03T07:48:17.271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6期作者:刘定兵[导读] 当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现新变化新特点,对社会治理工作和服务提出了更多的迫切需求,为此,长春经开区世纪街道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紧密结合辖区老旧散小区多、低收入群体集中等特点,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世纪街道办事处 130000当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现新变化新特点,对社会治理工作和服务提出了更多的迫切需求,为此,长春经开区世纪街道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紧密结合辖区老旧散小区多、低收入群体集中等特点,充分发挥“世纪先锋”党建联盟引领作用,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凝聚社会多方力量,搭好需求和资源对接的服务平台,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社会服务,有效营造和谐互助的社会氛围,增强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
用活社区资源,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社区服务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
为使“服务线”不断延伸,近年来世纪街道本着“为民服务”、“以民为本”原则,紧紧围着群众需求,通过完善社区服务配套设施,用活社区办公用房,建立社区服务长效机制,切实营造起“全民享受服务,全民提供服务”的浓厚氛围。
其中兰州社区潜心探索以“党建引领、服务为本、民主自治、价值凝聚”为核心的社区居民自治管理新模式,打造“红心物业”品牌,积极为居民打造“希望书吧”、“老年大学”,把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带给社区、带入家庭,将健康向上的文娱方法传递给每一位居民;建立“红色驿站”,通过民主议事,解决楼道粉刷、换窗换门、燃气改造、规划停车位等一大批“老大难”问题;打造百姓食堂和平价超市,实现食堂的家常菜既经济实惠又符合大众口味、超市商品物美价廉,让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舒心。
为切实关注女职工的实际需求,关爱女职工身心健康,洋浦社区率先打造 “爱心妈咪小屋”,干净整洁的独立空间、采光良好的窗户,清洁操作台、桌椅、书架一字排开,桌上护理箱及母婴用品等一应俱全…让20余平方米的“爱心妈咪小屋”显得舒适又温馨。
提升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水平:实现城市化高质量发展
提升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水平:实现城市化高质量发展作者:尹才祥来源:《唯实》2018年第10期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切实有效地扭转了城镇化发展方向和重心,从城市扩张、地产开发、产业发展、经济规模等“物”的层面转移到“人”的层面上来,开始把城乡发展的合理性、协调性和正义性作为城市化的价值追求。
在推进城市化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首先面对的挑战是大规模的流动人口以及部分城市扩张过程中的城郊原住民能否和谐融入城市,这既是稳定问题也是发展问题。
因此,提升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城市化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要之举。
一、社会融合问题的凸显从世界城市化经验来看,社会融合问题是一个具有过渡性和阶段性的全球性问题,是一个逐步同化和减少排斥的过程,即实现经济立足、社会互动、文化交融和心理认同的过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融合问题既有全球共性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正在实现由“物”到“人”的转变,“人的城镇化”的首要问题是社会融合问题,然后才是进一步的实现城市权利和共赢共享、协调发展的问题。
现阶段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的融合主要体现为经济融合的改善,但身份的认同和主观心理的融合还亟待提升,这也是推进城市化进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稳定和谐的内在需要。
从全社会看,流动人口作为一种歧视性社会标签,社会认同趋于固化。
从根本上说,这与个人特征、不平衡地理发展等自然因素有关;也与包含制度安排、城市规划、空间治理、户籍制度、权力、不平等、缺乏包容心态的不和谐城市关系等非自然因素有关,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社会融合不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凸显。
从流动人口类型来看,当前社会融合问题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候鸟式”城乡迁徙族的社会融合问题。
流动人口进城并获得初职地位是城市社会融合的起点。
传统“重物轻人”的城镇化模式重视劳动力的非农化,轻视劳动力的城市化,这就造成农民工“进得了城”而“留不下来”,只能根据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季节性地往返于城乡之间。
2024时事政治考试题库精选
选择题2024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为?A. 4%左右B. 5%左右(正确答案)C. 6%左右D. 7%左右2024年我国继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方向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B. 优化减税降费政策C. 提高企业税收负担(正确答案)D. 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2024年我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以下哪项不是重点任务?A.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B. 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C. 大幅降低环境保护标准(正确答案)D.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4年我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以下哪项措施是首次明确提出?A.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B.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正确答案)C. 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D. 增加公共教育投入2024年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以下哪项是新增的重点工作?A.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B. 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正确答案)C. 加大城市绿化力度D. 提高森林覆盖率2024年我国在外交政策上,以下哪项表述不准确?A.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B.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C. 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D. 寻求在全球所有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正确答案)2024年我国在深化改革开放方面,以下哪项不是重点举措?A.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B. 稳步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C. 全面停止所有行政审批事项(正确答案)D. 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2024年我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以下哪项是新增的战略?A.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B. 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C. 设立更多国家级经济开发区D. 实施“强省会”战略,集中资源发展省会城市(正确答案)2024年我国在加强社会治理方面,以下哪项是首次强调的内容?A. 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B.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正确答案)C. 加强社区服务能力建设D. 提高公民法治意识。
2020年广州市继续教育公需课答案
第一章:1、2017年广东环保投资占GDP比重为2%左右。
〔否〕2、按照课件中的讲述,广东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四个开展阶段。
其中改革开放启动阶段的年份是〔1983-1995〕年。
〔否〕3、"中共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推动"四个出新出彩〞行动方案的通知"下发。
通知表示,要把支持广州"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与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立严密结合起来,以同等的力度,全力推动实施。
这四个方案是〔ABCD〕A."广州市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行动方案"B."广州市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行动方案"C."广州市推动现代效劳业出新出彩行动方案"D."广州市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行动方案"。
4、深圳对照十九大要求,提出"民生七优〞工作目标: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众扶。
表达了深圳的担当,以及追逐全球城市定位、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本质意义。
〔否〕5、"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规划年份是〔2020-2025年〕〔否〕6、广东提出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协调开展战略,加快构建形成"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开展新格局。
其中,"一区〞是指北部生态开展区,是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
〔是〕第二章:1、以下属于产业战略的是?〔ABCD〕A、平衡开展战略B、非平衡开展战略C、进口替代战略D、出口促进战略2、西方兴旺国家产业战略的本质和目标是?〔BD〕A、全球化与国际分工。
B、对全球价值链( GVC) 实行超强控制,通过不对称优势实现"瀑布效应〞。
C、公平竞争。
D、试图将开展中国家"锁定〞在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
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BC〕A、产业战略是全局性和战略性的产业开展策略。
2024年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工作方案(2篇)
2024年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工作方案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发展的加速,流动人口成为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日益重要的一部分。
流动人口不仅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支撑,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服务好流动人口,建立流动人口区域协作机制势在必行。
本方案针对2024年,提出以产业引导、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工作方案,为解决流动人口问题提供全面而系统的解决方案。
一、制定流动人口区域协作政策1. 建立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机制,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和权力划分,实现流动人口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
2. 加强流动人口统计和分析,定期发布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和需求预测报告,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鼓励各地区建立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工作组织,加强沟通协作,推动流动人口问题的一体化解决。
二、促进产业引导,增加就业机会1. 按照区域发展规划,制定流动人口就业引导政策,鼓励流动人口参与当地产业发展。
2. 支持建设一批流动人口创业园区和服务中心,提供创业培训、孵化和咨询服务,提高流动人口创业能力。
3. 加强流动人口就业技能培训,开展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和职业技能比赛,提高流动人口专业技能水平。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流动人口权益1. 推动建立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医疗、养老、失业、住房等方面,为流动人口提供基本社会保障。
2. 加强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推进跨地区医疗保险互认和电子健康卡联网,在流动人口常住地享受医疗便利。
3. 鼓励建设适应流动人口需求的公共租赁住房,确保流动人口住房需求得到满足。
四、加强公共服务,提高流动人口生活质量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覆盖率,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
2. 推动建设流动人口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户口办理、居住证申领、教育、医疗、就业等服务。
3. 加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保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提供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
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的政策举措
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的政策举措
以下是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的一些政策举措:
1. 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政府可以确保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能够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
这可以通过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建设学校、医院和社区设施来实现。
2. 促进就业机会平等:政府可以采取措施,确保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能够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
这可以包括推动反歧视法律的实施,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提供创业支持等。
3. 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政府可以鼓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这可以通过资助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建设文化中心和博物馆、促进少数民族艺术和手工艺品的推广等方式实现。
4. 促进交流与互动:政府可以推动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理解。
这可以通过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开展民族文化展览、举办庆祝活动等来实现。
5. 提供法律援助和社会保护:政府可以设立法律援助机构,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保护。
此外,政府也可以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流动人口提供社会救助、保险和养老金等保障。
6. 促进社会融合与参与:政府可以鼓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参与社会事务,提供机会,增加他们的社会参与度。
这可以通过组
织培训课程、提供社区服务机会和参与政府决策等方式实现。
以上政策举措可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促进他们的发展和保护他们的权益。
2024流动人口工作总结
2024流动人口工作总结2024年,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发展,流动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个方面带来了重要影响。
在这一年里,我国流动人口工作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和成效。
下面将从流动人口的背景特点、国家政策、就业和社保、教育和医疗、社会安全和城市治理等方面对2024年流动人口工作进行总结。
一、流动人口的背景特点2024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其中包括了农民工、务工人员、城市流动人口以及外来人口等。
他们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对劳动力市场和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024年流动人口的背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青年化趋势明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就业和创业,他们希望通过流动实现自己的发展梦想和提高生活水平。
2. 教育素质提升:随着国家教育普及化水平的提高,流动人口的教育程度也在逐渐提升,一些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外地就业和创业。
3. 职业结构多样化:流动人口的职业结构越来越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民工和务工人员,互联网、金融、文化等新兴行业也成为了吸引流动人口的重要就业领域。
4. 家庭化和社交化:随着流动人口在外地定居的增加,不少人选择带着家人一起外出打工或定居,这种情况下,家庭和社交网络成为了流动人口的重要需求。
二、国家政策2024年,国家对流动人口问题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促进流动人口的稳定就业和社会融入。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就业政策:加大对流动人口就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加大农村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就业培训力度,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提升其素质和技能。
2. 社保政策: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制度和流动人口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以保障流动人口的基本社会保障权益。
3. 子女教育政策:加大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机制,保障他们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
4. 居住和户籍政策:放宽城市落户政策,降低流动人口的落户门槛,鼓励他们在流入地获得合法身份和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
新村融合开展情况汇报
新村融合开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农村建设成果初显,新村融合开展情况也逐渐受到关注。
作为新村融合的一名参与者,我将就我所了解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对新村融合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新村融合是指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和资源共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我们在新村融合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通过政府引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一些地方的新村融合工作已经初见成效。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在产业发展方面,一些地方开始实施农村产业振兴计划,通过引进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培育新的产业,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一些地方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新村融合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由于历史原因和区域差异,一些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其次,城乡居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差异较大,一些城乡融合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阻力和障碍。
再次,一些地方在新村融合工作中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缓慢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督和指导。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继续努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新村融合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
首先,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投入,确保农村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其次,我们将加强对城乡居民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促进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的融合。
再次,我们将加强对新村融合政策的宣传和落实,确保各项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总的来说,新村融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
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新村融合工作,为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村融合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果,农村面貌一定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确定第三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的通知
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确定第三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12.12•【文号】•【施行日期】2017.12.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族区域自治正文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确定第三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宗)委(厅,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以下简称“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开展两年多来,各地民族工作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推动有关地方以“示范城市”建设为抓手,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不断丰富工作载体和手段,有力促进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按照国务院《“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有关规定和国家民委2017年度工作要点要求,根据各地推荐,经评审专家组评议并统筹考虑各推荐地方的区域性、代表性,确定天津市滨海新区等22个地方为第三批“示范城市”。
作为一项持续开展的重点工作,“示范城市”建设是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平台。
各地民族事务部门和“示范城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民族工作总目标,进一步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及时总结和推广相关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努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联系人: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熊磊熊芳亮联系方式:010-******** 66508736(传真)附件:第三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名单国家民委办公厅2017年12月12日第三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名单天津市滨海新区、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辽宁省大连市、吉林省延吉市、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街道、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义乌市、安徽省蚌埠市、山东省烟台市、河南省郑州市、湖北省宜昌市、湖南省长沙市、广东省东莞市、重庆市江北区、四川省绵阳市、云南省昆明市、陕西省榆林市、青海省西宁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0/下湖里街道兴华社区地处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中心。
现有常住人口6396人,流动人口2446人。
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社区志愿服务示范单位,全国健康示范社区、省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先进集体、省巾帼文明岗、厦门市“最美街区”等50多个荣誉称号。
近年来,兴华社区在开展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试点工作中,以总支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融合为抓手,以和谐为目标,认真按照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标准开展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绩,主要做法如下:一、以总支为核心,形成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组织领导到位。
专门成立了以社区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两委成员为组员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试点领导小组,制定了《兴华社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实施方案》,全面负责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试点的组织、实施、协调和保障工作。
多次召开流动人口代表座谈会、分片包干入户走访,收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试点意见建议,为有针对地开展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试点打下了良好基础。
社区设立了流动人口意见箱,对外公布流动人口热线电话,及时了解掌握流动人口反映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尽可能满足流动人口的合理需求。
二是整合资源到位。
为了提高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工作合力,社区注重挖掘社会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推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及时把辖区共建单位、物业公司、党员群众发动起来,动员引导辖区单位积极参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工作,发挥职能部门服务作用,努力为流动人口做好事、办实事,让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享受同等待遇,实现零差别服务,不断形成了以总支为核心、多方联动、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三是定期分析到位。
坚持把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试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党政联席会内容,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由辖区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工作推进会,研究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总结工作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确保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有序推进。
二、以活动为载体,广泛发动流动人口积极参与社区各项事业一是深入宣传发动,激发参与热情。
为了让流动人口了解熟悉厦门城市管理规定,社区始终把对流动人口宣传与常住人口一样认真来对待,注重结合日常实际工作,多渠道、全方位开展优生优育、健康知识、交通法规、平安创建、法律常识、防火安全等主题内容宣传,采取悬挂横幅、制作展板、入户宣
传承特区发祥地精神,推进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试点取得实效
殷厦门市湖里区湖里街道党工委、
办事处
141
传、举办活动、发放短信、转发微信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有奖竞猜、咨询问答、发放材料,把流动人口吸引到活动现场,有效调动了流动人口参与宣传热情,让流动人口在接受宣传教育过程中了解掌握厦门城市相关规定,增强在城市生活能力。
二是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文化生活。
针对流动人口业余爱好兴趣不一,社区借助专业团队力量,组建了社区艺术团,分别建立了合唱队、舞蹈队、扇舞队、腰鼓队、广场舞队,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提高各个艺术队伍表演水平。
坚持做到每周有活动、每月有节目、节日有比赛,年度有计划。
通过经常举办喜闻乐见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加强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互动,融洽双方感情,接近了双方距离。
社区退休人员陈敏,在老家就会跳广场舞,社区指定她负责对居民广场舞培训工作,她毫不推辞,愉快接受任务,现在只要有空就组织爱好广场舞的居民活动,广场上也不时转来她们的笑声。
居民说,经常跳广场舞不仅精神焕发,而且身体健康。
通过个人带动集体,及时把流动人口的爱好专长展示出来、表现出来,让社区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三是建立社区书院,强化能力素质。
社区充分利用“互联网+”创新社区书院作用,把社区书院平台上全市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学籍管理下发至网格平台,居民群众、流动人口随时可以参与课程学习,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技能才干。
定期邀请老师到社区书院举办健康卫生讲座、疾病预防知识、文明礼仪培训。
一方面,增进邻里之间的情感,另一方面,满足流动人口的文化需要。
三、以融合为抓手,努力实现流动人口健康服务保障全面覆盖
一是促进流动老年人融合。
针对社区流动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多的实际情况,专门成立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配备了指导医生和志愿者。
定期组织老人开展卫生知识讲座、健康知识普及和适宜体育锻炼,确保了慢性病患者及时获得健康知识,了解注意事项,养成良好习惯,逐步实现自我管理。
主动腾出办公用房,设立了健康加油站,免费为老人开展称体重、量身高、测血糖、量血压服务。
帮助残疾、失独、失能、特困的老年人提供智能穿戴设备,实现全年无间隙的紧急救助服务、子女手机远程定位查询内容,有效地减少老人意外问题发生。
贴心的服务,细心地照顾,让流动老人在这里享受天伦之乐。
二是促进流动儿童融合。
专门成立了心理咨询室,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通过开展健康向上娱乐活动,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打开了未成年人心结,解决了未成年人的心理孤僻、人际交往的困境,确保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快乐成长。
建立了社区“四点钟”学校、绿色网吧、图书阅览室,让放学回家的学生有了学习场所,游玩地方,解决流动人口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
坚持在寒暑假期间,组织流动人口学生开展科普知识、法律知识社会实践,拓宽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三是促进流动成年人融合。
定期了解掌握流动人口工作、生活困难情况,
142
2019·10/下主动为流动人员提供就业培训、政策咨询、优生优育等服务。
近年来,社区先后举办化妆师、调酒师、劳动技能培训6场次,协调联系辖区企业,帮助135名流动人员解决了就业问题。
坚持无假日上班制度,节日期间每天安排一名社区领导和一名工作人员在社区值班,服务平时忙于上班节日期间前来办事流动人员,受理流动人员服务内容,办理结束后用电话通知服务对象前来领取,极大方便了流动人员,受到流动人员的好评。
四是促进流动家庭融合。
流动人口在外打工,承担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为了舒缓他们的压力,愉快工作,社区建立了益心空间,安排了心理咨询师、配备了心理沙盘和心理宣泄物,让流动人口前来宣泄,接受心理干预,放松心情,保持健康、增强活力,融合了与家人关系,实现了家庭美满和谐。
五是促进困难流动人口融合。
组织开展了八批“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项目,为8户流动人口家庭办理了二年免息贷款8.5万元,组织了60对流动人口夫妻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560人次流动人口享受免费“双查”“四术”活动。
在重大节日期间,组织慰问流动人口困难家庭25人次,发放慰问金额7500元,及时把党和政府的关心温暖到困难流动人口的心坎上。
四、以和谐为目标,充分展现特区发祥地新时代的崭新精神风貌一是建立社区守望队。
把有爱心、有热心的居民群众和流动人口集中起来,邀请社区民警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讲授守望技巧、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
坚持在重大节日、重要时段,组织社区守望队佩戴“平安志愿者”红袖标,开展治安巡逻、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发放材料,大大压缩了犯罪空间,减少了案件发生,消除了安全隐患,增强了流动人口居住的安全感,提高了他们的幸福生活指数。
二是建立志愿服务队。
发动共建单位、社区企业和有特长的居民群众及流动人员,组建了志愿者服务队,坚持每月举办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电器维修、义务理发、上门服务、健康咨询等服务项目。
组织志愿服务队对悦华路西段环境进行集中整治,通过铺设草坪,种植树木,建设街景,安装桌椅,打造成文明幸福一条路。
在树木花草之间建立宣传栏,宣传社区志愿者的先进事迹,传递文明建设正能量。
如今这条路段周围环境优美,成为居民群众和流动人员茶余饭后的好去处,变成休闲运动谈心交心的好场所。
三是建立能人工作室。
充分发挥社区能人的作用,努力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做好事。
在信达小区,建立“树霞个人调解工作室”,发挥长期从事调解工作的退休党员赵树霞专业能力,义务当起了小区调解员,积极帮助社区化解小区各类矛盾纠纷,维护小区安全稳定。
在古龙小区,建立了“阳光警务室”。
在业委会主任陈蕉梅带领下,通过成立业委会,加强与业主代表、社区民警、律师联动,开展多元共治,全面加强小区管理。
目前,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建幸福家园。
143。